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但棲身法海,著作等身,更關心佛教教育的系統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但棲身法海,著作等身,更關心佛教教育的系統化"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紀念當代佛門高僧大德 ││傅公、明公、印公

◆ 陳清香

近些日來,正當傷悼護持慧炬機構的傅益永老居士的離世,傅公的音容尚在腦際 盤桓之際,忽聞另一曾經倡導佛教藝術的高僧明復法師,也在五月十一日捨報,

傅公和明復長老,雖生前一俗一僧志業不同,但同樣誕生於民前三年,同樣的享 年九十二,同樣的護持佛法,令人覺得好似約好一起走的。

傅公是周子慎(宣德)居士赴美前,將慧炬弘法大業所託付的三位大老之一,而 繼才榮春、席淑媛二位老居士之後,傅公也往生了。遺留下那推廣素食護生、提 倡生機飲食的活動記錄與婆心著作,如為雷久南博士安排巡迴演講,傅公本人也 一再的大聲疾呼素食的益處,並有文字著作多篇。而最是令人難忘的是,二三十 年前,傅公與才、席二老為了慧炬大廈改建、慧炬基金的調度,曾不只一次迢迢 跋涉的遠上陽明山雙溪新村寒舍商談,那為法謹慎的態度身影,至今仍然記憶猶 新。

明復長老俗家家世烜赫,自幼詩書涵養,遍讀經籍史學,因戰亂而投身軍旅,渡 台後已屆中年,遂離俗出家,依白聖上人披剃,但曾師慧峰法師、貢噶老人等,

在修學領域上,遍及華嚴、天台、真言等大乘諸宗,為尋諸宗流布法脈,又涉獵 及於韓國、日本。由於淵博的史籍蘊含,熟習歷代豐富的宗門事蹟,研讀之餘,

必發而為文字般若。自棄俗受戒以來,曾發願一不當寺院住持,二不登大座講經,

三不收出家徒眾。但棲身法海,著作等身,更關心佛教教育的系統化。

明復長老的著作全集正由門人弟子整理中,初步歸納之,大約可分類為中國佛教 史類、佛教藝術類、當代佛教類及其他,其中佛教藝術類共撰述了近五十篇,包 括中國繪畫史中,與佛教有關的畫跡、畫事、畫論,以及劇本四篇、藝林高僧傳 二十篇等,是著作中分量佔最多的。至於佛教史方面,多為討論歷代寺院制度、

僧官制度等,頗多創見。

記得民國七十五年,在明復長老的倡導下,數個月的奔走籌備,國內第一分以「佛 教藝術」為名的雜誌誕生了,當時雜誌以明復長老為創辦人,慧璉法師任發行人,

歐陽鯤擔任社長,筆者擔任總編輯,菊八開彩色精印,每冊一○八頁,筆者徵集 了當時一流的學者專家共同撰稿,趕在佛誕節前後創刊號出刊,華麗的彩色封 面,精彩的內文,吸引著無數的佛教徒,加入訂閱的行列。在那政府實施戒嚴的 時代,國人是不允許赴大陸觀光考察的,雜誌報導了政府許可內的佛跡,當時是 十分轟動的。

為了開拓《佛教藝術》雜誌稿源,並作國際文化交流,七十五年的秋天,明復長 老組團訪問日本和韓國,包括筆者在內的一行十一人,先參加中、日、韓國際佛 教佛畫墨緣展在韓國漢城百想紀念館的展出,再參觀國立中央博物館所展出的中 亞美術展,並和韓國十個佛教期刊締約。在日本則訪問了東京,參觀新田棟一的 金銅佛像收藏,也巡禮淨土宗東京淨心寺、京都知恩院,參觀京都國立博物館。

並遠赴接近裏日本的福井縣的大本山永平寺,拜見管長,感受到日本曹洞宗的千

(2)

年禪風。

明復長老開拓日、韓佛教的文化關係,真是不遺餘力。《佛教藝術》雜誌的發行 也應是大有可為,可惜在諸多因緣不具足的情況下,只發行了四期,便宣布停刊,

退還了大批欲長期訂閱的讀者款項。雖如此,筆者還是十分感恩長老當年的提攜 與倚重,開拓了佛教藝術的研究領域。

明復長老一向深居簡出,大部分時間埋首著述,也很少參加教內舉行的大型法會 或研討會。但在民八十七年,慧炬與覺風合辦的「一九九八佛教建築設計與發展 國際研討會」上,卻應邀出席,且為筆者所發表的〈妙禪佛寺的建築藝術〉一文 作講評,這是十分珍貴的緣分。

在不收出家徒眾的原則下,明復長老卻栽培了不少在家弟子,作佛教學術上的研 究,或赴國外深造,取得博士學位,返國後,再以學術弘法。此種弘法方式,在 一二十年前,是相當的特立獨行,迥異一般流俗,但卻是正確的,洞燭先機的,

也是令人感佩的。

以上零星數語,言不盡意,用以紀念一代學問高僧的德行。

而距明復長老的圓寂,不到兩週的光景,國內第一位博士比丘、佛教徒心中永遠 的導師││印順老和尚,竟也於六月四日上午示寂,這才真的是聯袂同行,一前 一後的了。而慧炬佛教機構的同仁,也在端午節(六月十一日)當天一早,由莊 南田董事長率隊前往新竹香山的慈濟道場,參加追思讚頌法會,以表景仰之意。

印順導師,生於民國前六年,清光緒二十三年(一九○六),享年一零一歲,是 近世佛教史上,罕見的思想家,以多病孱弱之軀,長年浸淫於著作,而所涉獵相 關的教義、宗派、教史等範疇,上下兩千餘年,縱橫印、亞大陸,其時空之廣博,

考據之周詳,立論之精闢,被譽為玄奘大師以來的一代巨擘,因所有論著均鏗鏘 有力,擲地有聲。

導師五十八歲時, 自認因緣已了, 無話可說。但更博大精深的學術鉅著,卻都 完成於六十歲之後,例如六十二歲撰成《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六十六歲完成《中國禪宗史》、七十歲完成《中國古代民族與神話之研究》、七十 五歲完成《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八十歲出版《遊心法海六十年》、八十 三歲完成《印度佛教思想史》等,直到八十九歲尚寫了〈起信論與扶南大乘〉一 文,一個已經超過花甲之齡,疾病纏身的老人,還有這樣旺盛的寫作能力,誰能 及之,真是古今無雙﹗

自從導師八十歲以後,教內的四眾弟子,便一直不停的籌備祝壽事宜,或撰寫出 版慶壽學術論文集,或召開印順思想學術研討會。此岸研討未竟,彼岸更接著續 開。今年會畢,來年再會。年長的學者已然撰述,把話說盡,中青代的佛教學者 再相繼之,其內容涉及導師思想者,固然名正言順的是為景仰導師,而研究領域 不及於導師思想者,也同樣的祝賀嵩壽。現在導師圓寂了,另一種紀念形式的研 討會,更正蘊釀中。導師對教界、學界的影響力,實無出其右者﹗

導師對於周子慎居士創辦慧炬佛教機構,也是十分支持的。導師曾經和南亭長 老、丘漢平居士、周子慎居士等四人共同組成了「國際文教獎學基金會」,在其

(3)

拋磚引玉下,各種獎學基金會紛紛跟進成立,民國五十年,正式成立慧炬社,發 行慧炬月刊,成立大專佛學社團。而最感人者,是當原始慧炬社的二層樓房,欲 改建加蓋而缺乏經費時,導師慷慨贊助了三十八萬元新台幣,做為隨喜樂施,此 事載在導師所著《平凡的一生》中。導師說:

從獎學基金而引起成立大專院校的佛學社團,使台灣佛教年青化,宣老的功德是 不可沒的。

導師對於佛教藝術的弘揚是鼓勵的,民國七十五年,筆者編輯《佛教藝術》雜誌 時,很幸運的獲得導師惠賜親手所寫的墨寶,刊登於第二期首頁。慧炬的同仁也 曾經多次組團遠赴嘉義的妙德蘭若,向導師請益佛法,如早在顏宗養擔任主編 時,由席淑媛老師帶隊,一行人約六、七人專程前往。近年鄭振煌老師也曾率領 慧炬佛學會的會員向導師問安探病。

導師因年事已高,教內學界同仁開始以撰寫論文方式向導師祝壽,民國八十年,

筆者應恆清法師之邀稿,草成〈中國最初的佛教造像〉一文,與教內其他學者的 大作共十六篇,結輯成冊,以為導師八秩晉六壽慶論文集,標題曰:「佛教的思 想與文化」,由法光出版社出版。民國八十四年,再撰〈佛教花供涵義及歷史源 流〉一文,用意在於「華香禮敬,以祝嵩壽」,此文的前言中,略述民國五十四 年,筆者初次赴哲學系教室,聽聞導師講授佛法的情景。此文也和其他大德論著 計二十三篇,結輯成《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標題曰:「佛教思想的傳承 與發展」,由東大圖書公司出版。

大凡修持有成、道德崇高的祖師大德,弟子們總會留下師父的頂相,也就是肖像 畫。導師生前自年輕起,便有無數的畫家、雕塑家、匠師為導師畫像塑像。慧炬 也曾於四五三期刊登了吳三門、陳陽熙等匠師所畫的印公肖像畫,均為彩墨畫。

另外,楊英風大師也曾塑作導師的坐姿像,同樣刊在四五三期藝苑欄。而慧炬四 六七期封面,則刊載了施並錫的油畫頂相,以恭賀印順導師九秩晉八嵩壽。本期 封面特刊吳永猛(濟寬)所畫彩墨印順導師半身像,封底則刊登謝毓文所塑作的 銅鑄導師全身法像,一為平面,一為立體,兩者均以寫實的手法描述出一代高僧 深邃廣博的學養、精湛刻苦的修為。觀者除了借藝術作品,感受到導師崇高的精 神境界之外,尚可欣賞那細細的毛筆描線的流暢韻味,與那幾與真實導師同樣容 顏姿態的銅鑄藝術之美。v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年齡滿七十五歲至未滿七十六歲 一點 年齡滿七十六歲至未滿七十七歲 二點 年齡滿七十七歲至未滿七十八歲 三點 年齡滿七十八歲至未滿七十九歲 四點

(二)參與者年齡 A.六歲以下 B.六至八歲 C.八至十三歲 D.十四至十八歲

現今能看到的只有《德風亭集》卷五中的《歲差日至辯疑》 、 《盈縮高卑辯》 、 《經 星辯》 、 《黃赤二道解》 ;卷六的《地圓論》 、 《地球比九重天論》 、 《歲輪定於地心 論》

吉布斯讀《電與磁之論》的時候已經是教授而且已經 發表了重要的物理論文,但是他讀了這本書之後才開始學

一九八八年,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十六屆大會由美國西來寺主辦,星雲大師在一九八六

太虛大師這位遊學法海、貫通各家學派的出家人,可以說引進了西學之長,更奠定了以

此外,在人間佛教與二十一世紀教育相融和之前,佛教本身也要做到數位化的要求,可

作育英才是星雲大師終身努力不懈的目 標。早在四十多年前,大師早已有興辦高等學 府,為社會培養人才的心願,但礙於法規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