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治時期的航空教育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日治時期的航空教育"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31

內容,讓學生對航空科技有了初步認識,

甚至到了中學以後,都還有相關的接續課 程及活動。

1930 年代後,因戰時時局因素所舉辦 的航空相關活動,如「獻納飛行機」運動、

「愛國航空週」、「航空日」等活動,加 深了民眾及學生在「航空報國」上的熱心,

加上官方及航空團體對於「國民航空」的 推廣與普及,使得越來越多的學生對於飛 行產生嚮往。官方藉由航空團體所舉辦的 訓練活動,擬使其國民成為帝國空軍的航 空儲備要員。

航空教育在整個日治時期的教育來 說,也許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個部分,但隨 著戰時局的白熱化,官方及航空團體的漸 次推展,使得不論從學校教育,乃至於生 活旅遊,都可以看到航空教育於學生生活 層面所占有比例的增加,雖然這個比例可 能有限,卻可以看到臺灣學生及民眾因此 而接觸近代科技的一個側面。

日治時期的航空教育

文.圖片提供/曾令毅(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班)

老 照 片 說 故 事

▲ 1942 年臺中州員林郡溪湖國民學校「模型航空機」課程教授。

(資料來源:陳一仁編,《彰化縣老照片特輯》四(彰化:

彰化縣文化局,2003 年)

1938 年公學校第四學年的「なつやすみのとも」(暑假之友)

封面。(資料來源:臺北第二師範校附屬公學校啟明會。《公 學校.なつやすみのとも》第四學年(臺北:臺灣子供世界社,

1938 年 6 月)

日本領有臺灣後即將航空科技傳入臺 灣。明治末期以來總督府本著殖民地統治 之需,將氣球與飛機應用於臺灣,並掀起 臺灣社會對於「航空熱」的風潮。這股風 潮,除讓臺灣民眾親身體驗人類能夠飛上 天空的震撼外,也使其處於世界科技脈動 之中的驕傲感,同時也擬藉此增加國民的 凝聚力與對國家之認同。但由於當時飛行 表演多屬不定期表演,民眾大多是藉由報 刊接觸到這類的新式科技,實際上親眼見 到飛機的機會仍相當有限。

一直要到 1919 年「警察航空班」成 立後,臺灣民眾及學生看到飛機的機會才 轉為常態,同時藉由旅行參訪與相關活動 的舉辦,使得「屏東飛行場」成為當時「航 空教育」的固定新場域。而透過近代學校 體系,學生也藉由學校所教授的內容,接 觸到航空科技。特別是初等教育的「國語 科」、「藝能科」以及課外讀物中的相關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本次試題中,運用地理學中的「空間感」作答是一個較出色的亮點。包括:第 40 題讓學生以其日 常生活累積的空間感判釋南投縣的地圖比例尺;第 66

本校之創始,當遠溯至民國紀元前 14 年(西元 1898)日治時期。本 校初為國語學校第四附屬學校增設尋常等科,僅有日籍學生 10 名,為臺 灣中等學校之嚆矢。民國前

各位老師,您聽過「臺灣文史教學研習」嗎?國立臺灣圖書館(以

日據時期日本佛教之台灣佈教.

Secondly, processing religious surveys and drawing up religious laws during early colonial period had made a legal position and standard for future Taiwan religions

[r]

表團一行搭乘10時日亞航班機飛往日本成田機場,於日本當地下午12

妙心寺派開始傳入台灣是在明治 32 年(1899)。當時該 派布教師梅山玄秀在臺北圓山劍潭寺駐錫、傳教。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