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緒論緒論緒論緒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緒論緒論緒論緒論"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緒論 緒論 緒論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 一 一

一、 、 、 、 看見中文熱 看見中文熱 看見中文熱 看見中文熱

儘管早該不足為奇了,但是每每經過台灣師大國語中心大樓底下,或 是在自己任教的班級的下課時間,看見一群彼此髮色、膚色混雜不一的外 國人,卻用我自己的語言相互溝通,還是忍不住感到新鮮有趣。他們像是 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共同以中文建築了一座語言的巴別塔1(Tower of Babel),或許他們的目的不若原始典故中想要接近天神,但確確實實是加 入了這波正興盛的中文熱。

根據教育部統計2,2005 年來台灣的華語中心學習中文的人數突破八 千人,較 2004 年度增加了五百人,而且還在持續增加當中。在中國大陸,

每年更是有超過十一萬的外籍學生前往學習中文,在日本有兩百萬學習中 文、在韓國有四十萬人,而美國在目前有超過了三萬人的學習者,並於 2003 年 12 月宣布將中文列入 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AP,進階先修課程 項目)科目之一,於 2006 年開始教授 AP 課程,在 2007 年五月舉辦第一 次 AP 考試。這些數字的背後蘊含著中國文化圈經濟實力越來越強大的文 化意義,而從表徵的現象來看,都令人很難忽略中文在國際上的重要性。

隨著中文熱的持續發燒,中文的語言需求當然也越來越嚴格,以教師 為主導的教學法已經不能夠符合現在的教學趨勢;利用多元的豐富輸入是 語言教學的主流了,許多教師也不斷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輔助學習者 學習,讓學習者能夠啟發語言學習上的多元智能,以收更好的學習成效。

1巴別塔(Tower of Babel)典故出自《聖經》創世記第 11 章,當時全人類都操同一種語

言,而人類想聯合起來興建一座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後來就名叫巴別塔。為了阻止 人類的計劃,上帝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使人類相互之間不能溝通,計劃因此失敗,人 類自此各散東西。而到了現代,巴別塔的形象被用來做為推廣國際輔助語言的象徵。

2 資料取自

http://140.111.34.69/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overview/brief-htm/internati

(2)

已經有許多學者提出多媒體在語言學習上的成果,Warschauer(2002)和 Brinton(2001)等都提出多媒體在語言教學上的重要性;包括了把真實情 境帶到語言課室、增進學習者對於目標語的文化認知、增強學習動機、強 化教師的引導觀點、節省太多的解釋時間等效果。

音樂是多媒體當中可以實行的一種方式,而歌曲是音樂的一種表現方 法,因為歌曲中的文字搭配,讓歌曲更有空間在語言教學上產生效用。和 詩、散文、小說一樣,歌曲同樣提供了真實文本,Newham(1995)認為 歌曲教學的成效之一是讓文字產生作用,讓文字表現的目的與現象能被記 住。

Whittaker(1981)也認為歌曲對於語言學習的四個領域——聽、說、

讀、寫上都有幫助。Murphey(1990)進一步說明音樂與歌曲可以在語言 習得的機制上扮演促進刺激與吸引學生的角色。歌曲的歌詞是既有的文 本,可以強化學生聽覺接收的資訊,而且可以促進更深一層的學生與教材 之間的關係。另外,像歌曲這樣的媒體,具有延續的力量,所以我們能夠 長久地記得它,然後不斷地在心裡反覆演練。歌曲是人人熟悉的多媒體材 料,如果將歌曲放在語言教學當中,也一定能夠展現它特殊的魅力。

二 二 二

二、 、 、 、 唱出中文熱 唱出中文熱 唱出中文熱 唱出中文熱

學語言跟教語言是兩件不同的事。學習語言的人像是在充滿一團灰黑

的五里霧中不斷伸探著燈火的開關;而教授語言的人像是不斷想在那陣迷 霧中試著點亮照明的人。筆者自己是學語言的人,也是教語言的人。體驗 過學習語言的驚慌失措,一直到現在成了語言教師,對於語言的關心的層 面從怎麼讓自己去學會並運用這些新東西,到怎麼讓他們樂意地去吸收這 些知識,同時又不斷加進自己學習語言的同理心態,筆者發現,學習一種 語言除了應該具備基本的語言認知能力以外,還要有一種動力。這種動力 是一種學習的動機、一種對文化的認同感,甚至是一種能保持愉悅的態度。

筆者在高中時期開始,因為喜歡某位日本歌手,為了能唱她的歌、了 解歌詞的意義,便開始自修日文。先從標音開始跟著哼唱、翻閱字典查讀

(3)

歌詞意義,一直到靠這些從歌詞習得的知識直接與日本人溝通,也就一頭 栽進了日文的世界。從歌手、音樂歌曲、語言到整個文化,在這一種連鎖 效應下背後其實是一種強烈的語言學習動機,這股一直支持我繼續學習日 文的動力,只要有我喜歡的歌曲還持續地推出,對語言興趣就不會消失。

當上華語教師後,總是不難發現班上有一些學生對於流行文化特別熱 心,他們欣悅地去接收流行歌曲的訊息,就算是強記也要把部分的歌詞記 下來,但是他們或許沒注意到他們已經融入了這個語言環境,對當地文化 產生認同感,甚至早就學會說、學會用好幾種歌詞裡出現的詞彙文法,正 如 Claerr & Gargan(1984)說過的,音樂對於語言學習的助益在於讓學生 放鬆,並提升學習動機;音樂連結了學生的母語與目標語,讓學生產生高 度的動機去練習目標語。歌曲總是能帶來舒緩壓力、提升興趣的效果,從 學習者唱歌的愉悅神情當中,更能夠確定這一點。

根據筆者自身的外語學習與實際教學上的經驗,發現把歌曲來當作語 言教學與學習的材料總是能在認知上與心理上共同達到被滿足的效果。雖 然目前中文教學的領域中,已經有不少教師都注意到了使用歌曲可以帶來 的語言與文化層面的增益效果,但是活動設計的面向太窄,通常只是歌詞 教學與跟唱;甚至在現行的華語教材當中也將歌曲當作是課後的增強活動

3,但是整體的規劃與設計都有亟待改善之處。因為這樣的情形這也激發了 筆者對於設計對教師實際教學有幫助的歌曲教學活動的興趣,希望以本論 文設計出實用的歌曲教學活動範例供教師參考。

人們喜歡歌曲、喜歡音樂。跟著旋律,哼唱出表情表意的字句總是再 自然也不過了。人們總是很難說清楚喜愛音樂的理由,事實上也是如此。

Zatorre(2000)曾經用一段話來形容人類與音樂的關係,似乎是最好的解 答:

想像一下有一群外星人住在好幾光年外的星球上,他們觀察的人類的 一舉一動。他們不難觀察出來我們為什麼還有怎麼吃睡、走路與交配,他 們也知道我們用聲音符號來相互溝通;但是他們可能會感到疑惑的是,為

3在台灣廣泛運用的華語教材《實用視聽華語 1》第七課的課後綜合練習就使用了台灣流 行的童謠〈兩隻老虎〉,歌詞裡的「跑得快、跑得快」正是第七課的文法「V 得 SV」句 型演練。但是活動內容當中對於活動進行、歌曲解說等都沒有詳細的說明。

(4)

什麼整個地球上的人敲打著不同大小的物體、吹著管子、播弄著絲弦、震 動他們的聲帶,有時候就這樣持續了幾個小時,製造著各式各樣的噪音,

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目的。其實我們人類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解釋來說明 我們對於這些聲音的追求:大部分的人聽音樂就是因為他們喜歡,真的也 不需要其他的原因了。

Richards(1993)更直接表明:音樂、韻律與動作可以營造一個輕鬆、

無壓力的學習氣氛。用音樂來學習語言,還有什麼比這更有意思的嗎?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與 研究目的 與 與 與問題 問題 問題 問題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將基於音樂對於語言學習者增益效果,設計出一套 可以實際應用於教學的活動設計,以提升學習者的語言能力為目的。音樂 與歌曲做為一種藝術的表現方式,在情意層面可以直接影響人的思維與態 度;而且音樂是一種和悅的聽覺刺激,人在接觸美好的音樂後也會在生理 方面產生變化,而這些身體的反應都相當正面,這些反應在語言課堂上的 投射,往往造就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本論文研究將著眼於以中文歌曲為教學活動主體的對外華語教學活 動設計,論文中將探討以下幾項研究問題(research questions):

1. 歌曲具有哪些特性?為何用音樂來做為語言教學的輔助能夠達到增益 效果?

2. 以歌曲做為教學活動在語言教學上有何效益?

3. 華語教學以歌曲作為教學活動的實施現況?

4. 歌曲教學活動有哪些困難點待解決?

5. 中文歌曲應用在華語文教學上會遇到哪些問題?

6. 中文歌曲教學活動的設計原則有哪些?

7. 中文歌曲教學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8. 如何設計有效的、具實用與實務性的歌曲教學活動?

(5)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研究的重要性 研究的重要性 研究的重要性 研究的重要性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大眾娛樂文化的興起,流行文化的影響力已經成 為社會中一股不可忽視的中堅力量。流行文化帶給當地人民與社會直接 而普遍的影響力,而且也是最表層的文化表徵。高宣揚(2002)說:「由 於流行文化已經成為整體文化領域中最活躍的部分,研究流行文化就成 為研究整體文化發展動向的前哨陣地。」這種文化的發展不僅僅在當地 流動,也因為傳播往來的發達,成為一種文化的宣傳媒介。

流行文化的影響力高張,一方面也提升流行媒體的能見度,使得流 行文化運用在其他學科或知識的機會也越來越多;流行文化中的音樂歌 曲形式在語言教學當中,也因為多媒體在語言教學中的多元活用而漸漸 受到重視。音樂除了做為語言教學上的輔助之外,歌曲中鑲嵌了語言文 本性質被拿來當作是課後的語言能力補強、文化認識或是課室氣氛的轉 換媒介。因為兼具娛樂與文化及語言認知的練習,歌曲活動的使用也越 來越頻繁,而在設計與規劃的部分確實有補強的需要。

經由本研究設計的實際教學活動範例希望可以為對外華語教學做出以 下貢獻:

1. 提供音樂與語言對於語言教學與語言學習的理論基礎。

2. 提供可直接拿來運用與參照的歌曲教學活動範例教案。

3. 提供以語法與主題區分的適用歌曲整理清單,讓教師可以依教學目 的直接使用。

4. 做為未來其他媒體相關教學活動的研究參考。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一 一 一

一、 、 、 、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方法

(6)

本論文採用的研究法為「發展研究法」(developmental research),其 研究的進行程序是基於已經預設的教學目標,甚至是已經決定好使用的某 種教學方式或工具,從實務性的現實需求出發。進行之初,研究者必須從 前人的相關文獻資料、研究報告或理論中去歸納、分析,以求出此方法或 工具的優異之處。然後再加以採用,進一步發揮其設計原則上的優點,並 依此原則製作出示範性的雛型系統,之後再加以修正。

於是本論文設定以中文歌曲來進行對外華語教學活動有其優點與可 行性,並且需要一套設計完善的教學活動設計範例來當作輔助。以於這樣 的教學目標下,首先蒐集關於歌曲於語言教學上具效果的文獻、探討現行 的教材中對於歌曲為教學活動的使用情形,並針對使用歌曲教學的教學者 與學習者進行需求分析,分析出中文歌曲教學活動的設計原則,最後根據 以上的資料設計具體並可行的教學範例。

研究過程中的文獻蒐集與分析是依據「文獻分析法」與「內容分析法」

進行內容的質化研究得來。「文獻分析法」與「內容分析法」將蒐集到的 資料的特定部分加以分析,以期獲得抽象的觀點或概念;並且也將可能不 同的片段資料蒐集在一起,發現其中相互的關連性(王文科,1990)。

根據以上的說明,本研究設計的教學活動範例是基於相關文獻、需求 分析、教學現況等方向建構而成,茲以下圖來表示本研究的研究概念:

(7)

圖一-1 中文歌曲教學活動設計概念圖

二 二

二 二、 、 、 、研究的過程 研究的過程 研究的過程 研究的過程與步驟 與步驟 與步驟 與步驟

本論文的發展過程依教學設計的研究流程依序為文獻探討、現行教材 評估、需求分析、活動設計原則探討、實際教學範例、教學實施、教學建 議與結論等方面,以下為各流程的內容概述:

(一 一 一 一) ) )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本研究文獻蒐集的內容為探索跟音樂、歌曲、語言與歌曲實做相關

的專書、期刊與論文,文獻來源為從包括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立台灣大 學與國立政治大學的綜合圖書館暨英語、音樂相關系所找尋;並在網際網 路的期刊、論文資料庫中下載相關文獻。

教師與學習 者的需求分

歌曲教學的 關鍵問題探

歌曲教學活 動設計原則

歌曲教學 的實施現

況 音樂歌曲於

語言教學的 增益文獻

中文歌曲 教學活動

設計

(8)

文獻的蒐集方向先切入音樂與歌曲本身具有的特性與性質,並且也從 語言教學與語言學習在生理與心理的反應與需求的角度去連結音樂歌曲 的這些性質,以證明音樂歌曲在本質上能對於語言教學與語言學習有所助 益。

接著從教與學的實際關係去探討歌曲在語言教學方面的增強。這方面 包括了教學理論部分第二語言習得與語言教學法上的應用;也從實際教學 的輔助,探討歌曲對於語言學習的聽、說、讀、寫、文化的能力提升效果。

文獻中討論關於歌曲教學在執行面上的資訊:包括了歌曲教學活動一 般實行的方式與過程,以及歌曲教學中歌曲選擇的標準原則。最後文獻專 注於中文歌曲教學活動的特色,整理出華語的語音特色與語言現象,與其 以歌曲表現形式後於教學活動中的運作面向。從以上所述的文獻討論,將 可以對歌曲在語言教學上的實施特性進行一番論證的宣示,是從語言載體

(即歌曲與音樂)的本質出發,再與其連結到語言學的理論、語言教學與 學習部分實質的助益、到實施過程,最後聚焦在歌曲在華語的形體演變,

為本論文提供理論與實作的論證精神。

(二 二 二 二) ) ) )現行教材評估 現行教材評估 現行教材評估 現行教材評估

由於中文歌曲教學活動尚未有一套完善的書面教材,而是由教師自由 作為課後的補強活動使用。不過在現行的華語教學教材中也有部分將歌曲 拿來做為正課之後的教學活動使用、教學主題以歌曲、歌手為主,甚至是 以歌曲為教學目的的教材。本論文將蒐集與歌曲相關的華語教材,並且整 理歌曲活動的實施情形與歌曲特性,並以歌曲類型、教學輔助的有無等為 主題進行歸納,期以檢討現行教材的缺失,做為本論文的參考要點,並且 在實際設計範例時改良與使之完善。

現行教材的蒐集內容共搜得兩套台灣地區教材、三套中國大陸地區教 材、三套日文教材使用歌曲教學。蒐集的來源方面,中文教材以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圖書館館藏與簡體字書店為主,日文教材於網 路書店購得。

(9)

(三 三 三 三) ) )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

本研究於二零零六年十一月進行對教學者與學習者的需求分析。教 學者需求分析的實施對象為台灣師大國語中心(MTC)與台大國際華語研 習所(ICLP)教師十五名,學習者的實施對象為國際扶輪社青年交換計畫

(YEP)中文班學生十五名。需求方式進行的方法為訪談提問,分析整理 問卷結果以求得需求分析的結果。以下為訪談對象的資料:

(1)教學者部分

受訪者代號 性別 教學單位 教 A 女 師大國語中心 教 B 女 台大國際華語研習所 教 C 女 師大國語中心 教 D 女 台大國際華語研習所

教 E 女 師大國語中心 教 F 女 師大國語中心 教 G 女 師大國語中心 教 H 女 師大國語中心

教 I 女 師大華研所早稻田中文短期班 教 J 女 師大國語中心

教 K 女 師大華研所早稻田中文短期班 教 L 女 師大國語中心

教 M 男 台灣師範大學推廣部 教 N 女 台灣師範大學推廣部 教 O 女 師大國語中心 表一-1 需求分析教學者簡介

(2)學習者部分

受訪者代號 性別 國籍

學 A 男 美國

學 B 男 法國

學 C 女 加拿大

學 D 女 瑞士

學 E 女 美國

學 F 女 日本

學 G 女 日本

學 H 女 美國

(10)

學 I 女 比利時

學 J 女 波蘭

學 K 男 匈牙利

學 L 女 俄羅斯

學 M 男 美國

學 N 女 加拿大

學 O 女 德國

表一-2 需求分析學習者簡介

從需求分析的結果,以做為活動設計的原則基準。

(四 四 四 四) ) ) )活動設計原則 活動設計原則 活動設計原則 活動設計原則與設計 與設計 與設計 與設計

經過文獻探討與現行教材、需求分析的評估之後,在對曾使用歌曲

教學活動的教學者與接受歌曲教學活動的學習者進行需求分析,得知實際 教學的缺失與優勢,做為教學設計的重要參考。接著以這些資訊為基礎,

對歌曲教學活動設計提出設計原則與設計大綱。設計原則根據 Richards &

Prodgers(1986)的模式,分別以七個項目進行陳述,包括教學理念(theories of language learning)、教學目標(objectives)、教與學的活動(learning and teaching activities)、教學者的角色(role of teachers)、學習者的角色(role of learners)、教材的角色(role of maretials),以及評量(test)。另外也提 出歌曲教學活動中的輔助教學模式建議,為正式的歌曲教學活動建立理想 的認知基礎與高度動機。

(五 五 五 五) ) ) )教學 教學範 教學 教學 範 範例 範 例 例設計 例 設計 設計 設計

綜合以上的理論基礎與設計原則討論之後,將設計出一套最適合華

語教學的歌曲教學範例。本論文的教學將設計十套中文歌曲教學活動,這 十套的教學範例教案內容包括:

(1) 活動名稱:提供有意義的活動名稱,方便教師的記憶與再製。

(2) 活動目的:可檢視活動在語言能力上的增強範圍。

(3) 要求程度:對照學習者的語言能力,選擇合適的教學活動。

(4) 活動時間:評估活動所使用的時間,提供教師課堂的調配。

(11)

(5) 活動說明:說明活動的教學原理與內涵。

(6) 準備事項:說明活動教師所需要的教材,包括建議的使用歌曲,

以及學習者應該先準備的預備資訊。

(7) 活動步驟:提出大概的教學活動內容流程。

(8) 教學評量:提供評量學習成效的指標。

(9) 教學建議:提出活動使用的使用建議、注意事項與其他可延伸 的活動介紹。

(六 六 六 六) ) ) )教學實 教學實 教學實 教學實施 施 施 施

於教學活動範例完成後,本研究在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進行實 際的教學使用,並且在實施後對教學者與學習者再進行一次問卷訪談。實 施的學生屬中級程度,使用的教材為《中級中文閱讀》(2006,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主編)。下表為教學實施的學生資料:

姓名 性別 國籍

實 A 男 美國

實 B 男 美國

實 C 女 法國

實 D 女 美國

實 E 男 瑞士

實 F 女 印尼

實 G 女 日本

實 H 女 日本

實 I 女 韓國

實 J 男 日本

表一-3 教學實施學習者簡介

從實施後的反應與結果分析求得本研究的研究效果評估。從實做的結 果檢討研究的成果並提出未來建議。

(六 六 六 六) ) )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12)

本文的結論部分將對本研究提出結論,也討論了研究與發展過程中的 限制因素,並對於研究的未盡之處提出建議或解決之道。

三 三 三

三、 、 、 、資料的蒐 資料的蒐 資料的蒐 資料的蒐集 集 集 集

(一 一 一 一) ) ) )資料蒐集 資料蒐集 資料蒐集 資料蒐集

本研究的資料蒐集以扣緊論文中心主旨為目標,篩選從理論到實際執 行面的各類文獻。主要蒐集的文獻主題包括:音樂的本質、音樂對於大腦 的作用、生理與心理作用與語言學習的關係、第二語言習得的情意因素、

音樂與歌曲在語言教學中扮演的角色、使用音樂為輔助的教學法、歌曲對 於語言教學的實際作用、歌曲與文化、課程設計、課程設計模式、華語歌 曲相關教材等。

資料蒐集的範圍除了較高階層與語言學、教學設計等的經典之外,也 蒐集了與歌曲教學直接相關的專書、論文、期刊等資訊。資料來源地域主 要以國外文獻為主,並輔以台灣與中國大陸地區的參考文獻。

(二 二 二 二) ) ) )相關教學資源 相關教學資源 相關教學資源 相關教學資源

目前在台灣及中國大陸地區歌曲教學屬於正規課後的單元課程,並沒 有一套專門為歌曲教學設計的完整課程教材,只零星散見在語言教學專書 中;另一方面,在日本地區則出現了以歌曲為課程主題的專門語言學習教 材,教材當中除了是以歌曲演唱為主要的教學目的外,也引入了文法與詞 彙的語言內容。各地區華語教學教材中出現歌曲的內容為以下所示:

1.台灣地區

(1)《實用視聽華語》(Practical Audio-visual Chinese),正中書局。

(2)《遠東生活華語》(Far East Everyday Chinese),遠東圖書公司。

2.中國大陸地區

(1)《跟我學漢語》,人民教育出版社。

(13)

(2)《漢語普通話教程精讀課本第一冊》,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3)《中國之路――中級漢語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

3.日本地區

(1)《中国語で歌おう!―カラオケで学ぶ中国語》,アルク出版社 (2)《中国語で歌おう!―カラオケで学ぶ中国語 まるごとテレサ・テン

編》アルク出版社

(3)《覚えておきたい中国語の歌》,中經出版社

(三 三 三 三) ) ) )需求分析之訪談調查 需求分析之訪談調查 需求分析之訪談調查 需求分析之訪談調查

本論文的研究在設立教學設計原則與大綱之前,將針對教學者與學 習者兩方面進行需求分析的訪談調查。歌曲教學活動是一種以歌曲為教 材或主題的大致活動名目,實際上教學者可以利用不同歌曲變化不同的 教學形式,於是本研究的需求分析採用開放式提問法4。以開放式問題的 提問,讓教師與學習者自由回答自身的立場與經驗,而不特別設定封閉 的選項,也可以隨機深入問題的內容,獲得進一步的資訊;必要時也提 供受訪者可能的選項,以釐清受訪者的想法。透過面訪的訪談方式進行 本研究的需求分析,可以避免遺漏,並且得知受訪者的動機與理由。

訪談調查的實施目的在於認識藉中文歌曲進行教學活動的使用現況,從中 去得知教學者的教學流程、教學目的、歌曲評選標準以及教學建議與需 求;另一方面也訪談接受歌曲教學的學習者,得知他們透過歌曲來學習中 文的觀感,並且透過引導讓學習者作自我效果評估。

訪談的內容方面,對於教學者將著重於歌曲教學實施目的、表現方 法、自我評估與教學難點;對於學習者的提問內容將專注在認知程度、

動機的提升高低、自我評估等面向。待訪談完成後,歸納與分析訪談的

4開放式提問是由被調查者自己填寫答案,調查者不對問題提供任何具體答案,它有很 強的靈活性和適應性,這種提問方式適合於調查者想深入了解被調查者的意見、建議。

(14)

內容,以做為實際教學範例設計的原則與大綱參考。

第五節 第五節 第五節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名詞釋義 研究範圍與名詞釋義 研究範圍與名詞釋義 研究範圍與名詞釋義

一 一 一

一、 、 、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本研究的研究範圍將分成「活動設計」、「課程性質」、「教學對象」、

「活動發展」等四方面,茲分述如下:

1. 活動設計方面:本研究所探討的教學活動是在一般語言課室中根據教 科書所指導的詞彙語法之外的單元式課程,主要是改變一般的語言課 室帶動方式,加入其他的媒體或教材來達到複習已學與注入更多輸 入,達到語言教學目的。歌曲教學活動是以歌曲為教材或主題相關進 行的教學活動。

2. 課程性質方面:本研究的活動設計目的在提升學習者語言學習中的 聽、說、讀、寫與文化認知等能力。

3. 教學對象方面:筆者所設計的教學活動使用對象以語言程度而言為學 習華語約三個月以上的華語學習者。學習者的來源不區分國籍,年齡 需求為 15 歲青年5以上的學習者。教師在進行歌曲教學活動時,必須 針對學習者的語言程度與年齡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教學活動與教學用 的歌曲。

4. 活動發展方面:本論文所設計的活動可用於課程中的某個教學環節,

也可將多個活動使用在同一堂課中,且依活動的功能及目的運用於不 同的主題及教材。

第六節 第六節 第六節

第六節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1. 音樂

廣義地來說,音樂是任何一種具有特殊排列的聲音,含有不同的旋律

5 以聯合國的定義,15 歲至 24 歲為青年期。

(15)

與節奏。音樂往往以一種令人愉快的方式呈現。

2. 歌曲

歌曲是加了歌詞、有人聲演唱的音樂。

3. 歌詞

歌詞是加在歌曲當中的文詞,含有歌詞的歌曲通常能夠表達具體與豐 富的內容。有一些歌詞的韻腳也押韻,所以歌詞也是韻文的一種,也是一 種文學體裁。

4. 華語、漢語、中文

本文中所稱華語、漢語、中文即台灣的「國語」、中國大陸的「漢語」、 香港的「普通話」或是新加坡所稱的「華語」,都是指現代標準漢語,即 以北京音為標準音、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典範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

在本中為了行文的流暢與尊重文獻原文的使用,可能出現華語、漢語、中 文等用詞,但所指稱的都是同樣的語言。

5. 華語文教學

指對非以華語為母語的人士進行的語言教學;中國大陸稱之為「對外 漢語教學」。

6. 華語教材

為華語學習者所設計使用的教材。

7. 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Educational Activities)是一種較小單元的課程形式,具有 明確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在較短的時間之內提供學習者學習認知能 力。本研究中的歌曲教學活動即是以歌曲為教學主題的教學活動,一般多 使用在正規語言課後,做為課後的教學活動。

8. 文化

簡單來說文化是指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

(16)

學等。文化的基礎是象徵,而語言與文字是其中最重要的表現方式,透過 這套語言與文字的象徵符號,我們得以去解讀文化中的實質意義。本論文 討論的文化認知意義就是從音樂與歌曲當中的語言與文字的意義去解讀 文化中的真實意義。

9. 流行文化

指在現代社會中盛行的地區性的文化。流行文化的內容主要由散播文 化物品的工業,例如電影、電視、電台、出版社等媒體塑造,而且透過市 場性的銷售手段在社會中散步流傳。流行文化並不只是大眾傳播媒介生產 物的總和,在流行文化廣布的同時也由社會上接觸這些產物的人產生互動 而來。

10. KTV

為 Karaoke TV 的縮寫。Karaoke(卡拉 OK;カラオケ)是一種源自 於日本,具娛樂性質的休閒活動,通常是在播放預錄在錄影帶之類儲存媒 介上、播放沒有主唱人聲的音樂伴奏同時,在電視螢幕上同步顯示出節拍 提示的歌詞,然後由參與者邊看著歌詞邊持麥克風唱歌。1990 年代初期,

在台灣有商人把卡拉 OK 與當時行的 MTV 電影包廂(Movie TV)結合,

消費者擁有自己的一間包廂於其演唱,也就是所謂的 KTV。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工期變化 間接工程費 售價 土地成本 營建因素 客戶自備款收入 工法選擇 土地融資比率 銷售率 銀行貸款收入 銷售方式 運算數值 銷售費 利息收入 土地取得方式 變動成本

李友錚【5】指出有關顧客需求特性的探討目前以 Kano 二維品質模式 最具代表。因此,可以利用 Kano

是當舖業的生存利基所在。典當人的信用借貸選擇,在一般效用

 在商業方面,乾洗店的乾洗油(主要是四氯 乙烯) 、加油站的汽柴油、瓦斯分裝及鋼瓶

另外,1970 年代起,美國推行最廣的戶外環境教育活動中包括 Project WILD (野生計畫)及 Project Learning

金錢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扮演極重要的角色,並隨著每個人對金錢的

Genotoxicity and DNA adduct formation of incense smoke condensates: comparison with environmental tobacco smoke condensates. A study of the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select

章節條名 草案內文 解釋.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