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Copied!
18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課程指引

(小一至中六)

課程發展議會編訂

二零一二年四月

政府已於二零一二年十月八日接納「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的建議,

正式擱置《德育及國民教育課程指引(小一至中六)》。教育局不會要求學校使 用本指引,亦不會以指引作為視學的依據。

(2)

政府已於二零一二年十月八日接納「開 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的建議,

正式擱置《德育及國民教育課程指引(小 一至中六)》。教育局不會要求學校使用 本指引,亦不會以指引作為視學的依據。

參考資料:

政府新聞公報

1.行政長官和政務司司長就「德育及國 民教育科」會見傳媒發言全文(只有中 文)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210/08/P2012100 80509.htm

2.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正式擱置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210/08/P2012100

80618.htm

(3)

目錄

頁數

引言 i

第一章 概論 1

1.1 背景 1

1.2 課程宗旨 2

1.3 在學校課程的定位 2

1.4 與各學習領域/科目及相關學習經歷/活動的連繫 1.4.1 整體課程的考慮

1.4.2 優化相關學習經歷/活動

4 5 6

1.5 課程設計理念 8

1.5.1 建立身份認同 8

1.5.2 培育價值觀和態度 8

1.5.3 價值觀和態度的學習與實踐 1.5.4 配合成長需要

10 11

1.5.5 德育與國民教育的關係 11

1.5.6 國民教育與公民教育的關係 12

1.5.7 生活化的學習內容 13

1.5.8 多元化的評估 13

第二章 課程架構 14

2.1 設計原則 14

2.2 整體架構 14

2.2.1 個人範疇的學習目標 15

2.2.2 家庭範疇的學習目標 16

2.2.3 社群範疇的學習目標 16

2.2.4 國家範疇的學習目標 17

2.2.5 世界範疇的學習目標 19

2.3 各學習領域/科目之間的聯繫 20

2.4 各生活範疇之間的聯繫 20

2.5 各學習階段的課程內容 21

2.5.1 第一學習階段 22

(4)

頁數

(e) 世界範疇 29

2.5.2 第二學習階段 30

(a) 個人範疇 30

(b) 家庭範疇 31

(c) 社群範疇 32

(d) 國家範疇 34

(e) 世界範疇 37

2.5.3 第三學習階段 38

(a) 個人範疇 38

(b) 家庭範疇 39

(c) 社群範疇 40

(d) 國家範疇 42

(e) 世界範疇 45

2.5.4 第四學習階段 46

(a) 個人範疇 46

(b) 家庭範疇 47

(c) 社群範疇 48

(d) 國家範疇 50

(e) 世界範疇 54

2.6 課時安排建議 55

第三章 課程規畫 57

3.1 規畫原則 57

3.2 規畫方向 57

3.2.1 推行模式 58

3.2.2 與各學習領域/科目互相配合 59

3.2.3 配合相關學習經歷/活動和全方位學習活動 59

3.2.4 「生本」及「校本」的課程規畫 60

3.2.5 足夠的課時安排 61

3.2.6 建立專業團隊 64

3.2.7 學生族裔及文化背景的考慮 64

3.2.8 學習與評估的結合 65

3.3 課程規畫模式建議 65

3.3.1 科目規畫建議 65

3.3.2 整體規畫建議 66

3.4 各持分者的角色 67

(5)

頁數 3.4.2 課程統籌主任/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主任 68

3.4.3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教師 69

3.4.4 其他教師 69

3.4.5 家長 69

第四章 學與教 70

4.1 主導原則 70

4.1.1 認知、情感、行為的結合 70

4.1.2 學生為本 70

4.1.3 價值觀和態度培育 70

4.1.4 獨立思考及判斷 71

4.1.5 校本課程規畫及實踐經驗 72

4.1.6 生活化的學習材料 72

4.1.7 體驗式的學習經歷 73

4.1.8 有利的學習氛圍 73

4.2 學與教過程 74

4.2.1 各持分者的角色 74

(a) 教師 74

(b) 家長 74

(c) 學生 74

(d) 其他持分者 74

4.2.2 學與教策略建議 75

(a) 澄清相關價值 75

(b) 討論爭議性議題 76

(c) 多元化學習模式 80

(d) 提供真切學習情境 81

(e) 專題研習 81

(f) 從不同觀點辨識事件和議題 82

(g) 「言教」與「身教」的配合 84

第五章 評估 85

5.1 評估原則 85

5.2 評估方向 85

(6)

頁數

5.3 評估策略 87

5.4 展示學習成果 92

5.5 評估及展示模式 93

第六章 學與教資源 98

6.1 學與教資源的選取原則 98

6.2 學與教資源的類別 99

6.2.1 文本材料 99

6.2.2 非文字材料 100

6.2.3 學習場景 100

6.2.4 人物分享 100

6.2.5 教育局課程資源及支援服務 100

6.2.6 其他相關課程資源及支援服務 101

6.3 學與教資源的管理與發展 102

6.3.1 全校參與(點的擴散) 102

6.3.2 跨校協作(線的延續) 102

6.3.3 跨組織結合(面的拓闊) 103

附錄

一 學校課程中的共通元素:價值觀和態度 104

二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課程檢視工具 106

三 運用生活事件進行學與教的重點 111

四 爭議性議題的學與教 113

五 討論爭議性議題:思考問題舉隅 118

六 國民教育學習模式建議 119

七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第二/第三學習階段:評估表(舉隅) 125

詞彙釋義 127

參考文獻 130

課程發展議會德育及國民教育專責委員會委員名錄 173

(7)

引言

培養學生品德和國民素質,一直是香港學校教育的重要目標。自回歸後,推行國 民教育、加深學生對國家的認識及國民身份認同,更成為中、小學課程的重點項 目。教育統籌局(教育局) 於 2001 年推行課程改革,將德育及公民教育列作四個 關鍵項目之一,並以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作為中、小學課程架構的組 成部分。

社會對青少年品德及國民素質的訴求,不斷提高。因此,教育局於 2008 年推出

《新修訂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架構》,增潤相關的學習內容,進一步加強德育及 國民教育的推行。

香港不少中、小學校,一向積極推動德育及國民教育,除了課堂的學與教,亦運 用相關學習經歷/活動,例如:內地交流、參觀體驗、服務學習、專題研習等,

加入德育及國民教育的學習元素,為學生提供一個全面及多元化的學習經歷,培 養他們的品德及國民素質。

建基上述有利的條件和優勢,特區行政長官於 2010 年 10 月發表的《2010-11 施 政報告》,邀請課程發展議會檢視中、小學的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架構,進一步 加強國民教育內容,設立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持續並有系統地培育學生的品德及 國民素質。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小一至中六)》是香港課程發展議會為中、小學推 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所編訂的課程指引,藉此介紹本科課程宗旨和理念,並在各 章節闡述課程架構、課程規畫、學與教、評估、學與教資源的運用等,支援教師 籌畫和推動本科的工作。

香港課程發展議會乃一個諮詢組織,就幼稚園至高中階段的學校課程發展事宜,

向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提供意見。議會成員包括校長、在職教師、家長、僱主、

大專院校學者、有關領域或團體的專業人士、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和香港職業訓練 局的代表及教育局有關部門的人員。

教育局建議中、小學應採用本課程指引,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發展議會 亦會就實行情況,對本課程作出檢討。有關本課程指引的任何意見和建議,請致 函九龍油麻地彌敦道405號九龍政府合署四樓402室,或電郵至 mcne@edb.gov.hk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組收。

(8)

(空白頁)

(9)

第一章 概論

本章旨在介紹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背景及在學校課程的定位,並闡述本科課程宗旨 及設計理念。

1.1 背景

課程發展是一個延續及不斷優化的過程。德育及公民教育的定位,見於各相關課程 文件。《學校德育指引》(1981)1 確立德育在學校課程的地位,建議德育應融入課程。

此後,《學校公民教育指引》(1985)2 與《學校公民教育指引》 (1996)3 相繼公布;

指引中有關推行模式的建議,都是以學校為主導,並融入課程。

回歸以後,香港學校課程除了 重德育及公民教育,亦重視建立學生對國民身份的 認同。課程發展議會於 2001 年公布《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4,將「認識自己的 國民身份,致力貢獻國家和社會」列為七個學習宗旨之一,並建議將德育及公民教 育列為五種基要的學習經歷。《基礎教育課程指引–各盡所能.發揮所長》(2002)5 將 德育及公民教育,列為四個關鍵項目之一,鼓勵學校納入課程規畫,並提出應首要 培養學生五種價值觀和態度6,「國民身份認同」便是其中之一。《高中課程指引–立 足現在.創建未來》(中四至中六)(2009)7,亦將「成為有識見、負責任的公民,認 同國民身份,並具備世界視野」作為高中課程七個學習宗旨之一。

德育及國民教育是學校課程的重要元素,各學習領域/科目,例如:小學常識科、初 中生活與社會課程、高中通識教育科等,從不同領域及層面,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

技能、價值觀和態度的認識和掌握。隨 社會轉變,不同文化和資訊衝擊青少年的 價值觀,各界對學校加強品德培育的訴求愈來愈強烈;加上國家迅速發展及「全球 化」的影響,令社會普遍認同德育及國民教育,對學生未來發展有重要影響。

為了回應社會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的訴求,課程發展議會於檢討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 後,推出《新修訂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架構》(2008)8,新增「誠信」和「關愛」作 為首要培育的價值觀(其餘包括:「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

和「承擔精神」),以配合學生成長和需要,並臚列各學習階段的學習期望,以及擴 展各生活範疇的學習內容,提供一個全面及有系統的課程框架,進一步加強德育及 國民教育的推行。

特區行政長官於 2010 年 10 月發表的《2010-11 施政報告》,邀請課程發展議會檢視

1 教育署 (1981)《學校德育指引》,香港:教育署。

2 課程發展委員會 (1985)《學校公民教育指引》,香港:課程發展委員會。

3 課程發展議會 (1996)《學校公民教育指引》,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4 ,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10)

中、小學的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架構,設立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為學生提供一個有 系統而具備延續性的學習經歷,照顧其成長需要,並以價值觀和態度為導向,培育 學生的品德及國民素質,進一步推動德育及國民教育。

1.2 課程宗旨

本科旨在透過提供持續及有系統的學習經歷,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幫助 他們養成良好品德和國民素質,從而豐富生命內涵,確立個人於家庭、社群、國家 及世界範疇的身份認同。

本科重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及自主能力,使他們明辨是非,能夠作出情理兼備的價 值判斷,並建立個人抱負及理想,對家庭、社群、國家與世界作出承擔及貢獻。

本科培育學生品德及國民素質,當中包括:

 培育品德:承傳中華美德,包括仁、義、禮、智;培育普世價值,包括:和平、

仁愛、公義、自由、民主、人權、責任感、尊重他人等。

 正面積極:依循「認識自我、立足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方向,實踐優 良品格,樂於關顧家人、服務社會,願意為國家及世界人民謀福祉,建立正面積 極的人生態度。

 自我認識:加深自我認識,了解個人在家庭、社群、國家及世界的角色和責任,

以及權利與義務。

 情理兼備:發展獨立、多角度及批判性思考能力9,能以客觀和理性態度,辨識 相關生活事件所蘊含的意義和價值,並作出合情合理的判斷。

 認同身份:建立於不同生活範疇的身份認同,主動關心家庭、社群、國家及世界,

成為有識見和負責任的家庭成員、社會公民、國民及世界公民。

 行動實踐:養成良好習慣,於不同生活範疇,能以積極的態度,作出理性而負責 任的決定,並勇於行動實踐。

1.3 在學校課程的定位

本科課程建基於《新修訂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架構》(2008),以及學校推動德育及 國民教育的經驗與成果,提倡以科目作為學習模式,進一步推動德育及國民教育。

課程涵蓋中、小學四個學習階段,十二年一貫,並藉螺旋式學習模式,由淺入深,

9「批判性思考能力」為「九種共通能力」之一,旨在「協助學生從所得的數據或報告中找出含意、

(11)

讓學生可以於各階段遞進學習,加深對課程深度與廣度的掌握(圖 1.1)。

圖 1.1:於不同學習階段遞進地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

以科目的學習模式,推動德育及國民教育,具備下列優勢:

 提供一個持續、生活化,以及環環互扣的課程,確保學生獲得整全和有系統的學 習經歷。

 配合學生在不同階段的成長特色及需要。

 連繫各學習領域/科目,以及相關學習經歷/活動,促進德育及國民教育的學與教 更為全面。

 促進學校就德育及國民教育的推行,包括:課程規畫、學與教策略、學習評估等,

(12)

1.4 與各學習領域/科目及相關學習經歷/活動的連繫

課程發展議會於 2001 年公布《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提出學校課程的七個 學習宗旨,其中包括讓學生「明白自己在家庭、社會和國家所擔當的角色和應履行 的責任,並關注本身的福祉」、「認識自己的國民身份,致力貢獻國家和社會」,並建 議五種基要的學習經歷,其中包括德育及公民教育。因此,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應與

學校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

經驗與優勢 關鍵項目  向受重視

 課程改革將德育及公民教育列為四個關鍵項目之一,強調培育學生的 正面價值觀和態度,並重視建立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以達至全人發 展。

 由 2007 起的施政報告中,行政長官提及政府會加大力度推動國民教 育,為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奠定鞏固基礎。

 在 2008 年推出《新修訂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架構》,進一步強調德育 及國民教育的重要,能更適切照顧學生需要及回應社會訴求。

學習機會  靈活多元

 香港不少學校,一直積極推動德育及國民教育,培養學生正面價值觀 及建立對國家的認同和歸屬感。

 不少學校善於運用各學習機會,例如:早會、周會、班主任課、體驗 活動、服務學習、參訪交流等,推動德育及國民教育。

 相關政府部門及非政府機構,提供不同類別的學習經歷,例如:個人 成長計畫、到校支援服務、參訪交流活動等,強化德育及國民教育的 推行。

豐富資源  專業團隊

 教育局向來積極與學校、政府部門及非政府機構合作,設計學與教資 源,例如:教材套、學習資源網、多媒體影音資源等,支援學校推動 德育及國民教育的工作。

 不少辦學團體及學校,會就本身辦學理念及校本特色,發展相關學習 資源,更能配合學校及學生需要,提升學習成效。

 教育局亦持續為校長及教師,舉辦專業發展課程,包括:課程領導、

學與教、學習評估、知識增益等,並由本地及內地專家主講,提高教 師對相關知識及教學技巧的掌握。

(13)

培育學生的知識、技能、價值觀和態度,達至整體課程宗旨,促進全人發展(圖 1.2)。

圖 1.2: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與各學習領域/科目及相關學習經歷/活動的扣連

1.4.1 整體課程的考慮

本科課程內容,應與現行各學習領域/科目 (例如:中國語文科、小學常識科、初中 生活與社會課程、高中通識教育科等) 所包含的知識、技能、價值觀和態度,以及 相關學習經歷/活動(例如:內地交流、社會服務、領袖訓練、專題研習、工作實習等) 彼此配合;亦與一些由學校、相關政府部門及非政府機構所提供的學生培育計畫 (例 如:教育局「成長的天空計劃」、衞生署「青少年健康服務計劃」、香港賽馬會慈善 信託基金撥款的「共創成長路」——賽馬會青少年培育計劃等) 互相呼應,共同培 育學生成長。

(14)

1.4.2 優化相關學習經歷/活動

本科的 (i) 課程組織、(ii) 課程宗旨、(iii) 學與教策略及 (iv) 課程內容,均有其特 色,能優化相關學習領域/科目(例如: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小學常識科、

高中通識教育科等) 的學習經歷,進一步培育學生品德及國民素質。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特色

課程組織 課程宗旨 學與教策略 課程內容

照顧學生成長需 要,培育全人素 質。

跨越中、小學四個 學習階段及十二 個年級,提供持續 及整全的學習經 歷。

建基學生對生活 的經驗和體驗,學 習內容圍繞相關 生活事件,聚焦於 對事件的感受和 體會。

培育價值觀和態 度,進一步提升學 生品德及國民素 質,建立於不同生 活範疇的身份認 同。

協助學生了解、辨 識、釐清及認同核 心價值,並在日常 生活中實踐。

強調教師作為學習 促進者的角色,能 透過身教及日常與 學生接觸,潛移默 化。

強調學生的獨立自 主,尊重其感受,

重 視 其 參 與 及 反 思。

協助學生進行多角 度、獨立、理性的 思考,梳理價值衝 突,從而作出合情 合理的判斷。

運 用 個 人 、 家 庭、社群、國家 及世界範疇的生 活事件和議題,

進行價值教育。

藉學生直接或間 接經歷的生活事 件為切入點,讓 他們明白價值觀 如何影響個人的 看法及決定。

透過真切情境的 學習,促進學生 對價值觀作深入 探索,鞏固學習 效果。

(15)

以下是一些可作為本科學習內容的生活事件舉隅:

生活事件例子(一):

個人範疇(初小):「第一次收到測驗成績」

通過這個生活事件,讓學生學習接受自己的表現,並反思如何繼續努力,爭取進 步,從而體會測驗成績的意義及掌握改善方法。

教師可幫助學生培養自省好學、積極進取的學習態度。

生活事件例子(二):

家庭範疇(高小):「做家務,多樂趣」

通過與做家務有關的生活事件,讓學生了解及運用相關知識,例如:家庭成員的 角色、家庭成員的權責、家務分配、家居安全等,掌握當中的意義及樂趣。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關心家人的需要和感受,培養包容、關愛等價值觀和態度,提 高對於家庭成員身份的認同與承擔。

生活事件例子(三):

社群範疇(初中):「參與網上時事討論」

通過這個生活事件,讓學生掌握如何應用相關知識,例如:私隱權、網上禮儀、

思考及分析方法等。

學生亦可以從中培養關注時事的習慣,釐清個人作為社會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學 習如何在言論自由和法律責任的考慮下,作出合情、合理和負責任的分析及判斷。

教師可協助學生辨識各種觀點和取向,思考相關的價值觀,從而提高他們對於社 會公民身份的認同與承擔。

生活事件例子(四):

世界範疇(初中):「從電視目擊日本地震及海嘯事件」

通過這個生活事件,讓學生運用相關知識,例如:自然災害處理、國際合作、天 災應變等,了解日本地震及海嘯發生後,從救援展現的人道主義,以及不少災民 所體現的公民素質。

教師亦可運用有關事件,引領學生了解國際事件與不同地區的關連,認識作為社 會公民和世界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提高社會公民及世界公民身份的認同與承擔。

生活事件例子(五):

國家範疇(高中):「內地交流體驗——堵車的現象」

通過這個生活事件,讓學生了解相關知識,例如:內地城市規畫、道路管理、交 通法例執行等,了解內地的交通運輸發展,體會內地發展所面對的機遇與挑戰。

(16)

1.5 課程設計理念

本科課程是根據下列理念而發展:

1.5.1 建立身份認同

每個人都擁有多個群體的身份,例如:子女、學生、社會公民、國民、世界公民等,

因應不同身份,個體亦有相應的權利及義務。本科課程內容,是根據學生於各學習 階段的成長特色及需要而設計,透過建立個人對於家庭、社群、國家及世界範疇的 身份認同,奠定個人成長的堅實基礎,提升品德及國民素質;並身體力行,積極參 與,裝備自己,為家庭、社群、國家和世界作出貢獻(圖 1.3)。

圖 1.3:在不同範疇培育學生的價值觀及建立身份認同

1.5.2 培育價值觀和態度

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例如:仁愛、和平、平等、公義、法治、責任感、承擔精神、

尊重他人等,構成良好的品格,既符合道德原則,得到大眾認同和支持,亦是個人 成長及建立身份認同的重要基礎。

本科以培育價值觀和態度為綱,讓學生學習面對不同生活事件之際,懂得如何思考 及抉擇,並能兼顧個人與群體的褔祉,作出合情合理的判斷。

(17)

本科建議培育的正面價值觀和態度10,詳見下表:

生活範疇 正面價值觀和態度

(舉隅)*

個人範疇

處事

堅毅、自律、樂觀、進取、積極、開放、理性、誠信、責任感、遵 規守法、參與

待人

尊重他人、關愛、接納、真誠、孝順、信任、包容、利他、服務、

欣賞 樂群

承擔精神、守望相助、歸屬感、國民身份認同、愛國心、團結、文 化承傳

兼善

多元化、互惠互利、可持續發展、人類整體福祉 理想

仁愛、和平、平等、公義、自由、民主、人權、法治 家庭範疇

社群範疇

國家範疇

世界範疇

* 除上表所舉列的價值觀和態度,教師亦可因應學習內容和學生需要,加入其他相 關價值觀和態度,作為培育方向。

(18)

1.5.3 價值觀和態度的學習與實踐

本科課程重視價值觀和態度的學習與實踐,並具備以下特色(圖 1.4):

圖 1.4: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的特色

(a) 課程宗旨:培育品德及國民素質 (詳細內容見本章 1.2)。

(b) 學習內容:學生於個人、家庭、社群、國家及世界範疇直接或間接遇上的生活事 件和議題。

(c) 學與教策略:以學生為本,藉多元化學習模式,幫助學生釐清及梳理價值觀,

並於個人、家庭、社群、國家及世界範疇,建立身份認同。主要策略包括:

 課堂學習:運用生活事件及相關議題,由教師引領進行討論和反思,學習如何 釐清價值觀及處理價值衝突,並作出情理兼備的判斷和行為。

 情境學習:以人物、場景、事件、時間作為思考的切入點,藉接觸、觀察、討 論和分析,並結合實地參觀、內地交流等,作出反思和感悟。

 生活實踐:通過行動實踐,例如:義務工作、服務學習等,將課堂學習結合生 活體驗,讓學生從中感受和體會,孕育品德情操。

(19)

學習進度及成果,並能提供積極回饋,鼓勵學生反思及自我完善,深化學與教成 效。

本科提出的五個生活範疇,是互有關連的;建議培育的價值觀和態度,亦適用於不同 生活範疇。以培養「尊重他人」為例,教師應幫助學生於不同生活範疇,學習如何實 踐「尊重他人」的價值觀。以下的例子,展示「尊重他人」的價值觀,如何體現於不 同生活範疇的學習目標:

從各生活範疇培養學生「尊重他人」

生活範疇 學習目標

個人範疇 能堅守原則、重誠守諾,達至言行一致 家庭範疇 以尊重和誠懇的態度,主動向長輩表達關懷 社群範疇 慎言律己,懂得以理性和尊重的態度與別人相處

國家範疇 向國家不同領域的傑出人物借鏡,學習他們的品格情操,體會延續 與承傳

世界範疇 以真誠、開放和接納的態度,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諧相處

本科緊扣各學習階段的共通能力,包括:協作能力、溝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

解決問題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促進學生獨立自主,作出情理兼備的判斷,並在 生活中實踐體現出來。

本科以培育價值觀和態度為主,教師可依據各學習階段的學習目標及課程內容,配 合「校本」及「生本」的條件和需要,進行全面和有系統的課程規畫,促進學生的 全人發展 (各階段的學習目標,詳見〈第二章:課程架構〉)。

1.5.4 配合成長需要

本科配合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需要,課程設計參考當代的青少年成長理論,為課程架 構及學習內容,提供紮實的理念基礎。本科的目標方向及推行策略,亦有參閱不同 國家及地區(包括兩岸三地) 的相關文獻 (詳見〈參考文獻〉),了解不同國家/地區推 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的狀況,從而設計適合香港社會條件、學校及學生需要的德育及 國民教育課程。

1.5.5 德育與國民教育的關係

將德育和國民教育結合成為一個科目,乃因兩者都是以培育學生素質為目的,彼此

(20)

誠如《孟子‧離婁》指出:「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而《孟子‧

盡心》亦指出:「君子之守(操守),修其身而天下平」。本科乃由培養個人品德開始,

謀求家庭、國家和世界的福祉。藉德育與國民教育的結合和貫通,為學生提供有系 統、有層次的學習經歷。從個人鞏固根基開始,擴展至家庭、社群、國家與世界各 生活範疇,層層遞進,展現全人發展的里程 (圖 1.5)。

圖 1.5:五個生活範疇展現全人發展階段

1.5.6 國民教育與公民教育的關係

香港推行國民教育的方向,與其他國家及地區相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策略發展 委員會國民教育專題小組,於 2008 年 4 月發表報告11,除了提出多項推動國民教育 的建議,並列舉法國、美國及澳洲推行國民教育的經驗作為參考。整體上,這些國 家,均重視培養青少年對國家的認同,以及價值觀和態度的培育,例如:法國政府 注重提高學生對國家認識及鞏固國民身份認同,培養他們成為具責任感、熟悉國 情 及愛護國家的公民;美國政府透過加強國民的公民知識及鼓勵公民參與,提升國民 對自由、平等、民主、公義等核心價值的認同及支持;澳洲政府除了加深學生對國 家的了解,更注重培育他們成為積極和負責任的國民。

本科雖以德育及國民教育命名,實已包含公民教育的學習元素。課程內容包括個人、

家庭、社群、國家和世界五個生活範疇,注重提高學生對個人身份、家庭成員身份、

社群成員身份、國民身份及世界公民身份的認同,以及普世價值的認識及釐清,包

(21)

括:和平、仁愛、公義、自由、民主、人權、責任感、尊重他人等,幫助學生懂得 從多角度思考,並能作出合情、合理、獨立、客觀的分析及判斷。這些價值觀、分 析能力及判斷能力的培養,無論國民教育或公民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內容。

1.5.7 生活化的學習內容

我們建議學校應採納多元化的學習策略,並挑選生活化材料作為主要學習內容,為 學生提供真切和配合成長需要的學習經歷。教師可以善用教育局及其他機構所提供 的學習資源作為學習材料,並積極協同家庭、社區和社會的參與力量,提高學與教 效能(有關本科學與教策略及資源運用的建議,詳見〈第四章:學與教〉及〈第六章:

學與教資源〉)。

1.5.8 多元化的評估

本科 重培育學生品德及國民素質,課程涵蓋個人於家庭、社群、國家及世界範疇 的相關「價值觀和態度」、「知識」和「技能」的培育。有鑑於傳統測驗考試模式,

較難全面反映學生於本科的學習表現,本科建議採用多元化的評估策略(例如:口頭 提問、教師觀察、學生自評/互評、專題研習等),了解學生的學習表現及成果;教師 亦可以從評估過程,為學生提供適時適切的回饋,鼓勵學生從反思中學習與成長,

以促進學與教的成效。(有關本科評估的建議,詳見〈第五章:評估〉)。

(22)

第二章 課程架構

本章旨在說明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小一至中六)的課程架構,包括:設計原則、整 體課程架構、各學習階段的課程內容、課時安排建議等,為本科的推行提供一個全 面及有系統的課程框架,支援教師進行課程規畫及設計相關學習活動,確保達至本 科的學習目標。

2.1 設計原則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課程架構,建基於本科在各生活範疇課題的相關知識,提供生 活化的學習內容,並緊扣學生於各學習領域/科目及相關學習經歷/活動所獲得的知 識、技能、價值觀和態度,培育學生的品德及國民素質。

本科課程架構的設計原則如下:

 從生活事件作為切入點,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了解,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 態度,建立個人於不同生活範疇 (個人、家庭、社群、國家、世界) 的身份認同 及承擔精神。

 課程架構靈活並富彈性,能配合學校條件和學生需要,為學生提供生活化及配合 成長需要的課程。

 有系統並具備延續性的課程,由淺入深,貫通中、小學四個學習階段。

 適當連繫各學習領域/科目及相關學習經歷/活動,提供整全的學習經歷。

 着重幫助學生懂得如何審視和判斷於不同範疇的生活事件及議題,提升學生的品 德及國民素質。

2.2 整體架構

本科從小一至中六,貫通中、小學四個學習階段,提供「十二年一貫」持續學習的 課程。

各學習階段均涵蓋五個生活範疇,即:「個人範疇」、「家庭範疇」、「社群範疇」、「國 家範疇」及「世界範疇」。

各生活範疇因應其「學習目標」,提供「學習內容舉隅」、「相關技能舉隅」、「相關價 值觀和態度舉隅」和「延伸學習內容舉隅」,作為課程內容。

「延伸學習內容舉隅」旨在增潤「學習內容舉隅」,包含較廣泛的生活事件和社會議 題,以照顧學校和學生的多樣性,並擴闊和加深學生對相關價值觀和態度、知識和 技能的掌握。

(23)

學校可依據本科的學習目標,按學生及學校的條件和需要,調適本科的推行模式,

但應以獨立課節推行,並與相關學習領域/科目、學習經歷/活動、學生培育計畫等互 相配合。

以下是青少年成長的一些普遍特色和需要,按學習階段表列,可作為調適學習內容 和教學策略的參考。

學習階段 成長特色和需要

第一學習階段 (小一至小三)

思想較自我,常只從個人出發,理解和判斷事情

視規條為不變的「律法」,依從只為避免遭受懲罰

以「量化」角度理解一些抽象概念,例如認為「公平」即等量 交換

第二學習階段 (小四至小六)

追求於社交群體的歸屬感,希望得到同儕接納和認同

關心兩性差異,對有關性別議題開始感到好奇和興趣

開始建立對社群、國家和世界概念的基礎,有興趣加深了解 第三學習階段

(中一至中三)

強調個人獨特性,希望建立屬於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

重視別人對自己的觀感,於建立身份認同時或會出現迷惘

容易受朋輩影響,跟從友儕的價值觀和行徑

第四學習階段 (中四至中六)

開始需要就一些人生重要的事情,例如:升學、選科、就業等,

學習如何規畫及抉擇

隨年齡漸長,家庭、社群和國家都會寄予較高的期望,促使思 考自己應擔當的角色和責任

對社群、國家和世界範疇議題感興趣,並會主動嘗試找尋答案

2.2.1 個人範疇的學習目標

本範疇的整體學習目標,是幫助學生發展獨立自主的人格,具備自愛、自律、自信 等個人素質,擁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並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當面對逆境、疑 惑和挑戰之際,能夠明辨是非,作出情理兼備的判斷,並勇於付諸實踐。

個人範疇於各學習階段的學習目標如下:

生活 範疇

學習

階段 學習目標

個人 範疇

第一學 習階段

欣賞自己,接納與別人的不同,並從學習中華美德,提升個人 的品德和國民素質

(24)

生活 範疇

學習

階段 學習目標

個人 範疇

第二學 習階段

積極樂觀迎接成長歷程中的生理和心理轉變

實踐健康生活方式,堅拒誘惑,絕不嘗試不當的行為,例如:

吸煙、賭博、飲酒、吸毒等 第三學

習階段

抱持積極的人生態度,培養以開放豁達的胸襟去面對逆境

當處於價值衝突的兩難局面時,仍擇善固執,作出合乎情理的 判斷,並勇於付諸實踐

第四學 習階段

積極發揮自己的興趣和專長,為自己未來訂下目標和期望,努 力向前

能堅守原則、重誠守諾,達至言行一致

2.2.2 家庭範疇的學習目標

本範疇的整體學習目標,是提高學生作為家庭成員的身份認同,理解個人在家庭的 角色,並以關愛、誠懇、互相尊重等價值觀和態度,與家人維繫良好關係,共同面 對家庭的轉變和挑戰,促進和諧的家庭生活。

家庭範疇於各學習階段的學習目標如下:

生活 範疇

學習

階段 學習目標

家庭 範疇

第一學 習階段

樂於擔當為人子女及後輩的本份,促進家庭和諧

關愛家庭成員,建立及維繫和諧關係 第二學

習階段

關心家庭成員的感受和需要,勇於承擔作為家庭一份子的責任

以尊重和誠懇的態度,主動向長輩表達關懷 第三學

習階段

主動分擔家庭責任,照顧家中長幼

以堅毅樂觀的態度,面對家庭的轉變和挑戰 第四學

習階段

以理性、尊重和關愛的態度,樂於與家庭成員溝通

凝聚家庭力量,促進家庭的和諧;當家庭面對逆境之際,勇於 承擔解決問題的責任

2.2.3 社群範疇的學習目標

本範疇的整體學習目標,是幫助學生於不同處境,包括與朋友、同學、社會上不同 人士及職場上的同事相處時,理解個人在不同社群的角色、權利與義務,樂於與別 人溝通,彼此融洽相處,並關心社會發展,積極參與,成為具有獨立思考、有識見

(25)

社群範疇於各學習階段的學習目標如下:

生活 範疇

學習

階段 學習目標

社群 範疇

第一學 習階段

建立互愛互助的校園,積極學習

懂得尊重別人,在不同場合均能表現應有的禮儀

從了解《基本法》及「一國兩制」的精神,懂得尊重香港特別 行政區的區旗、區徽、特區成立日等

第二學 習階段

樂於承擔學生的責任,積極參與服務同學和校園的工作,體現 對學校的歸屬感,並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慎言律己,懂得以理性和尊重的態度與別人相處

學習實踐個人在社會應盡的責任,例如:愛惜公物、遵規守法 等

第三學 習階段

以理性和務實的態度,討論社會的各種議題,關心香港的長遠 福祉

學會處理朋輩壓力,堅拒嘗試不當的行為

從明白《基本法》對保持香港繁榮與穩定的重要性,認同「法 治」和「人權」是香港發展的重要基石

第四學 習階段

培養敏銳的觸覺,辨識社會議題所蘊含的價值取向

履行公民責任,能從宏觀角度,平衡個人與群體的利益並作出 承擔,願意為香港社會謀求福祉

積極培養和實踐在社會工作應有的態度,例如:守時、誠實、

負責任等,以及與工作夥伴的相處之道

2.2.4 國家範疇的學習目標

本範疇的整體學習目標,是提升學生對國民身份的認同,理解國民的角色、權利與 義務,孕育家國情懷,主動了解國情,探討國家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例如:成果、

困難、局限、改善方向等;協助學生培養明辨是非、獨立思考的國民素質,與國家 根脈相連,休戚與共,樂意為國家發展及國民福祉作出承擔及貢獻。

本範疇各學習目標分為四個學習主題,即:自然國情、當代國情、人文國情和歷史 國情,都是互為關連,並無先後次序或重要程度之分。

國家範疇於各學習階段的學習目標如下:

(26)

生活 範疇

學習

階段 學習目標

國家 範疇

第一學 習階段

從認識國家的山川地貌、天然資源、古蹟文物等,提升對國家的 歸屬感

體會國家當代發展,培養反思精神,建立國民身份認同

從追溯中國傳統習俗和自己 / 同儕的祖籍及家鄉,萌發對國 家、家鄉、居住地的歸屬感

向國家不同領域的傑出人物借鏡,學習他們的品格情操,體會延 續與承傳

第二學 習階段

從關心國家自然資源的運用及環境生態的保育,培養珍愛自然、

保護國家生態的態度

從了解國家及香港發展的緊密聯繫,以及兩地在合作發展歷程面 對的困難及解決方法,體現同根同心的情懷

汲取中華文化的精髓,活學活用,在生活中實踐美德與文化修養

從歷史發展加深對國情的掌握,體會探索與開拓的過程,從而了 解改善方向,擴闊視野,鞏固國民身份認同

第三學 習階段

從了解國家於自然資源保育所付出的努力與取得的成就,反思其 局限與挑戰,關心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從探討國家憲法和重要機構的職能,以及國家的重要規畫項目,

關心內地與香港的連繫,體會國家發展的限制及謀求改善的方向

從欣賞中國的文學與藝術,體會當中蘊藏的意趣及精神,提升國 民素質

以歷史視野了解國情,體會多元文化並存的特色,鑑古知今,並 承擔個人作為國民應盡的責任

(27)

2.2.5 世界範疇的學習目標

本範疇的整體學習目標,是幫助學生理解作為世界公民的角色、權利與義務,尊重 多元文化,關注世界共同議題,能以世界公民的視角思考問題,並作出合情合理的 判斷,促進世界和平、公義、相互依存、可持續發展等。

世界範疇於各學習階段的學習目標如下:

生活 範疇

學習

階段 學習目標

世界 範疇

第一學 習階段

以真誠、開放和接納的態度,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諧相處

培養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建立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和生活習慣

第二學 習階段

從認識當今世界面對的共同問題,孕育國際宏觀視野及人道主義 精神

認識及探討尊重、關愛、平等、民主、自由、法治、人權等現代 文明基石,建立世界公民意識

第三學 習階段

開拓國際視野,了解本地、中國與全球發展相互依存的密切關係

尊重不同民族和文化的獨特性,培養共融精神

第四學 習階段

了解世界公民的理念,關心人類福祉,體現尊重、關愛、平等、

民主、自由、法治、人權等精神

認同世界公民身份,為世界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並對世界議 生活

範疇

學習

階段 學習目標

國家 範疇

第四學 習階段

從探究資源運用與國家發展的關係,以及存在的問題、困難及解 難方法,明白個人對於國家可持續發展所肩負的責任,進一步培 養對國家自然資源的珍惜和關注

關心國家當代政治、經濟、外交、科技等各方面發展對於社會民 生的影響,以及民主、法治、人權等價值的體現,了解國家與全 球的密切關係,樂意為國家及民眾謀求福祉

從探討傳統思想信仰對積極人生的啟迪,豐富國民內涵,彰顯美 好生命,將傳統思想信仰的智慧與美德體現於現代生活

以宏觀及中外比較視域,探討中國歷史重大事件;以客觀的角度 去理解國家由內外交窘邁向改革開放的奮鬥歷程,體會當中的憂 患、掙扎、困難、進步及成果

(28)

2.3 各學習領域/科目之間的聯繫

本科能進一步優化於各學習領域/科目有關德育及國民教育的學習元素,有利於培育 學生的全人發展。

本科有明確的課程宗旨、學習目標及課程架構。學校於規畫本科課程,應以本科課 程的學習目標及課程內容為綱,並按「校本」和「生本」的考慮,與各學習領域/

科目的目標、內容及教學安排進行調適,為學生提供一個整全的學習經歷。有關本 科課程規畫的具體建議,詳見〈第三章:課程規畫〉。

2.4 各生活範疇之間的聯繫

本科所涵蓋的五個生活範疇,彼此之間互有聯繫,並非各自獨立存在 (圖 2):

 個人良好道德品格的培養,是建立優秀國民素質的基礎。

 家庭是個人最早學習社會規範及培育品德的重要場所之一,是締造和諧及穩定社 會的支柱。

 國家發展對社群有重大影響,而社群對國事的關注,對國家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

 國家是世界的一部分,國家與世界發展的連繫關係密切。

 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個人是地球村的一份子,而世界議題則與國家、社群、

家庭及個人息息相關。

圖 2:各生活範疇的聯繫

(29)

 個人範疇與家庭範疇之間:在計畫自己人生時,應如何平衡個人與家庭對自己的 不同期望?

 個人範疇與社群範疇之間:與持不同意見的人溝通及相處時,應如何保持個人的 立場亦尊重別人的意見?

 國家範疇與世界範疇之間:當國家為國民規畫經濟和社會發展時,應如何回應國 外不同國家、地區、組織的訴求?

2.5 各學習階段的課程內容

各學習階段的課程內容舉隅(包括:「學習內容舉隅」、「相關技能舉隅」、「相關價值 觀和態度舉隅」、「延伸學習內容舉隅」),旨在加深教師對相關課題的認識,以及提 供教學時可考慮的方向和取向。

教師進行教學時,可以參考表列的學習內容舉隅,亦可選取合適的生活事件或議題,

以助學生達至相應的學習目標。

(30)

2.5.1 第一學習階段 (a) 個人範疇

學習目標 學習內容舉隅 相關技能舉隅 相關價值觀

和態度舉隅

欣賞自己,接納與別人的不 同,並從學習中華美德,提 升個人的品德和國民素質

接納並欣賞自己的特質(例如:外貌、體型、能 力等),反思個人儀表對自身及他人的意義

認識性別角色,學習尊重和保護自己的身體

學習中華文化謙虛儉樸的美德,戒絕驕傲、浪 費等陋習

自省能力

自我照顧能力

拒絕技巧

約束自己情緒、行為的能力 誠信

接納

自律

尊重他人

責任感

建 立 是 非 觀 , 培 養 好 善 惡 惡、誠實無欺的品德

認識美善的可貴,並能持之以恆,作為辨別是 非的標準

認識良好美德(例如:誠實、有禮、待人以誠等)

對人對己的重要,學習如何實踐

懂得約束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避免怠惰、得過 且過、貪婪等生活陋習

辨別是非的能力

自我反思的能力

約束自己情緒、行為的能力

延伸學習內容舉隅

認識健康生活模式,學習如何以謹慎和律己的態度,處理學業和生活的要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1)

(b) 家庭範疇

學習目標 學習內容舉隅 相關技能舉隅 相關價值觀

和態度舉隅

樂於擔當為人子女及後輩 的本份,促進家庭和諧

樂於擔當作為子女及後輩在家庭的角色和責任,例如:

懂得照顧自己、聽從父母及長輩的教導、以正確方式稱 呼父母及長輩、對父母及長輩說話有禮、外出和回家主 動打招呼等

在現今家庭生活中體現中華文化重視的五倫觀念,以及 傳統的家庭價值觀(例如:事親以孝、慎終追遠等),並 了解這些觀念對於促進家庭和諧的意義

養成照顧自己、尊敬長 輩的習慣

關愛

責任感

孝道

團結

服務

守望相助

文化承傳

關愛家庭成員,建立及維 繫和諧關係

體會促進家庭成員溝通及支持家人的重要性,並在日常 生活加以實踐,例如:主動與家人分享喜怒哀樂、懂得 多考慮家庭成員的立場和想法、樂意與家人分享物品、

互相禮讓、關懷及照顧患病的家人、協助弟妹解決學業 問題、鼓勵學業成績未如理想的家人、安慰工作遇上困 難的家人等

懂得以適當方式與家人 溝通和共處,以及向家 人表達關心和支持

延伸學習內容舉隅

藉傳統典籍和現代社會中展現家庭倫理和美德的故事,學習中華美德,例如:父母養育子女(如孟母三遷)、兄友弟恭(如孔融讓梨)

(32)

(c) 社群範疇

學習目標 學習內容舉隅 相關技能舉隅 相 關 價 值 觀

和態度舉隅

建 立 互 愛 互 助 的 校 園,積極學習

以樂觀積極的態度融入新的學習環境

關心同學,互助互愛,樂意與別人一起學習

學會如何面對學習上的挑戰,積極尋求解決學習困難的方法

了解尊敬師長的重要性,並加以實踐,例如:聽從師長教導、

上課遵守紀律、專心聽講等

了解訂定校規的精神、原則及重要性,成為遵守校規的學生,

例如:參加集體活動時要彼此尊重及遵守秩序

掌握與人合作的技巧

掌握解決學習困難的方 法

尊師重道及遵守校規

關愛

尊重他人

承擔精神

積極

利他

包容

遵規守法

守望相助

懂得尊重別人,在不 同 場 合 均 能 表 現 應 有的禮儀

懂得如何結交新朋友及建立友誼,例如:以主動、友善和關 懷的態度待人

學習尊重及和平對待不同個體及群體(不論性別、種族、背 景、喜好、生活習慣等),認識在不同場合應有的禮儀,例如:

如何在別人發表意見時表示尊重、上課及排隊時保持端正的 儀容及姿態以示禮貌等

掌握如何化解與友儕間的衝突,例如:互諒互讓、考慮別人 的感受或利益、懂得處理自己的情緒等

懂得結交朋友、建立友 誼的技巧

培養在不同場合表現應 有禮儀的習慣

適當處理友儕衝突

從了解《基本法》及

「 一 國 兩 制 」 的 精 神,懂得尊重香港特 別行政區的區旗、區

從認識《基本法》的原則及「一國兩制」的精神,了解其對 香港的重要性

認識和尊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區旗、區徽、特區成立日等,

提升香港公民的身份認同

明白《基本法》及「一 國兩制」精神

識別香港特別行政區的 象徵

(33)

學習目標 學習內容舉隅 相關技能舉隅 相 關 價 值 觀 和態度舉隅 徽、特區成立日等

延伸學習內容舉隅

藉傳統典籍和現代社會中展現朋友倫理和美德的故事,學習中華美德,例如:俞伯牙與鍾子期之交、管鮑之交等,從中可以欣賞 中華文化所重視的友道精神

(34)

(d) 國家範疇

學習目標 學習內容舉隅 相關技能舉隅 相關價值觀和

態度舉隅

從認識國家的山川 地貌、天然資源、

古蹟文物等,提升 對國家的歸屬感

自然國情(大地恩情):

理解國家的山川地貌特色,感受其廣闊疆土上瑰麗多姿的面貌,

並培養欣賞、感恩之情

從掌握國家的地理位置,感受壯闊河山

從認識國家的重要城市及民族的多元,培養民族大家庭的意識

從欣賞國家重要的山川地貌及天然資源,如五嶽名山、三大河流 等,了解自然與文化遺產的關係,以及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重 要,並提高保育意識

識別中國一些重要 城市在地圖上的位 置

國民身份認同

包容

進取

欣賞

愛國心

歸屬感

多元化

文化承傳

可持續發展

體 會 國 家 當 代 發 展 , 培 養 反 思 精 神,建立國民身份 認同

當代國情(基礎與展望):

理解當代國家於不同範疇的發展,以及當中的成果、限制、改善 方向等

認識國家當代發展,例如:交通運輸系統建立、航天科技發展、

農業的改進等,對於促進社會民生的意義,以及其困難

認識及尊重國家象徵,包括:國慶的日期及意義;國旗和國徽的 設計、意義、使用場合與規定、升掛國旗和懸掛國徽的禮儀;國 歌的意義、奏唱場合與禮儀

識別中國的主權象 徵

懂得唱國歌,以及唱 國歌、升掛國旗和懸 掛國徽的禮儀

(35)

學習目標 學習內容舉隅 相關技能舉隅 相關價值觀和 態度舉隅

從追溯中國傳統習 俗 和 自 己 / 同 儕 的 祖籍及家鄉,萌發 對國家、家鄉、居 住地的歸屬感

人文國情(民族與風俗):

從自己或華裔同儕的家庭開始,認識主要家族成員關係及家族歷 史,並了解祖籍和家鄉所在,以及當地物產文化特色、當代發展 狀況,培養對於家庭、鄉土或居住地的珍惜之情和歸屬感

了解傳統節日習俗及其文化涵意。節日如中秋象徵家人團圓、端 午歌頌屈原的愛國情懷等,習俗如新春拜年表現人際和諧,從中 體會中華文化的特徵及承傳

欣賞不同地方風俗,尊重少數民族文化,例如:建築、服飾、生 活習慣等,培養包容胸襟

以圖表顯示主要家 族成員的關係

從地圖上識別祖籍 和家鄉的位置

識別不同節日的習 俗

辨識少數民族的特 色

向國家不同領域的 傑出人物借鏡,學 習 他 們 的 品 格 情 操,體會延續與承 傳

歷史國情(延續與承傳):

理解歷史發展繼往開來,創新成果由以往經驗積累和演化而成

選取一些能體現延續與承傳的歷史事件,進行研習,例如:陸上 和海上絲綢之路經由不同時代人物往來探索,逐漸建立秩序,成 為溝通東西方的交通要道

選取一些能顯現延續與承傳的傑出歷史人物(如政治、科學與科 技、文藝、學術等),透過故事了解其品格和貢獻

了解傑出歷史人物 受後人景仰的原因

識別重要歷史事件

(36)

延伸學習內容舉隅

自然國情(大地恩情):從不同角度了解地域、山川地貌、省份、自治區和城市的發展,例如:從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了解古 代都市的發展情況、從故事「大禹治水」了解黃河與民生的關連、從近代樂曲「南泥灣」了解陝西省北部風光等

當代國情(基礎與展望):認識現任的國家領導人(如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等),了解領導人作出的努力和貢獻,以及面對的困難和 挑戰

人文國情(民族與風俗):從不同層面了解節日習俗的內涵,例如:從食品生產了解節日在現代社會的承傳和變化(如現今中秋月餅 款式雖然層出不窮,但重視親情、人情的價值觀不變)、從文學作品了解節日習俗(如唐代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描寫重陽 插茱萸習俗,以顯親情)等。此外,可將相近的中外節日習俗加以比較,例如:比較中國盂蘭節與西方萬聖節的習俗,體察盂蘭節 蘊含對逝者的關懷和思念

歷史國情(延續與承傳):探討歷史名城的發展過程,例如:西安、南京、北京等,了解它們配合現代社會而不斷發展,體現歷史 發展中延續與承傳的特色

(37)

(e) 世界範疇

學習目標 學習內容舉隅 相關技能舉隅 相關價值觀

和態度舉隅

以真誠、開放和接納的態 度,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和諧相處

認識人與人之間雖然存有差別,然而彼此卻是互相依賴和 扣緊,認同自己是世界的一份子

懂得如何尊重和接納不同國籍的人,尊重不同的思想和生 活習慣

懂得與不同文化背 景的人和平共處的 技巧

尊重他人

接納

和平

參與

可持續發展

培養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建立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和 生活習慣

初步認識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樂意從生活方式及消費習慣 開始,例如:實踐低碳生活、節約能源等,對保護環境作 出貢獻

養成愛護環境的生 活習慣

延伸學習內容舉隅

欣賞不同國家/地區的文化,例如服飾、建築、藝術、節慶等,接納不同文化的獨特之處

(38)

2.5.2 第二學習階段 (a) 個人範疇

學習目標 學習內容舉隅 相關技能舉隅 相關價值觀

和態度舉隅

積極樂觀迎接成長歷程 中的生理和心理轉變

學習如何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成長帶 來自身和生活上的轉變

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愛惜自己、接納自己,

並肯定自我的價值

自我照顧能力

自省能力

處理壓力策略 積極

樂觀

堅毅

自律

誠信

欣賞

實踐健康生活方式,堅 拒誘惑,絕不嘗試不當 的行為,例如:吸煙、

賭博、飲酒、吸毒等

培養健康的生活態度,反思個人生活態度 對自身及他人的影響,學習欣賞簡樸自然 的生活,建立對金錢和物質的正確價值觀

從認識各種不當的行為對自己及他人的影 響,提高愛惜自己的意識,明白如何以理 性和負責任的態度,抗拒不良引誘,處理 相關的生活事件

分析能力

判斷能力

批判性思考能力

拒絕不良引誘的技巧

延伸學習內容舉隅

學習從分析得失經驗中汲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懂得從挑戰和困難中得到提升

欣賞個人成長邁向獨立自主的進程,反思怎樣的言行才體現自主,避免自我中心或放任

(39)

(b) 家庭範疇

學習目標 學習內容舉隅 相關技能舉隅 相關價值觀

和態度舉隅

關心家庭成員的 感受和需要,勇 於承擔作為家庭 一份子的責任

從認識中華文化重視家庭的特點,欣賞傳統家庭觀念對 維繫現今家庭的重要性

進一步擔當作為家庭成員的角色及責任,例如:分擔家 務、勉勵家人等

主動了解家人在不同處境的感受和需要,加強家庭溝 通,為家庭和睦盡力

恰當地擔當家庭成員的角色和 責任

掌握促進家庭和諧的方法

關愛

責任感

承擔精神

尊重他人

孝道

團結

欣賞

理性

守望相助

以尊重和誠懇的 態度,主動向長 輩表達關懷

主動向長輩表達關懷,保持良好的溝通,例如:正確使 用禮貌用語、尊重長輩意見、以適當方式向長輩表達自 己的意見等

當遇上家庭衝突和矛盾,學會理性分析問題,以及紓緩 情緒和壓力,例如:冷靜表達意見、客觀分析形勢、討 論可行的應對方案等

懂得以適當方式向長輩表達關 懷

懂得冷靜面對家庭衝突和矛盾

延伸學習內容舉隅

藉不同途徑(包括實地參訪及交流),認識宗族及家庭的相關場景或活動,相關場景如宗祠、書室等,相關活動如祭拜習俗、節慶 儀式等,從而了解中華文化重視家庭倫理生活的傳統

(40)

(c) 社群範疇

學習目標 學習內容舉隅 相關技能舉隅 相關價值觀

和態度舉隅

樂 於 承 擔 學 生 的 責 任,積極參與服務同學 和校園的工作,體現對 學校的歸屬感,並建立 良好的師生關係

了解學生的角色和責任,以及主動服務學校和同學的意義,

例如:清潔課室及校園、愛惜學校公物、保持校園環境衞生 等

學會如何積極面對學習的挫折及提升學習效能,例如:培養 自省的態度、謙虛學習、主動發問等

了解如何積極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例如:上課保持應有的 禮儀和態度、主動向老師表達敬意和謝意等

掌握學生的責任,以及 懂得服務學校和同學 的方法

懂得訂立可行的學習 目標

掌握自我反省及解決

學習困難的能力 關愛

責任感

尊重他人

服務

法治

遵規守法

守望相助

慎言律己,懂得以理性 和尊重 的態 度與 別人 相處

思考朋輩對自己的意義,以及認識朋輩相處的技巧及培養友 誼的方法,例如:以禮待人、以真誠、關懷和友愛的態度與 朋友相處、學習表達對朋友的尊重、顧及別人的感受、為人 設想等;討論友情、好感和愛情的分別,認識健康的戀愛關 係

培養自制能力

掌握人際關係的技巧

學習實 踐個 人在 社會 應盡的責任,例如:愛 惜公物、遵規守法等

認同和承擔個人在社會應有的角色和責任,例如:透過了解 時事或參與簡單的服務,主動關心社會,提升社會公民的身 份認同

認識與鄰居和睦相處的重要性及方法,例如:以點頭微笑打 招呼、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等

了解社區的基本設施,以及如何善用社區設施及愛護社區,

例如:珍惜及善用公共設施、遵守公共秩序、保持社區環境

掌握與鄰居和睦相處 的技巧

善用社區的設施

懂得遵規守法

捜集有關時事資料的 技巧

(41)

學習目標 學習內容舉隅 相關技能舉隅 相關價值觀 和態度舉隅 衞生等

了解作為社會公民,應如何配合政府工作,維持社會治安

延伸學習內容舉隅

討論何謂欺凌和暴力,學習如何以尊重、平等和關愛的態度,面對及處理有關的生活事件,例如語言暴力、網上欺凌等

主動認識公民權利和責任,以及關注香港社會議題,例如:尊重法紀、重視公平、遵守公共秩序、就社區政策發表意見等

(42)

(d) 國家範疇

學習目標 學習內容舉隅 相關技能舉隅 相關價值觀

和態度舉隅

從關心國家自然資 源的運用及環境生 態的保育,培養珍 愛自然、保護國家 生態的態度

自然國情(錦繡河山):

了解國家的自然資源與環境生態的概況,欣賞國家資源的多樣化,培 養珍愛自然環境、保護生態之情

了解土地資源的概況,例如:可用農地的情況及土地使用的情況,感 受土地的可貴

了解水資源和海洋資源的概況,例如:水資源分布、水產資源等,從 而珍惜資源

了解國家豐富的動物資源,包括珍稀品種,以及動物資源與環境生態 的關連,產生關愛保育之情

識別國家重要 自然資源的種 類和運用

國 民 身 份 認 同

理性

真誠

仁愛

孝道

欣賞

團結

愛國心

文化承傳

可持續發展

從了解國家與香港 發展的緊密聯繫,

以及兩地在合作發 展歷程面對的困難 及解決方法,體現 同根同心的情懷

當代國情(建設與改良):

認識國家與香港緊密合作,共同建設及改良;體會兩地同根同心的密 切關係,以及兩地為進步繁榮作出的努力、在發展歷程面對的困難及 解決方法

認識國家與香港發展互有合作的項目,例如:基礎建設、經濟民生、

教育文化等

了解香港對於內地當前發展擔當的重要角色和貢獻,例如:香港的地 理位置優勢、國際連繫、香港作為內地融入世界的橋樑角色等,藉此 體會兩地的緊密聯繫

蒐集資料,了 解當代國家與 香港發展的合 作計畫

理性思考國家 和香港的關係 及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Hong Kong school curriculum, made up of eight key learning areas (under which specific subjects are categorised), provides a coherent learning framework to enhance

Personal, social and humanities education key learning area curriculum guide (primary 1 - secondary 3).. Hong Kong: Curriculum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 and Hong Kong Examinations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 Economics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guide

Internal assessment refers to the assessment practices that teachers and schools employ as part of the ongo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 process during the three year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 & Hong Kong Examinations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 Personal, social and humanities education key learning area: Integrated

This elective is for those students with a strong interest in weather and climate. It aims at providing a more academic and systematic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further study pursuit

stating clearly the important learning concepts to strengthen the coverage of knowledge, so as to build a solid knowledge base for students; reorganising and

Student learning profile It is to provide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on the secondary school leavers’ participation and specialties during senior secondary year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