• 沒有找到結果。

教育人員涵育美感素養之探詢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教育人員涵育美感素養之探詢"

Copied!
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壹、前言

在追求教育目標之過程中,教育人員如果能 少一點現實、功利,多一點感性,並以美感1的態 度面對教育現場,以感性的、情感的角度看待學 生之表現,讓師生之間充滿情趣、情感的交流,

相信可以擺脫統一化之制式要求,得到更多的創 新與超越,培養出有美感、有品味的人才。

筆者曾發表拙作「落實美感教育之探詢」一 文,有一個章節分析國內美育實施績效不彰的原 因,其犖犖大者計有四項,其中一個讓美育不彰 的原因,就是教育人員本身素養不足,審美感知 稀薄、疲頓,不能身教言教,作隨機教學及適當 的作美的傳導和引導,因此學生少了從事探索、

覺察、體驗的機會,此造成學生未能與日常生活 周遭人事物從事情感交融,鮮少以美感來豐富其 生命經驗,以提昇其生命的質與量。

職是,要教出良好美感素養之學生,就需要 有良好美感素養的教育人員。如何提昇教育人員 之美感認知及能力?是每一位教育同仁應仔細忖 量及思索的。

以下之論述即是以提昇教育人員美感素養作 為探詢主軸及重點之所在。

貳、進行深而廣的美感體驗

有的人沒讀什麼書,教育程度也不高,但 感性直覺特強,其言談、創作,充滿了美感,只

教育人員涵育美感素養之探詢

A Research on the Aesthetic Temperament of Education Staff

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 副教授 ◎李鴻生 Hung-sheng Lee 摘要

美感教育之功能大矣哉!美感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其範圍極為廣泛,透過美感教育可以強化各種不同學科的學 習,美感教育也是品德教育重要的一環,越來越多的中外學者深刻體認到美感教育對培育健全人格的重要性。但盱 衡國內教育現況,美感教育卻僅止於聊備一格。

國內教育堪稱是扼殺feeling的教育,何以淪落至此?揆其原因,是肇因於許多學校失落了教育的崇高理想和使 命,文憑主義也造成重知識輕性靈的取向,加上傳統教育理念、作法,限制了學生內在真情,學校的組織、課程、

管理強調統一化、制式化,理性掛帥造成感性失落,追根究底,問題關鍵在於教育人員普遍缺乏美感意識及素養,

種種教育施為未能從美感角度思考,少能引導、提供學生從事探索、覺察、體驗的機會,無法讓學生以美感來豐富 其生命經驗,職是,要如何涵育教育人員美感素養,誠為重大的課題!本研究即是以協同、統整的宏觀角度,探詢 教育人員深化美感素養可循之路向,並提出可行之芻議,希望引發教育機關、教育人員更多的對話與行動,進而改 變、改善教育實際,則學生幸甚、社會幸甚、國家幸甚。

關鍵詞:美感、美感素養、美感教育

*通訊作者:李鴻生

23143新北市新店區民族路112號 hs545@ctcn.edu.tw

(2)

0 75 是這種人畢竟是少數。國內教育人員之資質、修

養都有一定之水準,惟教育人員竟日生活在制式 化環境中,美的感受萎縮、失落已久。感性直覺 不可教,但可啟迪、涵化,教育人員要設法提昇 自己藝術性的視野,增長創造力、理解力、想像 力、前瞻力、敏感性,並學習能夠統整判斷、洞 見、生活經驗。以下所述各項目,是增進美感素 養的有效進路,只要教育人員能與之接觸,並把 心眼打開,讓視覺、聽覺甦醒,即能經常與美相 遇,常在「審美包圍」之中:

一、強化生活美學─生活中的審美創造 國人最受詬病的就是經濟已達富裕,但卻缺 乏生活品質,導致公共生活環境髒亂、低俗,究 其因在於國人普遍缺乏生活美感。透過強化生活 美學,能親近、領略周遭環境的美感,可以養成 有品味的人,擁有以美感豐富生活的能力。

Dewey(1966)強調以「人」為重心,提倡由生 活經驗中學習。生活美學即是要由生活世界中取 材,與周遭人、事、時、地、物、自我想像等,

從事連結、契入、融合。

生活美學由生活角度出發,將美學化為動 詞,喚醒視覺、聽覺、心眼。一個具有審美能 力、態度的人,其日常生活中處處充滿美的感 受,不管在任何境遇之下,咸能在周遭人事物 上,得到愉悅的感覺與感動。一個「貧」的人可 能經濟拮据,但不一定「窮」,「窮」是指心境 的淺薄、困惑,相對的,一個富裕的人,若不能 建構個人日常生活的美感、提昇生活品質,充其 量只是不知美為何物的凡夫、市儈罷了。一位有 生活美學素養的教育人員一定願意以本身之素養 為美化學校環境盡心盡力,並能有效帶動學生對 生活美感的追求、體驗。

美的事物不只音樂或繪畫等藝術品,走過 大街小巷,每個人都能夠找到生命中感受最美、

最受悸動的部分,美感經驗之獲得不一定需要金 錢,只要保有悠閒心境,則處處有美的存在,蘇 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2竹在東坡

心裡深刻印著美的意象、意蘊,別人看竹子沒起 什麼感覺,但東坡卻認為竹宛若有品君子,因此 在賞竹之際即受此美的意蘊浸潤。朱光潛(2005) 認為:「美感經驗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態之往復 迴流。」職是,漫步城鄉各角落,咸可把自己的 意蘊和情趣移於外在人事物,即使是喧囂擁擠的 夜市亦有鮮活氣息之美的存在。「忙」不是事情 多,而是對周遭冷默無感的心靈乾枯、死寂,只 要打開心眼,路旁的野貓野狗、一棵樹的姿態、

一朵招展的小花、抬頭看到的一片雲彩、一片月 光,咸可感受到美之存在,得到美的領悟,點點 滴滴滋養生活美學,讓感受豐富、活絡起來,因 此,有美感的生活就是有源頭活水的生活。教育 人員要避免的是不要成為流行文化的追隨者,或 變成消費文化的俘虜,太世俗、平庸的事物會鈍 化想像力,降低獨立思維,導致審美能力的弱 化;朱光潛(2005)提及:「生活中要避免蹈襲別 人,這是生命枯竭的表現,另外,也要避免虛 偽,偽君子的生活是毫不足取的。」

二、與藝術繾綣

舉凡創造、欣賞都是藝術的活動,藝術是情 趣的表現,情趣源自日用尋常之間,是遠離「實 用」的精神企求。德哲Schiller認為美感是各種藝 術所共有的基礎(引自W.D.Bowman,1998),能接 觸到藝術的生活就是有源頭活水的生活,不只可 避開生活之枯竭、機械化,且能開拓生命的創化 力,獲得生生不息的情趣與美感。因此,接觸藝 術是厚實美感素養的重要途徑。以下茲舉數項列 之:

(一)文學

中外各國文學作品咸有迷人、可觀之處,

以我國而言,文體有詩、詞、賦、論、策、序、

說、記、傳碑、銘等,都是作者嘔心瀝血之作,

都在傳達其內蘊之俊爽絕俗、精妙神韻。

論語:「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 以怨。」「興」指引發生命美感、詩意與興味;

「觀」則可兼觀時政之得失,體察萬事萬物,並

(3)

觀照人生自然;「群」是指了解交友處眾之道,

並能擴大生命境界;「怨」則包括一切喜怒哀懼 愛惡欲等自我情、志之表露,具有情感之滌清、

淨化的作用(張健,1984)。例如《詩.衛風.碩 人》第二章曰:「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 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 兮。」這是藉著各種草木物象摹擬莊姜的美貌,

文中言「如」者是一種明喻,讀誦之際,一幅美 的圖像彷彿歷歷在眼前。

左傳及史記也由敘事生動、緊湊密緻的寫作 技巧中滲透古典文學之美感,宋歐陽修節錄左傳 以為文章軌範;真德秀又選左傳號為文章正宗;

清桐城派古文大家方苞在古文約選序例中云:

「蓋古文所從來遠矣,六經、論、孟其根源矣,

得其支流而義法最精者,莫如左傳、史記。」

再舉蘇東坡與辛稼軒之作品為例說明。宋史

<蘇軾傳>讚頌蘇軾之文:「雖嘻笑怒罵之辭,

皆可書而頌之,其體渾涵光芒,雄視百代,有文 章以來,蓋亦鮮矣。」<赤壁賦>千古傳頌,描 寫赤壁美景,曠達超脫,妙合自然,渾然一體;

<記承天夜遊>以「水中藻荇交橫」比喻竹柏在 月光下的投影,此種形象遷移之聯想,使竹柏的 光影滿溢詩意與美感;至於與東坡並提之稼軒,

作品風格雖與東坡有異3,但兩人之文詞咸體現了 極高的藝術概括力,稼軒之<清平樂>:「茅檐 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 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 亡賴,溪頭臥剝蓮蓬。」稼軒對人物動作、心態 的描繪,唯妙唯肖,栩栩如生,情趣盎然,充滿 農村詩情畫意的美感。

以上僅舉詩、詞、文、賦為例,其他文體,

教育人員可自行選擇去涉獵,以小說而言,有古 典、現代、鄉土小說,教育人員宜跳脫對情節的 好奇,改為注重文詞、境界的欣賞,並將所觀 察、領會到的,運用在生活當中,以厚實自己的 品味、美的感知,讓生活的質感向上提昇。

(二)繪畫

蘇軾於<寶繪堂記>文中提及:「凡物之可 喜,足以悅人而不足於移人者,莫若書與畫。」

畫有古今中外之分,以吾國國畫而言,淵源甚 早,自唐朝歷五代迄兩宋堪稱為國畫璀璨的黃金 時代,再歷元代至明清,除上承餘緒也能有所開 創。以故宮博物院之繪畫藏品來講,珠玉紛陳、

精華薈萃,其中北宋范中立的<谿山行旅圖>被 稱為鎮院之寶,前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霖燦稱它 是山水畫的「蒙娜麗莎」,何以此畫具有這般美 之魅力?且亙古常新、永不消減?鮑少游(1997) 嘗作解析,渠謂:「此圖氣象莊嚴,雄壯蒼茫,

林木峻奇,飛瀑高懸如絲,用墨用筆的黝黑沉 厚,是表現個性的創作,匠心獨運,作者胸中自 具意境,有合乎自家理想的丘壑。」這幅氣勢磅 礡、沉雄高古之畫,作者亦甚為喜愛,覺得已達 自出機杼、自寫心靈的美妙境界。我國眾多傑出 畫家,咸是以畫載道、以藝載道,文人畫要達到 氣韻生動,與人品修養、人格高下大有關聯,因 此,歷來文人畫特別注重「雅」、「拙」「平 淡」、「天真」。

拜科技發達之賜,天涯若比鄰,國人在國內 即可欣賞到西方繪畫大師之作品,將近二十年前 就有羅浮宮美術館珍藏名畫在臺展出,其後並有 莫內、高更、梵谷、米勒等特展,浸淫其中,感 受其內涵、律動、筆法、線條、象徵、境界,與 畫境結為一體,人畫相對而相忘,人畫交融就能 現真情,由觸動湧生美感。

(三)書法

書法在我國一向就自成藝術,與繪畫有同等 之地位,朱光潛(2005):「書法可以表現性格和 情趣,不但是抒情的,且可引起情移作用。橫、

直、鉤、點,只是墨塗的痕跡,原不代表骨力、

姿態、神韻、氣魄,認為柳公權的字勁拔,趙孟 頫的字秀媚,這是把墨塗的痕跡,看作有生氣、

有性格的東西。」

書法是表現漢字形體美感的一門藝術,我國 文人視為「心畫」,因為能展現書寫者內在修為

(4)

0 77 與審美境界之追求。欣賞書法就是把字所引起美

的意象移到字的本身上去,美感即是由此產生。

我國書法有篆、隸、楷、行、草等書體,

三千年來人才輩出,作品或遒勁或嫵媚,各具風 韵。唐代張懷瓘鑑賞歷代書法,在他所著的《書 斷》4中,列有神品二十五人,其中四人為王羲 之、鍾繇、王獻之、張芝,羲之的書法被評為

「超鍾邁張」,歷代推之為「書聖」,其行書得 意之作<蘭亭序>墨迹,被前人譽為「天下第一 行書」。羲之平生師法秦漢篆隸,形成雄而逸、

健而美的獨特風格,其字穠纖間出,映帶安雅,

首尾相應,筆斷而意連,飄逸而沉著,風骨灑 落,具有永恆的美之魔力。

(四)品賞玉石

石之美者謂之玉,玉石廣受國人珍愛,自 古迄今崇玉、愛玉之情懷,沒有絲毫或減,玉雕 藝術也綿延不絕,故宮博物院之玉雕品,是造訪 者所陶醉、顧戀忘返的。吾國自古以還之文人雅 士,將過去做為祭器、禮器之美玉生活化,認 為美玉具備仁、義、智、勇、絜等德性,因此君 子比德於玉,佩玉之風於焉大盛,雕琢主題有花 鳥、動物、人物、山水等,常是圖必有意,意必 祥和,呈現柔美雅緻的文人品味。

隨著國人經濟富裕,逐漸注重休閒,在二十 年前開始興起撿石、賞石之風,以不經人工琢磨 之原石為賞析對象,各地都有賞石會之組織,定 期舉辦展覽、比賽、研討會,並和亞洲各國賞石 學會有所交流、切磋。

作者在十年前至花蓮旅遊,友人饋贈了一 塊玫瑰石,石頭接近四方形,石面之花紋恰如 一幅抽象的山水畫,當時聽說玫瑰石以桃紅色 調為上乘極品,也是日本遊客的最愛,這塊石頭 桃紅色很少,當時看不出有何美感,後來透過朋 友認識幾個石會會長及理事,在他們教導之下,

閱「石」能力大增,一有機會就參觀別人的玫瑰 石收藏,作者才驚覺,這塊玫瑰石雖然色彩不鮮 艷,但其呈現之線條美是一般玫瑰石看不到的,

剛柔並濟的曲線越看越迷人,這才知是當年自己 審美能力不足,也才知石中蘊有大學問,一石一 世界,面對一顆雅石,猶如賞析一本好書、一幅 佳畫。

(五)訪古鑑古

我國之文人雅士於旅遊之時,除欣賞優美 景色之外,亦有尋訪古蹟、古物之雅興,在登 巖洞崖壁或至先賢祠廟,喜歡歷有年所、古意 盎然之碑刻或題額,除駐足賞玩其美,也攜紙墨 拓之。唐仲冕於<登南岳記>記其看到宋人刻之 石碑,歎為驚豔,認為「亦自奇古絕倫,坐玩久 之。」;王士禎在<遊鍾山靈谷山記>文中述及 遊金陵鍾山靈谷廟時,看到寺廟殿前有巨鐵翦,

書一大「吳」字,當地人以為是三國赤烏時物,

王士禎則考證認為明太祖朱元璋初定建康時為吳 國公,後來自立為吳王,巨鐵翦當為明初之古 物。

教育人員在國內可從事厝、園、寺、碑等 古蹟探查,漫步在歷史的腳印裏,串起歷史文化 的軸線,以艋舺龍山寺而言,是台北市的名剎古 寺之一,歷史之悠久僅次於劍潭寺,規模雄渾壯 觀,屋瓦重重,門壁樑柱,金黃丹碧,內蘊華 實,呈現斑駁古韻之美;再以台北城遺址來講,

城牆及西城門已毀,東、南、北及小南門猶在,

像東門名曰「景福」,石築部分高達十六丈,以 方形石材堆疊而成,堅實厚重,拱門中穿,磚樓 其上,前後壁有圓窗當中,角窗左右對稱,屋簷 外突含蓄,簷下並列帶狀透雕釉瓦,紅牆碧草,

古味猶存,景色耀人,雄偉而不失嫵媚。

(六)音樂

孔 子 : 「 興 於 詩 , 立 於 禮 , 成 於 樂 。 」 孔子:「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 何?」《論語八佾》孔子對「仁」與「樂」所持 態度,從存在性而言,道德、音樂與美學具有同 源的特徵。孔子:「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從周。」《論語八佾》孔子要藉由禮樂之美 盛,以挽救周文之疲弊,孔子的美學精神是人文

(5)

精神的溯源,要喚醒人民生活的美學性與道德 性。

在國內不管音樂教育或音樂的整理、介紹,

都是以西洋為主,這使得國人對本國音樂反而 感到陌生。這是西風東漸之後,國人自詛陳腐 使然,對本國音樂總是有意無意的漠視。事實 上吾國音樂起源甚早,除了上引孔子之重視外,

孟子:「樂則生矣,生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 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孟子離婁上》,

荀子:「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 人不能無樂。」《荀子樂論》,吾國最早美學經 典樂記也記載:「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 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樂記樂 本》,儒家對音樂的注重,使得音樂成為歷朝歷 代重要的教化工具,它不是講理論的,而是國人 內在情感的表達與宣洩。逮至唐時傳入各種異國 曲調和樂器,如龜茲樂、天竺樂、西涼樂等融合 傳統的「雅樂」、「古樂」,出現了許多新的創 造,李澤厚(2007)稱之為「盛唐之音」,並指出:

當時的詩與音樂是渾然一體的,絕句、七言是形 式,音樂、抒情是它的內容。

在目前東洋、西洋音樂強勢當道之際,國樂 愈加式微,慶幸的是國內出版事業發達,可方便 購得國樂團演奏或古琴、笛子等獨奏之光碟,蘄 望國內教育人員在聽賞外國音樂之餘,也能垂青 國樂,發現國樂之美,此或可創造國樂興起之契 機。

藝術領域之範圍極廣,本節所提六項藝術領 域之項目,是舉其為大家所熟悉者,教育人員只 要以非實用之心態,浸沉於其中一兩項,必能樂 在其中,假以時日必有「美」不勝收之覺受,讓 身、心、靈得到整體提昇。

三、厚實人文精神及素養

崔光宙(2009)為文指出:「培養美感、品 味需要豐富的人文知識。」人文素養是審美意 識的重要因子,也是引發審美感知的「觸媒」

(Catalyst),教育人員要涵育人文情操,要有以行

動去實現真、善、美的能力,其首要者在重視人 格發展中情意與感性的層面,要培養感性及豐富 情意,使能成為諒解與體貼別人的通情達理者。

也要培養開闊的概念、敏銳的判斷力,關懷周遭 並能從事道德情境的抉擇,追求與自己、他人、

自然、超自然的和諧關係。

因為感通涉及美學,所以教育人員要學習欣 賞他人之人格美,Schiller曾提及:「人的精神之 解放和全面和諧發展,就是審美的自由狀態,也 是充分意義上的人。」(馮至等譯,1989)像春秋時 吳季札心中暗許贈劍給徐君主,但尚未履行,徐 君主就因急病去世了,吳季札仍慎重其事的把寶 劍懸掛在徐君主墓旁樹上,此種重然諾的節操、

風誼,呈現了謙謙君子之美感;再如陶淵明歷久 以來受推崇,在於他進入美的最高境界,成為完 整的人,陶淵明具內在之真美,其作品展現無可 取代的生命力,其外顯之行為,也充分流露了 人格美,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在歸去來兮辭 中提及「松菊猶存」,是在隱喻自己沒有迷失自 我,是壁立千仞、有所堅持的人品美之展現,此 種不為權貴低頭的生命作為可以當作一幅圖畫去 驚讚,陶淵明之行止就是一種藝術美!

人文素養是要靠個人在生活中逐漸體驗而增 長,郭為藩(1994)曾提出五點內涵,可供教育人員 做為充實人文素養的參考:(一)能清晰而有效地運 用語文表達個人的思想與感受。(二)對文化資產與 民族藝術的價值能加以欣賞。(三)對當前人類社會 的重大問題有統觀的暸解。(四)對其他民族或地區 之文化特色懂得適度的尊重。(五)有相當圓熟的人 生觀與道德感。

四、與大自然交感共鳴

自古以還,大自然之山光水色就是文人的美 學殿堂。「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5,李太白認為大自然值得詠歌,誠為「伸雅懷」

之美事;蘇東坡嘗謂大自然是造物者的無盡藏,

像「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 聲,目遇之而成色。」6取之無盡,用之不竭;

(6)

0 79 歐陽修:「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

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7歐陽 修把山水與自己的情懷交融,山水之美令他「得 心」;王子安登滕王閣看到翠山映水,而有「落 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8之珍詞繡句,

登臨所見閣外風景,令王子安「遙襟甫暢,逸興 遄飛」,此中當有許多美的悸動。上述我國文人 皆能把自己的情趣外射到山水裏去,但這並不意 謂人人都可與大自然交感共鳴,由山水之間體驗 美的意境是需要學習的,自然宛如一部字典而不 是一部書,每個人儘管有一部字典,惟不一定寫 得出好詩文,把自然加以人情化和藝術化,以體 會山水勝境之美,是每一個教育人員自己要去心 領神悟的。

教育人員應養成旅遊之習慣,宜從事自然旅 遊(nature-based tourism),避開大眾旅遊(mass tourism),不是為了雅俗之分,而是遊人雜沓之 時,眾聲嘈雜,無法達到山空人靜,獨自會心 之境界,像晚明袁宏道、張岱等文士,要欣賞湖 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咸要選在人潮稀薄 時,此種作法不是為了特立獨行,也不是要凸顯 品味,而是離開市囂,才能領受風景之美。例如 李日華(1996)特意在遊者絕跡之寒冬偕友人遊湖,

認為「清虛洞朗,無逾此時者,勝春江月夜多 矣。」欣賞大自然無瑕的美,不管是奇崖古松、

峰巒疊翠、山嵐霧靄,的確要在靜謐安寧的氛圍 中,方能融入天地靈氣之中。國內地形地勢,得 天獨厚,三千公尺以上的山就超過一百座,且各 具雄姿,鐵杉、玉山薄雪草、玉山圓柏即是三千 公尺以上的可敬植物,充滿了與嚴寒對抗的生命 之美。

五、美莫美乎德

朱光潛(2005):「善與美一體,真與美亦沒 有隔閡。」又指出:「柏拉圖、亞理斯多德心目 中皆認為『至高的善』即是美,因為是無所為而 為,具有內在的價值。」美善一致,善的心念是 引發美感理型的基礎,美與善同源而殊用,陳迺

臣(2001)明白指出:沒有一種真正的美不是善,

也沒有一種真正的善不是美;簡成熙(2004)提到:

美感經驗與和平、愛等的道德體驗有一定的相關 連;民初蔡元培提倡以美學教育替代宗教;牟宗 三(1975)曾以「自覺」及「感通」來範括「仁」

字之核心內涵。其中之「感通」就涉及美學及情 性,道德與美感是相互涵攝的,以儒家而言,視

「美」「善」相通,在道德生命的究竟(仁心)境 界上,就是一種美感體驗之境界。論語一書中有 14處談到美,孔子曾提到五美,就是「君子惠而 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 猛。」9,可看出與人為善即能與人同美,美善相 通而不相隔。

教育工作者應體會美善同一的道理,從道德 的涵養做起,就能使美感敏銳化。像西哲蘇格拉 底下獄但不願逃脫,臨刑前還囑咐要還鄰人一隻 雞,此種高尚品德就宛如一幅美的作品之呈現;

我國春秋齊國太史因寫了權臣崔抒的弒君之罪,

結果弟兄三人連接被殺,晉太史董狐也具有不畏 強權的實錄精神,這些太史堅持原則,寧可斷頭 也不肯掩蓋史實的情操,充滿了道德美感。教育 人員宜在日常生活與人際互動中實踐良好的品格 行為,發展同理心與關懷的情意,也體察、認識 社會的脈動,在踐履友善、公德、合作、信賴、

尊重的過程中,這些優良品德會逐漸內化為人格 的一部分,在這些圓善的過程中,也能形成感性 上的自我滿足,這些就是最好的美感經驗。

六、閱讀美學書籍及掌握當代美學思潮 一般人認為美學是在做尋根究底的追求,

已進入理知境界,不獨不能增進「美」的欣賞,

怕還要打消情意的力量。但朱自清以為知識的受 用,有其獨立的價值,知曉欣賞和創造的過程,

可以得到更準確的力量,也可知道那些是走向

「美」的分歧之路10

教育人員應涉獵相關之美學思想,西方有 Baumgarten、kant、Schiller、Schopenhauer、

Dewey、Langer等巨擘,東方則如梁啟超、王國

(7)

維、蔡元培、朱光潛、李澤厚、余秋雨等大師,

咸有精湛之言說;例如:Schiller有《審美教育書 簡》、《論素樸的詩和感傷的詩》等對美感系統 性抽象思考之著作。崔光宙(1988)認為:「席勒 之審美教育書簡是西方美育的首部專門著作。」

此書有譯本,其中Schiller認為人類在感覺、悟 性、意志三官能外,尚有一種獨立又與三種官能 相關的美感官能。針對此美感官能之涵育,可使 人類感性、理性與精神性動力得到整體和諧發 展,教育人員宜多加咀嚼;Dewey基於自然主義 的經驗論,認為自然是人與環境互動的整體,人 無法脫離自然範疇,美感經驗也不能自環境中抽 離(Dewey,J,1934);Dewey此種見解反映於脈絡 主義的思維中,強調要得到最佳審美感受,欣賞 時須將藝術品置於所處環境脈絡之中,美感經驗 是不能獨立、切割的;Langer的符號論美學,則 認為藝術品是一種表現人類情感的符號形式,藝 術就是一種情感的形式,因此,情感領域是藝術 教育的重要內涵(引自陳曉雰,2002)。近代我國美 學大師之作品也應涉獵;如梁啟超在《飲冰室全 集》首倡美育之重要性;王國維著有<論教育之 宗旨>一文,提到美的事物之欣賞,可使心靈得 到救贖,進入高尚純潔之域,並謂完全之人物不 可不備真善美三德11;蔡元培在<對於教育方針之 意見>文中,試圖以美感教育完成道德教育的任 務;朱光潛之《西方美學史》是國人第一部美學 史著作,朱氏其它膾炙人口之著作有《談美》、

《文藝心理學》、《美學批判論集》等;李澤厚 著有《美的歷程》、《美學四講》、《華夏美 學》等書,李澤厚在《美的歷程》書中推薦三本 中國美學專著,就是《滄浪詩話》12、《樂記》、

《文心雕龍》,教育人員宜細加詳讀體會之。

教育人員亦要清楚瞭解當代美感教育之趨 向,例如:當代美育已普遍地反省社會對人類心 靈、自然生態的斲傷,美感教育有了新的元素

──「生態美學」(ecological aesthetics),是生態 學與美學的一種有機結合,把過去只強調人為中

心的和諧,引向了人、社會、自然的全面和諧。

教育人員應更尊重、體會大自然生態神奇神聖之 瑰麗,將此種無窮、潛在的生態美,與本身之人 格美相交融。

七、致力心性之清靜、提昇

從事心性上之提昇,找尋心內的美,美的 心靈是最珍貴的資產,心性清靜了,即使茅草蝸 居,也有逍遙自在的快樂與美感,以下四個路向 有助心性之清澄:

(一)靜坐

要展現內在之真心,讓天性達到所謂之「天 機流行」,則要常靜坐。靜坐之高境界就是物我 兩忘,達到顏回所言之「坐忘」,就是達到「墮 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莊子 大宗師》,這是忘卻世俗羈絆,不執滯於現實,

是精神上的飛躍和超脫。

學習靜坐主要是對治當代社會的勞攘不息,

藉由靜坐可以動靜交養,養成在任何境遇下,都 能從容不迫。靜坐使心能從容、寬裕,即使再忙 也心定神閒,能「申申如也,夭夭如也。」13 能定靜,即能超越意識和相對的層次,與天地相 忘,無入而不自得,使生命總有餘情。

(二)品茗

茶飲非止於解渴,形於外為茶藝,形於中為 茶趣,藏於內為茶品,咸具中庸、儉德、明倫、

謙和之特性,品茗涵有中國傳統深厚優美的自然 哲學及人文內涵,中國人於茶中體現「道」,

唐朝陸羽著有三卷七千餘字之《茶經》,盛行千 載,盧仝嘗描述品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 散---惟覺兩腋習習春風生。」14品茗有素淨高潔 之象徵,歐陽修、蘇東坡、黃山谷、文徵明等高 士,咸是品茗行家。

國內近二十年掀起普洱茶熱,品茗高手都公 認無味之味,是普洱茶最極品之味。這可能與貯 放陳化的年份有關,超過百年陳期的金瓜貢茶,

茶湯有色,但茶味陳化、淡薄。 無味之味有著十 足的禪境,此種無比高尚境界,在數百種茶中,

(8)

0 81 恐怕只有普洱茶所獨有了。

無庸置疑的是,古今高士、文人咸將品茗視 為發揮自性,進入心靈層次之門徑。

(三)恬淡、簡約

在繁文縟節的困惑中及踵事增華的壓力下,

須培養執簡馭繁的習性和恬淡自適的心志。淡泊 思想的蘊蓄可以對抗物慾之迷惑,有心平氣和的 肺腑,即能保有天籟般的寂靜與自然,淡泊生活 的追求自能避開煩囂紛擾的世俗,誠如菜根譚所 言「真味只是淡」,有堅韌的「內力」自能感受 一般人不能體察得到的美感。

「簡」是簡單、簡樸,「數大就是美」是 一個迷思,簡單才是美!「約」是約束自己的私 欲,遵守道德禮法,孔子:「以約失之者,鮮 矣。」《論語里仁篇》約束自我的視聽言動,慢 慢地,可以喚醒內在潛藏的種子,做自己生命的 主人。

(四)對儒釋道各家經典之研讀、體察

儒釋道之理論要旨咸歸趨於「心」之修持,

要作到心不為外境、感官所擾,不要對名利慾望 夜蛾撲火,要避免「心為形役」, 孔子嘗自述: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論語述而篇》、「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論語述而篇》;孔子讚顏回「一簞食,一瓢 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雍 也篇》孔夫子、顏回不為外物所累,身心清淨,

松菓雨露也如瓊漿玉液,生活無處不美;陶淵明 不迷於「五斗米」,因此可以「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 詩」,充滿了美的感動。

儒釋道對宇宙人生之理有通徹之瞭解,各家 哲人所言所行不會侷天限地,各家理論具宏識遠 觀而不偏執,試以道家莊子而言,即是站在超越 現象界的宏觀來看世界,莊子認為「天地與我並 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天地萬 物形成一個有機體,所以自我可以投射到事物之 中,達到物我交融的審美狀態;莊子也是超越、

達觀之人,可以「提神太虛而俯之」,不會遇事 一顆心載浮載沉,而是心定沉著,泰然自在,洋 溢安詳美感。

至於佛家經典如心經、金剛經等,以及道家 經典如南華真經、清淨經,咸是教人返觀自我真 心,不要矯飾附麗,也不用抵制抗拒,自能體會 內在沛然之「真」,「真」是不變、永恆,真即 是美,看到真就有美的顯現。

叁、「美的覺醒」之檢驗點

經由上述七個面向之親力親為,對增進教 育人員審美感知是大有裨益的。教育人員對美的 感知有無覺醒、增進?其中一個檢驗點即是教育 人員「是否在每個學生身上找到獨特之美感?」

師生關係會形成對立、隔閡,可能就是教育人員 缺乏美感素養,事實上,每個學生都具有無限美 感,教育人員們與他/她們心靈交會了嗎?學生們 展現的青春律動,即是美之透顯,每個學生之氣 質、神韻各自不同,教育人員仔細欣賞了嗎?教 育人員的「審美態度」與學生們「美的特質」共 鳴了嗎?這些「教育美」在過往總是被忽略了,

經由前述七個途徑之喚醒與薰陶,教育人員會發 覺校園內處處有美感,如果教育人員在每個學生 身上咸發現了美,代表美之觸角已經活化、敏銳 了,具有一定程度之美感素養了!「在每個學生 身上咸發現了美!」,就是教育人員有無「美的 感知」的一個重要檢驗點;除了發現學生的美感 之外,對其他人也應該能感受到他們各自不同的 美感,像南朝劉義慶就是深能由他人身上感受美 感之人,他所寫《世說新語》書中,涉及魏晉之 風尚人物,計有曹植、阮籍、嵇康、謝安、王弼 等名流達士六百五十餘人,這些名士脫俗、超 逸、俊秀的言行風範,劉義慶咸能感受、欣賞到 他們人格之美,並傳神地描述、鉤勒,例如書中

「風流」一詞,在文中屢次出現,使人歷歷如 睹,如看人物畫卷。

(9)

教育人員是否有了美的覺醒?也可以檢驗 一下自己「在教育場域中是否改變了固有之僵 化觀點及思考?」「是否鬆動了原先設下之制 式框架?」「是否以更感性的角度看待學生的表 現?」「是否減少一些理性、現實、功利,而更 重視學生的個性與創意?」

另一個檢驗點就是在日用尋常中,教育人 員是否覺得更常有美的感受?個人的意識活動若 能減少功利、分析的態度,就更能以審美的角度 從事主客互動,產生物我同一的感覺,在物我同 一境界中,情移作用就油然而生,會以自己的經 驗來瞭解外物,看到山河、大地、風、雲、花、

鳥,會把自己的情感移過去,在將宇宙萬物情趣 化中即有美的感受。

此外,教育人員可以檢驗自我是否更重視

「善」的追求與道德實踐?也是美的感知是否覺 醒的一個重要判別點。為了得到真實、無愧、愉 悅的美之感受,每個人都會更重視倫理道德之規 範,因為審美感知若與內心之倫理道德、價值判 斷不一致時,就不能帶來正向的情緒。因此,為 了得到愉悅的美感,會更重視個人行為有否符合 道德目的。於圓善過程中,自能形成感性之自我 富足,與人為善即能與人同美,這就是美善同一 的道理。

肆、結 語

教育人員本身要有feeling,審美感知敏銳,

充滿藝術情懷,懂得引導,才能讓學生得到美感 經驗及提昇精神層次的機會,讓整個教育園區之 師生互動為美感所包圍。本文所述增進審美感知 的七大路向與方法,有助教育人員悠遊在美的氛 圍之中,攝取能增進美感經驗的質素,在教學或 教育活動時能充滿藝術性的、美學的考慮,讓教 育活動更具創意與完整性。

審美是心靈最自由的活動,因此本文涉及內 在情性之探索,本文不想陷入量化的數字迷思,

本文是一個教育工作者對國內教育現場的觀察與 反思,提出增進教育人員美感素養可行的努力面 向及建議,希望經由本文能引起教育人員對美育 有更多的討論及對話,這絕對是好事、是對的,

不論對個人、學生、社會、國家都有正面效益。

限於論文之承載量,本論文所論述只在「教育人 員本身應如何做?」而事實上,政府及社會的介 入與助力非常非常重要,因為限於論文之承載,

因此沒有談到政府及社會這一部分,政府可修訂 法令,並作政策及資金之獎勵、配合,政府及社 教機構、民間基金會可舉辦對提昇教育人員美感 素養的各種活動,都可產生很大的助力。

誌謝

本研究經費係由耕莘護理專科學校100年度校 內研究計劃(CTCN-100-32)所提供,本論文即研究 之成果,耑此致謝。

注釋

1. 美感即是審美意識。人們對於美的主觀感受、

體驗與精神愉悅,是構成審美意識的基礎。美 感在審美實踐中產生與發展,它的基本心理因 素有感覺、知覺、想像、情感、思維、意志 等。

2. 見蘇東坡<於潛僧綠筠軒>。

3. 見王國維《人間詞話》:「東坡之詞曠,稼軒 之詞豪。」

4. 唐代張懷瓘所著《書斷》,是中國書法史上最 有名的理論著作之一,主要闡述了漢字各書體 的發明和演變,品評了自秦漢至當時的書法家 共一百二十餘人。

5. 見李太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6. 見蘇東坡「前赤壁賦」。

7. 見歐陽修「醉翁亭記」。

(10)

0 83 8. 見王勃「滕王閣序」。

9. 見論語第二十堯曰篇。

10. 見朱光潛《文藝心理學》中朱自清所寫之序。

臺北:大夏出版社,2004年。

11. 王國維在其〈論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揭櫫:

「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為完全之人物而 已。何謂完全之人物?謂人之能力無不發達而 調和是也。人之能力分為內外二者:一曰身體 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發達其身體而萎縮 其精神,或發達其精神而罷敝其身體,皆非所 謂完全者也。完全之人物,精神與身體必不可 不為調和之發達。而精神之中又分為三部:知 力、感情與意志是也。對此三者而有真善美之 理想: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 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備真善美 之三德,欲達此理想,於教育之事起。教育之 事亦分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 情育)是也。」

12. 《滄浪詩話》作者為嚴羽,字儀卿,自號滄 浪 逋 客 , 稱 滄 浪 先 生 。 是 南 宋 著 名 文 學 評 論 家 、 詩 歌 理 論 家 、 愛 國 詩 人 。 他 因 《 滄 浪 詩 話 》 名 重 于 世 , 成 為 一 代 詩 歌 理 論 宗 師 , 被 譽 為 宋 、 元 、 明 、 清 四 朝 詩 話 第 一 人。《滄浪詩話》是繼鍾嶸《詩品》、司空 圖 《 二 十 四 詩 品 》 之 後 最 重 要 的 詩 歌 理 論 專 著 。 全 書 由 《 詩 辨 》 、 《 詩 體 》 、 《 詩 法》、《詩評》、《考證》五部分組成,幾 乎涉及到詩歌創作一切重要方面。他在《滄 浪詩話》中以禪喻詩,並對詩歌創作有許多 頗為精到的見解。

13. 論語雍也篇:「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 也。」記述孔子平日之生活態度,容態泰然舒 適,神色怡然和悅。

14. 見中唐詩人盧仝「七碗茶歌」。

參考文獻

牟宗三(1975).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學生書 局。

朱光潛(2005).談美.台中:晨星出版公司。

李日華(1996).味水軒日記.上海:遠東出版社。

李澤厚(2007).美的歷程.台北:三民書局。

巫仁恕(2010).遊道.台北:三民書局。

郭為藩(1994).人文主義的教育理念.台北:五南 圖書公司。

崔光宙(1988).樂記篇源出考及美育觀.臺師大教 研所集刊.第三十輯,106頁。

崔光宙(2009).美育的精義.研習資訊.第二十六 卷第四期.3-10頁。

張健(1984).中國文學批評.台北:五南圖書公 司。

陳曉雰(2002).藝術與人文---以音樂實踐美感教 育.美育雙月刊.第128期.32-41.台北: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陳迺臣(2001).教育哲學導論.台北:心理出版 社。

簡成熙(2004).教育哲學:理念、專題與實務.台 北:高等教育文化公司。

鮑少游(1997).故宮博物院名畫之欣賞.台北:臺 灣商務印書館。

Friedrich Schiller原著.馮至等譯(1989).審美教育 書簡.台北:淑馨出版社。

Bowman,W.D.(1998).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on Music.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ewey,J.(1934).Art as experience .N.Y.:Minton.

Dewey.J.(1966).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Y.:

The Free Press.

(11)

A Research on the Aesthetic Temperament of Education Staff

Associate Professor, Cardinal Tien College of Healthcare & Management ◎Hung-sheng Lee

ABSTRACT

The func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cannot be overemphasized because it is the core of education. It reinforces the learners'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capacity. It is a crucial part of moral education as well. Therefore, more and more scholars have drawn attention to the infl uence that aesthetic education has caused on cultivating a well-rounded person.

Unfortunately it has not been given much weight over the past decades in Taiwan.

The domestic education system has been always criticized for restraining one's natural gift.Why? Several reasons may be to blame. One could be that many of education staff have lost their initial ideal and passion for teaching.

Besides, traditional values of the society have put too much importance on the academic degree rather than individual talent. The unifi e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schooling, the course, and the administration may be ascribed as another failure of education. Worst of all, educators are not aware of their lack of aesthetic temperament themselves and they are not able to think from the aesthetic perspective. It is not common for them to guide students to explore and perceive the environment so that students are in want of exuberant life experiences. In this case, how to enhance education staff's aesthetic temperament is a signifi cant issue.

This paper sets off to fi nd out practical ways of fostering the temperament of education staff from a macro-point-of- view. Furthermore,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launch the concern, dialogue, and ac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college teachers about aesthetic education. It would be a blessing for the students, society, and country if the existing situation could be changed.

Key words: Sense of Beauty, Aesthetic Temperament , Aesthetic Educa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Hung-sheng Lee

No.112,Min-Zu Rd., Sin-Dian City,Taipei23143,Taiwan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velop an approach that uses the triangular distribution with the Fractile Method to estimate the optimistic and pessimistic duration of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compare how a traditional narrative teaching method and a GeoGebra-based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al method affe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cross-strait visitor’s tourist experience.With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motives stated as above,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Finally the objects of suitable process be established and workable, this research wish to be helpful for the Hsin-Chu county government to get a new vision, attitude, and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afety disposition tendency 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attitude for the workers of a government-owned enterprise..

views of students’ errors and responding to errors (Son & Sinclair, 2010; Song & Pang, 2012), and on in-service teachers’ handling student errors in classroom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using the UET to combine the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and utilize the resources characteristic and land of understanding, to look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