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宜昌國中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三次段考 七年級 社會科試題 命題教師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Share "宜昌國中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三次段考 七年級 社會科試題 命題教師"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宜昌國中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三次段考 七年級 社會科試題

命題教師:邱騰玄 範圍:第二單元歷史 班級: 座號: 姓名:

*本試卷可 Open Book 作答,惟限七上社會課本*

一、基礎題,每題 2.5 分,共 50 分

1. 學者將台灣史前文化分為舊石器、新石器和金屬器三個時代,是依據下列何者?

(A)衣物穿著 (B)時間遠近

(C)器物規格大小 (D)器物製作方式與技術

2. 台灣的原住民大都是住在台灣本島,唯一離島的原住民是哪一族?

(A)布農族 (B)達悟族 (C)阿美族 (D)卑南族

3. 早期來到台灣的漢人移民當中,閩南人大多分布在台灣的哪個地形區?

(A)平原 (B)山地 (C)丘陵 (D)盆地 4. 台灣建省後,首任巡撫是誰?

(A)沈葆楨 (B)丁日昌 (C)劉銘傳 (D)施琅

5. 臺灣開港通商之後來到台灣的傳教士馬偕,對台灣的貢獻極大。下列有關他的敘述,哪一項正確?

(A)建設北台灣的水利設施 (B)引進新式教育

(C)興辦南台灣第一座西醫館 (D)籌設電報系統

6. 1697 年(康熙 36 年),郁永河奉命來臺採集硫磺。郁永河歷經艱苦後終於抵達目的地─現今的台北市北投地區,他雇用當

地原住民,讓原住民以獨木舟載運硫土到他的工寮換取布匹,再由漢人工人展開提煉硫磺工作,郁永河所雇用採集、運送 硫土的原住民,應為下列何者?

(A)凱達格蘭族 (B)西拉雅族 (C)阿美族 (D)排灣族

7. 1873 年,某位歐洲學者說:「我四處物色,想找一個適合探險、收集自然史博物的地方,最後我決定到中國的福爾摩沙島

走訪一趟,至少到當地已充分開發的地區看看。沒想到福爾摩沙是一個進行科學收集的嶄新天地,我得以深入內地,探訪 眾多的原住民部落。」請問:這位歐洲學者能在此時前往臺灣進行科學收集的時代背景為何?

(A)林爽文事件 (B)鴉片戰爭 (C)英法聯軍爆發 (D)牡丹社事件

8. 右圖是 17 世紀荷蘭在台灣經營的貿易路線圖,當時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總督曾說:

「臺灣真是一頭好乳牛。」這句話表示臺灣為他們公司帶來相當大的利益。這是 因為荷蘭人積極經營下列哪些臺灣的特產?

甲、蔗糖 乙、稻米 丙、鹿皮 丁、茶葉。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丙丁 (D)甲乙丁

9. 有一本歷史書籍記載:「鄭成功來臺灣經營,帶來很多士兵及眷屬,為解決糧食

問題而實施『寓兵於農』的屯田制度,今天可以從臺灣南部地區的地名,看出屯 田的影子。」下列哪一個地名與屯田有關?

(A)高雄市美濃區 (B)臺南市左鎮區 (C)台中市大甲區 (D)屏東縣車城鄉

10. 關於台灣的棄留,有一臣子上奏如下:『臺灣一地,雖屬多島,實關四省之要害。……故當此地方削平,定計去留,莫敢擔

承,臣思棄之必釀成大禍,留之誠永固邊圉(邊疆)。』上述資料中的「臣」應為下列何人?

(A)施琅 (B)鄭成功 (C)沈葆楨 (D)劉銘傳

11. 右表是臺灣開港通商後,部分洋行在臺的營運狀況。

若考慮當時商品產區與出口地,這些洋行最可能皆設 置於右圖中何處?

(A)甲 (B)乙 (C)丙 (D)丁 【107 年會考】

12. 荷蘭東印度公司占領臺灣南部後,以臺灣為基地,進行以下哪項貿易活動?

(A)招募漢人種植稻米、甘蔗並進行外銷 (B)獎勵日本商人來臺進行走私貿易

(C)積極發展菲律賓、臺灣、日本三地的轉口貿易

名稱 主要出口商品

寶順洋行 茶

美利士洋行 樟腦

公泰洋行 樟腦

費爾.哈士迪斯洋行 樟腦、煤

(2)

→ →

康熙 23 年 雍正 5 年 嘉慶 15 年

13. 1636 年 2 月,28 名來自臺灣西南部平原的原住民部落代表,因受統治當局召集在某地聚會。會中,統治者授予旗幟、黑絨 禮袍,還送了嵌著銀杖頭的籐杖,象徵他們的地位與權威。這個統治當局,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A)西班牙 (B)荷蘭 (C)鄭氏政權 (D)日本幕府

14. 劉銘傳治臺時,曾經大力推行許多近代化建設。而當時住在臺北的居民,可能會有怎麼樣的生活經驗?

(A)坐火車到高雄遊覽 (B)打電報給臺南的親友 (C)曾目睹西班牙人占領臺灣北部 (D)禁止進入原住民居住的地區

15. 右圖描述臺灣史上某一時期的社會現象,圖中的「具體例證」,最適合填入下列何者?

(A)地主與官府的對抗 (B)郊商與洋商的對抗

(C)士紳與傳教士的衝突 (D)漳州人與泉州人的衝突【106 年會考】

二、綜合思考題,每題 2.5 分

16. 大雄到鹿港遊玩發現某建築物上寫著「泉郊會館」。請問:清領時期,會館的功能主要是下列何者?

(A)商人飲茶的舖子 (B)工人吃飯的餐廳

(C)工人睡覺的旅館 (D)商人辦公、互相聯絡感情的場所

17. 「五子哭墓」是台灣喪禮中頗為特殊的習俗,家屬會於出殯當日花錢聘請專業的「孝男」、「孝女」沿途哭喊,以表達亡者

並非「死沒人哭」的慘況。而台灣先民中的「羅漢腳」們,生前既舉目無親,死後更無人照料。於是這些無主遺骨,往往 被收於祭祀何種神祇的廟宇中?

(A)土地公 (B)媽祖 (C)有應公 (D)開漳聖王

18. 台灣「古道」是泛指台灣近代以前所開發的通行道路,現在成為許多民眾假日登山健行的好去處。這些古道除了源自居民 為生活之需或貿易之便而開闢出的道路,也有政府為特定目地而籌建的道路,如沈葆禎於牡丹社事件後,規劃了北中南三 路的越嶺道開闢工程。請問清朝政府投入道路建設完成後,給台灣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A)稻米的需求量日漸增加,加速水圳建設。 (B)種在山區的樟腦出口量漸超越平地的蔗糖。

(C)為避免原住民與漢人衝突,劃定番界。 (D)原住民生活空間受到外族嚴重的侵擾。

 清廷將台灣納入版圖後,設有一府三縣,後來清廷之所以陸續增設縣、廳,主要是受到民變、人民積極拓墾等外力因 素影響。

19. 圖《二》中受「甲」民變的影響。康熙末年,台灣爆發何事件?清朝為加強統治,於雍正五年間增設彰化縣、淡水廳與澎 湖廳等行政區。

(A)林爽文事件 (B)戴潮春事件 (C)朱一貴事件 (D)郭懷一事件

20. 圖《二》中「乙」是因為何人率領漢人開墾哈仔難地區後,移民漸多,清廷最終在此設立噶瑪蘭廳?

(A)吳沙 (B)施世榜 (C)沈葆楨 (D)郭錫瑠

(3)

三、問答題,共 50 分。(請盡可能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班級: 座號: 姓名:

一、真象為何?共 10 分。

1、當你看到這張照片的時候,你認為他在表達什麼?

答:

2、當你看到這張照片的時候,你認為他在表達什麼?

答:

3、上面兩張照片是英國威廉王子在公開場合中「同一時間點」被拍到的照片,請問:

(a)為什麼單看左邊的照片,會與單看右邊照片有不同的解讀?

(b)在你自己的成長經驗中,有沒有經歷類似的事件?請簡述之。(加分題,3 分)

二、《他的故事之原野少年》,共 25 分

1、 西元 1620 年,居住在右圖

地的 15 歲原住民青年古瀝.阿萬,剛完成部落的成年禮,常和部落最有活力的一群

年輕人,自由自在的於獵場上奔馳著。請填寫下表,簡要描述古瀝.阿萬的部落生活。

(10 分)

我平時最常吃的東西有哪些?

如何獲得?

我們與鄰近部落的互動情況?

我最常使用的工具有哪些?

漢人偶爾會乘船來, 其它

我們部落對漢人採取什麼樣的態度? 值得特別說明的事:

(加分題 3 分)

為什麼?

我是古瀝.阿萬

(4)

2、1626 年,古瀝 21 歲。在部落的海邊附近,兩年前乘船而來的外來勢力已經建好了城堡(熱蘭遮城),鄰近的「新港社」,

已經完全的順從這一外來勢力。

昨天新港社的頭目帶著城堡的軍人來見我們部落的頭目,要求我們歸順與他。當晚部落頭目正召集全部成年男子舉行部落

會議,是出戰是投降各有主張。請問:(8 分)

(a)你若是古瀝,你主張為何,請簡要說明?

(b)若頭目採用你的主張,將會面臨什麼樣的變化?

3、1661 年,30 幾年過去了,這時 56 歲的古瀝.阿萬已成為部落頭目,兒孫眾多。

不管當年的決策為何,在海邊城堡的主人武力威嚇下,古瀝的部落基本上也都順從了城堡主人的政策。但一個星期前,有 別的部落的頭目帶著漢人將軍來尋求我們合作,共同打擊海邊城堡勢力。經過我們的調查,這個漢人將軍和我們以前接觸

過的漢人一樣,都是來自西邊的大陸。他們的領袖正帶著上萬人的軍隊攻打城堡,但久攻不下。請問:(7 分)

(a)城堡的主人指的是哪一國家勢力?

(b)面對漢人將軍的求助,你若是古瀝頭目,這一次將做什麼決策?請簡要說明為什麼?

三、比較甲、乙兩圖回答下列問題。共 15 分

甲圖:荷蘭在台期間對外貿易圖 乙圖:鄭氏在台期間對外貿易圖

1、(a)比較甲、乙兩圖。為什麼乙圖在與中國的貿易會變成「走私貿易」?(b)這時走私貿易主要輸入物產是什麼?

(a)

(b)

2、比較甲、乙兩圖。(a)你認為鄭氏政權需求最多的物資有哪些?(b)請簡要說明從圖中如何判斷得知?

(a)

(b)

3、甲圖往南洋的貿易地,主要是荷蘭的領地「巴達維亞」,乙圖則轉與英國和菲律賓貿易,試分析原因為何?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A B A A C A B A A A B B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D C A

31. A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

[r]

[r]

2019 年的夏天,香港發生為期數月大規模集 會遊行,小琪的社會科老師於課堂上介紹了一些相 關背景。首先,香港原是清朝政府的領土,1842

[r]

[r]

1985 年台灣演藝圈 60 多位藝人一起合唱「明天會更好」 ,訴求「反盜版」 、尊重智慧財產權。25 年後,金 曲獎也邀約了近

歷史老師說:最精彩的是從阿祖(阿公的爸爸)的人生經歷說起,因為他記得他小時候常在晚飯後聽阿祖 講古。阿祖出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