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與內涵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 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與內涵 "

Copied!
9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三章 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相關研究

在今日強調多元、快速、便捷、精緻化、創新的知識經濟社會和學習社 會之中,學校教育不可避免的必須調適與轉變既有的經營架構、策略和方 針,以面對新世紀的最大挑戰。很多文獻指出,教師是學校改革成功與否的 最 關 鍵 性 角 色 ( 沈 姍 姍 , 1998 ; 歐 用 生 , 1999 ; 鄭 詩 釧 , 2001 ; Fullan &

Hargreaves,1992),教師的專業化角色與專業發展程度成了決定學校革新進步 和發展的動因。本章希望從專業和專業化的意涵、專業主義的典範論述、教 師文化與教師專業角色的內涵、專業發展的內涵與層次,說明在知識社會和 學習社會中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性,進而提升教師專業實踐的可能性。

第一節 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與內涵

一、專業與專業化 (一)專業的意義

專業(profession)是指一群人在從事專門技術的職業,這種技術需要特殊智 力來完成,它的目的在於提供專門性質的服務。美國全國教育協會(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提出對於專業的描述準則(引自姜添輝,1999):第一,專 業所涉及的活動,在本質上是屬於心智的;第二,專業支配一門的專門知 識;第三,專業需要長期的準備期;第四,專業需要不斷地從事在職進修以 成長自身的專業知識;第五,專業提供終身的職業生涯;第六,專業有其設 定的標準;第七,專業提升其服務並超越個人的利益之上;第八,專業有一 個堅強而嚴謹的專業組織。

「專業」的構成要素:專門知識、特殊技術、高度使命感和責任感;專 業,一方面指精湛學術與卓越能力,另一方面是指服務和奉獻(賈馥茗,

1983);專業是一種具有科學性、歷史性、藝術性之特定專門學術的職業,其 工作內容與價值無法由社會大眾或外行人加以批判與評估(陳伯璋、謝文全 等,1994)。

Musgrave(1966)指出,「專業」的特性包括:知識、從業新進人員的控 制、一套專業型的規範、從事其工作的自由空間、專業組織、服務的條件、

以及公共的認同。

郭為藩(1993)提及到,教育專業是從事價值創造的工作。教育專業的特

(2)

性在於:教育專業是影響他人人格發展的工作;教育專業以助人成長為務;

教育專業是一種知識的志業,一種從經師、人師而良師的志業,如表3-1。

表3-1 教育專業的面向

層次 上焉者 中焉者 下焉者

教師的類型 良師 人師 經師

教育工作的觀點 志業(career) 專業(profession) 職業(vocation)

教學的重點 傳道 教人 教書

教師角色 啟發理想 指導學習 照本宣科 知識形式 透過知識形成理念 選擇並吸收知識 系統的授與知識 資料來源:出自郭為藩(1993:166)。

(二)專業化的意義與內涵

Hoy和Miskel指出,「由於教學、知識與理論的提升,對師資培育的不斷 要求、教師對於學生教育的高度責任、強大的教師組織、聲勢日漲的教師自 治權,使我們確認教師是一項專業」(引自黃坤錦,1996)。

「專業化」(professionalization)指的是提昇專門知識、特殊技術、使命感和 責 任 感 , 以 促 使 團 體 具 有 自 主 性 、 獨 特 性 和 服 務 性 的 過 程 (Darling- Hammond,1990)。劉春榮(1997)認為專業化至少具備以下條件:專門的知識和 能力、以利他服務為導向、成員不斷的進修成長、受社會高度的認同、設置 專業團體、團體訂有倫理規範、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何福田、羅瑞玉(1992)也 歸納教師專業化的七項指標:專業知能、專業訓練、專業組織、專業倫理、

專業服務、專業自主性以及專業成長。

綜合而論,教育工作是一價值關聯的活動,教育的對象是一具有目的性 和意向性的意義主體,教師的工作任務意義在於促進此一意義主體能夠在知 識、技能和情意方面獲得全面的發展,導引此一意義主體成為負責任、自主 而成熟的個體。準此,教師的「專業」角色,殆無疑義。教師專業化,則是 教師基於專業構成、專業表現、專業實踐的一種系統化描述。說明如下:

第一,從內涵觀之,專業化係指形塑教師專業的要件,包括:專業知 能、專業精神、專業自主性、專業服務、專業成長、服務導向、

專業倫理規範、專業社群。

(3)

第二,從目的來看,教師專業化是基於教師專業實踐,營造一種倫理的、

專業的社群生活,因此,專業化具有倫理性和社會性的意義;

第三,從歷程來看,教師專業化並不是靜態的結構,是一持續的、動態 的歷程;

第四,從概念上論之,專業化是一個複合的概念,意寓教師專業應備的 條件之外,也隱含教師專業發展的行動觀點。

二、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

從心理學的意義來看,「發展」是指個體行為持續不斷由簡單變複雜、

由粗略而精緻、由分立而調和、由分化而統整的歷程(張春興,1989:48)。

Rogoff(1990)也指出「發展」被界定視為一個動態的歷程,焦點放在參與者在 一個活動過程中的改變;「發展」也意指透過人為的努力、用心去推動、促 進、提昇與改進個體在組織環境的生活實踐的意思,可見,「發展」具有行 動、進步和更新意涵,一種實踐歷程。再則,「發展」同時意涵與外在世界 發生關聯、互動關係,所以,「發展」代表自我的更新、進展或改變時,也 有其社會性格。

Fullan 和 Hargreaves(1992)認為,當我們要瞭解教師專業發展時,首先要 的考量的就是教師是一個「人」,一個在變動中、發展中的個體。教師被視 為是「發展中的個體」,意味著他是一個具有意向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價 值主體,能夠開展一種積極、有意義、導向幸福的倫理生活。Harris(1985)認 為教師專業發展,簡單說,就是教師改善工作技能、知識或態度的過程;一 種教師在個人知識、技能方面一種更新、改進與擴散的行動。Erffermeyer 和 Martray(1990)認為,教師專業發展意指教師透過工作表現,從事增進個人專業 知識和技能的能力與意願。葉連祺(2003)指出,教師專業發展涉及到教師本 身、教師同仁、學校、甚至社會等情境,其消極目的在於促使教師的專業性 提昇,積極目的在於對學生、社會、教育政策等有較多的正面影響與貢獻。

饒見維(2003)亦指出,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假設就是教師需要持續不斷的發 展。教師工作乃是一種專業工作,而教師是持續發展的個體,可以透過持續 的學習與探究歷程來提升其專業水準與專業表現。

許多文獻將專業發展等同於「專業成長」,兩者之間其實不易嚴格劃

分。例如,鍾任琴(1994)即指出,專業成長是指「在生涯中從事關於增進個人

專業知能的自我改善行動」,林志成(2002)也認為,成長具有自然而然發展的

(4)

意味,而發展帶有人為改進的味道,旨在追求正向、積極的改進、成長與突 破。研究者則認為專業發展的涵義較為積極而深遠,專業成長主要是取向於

「個人」的「自我改善行動」,而專業發展除了促進個人的專業成長之外,

更重要是導向專業實踐,追求一種社會性、倫理性的社群生活。綜合言之,

教師工作乃是一種專業工作,而教師是持續發展的個體,可以透過持續的學 習與探究歷程來提升其專業水準與專業表現。其中涵蓋了六個意義:

(一)教師應該視為「專業人員」:

專業的教師擁有專門的學科知識,更具備廣泛的教育專業知識;專業的 教師能夠在錯綜複雜的教育情境中從事最佳的教育行動決策,並根據行動結 果,有效調整行動策略;專業的教師能夠整全性的考量教育情境的面向,與 他人從事理性的溝通、互動,以開放的心胸接受不同的意見和觀點;專業的 教師有其專業的自信,相信自己能夠做最好的判斷(饒見維,2003);專業的教 師不會輕易地受學校不良文化的影響,更能夠主導教育革新、對同仁產生專 業影響力量。

(二)教師被視為是「發展中的個體」:

「發展」意指透過人為的努力、用心去推動、促進、提昇與改進的意 思。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假設就是教師需要持續不斷的發展。當我們要瞭解 教師專業發展時,首先要的考量的就是教師是一個「人」,一個在變動中、

發展中的個體。因此,專業發展同時涵蓋了知識、技能和情意各個層面。

(三)教師被視為是「學習者與研究者」

教師專業發展的第三個概念在於說明教師不僅僅是「人師」和「經師」

的兩種角色,教師必須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自我導引。依照行動研究的意義 與特質,以學校系統而論,「教師即研究者」(teacher as researcher)是指,教師 有能力對自己的教學工作加以省思、研究、改進,教師有能力針對自己教學 情境進行批判與改造,教師本身就是教學現場的研究人員(饒見維,2000)。

(四)強調教師的「自我瞭解」

教師專業發展意味著教師透過各種反省的形式,促使教師個人的信念、

實踐理念及教學行為等,產生有意義的、實質的轉變。換句話說,教師專業

發展可以協助教師瞭解其本身的課程立論、教學知識形式和專業實踐之間的

差距。所以教師專業發展,其實就是協助教師的自我瞭解(顏國梁,2003)。

(5)

(五)專業發展是一種「增權賦能」的歷程

教師專業發展,揭示了教師強化專業自主和提升專業知能的行動能力。

換言之,專業發展意味著教師專業實踐過程中的「權」和「能」重新定義、

重新開展。Wilson 和 Coolican(1996)指出,「增權賦能」包括外在的(extrinsic) 權力和內在的(intrinsic)權力兩個部分。外在的權力被視為是改進教師專業地 位的途徑,是指教師享有高度肯定的地位,能夠得到所需要的知識能力;而 內在權力的觀點則是指教師個人的態度,教師有自信展示個人的能力,以影 響其教育專業工作。陳惠邦(1998)亦指出,「增權賦能」一方面是從教師專業 角度思考教師權力的合法性和正當性,教師應該結合力量提升專業地位、而 參與學校的經營和重建;另一方面,強調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協同合作、

團體參與的持續過程,促使教師獲得更多接觸與控制教育資源的機會與空 間,並共同發揮教育專業的影響力,以達成教育的理想、價值。

(六)專業發展導向一種「幸福」的生活

教師既是一個發展中的個體、一個完整的人,一方面,教師專業發展著 眼於個別性,另一方面專業發展同時富有社會性和倫理性概念,換言之,教 師的專業發展除了提升專業知能、重塑專業權威,它也導向教師的社會實 踐,建構教師與其他教育同仁的社會關係和倫理氣氛,所以,專業發展也意 味著教師追求一個倫理的、幸福的生活。

根據以上論述,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基於提升專業水準與專業表 現,不斷在教育環境中促進、提昇與改進個體學習與探究的歷程。教師專業 發展,意味著一種教師的自我更新、進展和改變的歷程,也蘊含一種行動力 量,教師與外在世界發生關聯、互動關係。從教師專業發展的意涵來看,教 師視為是「專業人員」、「發展中的個體」以及「學習者與研究者」,強調 教師的「自我瞭解」與「增權賦能」,導向一種「幸福」的生活。

三、有效能的專業發展特質

Watts(2003) 指 出 , 過 去 的 教 師 專 業 發 展 活 動 如 同 「 連 接 鬆 散 的 活 動」 (loose connections of activities),有效能的專業發展應該是一貫而嚴謹的融 入在學校生活與教師工作之中,以造就教師的批判省思性格和有意義的協同 合作關係 (Little,1993; Sparks & Hirsch,1997),其特質包括:

它是一種持續的歷程;它涵蓋了訓練、實踐與回饋、實際工作中團體探

究與個別反省機會、教練和後續跟進的行動;它以學校為基地,並且納入在

(6)

教師工作之中;它是合作取向的,提供教師與同儕互動的機會;它的焦點關 注在學生的學習;它能夠激勵與支持學校本位發展,以及教師動機;它植基 於教學的基礎知識;它結合建構論的教學與學習觀點;它肯定教師是專家與 持續的學習者;它提供適度的時間與後續支持;它具備可行性的與包容性。

第二節 專業主義的典範與變遷

一、專業主義的典範

許多關於教師專業生活的研究發現,教師的專業生活中充斥著教育本質和 真實處境之間的矛盾和兩難(陳麗華,1993;陳美玉,1998;Hargreaves,1994;

Gitlin & Smyth,1989);此種來自外來結構、文化以及學校真實生活特質的限制,

迫使教師毫無選擇地必須忙碌於應付內外環境的要求,而無法以更寬廣的結構 性觀點,理解課程或其他教學活動的意涵,進行解放性的認知,終而無法成為 學校生活中真正的行動者(陳美玉,1997;Giroux,1994)。因此在討論教師專業發 展時,首先必須對於教師專業主義的典範,作一番認識。

(一)工具取向

理性主義的教師專業典範採取線性、工學的或目標的模式,簡單的說,

專 業 發 展 是 以 目 標 導 向 , 以 目 標 達 成 為 依 歸 , 如 1970 年 代 的 能 力 本 位 (competency-based) 師範教育。因此,根據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內涵、面 向,藉由目標的訂定、生活經驗的選擇和組織、行動策略或方案的決定、評 鑑機制的設計等等,透過科學管理、目標管理的管理哲學,建立專業發展的 系統化運作邏輯。換言之,教師專業發展被視為是一種科學化、理性化的過 程,而教師專業知識也是依據這套線性邏輯所定義。

工學模式的教師專業發展典範,由於強調教育專業的目標達成和手段選 擇之間的連結關係,往往形成工具理性的無限上綱結果,教師只是變成一個 教育情境中孤立的、技術性、工具性角色,對於整體的教育情境,包括教 學、課程發展、學習評量等欠缺批判思考的能力。Giroux(1988)指出,在學校 科層體制的線性邏輯之下,教師常被貶抑為一個技術人員,而出現所謂教師 工作的「普羅化」(proletarianization)現象,意思是說,教師只是在整個教育系 統中執行課程計畫或教學方案的操作員,好比一個異化(reinfication)的工人,

對於課程、教學內容毫無控制權力,造成了專業主體意識的脆弱,專業意識

疏離的現象(陳美玉,1997;蔡清田,1996),這種結果不僅剝奪教師課程設計

能力,解除了教師批判反省的空間,更造成教學活動和教室情境設計的機制

(7)

僵化(蔡清田,1996)。Habermas也指出,價值中立的背後立基點是經驗--分 析理論的邏輯,無法展示知識基礎的旨趣所在。工具性意識型態對於規範性 知識基礎的沈默,導致了一個壓迫主體性的倫理和價值觀點的論述,知識純 然居於功利和實踐應用著眼,關於知識利用的結果與倫理本質鮮少問及到,

而個體也只是化約成經驗科學探究優先性中一個技術性角色。

綜合言之,線性模式的教師專業主義,視整體教育情境是一個經過有意 的、理性的、科學的、靜態的結構設計,一種被動的、消極的、非人性的、

封閉性的、限制性的歷程。在其中,教師專業發展反映一種工具性、技術性 取向。也就是說,對於教師專業發展歷程而言,教學目標的釐定、教育專業 知識的習得、教學技能的養成、課程的規劃與設計能力、學習指標的建構、

教學評鑑的實施等,只是基於工具理性的思維,而教師角色只是一個知識的 接收器、意識型態的的轉運站、傳遞者。

(二)實踐取向

「實踐」(practice)本指人類在世界上的生活方式,是人與其存在環境之 間的互動,與人類知識的發生和各種價值規範的形成發生關聯,是以,實踐 與道德行動密不可分。Aristotle將實踐解釋為「生活方式的自由選擇」,實踐 指向了關於「意義」、「價值」的問題;準此而論,教育專業發展是一種改 進人類生活、創造生命意義,並達成幸福生活的歷程,所以教師專業發展就 是一種教育實踐。一種教育實踐是存在於意義與脈絡、行動和情境之間的

「辨證」關係當中。作為一種教育實踐活動,教師以其對於學校或教學情境 中的專業知覺,進而透過系統探究過程予以「理解」、「詮釋」乃至改進,

教師能夠理解其教學實際情境的種種現象和問題,即便是一種有別抽象理論 或 技 術 性 知 識 的 「 專 業 洞 識 」 (professional insight) 或 實 踐 智 慧 (wisdom of practice)(陳惠邦,1997:108-109)。實踐智慧是指一種至高無上的智德,在於 說明人類能認識所處特定情境中特殊事件的倫理,其行動即依此倫理原則為 依歸(溫明麗譯,1997a:111)。所以教師的實踐智慧,意指教師在專業情境當 中,接受一理論導引的倫理性行動,並從實際行動中,經過反省、做決定、

判斷,進而重新檢視理論,而實現幸福生活的綜合描述。簡單地說,實踐智 慧,就是經由博學、審問、慎思、明辨與篤行而獲得一種理想和圓融的社群 生活。

實踐取向的教師專業發展其理論基礎,包括現象學、詮釋學和符號象徵論

的觀點。Argyris和Schon認為:人類所使用的知識和理論都是人為的(artificial)、

(8)

都是個體與其所處外在世界共同建構的結果,所以,實踐知識的建構其實就是 一種「實體的建構」(陳惠邦,1997;陳美玉,1999;黃乃熒,2003)。

Vygotsky即指出,人類認知思考或知識的源起,是指在特定的社會歷史 場景中、特定的社會互動過程中的組織和結構,決定了知覺的結構和組織(谷 瑞勉譯,2001),所以,人類的認知思考或知識的來源,是崁入在一個社會文 化脈絡中、在行動期間建構的,它們奠基在學習和發展之間的辯證關係,因 此發展可以被理解成「更多複雜的行動開展歷程,涵蓋更大的行動場域」、

「行動決定了人類心智的基因、結構和內涵」(Axel,1992)。依此觀點論之,學 校系統中,教師的教學知識係來自於學校與其週遭環境的整體脈絡之中,有 關教學知識的論述(discourse),都是由這些特定的社會文化脈絡所塑造(李咏 吟,2000;陳美玉,1998;歐用生,1999;甄曉蘭,2004)。

Young也指出,學校知識並非如實證主義的線性邏輯或形式邏輯所預設 或定義,應該從其他面向解釋學校知識的生產、傳遞、分配和改變,以及其 背後隱含的社會利益和價值。學校知識應該和社會價值發生關聯,學校知識 是社會情境的產物,其不同的意義隨不同的時空脈絡而異,而且是相互主體 的建構,因此沒有所謂的客觀知識(陳伯璋,1990:50-51;歐用生,1999),它 是相對於使用情境。蓋教師的每日生活是一個具體化、脈絡化的生活世界,

因此,關於教師的專業發展必須從這個生活世界中理解,才能夠真實有意 義。生活世界是一個佈滿文化經驗、符號意義、歷史記憶的世界,教師的專 業發展必須置放在此一參照架構之下,教師他不再是以一個消極、被動的角 色,相反的,以一種主動的、互為主觀性的角色,透過不斷的、持續的社會 互動、溝通和磋商,而主動建構意義。

再從Lewin的場地論(theory of field)觀之,行動場域是一個整體的概念,

整體並不等於部分的總和,個體的行動必須放在整個社會情境的架構之下解 釋,知識是個體和社會環境互動的結果。知識的有效性與否,必須評估個體 和整個環境的交互歷程。可見教師的專業發展其實就是教師在實際教育情境 中,能夠洞察、認識、統整其與環境互動之間的關係,透過一種審問、慎 思、明辨、付諸行動,一種知識建構和社會建構的歷程。這些實踐知識能夠 協助個體感應外在世界的意義,並決定採取何種行動方針與行動策略,進而 形塑行為世界的意義;而行為世界也不斷的賦予個體不同的經驗、意義,豐 富個體的意義網路,形塑個體的能動性、主動性與開創性。

綜合言之,實踐取向的教師專業主義在於說明教師以一個具有意向性、

(9)

主體性和能動性的個體與其身處的特定教育情境中,經由意義磋商與建構、

發展社會關係、型塑自身專業立論,型塑實踐智慧,造就社群完美生活。

(三)解放取向

鑒於工學模式以所推崇的「假設--演譯」形式邏輯,以一種預測、效 率和控制系統、因果架構說明學校知識的產生,結果造成工具理性膨脹,社 會關係連結脆弱、倫理關係戕害、異化和物化現象的出現。批判理論從社會 實體的性質重新檢視和批判知識的本質;在學校組織的社會實體當中,主體 和客體、事實和價值、意識和結構不能截然二分,是互補的、辯證的關係(陳 伯璋,1990)。

Habermas指出,「工具理性的實質是:在目標確定的情況下,選擇達成 目標的最佳手段,或在被設定的條件之下,依據對於現實的衡量並制定所要 實現的目的。」、「工具理性是被資本主義的惟功利原則所『異化』的理 性,它僅著眼於利益關係,…因此與『倫理和道德要求』相互分離」(章國鋒 譯,2003:222-224) 。在Habermas(1987)看來,由於科學理性的意識型態所接 觸的只是實體的表面,工具理性擡頭,個人主義膨脹,人類只是被放置在資 本主義社會的算計、效率與解釋系統之中,個體變成物化或異化了的「單面 人」(one-dimension man),科學、技術形成新的科技宰制,一種新的意識形態 壓迫,只有透過意識形態批判,人類解放才有可能。Habermas的批判理論,

其旨在揭露社會上的、國家的種種意識形態壓迫,如語言、仲介、媒介、制 度等,以期達到人類理性的啟蒙和解放,恢復人類應有的價值、尊嚴與自主 性(楊深坑,1988)。

Giroux(1984)則進一步闡釋,意識型態並非簡單的反映一組特定的教條或 意義,而是一種具有動力的概念,以反映出意義和觀念生產、媒介的方式,

並且涵蓋在知識型式、文化經驗、社會實踐與文化器具中,透過它們,人類 行動者產生自身經驗的觀點,而在世界中定義自己;意識型態是一個意義系 統,存在於實體的辯證關係中(不論是存在於意識、文化型式或生活經驗中)。

從辯證觀點,意識型態成為一種有用的構念(construct),以理解學校如何進行 權力作用與政治實踐,以及個體和群體在具體社會關係中如何磋商、改變或 調適;而從事意識形態批判在於教師自我的反省與啟蒙之中。

Habermas同時也指出,「理性……必須看待是在實踐中生成的,及人做

為主體在社會化過程學習到的後天能力。」是以,理性無非是人在生活實踐

中透過學習而得到的能力或資源,是謂之「實踐理性」,「實踐理性……不

(10)

僅注重行為的可能性和目的性,而且將『真』和『善』的議題,也就是道德 原則,作為自己的前提,換言之,它屬於倫理學的範疇。」(章國鋒譯,

2003:225-226)蓋社會批判理論指向社會結構中不合理和矛盾之處,所以批判 成為一種反省思考的方式,也是一種自覺自主的實踐行動;反省思考一方面 必須檢視社會生活實踐的合法性和正當性;另一方面由此產生倫理價值觀的 決斷與實踐(陳惠邦,1996)。批判與辯證具有相同的意義,溫明麗(1997c;

2001)認為,社會批判代表一系列的質疑、反省、解放、和重建的持續性、動 態性歷程。Giroux(1980)認為「『辯證法』不只是單純由普遍法則性所控制的 方法論…….同時也是一種批判和實踐的過程」,批判的辨證法不單是一種認 知思考模式,也是一種實踐行動,更是個體在其所處遇的社會情境、文化脈 絡不斷開展自我的過程,個體在社會生活中就是以此批判、辯證的歷程成就 個人的價值,也同時建構群體的意義。

從批判理論的觀點察之,批判取向的教師專業發展的焦點在於,教師能 夠體認到學校知識並非獨立於政治和社會的真空之外。因此,教師和其他教 育工作者必須擴展的他們的理論觸覺,在一個廣泛脈絡中定位他們自身的信 念、價值與實踐,而促使其中的潛在意義能夠彰顯出來。此一辯證性的定位 將有助於闡明結構和意識型態糾纏中的社會和政治本質(Giroux,1984)。

從專業發展的觀點來看,批判取向它意味著學校教師以及教育工作者必

須定位社會脈絡中學校、課程、教學與教師角色,俾以揭露它們的歷史發展

及其現存關係的本質。教師必須視學校實踐與學校演進是歷史動力的一部

份,以期認識其中知識、社會結構和信念系統的不同型式。進而,發展一種

更加廣泛的批判範疇,以理解存在於社會控制、組織構造以及學校經驗建構

之間的鏈結關係。身為教師,在此一特定教育情境脈絡之下,必須能夠以一

種批判性的觀點,勇敢去揭露學校教育、社會結構、文化經驗之下的意識形

態,揪出教育政策、課程方案、教室教學中的政治本質,以至於內在的信念

系統、價值觀和個人的知識體系、實踐理論。即言之,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

在整體學校生活情境中,不斷對學校的意識形態質疑、反省、解放和重建的

歷程,彰顯社會構成中不合理、矛盾和衝突之所在,激發教師獨立自主和改

進實踐的能力,以轉化社會價值,昇華生命意義,創造幸福生活。因此,專

業發展意味著教師以一種批判的、反省的、超越的觀點,對於學校知識、意

義架構和歷史關聯的詮釋之外,並且指涉政治和倫理,成為社會革新和進步

的動因。

(11)

(四)後現代思潮

「理性」可以說是啟蒙現代性的中心概念(楊洲松,1996:32)。現代性起 源於以人類理性對於「無知之幕」的開展。然而,過度相信科學技術的一種 工 具 理 性 結 果 , 對 於 經 濟 、 政 治 和 社 會 形 成 一 種 新 的 宰 制 關 係 。 例 如 , Horkheimer和Adono即認為,啟蒙精神化約成一個邏輯的算計系統,連帶地,

社會上不公正的現象同時予以神聖化、合法化。由於人類總是期望以控制自 然的態度理解自然和社會的方式,結果人類只是淪為算計系統中的一部份,

而形成理性的自我湮滅。結果,人類的「主體性」(subjectivity)被物化、工具 化,商品拜物教則盛行於日常生活領域之中。張文軍(1998)更進一步指陳,現 代化引起了意義的缺乏,多種價值之間無休止的衝突,以及科層體制對人的 威脅;理性化使世界變得更有秩序,更值得信賴,但它不能使世界變得更有 意義。

後現代主義,以一種超越的觀點,批判和省思自啟蒙時代以來理性的普 遍概念。Carr(1995:79)認為後現代主義代表的是一種新型的自我理解(self- understanding),這種自我理解使得「現代性」本身成為一種批判、反省的對 象,使得關於啟蒙的問題假定能夠更透明化的接受質疑和開放。首先,傳統 以理性為中心概念的「歐洲中心主義」,主張絕對性和統一性的知識觀,應 該受到質疑;Lyotard即認為,傳統所謂的「科學知識」的巨型敘述(grand narrative)、後設敘述(meta-narrative)只是為了成就知識自身的合法性問題(方永 泉,1996;楊洲松,1996);後現代社會對於這種企圖維護知識合法性的後設 敘述應該予以揚棄,而代之以微型敘述(micro-narrative),以增強對於差異的、

細緻的敏感,增加對於「不可共量性」(incommeasurability)的容忍。其次,後 現代主義所注意者,不再是專家或理論之間的一致性行為,而是一種悖理論 述(palalogy),講求異中求同、同中求異。再者,後現代主義認為,主體性並 不再是單一的自我所建構的,而是複合的、多層面的和多元的,「自我」被 看作是一種存在,是「在差異中透過差異建立起來的,並充滿了矛盾」。就 主體性的本質而言,它決定了自我與社會的能力,它與個性、意向和欲望密 不可分,與社會力量和文化也是關係密切(張文軍,1998;Giroux, 1994)。

黃乃熒(2003)也提到,後現代主義被定義是對於後設敘述由權力和知識所 構成的關係網絡,唯有透過社會關係的重新詮釋,改善不合理的權力關係,

提升倫理可能性;而社會關係之重新詮釋的機制在於差異、意義的開展、自

主性、主體內在動機的維護。據此而言,後現代主義對於教師專業的定位在

(12)

於:一、教師專業實踐應該看待是合理社會權力關係的強化;二、教師專業 實踐應促進社會關係的生成變化;教育專業實踐應該展現社會關係反省的熱 誠。Popkewitz(1994)也認為,在不同的社會和歷史條件之下,「專業」的意義 即便有所不同,它是由社會所建構,例如德國的「專業」是指接受教育的歷 程或階段,而在美國,「教學專業」則是指擺脫政治功能的一種利他職業之 理想形式,包括專業自主、技術性知識和倫理等。可見,「專業」並非中 立,而是一種政治協定的結果,也就是Popkewitz所謂的「脈絡依賴」(context- dependent)。

張文軍(1997)同樣指出,後現代主義教育專業實踐植基於多元化,它反對 傳統普遍性質的真理,主張多元主義的專業發展;基於差異性、不確定性的 概念,專業趨向重視過程、注重學習個體對於所有經驗的聯結和重建;師生 關係強調關懷、分享、增能賦權與創新;教育專業行動中的語言、知識與權 力關係應該重新審視、批判、解構,專業發展應顧及政治、社會、歷史和文 化等面向。Giroux & Aronowitz(1991)則主張,後現代主義的教育專注在於發展 一種邊界教育學(border pedagogy),意指在實際教學活動之中,教師和學生在 一種民主開放的氛圍之下,不斷開展各種可能性,共同對抗主流記憶、主流 文本,透過邊界的開放、跨越,建構一種多元、適性的教學環境;學生和教 師之間所進行的是一種溝通的、對話、倫理的關係,在其中,藉由對於傳 統、意識型態的的不斷質疑、反省和解放過程,一方面能夠認識自我和外在 世界之間的對應關係,另一方面能夠建構內在自我世界應有秩序和價值觀。

綜合上述,研究者認為,後現代主義對於專業主義的態度包括:

第一,教師的專業立論取向應該棄絕或是反對所謂「定於一尊」、「視 為理所當然」的知識形式,專業主義不是一種規模宏大的設計,相反地,應 該轉向多元主義的教育專業知識立論,發展更多可能性和獨特性。

第二,教師應該以更為寬廣的視野,去理解、洞視並探究專業情境裡面

「他者」的意義架構和文本,開展邊界的可能性。

第三,教師的責任就是對於那些在課程、教學、科層管理所謂的合法性 知識或權力構成關係,予以「解構」、「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第四,教師的專業立論必須深入教育情境中的政治、歷史和文化的意

涵,採取比較寬容、多元、審慎的態度,看待學生的學習,以利於學生了解

知識是在社會脈絡之下建構而成的。

(13)

第五,基於差異、多元的觀點,教師應該指導學生認識整體教育情境中 的差異問題或是鴻溝。因此,身為教師必須以一種符合公平和正義的知識和 技能,提供學生公平的學習機會與空間。

第六,專業主義應該導向倫理和道德生活。

二、新專業主義:限制性專業主義到擴充性專業主義

從工具取向、實踐取向到解放取向的教師專業發展典範轉變中發現,傳 統的專業主義,強調能力本位、科學管理、目標至上,其結果,教師專業發 展只被視為是簡單的教師個人專業知能的完備,教學技巧的精熟定義之,專 業表現只是體現在其課堂生活之中,而所謂專業自主流於教師的個人主義傾 向,造就一種所謂的「限制的專業主義」(restricted professionalism)(楊深坑,

2000)。鄭詩釧(2003)認為,限制的專業主義的幾個特徵:首先,限制的專業 主義固然強調經師和人師的教育功能,然而,只是侷限在教室生活中;其 次,專業發展比較趨向於個人主義、工具性思考,教師往往是一專業孤立的

「教書人」;第三,限制的專業主義以倫理生活的漠視、犧牲作為代價,比 如合作、友誼、肯定、同情;第四,限制的專業主義,欠缺整全性的發展意 義難以塑造優良的教師文化,形成教育專業社群;第五,教師工作的集體平 庸化、普羅化。

由於限制的專業主義的封閉性格、個人主義取向、操作性或工具性觀 點,難以因應教育實際情境中錯綜複雜、多元變遷的性格,走向一個新的專 業主義時代勢必是需要的。Hargreaves(1994)指出,新的專業主義其核心概念 就是專業發展與組織發展並行不悖。在新的專業主義之下,教師的角色任務 更強調學生導向與同儕協調,一則反映專業成長過程中的政治性與社會性,

一則提升教師的自尊與自信。例如,Hoyle(1974)提出「擴充的專業主義」

(extended professionalism),教師專業應該結合教學和社會脈絡,而不僅是在教 室生活的表現。換言之,擴充的專業主義的概念,在於希望教師的教學是也 能夠走出教室、走出校園,而擴及於整個廣大的社會脈絡,教學活動不再是 孤立的,教師的教學知能要在理論和實際經驗中不斷改造與發展(李錫津,

2001)。其特徵包括:

1.教學技巧係結合理論與經驗;

2.教師的專業觀點來自於教育與社會脈絡;

3.教室事件均與學校政策和目標發生關聯;

(14)

4.重視同儕之間的教學比較;

5.教學的價值產生於專業合作;

6.時常閱讀專業的文獻;

7.高度投入於非教學的專業活動,踐行社會責任;

8.教學是理性的活動。

再 如 Goodson(1999) 所 提 出 的 「 原 則 性 的 專 業 主 義 」 (principled professionalism)以及Hargreaves和Woodson(1996)所提出的「後現代專業主義」

(postmodern professionalism)的共同特徵(黃嘉莉,2003):

1.增加教師的機會與責任,促進教師的專業判斷;

2.賦予教師更多期望,促使教師參與教學價值和社會、道德價值的論述;

3.建立教師的合作文化,希望教師同儕之間能夠共同致力以專業知識解決 實際的問題;

4.教師不應該自我畫地自限,應該與影響學生學習深遠的社區合作;

5.教師應該主動積極的照顧學生,而不只是服務;

6.教師應懷抱自我導向的探究與持續學習的精神,以強化教師專業立論;

7.肯定教師工作的高度複雜性,給予相對應的地位與酬賞。

綜合言之,新的專業主義實即是專業的再概念化(reconceptualization)過 程,主張支持(support)、參與(participation)而非管理的(management),其目的在 於導向一種「合作性的專業」(collaborative professionality),以期望教師在組織 發展與專業發展中形成專業互動與學習(李俊湖,1998)。新專業主義,基本上 肯定教師的教學工作、教學生活應該融入整體社會與教育情境當中,經由社 會互動與社會關係形成實踐社群(communities of practice),導向實踐智慧為依 歸。一方面,教師是教育的專家,秉持教育理想,具備專業知能和專業權 威,不斷進行自我反省、批判、改進實踐能力;另一方面,教師被視為是知 識份子,從社會責任出發,他以一種批判意識和專業洞視,願意與教師同儕 發展社群關係,形成專業互動與專業合作的教師文化,去發現、探究學校、

甚至社會生活中種種歷史、文化、政治脈絡之下的意義架構、符號象徵、溝

通經驗,並藉以轉化社會價值、促進社群發展、引導社群進步。

(15)

第三節 教師專業社會化

在知識社會與學習社會脈絡之下,教師角色很難純然以一個效率系統中 的「價值中立者」定義之,教師不再是傳統中負責知識告知、傳遞與複製 (reproduction)的技術性、工具性角色。相反地,教師應該是學校生活環境之中 一完整的、獨立的個體,也是一有意向性、目的性和創新性的意義主體,更 是一個實踐教育理想與社會責任的「良師」。所以,在知識社會與學習社會 脈絡之下,教師的專業表現與角色功能必予以全新的認識和理解;教師的價 值觀、專業信念、認知架構與行為模式亦需要於此一脈絡之下調適和轉型。

一、教師社會化

(一)教師社會化的意義

Spindler(1994)認為,教師具有兩種自我:「持續的自我」(enduring self)和

「情境的自我」(situated self)。前者是個人和過去經驗、意義、社會認同連貫 的自我;後者則是可以在不同情境中調適、一種工具性、例行性的存在。教 師成為一個發展完整的人,則必須促使其深層認同「持續的自我」,與其在 專業社會所要扮演的「情境的自我」,建立一種聯繫、統整和協調的關係。

林清江(1987)指出,社會化指的是個體從家庭、學校、同儕團體或其他社 會群體,接受文化規範,並內化到個人內在世界,形成個人人格特徵的過 程。高強華(1996b)也指出,社會化是指一個人自出生以降,不斷學習社會規 範、價值觀念、以及文化影響的種種歷程;社會化是個體在特定的社會中,

發展自我觀念與社會角色,習得各種知識、技能、信仰、符號、社會規範,

建立思想、態度、行為模式、生活方式,形成世界觀的持續歷程。

簡單的說,社會化就是個體接受社會洗禮,在社會中學習規範、價值、

形成自我概念,塑造自我形象的持續性歷程。教師社會化是指教師在教育專 業社會中,不斷接受、學習專業知能、專業規範與價值觀,從而確立自我觀 念,塑造自我形象,建立專業角色,從事專業實踐的歷程。

(二)教師社會化的主要觀點

從 Lewin 的場地理論(theory of field)觀之,個體在社會系統中的行為表

現,是受到社會環境與其個人人格交互作用的結果,亦即,個體的社會行為

是其本身人格與環境的函數,其公式:B=f(E × P)。Lewin 指出,在社會場地

中,整體不等於部分的總合,個體在環境中的社會行為表現,必須審視整體

(16)

的環境構成與個體之間的關係。準此,以教育專業情境而論,教師專業角色 是在社會系統中與環境互動的結果,在社會場地中,每個教師有其不同的人 格特質在社會、文化、甚至政治情境之中,不斷的交互影響、彼此互動建構 意義的一種綜合的、複雜的動態歷程。以下從結構功能論、符號互動理論、

社會系統理論說明教師社會化的生成與發展。

1.結構功能論:

結構功能論者認為社會應該是一種追求穩定、和諧和共識的系統。涂爾 幹(Durkheim)認為社會是一個整體,從集體意識和社會事實的概念來看,社會 相對於個人而言,是一個客觀的實體,這種實體不會因為個人而改變,反而 對於組織環境中個體的意識和行動具有強制的作用(黃瑞祺,1996),社會不等 同於個體的總合,因此社會實體是先於個體存在,所有的道德、規範、價值 觀必須傳遞到社會上的每一位成員,建立一個一致性信仰體系,就是社會 化。這套信仰體系,可以讓社會成員認識外面世界的方式,就是反映這個社 會結構的文化。對於涂爾幹而言,文化的功能在於維繫社會的穩定、糾集社 會成員的集體意識、在於社會化。

Parsons主張社會系統的功能在於目標達成、統整、適應和維持內部穩 定。在《社會系統》( Social System )一書中,Parsons更進一步提供文化在使社 會秩序合法化的角色,因而也提供文化有其獨立存在的空間。文化的功能是 社會組織目標達成與整合的前提,文化的意義在於扮演社會體系平衡和內部 穩定的核心角色。「行動理論最根本的原理在於行動體系中的結構是存在於 已經制度化的(在社會或文化體系內)、以及/或是被內化的(在人格或有機體)文 化意義模式中」(俞智敏、陳光達、王淑燕譯,1998:103)。文化必須提供一 種象徵環境以協助社會行動目標的實現, 以導引社會行動者朝向預定目標邁 進。

Parsons 指出,學校是一個社會化的媒介(agency),經由這個媒介,個人人 格被訓練在動機與技巧上適合成人角色的表現。社會化的功能由「廣泛價 值」、「角色」與「角色結構」,以及「個人人格」等基本要素組合而成。

所以社會系統包括:「文化的」、「社會的」以及「人格的」三個系統。

文化系統=文化

社會系統=社會結構

人格系統=個人

(17)

其中,文化系統係指所有社會成員所遵行的廣泛價值、規範以及知識和 信念;社會系統是由社會角色組成,角色的主要成分在於角色期望;人格系 統基本上是由動機和需求構成。Parsons 的社會系統有其控制階層(hierarchy of control),亦即,文化系統控制社會系統,而社會系統控制人格系統,換言 之,文化決定社會結構的性質,而個人人格則是依據他們的文化需求與社會 角色需求而被塑造的,以圖 3-1 示之(李錦旭譯,1987:92-96)。

文 化--被共享的共識或價值 維持被共享的價值

社會結構--角色/角色期望 個人履行他們的角色

個人人格--需求

圖 3-1 Parsons 社會化流程

資料來源:出自李錦旭譯 (1987:96) 。

從結構功能論的觀點言之,教師社會化意指教師在特定社會系統裡面,

不斷與外在環境調適、發展,習得專業知能、內化教師團體的價值與規範系 統,表現專業角色行為,實踐專業目標的歷程。

2.符號互動論:

Schutz認為,社會生活中,事物之出現,對於認知的主體言之,屬於一種 被動的經驗;而面對事物的方式則是一種主動的經驗,這種自主性係來自於 認知主體依據情境對於他(她)們的意義而作出行動決定,而意義的產生是以觀 照反省的方式加以理解,觀照反省本身就是一種意義建構的意識經驗,而

「知識則是人們在日常生活態度之下互為主體所構成的東西」(蔡錦昌,

1992)。人類社會行動理論的關注點包括:其一,行動的背景(the context of action)如何被界定;其二,觀點:人們賴以了解世界的架構;其三,文化:特 殊的生活型態,涵蓋信仰、價值、語言型態以及了解的方式(Wood,1983)。

符號互動論源自於人類學家Mead的「鏡中我」理論基礎。主要是探究人 際之間藉由哪些媒介符號互動或溝通,以及人際的互動過程和性質等議題。

主要理論觀點如下:

第一,社會系統中的成員其「自我」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透過與他

人在彼此溝通、對話或定義意義、交互作用的過程中發展出來的(陳奎憙,

(18)

1991;Hargreaves,1975)。

第二,社會行動中的個體是以一種相互主觀性的態度,建構人際之間的 互動關係。

第三,社會生活是指人們不斷與其外在世界不斷磋商、定義和詮釋的歷 程。社會互動的歷程充滿多元、複雜型態,包括衝突、對立、合作、調適等 等(孫敏芝,1996)。

第四,個體在社會行動過程中,是不斷地透過「重要他人」的參照架構 作為解釋與判斷自身與外在世界的關係,據以修正與發展自我概念,表現合 乎社會規範的思想、態度、行為模式,進而漸漸形成自己的世界觀(高強華,

1996b)。

第五,人們面對的是需要應對的情境,他們會評估和解釋情境,以便採 取行動。社會成員察覺、詮釋和判斷情境的所有歷程,必須放置在自然的情 境之下理解才具意義。

從符號互動論的觀點觀之,教師社會化意指教師在學校或其他社會系統 中,透過不斷與他人互動、建立關係,經過共同磋商、對話與詮釋教育情境 脈絡意義,形成自我觀點、發展健全的專業角色的歷程。

3.系統統合觀點

以 Parsons 的結構功能論察之,教師在社會系統中的社會行動只被視為是 被動的接受系統規範、廣泛價值與共識,常被批評為一種文化與社會決定論 (cultural and social determinism)(李錦旭譯,1987),是以,教師個人人格動機、

意向性、自主能力,完全受到控制。國內高強華(1996b)以統合的觀點說明,

對於教師社會化的討論和理解,需要兼顧結構功能論的環境因素與互動學派 的個人因素,兼重團體規範與人際互動的影響力量,更適於統合自我觀念的 發展和有效的教學行為;亦即,教師專業角色的探討,必須關注文化、制度 和個人人格之間的交互關係與互動歷程。社會系統、社會角色和社會行為之 間的關係,應該重新予以認識與理解,如圖 3-2 所示。

從圖 3-2 顯示,社會體系中的個人行為表現,既受文化的影響,也受到 制度的影響,個人也會影響文化與制度。從教師在社會系統中的行動觀之,

教育制度影響教師角色,教師角色期望影響教師角色;而教師角色又與其他

教師角色共同營造教育制度。教師的社會行為表現,受個人人格需求的影

響,所以,教師角色、個人人格、教師角色期望與個人需求之間,具有密切

(19)

的交互關係( 高強華,1996b) 。

(民德與價值) 文 化 社會思潮 價值體系

(規範層面 ) 制 度 角 色 期 望==

(個人層面) 個 人 人 格 需求傾向=

(民德與價值) 文 化 社會思潮 價值體系

綜合言之,教師社會化是一個動態的歷程,教師專業角色的形塑必須從 整個教育情境脈絡中理解,細察其中複雜的社會、文化、歷史和政治結構,

不斷與環境發生交互作用的同時,隨時檢視、修正、再概念化其所有的知 識、技能、符號意義、價值體系。

二、教師文化

林清江(1987)認為,教師文化是由教師關係所構成的共同價值體系與行為 規範;此一價值規範體系往往成為教師之間共同的參考架構,對教師群體成 員有很大的約束力。準此,教師文化就是教師在學校生活中所具有的思維架 構、認知風格、價值觀、信念、行為模式等。教師文化是整體學校文化一部 分,學校組織環境中教師文化的形成主要來自其社會化構成關係。

Hargreaves(1995)指出,教師文化的兩個層面:內容與形式。內容包括了

「實質的態度、價值、信仰、習慣、假設、以及特定教師群體或廣大教師社 群之間共享的做事方法」,而形式則指「教師之間如何發展關係或聯繫的形 式,說明教師與其他同儕之間的關係如何運作」(引自王麗雲,2000)。一般而 言,教師原有的信念和性格固然重要,但是其信念、價值觀的發展、自我形 象的塑造,以至於對於學校工作的投入,絕大部分是與其在整個學校的社會 構成關係、人際互動以及教學實踐中轉變而得的(Fullan & Hargreaves,1992)。

社會系統

社會行為

圖 3-2 社會系統、社會角色和社會行為之關係 資料來源:出自高強華(1996b:60) 。

(20)

再者,除了前述關於教師的價值觀、認知思維型態、行事風格、信念或假設 之外,教師文化也涵蓋教師彼此之間關係的態勢和結盟的形式。所以,教師 文化其實是教師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它也為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方式提供強 而有力的參照脈絡(周淑卿,2000;Hargreaves,1994)。是以,不同學校組織環 境,自然而然造就出不同的教師文化。

許 多 研 究 顯 示 (Hargreaves,1992; Liberman,1995; Pamler,1998; Deal &

Peterson,1999; Little & McLaughlin,1993),學校組織環境中的教師文化,是決定 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革新、發展的最關鍵因素。例如,Banks(1977)即指出,

教師文化與專業發展關係密不可分,教師的態度、價值取向、角色觀念受到 學校組織環境中同儕力量影響至鉅;教師專業團體的次級文化,是促進教師 專業社會化的重要關鍵。陳怡安(2003)則在其「國民小學教師文化與教師專業 發展關係之研究」也發現:教師文化愈積極正向,有助於提昇教師專業成 長;培養教師反省自覺能力,參與教師團體,積極與同儕互動交流,有助於 教師專業發展,塑造優良教師文化。關於學校組織環境中的教師文化與教師 專業發展之間的關係,則留待下一章討論之。

三、教師的專業角色

教師專業社會化,簡單地說,就是教師以專業角色不斷學習、成長,體 現專業化的歷程。從教師是一個完整人格的個體思考,對於有效教學、教師 專業能力、專業發展、教室經營、教師社會化等問題重新定義,才是奠定教 育改革成功的基石(陳美玉,1997;Fullan & Hargreaves,1994)。教師角色的不 明確,會影響教師在學校生活上的專業行為表現(林清江,1987;Bank,1977),

藉由描述和詮釋學校生活和教學的意義系統的專業角色,有助於教師改進專 業實踐。

林清江(1987)指出,教師所「應該」的專業角色包括:第一,教師在教室 中必需協助學生社會化;並評鑑學生成就,從事適度的選擇。第二,教師在 學校組織中的角色有四種:傳授知識、協調個人社會化的單位、從事適當組 織、並且平衡個人情緒。第三,教師在專業團體中應特別強調研究和價值統 合兩種角色。第四,教師應由社群孤立者轉至社群關係的協調者。第五,就 全面社會文化環境言之,教師扮演促進社會發展的角色。

高強華(1996a)也提及到,現代社會環境中,教師扮演多元而複雜的角

色,包括:第一,主動學習、終身學習的角色;第二,樂在教學,促進學校

教育革新的角色;第三,促進社會和諧,引導社會轉型的角色;第四,前瞻

(21)

時代潮流,創新歷史文化的角色;第五,善為溝通協調、統整社會價值觀念 的角色;第六,追求真善美聖,提昇人性開發潛能的角色;第七,澄清價值 釐訂規準,選擇人才評鑑成就的角色;第八,表現智慧發展創意,堅持品味 堅守道德的角色;第九,寧靜致遠淡泊明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角色;第 十,樂觀奮進有為有守,守分盡職民胞物與的角色。

綜合上述,21世紀強調的是一個多元、變遷和知識爆炸的世代,教師專 業角色必須放在知識社會、學習社會與整個教育脈絡之下予以理解。首先,

教師在教育改革浪潮激盪之下,必須以全新的觀感看待課程發展的面向、意 義和旨趣,他/她應該是課程革新的靈魂人物;再則,教師本身最能夠清楚而 正確分析、描述與詮釋整個教育現場中的意義構成關係,所以教師本身應該 從事研究,從行動中建構屬於自己的專業知識體系;再次,教師他本身應該 是一個知識份子,他是社會進步與發展的動因;復次,教師應該不斷地從事 學習,與其他社群成員發展協同關係,以利於在個人、歷史、文化交錯複雜 的教育情境之中蘊育專業意識(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形成專業洞視。

(一)教師是課程革新者

課程是一套計畫、活動或是生活經驗。傳統的工學模式,強調技術宰 制、工具理性、能力本位、主智主義的課程觀點,視課程如產品,學科知 識、教師與學生是完全中立、客觀的事實,全然忽略教育專業行動是一涵蓋 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的價值關聯活動,對於學生內在的動機、需求、興趣視 若罔顧,關於整個課程的社會、歷史和文化脈絡也是置之未理。尤其教師,

只是扮演忠實的國家代理人的角色,按照課程目標、課程實施方案與策略,

執行教學任務,對於課程的規劃、設計、組織、做決定、實施到評鑑,鮮少 置喙餘地,因此,教師失去對於課程應有的批判和反省意識,其所為之能事 就是在於技術的養成、客觀知識的習得、而未能開展更廣泛的課程視野(莊明 貞,2003;陳美玉,1997;歐用生,1999;Clandinin & Connelly,1988)。顯然 地,在強調多元化、自由化,講究公平、正義和績效責任的知識社會裡,傳 統教師「忠實觀」的課程觀點,確實難以給予課程更新的理解。

以教育場域言之,課程即經驗到的、整體的連續教學過程。課程在動態

的互動過程中被創造與轉換,在教室中被形塑;而教師將課程內容轉換是基

於解決教學實踐的需要,不僅要仰賴教師的學科內容知識,也仰賴他們在教

室中的課程經驗(簡良平,1999;Doyle,1992)。再從教師之教學實踐來看,課

程不必再是鉅型理論或論述,教師本身可以發展一套屬於自己的教學實踐的

(22)

知識立論,課堂生活世界就是一個充滿意義的世界,教師個人的知識和教育 理論觸覺,應該從此一生活世界開展(陳美玉,1998;甄曉蘭,2004)。換言 之,教師的課程立論或是教育知識,必須能夠反映與改善教師的教學實踐。

從知識社會學的觀點觀之,課程其實就是社會所組織的知識,其中可能 包括各種有意或無意的設計、規範、信念和價值,教師如何透過「解構」和

「去中心」的概念去揭露或協助學生洞察、理解其中種種的偏見、不平等問 題,成為課程發展的重要目標(歐用生,1999);再者,從文化的觀點察之,課 程可以定義為人類的一套生活方式,教師的角色就是如何在課堂生活中透過 師生之間、學生同儕之間彼此文化經驗、歷史意識的相互理解,形成一種

「視野融合」(fusion of insight )。再從國家的鉅型觀點,課程其實是依照社會 變遷、政治方案的調適的結果,它已經不是簡單的設計、或是套裝的參考架 構,課程變成可能是各種意識形態的載具,所以教師必須重新思索課程的政 治性與社會性。

再進一步觀之,課程實踐的目的,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遞者角色,而同 時是一個參與者、學習者、促進者、協調者的角色,和學生在課堂生活的

「共同主體」(co-subject)。在一個充滿經驗意義的教室生活脈絡中,課程是教 師和學生共同再經驗、再建構的結果。課程如同一首由教師共同協奏的交響 曲(symphony),在展示整個樂曲的豐富性和律動性時,各個曲部之間仍然不失 其所具有的獨特性、功能性。

(二)教師是行動研究者

許多學者都主張行動研究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手段(歐用生,1996;蔡 清田,1997;甄曉蘭,2004;Carr & Kemmis,1986;McKernan,1996)。處身於知 識社會與學習社會的教師,不但應該具備課程與教學專業知識、能力之外,

也必須發展自己在課程與教學的實務理論,以改進教育實踐。

1.行動研究的意義

行動研究就是結合「行動」和「研究」兩者合一的探究形式。關於「行

動」和「研究」的關係如表3-2。行動研究意指:從事某一特定工作或任務的

個體,在實際工作情境中,根據自己實務活動上所面臨的問題進行研究,研

擬解決方案和策略,付諸行動實踐,進而提供反省、修正、回饋機制的系統

化 探 究 方 式 ( 陳 惠 邦 , 1997 ; 黃 政 傑 , 1999 ; 蔡 清 田 , 2000a ; Carr,1986 ;

Kemmis & McTaggart,1988;McKernan,1996)。行動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某方

(23)

案、組織或社群內的一些特定問題。行動研究是讓方案或組織內的成員研究 自己的問題,因此,行動研究的目的清楚地成為改進實踐歷程中的一部分 (Elliot,1991;Knecht,1997;Noffke & Brennan,1991;Whyte,1987)。可見,行動 和研究之間的區別相當模糊,研究方法並不是很正式與系統化的,然而研究 與其為之服務的人員、組織與其所針對的問題更為貼近(Quinn,1990)。甄曉蘭 (2004:202-203)認為,行動研究是一門「行動科學」,其最根本的假設是:知 識 是 「 在 行 動 中 」 、 「 為 行 動 」 而 獲 得 的 (gained “in action” and “for action”),而且研究與行動應該是在實踐中緊密結合、相輔相成,而研究也應 該是「與人在一起」、「為了人的利益」進行研究,而不是「針對人」加以 研究。

表3-2 「行動」和「研究」的相關用詞

「行動」的相關用詞 「研究」的相關用詞 實際行動 進行探究 介入參與 冷眼旁觀 意圖強烈 謹慎細心 承諾投入 紀律嚴謹 激發動機 探究證據 資料來源:出自蔡清田(2000a:7)。

2.行動研究的特質

Lewin認為,行動研究涉及了社會系統中實際問題進行改變的實驗,它專 注於一特定問題上,並且尋求如何對當事人提供協助;行動研究如同一般的 社會管理 (social management),涉及了確認問題、計畫、行動和評估的循環 圈;此一改變涉及了再教育,亦即重新塑造思考和行動的模式;行動研究由 民主價值(即自由選擇與參與)的觀點向既存現況挑戰;行動研究取向於對社會 科學的基礎知識和日常生活的社會行動產生貢獻,企圖找到理論和實踐之間 的平衡關係(夏林清譯,2000:12-13;Argyris, Putnam, & Smith,1985)。

行動研究涉及實務行動的理念和實踐。一方面,實務工作者的行動背後

是有其理想願景或行動理論,作為行動的指針,透過行動,做為改進實務的

基礎;另一方面,由於實務工作者的實際經驗,透過行動,得以實踐行動理

念 和 理 想 願 景 , 行 動 和 研 究 並 駕 齊 驅 , 理 論 和 實 踐 合 而 為 一 ( 蔡 清 田 ,

(24)

2000a)。可見行動研究不單只是簡單的「行動」和「研究」的獨立性觀點,它 強調實際工作情境中的問題發展行動能力,也重視問題情境中批判思考能 力,強化反思功能,縮短理論和實踐的落差。行動研究的幾個特質(黃政傑,

1989;陳伯璋,1990;蔡清田,2000b):第一,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第二,以 共同合作的方式進行;第三,促進研究和行動不斷的檢證;第四,是一團體 互動歷程;第五,在特定情境中進行;第六,重視研究結果的即時性;第 七,行動研究具有很大的彈性和適應性。

3.教師即行動研究者

教師不但執行或參與教學探究,同時教師本身即是教學實務也是探究的 焦 點 。 Stenhouse(1975) 在 其 所 主 持 的 「 人 文 課 程 方 案 」 (Human Curriculum Project,HCP)即指出,教師是課程發展的核心人物,「沒有教師發展就沒有 課程發展」,教師必須保持批判反省的態度和獨立的專業判斷能力對教室中 的教學實驗不斷予以系統化的觀察、研究和改進,換言之,教師本身是整個 教育社群中的一員,基於專業發展著眼,教師應實際從事教學研究工作(陳惠 邦,1998)。

依據教育行動研究的旨趣來看,教師係整個教育情境中,利用各種由專 家所定義教學的知識或理論,因為教師本身的信念系統、價值取向影響,往 往與實際的教學現場發生衝突或矛盾,結果出現教育理論貧困的問題,或者 產生一種專家權威和教師自主性的失衡現象。許多學者(陳伯璋,1988;歐用 生,1996;甄曉蘭,2004;Carr & Kimmis,1986)指出,教育行動研究關注於行 動結果的立即性和及時性,強調教育行動及研究的結合與不斷循環的檢證,

以協助教師從實際教學環境中進行學習,關注教學實務工作,理解其實際工 作的生活世界,並使其行動的合理性和公平性有所改善。

楊淑晴(2002)認為行動乃一種結合本身教學信念以及過程中所有事件的綜 合,而行動背後的意涵乃教師信念和教學期待的融入與轉化。Grundy(1987)認 為,教師本身從事教育行動研究可以彌補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鴻溝。也就是 說,教師本身透過一種增能賦權(empowerment),一方面強化個人的專業自主 能力,省思教育理論和教學知識中種種不合理之處,重新發展並建構屬於真 實世界的教學知識與教育理論,另一方面,教師本身是行動者,他/她能以敏 銳的觸覺和宏觀的視野,深入探索相關的教學、課程實務,以利於形成教學 或課程的立論基礎。

必須提及的是,行動研究強調團體成員間彼此的協同與合作進行研究(甄

(25)

曉蘭,2004)。以教師而言,學校或是教室本身就是一個實際的行動研究的所 在地,教師一方面透過協同和合作歷程,與其他利害關係人發展一種夥伴的 關係,透過對話、互動、付諸行動實踐到建構知識;另一方面,行動研究中 的協同與合作,重視團體動力和組織學習,共同成為一個研究社群。

(三)教師是知識份子 1.傳統教師角色的困境

學校,並不是簡單的理性設計機構,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因果關聯體系,

它是一個公共領域、一個科層體制和專業競逐激烈的所在,以及各種意識形 態與價值觀念交相輝映的政治社會。從自由主義的觀點言之,所謂「自由」

被定義為「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選擇追求一種理想的生活」,只要不侵犯他 人的權利或利益即可。但昭偉(2000:57-59) 、鄭詩釧(2003)認為,如果依據此 一原則,觀察教師在學校的生活實踐過程中,有許多危險之處。

首先,教師在個人有追求自己心目中理想生活的自由的架構之下,許多 人所著眼的可能只是物質欲望的追求、一個安定主義者,而缺乏對於變遷、

變革的敏感性與需要性,窄化或單面化其「理想生活」的意義;第二,這種 強調自己做決定、做選擇、為自己負責、為自己奮鬥的人生哲學,可能導致 一種「自我中心」、「個人主義」、形成「專業孤立」的傾向,在追求理想 生活過程中,將自我的利益置於第一位,結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同情、

友誼、關心等只是一種暫時性的關係,他人只是一種實踐其理想生活的「工 具」或「手段」而已,也就是形成一種「物化」與「異化」(alienation)的人際 關係。第三,教師將「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選擇追求一種理想的生活」,很 容易誤導成一種私領域生活的追求,而對於公領域生活則是漠然視之、置若 罔聞。日積月累,缺乏了一種社會參與、公民參與的熱情與能力的結果,個 人反而失去了政治自由。

2.教師是知識份子

學校中的課程立論、教學知識、學生學習形式、行政溝通、經營管理充

滿高度政治性。在此一價值多元、意識形態糾葛的社會體系裡,學校教師所

需要的是發展一種批判性的視野,以期能夠理解其中各種知識、文化和權力

之間互相牽動、相互滲透的政治意涵。Giroux(1981)認為學校教育的意義在於

授給人們權能,教導他們特定的知識形式、社會關係與價值觀,讓他們瞭解

並釐清其在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結構的角色定位。學校要成為一個公共

(26)

領域,增進個體和社會啟蒙和解放的可能,教師應該成為轉型的知識份子 (transformative teacher)。

所謂「轉型」,就是教師要對知識有所反思並積極的參與世界的一種道 德責任,教育的目的在於能夠協商與改變學生其所居處的世界,使學生成為 一個批判性思考的政治行動者(莊明貞,2003);教師成為一個轉型的知識份子 在於闡述學校是一個「可能性的場所」(sires of possibility),透過「批判性語 言」(the language of critique)與「可能性語言」(the language of possibility),教 師有能力承擔解放的可能性以及努力實踐解放理想的人(Mclaren,1998)。

楊深耕(2003)亦指出,教師成為轉型知識份子的關注旨趣:第一,解放的 教育:使教師察覺其來自所處社會結構的壓迫觀點,透過意識覺醒和增權賦 能,跨越藩籬和限制,學習者以全新的觀點看待其所處的世界;第二,認知 的合理性:轉型意味著理性的思考和反省性的論述,並且重視情感、社會脈 絡和社會行動對於意義發展的重要性;知識包括發現、發明和創新而得,更 具包容性和整全性的觀點(Mezirow,2000);第三,敘事(narrative):轉型是一直 覺的、整體的、以脈絡為基礎的過程,運用敘事取向,分享教師個人的奮鬥 故 事 , 從 中 瞭 解 學 習 者 如 何 磋 商 發 展 的 轉 換 , 以 及 過 程 中 的 改 變 (Daloz,1999);第四,精神(spirituality)和學習的結合:轉型指涉了教師的精神 層面,透過心靈改造或昇華,可以超越自我和理性,豐富學習者的想像力和 感應力(sensitivity)。

研究者認為,教師身為一個轉型的知識份子,意味著教師個人如何質 疑、驗證、確認與修正其個人如何詮釋本身生活經驗以及如何解釋、看待外 在世界的過程。所謂的意義觀點是指社會行動中的個體經由文化、社會或心 理所發展而出的一套參考架構、一套習慣的期待,認知基模,也就是世界 觀,以便於她們詮釋、解讀、論述、理解他們與週遭世界的人、事、物之間 的關係,進而能夠採取合理的行動。轉型的知識份子是具備一種「轉智為 識」、兼具器識與行動能力的個體。他願意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社會關懷與 倫理關注,不斷在教育和政治交會之處,喚醒政治意識與批判意識,扮演轉 型、調適角色;在知識、權力和文化的糾纏當中,發展批判性、反省性行動 實踐能力,突破意識形態的封鎖,實現民主價值、追求公平與正義。

3.知識份子的作為

教師成為一個知識份子,是指教師能夠在整體學校文化和教育情境中,

以一種批判性眼光和反省意識,洞澈整個學校教育和學校生活的運作邏輯與

數據

圖 3-2    社會系統、社會角色和社會行為之關係   資料來源:出自高強華(1996b:60)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當時的我,因為行政業務之故,進行相關規畫與申請,在校內辦理相關 的研習、認證及專業社群、教輔任務等。 97

合流(confluence)或混淆 :自我與環境的 分化,無法有清楚的知覺,導致內在經驗與外在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初階暨進階培訓中心 資料來源

集體備課 (教材 教法 評量) 公開授業/觀課 (分享 錄影) 共同議課 (反思 紀錄)..

教師評鑑TE (Teacher Evaluation) / 專業成長PG (Professional Growth).. 協助老師確認優先

 教師評鑑TE (Teacher Evaluation) / 專業成長PG (Professional Growth).. 

資源和支援 學與教資源 社區資源 學校設施 和支援 研究與 發展計劃 學校領導與

二、本案中等師資類科學生(特教系以外之學生)修習之「教育專業課程版本」應為106年11月17日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