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文統測最前線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文統測最前線"

Copied!
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文統測最前線

龍騰貼心服務,給您最精準的分析!!

◆110 年統測國文科考情分析──題型與趨勢

◆110 年統測國文科考題剖析

松山工農/吳采蓓、黃智群

110 年統一入學測驗國文科考情分析

一、選擇題

今年是 99 課綱的最後一屆,部分選文即將走入歷史,或許因為如此,命題多給予亮相的機會,

如以〈勸學〉、〈諫太宗十思疏〉測驗文句理解;以〈訓儉示康〉測驗語法判讀;〈廉恥〉則結合《大 唐新語》加入題組閱讀,有利熟讀課內教材的考生。今年考題延續以往的模式,以閱讀理解、題型整 合為大宗,文本類型相當多元,試題組成偏重統整與應用,在有限的答題時間下,學生必須展現對文 字篇章的敏銳度與理解力,有賴於平日的學習與累積。

(一)點、線、面:課本素材的活用

綜觀全卷,有多處取材自課本,從基礎的字義(第2 題)、語法(第4 題),到文意理解(第8 題),

再到延伸比較(第17~19 題),學生必須掌握文章核心,並融會貫通,建立完整的知識面,才能正確 判讀。又如第5 題,僅給予作者與篇名,要求判斷其體裁、題材與作品年代,可見古典名篇被視為基 本的國學根柢,學生仍應精熟課文文本。

(二)檢索、推論、評鑑:多層次的閱讀能力

本卷自第11 題開始,是「兩題一單位」的題組;第 17 題開始則是「三題一單位」的長篇閱讀題 組;第26~29 題、32~35 題更是「四題一單位」的測驗,是以往未曾出現的布題。考測內容的層次 豐富,從基本的資料檢索、推論訊息到分析、評鑑,作答不能僅憑語感,必須將文章、圖表相互對照,

才能正確研判題幹的敘述(第23、27、34、37 題),考驗學生的閱讀速度與辨析能力。

(三)詩、文、圖、表:多樣化的閱讀類型

本卷的文章對讀有6 組,並且不局限於雙文本,像是有二文一詩的組成,再結合表格進行測驗(第 22 題),或是文章搭配曲線圖進行推論(第 23 題),甚至是文章、表格、圖示的資料整合(第 26~29 題),都跳脫了傳統國文課堂以篇章教學的範疇。學生如何在短時間內抓住測驗的重點,教學者如何 引導學生判讀圖表資訊,皆是可努力的目標。

(四)日常情境、跨科議題:素養導向的評量

自108 課綱揭示「素養」的教學核心後,考題走向愈趨靈活,跨領域、生活化的特色鮮明,試卷 中不少與產業結合的議題,與技職學生所學息息相關,例如:從詩文中判斷溫泉的水質組成、分布地 點(第22 題);或從文章中解讀毛豆產業脫困原因(第 24 題)、思索黑熊野放的考量(第 37 題)。同 時也觀照文學表現外的作家生活,如白居易的租屋、購屋狀況(第26~29 題),使古人不再遙遠,且 題組中更出現契約、廣告等日常情境的文本,實用性甚高。

(2)

(表一)110 年統測國文科試題測驗指標分析 測驗指標

年度題數 字形 字音 字詞義 閱讀

理解 語法 修辭 國學

常識 應用文 成語 諺語

語文表 達能力

108 年 1 0 1 33 0 1 2 1 1 0

109 年 1 0 1 34 1 1 2 0 1 0

110 年 1 0 3 29 2 0 1 1 1 0

由表一可見,閱讀理解能力依然是考試重點,且形式多元,素材豐富,其中更有不少跨領域的文本。

(表二)110 年統測國文科試題古文題源一覽表

朝代 篇數 篇目

先秦 5 《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左傳.燭之武退秦師》、屈原〈漁父〉*2、屈原

〈少司命〉、荀子〈勸學〉*2

秦漢 3 司馬遷〈鴻門宴〉*2、諸葛亮〈出師表〉、李斯〈諫逐客書〉

魏晉南北朝 2 陶淵明〈桃花源記〉、王羲之〈蘭亭集序〉

唐宋 9

歐陽脩〈醉翁亭記〉、韓愈〈師說〉、司馬光〈訓儉示康〉、柳宗元〈始得西山 宴遊記〉、蘇軾〈赤壁賦〉、范仲淹〈岳陽樓記〉、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魏 徵〈諫太宗十思疏〉、劉肅《大唐新語》

明清 8

劉基《郁離子》、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方苞〈左忠毅公軼事〉、顧炎武

〈廉恥〉、高阜〈與周減齋先生〉、紀昀〈飛車劉八〉、郁永河《裨海紀遊》、

柯培元《噶碼蘭志略.山川志》

民國 2 佐倉孫三《臺風雜記》、莊芳池〈湯圍溫泉〉

由表二可知,篇章取材結合課文的趨勢不變。古文共引用29 篇,在 38 題題目中,白話題有 19 題,

文言題有13 題,文白綜合題有 6 題;朝代以唐宋最多,其次為明清。

二、寫作測驗

有別於前三年的雙軌式命題,今年寫作測驗以一句常見的「不好意思」,要求考生分析在生活中 的運用與影響。題幹引導先提出這句話與群己關係、社會氛圍、處世態度密切相關,明顯呼應新課綱 的「核心素養」,可見書寫不能只陷溺於自我抒情,更需要與他人、世界有所連結,增強文字的思辨 力。接著,以三個圖表說明關於「不好意思」的觀察:首先,舉出使用的情境,有表達道歉、詢問、

拒絕與謙虛;其次,論述「不好意思」是否是臺灣文化的特質;最後是可能被「不好意思」困住的狀 況。題幹提供的資訊量比往年多,但不意味著更容易下筆,因為闡釋圖表內容便需花費不少時間,而 且各種觀點材料無明顯的利弊得失,難以從中取捨。此外,「不好意思」不僅只是語言表現,亦是一 種個人在內心中可能產生的情緒,如何組織成文又面面俱到確實是一大考驗。因此,建議考生兩種做 法:其一,化繁為簡,以自身經驗闡述在「說」與「不說」間的思量與結果;其二,分析議論,逐一 對圖表中的現象提出見解,並留意段落的銜接,文章以說理取勝,亦是可行之道。

三、未來趨勢

108 課綱強調素養導向,近年來的統測命題也符合此趨勢,以課文文本為核心,測驗基礎的語文 能力;延伸課外,檢測深層的閱讀理解,看似包羅萬象,難以準備,實際上是考驗對資訊的歸納統整 與思辨評鑑能力,並考驗學生是否有耐心抽絲剝繭,找出答題的線索,這些都需要具備邏輯推理的清 晰思路。

針對未來的考題趨勢,有以下幾點分享:第一,掌握文本表述的各種方式(記敘、抒情、說明、

議論、應用),從表層的字義理解,到深入推論當中的主旨與精神,才能有效的判讀。第二,閱讀不 設限,從文學、科普、藝術到生活情境,都可以是測驗素材,尤其對比昔日引經據典的題目,現在更 重視連結日常生活的訊息理解,如廣告傳單、婚喪請帖、說明書,甚至是網路貼文等,都可能出現在 考題中。第三,圖文的轉換、對照已是必然出現的考題形式,學生除了閱讀詩歌、散文、小說外,也 可多涉獵相關議題的非連續文本,練習訊息的檢索與統整。

總結來說,未來的試題勢必更靈活多變,要在有限時間內完成作答著實不易。只有精熟基礎知識,

將所學連「點」成「線」,循序漸進的擴展自己的語文能力,方能因應愈趨複雜的考題。

(3)

110 年統測國文考題剖析

B1 表示龍騰高職第一冊選文;補 1 表示龍騰高職補充文選 1 選文

一、選擇題

1. 下列文句,何者有錯別字?

(A)佝僂單薄,矮小乾癟 (B)出手闊輟,糴米備糧 (C)楊柳丰姿,堆煙砌玉 (D)削壁千仞,間關返鄉 答案: B

解析: (A)佝僂,背部向前彎曲 (B)輟→綽。糴,音ㄉㄧˊ,買入穀物 (C)堆煙砌玉,形容柳樹濃密,

如青煙翠玉相疊 (D)間關,指路途崎嶇艱險,不易行走。

2. 下列文句的「出」,何者與「無出其右」的「出」意義最接近?

(A)日「出」而林霏開 (B)長鋏歸來乎!「出」無車 (C)匣而埋諸土,朞年「出」之 (D)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 答案: D

解析: 題幹:超越。無出其右,指人、事、物之最佳境界而沒有能勝過的。古代以右為尊 (A)昇起。

歐陽脩〈醉翁亭記〉B3 (B)出門。《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B5 (C)從土中取出。劉基《郁 離子.良桐》B2 (D)超越。韓愈〈師說〉B1。

3. 下列文句「 」內的副詞,何者意指範圍層面的完整?

(A)今歲春雪「甚」盛 (B)問所從來,「具」答之 (C)「每」覽昔人興感之由 (D)公閱畢,「即」解貂覆生 答案: B

解析:(A)非常,形容到達某種「程度」。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B1 (B)詳盡,指完整呈現某個

「範圍」的內容。此句指漁人將所知的外界狀況詳細且完全的告訴桃花源中人。陶淵明〈桃花 源記〉B1 (C)每當,指在進行某動作時必然會有的傾向,屬「頻率」的描述。王羲之〈蘭亭 集序〉B6 (D)便、就,表示事情接續著發生,屬「時間」的描述。方苞〈左忠毅公軼事〉B3。

4. 下列文句,何者不是從頭至尾皆以畫底線者為主語?

(A)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

(B)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C)噲遂入,披帷,西嚮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

(D)參政魯公為諫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 答案: D

解析: (A)全句意為:秦穆公聽了很高興,(秦穆公)就和鄭國訂立盟約,(秦穆公)派遣大夫杞子、

逢孫和楊孫三人駐守鄭國。《左傳.燭之武退秦師》B4 (B)全句意為:屈原被放逐以後,(屈 原)徘徊在江邊,(屈原)在湖岸邊走邊吟唱,(屈原)臉色憔悴,(屈原)形體容貌枯瘦。

屈原〈漁父〉B5 (C)全句意為:樊噲就進去了,(樊噲)掀開帳幕,(樊噲)向西站立,(樊噲)

張大眼睛怒視項王,(樊噲)頭髮向上豎起,(樊噲)眼眶都睜裂了。司馬遷〈鴻門宴〉B6 (D) 全句意為:參知政事魯公擔任諫官時,真宗皇帝有一回派遣使者緊急召喚他,(使者)最後在 酒鋪裡找到了他。(魯公)進宮後,(真宗皇帝)問他從何處來,(魯公)照實回答。司馬光〈訓 儉示康〉B2。

(4)

5. 如右圖所示,①為三者的交集,②、③、④為兩兩的交集。下列古典名篇的敘述,何者最不適當?

(A)蘇軾〈赤壁賦〉符合④ (B)范仲淹〈岳陽樓記〉符合③ (C)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符合② (D)歐陽脩〈醉翁亭記〉符合①

答案: A

解析: (A)描述月夜泛舟於赤壁之下,抒發觀看山水後的感悟,不是以登高為題材的作品。

6.「阿國:『你的好位子真讓人羨慕。』小文:『我的職位是肥缺?』阿國:『我是說你的辦公桌採 光好。』」在這段對話中,由於「好位子」的意義可有不同解讀,因此造成小文的誤解。下列師 生對話所出現的誤解,何者也基於上述原因?

(A)學生:「您教的都是沒用的東西。」老師:「我不許你這樣說自己!」

(B)老師:「盡量早點睡,小心肝!」學生:「我可不是你的心肝寶貝!」

(C)學生:「颱風直撲東北,風力增強。」老師:「颱風怎麼會吹東北風?」

(D)老師:「列強想把地瓜分掉。」學生:「地瓜這麼香嗎?列強也來搶?」

答案: A

解析: 題幹:對話中「好位子」為詞義雙關,既可指很好的職缺,也可指很好的座位 (A)「沒用的 東西」為詞義雙關,既可指沒有用的學問,也可戲稱無能的人 (B)屬於斷詞的不同而造成相 異的解讀。老師的意思是「小心/肝」,提醒注意肝的健康,學生則解讀為「小心肝」,指親密 而鍾愛的人 (C)屬於斷句的不同而造成相異的解讀。學生的意思是颱風直接撲向東北部,老 師則解讀為「颱風直撲,東北風力增強」 (D)屬於斷詞的不同而造成相異的解讀。老師的意 思是「列強/想把/地/瓜分掉」,學生則解讀為「列強/想把/地瓜/分掉」。

7. 若要使下文的理路連貫有序,①、②、③、④、⑤最適當的排列應是:

茄苳和臺灣欒樹皆是臺灣常見的行道樹,

①樹瘤也奇形怪狀,

②還記得我念的小學,

③它的樹皮長得粗糙不平,

④我對茄苳懷抱有特別的情感,

⑤校門口旁就有一棵老茄苳,

中空凹陷的樹幹宛如《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兔子洞。(海德薇《山神》)

(A)①③④②⑤ (B)②⑤③④① (C)③①②④⑤ (D)④②⑤③① 答案: D

解析: 先總括說自己對茄苳的特別情感,④放最前面;回憶起自己所念的小學,再指出小學校門口的 老茄苳樹,故②⑤相連;最後描述茄苳樹的外貌特徵,依據文法可知,①句中的「也」應接在

③之後,故選(D)。

(5)

8. 課堂上,有四位同學結合課文談論下圖,其中何者對課文有所誤解?

(A)狗不會因螢幕小而皺眉,是人把感受投射到狗身上。這就像〈琵琶行〉:「其間旦暮聞何物?

杜鵑啼血猿哀鳴」,內心哀傷,所聞動物鳴聲也變得哀傷

(B)人表面上告訴狗為何不換電視,其實是自我說服。這就像〈出師表〉:「庶竭駑鈍,攘除姦凶」,

作者表面勸後主勿因資質魯鈍而怯於除奸,實為激勵自己

(C)「怎麼能換大螢幕電視呢?」雖是問句,其實並非想徵詢答案。這就像〈諫太宗十思疏〉:「奔 車朽索,其可忽乎?」是無疑而問,作者只是藉問句申明觀點

(D)因換了螢幕而「視野變寬闊」,可聯想到借助資源能追求進階。這就像〈勸學〉:「吾嘗跂而 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懂得運用學習資源,才能提升自我

答案: B

解析: (A)〈琵琶行〉引文描述作者被貶謫江州後因處境淒涼、內心悲傷,周遭動物的啼叫聲也顯得 哀傷。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語譯:這裡整天所聽到的是什麼聲音?是杜鵑的悲啼泣血和猿 猴的哀鳴B2 (B)〈出師表〉引文為作者自誓將竭盡所能,討伐曹魏、興復漢室,並非勸諫後 主或自勉勿怯戰。諸葛亮〈出師表〉。語譯:希望能夠竭盡臣平庸拙劣的才能,來消滅曹魏B3 (C)「怎麼能換大螢幕電視呢」使用反詰語氣,作者並非在徵詢答案,其欲表達的意思已在問 句的反面。而〈諫太宗十思疏〉引文亦使用反詰語氣,強調統理百姓如同朽索奔車般危險,應 戒慎行事。魏徵〈諫太宗十思疏〉。語譯:就像是用腐爛的繩索駕馭奔馳的馬車,怎麼能夠疏 忽呢B3 (D)〈勸學〉引文表達與其踮腳遠望,不如登上高處便能看得更遠。作者以此闡述君 子善於借助所學而成就道德。荀子〈勸學〉。語譯:我曾經踮起腳遠望,還不如登上高處的視 野廣闊B5。

9. 若要將「①只是、②也許、③幾乎、④竟是」填入下文,使全文完整通順, 內依序 應填入:

孫將軍遠遠地帶著微笑走來,諸天並沒有震動。孫將軍彷彿完全忘了自己的彪炳功業,眼前 一位清雅而祥和的老人。他穿著格子襯衣,米色長褲,腳上穿雙跑鞋,是非常輕便的打 扮,他的臉色紅潤, 沒有什麼老態。在隨後的二、三個鐘頭裡,我發現我早先注意 到的微笑,其實是他面容的一部分—一個你 期待他不怒而威的將軍,結果 不笑時也永遠有一種和悅如微笑的神情。(黃碧端〈孫將軍印象記〉)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④/②/③/① (D)④/①/②/③ 答案: A

解析: 作者原本設想以孫將軍的功業,其人應是威風凜凜,見到本人後卻意外地覺得他清雅祥和,第 一個缺空處應填入「①只是」,表現預想與真實的落差。作者描述孫將軍的裝扮輕便、臉色紅 潤,第二個缺空處應填入「③幾乎」,表示孫將軍沒有顯示出他這個年紀通常有的老態。文末 作者再次表示真實的孫將軍本人與預想的不同,第四個缺空處應填入「④竟是」,表示一直掛 著如笑的神情,與原先預期的將軍威儀截然不同。故選(A)。

(6)

10. 關於下文〔 〕、〈 〉、“ ”的敘寫手法分析,何者錯誤? 

事隔多年再寫張國榮,終究還是覺得特別心虛,特別踟躕惶恐,〔主要因為他在演藝事業和愛情版 圖上過分張揚的美麗,分散了我們對他內心陰暗和虧蝕的注意力〕,〈並且我們願意去懂得的張國 榮的低落,其實太少太少;反而我們刻意去記取的張國榮的風光,卻又太多太多〉:他的色如春曉,

他的風光明媚,他的哀樂休戚,他的繁華落盡,“到頭來我們所能理解的,不過是天上一顆星星 的燦亮與隕落”。(范俊奇《鏤空與浮雕》) 

(A) 〔 〕、〈 〉 均用來說明「心虛、踟躕惶恐」的原因 (B) 〔 〕 前句是因,後句是果

(C) 〈 〉 、 兩句,使用對比手法 (D) “ ” 以「到頭來」強調眾人理解透澈真切

 

答案: D

解析: (A)開頭作者自述再寫張國榮時感覺心虛惶恐,並以〔 〕、〈 〉說明感覺心虛惶恐的原因:

人們只注意他外在的美麗表現,卻未注意他內心的陰暗脆弱、人們只記得他的風光,卻少能懂 得他的低落 (B)本句意為:「因為」他在演藝事業和愛情版圖上過分張揚的美麗,「所以」分 散了我們對他內心陰暗和虧蝕的注意力。前句是因,後句是果 (C)以「人們對張國榮的低落 懂得太少」與「人們記取張國榮的風光太多」作為對比 (D)依據文意,作者欲表達人們對於 張國榮的記憶或了解,大多僅是他燦爛風光的演藝成就與愛情故事,對於他的內心世界卻所知 有限,故以「到頭來」表達大眾並未能真正理解張國榮。

▲ 閱讀下文,回答第 11-12 題

【甲】

臺地亦有產婆,家有妊婦則聘之。婆隔日來而診之,及分娩,洗兒護母,懇篤盡仁術。其謝 金大抵自一圓至五、六圓,雖富豪者,不過二十餘金。唯貧家不能聘婆者,近鄰老婦有經歷者往 而舉之,曰先生媽,年齒大抵三十歲以上,妙齡者殆稀。今也泰西產婆術大開,立學校,養生徒,

不得卒業證書者不許之,是以妙齡產婆續續輩出,「婆」之一字殆不相適合。(改寫自佐倉孫三

《臺風雜記》,1903 年出版)

語譯: 臺灣本地亦有產婆(以幫助產婦分娩為業的婦女),民眾家中若有產婦即將臨盆便聘請產婆幫 忙。產婆每隔一天來診視產婦,等到產婦分娩時,洗淨嬰兒照護產婦,誠懇篤實的施展高明技 術。給產婆的感謝金大概從一圓至五、六圓不等,即使是富豪之家,也不超過二十餘圓。若是 因貧困而無法聘請產婆的人家,則會找附近有生產經驗的老婦前來幫忙,她們被稱為先生媽,

大多三十歲以上,年輕的幾乎很少。時至今日西方國家的產婆助產技術相當盛行,甚至為此設 立學校,招收學生,若未能取得畢業證書者不准許執業,因此年輕的產婆陸續出現,用「婆」

這個字來稱呼她們大概不適合了。

【乙】

1906 年,臺北醫院院長長野純藏致函臺灣總督府:「本島經營助產工作被稱為先生媽之人,

從未受過一定教育,往往處置失當,使產婦和嬰兒陷於重症。然以(日本)內地助產婦充任,因 語言、風俗迥異,難以適應,故本島人助產婦之訓練,刻不容緩。」1907 年,總督府制定〈臺灣 總督府助產婦講習生規程〉,招募資格為:學歷為公學校三年級以上,年齡16 歲以上 40 歲以下 品行端正、身體強健之本島人女子,且須在規定年限內修業完成。

11. 依據甲、乙二文,助產婦與先生媽的區別主要為何?

(A)前者無誕子經驗,後者有 (B)前者 30 歲以下,後者 30 歲以上 (C)前者在學校受過助產教育,後者沒有

(D)二者皆受過助產教育,但前者為日本籍,後者為臺籍 答案: C

解析: (A)二文皆未特別指出助產婦有無生子經驗/由甲文「近鄰老婦有經歷者往而舉之,曰先生媽」, 可知先生媽有誕子經驗 (B)乙文敘述助產婦的年齡限制為 16 歲以上 40 歲以下,並非 30 歲以 下/甲文指出先生媽「年齒大抵三十歲以上」 (C)乙文敘述助產婦應遵從〈臺灣總督府助產

(7)

婦講習生規程〉修業完成/從乙文「本島經營助產工作被稱為先生媽之人,從未受過一定教育,

往往處置失當,使產婦和嬰兒陷於重症」可知,先生媽並未受過助產教育 (D)依據乙文,助 產婦為年齡、品行、健康符合標準的本島人女子/二文皆未說明先生媽的國籍有何限制。

12. 下列何者符合甲、乙二文所述?

(A)助產婦的服務對象,大多為日本移居臺灣的孕婦 (B)受過教育的妙齡產婆無誕子經驗,接受度不及先生媽 (C)產婆能提供孕婦產前至分娩的照護,費用由聘請者酌給 (D)臺籍人士的助產婦講習以先生媽優先,唯年齡須低於 40 歲 答案: C

解析: (A)二文皆未提及。僅由乙文中可知日籍助產婦因語言風俗的隔閡而有諸多不便,因此訓練臺 籍的助產婦刻不容緩,可知助產婦服務的對象應多為臺籍孕婦 (B)二文皆未提及 (C)由甲文

「婆隔日來而診之,及分娩,洗兒護母,懇篤盡仁術」可知產婆能提供孕婦產前至分娩的照護,

而「其謝金大抵自一圓至五、六圓,雖富豪者,不過二十餘金」可知費用由聘請者酌給 (D) 依據乙文可知助產婦講習的招募資格為「學歷為公學校三年級以上,年齡 16 歲以上 40 歲以下 品行端正、身體強健之本島人女子」,並未以先生媽優先。

▲ 閱讀下文,回答第 13-14 題

寒家敞垣上藤蘿,見者多賞其初夏展放時,新綠如染,葉葉鱗次,微風過去,作碧波千萬頃。

而某更領略秋冬之際,霜深宇凈,落葉滿庭階,如在萬山深處,令人意思孤遠。因意此蘿為先君 手植,至今三十餘載。先君見背已二十餘年,猶令某對之肅肅,不敢作凡近想。生我之教訓,固 何時已乎!敢請先生為書「蘿棲」字,以寵其居,志不忘也。(高阜〈與周減齋先生〉)

語譯: 寒舍寬闊的矮牆上長滿藤蘿,看過的人大多欣賞藤蘿於初夏時綠葉展放的姿態,一整片宛如塗 染上的新綠,一葉葉如魚鱗般緊密排列,微風吹過,就像千萬頃碧波一樣。但我更能領略在秋 冬之際,霜露深重而天地清冷,庭院的臺階上滿是藤蘿落葉,宛如置身在群山深處,令人興起 人事凋零的孤遠情思。因為想到這藤蘿是先父當年親手栽植,至今三十多年。先父辭世已有二 十多年,仍令我對他肅然起敬,不敢有平凡淺陋的想法。他生養我的教導訓誡,怎麼會有結束 的時候!冒昧請求先生為我書寫「蘿棲」二字,特別以此作為居室名稱,讓我永遠不忘親恩。

13. 關於上文的藤蘿,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歷家中人事代謝,仍生生不息 (B)初夏蔓生池上,風來碧波萬頃 (C)逢秋葉落,興發離群索居之情 (D)父親悉心照料,藉以追念祖父 答案: A

解析: (A)藤蘿為作者父親手植,如今父親過世,藤蘿仍枝葉繁茂,生生不息 (B)文中描述初夏時藤 蘿枝葉繁茂,宛如碧波萬頃,並非意指藤蘿蔓生池上 (C)文中描述藤蘿於秋天葉落,使作者 聯想人事代謝,並非起興離群索居的想法 (D)未提及父親是否為追念祖父而照料藤蘿,應是 作者悉心照料,藉以追念父親。

14. 上文為求周減齋惠賜墨寶,採取何種言說策略?

(A)向對方透露先父未竟遺願 (B)請對方諒察綿長思親衷懷 (C)邀對方同遊故居撫今追昔 (D)讚對方筆力超凡難望項背 答案: B

解析: (A)文中並未透露先父未完成的遺願 (B)作者於求字的信函中描述藤蘿,並以「蘿棲」為居室 之名,藤蘿寄託作者對亡父的無限懷念 (C)作者並未邀請對方同遊故居 (D)文中並未稱讚對 方筆力高超。

▲ 閱讀下文,回答第 15-16 題

飛車劉八,從孫樹珊之御者也。其御車極鞭策之威,盡馳驅之力,遇同行者,必驀越其前而 後已,故得此名。馬之強弱所不問,馬之饑飽所不問,馬之生死亦所不問也。歷數主,殺馬頗多。

一日,御樹珊往群從家,以空車返。中路馬軼,為輪所軋,仆轍中,其傷頗輕,竟昏瞀不知人,

舁歸則氣已絕矣。(紀昀〈飛車劉八〉)

舁:抬。

(8)

語譯: 飛車劉八,是為我堂孫紀樹珊駕車的人。他駕車時極盡威風的揮鞭抽打,用盡全力驅車趕馬,

遇到其他馬車,非要超越對方才罷休,因此得到這個外號。他從不考慮馬的強弱,也不在乎馬 的飢餓或飽足,連馬的生死也不管。他前後跟過幾個主人,不少馬死在他手下。一天,他趕車 送紀樹珊到堂兄弟家裡去,自己空車返回。途中馬忽然跑了起來,劉八被車輪壓住,倒在車輛 所行經的道路上,看起來傷得不重,但竟然昏迷不省人事,把他抬回家時,他已經氣絕身亡。

15. 依據上文,何者的待人思維最接近劉八?

(A)對店員說「這碗麵裡有蟲!叫店長出來」的顧客 (B)對選手說「盡全力就好!不必在乎名次」的教練 (C)對員工說「拚第一!別計較公司給多少資源」的老闆 (D)對魯蛇說「越害怕越要來!懂得輸才懂得贏」的贏家 答案: C

解析: 題幹:劉八好爭逞勝,為了自己的威風,不顧馬匹的死活,與(C)選項只求員工拚第一,卻不 願給予更多資源的慣老闆類似。

16. 上文藉劉八的下場,最可能想警惕讀者:

(A)勿藉寇兵而齎盜糧 (B)勿淈其泥而揚波 (C)榮辱之來,必象其德 (D)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答案: C

解析: 題幹:作者欲藉此故事表達不仁不義、只求爭強好勝的人,終究自食惡果 (A)不借給敵寇兵 器,不供給盜賊糧食。告誡勿採用錯誤的作法而使敵人得利。語出李斯〈諫逐客書〉B4 (B) 不攪渾泥水而掀起波瀾。告誡勿隨著世俗沉淪。語出屈原〈漁父〉B5 (C)榮辱的到來,必定 相應於人們的品德。意謂事出有因,禍福自取。語出荀子〈勸學〉B5 (D)人家就像刀和砧,

我們正如魚和肉。比喻自己受制於人,處於任人擺弄的境況。語出司馬遷〈鴻門宴〉B6。

▲ 閱讀下文,回答第 17-19 題 【甲】

頃讀《顏氏家訓》,有云:「齊朝一士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 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吾時俯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 也!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願汝曹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①於亂世,猶為此言,尚 有〈小宛〉詩人之意,彼閹然媚於世者,能無愧哉!(顧炎武〈廉恥〉)B2

語譯: 我最近讀《顏氏家訓》,有一段說:「齊朝有一位士大夫,曾對我說:『我有一個兒子,已經十 七歲,稍微懂得寫文書奏章,教他學鮮卑話和彈琵琶,漸漸熟練了解,用這套本領去服侍公卿 貴人,沒有不被寵愛的。』我那時低著頭,沒有回應。這個人教兒子的心態真奇怪啊!如果藉 由這些技藝、能力,即使能獲得公卿宰相的高位,我也不願意你們這樣做!」唉!顏之推不得 已才在北齊做官,還說出這種話,尚且有《詩經.小宛》作者在亂世深自警惕,不同流合汙的 用意,那些曲意順從,取悅世俗的人,能不覺得慚愧嗎?

【乙】

張易之兄同休,嘗請公卿宴②於司禮寺,因請御史大夫楊再思曰:「公面似高麗,請作高麗 舞。」再思欣然,帖紙旗巾子,反披紫袍,作高麗舞,略無慚色。再思又見易之弟昌宗以貌美被 寵,因諛之曰:「人言六郎似蓮花,再思以為不然,只是蓮花似六郎耳。」有識咸笑之。後昌宗 兄弟犯贓,則天命桓彥範、李承嘉勘當以取實。經數日,彥範等奏:「昌宗兄弟共有贓四千餘貫,

法當解職。」昌宗奏:「臣有功於國家,所犯不至解免。」則天問諸宰臣曰:「昌宗③於國有功 否?」再思時為內史,奏曰:「昌宗合煉神丹,聖躬服之有效,此實莫大之功。」乃赦之。天下 名士,視再思如糞土也。(劉肅《大唐新語》)

語譯: 張易之的哥哥張同休,曾經於司禮寺宴請公卿大臣,他向御史大夫楊再思說:「你長得很像高 麗人,請跳一首高麗舞。」楊再思欣然同意,將紙片貼在巾上,反披著紫袍,跳起高麗舞來,

完全沒有羞慚的臉色。楊再思見到張易之的弟弟張昌宗因美貌而受武則天寵愛,因而諂媚的說:

「人家都說六郎貌美如蓮花,我覺得這麼說不恰當,只是蓮花長得像六郎罷了。」有見識的人 張同休、張易之、張昌宗為三兄弟。

(9)

都笑他。之後張昌宗兄弟有貪汙嫌疑,武則天命桓彥範、李承嘉調查實情。過了幾天,桓彥範 等人上奏:「張昌宗兄弟共貪汙贓款四千多貫錢,依法應該予以解職。」張昌宗上奏辯駁:「我 對國家有功,所以犯罪不應受罰解職。」武則天詢問大臣:「張昌宗真的對國家有功嗎?」楊 再思當時擔任內史,上奏說:「張昌宗兄弟煉神丹,聖上親自服用後很有效,這實在是莫大的 功勞。」於是武則天赦免張昌宗的罪。因此天下的名士看不起楊再思,視他為糞土。

17. 甲、乙二文共同批評的對象是:

(A)諂諛奉承者 (B)教導失措者 (C)舌粲蓮花者 (D)賣主求榮者 答案: A

解析: (A)甲文中的北齊士大夫與乙文中的楊再思均是諂媚奉承的人。

ˉ

18. 關於甲、乙文中①、②、③三個「於」的用法與意義,正確的研判是:

(A)①②相同 (B)②③相同 (C)①②③皆相同 (D)①②③皆不同 答案: A

解析: 題幹:①在 ②在 ③對於。

19. 關於甲、乙二文的敘寫方式,最適當的解說是:

(A)二文作者皆以親見的官員醜態,做為評論案例

(B)甲文先摘引《顏氏家訓》文句,再譴責該書作者心態可議 (C)乙文就楊再思與張易之的互動記錄三事,以呈現楊再思為人 (D)乙文作者似未置評論,實藉「天下名士」的反應來表達自己的看法 答案: D

解析: (A)甲文引用《顏氏家訓》的例子,並非顧炎武親身所見/乙文作者未說明是否親見楊再思醜 態 (B)並未譴責《顏氏家訓》作者,而是譴責書中所舉北齊官員的心態 (C)乙文所舉三事分 別為楊再思受張同休之邀而跳高麗舞、楊再思諂媚張昌宗的美貌、楊再思諂媚張昌宗為其脫罪,

並非與張易之互動的事例 (D)乙文文末「視再思如糞土也」其實也是作者對楊再思的評價。

▲ 閱讀下文,回答第 20-22 題

【甲】

水潺潺巉石間,與石皆作藍靛色。導人謂此水源出硫穴下,是沸泉也。余以一指試之,猶熱 甚。(郁永河《裨海紀遊》)

語譯: 水潺潺流在險峻的岩石間,和岩石都呈深藍色。嚮導說這溪的水發源自硫穴下,是溫泉;我用 一根手指試水溫,還非常熱。

【乙】

湯泉,在湯圍,廳治南四十里。遠望熱氣蒸騰,泉中若沸,附近田園多被泡傷。土人無冬夏,

澡浴於此。(柯培元《噶碼蘭志略.山川志》)

語譯: 湯泉,在湯圍溝,廳政府往南四十里的地方。遠遠望去熱氣上升,泉中彷彿沸騰般煙霧繚繞,

附近田地大多過熱而受損。當地原住民不分冬夏,都在此沖澡沐浴。

【丙】

不須調鼎釀烟濃,獨藉乾坤一氣鎔。昇月樓前泉滾滾,員山館下水淙淙。

滌來汗垢千般去,療得皮膚百病鬆。浴罷倚欄舒望眼,龜峰聳峙對西峰。(莊芳池〈湯圍溫泉〉)

語譯: 不需要以鼎烹調食物而煙霧瀰漫,只要憑藉天地自然便能熱氣蒸騰。只見昇月樓前溫泉翻湧,

聽得員山館下流水淙淙。在此沐浴能洗滌長久累積的汙漬汗垢,治療皮膚以及各種毛病使身體 舒暢。洗完澡後倚靠欄杆遠望舒展身心,只見龜山高聳峙立對著西邊的山峰。

硫穴:約在陽明山硫磺谷。

湯圍溫泉:在宜蘭礁溪。

(10)

20.關於甲、乙二文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甲文描寫溫泉流過陡峭山石間 (B)乙文提到田園受惠於溫泉地熱 (C)二文皆有作者親探水溫的描寫 (D)二文皆提到居民常於溫泉洗浴 答案: A

解析:(A)由「水潺潺巉石間」可知,溫泉流在陡峭山石間。巉,高險、險峻 (B)由「泉中若沸,附 近田園多被泡傷」可知,附近田地大多因過熱而受損,並非受惠於溫泉地熱 (C)甲文「余以 一指試之,猶熱甚」描寫作者親探水溫,乙文未有此描寫 (D)由乙文「土人無冬夏,澡浴於 此」可知,居民常於溫泉洗浴,甲文未有此描寫。

21.關於乙文、丙詩的敘寫方式,最適當的是:

(A)乙文依時間序,呈現從廳治出發的遊歷經過 (B)乙文以人喻景,形容湯圍溫泉宛如人間仙境 (C)丙詩透過對仗,凸顯湯圍溫泉今昔景觀之別 (D)丙詩末句寫景,藉望遠所見表達浴後的舒暢 答案: D

解析: (A)乙文描述湯圍溫泉的地點與周邊景觀,以及當地原住民利用溫泉的生活習慣,並未依時間 序呈現遊歷經過 (B)無此說 (C)丙詩「昇月樓前泉滾滾,員山館下水淙淙」描述溫泉流經當 地建築物周邊的情形,並非呈現今昔景觀之別 (D)由「浴罷倚欄舒望眼,龜峰聳峙對西峰」

可知。

22. 依據下表,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碳酸氫鹽泉 硫酸鹽泉 水中陰離子 碳酸氫根離子為主 硫酸根離子為主

主要分布 變質岩區 火成岩區

著名溫泉

礁溪溫泉 水溫約60°C

水清無味 pH 值 6.6~7.9

陽明山溫泉 水溫約90°C

有刺鼻味 pH 值 2.0~6.5 (A)甲文的「硫穴」,地質屬於火成岩

(B)乙文泉水的陰離子,主要為硫酸根離子 (C)甲文的泉水氣味濃烈刺鼻,丙詩的泉水無味 (D)乙文「泉中若沸」與丙詩「泉滾滾」水溫熱度相近  答案: B

解析: 甲文由「導人謂此水源出硫穴下,是沸泉也」可知,為陽明山硫磺谷溫泉,屬於硫酸鹽泉。乙 文由「湯泉,在湯圍」、丙詩由題名「湯圍溫泉」可知,為宜蘭礁溪溫泉,屬於碳酸氫鹽泉 (A)

「硫穴」屬硫酸鹽泉,主要分布於火成岩區 (B)碳酸氫鹽泉的陰離子,主要為碳酸氫根離子,

而非硫酸根離子 (C)甲文中的泉水屬硫酸鹽泉,有刺鼻味;丙詩中的泉水屬碳酸氫鹽泉,水 清無味 (D)乙文和丙詩中的泉水皆屬碳酸氫鹽泉,水溫約 60°C。

▲ 閱讀下文,回答第 23-25 題

【甲】

2020 年適逢臺灣毛豆外銷 50 周年。有「臺灣綠金」之稱的毛豆,①在日本的市占率相當高。

這個產業曾因中國大陸進入市場而大幅衰退―②從1991 年狂銷日本 4.4 萬公噸,到 2007 年只 剩2 萬公噸。最終在智慧科技協助下,③2019 年外銷世界超過 3.8 萬公噸,④出口值超過 8400 萬 美元。這個轉折的幕後推手,是高雄農改場旗南分場長周國隆。他認為「全面機械化才有競爭優 勢,但要機械化,就要大面積種植」。周國隆於是在2001 年向農委會提出計畫,租用臺糖荒廢的 甘蔗田經營大農場,並說服「豆販仔」(中盤商)轉型為專業農民,由他們和加工業者共同出資 租地、買機具,建立夥伴關係。他又研發新品種,「高雄9 號」即為代表作。「高雄 9 號」每公 頃產量可達8 公噸,高於以往「高雄 5 號」的每公頃 6 公噸,且抗病性更好,奠定產業起死回生的 基礎。

(11)

曾獲神農獎的百賢農產董事長侯兆百,也熬過毛豆產業低谷,積極朝精準農業發展。例如採 收機有AI 設備,能透過 GPS 定位與自動拍照掌握產量與品質;土壤感測器可了解毛豆田不同區 塊的溫濕度、導電度,提供施肥資訊;經雷射整平機器整地,作物才不會在灌溉時「前面淹死,

後面渴死」。臺灣要發展智慧農業,關鍵是整合科技和農業,找到標準化及智慧化的切入點。(改 寫自郭芝榕〈智慧新農業讓綠金產業逆轉勝〉)

【乙】

23. 甲文①、②、③、④畫線處的敘述,何者能在乙圖中得到明確印證?

① ② ③ ④

(A) V V V

(B) V V

(C) V V

(D) V V

 

答案: C

解析: ①由乙圖可知臺灣毛豆出口至日本的總量,但無法得知臺灣毛豆在日本的市占率。②由乙圖 1991、2007 年臺灣毛豆出口至日本總量可知。③由乙圖 2019 年臺灣毛豆出口總量 38915 公噸 可知。④由乙圖可知臺灣毛豆出口總量,無法得知出口值。

24.依據甲文,何者不是臺灣毛豆產業脫困的原因?

(A)臺糖提供技術轉移 (B)擴大租地栽種面積 (C)上中下游轉型整合 (D)研發產量高的品種 答案: A

解析: (A)文中僅提及臺糖提供荒廢的甘蔗田出租給農民經營大農場,並未提及臺糖提供技術轉移 (B)由「全面機械化才有競爭優勢,但要機械化,就要大面積種植」、「租用臺糖荒廢的甘蔗田 經營大農場」可知 (C)由「說服『豆販仔』(中盤商)轉型為專業農民,由他們和加工業者共 同出資租地、買機具,建立夥伴關係」可知 (D)由研發新品種「高雄 9 號」可知。

25. 依據甲文,何者最符合「精準農業」的要件?

(A)縮小農地面積,集中耕作 (B)應用數據資訊,因地制宜 (C)保障智慧產權,注重專利 (D)減少資源投入,自給自足 答案: B

解析: (B)由「土壤感測器可了解毛豆田不同區塊的溫濕度、導電度,提供施肥資訊」可知。

(12)

▲ 閱讀下文,回答第 26-29 題

【甲】

白居易29 歲進京考中進士,32 歲經吏部銓選,授秘書省校書郎(九品)。剛上班收入有限,

白居易選擇租屋。當時的長安,商人、官員、考生等來來去去,人口流動大,租屋盛行,而且房 價極高,一般人根本買不起。白居易36 歲結婚時,年薪約臺幣 150 萬,仍是無殼蝸牛。

上班隔年,白居易因母親前來投靠,在下邽買了第一間房――這個「渭北莊園」對他一直有 重要意義,但自己仍賃居長安。35 歲,白居易任盩庢縣尉,隔年,回長安任左拾遺(八品),兩 年後改任京兆府戶曹參軍(七品)。44 至 49 歲,白居易外放江州司馬、忠州刺史,50 歲又重返 長安。此時,白居易由主客郎中知制誥升遷中書舍人(五品),終於在京城買房。他選擇新昌坊,

除了地段熟悉,也與妻子娘家在隔街的靖恭坊有關。

新宅住約一年半,白居易任杭州刺史。53 歲回來時,自請調職東都洛陽,在履道坊買到柳宗 元岳父曾擁有的宅院,「竹木池館,有林泉之致」,令他「識分知足,外無求焉」。

【乙】

元和二年五月一日,韓城縣人白居易 向黃○○賃取 中〔 〕堂舍。價 每月銀錢捌拾文,並於一、十五日各與錢 肆拾文。立契後,一年內不得悔,先悔者 罰銀錢捌拾文,入不悔人。兩和立契,畫 指為驗。

舍 主 黃○○

賃舍人 白居易(左拾遺)

保 人 楊○○(中書舍人)

知見人 吳○○

【丙】

唐代堂舍營繕上限表 面寬

(間)

縱深

(架)

官 員

三品以上 五 九 五品以上 五 七 六、七品以下 三 五

庶人 三 四

26.依據甲文,關於白居易租屋購屋的敘述,何者正確?

(A)授官後任職下邽縣,就近於金氏村購置「渭北莊園」

(B)婚後十餘年仍輾轉於長安常樂、宣平、昭國等坊租屋 (C)曾租屋於長安新昌坊,是購屋時選擇該坊的原因之一 (D)為購得柳宗元岳父的園林宅院,乃自請調職東都洛陽 答案: C

解析: (A)白居易在長安任職秘書省校書郎的隔年,母親來投靠,因長安房價太高,故於下邽縣金氏 村購置渭北莊園 (B)白居易於 36 歲結婚,婚後租屋地點為長安新昌、宣平、昭國等坊。長安 常樂坊為婚前租屋地點,並非婚後的租屋地點 (C)由「他選擇新昌坊,除了地段熟悉,也與 妻子娘家在隔街的靖恭坊有關」可知 (D)由「53 歲回來時,自請調職東都洛陽,在履道坊買 到柳宗元岳父曾擁有的宅院」可知,白居易並非為了購宅而自請調職。

(13)

27. 依據上述資料,對於①、②的研判應是:

①隨著官位品階上升,白居易租的房子也越來越靠長安繁華地區。

②白居易寫〈琵琶行〉時(元和十一年),把長安的自有住宅出租他人。

(A)①正確,②錯誤 (B)①、②皆無法判斷 (C)①無法判斷,②錯誤 (D)①正確,②無法判斷 答案: C

解析: ①由甲文可知,白居易任九品官時租屋於長安長樂坊、八品官時租屋於長安新昌坊、七品官時 先後租屋於長安宣平坊與昭國坊,文中僅提及住處,並未比較其繁華程度,故無法判斷。②依 據甲、乙文內容,白居易於元和二年任左拾遺,約為36 至 38 歲,由此推知元和十一年,白居 易約為45-47 歲,當時他於長安尚未擁有自有住宅,故為錯誤。本題亦可從〈琵琶行〉中「江 州司馬青衫濕」可知,白居易於江州司馬任內時創作〈琵琶行〉,當時應為44 到 49 歲,對照 圖表可判斷白居易當時並未於長安擁有自有住宅。

28. 若乙文為白居易的租屋契約,依據甲文、丙表,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應是昭國坊 (B)〔 〕應是五間九架 (C)租金採逐月一次付清方式 (D)一年內悔約者罰租金一個月 答案: D

解析: (A)由乙文「賃舍人 白居易(左拾遺)」,以及甲文「隔年,回長安任左拾遺(八品),兩年後 改任京兆府戶曹參軍(七品)」可知,當時白居易應為36 至 38 歲。依據甲文圖表,此時租屋 地點應為長安新昌坊 (B)依據丙表,左拾遺(八品官)的堂舍營繕上限應為三間五架 (C)由 乙文「價每月銀錢捌拾文,並於一、十五日各與錢肆拾文」可知,租金每月分二次付清 (D) 由乙文「價每月銀錢捌拾文」、「一年內不得悔,先悔者罰銀錢捌拾文」可知。

29. 依據丙表,白居易 50 歲購屋時,下列哪個房屋物件最符合他當時的身分?

(A) (B)

ˉ

(C) (D)

答案: B

解析: 由甲文「50 歲又重返長安。此時,白居易由主客郎中知制誥升遷中書舍人(五品)」可知,白 居易50 歲時為五品官,依據丙表,五品官的堂舍營繕上限為五間七架,故選(B)。

▲ 閱讀下文,回答第 30-31 題

往昔「富貴」指的是錦繡華服,而今「貧褸」卻不是寒酸窘絀。衣服上的窟窿可以是品味的 象徵,一襲波希米亞黑的極簡美學,美得有殘缺,美得不規則不對稱,才是美得傲世獨立。要探 討此種「襤褸相」,不能不提八〇年初在巴黎一炮而紅的日本設計師川久保玲。她以衣飾結構的 突兀與布料創新震驚時裝界,尤其是最早的一件窟窿毛衣,讚者譽為日本核戰終結、浩劫美學的 代表,譏者則比做流浪街頭的乞婦丐兒。然此窮非彼窮、此破非彼破,川久保玲的「破」是反機 械文明的一致性與完美追求,標榜有深度的返璞歸真,水清見底的色境,空山靈雨的意境,不是 肉體的衣服,而是心靈的衣服。「從零開始」是她至信不移的座右銘—於是川久保玲的衣服有

「清貧」的哲學實踐,清心寡慾;川久保玲衣服的售價也水漲船高,多了好幾個零。(改寫自張 小虹〈末世紀的襤褸美學〉)

(14)

30. 依據上文,關於川久保玲襤褸美學的敘述,何者正確?

(A)依隨八○年代主流美學 (B)標榜色調斑駁的頹廢風 (C)寓含對機械文明的反思 (D)引發日本服飾漲價風潮 答案: C

解析: (A)由「八〇年初在巴黎一炮而紅的日本設計師川久保玲。她以衣飾結構的突兀與布料創新震 驚時裝界」可知,川久保玲的美學與八○年代主流美學截然不同 (B)由「她以衣飾結構的突 兀與布料創新震驚時裝界」、「標榜有深度的返璞歸真」可知,川久保玲並非標榜色調斑駁的頹 廢風 (C)由「川久保玲的『破』是反機械文明的一致性與完美追求」可知 (D)文中僅指出川 久保玲獨特的清貧哲學,使其服飾售價高漲,並未提及日本服飾的漲價風潮。

31. 依據上文,何者最接近川久保玲「從零開始」的理念?

(A)齋心滌慮,回復本真 (B)調節貧富,消解對立 (C)始於無瑕,止於至善 (D)材質環保,設計簡約 答案: A

解析: (A)文中指出川久保玲的清貧哲學為清心寡慾,她刻意打破機械文明追求的一致性與完美,標 榜有深度的返璞歸真,所設計的服飾看似襤褸,實則表現心靈的澄澈真實,與「齋心滌慮,回 復本真」最為接近。齋心滌慮:摒去雜念,清心寡欲。

▲ 閱讀下文,回答第 32-35 題

【甲】

同樣是命運之神,〈少司命〉比「紛總總兮九州,何壽夭兮在予?」的〈大司命〉更貼近尋 常兒女的悲歡人生。詩中巫對神的追求,極盡低迴婉轉、纏綿悱惻。她尤其喜愛「滿堂兮美人,

忽獨與余兮目成」句,彷彿茫茫人海藏著看不見的線索,那命中注定要經歷情事的兩人,無須繁 複的鋪排、費盡唇舌的鼓吹,於滿堂人群之中,□□□□。(簡媜《我為你灑下月光》)

語譯:

《楚辭.大司命》:「紛總總兮九州,何壽夭兮在予。」:九州的芸芸眾生,誰長壽或誰早夭,決定權 握在我手裡。

《楚辭.少司命》:「滿堂兮美人,忽獨與余兮目成。」:滿堂都是美人,忽然唯獨看見你以眼神對我 傳情。

【乙】

少司命祠前臨汩羅江處搭起一座高臺,高臺對岸是祭壇,人群圍在四周恭敬奉上祭品。兩邊 樓船各一,左為男祝,右為女祝。羋月與黃歇各自上了樓船。當羋月換好荷衣,頭戴蘭冠,樓船 已馳近高臺。

羋月率眾女拾階而上,對面黃歇也率眾男登臺。羋月與黃歇雖然情愫暗生,卻從未似這般站 在人前,她且畏且喜,內心複雜萬分。巫祝們就位後,齊聲歌舞迎神:「秋蘭兮蘼蕪,羅生兮堂 下。綠葉兮素華,芳菲菲兮襲予」,高臺蘭蕪香氣瀰漫,華服男女揮灑繽紛落英,如仙如幻。之 後是由貴族男女扮演的大司命與少司命降臨人間:「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滿堂兮美人,忽 獨與余兮目成」,原本遙遙相對的羋月與黃歇,在眾人簇擁下緩緩走近,長袖相合,四目含情,

當真是「獨與余兮目成」。瞬時她覺得與他宛如天上神祇,相遇相知,塵世紛擾不過是過眼雲煙。

人群中,秦王駟也遠遠看著。他雖來得晚些,卻正趕上「滿堂兮美人,忽獨與余兮目成」這 一節。他沒想到九公主跳祭舞竟有神靈附體般的魔力,與先前判若兩人,萬物彷彿因她而失色。

他心底湧上一個念頭:「若這次聯姻楚國的公主是她便好了」。(改寫自蔣勝男《羋月傳》)

32.甲文末尾的□□□□,若上承「忽獨與余兮目成」敘寫,最適當的詞語應是:

(A)一見鍾情 (B)一親芳澤 (C)一顧傾城 (D)一唱三嘆 答案: A

解析: 題幹:作者欲表達於眾人之中,兩人眼神一接觸便產生強烈感情,宛如命中注定 (A)男女之 間初次相見就彼此愛悅。今亦借指對人或物,一見面就產生深厚情愫 (B)親近自己所喜愛的 女性 (C)形容女子容貌美豔 (D)原指音樂和歌唱簡單而質樸。後用以形容詩義婉轉而深刻。

(15)

33. 依據乙文的描寫,下列圖示何者正確?

(A) (B)

ˉ

(C) (D)

答案: A

解析:(A)由「少司命祠前臨汩羅江處搭起一座高臺,高臺對岸是祭壇」可知。

34. 依據甲、乙二文,對於①、②的研判應是:

①由甲文「詩中巫對神的追求」與乙文「齊聲歌舞迎神」可推知:〈少司命〉詞句會以巫祝口吻,

表達對神的傾慕。

②在乙文描述的祭典中,由羋月扮演巫祝,對黃歇扮演的神表達傾慕之情。

(A)①、②皆正確 (B)①、②皆錯誤 (C)①正確,②錯誤 (D)①錯誤,②正確 答案: C

解析:②乙文中,羋月與黃歇分別扮演大司命與少司命,在由眾男眾女扮演的巫祝歌舞簇擁下,降臨 人間。

35. 甲、乙二文皆引用「忽獨與余兮目成」,藉古典文學經營美感。關於二文運用此句的解讀,最不 適當的是:

(A)甲、乙二文皆從「忽獨與余兮目成」過渡到情竇敘寫 (B)甲文藉「她」熟誦此句,表達愛情受命運擺布的感傷 (C)乙文藉祭典中唱到此句,呼應羋月黃歇早已互有好感 (D)乙文藉秦王駟聞見祭典唱到此句,觸發心儀羋月之情 答案: B

解析: (A)甲文藉此描寫兩人一見鍾情,之後經歷情事宛如命中注定;乙文藉此描寫羋月與黃歇四目 相接,眉目含情,頓時忘卻塵世紛擾 (B)由「她尤其喜愛『滿堂兮美人,忽獨與余兮目成』

句,彷彿茫茫人海藏著看不見的線索,那命中注定要經歷情事的兩人,無須繁複的鋪排、費盡 唇舌的鼓吹,於滿堂人群之中一見鍾情」可知,她熟誦此句,是因為對於詩句中所描述一見鍾 情的心動感覺相當憧憬 (C)由「羋月與黃歇雖然情愫暗生,卻從未似這般站在人前,她且畏 且喜,內心複雜萬分」可知,兩人早已互有好感 (D)由「他沒想到九公主跳祭舞竟有神靈附 體般的魔力,與先前判若兩人,萬物彷彿因她而失色。他心底湧上一個念頭:『若這次聯姻楚 國的公主是她便好了』」可知。

▲ 閱讀下文,回答第 36-38 題

2018 年 7 月 10 日,約四個月大的「妹仔」與母熊走失,自此展開人間之旅。歷經 280 天的安 置與野化訓練,小熊終於要回家了。

4 月 28 日上午,地面部隊徒步出發。29 日,野放前一天,我最後一次到野訓場餵牠―十七 天沒見,想念,但不如不見。為了讓小熊回家前斷開與人的連結,野放前三週開始進行陌生人趨 避訓練。每次我們都請不同人進場,製造巨響,甚至用辣椒噴霧,直到牠見人就懼怕逃躲為止。

野放前兩週,野訓團隊也避不見牠,餵食只從籬外丟進。這樣的「斷捨離」,對牠和我們都是痛

(16)

苦的過程。

30 日清晨,移進運輸籠的小熊從麻醉中醒來,準備搭機,地面部隊也在天亮前到達野放地點。

7 點 10 分,直升機飛抵目的地,地面部隊立即將運輸籠抬下。這個野放地點位在邊坡,周圍沒有 陡峭地形,將是小熊新生活的起點。下午 2 點,四位獸醫一致同意,小熊可以野放了。我提起籠 門,牠小心翼翼踏出步伐,流露遲疑和徬徨。當牠在樹林邊回眸,我示意夥伴點鞭炮擲向小熊

―縱使臨別在即,也不能讓牠有一絲人類友善的想法。小熊驚慌跑開,爬上一棵大樹。這是逃 避危險的典型反應。隔天,山下研究室回報小熊身上衛星發報器的定位點,牠已移動了 1 公里,

在約兩千公尺高的山稜。

回營地後,下了一場大雨。願這場雨洗盡小熊身上的人間味,抹去我們在林子的足跡。今後,

牠是牠,我是我。親愛的孩子,加油,回家快樂。(改寫自黃美秀《小熊回家:南安小熊教我們 的事》)

黑熊野放的主要考量因素

年齡 黑熊在1~2 歲時脫離母熊自行生活,故以 11 到 23 個月為宜。

環境 區內熊隻不宜密集,以免過度競爭。

季節 秋冬固為青剛櫟結果期,但熊隻活動密集。春末則山區野果充沛,野放 個體在颱風季前,能有足夠時間探索環境。

36. 依據上文,關於南安小熊野放的敘述,何者正確?

(A)陌生人趨避訓練由作者到場執行三週 (B)部分工作人員約花兩天步行到野放處 (C)小熊以直升機載運上山時採全程麻醉 (D)野訓團隊用鞭炮驅使小熊離開運輸籠 答案: B

解析: (A)由「為了讓小熊回家前斷開與人的連結,野放前三週開始進行陌生人趨避訓練。每次我們 都請不同人進場」可知,並非由作者到場執行 (B)由「4 月 28 日上午,地面部隊徒步出發」、

「30 日清晨,……地面部隊也在天亮前到達野放地點」可知 (C)由「30 日清晨,移進運輸籠 的小熊從麻醉中醒來,準備搭機,地面部隊也在天亮前到達野放地點。7 點 10 分,直升機飛 抵目的地,地面部隊立即將運輸籠抬下」可知,小熊並非為全程麻醉 (D)由「我提起籠門,

牠小心翼翼踏出步伐,流露遲疑和徬徨。當牠在樹林邊回眸,我示意夥伴點鞭炮擲向小熊」可 知,應是小熊走出運輸籠,在樹林邊遲疑時,野訓團隊用鞭炮驅使小熊離開人群。

37. 依據上文,對於①、②的研判應是:

①從文中「四個月大」與「280 天」可知:黑熊野放已就表中「年齡」因素做有利考量。

②從文中「4 月 28 日~30 日」可知:黑熊野放已就「季節」因素做有利考量。

(A)①、②皆正確 (B)①、②皆無法判斷 (C)①無法判斷,②正確 (D)①正確,②無法判斷 答案: A

解析: ①由表中可知,黑熊野放的年齡宜為 11 到 23 個月,文中妹仔走失時約為四個月大,歷經 280 天的安置與野化訓練,約為 13 個月大,符合野放的年齡。②文中野放時間「4 月 28 日~30 日」

約為春末,由表中「春末則山區野果充沛,野放個體在颱風季前,能有足夠時間探索環境」可 知,符合野放的季節。

38. 關於上文最後一段的感性敘寫,最適當的解讀是:

(A)「下了一場大雨」象徵小熊回歸山林後,前途依然險阻重重 (B)「洗盡小熊身上的人間味」期望小熊不要像人類貪婪好殺 (C)「抹去我們在林子的足跡」表示讓小熊放棄對人類的警惕 (D)「牠是牠,我是我」意謂放手讓小熊自由,無須重逢 答案: D

解析: (A)象徵小熊擺脫人類生活,真正回歸山林 (B)期望小熊能澈底擺脫人類,展開全新的生活,

自然平安長大 (C)表示野訓團隊完全離開小熊的生活。

(17)

二、寫作測驗

下列資料提供了「不好意思」這句話與群己關係、社會氛圍、處世態度的幾種觀察。請就「不好 意思」的運用與影響,寫一篇完整的文章。文章不用訂題目。

在什麼情況下,你會說「不好意思」? 聽者可能有何感受?

道歉 詢問 拒絕 謙虛

……

不好意思,我弄錯了,請您見諒。

不好意思,可否打擾一下,請問教室在哪裡?

不好意思,我正好有事在忙。

不好意思,我雖是碩士,但懂得不多。

……

口氣很好,就原諒他吧!

需要這麼客氣嗎?

唉,好挫折。

他是謙虛?還是沒自信?

……

習慣說「不好意思」,表現臺灣文化特質嗎?

看法一

語言表現文化特質

「不好意思」表達自退一步的善意。臺灣人習慣說「不好意思」,代表整 體社會氛圍是謙抑而有禮的。

看法二

禮貌本是通用原則

「不好意思」和「敝公司」、「小弟不才」、「恭候大駕光臨」……一樣,只 是眾多禮貌用語之一。

你常被「不好意思」困住嗎?

我需要幫忙 我的構想比較好 我另有志趣

【寫作提示】

(一) 重點提示:

1. 可先概述「不好意思」運用的幾種情境,說明其廣泛出現於日常生活中。

2. 接續上段,從群己關係、社會氛圍、處事態度等層面表達自己對「不好意思」的看法。

3. 舉例說明運用「不好意思」的時機與影響,並藉由正反立論,提出如何不被「不好意思」所困住,

進一步提出反思。

4. 總括全文,再次說明「不好意思」的意義。

(二) 寫作範文:

一 生活中,我們常將「不好意思」掛在嘴邊,或表達歉意、尋求協助,或委婉拒絕、表示謙虛,抑 或是作為不具特殊涵義的發語詞使用,顯見這短短的四個字,能被廣泛的運用在各種場合與情境,影 響著自我與他人的互動關係,不僅凸顯了此一中文詞彙的多重意涵,更能藉此造就獨特的文化現象。

二 英國 BBC 新聞便曾以「永不停止道歉的島嶼」為題,報導臺灣的「不好意思」文化。內容提及 使用「不好意思」一詞,是因為一種口頭上的善意,以期能順利開啟一段對話,並保持友好的關係,

但頻繁的使用卻也給人過度有禮的感覺。然而,我認為習慣說「不好意思」所代表的不僅是臺灣人的 禮貌,更是普世通用的行為準則。設想自己走在街頭不小心與他人碰撞,若立刻表示抱歉,就能避免 衝突的產生;或是在學校被老師當眾誇獎,在職場被老闆大力表揚,如果不適時的向同學、同事說聲

「不好意思」,很可能會招來「自以為是」的惡評。可見這看似卑微自謙的歉意,不僅形塑整體的社 會氛圍,更是一種「人之相與」應對進退的處世智慧。

三 記得有次班上在討論園遊會的活動,原本已有了初步的決定,但某位同學卻直截了當的提出批評,

引起眾人不滿,最終不歡而散。事後仔細思量,其實他的觀點並沒有不對,反而提醒了大家設想不周 到之處,只是他若能先說聲「不好意思」,再委婉的道出建議,消弭可能出現的排斥與反感,或許事 情就能圓滿解決。然而,說了「不好意思」,並不意味著萬事無阻,我們不能在表達善意之餘,卻又

(18)

大放厥詞、固執己見;也不能在道歉之後,卻仍一再犯錯、毫無悔意;更不能因此認為他人必須伸出 援手、及時解惑。因為「不好意思」只是作為禮貌性的開端,獲得一次被仔細聆聽的機會,但真正影 響目標達成、溝通順暢與否,後續的實際作為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四 此外,「不好意思」除了是語言表現,也可指情緒感覺,有時我們想到被拒絕的難堪便不願開口 求助,或是擔憂破壞氣氛、讓對方尷尬而隱藏內心的想法,甚至委屈了自己。但是,如果生命一直被 羞澀、膽怯的困窘所絆,又如何能邁向更寬廣的未來?我們或許不必像劉伶縱酒放達、脫衣裸形的做 自己,卻能學習孟子「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我們可以說出「不好意思」緩和氣氛,

而不必懷有「不好意思」的愧疚感。戒掉自我否定,才能活出驕傲的自己。

五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短短四字的「不好意思」,為彼此間搭建起一座友好善意的橋樑,減少爭執 與矛盾,保持和諧、有禮的互動;而掛於嘴邊的「不好意思」則無須總是掛在心上,才能拋開徬徨羞 澀,直視生命的精彩。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具備問題理解、思 辨分析、推理批判 的系統思考與後設思考素養,並能行 動與反 思,以有效 處理及解決生活、

1.領域: ■國語文 □英語文 □本土語 □數學 □社會 □自然科學 ■藝術 □綜合活動 □健康與體育 □生活課程 ■科技 2.議題: □性別平等教育 □人權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學數學宜讀數學史。 本文亦將描述 一些歐拉相關的數學史, 回應108 數學課綱, 「壹、 基本 理念」 中 「三、 數學是一種人文素養, 宜培養學生的文化美感」, 所描述的 「· · ·

主題說明: 透過教育人員專業成長,各學習階段教師能充分掌握並落實素養導向課程.

透過學習「放射現象和核能」、「能量和能源的使用」和「天文學和航天科學」的相關課題,讓學生了解人類活動(例如

課題三 古代主要文化中心的生活 (公元前3500 ~

教學後,我會與現場協助的教師分享教學的內容及該活動與數學課 程相關的部分,也會針對學生程度提出活動中可修改或調整的建議,例

初中科技教育學習領域課程資源 課題六 單利息、複利息和金錢的時間值 策略和管理—延伸學習元素.. 單元 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