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但是第二語言學習中,這並不是寫作列為課程綱要的唯一原因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但是第二語言學習中,這並不是寫作列為課程綱要的唯一原因"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在第二語言學習中,學習者學習如何和別人「溝通」:了解別人,和別 人說話,讀別人寫的東西和寫給別人。當不能立即溝通時,讀、寫就有其必 要性。但是第二語言學習中,這並不是寫作列為課程綱要的唯一原因。寫作 的確可以幫助學習者學習,除了加強和鞏固學習者句構、詞彙以外,在寫作 過程學習者也可以比較冒險地使用語言。當學習者不斷地思考如何表情達 意,寫作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寫作教學如此重要,但也充滿著種種困難。寫作教學中,學習者發生的 問題,不外乎是「我手寫我口」-太過於口語、不具有篇章架構。寫作教學 上的問題還不只於此,教學上未具有清楚的系統性,台灣現有教材都還屬於 起步階段,也往往會導致寫作上面的心理和學習障礙(宋怡南,2002)。

華語文寫作教學的專文目前僅見宋怡南(2002)之論文,雖然已針對華語 文寫作課程做了全盤的規劃,不僅教文章的結構,用字遣詞、各種文體都配 合寫作訓練法,以討論主題的方式穿插。整體來說,這樣大規模的設計提供 了完整而清楚的方向,但是寫作教學究竟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教學觀、教學法 還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寫作不應只重視完成後的作品(written product),更可以把寫作的過程 (writing process)當作是學習的成果。學習者的進步不應只是從成果來評斷,

在審題構思、用字遣字上的字斟句酌,就是一種進步。根據 Flower &

Hayes(1977;1981;1983)所提出的寫作過程,包括「計畫」、「轉譯」和「回

(2)

如:應用文,日記等,但是並未引進較文學性的文體,如:新詩、小說、散 文,做教學上的規劃與設計。文學在第二語言的課程中是有其必要性的,因 為文學作品詞彙精確、句式多變,最可以顯示社會語言學所探討的語言與語 境的相關性(McKay, 1986)。Rivers(1992)也認為文學作品對出國留學後回國 的學生,和一些已經完成了初級語言課程到高級課程的研究生的語言能力提 高或語言能力維持,特別有效。

在文學中,新詩的形式比較自由,雖然也有長篇的新詩,但整體長度具 有非常大的彈性。在有限的篇幅中表達思想,不僅可以訓練學習者該如何組 織架構,暢所欲言,更可以讓學習者嘗試用各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 感。此外,透過一些用字遣詞和修辭的學習,可以將無法捉摸的思想形諸於 文字,對學習者是很大的挑戰,也是很大的成就。

本研究將從這幾個角度出發,設計一套以新詩為教學手段,透過創作中 的反覆思索來加強語言能力的課程,期能為將來相關研究以及語文寫作教學 設計上,提供一點參考。

(3)

第二節 研究動機

全美大學理事會將在 2005 年起,在高中設立大學中文學分預修課程 (Advanced Placement Chinese),在 2007 年開辦 AP 中文考試,這將會帶動美 國下一代積極學習中文。隨著學習中文的學生愈來愈多,無論是師資或是課 程的需求都大為提高,因應不同學生所開設的課程將會愈來愈多,發展多元 化的課程和教材已成當務之急。以寫作課程為例,筆者的調查和宋怡南(2002) 相較下,發現學習者的需求逐步增加,不論是為了吸引學生或是增進學習者 的語言能力,設計具針對性的教材已然刻不容緩。因此,筆者從事此研究的 主要動機是發現並正視學習者的需求。

寫作對母語者而言,並非不學而能的,不學習篇章、修辭,不多讀文學 作品,要將文章寫好無異是天方夜譚。寫作對母語者來說的難度和重要性如 是,對華語學習者亦然。在一般的華語課程中,聽說讀寫多半是整合教學,

不將四者獨立而成另一門課,但課堂教學中仍以聽說為主,讀次之,寫又次 之,因此,寫作能力往往不如其餘三者。但寫作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除 了生活所需的書寫能力外,寫作可以幫助學習者鞏固所學,並透過寫作的過 程中,練習已有的語言知識,了解語言如何使用。所以強化學習者的寫作能 力,並透過寫作來提昇整體語言水平是必要的。故研究動機之二,是寫作教 學的必要性。

文 學 課 程 是 否 應 在 語 言 課 程 自 來 爭 議 不 少 (McKay, 1986) , 綜 合 McKay(1986)和 Povey(1972)的看法,使用文學不僅可增進語言能力,更可 藉此發展語言使用的能力。此外,文學可培養師生對文化差異的包容度 (Marshall, 1979),更可提昇學習者的創意(Frye, 1964)。因此,讓學習者接觸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透過本研發課程,讓學生對新詩有基本的認識,並藉 創作的過程中,教導用字遣詞和謀篇佈局,讓學生培養適合自己的寫作策 略,從而提昇寫作能力和整體的語言能力。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提昇學習 者的寫作能力,除此以外還有一個次要目的,是引導學生進入文學的領域,

從欣賞以至於創作,提昇中文的文學素養。

本研究除了提供華語文教學界做為寫作課程設計的一個方向,也希望藉 由本研發課程教學實施的一些結果和分析,提供給母語新詩寫作教學做為一 個參考。

本研究所欲探討的問題分成幾個方面:

1. 華語寫作教學方面:

(1) 文學寫作教學是否能增進中、高級華語學習者的語言能力?

(2) 寫作歷程法對於中、高級程度的學習者是否有幫助?

2. 新詩寫作教學方面:

(1) 新詩寫作的課程是否對於高級程度學習者的寫作能力有幫助?

(2) 新詩寫作的教學模式及教學順序為何?

3. 文學教學方面:

(1) 文學教學是否應該成為語言教學的一部分?

(2) 文學寫作教學是否應該成為寫作教學中的一部分?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及相關名詞釋義

本論文的研究範圍,在於針對華語學習者,提供一套可用的新詩寫作教 學課程,提昇華語文寫作能力。主要的研究內容包括:

1. 寫作教學理論和課程設計理論探討。

2. 本國語新詩寫作課程的探討。

3. 新詩的教學理論探討。

4. 華語新詩寫作教學設計。

5. 寫作歷程法的實際應用。

本研發課程雖然是以華語新詩寫作教學作為教學內容,但是教學對象只 限於中級程度以上的學習者,不包括初級的華語學習者。

本研究相關名詞的釋義如下:

1. 華語:即台灣的「國語」、中國大陸的「普通話」、香港的「普通 話」、新加坡的「華文」。學習者將上述的語言視為外國語(Chinese as foreign language)或第二語言(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來學習。

2.詩:洪中周(1987,頁 17)提出,「詩」雖然只有一個字,但卻不容易 說得透徹。根據學者們(徐守疇,1979,頁 17;楊昌年,1982,頁 1;

洪中周,1987,頁 18;蕭蕭,1989,頁 6-7;蓉子,1990,頁 8;張 清榮,1991,頁 151;向明,1997,頁 5)的意見可以得知:「詩」是 人與「事」、「物」相互交集後,所產生的結果,作者透過文字將內

(6)

守疇(1979,頁 26)、洪中周(1987,頁 21)、杜榮琛(1996,頁 77)都認 為童詩必須具備童心和童趣。童詩的主要欣賞對象為兒童,內容多半 是兒童熟悉和有興趣的題材。

5. 寫作:本研究所討論的「寫作」,專門指由文字、句子組成篇章的 寫作,不包含「漢字書寫」的部分,

6. 教學設計:依照一定的步驟和方法,需經過評估和實驗,系統化地 為學習者建構一套教學方法。

7. 第一語言:First languag。一個人的母語或最先習得的語言。但在多 語種社區內,兒童可能逐漸從主要使用一種語言轉向主要使用另一種 語言,第一語言可能指兒童用得最自如的那種語言。該說法常與母語 (mother language)同義使用。第一語言本文簡稱為 L1。

8. 第二語言:Second language。不屬一個國家本族語的語言。學習外語 一般為了與說該語言的外國人交際,或閱讀該語言的書面材料。第二 語言本文簡稱為 L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評估工具》在中文閱讀(或識字)及寫作(或寫 字)方面的整體表現,以了解整體非華語學生中文

[r]

中國語文課程為各學習階 段提供「建議篇章」, 推薦 適合學生程度的文言經典作 品。. 教師可按學校情況,靈 活地把「建議篇章」融入課

校本文化 文化 文化及 文化 及 及文學課程 及 文學課程 文學課程整體規畫 文學課程 整體規畫 整體規畫 整體規畫.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時,要適當引導學生了解聽、說、讀、寫的

熱烈、生機勃勃等強烈感受。此詩當然不是寫歸隱,而是描寫女子出嫁時 的喜慶場景,但是,因為詩中有「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二句,陶公在此

童話 寓言 故事 童謠 童詩 詩歌 散文 戲劇 小說 古詩文 古詩文 古詩文 古詩文 傳記文學

孟浩然等所作的詩歌的詩意 譜寫而成,歌詞原文以德文 寫成。香港舞蹈團曾於 2002 年演繹這首作品,並邀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