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部分 社会的成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部分 社会的成长"

Copied!
3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部分  社会的成长

“美利坚生来便包罗万象……合众国全境土质不一,气候参差,可说国 中有国;因而任何事情若只定一条法则,都不足以概括全局。”

——哈里特・马蒂诺

美国是在不断探索合群生活的道路上成长起来的。在独立战争和南北战 争之间的年代里,这个年青的国家之得以发展壮大,不因善于发现,而因勇 于探索。它的繁荣兴旺,不是由于其尽善尽美的治事之道,而是由于其机灵 多变的精神。它总是怀着一个信念:前途大概总会有一些新事物或较好的事 物出现。这种对群居共处之道的探索,引出了一种新的文明,它的力量不是 理想主义,而是一种乐于接受一般事理的平实态度。美国人只要看到事情在 发展和在推动,就很高兴了。在此之前,历史上又有谁对不可知的未来寄托 过这样大的信心呢?

(2)

第一章  多才多艺之辈新英格兰人

“新英格兰草原到处燃起了篝火,令我喜极而歌……”

——威廉・埃勒里・钱宁 美国请教徒当年从事建设圣经上的“山巅之城”,其所以能够兴旺发达,

只因它是“滨海之市”。倘若此辈当年要把他们的“天堂”建在远离海洋的 内陆群山环绕的谷地之中,把它搞成美洲的瑞士,那么,新英格兰地区乃至 整个美国的历史,势必大异于今日!大海教新英格兰人找到了发展的资源,

这种资源不存在于土地之中,而是他们自己以及在于整个世界。大海为新英 格兰人开拓了广大的市场,也大大启发了他们的心智。

缅想当年,有谁料到:当时的清教徒日后尽成了俗称“扬基”的所谓美 国佬?在旧世界以顽固的教条主义见称的人们一到海洋彼岸却成了机敏灵巧 的表表者?以专心矢志闻名的英国老派人士竟一变而为新英格兰多才多艺的 优秀人物?素来以着眼于天堂之路面著称的英国人竟也异想天开,要去寻找 新市场和开拓新事业?

新英格兰人的表现证明了美国人足以远涉世界而不失其本,也不离其 宗。千百艘船满载着无数小小的美国人群浮侮历险,而他们却始终没有背弃 新英格兰。

新英格兰的兼容井蓄精神不知怎样竟然为它自己保存了这个新国家里最 富于殖民时代气息的地区。这种精神曾使十七世纪的美国清教徒免于陷入乌 托邦主义,而现在又帮着他们的后人好生应付变化多端的种种新问题。而新 英格兰人比之多数别的美国人更善于运用旧世界的技能与方法,也更善于使 之适应新大陆的种种机会。

新英格兰人可说是美国生活草创时期的拓殖者。把昔日弗吉尼亚乡绅与 英国的地主老爷对照,把稍后的托马斯・杰斐逊与西部地主比较,情况就与 此时波士顿企业家之于英国曼彻斯特的同行相类似。新英格兰既是保守主义 也是激进主义的根据地,既有高贵的名门望族也有粗鲁不文的移民,它对这 个新国家的贡献之大,实远远超过其人口和面积所应占的比例。地理环境、

人口和思想这三方面的因素,使新英格兰得以成为当时苟延残喘的旧世界和 行将诞生的新世界之间的一个文化交会地带。

(3)

一  大海,无所不至

海是新旧英格兰之间、巴比仑和锡安圣城之间的通道;它既是从殖民地 到母国的水路,又是使殖民地人民免受贫穷、腐败、政争之厄的鸿沟;大海 乃面向世界的康庄大道。

海是无偏无私的,可以把任何东西运到任何地方:可以把请教徒、圣经、

神学书籍运到新大陆,以建立圣经上所说的“山巅之城”;可以把朗姆甜酒 运到西非洲换得奴隶,然后又把奴隶运到西印度群岛劳役至死;也可以把鸦 片从土耳其的士麦那运到中国。海有多大能耐,新英格兰也有多大能耐。

海之为物,一往空阔,本身没有文化,有之,则是航海者在船上编来自 遣的东西,这是幸事,使得新英格兰人到处飘洋过海,而从不背离乡上。最 初乘船到新英格兰来的清教徒真是戮力同心,除神灵和风涛外,什么也不怕。

他们的合群社会在船上就开始了;当年的《五月花号公约》也是登上新大陆 之前在海上就写好的。旅途中在船上的布道文如温思罗普的《基督徒善行楷 模》,也起到了团结他们这个群体的作用。这种海上生涯大不同于日后美国 人一群一群的陆上西征,因为在航程中看不到满布新奇的花草树木或珍禽异 兽的景象,当然也不会受到野蛮的土著部落的威胁干扰。而在陆上行进,既 可以欣赏到新奇的山川景色,每到之处,又可以扎营,可以散处,可以筑室 而居。可是,把新英格兰人载到他们的“希望之乡”的大大小小船只,却要 他们集中在一起,同舟共济;从而使他们到达目的地时反而比出发前更加亲 密、更加自成一体和更加团结。

十九世纪初年,新英格兰人已经在加尔各答同印度人和在中国同官商们 大打交道了,然而他们最难能可贵的特性却是不忘故土。远涉重洋的船长总 忘情不了本上故乡的田舍家禽。日后此辈优游林下,也总爱在农庄屋顶上布 置一角“船长瞭望台”,以回味一下当年的浪迹海洋;但是,大海却绝非新 英格兰人的归宿之地。杰斐逊曾斥商人“不知有国”,此话徒见古老南方人 见识之局限性,说明他不懂得新英格兰人之特色。新英格兰人与波涛为伍的 精神,实则是出海愈远,思乡更切;这可不易为弗吉尼亚人所理解。杰斐逊 之热爱弗吉尼亚,大抵因为深爱蒙蒂塞洛这个地方和他的庭前熟悉的景色;

而马萨诸塞人对他们的“家国”的眷恋——以亚当斯、珀金斯、杰克逊、卡 博特、李等辈思想为代表的新英格兰爱国主义——深厚之处略同,但却更有 一层广泛的涵义。彼辈心中所念念不忘的是一个精神文明和商业繁荣的总汇 之地。

马萨诸塞土地贫瘠,但海产却很丰富,这一点很早就清楚的了。弗朗西 斯。希金森于一六三○年就这样写道:“此间海鲜之丰,出乎意想,若非目 睹,殆必不信。”初期移民不但捕得鲭、鳕、鲈、龙虾,更有“鲱、鲆、鲟、

单鳍鳕、黑线鳕、鲻、鳗、蟹、蚝及牡蛎之属”。到十七世纪末,捕鱼已成 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的主要行业。鳕鱼之见重于马萨诸塞,一如烟草之于弗 吉尼亚。有人谑称弗吉尼亚这块老领地是建立在“青烟”之上的;然则,马 萨诸塞这个清教徒之乡岂非建立在“咸潮”之上?新英格兰的渔人,一如普 天之下的渔人,自有其保守之处。须知,要使捕鳕人转而捕鲭或捕鲸,其为 难程度几乎不亚于驱英国人为法国人或意大利人。诚然,烟草和棉花(南方新 的主要农作物)使南方人深深植根于乡土,而渔业则引起新英格兰人更加放眼 于世界。

(4)

经营海上贸易需要多面手:如果载货而无利可图,就需要迅速决定是否 弃货而无所顾惜;船到某港(譬如布宜诺斯艾利斯),便要有本领发现手头有 无稀罕货可以就地抛售或有无意外的便宜交易可做;航行途中(比如从广州开 往加尔各答),一旦发现因战祸或风暴而续航有险,就需要马上决定是否有变 更目的地之必要;若遇本船续航有亏损危险,甚至需要当机立断是否变卖全 船,另作打算。总之,船长和货仓大班有自由权去改变投资项目或出航任务,

乃至返航了事——一切取决于如何做最有利。

一七八四年,马萨诸塞议会曾作出决议:“为表彰鳕鱼业对本州之贡献,

特准在会议大厅悬挂鳕鱼图像一幅”(这个图腾直到二十世纪中期赫然犹 存),而被视为神圣的鳕鱼也可谓享尽尊荣。不过,此画的意义却远不止此。

甚至可以说,就某种意义而言,美国独立革命本身也是新英格兰渔业的一件 副产品。因为,正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渔民,新英格兰殖民地才兴建起自己的 船舰,而这又引起英国当局对殖民地商船的忌妒。当年马萨诸塞起义者集会 之地、丹尼尔・韦伯斯特称为“美利坚自由之摇篮”的波士顿市法纽尔大厅,

便是由运销新英格兰鳕鱼致富的波士顿商人彼得・法纽尔所捐建。

新英格兰渔业的鼎盛之日乃在美国独立革命爆发前十年,当时捕鱼量日 丰,几占新英格兰人收入之大半,堪称空前绝后。但这势头在独立革命前后 就衰落了,这并非由于英国法律森严,乃是局面纷扰和战争需要使然。举例 来说:小小的渔镇查塔姆在一七七四年还有捕鳕船二十七艘,十年后仅存四、

五艘;余下的鱼帆多已沦为私掠船,当年的恂恂渔民则一变而为纠纠武夫了。

确实,这场独立战争使美国人得到了极大的独立性。新兴的财主(如乔 治・卡博特,此人十八岁就指挥捕鳕船了),当时多以海上私掠发迹。英帝国 以外的广大海域,昔日走私贩的天下,这时却成了新英格兰商人个个垂涎之 所在。马萨诸塞的约翰・亚当斯就喊出了“不让打鱼,休想和平”的口号;

终于在一七八三年对英和约中取得了在整个英属美洲沿海的广泛捕鱼权。不 过,待到战争结束之际,新英格兰的渔业诚然有所复兴,但此时真正激动英 格兰人心的,却是那条“老商品发现了新市场和老市场找到了新商品”的喜 讯。

关于这方面探索追求的事例真是不胜枚举:许多故事中的人物已经为世 遗忘——在他们那个时代冒险简直是平常之事,许多当时的商品也渺不可寻 了。这里且表其中一件饶有兴味的事,那就是塞缨尔・肖少校之远航销售花 旗参。

历史上第一艘开到中国的美国船是一七八四年八月三十日在广州靠岸 的;主持这次远航的是波士顿出生、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的退伍军人塞缪 尔・肖少校。此人二十多岁时就参与特伦顿、普林斯顿、布兰第瓦茵战役;

他也曾在福奇山谷同华盛顿将军共过患难;又亲眼目睹过宾夕法尼亚和新泽 西两地士兵的哗变;还亲耳聆听过华盛顿一七八三年十二月向他手下军官泣 别的讲话。翌年年初,肖氏象许多其他人一般解甲复员,身无长物,并且负 债累累。这时,有些商界人士买了一条载重三百六十吨名为“中国皇后”号 的船,准备做一笔买卖,出口花旗参到广州;他们请肖氏当货仓大班。一行 在一七八四年初离开纽约港,东航佛得角群岛,以欢乐的仪式庆祝首次越过 赤道,饱看大鲸和箭鱼,六个月后抵达充满异国情调的爪哇和澳门,而目的 地广州终于在望。

人参是一种既产于中国、也产于北美的稀有珍贵药材,中医认为食后可

(5)

以使人长葆青春和延年益寿。直到这次悬挂美国旗的新英格兰船来华之前,

一般都认为,中国每年需用的人参总量不会超过四吨。可是这艘最早来华的 美国船一次就运来了四十吨之多;随后一年之内又翻了一番,需求和售价也 不断上涨。美国商人售出花旗参后,便换回茶叶和其它合销的中国特产,又 可从中赚到一笔大钱。

肖少校在他的航海日记里说,起先中国人不大分得清谁是英国人,谁是 美国人。“后来,他们便称我们为新客;他们听我们指点地图,得知美国土 地辽阔、人口日增的情况,一想到有这么一个人市场可以推销他们帝国的物 产,不觉大喜。”

世界上没有一处角落是这些新英格兰人还未跑到的。一七八四年,乔 治・卡博特属下的一条船,第一次打着美国旗到了俄国的圣彼得堡。从塞勒 姆港出发的商船,同西非沿海交易,并从东非沿海的桑给巴尔运回制清漆用 的硬树脂,又从巴西运回橡胶和套鞋。波士顿来船给闹饥荒的爱尔兰人带去 食物;又常常从夏威夷买檀香木,或从英属哥伦比亚买水獭皮,用以向中国 人换取茶叶。另有一些人则采取“有空即钻,有利即图”的方针:有时从南 美或加利福尼亚买廉价皮革给本乡新兴的鞋厂;有时从南半球搜购上等咖 啡,从秘鲁买奎宁树皮制治疟药,从其它各地买黄麻织麻袋,买亚麻子油供 制漆和制墨水,买紫胶髹漆船只、家具等等。

在新英格兰企业家的眼里,卖买不计大小,货色无分土洋,什么生意都 做。于是,塞勒姆很快便成了小小胡椒子(冷藏设备普及以前的热门货)的全 球交易中心。美国在一七九一年一年转口的胡椒子不足五百磅;到一八○五 年则达七百五十万磅之多,约合苏门答腊西北部的全部年产量。那庞然大物 的鲸鱼,历来是新贝德福和捕塔基特两地渔人主要的捕猎对象,现在人们更 是趋之若狂,也顾不得慈悲心怀,成年累月只在北大西洋、南太平洋上苦苦 追猎,有时一次出海历时三年。

在许多遥远的地方,新英格兰成了这个新国家的名字。在北美洲的西北 海岸水獭皮产地,“波士顿”成了美国的代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南太平 洋岛屿上的土著富商,竟以为“塞勒姆是世界上最有钱和最重要的国家之 一”。

新英格兰航海事业的形式是杂乱无章和不断变动的。在独立革命之前这 个行业大部分都是不合法的;以后则与新辟的航路一样动荡而多险。相形之 下,这比从前航海事业家的经历更富于冒险性;旧世界海上的收益都是通过 传统途径得来的。例如十九世纪早期的英国海上贸易,照例仍是由伊丽莎白 女王时代传下来的东印度公司之类的机构控制;此等机构自立行规,并受官 府节制,这是由来已久的事。所以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海船上往往要为富家闲 散子弟特备榻位,乃是不足为怪的。当时,何止在英国,在欧洲各处也一样,

海上当官的一如陆上,无不属于贵族统治阶级;普通海员提升做大副、船长 的事,几乎是绝无仅有,因为这些人既无这种教养,语言、仪表均不具备,

且无“家世”背景。然而,在新英格兰就不一样了,小伙子即使是水手出身,

也照样可以提升到当船长。塞勒姆有一位由水手干起的船长说,他过去同船 当水手的十三人日后个个都当上了船长。因为新英格兰没有老商行,又无严 格的经营传统,所以海上事业只由各家新贵(卡博特、杰克逊、李、希金森、

柏金斯之辈)操持,此辈所关心的只是各辟市场,以及互显神通。总之,这里 既无贵族体制可以从中选用高级船员,又无与大海结不解缘的普罗海员阶

(6)

级,象英国小说和民谣中常见的“老水手”式的人物在这里是找不到的。

(7)

二、开发资源:凿冰运销西印度群岛

新英格兰不产胡椒、咖啡、糖或棉花,也没有其它大宗的农产品可以向 世界出口。新英格兰的最大资源只在于其人精手巧办法多,以大海为依托,

化恶山恶水为丰饶的货场。有一句常听到的奚落话说,“新英格兰只产花岗 石和冰块,别的都没有。”诚然,新英格兰人足智多谋的无上实证,正在于 其化顽石严冰为良货的能力。

直到十九世纪中叶,调冰消夏还是一种特殊的享受。古罗马人有从高山 采雪下来之举,但那只为好奇玩赏。盖自有史以来,食物但依时令上下。通 常说来,鲜果与菜蔬只当成熟之时方可采摘,而肉类与牛乳也只合随办随用。

大约一八 00 年左右,有一条指导家庭主妇的简单秘诀:“取一夸脱苹果汁放 入容器,加双重精制的细糖令甜,并磨肉豆寇成未掺入,再置牛下承乳。”

总之,在冷藏盛行之前,牛乳只能炼制为黄油或奶酪之类才搁得住,而肉类 则唯有靠风干或盐腌。当时食物样样离不开香料,意在添加口味而掩腐气。

到十八世纪,巴黎、伦敦都有冰淇淋了,海外殖民地也有,不过只限贵 族之家。这时,偶尔也能在英国乡间巨宅橱间看到调冰的冷饮器。而在弗吉 尼亚,则只有皇家总督在威廉斯堡、华盛顿在芒特弗农、杰斐逊在蒙蒂塞洛 和门罗在阿什朗恩等地的豪门巨宅,才有冰库之类的豪华设备。到十八世纪 末,费城出现了几户人家合设冰库的现象;而在坎布里奇则至少有一户富宅 独有一座冰库。不过,由于一六二六年冬天,弗朗西斯・培根爵上曾因试杀 一只鸡埋置雪中冷冻而不慎受寒罹病致死,自此之后,冷藏设备的推广使用 一直就没有取得多少进展。

由于北美洲夏日炎热程度超过同纬度的欧陆,食物在此地颇易变坏;所 以十八和十九世纪到美国来的欧洲旅客,总爱挑剔美国伙食多腐烂的肉类家 禽和酸臭的乳制品,并以这些东西作为话柄。

但是,大约在南北战争之前半个世纪,天然冰的消费量却突然猛增,超 过以往千年的总数。到一八六○年,家用冰箱(“冰箱”这个同是在那不久之 前才在美国创用的)在美国一些新兴城市里已经不再希奇,并且上了烹好书。

而冰淇淋也成了常吃的东西,那本《高迪妇女读物》(一八五○年八月出版)

也称之为“生活必需品”之一;一个社交宴会若是缺了冰淇淋,便象早餐没 有面包正餐没有烧烤肉类一样不成话。有些纽约人家甚至整个夏天都喝冰 水。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远离新鲜牛奶、肉类和蔬菜的产地,

同时家用冰箱也越多,而对天然冰的需求量也越大。以新奥尔良一地为例,

十八世纪二十年代末期每年耗冰量不足四百吨,十年后己增至十倍,又一年 则达二十倍,而到南北战争前竟跃增至七十倍;同期,纽约、彼士顿等北方 城市的耗冰量的增加也十分惊人。十八世纪三十年代末期,正当新英格兰商 界苦于高税率以及波士顿商人经营的印(加尔各答)欧之间运输业一落千丈之 时,新兴的冰业成了新英格兰的大宗出口,这大有助于挽救波士顿港之免于 没落,而其与东西印度之商务亦附带得以复苏。

至此,美国人的饮食便进入“冰冻时代”——从此注重卫生、营养、提 神和有益健康而不再斤斤于口福之美。到了二十世纪中叶,“冰”这个字竟 扩展出了不知多少新的复合词,在美国的词汇中也许无出其右。

冰之成为美国生活中的基本必需品,出力最多的首推波士顿的弗雷德里

(8)

克・图德,日后人称“冰王”。此人纯然是新英格兰式的商界奇才,绝非霍 雷肖・阿尔杰笔下凭勤劳发迹的人物。他之所以成功,并非由于朴实、节俭 的美德,而是由于他意气风发、勇往直前、积极进取和有时甚至是不顾一切 的精神。他既少考虑别人,也非温良恭俭之辈;反之,他更是一个专横、自 负、瞧不起对手和对敌人决不留情的人。不过,他虽然勇于商战,却更爱合 法的垄断。他虽非出身寒微,但也和马萨诸塞许多同辈大商贾一般,得钻营 处便钻营,敛财无所不用其极,包括把自己的家庭联系和社会地位,也都一 鼓脑儿用上。

图德出身波士顿名门,父亲是哈佛毕业生,在约翰・亚当斯手下学过法 律,在乔治・华盛顿麾下当过军法审判长,最后开业为律师,业务兴旺。他 的三位兄弟也都是哈佛出身,但他本人却在十三岁就踏入商界。最后,还是 靠他为几个兄弟安排职业,并重振了家声。他虽然心思芜杂而极为好奇,但 却最重实干。他鄙弃闲散的“学术研究”生涯;有一次他到哈佛探望兄弟约 翰,见到其同室的浪漫派画家华盛顿・奥尔斯顿的画笔画布摊得一塌糊涂,

便很不以为然。

一八○五年冬,图德仅仅二十一岁,某日在波士顿一个热闹聚会中听到 他兄弟威廉对旁人说了一句异想天开的话:为何不把附近池塘里的冰槁到加 勒比海许多港口去卖?弗雷德里克・图德灵机一触抓住了这个主意;这正好 表明新英格兰商人做生意之道乃是:经营无远弗届,商品不愁推销。于是,

图德便买了一本笔记簿,冠以《冰库日志》字样,并于一八○五年八月一日 写下了新英格兰商界创业史上典范性纪录的第一页。他在日志皮封面上印上 了以下的箴言:“谁要是在第一个回合后就往后退,而不打第二拳,这就是 丧失胜利信心的表现;这种人无论打仗,谈恋爱,做生意,都成不了大器。”

不出一年,图德果然投资一万美元,把一百三十吨天然冰出口到闷热的 马提尼克岛,当时波士顿人听了,无不嘲笑他为疯子。随后,他又亲自到马 岛推销,向推销对象示范怎样保存和利用冰块。一八○六年三月十日,他从 圣皮埃尔写回的信这样说:

蒂伏里花园的老板坚决认为,马提尼克岛是做不成冰淇淋的,冰块不用 到家里就会化成水!我告诉他,我确实在这里做成过冰淇淋……于是我预订 四十磅冰,客客气气叫那人把奶酪准备好,等我一早来给他做冰淇淋。我费 了不少气力,终于成功了。我是要叫这些人相信,有了冰,他们不但可以大 享凉福,而且还可以象在别处一样弄出其它高级玩意儿来。那位蒂伏里的老 板一夜之间便在冰淇淋项下收入三百元之多。从此,他就非常眼贴了……。

不过,马提尼克这笔买卖就全局而言并不成功,损失近四千美元,原因 是,不到六个星期,冰全化了。

又十五年,图德所建立的卖冰生意才开始赚钱。在这之前,他花的功夫 可大了:取得做冰生意的合法专利权,以及在查尔斯顿、哈瓦那、英属西印 度群岛、法属西印度群岛等地建设冰厂的特许证;控制冰源,即新英格兰的 湖泊区;在他的船队所到之处造成人们对冰、冷饮、冰淇淋、冷储鲜果肉乳 的兴趣。有一阵子,图德更把冰冻的饮料跟不冻的饮料同价出售,以刺激人 们对冷饮的口味。他还到医院去表演冰的冷藏功效。凡在他储冰库经营得法 之地,他都占尽了商战的优势:原来他一开始故意压价,每磅冰只卖一便士,

务使对手在码头仓库的存冰融化尽净之后,这时他才提价翻本获刊。你且听 他冲着酋印度咖啡馆里汗流侠背的客人嚷道:“西班牙朋友,喝罢,喝了真

(9)

凉快!你们喝了,让我这个蚀本蚀惨了的人,也好回家过个暖和日于嘛!”

图德是在克服了有关冰业的一系列技术难关以后,才得到这样大的成功 的。他曾专心致志设计一所高效率的冰库。他甘冒黄热病之险,跑到哈瓦那 去搞试验;他研究稻草、木屑、毯子哪一种材料最合绝缘隔温之用。他常常 手执怀表,站在他的哈瓦那冰库门外,观察每个小时的化冰情况;以及记录 冰库构造和库门开启对化冰的影响。最后他终于设计出一种在热带气候中经 济实用的冰库。旧式地窖冰库的季度损耗率高逾百分之六十,而图德的新设 计的冰库则使它降低至不到百分之八。

为了充分应付热带地区对冰的大量需要,图德又改进了从新英格兰湖泊 区采冰的方法,以使冰的运储快捷方便。十九世纪之初,湖冰是用手工一块 块凿开来的,功夫太大而尺寸不一。遇到偏暖的冬季(如一八一八年),新英 格兰湖泊区冰期缩短,波士顿运冰船的船长有时便不得不冒着船只和船员生 命的危险,远航拉布拉多半岛,用撬杠、鹤咀锄到冰山上撬凿零碎的冰块。

但这种不规则的冰块难于装船,储运也不经济。一般说来,船长们在南航途 中是宁愿用冰压舱而不愿用岩石压舱的;但船主们都反对,因为冰块没法绑 紧固定,在货舱里来回移动撞击,而融冰积水又会侵蚀货物。因此,很有必 要找出一个好办法,来大量制造尺码整齐的天然冰块。

由于有幸遇到一个好伙伴,图德终于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这人叫纳撒 尼尔・贾维斯・韦思,他同样出身于坎布里奇另一名门之家,并继承了当地 最好的产冰所在之一的“清塘”湖畔良地。虽然韦思的父亲毕业于哈佛大学,

但他也同图德一样,没有上哈佛大学,却去经商;他三十岁不到便在湖边成 功地经营了一家“清塘旅馆”,并设有划船、十柱球道及其它场地等娱乐设 备,所以成了附近城市的消夏好去处。一八二四年,韦思出任图德冰业公司 的经理,冬天就在清塘取冰。不久,他发明了一种机械,使凿冰事业起了革 命性的变革,音不是它,新英格兰的冰业日后不可能有那样大的成绩。

韦思取冰的新办法很简单,恐怕是取意干冬季湖上雪撬的辙迹。他的切 冰机械装有两把平行的冰刀,相距约二十英寸,用马来拖曳。每把冰刀各有 锯齿,一经用马拖行就可在冰上划成两道平行的槽沟;经过反复进行,槽沟 便越来越深。如是者以当初两道槽沟之一作准,继续划出更多平行的糟沟。

接着再从直角方向进行同样的动作,便划成棋盘格子状的冰块,这时只需以 少数的人手用铁笔撬之,便可得大量方正整齐的冰块。将它们顺流放至塘口,

再用马来从水中拖起至岸边滑道进入冰库存储侍运。

一八二五年,韦思的新法一经运用,凿冰费用就从每吨三十美分骤降到 十美分。图、韦二人商定,这一套凿冰设施全归图德专用。后来韦思又作出 许多发明,对新英格兰的冰业贡献颇大;到一八五六年他去世时,凿冰的新 技术可说全出自他一人之手。他发明了一种扫冰器,在取冰前先清除冰面,

使成品更为整洁,大小也更统一。他又发现在冰块之间放置锯屑,可免运输 当中冰块融合起来,而方便零售。这样,顺便又解决了当时缅因州木厂锯屑 的出路。

然而,韦思何止是一位能工巧匠。在一八三二年之后的五年中,他一度 暂别冰业,率领一支队伍由陆路远征俄勒冈,并且组织了一家在哥仑比亚河 地区经营蛙鱼、皮毛、木材、烟草的公司,成为开发太平洋岸大西北地区的

“先锋队的先锋”之一。他尽管挫折频仍——如他公司的船只在瓦尔帕莱索 海面遭雷击,又如在皮毛事业上同落基山皮毛贸易公司以及哈得逊湾公司诸

(10)

多纠葛,但终于在俄勒冈至加利福利亚小道上建立了一个著名的贸易站,即 霍尔堡。随后,由于缺乏自办永久性的皮毛贸易行的人力财力,韦思不得不 重返波士顿,再操旧业,并进一步发展了冰业技术。一八四四年,丘纳德公 司的“大不列颠”号巨轮在波士顿港受阻于严冰,韦思运用他的新式破冰技 术和设备,在三大中开出了一条二百英尺宽七英里长的水道通向大海,使该 船得以脱险,成为轰动一时的佳话。

尽管有韦思及其他人的竞争,图德仍然保持着冰王的地位经久不衰。不 过,他的冒险事业却是多方面的。早年,他经营过甜辣椒、豆寇、面粉、糖、

茶叶、腊烛、棉花,丝以及红酒等各种生意;随后又在马撒葡萄园经办过煤 矿事业;发明过排除船只货舱积水的虹吸装置;设计过一艘新式船舶(黑天鹅 号)的船壳和改良过早期的平底渔船;开采过石墨矿;并曾从白松取材造纸;

在纳亨特地方试种过棉花、烟草。新英格兰的第一台蒸汽机车头也是他弄来 的,一马力半,在人行道上开,拉一部坐一个人的小车,时速可达四英里。

美国首创的第一家游乐园听说也是他创办的。他甚至还想过在清塘里养海鱼 呢!

图德尽管在冰业上大赚其钱,但因经营过杂,使他经常负债累累。例如:

在一八三四年年底,仅咖啡一门生意就使他亏欠二十万美元之多;但这也促 使他加倍努力开拓冰业,果然他在随后十五年当中终于从冰业赚钱偿清了这 笔欠款。

图德进而决定越过半个地球,把他的天然冰运到东方的印度。

一八三三年五月,他突出奇招,派出“托斯卡尼”号载冰一百八十吨从 波士顿出发,直驶加尔各答,一路两过赤道,所载的冰要四个月不融化才行、

图德跟这条船的船长说,从来没有过把冰运到这么南的地方,因此这次可说 是负有探索使命的航行。“托斯卡尼”号果然到达了目的地,那里的人看天 然冰又是玩意儿,又是美食,喜欢得不得了。这第一船冰大获利市,亦使图 德的声名鹊起,而波士顿与远东之间的运冰事业也很快发展起来。图德根据 在加勒比海地区获得的经验,在加尔各答兴建了一家冰栈,并怂恿当地的英 印混血人士购买家用冰箱、冷饮器之类的东西;他拿出船上冷藏得法的苹果、

黄油、奶酪来分飨众人,以图影响他们的饮食习惯。

不久,波士顿的冰便无远弗届,无往不利了,一八四六这年,波士顿外 运的冰是六万五千吨;十年后总额竟不止翻了一番,出动四百船次,遍销美 国、加勒比海地区、南美洲以及东方的印度、中国、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五 十余处。冰成了重要商品,也是新英格兰在世界市场上的大宗货物。

当时有一本呼吁由清塘修铁路通往查尔斯顿的码头的小册子这样写道:

何不使冰为“南人造福,一如煤之使北方人温暖舒适”?还有人说冰有提神 醒脑之功。“有多少人因为喝不上好水或只能喝到不冷不热的水而去吞烈酒,

其实一旦加上了冰,水下就好喝了吗?”美国驻英公使爱德华・埃弗雷特也 谈到,有一位波斯王子曾向他表示谢意,因为那里发高烧的病人用了新英格 兰的冰块敷额,就退热得救了。

图德的冰业不但远达波斯,也打破了近处的瓦尔登湖的沉寂。惊动了住 在湖畔一位名叫索罗的隐士式人物,他于一八四六至四七年冬天,写下这样 一段记述:

百来个爱尔兰人,由美国佬领班管着,每日从坎布里奇来取冰。

(11)

他们按韦思的办法(众所周知,且不细表)切冰成块,用滑板拉到岸 边,然后利用马匹拉动爪钩、滑车,尽快吊运到一个冰场上去,平 平整整,好似一桶桶面粉,叠成堆垛,一行挨着一行,一层高似一 层,简直象个方尖塔基,大有矗立云霄之势。他们告诉我说,天气 良好时,他们一大就叮凿取上干吨的冰,采凿面积大约一英亩……

他们又告诉我说,清塘那边有些冰库里的冰已经入库五年了,还完 好如故……查尔斯顿、新奥尔良,以及马德拉斯、孟买、加尔各答 等地挥汗如雨的人,可谓无不饮于我的井中……瓦尔登湖清洁的湖 水已与恒河的神圣之水混在一起了。

(12)

三  开发资源:采花岗石刨造一个新的石器时代

昔日新英格兰农人总是诅咒土地中的岩石磕坏他们的犁耙,大家都就自 己的地界辛辛苦苦地拾清那些岩石用来作界篱。而波士顿早年的定居者也偶 有拾取散落在地面上的蛮石来建屋的,但这种石头的数量不足以成为一种普 遍的建材。当时一般的房子都不是木造的,而多以粘土、砖、石板、水泥或 康涅狄格所产的红沙岩为建材。至于那些极粗糙的花岗岩石块,大都用来作 房子的基础或门阶,但即使如此,亦很快不可多得了。例如,在一七一五年,

布伦特里的城镇会议竟不得不明令禁止在公地检拾蛮石,违者处罚,波土顿 兴建英王教堂时须掘地取蛮石,用火把它烧热,然后放下高悬的大铁球把它 击裂成一块块。这种并不高明的方法,既无计划而又花钱甚多,且亦只合用 于取材方便的地点。到十八世纪中叶,布伦特里的德国移民最先用火药炸开 花岗巨石,检取合用的石块,然后用斧状工具开槽凿裂为小块。

十八世纪末,马萨诸塞一位能干有为的州长为了在查尔斯顿建筑州狱,

到处寻访便宜石料,一日来到塞勒姆附近,看见有个工匠独出心裁,在石块 上钻孔,各距数英寸,成一虚线,然后沿此凿开石块。此法一行,凿花岗石 的工本费便减低了一半,于是花岗石遂开始成为普遍采用的建筑材料。而那 条新开的米德尔塞克斯运河(从切姆斯福到波士顿,在全美属最长,河上有十 六座水闸都是用花岗石砌成的),便成了石料产地到港口城市的捷径了。

接下去便是新英格兰建筑史上的伟大的“石器时代”,或称“希腊建筑 复兴”时期。盖自马雅人和阿兹特克人以后,北美洲从未见过这许多辉煌的 石建筑。仅只一八一八年就有价值二万五千美元整好的花岗石料运到佐治亚 州萨凡纳去建造教堂。不消多久,新英格兰的名建筑师(诸如查尔斯・布尔芬 奇、亚历山大・帕里斯、所罗门・威拉德、安米・伯纳姆・扬、格里德利・布 赖恩特、H. H.理查森)便利用新英格兰花岗石在美国东部和南部到处建造住 宅、教堂、市场和公用建筑。他们之得以这样做,只因新英格兰人大搞花岗 石采料场,井发明切凿盘运石块的新工艺,加上原有的海运之便,遂使花岗 石至此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出口生意。

说来跷蹊,美国独立革命本身对昆西地方花岗石的开发,也是起了作用 的。弗雷德里克・图德的兄弟威廉,过去曾首先偶然提出何不把冰运到加勒 比海地区去卖;后来在一八二二年,他又首先提议在邦克山头立碑(人称“天 下第一碑”)纪念保卫共和国的第一次阵地战。这个邦克山纪念碑的设计和建 造俱出自多才多艺的所罗门・威拉德之手。此人虽然出身于新英格兰一个名 门望族(著名传教土塞缪尔・威拉德的后代),但却属于“自己打天下”型的 人物,按他传记作家的话,这类人物乃“我们美国所独有,与之俱生——甚 至早于立国之前便已存在——并与之俱进,其朝气蓬勃之特性,不仅是美国 所土生上长,且已彻底与美国融为一体。”所罗门・威拉德是木匠的儿子,

仅受过小学教育,其后也当了木匠。但他自学建筑的基本知识,刻苦努力,

并善于把握机会,终于功成名遂,成为建筑界名流。一八一八年,他在查尔 斯・布尔芬奇指导下,手制了一座联邦国会大厦建筑模型。十九世纪二十年 代,美国刚刚开始采煤,他便设计了一套在地下室烧锅炉铺管供热到各室的 装置,成为美国最先通用的统一取暖系统。

一八二五年,威拉德受聘为邦克山纪念碑的建筑师兼施工总指挥,苦干 了近二十年。据威拉德计算,此碑实际费用为十万美元;但若把无偿劳务折

(13)

算在内,则势必数倍于此数。这些费用全部来自波士顿市民的捐献,但建碑 时间之长则倍于他们赢得独立革命的时间。一八四三年举行邦克碑落成典 礼,总统约翰.泰勒和全体阁员都出席了,由丹尼尔・韦伯斯特发表主题演说,

十八年前该碑奠基时他也发表了他的最著名的演说之一。他说,这是一块无 字碑,“它不需要字,因为它所纪念的爱国主义事迹,只能刻在有爱国心的 人的心头,”

出乎人们的意想,邦克山纪念碑的一大副产物是新英格兰的花岗石业。

当日威拉德为了寻找一种适于建碑的材料,行尽三百英里,遍访石穴,最后 才发现昆西地方的那个花岗矿坑。这个采石场原已由格里德利・布赖恩特在 一八二五年六月买下,此时却以三百五十美元代价转让给了邦克山纪念碑协 会。(可是当时大家都说市赖恩特因此“大赚一笔”呢。)昆西采石场的所谓

“邦克山岩脉”正是纪念碑所用石料的来源。为了采得这种石料,所罗门・威 拉德研制了各种工具,诸如抬力起重器、拉力起重器、吊高起重器等一系列 搬运安放大块花岗石的机械,而所有这些机械日后都为花岗石业所通用。格 里德利・布赖恩特还设计和修建了一条出名的花岗石铁路,也有人称之为美 国第一条铁路。这条铁路是一条简单的木制轨道,六英寸高,包上铁片,架 在石头枕条上,由马拉着花岗石块从采石场运到码头。在建筑这条铁路的同 时,布赖恩特还发明了著名的八轮车厢以及其它一些与铁路有关的基本器材 设施,诸如道岔扳子、轻便起重机、活动货车、转车台和扫雪机等。

邦克山采石场不久便成了花岗石业的全面试验场地。当时该采石场石料 售价极便宜——只计直接生产工料费——比市价要低四分之三;威拉德此举 弄得同业莫不叫苦,但市场确实从此打开了。邦克山纪念碑落成之后,威拉 德得意他说,花岗石之如此普遍用作建材,大体上是得力于建碑过程中不断 改进技术之故。“一种行业已经发展起来……自建碑工作开始以来,在方园 数英里之地,采石所得的金钱竟达三百万美元,若非兴建纪念碑,就不会有 那么多金钱落入这些采石场,而其实建碑所费只约占三十分之一而已。”

至此,美国东部和南方沿海各大城市的重要公共建筑——如海关、法院、

市场、银行和商品交易所等——无不以花岗石为建筑材料。威拉德的搬运安 放花岗石的一套新技术确实促成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过去,花岗石只不过 是凿成小块用于砌窖壁、房基、过粱;直到威拉德手上,才大块运用,形成 一种庄严的气象,而邦克山纪念碑无疑就是最好的例子。威拉德引以为慰的 是,当那个纪念碑开工不久,查尔斯顿和诺福克都兴建了新型花岗石干船坞。

他也注意到,许多别的大建筑物,诸如:纽约的阿斯托大酒店和商品交易所,

波士顿的特里蒙特大酒店、交易所和海关,以及其它许多地方的公共建筑、

商店楼群等,“建筑品味和机械施工”方面也都有了相应的改进。原来建筑 业的风格是华丽纤巧,得此坚硬巨石,时尚遂转重简朴。

与此同时,由于人们对公共卫生和景物建筑有了新的关注,所以旧殖民 时代的乱葬岗式的坟场和藏骸所都渐被“花园式公墓”所取代;而提倡这一 运动的领袖则是波士顿多才多艺的植物学家兼医生雅各布・比奇洛。此人于 一八三一年时创立了坎布里奇的芒特奥伯恩公墓,其庄严的埃及式大门,富 贵人家的丰碑墓碣,以及用整洁的花岗石来镶边的蜿蜒通道,都是大量取材 自邦克山的采石场。总之,花园式公墓的盛行,又为昆西的花岗石业开辟了 新的市场。

由于城市的发展,坚实的铺路石的需要也随之增加。用昆西花岗石铺的

(14)

路面是所罗门・威拉德于一八四○年在波士顿特里蒙特大楼前的一个创举。

濒临十九世纪末年,新英格兰已经每年生产六千万块花岗大石,专供铺路之 用了。

于是,花岗石的影响便传播开来——直到海边,并飘洋过海,以至于在 海上工作的人。当哈里特・马蒂诺于一八三五至三六年秋天到马萨诸塞时,

曾发现偏僻的新英格兰小港安妮角已在利用侮来开发陆上的花岗石,当地人 以牛拖滑板来载石装船出海。“道边堆积甚多花岗石,石上均标明……待运 往纽约、莫比尔或新奥尔良等地某大厦工地……我们参观了一个采石场,发 现开就之花岗石比比皆是,不可胜数。此间石工极勤奋,虽在隆冬亦不稍歇,

诗大雪载途、石坑停钻之日则转而清理现场,以俟明春。彼辈每岁产值达二 十五万美元,而对花岗石之需求仍在不断增加。”

花岗石工程的一大杰作为迈诺特设计建造的岩礁灯塔,这座灯塔濒临波 士顿港,由设计以至建造费时八年才完工。其工程之所以艰巨,只因塔基位 置特殊,施工安石不易,唯有春潮平浅、海波不兴之日方得下手;即使这时,

也只能凭一叶扁舟载石二吨,在一处泊卸。一八六○年十一月十五日迈诺特 的岩礁灯塔建成启用之日,人们是把它当作建筑史和海上工程史上的一大奇 观来庆祝的。其实这不单得力于花岗石的佳质天成,还应归功于新英格兰人 之与海斗争的能力。过不多久,新英格兰的大多数能言善道之辈都・把那些 取笑新英格兰的老话转而从正面做文章了。小查尔斯・弗朗西斯・亚当斯改 编了两句新词日:“新英格兰有三宝:冰块、岩石和人脑!”现在,谁也没 法否认他们这种夸张之词了。

(15)

四  美国工厂体制的形成

十九世纪中叶的欧洲人,逐渐注意到当时出现的一种所谓“美国生产体 制”,颇不同于他们的那一套。其实,这应该叫“新英格兰体制”才确切,

因为直到南北战争之前,美国制造业中几乎没有一件重要的发明创造不是先 在东北部进行试验,然后才定下来的。

这种新英格兰体制可说是聪明才智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成果。它不是从 制造某物的某种技艺——如枪炮、钟表、纺织、制鞋之类——所发展出来,

而是从百工百业的工艺知识中总结而成的。它是下列情况的综合产物:一方 面是匠心独具,另方面是技术不足;一方面是劳力匮乏,另方面是市场广阔;

一方面是水力充沛,另方面是原料有限;一方面是个人雄心勃勃,另方面是 大规模合作初见成效;一方面有赖商业、公司资本和政府补助,另方面则得 时运际会之利、它提供了一条途径,把新英格兰航海事业的灵活性牢牢地扎 根于陆上,而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这种新的工厂体制,一方面把原有的一些制作程序加以合并,另一方面 又对其它制作程序进行分割,以此新办法来改革生产事业,就能达到革命性 的简化程度,而这种简化程度则是墨守因循的旧世界所无法企及的。所谓新 的结合,无非就是把制造一种商品的不同工序集中到一家厂子里,置于统一 的管理之下来进行。说得确切一点,这就是美国的新式工厂体制,本节要谈 的就是这个主题。至于第二个特色,即把经营运作各部分加以分割的那种新 方式,则是下一节要谈的主题。

这个日后被目为富于创新、勇于探索的体制,开始时原只是一些既不囿 于世代相承的技艺、而又不受制于错综复杂的社会戒律之辈的一时之作而 已。如果说美国工厂体制是组织加合作的胜利成果,那么它也是天真的思想 行为的胜利成果;因为它的精髓乃是解除种种习惯的束缚和解放思想。自家 的无知和“落后”并没有叫美国人陷入老一套。他们许多重要发明创新之所 以搞得成,就只因为别无他途可循。

美国生产体制的主要内容,如革新纺织机械和采用通用部件等等做法,

实际上欧洲前人大多想到过,但他们所处的社会不能给予他们的想法以公正 的考验机会;因为同旧秩序有千丝万缕关系的人实在大多了。所以,欧洲的 工业要进步,必须有绝大的勇气去冲击通行的模式;而在美国,只要愿意一 个劲儿试验下去就行了。美国的天才与其说擅长发明、创造,毋宁说是勤于 试验。

所以,美国航海业的总汇同时成为制造业总汇之地,实非偶然;盖两者 都仰给于远方的原料,而又都以世界市场为归宿。航海者总是乐于变更外销 商货,乐于大笔投资以后又改变投资项目,试办新奇产品,试往新的港口和 试辟新的航线——这些也正是新型制造商所必需具备的素质。

当日新英格兰的外贸商人着实积累了不少资本。而这些成功的航海贸易 商都懂得将绝大部分资本用于周转活用,因为新英格兰格按其习俗、天时和 地理条件,一向都不重视置产营宅,以遗儿孙。谁听说新英格兰有过芒特弗 农、蒙蒂塞洛、蒙彼利埃、阿什朗恩这类豪华庄园呢?在这里,罗得岛的布 朗家族,马萨诸塞的特雷西、李、卡博特、希金森、杰克逊、洛厄尔诸家族,

他们从海运赚来的钱,都用来建造工厂了。单以内森・阿普尔顿(此君初为海 商,后转营纺织,成为美国纺织业创始者之一)而言,他就经常把至少三分之

(16)

一的资本储将起来,准备随时投入开拓新事业和把握料想不到的新机会。他 自称,他的工厂企业之所以能人倒厂不倒,这是一大原因。

当海洋成为通向全世界之路的时代,能掌握海洋,也即掌握了原料的来 源。新英格兰之能从美国南方和埃及取得大量棉花,以及从阿根廷和太平洋 岸大西北地区取得大量皮革,这就使它可以供应纺织厂、制鞋厂,以及几乎 任何产品的工厂。而海的妙处又在于能使百物畅通万邦。洛厄尔纺织厂的万 千尺粗布和林恩鞋厂的万千双低档皮鞋,若投到本地市场,哪里容得下,幸 亏靠海,便都运到辽远的亚、非、拉美袒胸赤脚的人那里去赚大钱了。

新英格兰另外还有几点间接性的促进因素:一是由于它既无大宗的主要 农作物,又无丰富的矿产,使它无法走一般的老路子,死抱着一两种老商品 作财源。其次是新英格兰的实业界人士对于来自佐治亚、埃及、印度的棉花,

南美的皮革,英国的铁,无不一视同仁。

甚至新英格兰在政治上遭遇到的挫折,也有助于它转而去探索工厂组织 的新形式。杰斐逊的禁运法案(一八○七至○九年)和一八一二年的战争,都 使新英格兰的外贸大受摧残,迫使它不得不内向另觅投资之道。新英格兰的 主要河流——如康涅狄格河、梅里麦克河、肯尼拜克河、佩诺勃斯考河——

一概是南北向的;而濒临江河与西部腹地有舟楫货运之利的大城市——诸如 奥尔巴尼、纽约、费城、巴尔的摩等等——则慨不在新英格兰范围之内;纽 约州长期以来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又一直是波士顿向西开展贸易的障碍,总 之,从各方面说,新英格兰要从外贸转营内贸,处境都极为不利,因此,这 里的工人和资本家当时都只能就地另图活计;而大举西进,那是以后的事了。

当时美国经济和技术的“落后”状态,反而使新式工厂更易建立。须知,

在英国这样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生产的各个阶段长期以来都是划分得一清 二楚的:各有其行当、行规、工厂体制和集中地点。以英国的棉纺业为例,

纺、织、染、印等各有一套工序,隔行如隔山;产品的市场也截然分开;纱 件、织物、染料之间的交易更要经过一套很复杂的制度。因此,要想使生产 简化、集中,这对许多既得利益集团而言,自然是行不通的;而美国的情况 则大异。远在殖民时期,英国的制造业已经很发达了,而美国大多数手工业 还处于小型家庭经营的方式。即使到殖民时代末期,北方诸殖民地的制造商 大多数也还停留在乡村工匠的水平。他们由于远离城市和同业,所以也没有 参加同业公会。总之,美国人这时与大规模的组织形式还是无缘的。

以纺织业为例,美国的新式大工厂模式是首先在纺织业里出现的;但在 此之前它却一直圃于老式的家庭工业体制,在殖民时期,新英格兰地区的家 庭往往自纺纱绽和自织布,只有“漂洗”或毛料抛光这类工序才交给村里专 业户去干。多数人穿的是皮、毛、麻质的衣服;棉布在当时还相当贵重。不 事纺织的人家便去买英国毛料和曼彻斯特或远东出产的棉市。

蒸气机发明以前,英国的工厂主要是靠水力来作动力的。几 个世纪以来,

凡有水力处都早被一家家工厂所占据和分别利用了。并且,所有大一点的水 力资源全都遭到分割,由许多小户分享。因此,到了十九世纪初在英国再要 想找一处有足够水力的地方来进行一整套生产,简直不可设想。这就是老一 套的动力分裂状态决定了老一套的行业分裂局面。这种分裂的趋势,在蒸气 动力出现之初甚至还有所加深。在英国,蒸气机的发明以及十九世纪二十年 代它广泛使用于制造业之前,任何小量和流动的动力都可能用得上;这反而 更有利于经营以单一工序制造一种产品的小型工厂。

(17)

但十九世纪初期“不发达”的新英格兰的形势却大不一样。铁路发达之 前,当地煤非常之贵,制造业只能慢吞吞地引进蒸气机,直到南北战争时期 才普遍取代了水力。这是因为那时新英格兰还有许多溪流的水力从来没人利 用过,也从来没有划定过势力范围,在新英格兰设厂还能弄到相当的水力资 源。举例而言,有一帮实业家已在马萨诸塞的瓦尔瑟姆办了一家棉纺厂,还 想增设一厂,他们要办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找一个有合适水力的去处”。就 是说,他们要找一处未经利用过的大的水力资源,这种事若在英国当然是妄 想。据这些实业家中的一人内森・阿普尔顿回忆,当时曾有个朋友提议:“他 们何不把波特基特运河买下来?这样,落差有三十英尺之大的梅里麦克河的 整个水力就都在里头了。”这帮实业家果然照办。“我们考察了现场,并估 算了水力蕴藏量,”阿普尔顿忆述他一八二一年十一月到那个地方(小屋十余 间之地,日后发展成为繁盛的洛厄尔市)去时说,”有人这样预言:我们当中 总有几个人可以亲眼看到这里变成一个拥有两万居民的城镇的。”

因而,新英格兰人理所当然地要把他们的生产运作集中到庞大的组织里 去,并把一门工业的多道工序集中到一个屋檐之下。一八一四年,马萨诸塞 州瓦尔瑟姆地方出现了一家工厂,它集中动力于一处来带动制造某种复杂产 品所需的全部工序。至此,现代的工厂组织遂勃然而生,井在一个世纪之内 影响到全人类社会。它使劳资关系、城乡性质、妇女地位和家庭状态无不为 之改观。而十八世纪中叶生活与二十世纪中叶生活的许多不同之处,也可以 直接间接于此得到解释。

瓦尔瑟姆那家工厂生产的并不是什么新奇或希罕的东西——只是棉布而 已;其工序也不全是新式的,实则,除了弗朗西斯・卡博特・洛厄尔在动力 织机上有几处改进之外,其余的活计大致与昔日雷同,只不过这时都集中于 一座大厂,而注日则分散在多处小厂而已,这家工厂的创办人之一解释,根 据他本人办厂的经验,新体制的主要新式之处不在于工艺流程的运用,而在 于其组织一即用一种“全新的办法,力求在每一道工序中节省劳力”。一句 话,若把全部工序善加统筹、组织,就可以使工厂一头进原棉,一头出布匹 了。

瓦尔瑟姆这家“波士顿制造公司”的佳话,其后大概还在新英格兰流传 了好几十年。这家公司的灵魂是经营进出口生意致富的弗朗西斯.卡博特・洛 厄尔。此人跑去看过英国兰开夏的纺织厂,大受启发,便想在新英格兰也搞 一个类似的制造业中心,而且他的航海事业又受到一八一二年战争的影响,

不得不暂时中断,所以便得闲来筹划这项事业。同时他还有幸得到一位自学 成才的发明家保罗・穆迪的帮助;穆迪后来还建立了美国第一家制造纺织机 械的工厂。洛厄尔的主要合作者是他的妻舅帕特里克・特雷西・杰克逊(其祖 父原是一贫如洗的爱尔兰移民,父亲则是一位有钱的波士顿出席大陆会议代 表),本人没上过大学,二十岁时当上了商船货仓大班,向东航运到印度,向 西航运到西印度群岛,从中来回大获利市;另一位内森・阿普尔顿(也是放弃 了在达特默思上大学的前程,十五岁就经商的)则是天才的组织家。此辈一时 成了新英格兰创业史上家喻户晓的人物。

从世界的角度来看,瓦尔瑟姆那家工人的非凡意义不在于它一八一四年 开办,而在于这种新办法无非是把一些旧工序重新安排一下,原是一望可知 的事,但是长久以来就是没有某地某人想到这样去做。而这时突然之间,这 种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组织形式却在新大陆的落后地方呱呱诞生。

(18)

大凡欧洲来客,看到新式美国工厂一的环境无不惊异非常,因为他们惯 见的工厂(以英国为例)总是混杂在又挤又脏的嚣嚣闹市中。而新英格兰的工 厂却是在未受破坏的原野上冒起来的。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有一位法国经济学 家米歇尔・薛瓦利埃访问美国后颇惊愕于美国大工厂的环境,“其新鲜沁人,

恍如歌剧布景一般。”英国的哈里特・马蒂诺女士一八三七年对英美工厂环 境的截然不同颇多感触,她指出,旅游者少不免因自然佳趣横遭现代工厂破 坏而气愤,但应知这对美国工人意味着什么:

……美国工人自此得以生活与工作在山围水绕、乱石流泉的幽美环 境中,而远离枯燥沉闷的城郊地带;如果他们和他们的工厂都挤在 近郊,便不会令那些爱好美景者看不顺眼了。但我却每以欣慰心情 去目睹工匠们在格林瀑布、吉奈西瀑布下以及在新英格兰山流映带 的河谷中怡然劳动。我觉得他们就象西部拓殖者一样,可以饱览大 自然之美景……从这个观点看来,在我们英国曼彻斯特中心区作个 贫苦的工匠就够可悲的了;但在谢菲尔德极其美丽的郊区作个优裕 的工匠,就如同爱好大自然的人愿意在任何土地上耕耘一样:而美 国工匠们之得天独厚也大抵类此。

二十年后,英国旅行家查尔斯・韦尔德到美国时,仍能看到当年美国在 蒸汽代水力方面的落后状态所带来的“晴天一碧,工地无烟”的美好情景。

美国这种阴差阳错的现象——建厂于田野——不但有助于表明美国工厂的特 点,而且还表明了旧工业世界中的许多妙想天开的创新发明,都可以在美国 获得发挥的机会。

(19)

五  从手工艺到技术革命“一股人才的洪流”

在瓦尔瑟姆开办新厂的那些人——弗朗西斯・卡博特・洛厄尔、内森・阿 普尔顿、帕特里克・特雷西・杰克逊——原来都从没干过纺织行当,甚至也 没有经营过任何其它制造业。他们之所以能开创划时代的新酞,不在于他们 的技术和知识高明,而在于他们气魄大、精力足、经营有方、多才多艺,特 别关键的则是其组织能力过人。说实在,正因此辈缺乏深厚的工艺传统,恰 恰说明新型工厂为什么会首先在新英格兰脱颖而出。

回顾殖民地时代,美国手工艺都集中在费城,成衣、鞋帽、五金、木器 各业的能工巧匠无不荟萃于此,因为这里有大批十八世纪移居美洲的手艺 人,尤以来自德国和中欧者为多。当时有两件十足的“美国”手工产品最为 流行:其一是“宾夕法尼亚步枪”(后称“肯塔基步枪”);另一则是六匹马 拉的“康内斯托加篷车”(以兰开斯特县一个小镇命名,后称“宽轮重型篷 车”)。——其实这些都是刚从德国和瑞士移居宾州的工匠的杰作。费城一带 还有不少熟练的纺织业的技工,纺车工、织布工能坐在小作坊里弄出许多精 细的织物、漂亮的方格呢和好看的手工花式织物。

不过这种精巧的手工传统对于工业创新来说,却是害多于利,试看欧洲 工业革命并没有在以精制奢侈品著称的法国发初,却发生于英国;革命性的 美国工厂首先在新英格兰出现,而不在费城,正是同样的道理。

所谓“美国工业体制”从一开始就算不得是美国善于创造的天才人物的 业绩。以纺织业来说,造成它机械化的基本发明创造,几乎全部来自英国;

而且传来美国的过程也很缓慢。纺原棉为纱线的机器便是一例:英国的理查 德・阿克赖特早就用上棉纺机了,而美国人却整整晚了二十年才仿制成功—

—并且还是来自走私!

美国人竭尽九牛二虎之力,想仿制英国机器,但徒见其技术落后,心劳 力拙。各州为了奖励带头的发明人,甚至发行彩票;马萨诸塞立法机构还决 定为此提供津贴补助。尽管激励办法想了不少,奈何屡试屡败。

美国人眼见本身发明不成,便急着设法输入或抄袭英国机器的样品;但 英国法律却禁止任何工业机器出口,即使模型、图样也不许可,甚至有可能 到外地去仿制这类机器的技术工人也不让移民出国。殖民时代的新英格兰人 原本颇有走私的本领,而走私对他们的经济建设颇多建树,但至此却无所施 其技。这时费城出现一位热心公益的但奇・考克斯,说通几个伦敦工人为他 用黄铜做了一套阿克赖特专利机器的模型;不料,一切弄妥、只待启运时,

却在码头被英国海关扣了。

最后一幕精采的压轴好戏,却让一位富于冒险精神的英国青年塞缨尔.

斯莱特独个儿演成了。此人十四岁时即随理查德・阿克赖特的合伙人杰德迪 亚・斯特拉特当学徒,颇知厂中内情。他见了美国报上征求新式棉纺机的广 告,便在一七八九年来到纽约,其时年方二十一岁。由于他了解阿克赖特的 机器内情,原是英国法律禁止出境的,于是他便只身潜行,连妈妈也没有招 呼一声;他又不敢带图则或模型,只把全部资料数据一概都装在自己一付好 脑壳里。抵达纽约后,他不惯那里因循保守的办事方法,又知该地可用的水 力也不足,于是便应普罗维登斯地方商人兼慈善家摩西.布朗(布朗大学就是 以他来命名)之请,到罗得岛州去办了一家棉纺厂。布朗和他的女婿威廉・阿 尔米深知斯莱特的技术既已在握,前途便大有可为;于是自集资金,并酬斯

(20)

莱特以重股。接着斯莱特便全凭记忆,设计了一座二十四锭的棉纺机结构,

投入生产。布朗暨阿尔米公司便从此兴隆了。

至于工人来源,英国本身就有大批健壮的穷人和失业大军可用,贫民窟 里多的是但求一职不计其它的人。但是新英格兰却地多人稀,贫民窟绝少,

求职的劳工甚至还有任意挑选职业的余地。

早在一七九一年,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就注意到了这一情况,认为这是 美国工业发展的一个障碍。四十年后,象法国人薛瓦利埃等一些欧洲来客,

也颇以美国劳工居然未因互相竞争工作岗位以致影响工资标准下降而深感惊 讶。因此,美国工业若要大批招工,唯一办法只有从其它工作岗位上去挖人,

或另组一支劳动市场上的新军。

象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等热心工业之士,一直都担心新开的工厂会不会 把农村的主要劳力吸引过来,从而干扰了那里的生活秩序。汉密尔顿本身也 注意到,美国农村的剩余劳力只有妇女和儿童。果然,布朗暨阿尔米公司在 普罗维登斯创办的棉纺厂,正如摩西・布朗夸称,并没有从别的工作中挖走 成年劳力来当工人;相反它却另辟新的劳力来源,而自称“为国家大大节省 了劳力”。原来该厂的第一批工人竟是七个男孩和两个女孩,年龄全在七至 十二岁之间。但是,不用很久,即使这样的妇孺之辈也越来越少,难以满足 这座设在普罗维登斯的首家棉纺厂的需要了。于是斯莱特又用上英国的老办 法:吸收一家一家的人全家老少住进厂里的房子或几户合住的经济套房,根 据这种“全家进厂”制度,凡满七岁的孩子部可以进厂劳动。于是,罗得岛 州、康涅狄格州、马萨诸塞州南部全都实行起这种办法来了,一时之间人们 又看到了类似一八四四年英国工厂工人阶级的情景,不禁令人想起当年弗里 德里希・恩格斯笔下的惨状。

但是,在某些地方,却出现了另外一种更带美国特色的招工办法,这种 办法颇能燃起美国人的幻想,从而逐步形成美国人对于社会阶级的看法,这 就是:美国有没有可能大办工厂而又没有“工厂工人阶级”呢?这种可能性,

在英国是纯属空想,但在美国却大有呼之欲出之概,因为美国的就业机会多,

福利事业发达,农地便宜,而且城市也比较新,不那么贫困破落。

弗朗西斯・卡博特・洛厄尔于一八一○至一二年间到过英国。他一面倾 倒于兰开夏的纺织机器,另一方面目睹新的工厂工人阶级的惨状又深感触目 惊心。他和合伙人一致认为,新英格兰绝不能为发展工业而付出如此深重的 代价。内森・阿普尔顿在一篇回忆中写道:

欧洲工业城市中的工人,无论智力或道德都低劣到惊人的地 步。因此就不能不令人深思而自审:这样精神上的沧丧,究竟应该 归咎于某行某业,还是另有其它独特的原因?我们看不出为什么某 种特殊行业对人的品性的影响竟会有别于所有其它职业。

本来对女工的需要不多,但随着机器的改进,家庭生产方式逐 步被取代,情况就变了。新英格兰的劳力是很充沛的,而且人们的 教育程度高、道德操守也好。至于职业性质,我们看不出获利多的 职业就准会败坏人的品格。在设立工人寄宿所之时已经采取了很有 效的防护措施,它是厂里出钱办的,派了正正经经的妇女来管理,

宗教礼拜的设施也应有尽有。在这种种情况下,农村的良家闺女都 愿意上这种工厂来做一段时间的工。

这就是所谓的“瓦尔瑟姆体制”或“洛厄尔体制”,有时也称“寄宿所

(21)

体制”,其思想基础是,新英格兰不会有也不应有某种永久性的工厂工人阶 级。从此,瓦尔瑟姆和洛厄尔两处的社会便成了新英格兰实业界用来自我炫 耀的地方,夸称这些新体制“使我劳动人民成为世界上的奇迹”。哈里特・马 蒂诺(英国诺里奇地方一个工厂厂主之女)于一八三五年参观这里之后,喟然 叹曰:要是把这里的真实情况说出去,恐怕大部分英国工人都要往新大陆跑 了。查尔斯・狄更斯对美国原无好感,一八四二年到了新英格兰也不禁把英 美两地的工厂市镇对比为“天堂与地狱,光明与黑暗”之比。

一群群衣饰华丽、快快活活的青年女子,住在轩敞的住宅里,迴廊四合,

软帘着地,闲来便上教堂、图书馆、讲学所消磨时光,这当然绝非 新式的工 厂生活所能办到;就是在美国也达不到这种水平。新英格兰当然也有一些麻 木不仁的厂主直把工人当作机器使用,但是那种“设立工厂而不要永久性的 工厂工人阶级”的想法在那里确实是很普遍和很活跃。

直到一八五六年,弗朗西斯・卡博特・洛厄尔的侄子约翰・艾默里・洛 厄尔还自诩美国的工厂生活是阳光底下一件新鲜事。他说,工厂女工并不是 要在这里讨一辈子生活,而只想干上几年,攒一点嫁妆钱,或者帮助弟弟受 专业教育。“因此,企业大可不必拥有永久性的工人队伍也能行得通。工人 不再形成一个独特的阶层,不必老是从事一种固定不变的职业,父子母女也 不需再代代困处于工厂的狭挤斗室之内;而厂方则可以从全国各地既健康又 有教养的川流不息的人海洪流中汲取人才。”这种“人海洪流”而不是“固 定阶层”的观念——人们是多方活动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乃是自然而然产 生的。因为当今世界的人再无显著的划分,大家都是活跃的,异军突起是常 有的事;而旧世界那种劳苦大众的概念已经不复存在,在美国代之而起的是 平等思想,尤其是社会各阶层界限淡化的思想。

在十九世纪初叶,美国工人的收入一般高过英国。而非熟练工人之所以 得到优厚待遇,大都由于当时美国的历史条件所造成:例如,他们在十九世 纪二十年代的工资便超出英国相应工资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而两国熟练 工人之间的工资则相差无几或近乎相等。因此,在美国南北战争前几十年间 对技术工种的工资津贴便小于英国。由于一般劳力缺乏,形势似乎总是有利 于最不熟练的工种;而造成这种现象的还有其它因素,诸如:国土广阔,地 理变迁和社会变迁的幅度大,人民教育程度高,以及缺乏有组织的同业工会,

等等。凡此种种都不利于对工艺给以应有社会尊重和金钱奖励。大家的想法 都是:不久就要离开这个工种了,何必再去钻研它呢?!美国的男女工人,

智力和文化程度高,深知世事,但对于专门手艺却是不怎么高明的。

据埃利・惠特尼自称:所谓“通用制”者,目的在于“用一种准确有效 的机器操作来代替工匠的工艺,因为工艺来之不易,要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经 历才能取得;而在美国人们手上积累的工艺实在也不很多。”这个突加其来 的“专门技能革命”不但产生了制造某些东西的新方法,而且也产生了制造 工作母机的新方法。这是一场看来简单但却意义深远的变革,可是它在圃于 传统观念而又受制于种种典章制度和老法工艺的欧洲却无法实行。

美国工业所发生的情况与其它方面发生的情况大致相同。美国原本缺乏 法律知识,但却没有发展成为无法律无律师的国家(美国很快就成为世界上律 师最多和法律最多的国家),反而形成一种新的法律职业和一套新的法律思 想;美国原本缺乏专门医学,但随后却形成了一种新的医生职业和一套新的 医学概念;美国也缺乏一整套神学,但后来又产生了新的牧师和一套新的宗

(22)

教观念。同样,正因美国缺乏手艺技术传统,所以倒反为一种几乎不靠手艺 技术而进行生产的新方法提供了活动场所。而这又进一步形成了一种物资丰 富、消耗量大的新概念,也即所谓美国生活水准。

这场专门技能革命带来了一种无物不可造的新力量,而且几乎人人都得 而有之!可怪的是,要制造的机器越是精细、越是复杂,新方法实行起来就 越有效、也越合算。这种美国式制造东西的新法,一浪高似一浪,使人只想 追求前所未见的数量更多、品种更全、质量更好的东西。

在这一切活动中,新英格兰都处于中心地位。这个新法先是叫“划一制”

或“惠特尼体制”,因为埃利・惠特尼是其中关键人物。虽然许多欧洲人称 这种体制为“美国体制”,实际上却并不是在美国发明的,也不是惠特尼发 明的。杰斐逊十年前就在法国看到过这种体制,只是法国人一遇困难,又将 就起老规矩而不愿意再去搞什么无把握的试验。英国也是一样。杰里米・本 瑟姆和塞缨尔・本瑟姆兄弟俩与足智多谋的马克・伊桑巴德・布鲁内尔曾经 为海军设计出一种大规模生产木制滑轮的新办法,可以利用狱中囚犯和船坞 工人的空暇来做。可是,英国依然如故,几十年也不见变化。

这个所谓“划一制”本身说来简单,但谁要是死守着老框框,也还是想 不到这个点子上去。上文谈到的美国工厂组织只不过是把若干分散的生产程 序集合在一个厂子里来做。惠特尼的“划一制”就更新颖:它把工人的作用 都改了,把手艺的含义也改了。在欧洲,制造复杂机械(例如枪或钟)还得全 靠高手艺的工匠。造枪或制钟工匠都按照古老的办法,一件件设计、制造、

组装起来,所做成的枪、钟都是精致的手工艺品,带着鲜明的个人色彩。这 些东西一朝坏了,还得要交还它的制造者或找其他工匠来修补组装。造枪和 钟的事实最足以说明对枪工钟匠直接依赖之深。

新的“划一制”则把诸如枪或其它复杂机械的生产分成许多部件来做,

由工人(此辈不必有制造整件机械的技艺)分别大量生产。其结果是:无数复 制成品简直一模一样,任取一件装起来都合用;如果一件坏了,另拿一件替 换就是,不需另作加工处理。

惠特尼是怎样想出这样一种既浅近又带革命性的概念来的(它是人类历 史上省工最大的发明),我们不知道。也许他是在设计大规模生产轧棉机时想 到的。而首次成功地大规模实践这种想法,则是在制造滑膛枪之际。那时美 利坚立国伊始,在欧洲爆发拿破仑一世进行的历次重大战争的动荡时期,美 国亟需武器。一七九八年,法国实行革命独裁,以战争相威胁,而美国则一 无准备。因为美国十五年前赖以夺取独立战争胜利的枪枝大部来自欧陆的法 国及其它地方;而美国本身则还没有大量生产武器,这个国家实际上等于没 有武装。当时美国制订了严格的《入籍归化法》和苛刻的《外侨及惩治叛乱 法》,足以窥见气氛之紧张与不安全感之严重。

一七九八年三月,约翰・亚当斯总统宣布外交谈判已告失败。五月一日,

康涅狄格州的埃利・惠特尼上书美国财政部长,愿意提供他拥有的机器、水 力、劳工(原是为准备制造轧棉机招募来的)为国家生产滑膛枪。惠特尼签订 了一项合约,规定在二十八个月内交付一万支枪(这在当年是个吓人的数 目);他由此可得价款十三万四千美元,平均每枝枪只比舶来品高出数美元。

这大概是美国式大规模生产史上的第一宗买卖。

值得注意的是,惠特尼造枪并无经验;他大概也没有仔细研究过要他仿 制的那种查尔维尔型号的滑膛枪。倘若惠特尼原是一位熟练的造枪工匠,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EITs 起源于上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目前全球 REITs 市场规模近 2 万亿美元,其中美

22 韩立余: 《当代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碰撞及其发展前景》 , 《国际经济法学刊》2018 年第 4 期,第 3 9-40

CPTPP 是一个高标准的经贸协议,内含多个新的国际经贸规则,对未来 WTO 改革以及 多边、区域性贸易规则的制定有重要影响。首先,CPTPP

再以后,两个人频繁地约会,她发现他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男人,大度、细

美國政府為改善鄉村、偏遠地區的醫療可近性,在 1787 年成立印 地 安 健 康 服 務 部 門 (Indiana Health Service), 為 美 國 原 住 民 (American

H3-1 不同性別之陸生,搭乘公車的事後知覺有顯著差異。 部分成立 H3-2 不同性別之陸生,搭乘國道客運的事後知覺無顯著差異。 部分成立

中国新歌剧: 歌剧原是欧洲近代一种综合性的大型艺术体裁,对于欧洲各国音乐文化  生活影响重大。“五四”以来,它随西方音乐文化传入中国,许多的中国音乐家开始在 

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 程度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