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年 曆的儀式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年 曆的儀式"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就像其他絕大部分的宗教一樣,許多佛教崇拜儀式的典禮與節 慶,與曆法有密切的關係—佛教與陰曆有關。之所以如此,因為它 們都是週期性的,在固定的時節以週而復始的間隔,在可預期的場合 舉行。佛教儀典的週期與其他宗教的情況一樣,不是只有一種,而是 包含一系列的週期,其中每個週期持續的時間都不相同。精確地說,

佛教的儀典週期有每天的、每星期(或每兩星期)的、每月的與一年一次 的。在詳細探討之前,我們必須注意:所有典禮的參與都是自願的,

不能參加並沒有罪或過錯。然而,幾乎沒有例外地,緬甸每位成年的 佛教徒(孩童在成為青少年以前,只是旁觀者,並不以行為者的角色參與),都或多或少地 參與社會各個結構層(家、村、區、國)所舉行的各種佛教的典禮。

以日為週期 個人的禮拜與祈禱

作為一位虔誠的佛教徒,每天第一件與最後一件事情,就是在家 裡的小佛龕前禮拜。這小佛龕幾乎每個緬甸家庭都有,它總是位於房 屋吉祥的東側,且一向是高於頭頂(因為位置低於頭是一個嚴重的侮辱,高過頭則表 示尊敬)。佛龕至少會有個放花瓶的架子,花瓶內通常插著鮮花供養佛。

年 曆的儀式

儀典的週期Ⅰ

許多佛教崇拜儀式的典禮與節慶,和曆法有密切的關係,

而佛教的儀典週期有每天的、每星期的、每月的與一年一次的,

本文將以年曆為分期,詳細探討在緬甸,各種佛教的儀式與典禮。

麥爾福.史拜羅 著 香光書鄉編譯組 譯

【佛教社會踏查】

社會

(2)

有些架上還有彩色的佛畫或雕像;當然,理想上最好是有佛的雕像,

但在野畿村每五戶中才一家有一尊雕像,其他的則說沒有錢買。

除了供花以外,架上還點了蠟燭並(或)供養食物,作為每天禮拜 的一部分。一般來說,禮拜很簡短,只包括著名的佛教通用祈禱文

(okAsa)與五戒。祈禱文是因為首句念三次 OkAsa 而以此為名。它共有兩 個部分:

第一部分稱為kado gan,是在表達尊敬:「我請求恩准!我請求恩 准!我請求恩准!我合掌拊額以身語意恭敬地禮拜、尊敬、注視,並 謙虛地皈敬佛法僧三寶(一次、兩次、三次)。啊!世尊!」

第二部分稱為 hus. taun: gan ,是一個更詳細的祈禱文:「藉著禮 拜的行為,願我遠離四惡道(輪迴於地獄、畜生、餓鬼、大頭細身的怪魔)!免於三 災難(戰爭、疾疫、饑荒)!免生於八難(生於地獄、畜生、餓鬼、梵天、邊地、邪見之 家、不能理解佛法或不遇佛法)!免於五敵害(惡王、盜賊、火災、水災、仇人)!免於四 匱乏(暴君、邪見、殘障、智慧愚鈍)!免於五種不幸(喪失親戚、財富、健康、正信、

道德)!願我速得涅槃!啊!世尊!」

誦五戒的時候,信徒發誓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 飲酒。

特別虔誠的佛教徒—通常是年紀較長的—會以持佛珠念誦來 結束晚禱。在野畿村,大部分的村民經常但不定期地在此時持佛珠念 誦。佛珠共有 108 顆,這數目被解釋為代表 108 個佛足印記(這些足印依序

代表 108 次輪迴轉生)(1)持佛珠時念誦著苦、無我、無常;或念佛、法、

僧;或念其他的禱文。通常是最少 3 個,最多 9 個為一單位。有人說,

這些單位代表 27 重天(27 為 9 與 3 的倍數)。也有人說, 3 代表佛法僧三寶,

而9只是3的平方。(2)

(3)

大眾共修

除了每天的個人禮拜以外,每晚日落後,也會在村莊佛堂舉行大 眾禮拜。佛堂座落於村莊中心,是一種像棚屋的建築,三面沒有牆 欄,第四面則圍起一個佛龕供奉佛像。一般而言,來參加佛堂共修的 人稀稀落落。每次同樣是那兩、三位 50 歲左右的男人,六、七位老婦 人與 10 到 15 歲左右或更小的女孩。然而在齋戒期(Lent)或危機時刻,

參加的人就大量增加了。一些較有學養的村民,則多少有些瞧不起村 莊佛堂的共修,他們認為這種虔誠帶有祕術味道,與佛教徒的生活毫 不相干,而禪坐才是佛教的主要修行。

塔的禮拜即使是節日,都仍是屬於個人的禮拜與祈禱。而佛堂的 禮拜則是集體的,不像塔的禮拜。共修儀式是固定依照通用的課誦本

(法頌, Dhamma GIti)進行的,當中有部分由大眾一同誦念,另外的部分則 是相互應和。這裏要強調的是,村莊佛堂禮拜是只有在家人的活動,

出家人從不參與,更別說主持了。這種儀式通常進行 1 小時,是由男性 的長者來領導。

儘管來參加佛堂每日共修的人數有限,在此略述這共修的理由有 兩點:第一、除了有些例外,這共修大部分是用緬甸話進行,而非巴 利語(與出家人主持的儀式不同),這在下文會提到。因此,這是一個年輕男女

—女孩更是定期的參與者,以他們所了解的語言,來接觸佛法的場 合。第二、這共修包含一些佛教崇拜儀式的核心要素,這在所有佛教 典禮中都可以看到,譬如:供水、功德回向等等,還有整個佛教應答 式祈禱(Buddhist litany)的一大部分。在此敘述之後,當我們再提到時,就 不需要重複說明了。現在將共修的內容,依照它通常的進行次第,敘 述如下:

(4)

請神:這是禮拜的前奏。當佛陀在世,諸神一齊禮拜佛陀時,被 邀請來聆聽即將吟誦的禱辭,並參加這典禮:「諸天神們!注意!當 我們禮敬佛陀的時候,請降臨和我們一同吟誦、一同禮拜。」

請佛降臨:將柔軟的絲布鋪在佛像前,在共修開始之前,把剛摘 下來的鮮花插在置於布上的瓶裡。然後,祈求佛陀降臨「寶座」受人 禮拜,並說「降服五蓋(3)的偉大佛陀,願您歡喜降臨我們為您準備的 寶座。」

准許禮佛:「無上的佛陀!您的力量超越世間一切有情,智慧勝 於日月,具六色光環,您體證四聖諦與八正道的真理,請准許我們禮 拜您。」

祈願:「願我們以禮佛的功德,享有涅槃與較殊勝的生處。」

求戒:「已降服五蓋的佛陀!願您為我們授五戒,使得我們也能 吉祥勝利、證入涅槃。」接著誦五戒。

祈願:「願您引導我們了解苦、無我、無常的意義,因此得到出 世間的力量,而後證入涅槃。」

供花、燭與水:這種供養都伴隨著以下的念誦:「我們擁有色 身,因而供養水、花、蠟燭給您—水是用來清潔與飲用,花與蠟燭 則隨您喜愛而用。」

(1) 一般相信,佛陀生前曾到過緬甸。緬甸各處,鄰接佛塔的山頂上,都有佛足印的石膏複製品,代 表這 108 次的化身。

(2) 在齋戒日,虔誠的佛教徒把自己的念珠戴在手腕或頸部,坐在寺院或塔旁,口中喃喃自語(默唸 禱詞)並撥動念珠,甚至在聆聽或加入整天的談話時也是如此。

(3) 也可譯為蓋、障礙與糾纏物,五蓋即是世俗的貪欲、瞋恚、昏沉、掉舉、疑。(參見《三明經》

Tevijja Sutta, in Dialogues of the Buddha, pt. I: 312)

(5)

誦念五種禮拜的對象:「沒有什麼比佛陀更加尊貴,我們向佛、

法、僧、父母、師長獻上無限的敬意。藉此禮拜,願我們證入涅槃,

免除所有障礙。」

誦念《吉祥經》與《慈經》兩部經:這兩部經以緬語分別稱之為 Mingala Thouk 與 Myitta Thouk。

稱頌佛陀及僧伽的功德:這種誦念保護禮拜者不會受任何邪惡所 侵擾。

散布慈心:「願一切動物、一切生靈、一切有情、一切人、個 人、男人、女人、雅利安人、非雅利安人、所有神、所有人類、所有 精靈,都能免於憎恨,免於煩惱與迫害;願他們都快樂地生活;願他 們都能夠不遭遇困境與禍害;願他們都享有富足;願他們藉由業的定 律來幫助他們自己。」

誦緣起法(paTiccasamuppAda):這是佛陀依存有論的基礎,對「有」與

「生」所作的著名分析,記載於《中部》(vol.1:108)。依照這種分析,再生 是下列因果鏈的一個環節:「死」、「苦」與「生」是因「有」,「有」

是 因 「 取 」, 「 取 」 是 因 「 愛 」, 「 愛 」 是 因 「 受 」, 「 受 」 是 因

「觸」,「觸」是因「六入」,「六入」是因「名色」,「名色」是因

「識」,「識」是因「行」,「行」是因對四聖諦的「無明」。(4)

吟誦佛陀遺教:這是佛陀即將入涅槃前,囑咐弟子的一段很有名 的話。「一切有為法皆當壞滅!精進努力以求解脫。」(巴利《大般涅槃經》

VI, 7,〔p.156〕,英譯 Dialogues of the Buddha, Pt.Ⅱ;參見:元亨《漢譯南傳大藏經》第七冊,頁

111)

誦五蘊:佛教將人類個體分析成五類東西的「聚集」(色、受、想、

行、識)。一般相信,誦五蘊的信徒會受到佛教眾神明的保護。

(6)

祈求八個行星守護免於災厄:這並不是佛教的觀念,但是有些村 民指出:既然每個行星各有一尊佛陀,這實際上是向羅盤上八個方位 的八尊佛祈禱。(5)

三歸依:我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等。

念誦佛陀的生平與佛教僧院的沿革:以緬甸民間的版本進行。

供水儀軌:當水一滴滴地從玻璃杯倒入瓶子,再從瓶子流到地上 時,與會大眾齊聲唱念:「我們已供養佛陀蠟燭、花與齋食,已持守 五戒,也已修習了布施與禪定。願諸天與婆藪天(見以下所述)為我們的功 德做見證。願我們因此功德而證入涅槃,願諸漏得以盡除。」(6)

緬甸人所稱的供水典禮,是所有公開典禮以及大眾施捨功德的儀 式中固有的一部分。(7)如前述唱念內容所指出:它是要喚起土地女神注 意這些禮拜者的功德。土地女神的緬甸語為 Withou-daya ,古印度文是 Vasundhara ,雖然她在古印度佛教中鮮為人知,但卻廣為東南亞佛教徒 所知曉。事實上,土地女神與神話的結合,提供了佛教供水儀軌的根 據。當然,無疑地,在東南亞,這神話比起佛教更加古老,是每位緬

(4) 在佛教的共修中,用巴利語念誦這高度抽象的形上學論說,就像在基督教的禮拜中,以希臘文 來念誦亞里斯多德的《形上學》。

(5)依照 Htin Aung( 1962 : 8-11 )之說,這些不是佛陀,而是阿羅漢。

(6)「諸漏」是「凡夫」的特點,在證得涅槃前必先將之斷除。諸漏包括欲漏(kAma)、有漏(bhava) 或「渴求存在」的漏、見漏(diTThi)與無明漏(avijjA)。在緬甸,這些巴利名詞分別譯為 kama 、 bwa 、 deiti 與 aweiza 。

(7) 這儀軌在絕大多數上座部佛教的社會裡都有。有關柬埔寨供水儀軌的描述, 參見 Levy

(1957 : 12),描述泰國的,見 Wells(1960 : 118-19)和 Rajadhon( 1961 : 78 )。

(7)

甸學童都知道的。(8)現在略述如下:

魔王帶領魔軍來到佛陀面前,這時他指著身旁的大軍,以宣示他 想把佛陀趕離菩提樹下的決心。佛陀則指著大地,要大地證明他的功 德。隨即大地乃以女身(婆藪天)出現,為了顯示佛陀所累積的功德,她 從自己的頭髮擠出水,水一直流到地上以表揚佛陀的確累積了很多功 德。(9)大量的功德水形成洪水,魔王與他的大軍因此落荒而逃。

緬甸人也像佛陀一樣,藉由倒水到地上以表彰自己的功德行為,

並喚起土地女神作證(也有人說是記錄他們的功德)。然而,就像許多儀式一 樣,這象徵意義被延伸了。例如:禮拜者行供水儀軌時,祈求「諸漏」

的破壞。此「諸漏」被譬喻成洪水,若不加以控制,會把修行人沖離 正道。

送神:「與我們一同禮佛的諸天護法,現在可以回去了。在向這 些善行宣稱『善哉』(tha-du)之後,願諸天護法返回天界。」

回向:兩位女孩幾乎像吼的一樣,代表大眾宣讀以下的回向文:

「願以此功德,回向我們的父母、朋友、親戚、神靈及一切眾生。」之 後敲一聲大鑼,鑼聲響徹各個角落,向人天宣示他們剛才完成了的功 德。(10)整個儀式至此結束。(11)

以週和月為週期

緬甸的年用的是陽曆,但月則用陰曆,(12)每一個月份有 4 天—

新月、滿月及兩者的後 8 天是布薩日(uposatha, Sabbath)或齋戒日。這些有 經典根據的齋戒日是沿用自佛教興起前的印度宗教。他們認為滿月與 新月的日子是神聖的,適於獻祭。(Dutt 1924 : 100)獻祭的前一天為神聖 的日子,獻祭者遵守各種禁令—飲食、工作、性行為等等。獻祭日

(8)

(upavasatha)成為佛教的齋戒日(uposatha),緬甸人稱之為 u.bouk nei.。

齋戒日的一天

一般來說,受持齋戒者一大早就抵達寺院,且大部分的時間待在 休息室。假使是要到很遙遠的塔寺去受持齋戒,則在前一晚就會先到 達,並在休息室過夜。與所有的佛教典禮一樣,他的第一項虔誠與功 德的行為就是供養食物給比丘們,之後才與其他在家眾一起在休息室 用齋。通常每一個人或家庭會攜帶自己的食物,但是有時候有錢的村 民會供養與會大眾(藉此以得到功德)。用餐之後,信徒就進入即將舉行重 要儀式的寺院。首先,信徒在一位比丘面前唱誦「通用祈禱文」(前面講

過);然後,跟著這位比丘唱念「三歸依」—我歸依佛、我歸依法、

我歸依僧等;接著,比丘為他們授十戒:比丘先唱戒文,在家眾接著 唱,並發願遵守。

(8)依照 Duroiselle(1921-22)之說,這神話在緬甸沒有任何文獻記載, 但在泰國與柬埔寨則記錄 在巴利經典中。

(9)許多緬甸佛塔最受歡迎的雕像,就是描繪婆藪天從頭髮擠出水來的樣子。

(10)禮拜塔時也有意義相同的類似典禮。禮拜者以鹿角撞擊每座塔臺上的厚鐘來結束儀式,藉此向 天神宣示自己的善行。至少這是我在上緬甸從受訪者得到的解釋。 Nisbet(1901 : 160)對這作法有 不同的解釋。他說:這是希望婆藪天注意某人的功德,因為婆藪天通常記錄所有的功德行為,怕他 在這時也許為其他事耽擱了。 King 根據已經西化的仰光受訪者之解釋而說:鐘聲是一種象徵行為,

是將「善意與善舉」的波動傳送給所有的生物。(King 1964 : 52)當然,這就是上文所述的散布慈 心。

(11)佛教徒除了每日的祈禱之外,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虔敬表示,亦即在早上供養食物給托缽的僧 人,此在後面討論僧院制度的章節會談到。

(12)以定期閏月來調整曆法。

(9)

這一天的其餘時間,在家眾安靜地待在寺院的休息室或塔院,(13)

依照他們發願遵守的戒條來守齋戒。比丘有時候會討論各個層面的佛 法,有些人就把時間花在與比丘談話上;或偶而比丘為信眾講經;有 些人可能整天持佛珠念誦、心裏默禱;或閱讀普遍流行的佛教小冊 子。然而他們多半是在休息或談話,日落時就各自回家。

與基督教安息日不同的是,佛教的齋戒是自願的。受持齋戒雖可 以得到功德,但不守齋戒也沒有罪過。因此只有非常虔誠的、上年紀 的或沒有經濟負擔的人會來到寺院或塔院。事實上,即使是虔誠的信 徒,也傾向於只在兩個重要的齋日守齋,即白月 15 日和黑月 14 日或 15 日。在野畿村,近三分之一的村民— 84 人的樣本中有 26 人—經常 持守齋戒。然而,幾乎沒有例外地,所有村民都會在三個恰值滿月的 重要佛教節日守齋,少數人一年守六、七次以上的齋戒。只有一位中 年婦女,說她從沒有齋戒過—但是,她似乎有點異常,好比說,她 自稱從來沒有聽過「涅槃」一詞。(14)

除了底下會討論的動機問題以外,規律的持守齋戒受到一些很明 顯的條件限制。因為齋戒的日期是依照月亮的圓缺,所以每星期都不 一樣。即使在很虔誠的佛教國家,如果每星期休息的日子都不相同,

對經營現代經濟而言,是很困難的。緬甸企業與政府機關放假的日子 是星期日,而不是佛教的齋戒日,所以,一般的都市人要有規律地持 守齋戒,相當困難。(15)村民遇到的問題則不相同,在農忙期要他們 離開田地,花一天待在寺院裏守齋戒,是相當不容易的。

基本上,佛教的齋戒日並非放假一天且禁止世俗的活動—雖然 也是這樣的意思—主要是給在家人一個可以依照佛陀的戒律而生活 的機會。守齋戒不只意謂著要遵守規範信徒日常生活的五戒,另外還

(10)

加上遵守比丘生活的五個戒條,包括:過午不食、不作世俗的娛樂

(玩、運動、賭博等等)、不香花鬘莊嚴其身、不坐臥高廣大床以及不捉持金 銀(也就是商業交易)。這五項與前述五戒不同的是:在家人只在齋戒期的 24 小時內遵守,當然受持者也可以選擇受持較長的時期,甚至是一 生。有些在家人不願意,或不能夠遵守 227 條的出家戒,他們就終生遵 守十戒,或是有些因為生活上必須捉持金銀而持守八戒,過著半寺院 的生活。

比丘們依照完整的佛教戒律而生活,但持守五戒的在家眾也是在 佛陀的戒律之下生活,因此他 她分別被稱呼為優婆塞與優婆夷。 La Vallee Poussin(1918:716)指出:優婆塞(夷)這稱呼意謂著比一般在家眾或 信徒更勝一籌。因為他 她依戒律而生活,所以等於是個「宗教人

(riligieux),是僧伽第三眾中實質上的一員」。如果這樣的說法,對只遵守 五戒的在家眾而言是正確的,那麼對那些守齋戒的人,至少在齋戒期

(13)在鄉村,持守齋戒是在寺院或寺院旁,都市則是在佛塔齋戒。邀請一位比丘到該處,由在家人 供養,而比丘為在家人授戒。守齋戒這件事的城鄉差異,解釋了為何齋戒日很少看到在家人出現在 都巿的寺院,然而卻可在鄉村的寺院看到在家人。

(14)到了青少年期才開始齋戒。雖然小孩可以陪伴父母去寺院,但是他們不守齋戒,因為他們「不 懂戒條的意義」。

(15)緬甸在工業化與殖民化之前,佛教仍是國教,齋戒日是個合法的假日,所以不會發生現代在都 市守齋戒的限制。事實上,至少到 18 世紀(依照一份報告),規律的持守齋戒是都市裏的主要現 象:初八、十五、廿三和月底,被緬甸人視為宗教上的神聖節日。在這些節日裏,Rhoom 沒有公共 事物要處理,貿易的往來暫停,手工業被禁止,極端虔誠的人在太陽升起到降落之間禁食。不過後 者這種克己的例子並非很普遍。而且據我所知,除了大都市以外,很少有人實行。這種神聖的表現 有時被認為是狡猾者嘗試晉陞的階梯。(Symes 1800:335)

隨著英國征服緬甸,星期天變成合法的休假日,而且這模式持續到獨立後。直到1962 年,國家 宗教法案通過,佛教的齋日成為合法的假日。幾個月後,軍隊掌權,第一次發布命令時,其中的一 條,就是恢復星期天為休息日。

(11)

間遵守僧人戒律的人更是如此。所以,緬甸人將優婆塞(夷)只限於稱 呼定期遵守齋戒的人,是很適當的。(16)

雖然守齋戒像大部分的人類行為一樣,出自不同的動機,宗教上 最重要的動機則是冀求功德。發願守戒,是取得功德最有效的方法,

僅次於宗教的布施。對大多數的村民來講,雖然犯戒是不應該的,但 是盲目地遵守戒律本身並沒有功德,只有當他們「發願」遵守戒律才 有功德。明顯地,發願遵守十戒的功德比五戒多。人們一再地被告 知:「我不知道何時會死,死後會到哪裏去,所以我必須持守齋戒,

好讓自己得到功德。」

不管緬甸人以什麼作為理由,「發願」所強調的當然是與規範性 佛教中動機的重要性有關。對緬甸人來講,「發願」持戒才算成立了 動機,因無心犯戒並不會產生過失,而無心守戒也不會有功德。依照 他們的觀點,取得持戒功德的決定性方法就是發願持守。但是這點也 不容輕忽,因為有意犯戒的過失是雙重的,這表示:一旦發願持戒,

破戒不只犯了該戒,還犯了妄語戒,因為這是在佛陀面前發的願。

對緬甸在家人而言,「發願」是一個很重要的儀式,但是值得注 意的是:在我樣本中有一半出家人認為它是不重要的,對他們而言,

這是個不必要的儀式。然而另一半出家人則在兩個論點上強調這儀式 的重要性:第一,這是功德的一個重要來源— 雖然他們很快地補 充:對犯戒的人則沒有功德。第二,在佛陀弟子—比丘們面前發願 守戒,是心理上強化的行為,因而對於他們的守戒極有助益。

雖然持守齋戒是獲得功德的重要來源,但如我們所觀察到的:長 期固定的守戒並不普遍。這點不僅與上文所討論到的環境因素有關,

而且還與極想得到功德的動機因素有關。從持守齋戒的年紀、性別、

(12)

經濟地位來看,其間的差異最容易顯現出來。這相關性告訴我們:最 想獲得功德的就是那些最規律守齋戒的人。所以,首先從年紀來看,

在野畿村中,每週持守齋戒的 26 個人都在 50 歲以上。一部分是因為他 們較沒有經濟負擔;而一部分則是因為他們年紀較大,比較接近死 亡,所以對來生與取得功德的關心度增強。這種關心也解釋了:為什 麼參加每天佛堂共修的人,年長的多於中年人或青年人。有一些年紀 較大且虔誠的緬甸男士常常告訴我,他們年輕時對宗教漠不關心,他 們也犯過飲酒、邪淫等戒,直到接近老年才變得很虔誠。這點與緬甸 人的生命歷程理想典型階段理論一致。雖然並不是完全一樣,卻令人 聯想起婆羅門的人生階段理論。人生的第一階段:約 25 歲之前,主要 關心的是感官的享樂;第二階段:大約到 50 歲為止,主要負擔家庭與 經濟責任;第三階段:約莫50歲之後,就關懷宗教與功德善行。

不僅年長者比年輕人常守齋戒,守齋戒的女性也比男性多。野畿 村中,每星期持齋戒的老年居民中, 70% 是女性。在比較年輕的人當 中也是一樣,特別是青少年。如:每天參加共修的狀況,女性也是佔 大多數。(17)婦女特別關心功德的原因,如我們所看到的,是因為在 種種理由中,她們最渴望再生為男性。她們更大的關切不僅顯示在儀 式上,也顯示在禪修活動上。在兩座在家眾禪修中心—一座是上緬 甸的鄉村中心,一座是大的仰光中心—女性人數都是男性人數的兩 倍以上。由於女性比較虔誠,緬甸人因而認為女性天神數目與男性天

(16)但優婆塞一詞卻很少用來指稱這種人。取而代之的,稱虔誠的男信徒為 hpaya: lu-gyi: 虔誠的女 眾為 hpaya: lu-gyi: gado 或 hpaya:gyi: mein-ma.。而守齋戒的在家眾,不管是否為優婆塞,都稱為持 齋戒者(u.bouk)。

(17)Ryan (1958 : 95ff)和 Mulder(1969 : 9)也在錫蘭和泰國發現相同的情況。

(13)

神數目的比例是500:1(有位比丘甚至把這比例提高到1000:1)

經常持守齋戒的第三類人是窮人。一旦他們能卸下經濟的負擔,

他們比富人更常受持齋戒。一位村民說:「窮人比富人有更多的煩 惱,因而更想了解佛陀的教法。」然而,我懷疑還有另外一個同樣重 要的理由:富人能夠藉由布施來取得更多功德;而窮人布施的可能性 不大,只好轉用其他的辦法來補充他的功德庫。

(編者按:本文摘譯自麥爾福.史拜羅(Melford E. Spiro)所著《佛教與社會》

(Buddhism and Society)一書。文中部分標題為編者所加。)

(14)

佛學研讀班初級班結業後的一個晚上,我正走在精舍往祇園講堂的階梯,準 備去參加行門共修。突然接到以前同事的電話:「我們好幾個同事在海天下餐廳 等你,商量要去大陸打拚的事,你一起過來吧!」我簡單地回了一句:「我不想 再潦下去(台語),只想好好休息,讓心安定下來。」

民國 92 年,公司結束,我順著這個因緣退休了。但我才 55 歲,就這樣沒工 作,心情上一時還無法接受。「要去大陸開創第二春呢?還是離開職場退休?」

掙扎了好久。直至學佛之後,我對生命的看法,完全不同了。

現在的我,因與紫竹林精舍結緣,親近佛法,感覺過得比較充實。當年同修 鼓勵我就讀佛學研讀班,這是正確的抉擇。還有這些日子來,法師們的關懷、指 導及學長們的提攜,在在都開導了我對佛法的正知見,使我感激不盡。

學佛之後,我的生活簡單了,身體比以前更健康。對過去愛面子、大男人主 義等的行為稍有改善。我家設有佛堂,每天早晚供佛的事,都是同修在做,我也 認為這是太太的工作,在學佛後,發現我也可以做這工作。現在,每天供香、供 茶,以及初一、十五準備供果等,變成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記得師父告訴我們,

要將佛法應用在生活中,現在我每天都對佛菩薩心存恭敬供養的念頭,也是一種 修行的開始。

為了有效調整自己的心態,去除高傲、我慢心,我也積極參與行門共修和培 福。曾拜託師父不管任何事情,只要有培福的機會我都願意去嘗試。如:當知 賓、修剪花草、封山留守、工程修繕小工,還有環保分類回收等工作,這些對我 來說非常陌生,但都以歡喜心接受,並全力以赴。有時做到汗流浹背,精疲力 盡,但還是很賣力。這和以前上班不一樣,上班是領別人的薪水,所以要認真地 做;但在這裡,是為了要調整高傲、我慢心,是自己願意去做。雖然不領薪水,

但是有一種付出的快樂,所以心境也就變得愈來愈開朗了。體會到在維護莊嚴道 場的當下,也是在莊嚴自己人格上的尊貴。

放下身段,打開封閉的心靈,是我這些日子的努力課題。雖然已往前踏出了 一步,但面對自己心念的力量還是很薄弱,還不夠專注,希望未來,能夠有耐 心,持續精進修行,徹底洗清心中的塵垢。

這 些 日 子 以 來

心 田

四 季 林富山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佛教是佛陀在人間的教化,它本來就是人間的。佛陀以一大事 因緣出現於世,這一大事因緣是什麼?就是眾生啊。佛陀自稱一生

究」、「早期大乘佛教」、「中國佛教倫 理」等主題。主要著作有《佛陀觀的演變 與發展》(英文版),《人間佛陀―歷史 佛陀觀》(中文版)。已經完成研究課題

佛陀觀是理解佛教教義及修行的關鍵。星雲大 師早在 1953 年的著作《釋迦牟尼佛傳》中,就提 出「知道佛陀,才能認識佛教!」 1 在推動人間佛

現在大家要學習的是安住 先跟阿彌陀佛說 我這三天要用功持戒 念阿彌陀佛 釋悟因 簡樸生活與念佛|精進佛三開示︵一︶...

大乘崛起最顯而易見的例子是:佛經出世的新浪潮。這些宣稱為佛 陀所開示的經典,原本都收藏於人間以外的其他五趣。大乘以菩薩取

28   穆罕默德·瓦利烏拉·汗著,陸水林譯《犍陀羅——來自巴基斯坦的佛教 文明》,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9 年,第 78-81

謂遠離味、解脫味、寂滅味,無所乖違。彼菩薩乘善男子等,若得如是三摩地 時,所演法門亦同一味,謂遠離味、解脫味、寂滅味,無所乖違。」(《大正 藏》第 7

佛陀看苦是「全面性」和「著重其本質」的,他並不單看「形 現於外」的苦。肉體上或精神上的痛苦,並不是佛陀所言的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