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戒律的四個項度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戒律的四個項度"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3

香光莊嚴【第一二九期】民國一〇六年十二月

法,就是要先讓佛教為當地人所接受。

僧團以比丘作為中心,佛陀也允許女眾出家成為比丘尼。但是,比丘尼僧 團與比丘僧團是兩個僧團,並未合併成為一個僧團,這點必須清楚。儘管有五 部律,部派林立,戒條有開合,但只是在小小戒上有開合,綱領並沒有紊亂。

受持戒律是每個僧眾應該有的本分與義務,不是把「受持戒律」這件事 交給律師們就可以的,其他佛教傳承並無漢傳佛教所謂的「律宗」,律宗是專 門深入研究戒律的人所組成的宗派,但是戒律是每個僧人都要遵守受持的,受 戒、學戒、持戒、弘戒,這是僧人的本分,是任何宗派都不能缺少的。就如淨 土宗,什麼是修「淨」?佛教本來就是致力於人間的淨化,淨化世間是所有佛 弟子的責任,持戒也是為了要淨化世間。所以,修淨與持律有著共同的方向。

佛陀攝僧,以戒為本

佛教以戒為根本,並無討價還價的餘地,佛陀講戒的內容都是世間的事 行,例如分辨善惡、正確的生活方式,或接受世間的檢核與習慣等,而不是直 接跳躍至講境界的提升。「人成即佛成」,人都做不好,怎麼可能成佛?因 此,不要只會一直談「空」,佛弟子活在世間,生活起居都與自己所處的環境 社會息息相關。

儘管社會與宗教是相互影響,但佛教仍有共世間與不共世間之處。「共 世間」是說佛教與社會大眾都同在一個社會中,受到國家法律、制度、風俗習 慣的影響。面對佛教僧團的事務,要先能「辨內外」,例如有修道者、在家居 士或無信仰者,乃至七眾的倫理。再則要「分大小」,僧事有大小、戒律有輕 重,乃至團體與個人界限的劃定。最後,是「判緩急」,每件事有先後,依其 緩急程度來處理,尤其緊急事件、危機處理等,平時就要有所練習,律典中的

「略說戒」是很值得學習的例子。

內外、大小、緩急,最核心的是「本末」,佛陀「攝僧」以戒律為本,要 先瞭解,才能持身—持你這個身體處於大眾之中,進道修業,既幫助自己也 幫助別人。例如,僧人犯戒,要先問犯的是性戒或遮戒?是重戒或輕戒?是自

(2)

24 香光莊嚴【第一二九期】民國一〇六年十二月

主的或被強迫的?是有意的或無意的?每個面向都要先整理清楚。就如有人說 開車輾到一條狗,這是重戒或輕戒?要如何處理?如果將一切都瞭解清楚後,

也有責任勸導這位僧眾來懺悔,解除他的罪惡感,讓他日後還能安心辦道。僧 團這平台要在這世間立足,這些都是僧人該具備的眼光與能力。

「不違法性」— 契入實相的修證,是增上的問題,當然還是從戒律說 起。佛陀以二諦為眾生說法,一是勝義諦,一是世俗諦。勝義諦就是實相、究 竟法,你要證到何種境界,你的精神與修為可以提升到何種層次,這當然是每 個人都想要的。但是,落實下來,一定是共世間的身、口、意行。即使現在 一切都自動化了,人類即將面臨被機器人取代的境地,有人就說未來不需要宗 教,這是不可能的,只要是人的世界,當我們對佛教久住的方向清楚,佛教就 能在世間拓展。

我們希望正法能久住,不僅是個人要得成就,還要承擔佛教永續經營的 責任,其綱領就是戒、定、慧三學,方針就是這佛語三相。從戒開始,修定、

修慧,所有的修證成就都還是要能為世間所用,這才是佛法不離世間的根本精 神。

所以,佛陀說「小小戒可以捨」,之後應該要如何處理?還是要回到佛陀 的智慧,其根本即是戒、定、慧三學。經典有五種人說,戒律只有佛制,適應 環境的同時,視需要再增加隨方毘尼、清規或各種制度,但永遠只有佛陀所制 的戒律是最珍貴且不可改變的。

佛陀不但制訂戒律,他還為我們授戒,經由代代傳承,此時此刻的我們領 受了佛陀的戒律,就是要去遵守、去理解,這跟我的修道與對世間的關懷,是 完全結合的。

有僧人認為趕快證果比較重要,其實即使是證果,還是不能沒有戒律。也 有僧人說:「戒律很麻煩啊!」還有更多的人是怕吵,想住到廟裡圖個清靜,

最好是山門都關起來:「我生活沒有匱乏,廟蓋得這麼大,讓我安靜地住就 好。」那麼,你又何必來出家呢?你大可回家享受少爺或千金的生活,如果你 不想承擔佛教命脈的責任,出家又能做什麼呢?

(3)

25

香光莊嚴【第一二九期】民國一〇六年十二月

有僧人說「戒緩乘急」,應該要趕快證果,滿心只想丟下世間而去西方極 樂世界,就能樂得清閒,那別人要怎麼辦?你以這樣的方式來告訴人們你所信 仰的宗教,他人又會如何看待佛教?世間人都尚且不允許如此,還要擔負社會 的責任,更何況是佛教的出家人呢?

戒律的四個項度

戒律有四個項度—戒法、戒體、戒行、戒相。

一條條的戒文即是「戒法」。但是,戒法不是用來讀給佛陀聽而已,而是 要落實成為自己的行為,你依之如法而修即是「戒行」,這要經過一段時間的 學習、調整,你就能成為別人的眼目。

所謂的「戒相」,是你受持戒法後,所呈現出來的外相,這是法幢相。出 家就有出家的相,在家就有在家的相,一個有信仰的人他所顯露出來的所有一 切,他人還是馬上能感受得到。

「戒體」的「體」即是從心發出,我持了這一條戒,內在會有領納與內 心的感受。就如讀書,讀了書後有領納,得到這樣的養分,這是內心的。儘管 此時外在的行為還有一些不圓滿,但不是一直在進步中嗎?我們持續地努力修 學,同時也能向他人傳遞佛教僧寶的認真與踏實。

戒律是修學的基礎,但不要只停留在基礎,還要再進步,就要修習禪定 與智慧。如此你才會發現,這只是說法上分三個項度,當你充實定、慧的內容 後,對戒律會再有不同的領悟。所以,戒律是事行,要落實在生活中,在事行 中用功,定與慧也會自然地出現的。《大智度論》說:「佛法大海,信為能 入,智為能度。」要渡佛法大海,只有智慧。智慧從哪裡來?還是從戒、定、

慧的次第而來。

「僧」要安住,身安而後道隆,一定要從戒律開始,要安住在僧團,一定 從戒律開始。在修習戒律中,你也可以得到定與慧。同時,你對世間的關心與 慈悲,以及做為僧人的使命,都在其中完成,修行是身心整體的訓練,是不能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誦戒的內容是誦聲聞戒—比丘 (尼) 戒、沙彌 (尼) 戒;漢傳佛教還要誦

畢氏定理和相似形比例關係是處理幾何計量問題的兩大支柱。 從這兩大支柱又演化出正弦 定律和 餘弦定律, 應用起來更具威力。 然而眾所周知, 在利用正、 餘弦定律解題的時候, 由於經 常涉及

我們並不清 楚。 事實上, 即使只考慮三個天體的相互作用, 一般來說也是非常困難的, 這就是著名的“三體 問題”。 假如我們要處理的對象的數目是個天文數字, 可以想見,

「止觀」是佛教的一種修行法門,事實上它們是二種不同的修 法──止與觀,屬於三學中定、慧的範疇,而且具有相互增長的作

中,當日眾生的煩惱還是相同於今日眾生的煩惱;當日滅除煩惱的方 法還是相同於今日滅除煩惱的方法。佛陀所教導的正法是適用於每一 個人的。眾生眼中的「律儀」和佛陀眼中的「律儀」 ,是有深淺的不

(1)如果說有部是第二結集後由上座部所分出,則其戒條次第 應接近五分律

印度佛法的經藏、律藏、論藏,合稱《三藏》。三藏的結集共經 歷了數百年,其結集過程,是藉由現存的《摩訶僧祇律》 、 《說有律雜 事》 、 《十誦律》 、 《五分律》 、 《四分律》

不 過這裏我們要說的是, 事實上這兩個拓樸是相同的, 也就是說 R 2 的 metric space topology 上的 open set 也會是 product space topology 上的 open set... 接下來我們要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