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實驗組間運 動後態度之比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二、實驗組間運 動後態度之比較"

Copied!
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討論

本章依據研究目的將資料統計分析處理後,所得結果加以討論,

依序是:一、健康體適能各組組內及組間比較探討。二、實驗組間運 動後態度之比較。三、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健康體適能各組組內及組間比較探討

(一) 身體組成之比較 1.身體質量指數

隨著科技文明的進步,現代人越來越重視肥胖對人類健康所帶來 的威脅,尤其是身體脂肪分布和疾病的罹患率與死亡率有密切的關係 (江姿瑩,民 87)。Oja(1995)提到,為求達到最大的健康利益,每個 人應參與每週需求 2000 大卡以上的活動。本研究以身體質量指數及 腰臀圍比作為評估身體組成之指標。

根據本研究結果發現,經過不同的運動方式介入後,組內部份:

三組的身體質量指數均達顯著差異(p<.05),運動後並沒有降低 BMI 數值且反而呈現增加的現象。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可能因前測是夏 天,後測是冬天,冬天容易攝取過多的熱量以及受試者飲食未加以控 制之故所致;再者,可能是因運動訓練使體內的脂肪重量下降,但相 對的也可能會使肌肉量增加,這都有可能是造成身體質量指數增加的 原因之一。這與從事二十六週耐力訓練(Hagberg,1989)及學者

(2)

Buemann 和 Trembiay(1996)研究有氧性運動並非絕對能使體重下降 的研究結果一致;但與學者 Grundy 等人(1991)、Schloat 等人(1990) 及 Samitz 等人(1991)研究,透過規律的運動或增加身體活動量來增 加能量的消耗,可防止體重超重或可使體脂肪不再增加的研究結果不 一致。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實驗週期只有十二週,與從事常態性的規 律運動不一樣有關。

組間部份:三組身體質量指數都未達顯著差異(p>.05)。僅藉著 30 分鐘的活動想降低 BMI 指數,效果可能不大,還須靠其他因素配 合。在運動初期,由於肌肉質量的增加,體重不會明顯下降,但體脂 肪會減少。當受試者本身 BMI 值是屬於在標準區時(方進隆,民 86),

要再降低就會比較難。本次研究對象是高三女生,在飲食攝取能量上 未加以控制,結果是否因此受影響、或受運動頻率及其他因素所導 致,則值得尚待進一步的研究驗證。

2.腰臀圍比的比較

經常保持運動或增加身體活動量有降低體脂肪的效果,也是控制 體重、改善身體組成的最佳方法。衛生署(民 90),曾提出身體質量 指數只看身高和體重,太過寬鬆,應該再加上腰圍的大小,來訂出肥 胖的新指標。本研究經不同運動方式介入後結果顯示,組內部份:三

(3)

組腰臀比均達顯著差異(p<.05),三組經十二週的活動後,腰臀圍比 範圍呈現縮小的趨勢。顯示無論是有氧運動或體育課確實對腰臀圍有 改善效果。從腰臀圍比獲得改善的結果看來,顯見 BMI 數值的增加,

應是運動後肌肉變得結實所導致的可能性相當高。這樣的結果與許秀 桃、李寧遠(民 79 )研究十週有氧舞蹈對實驗組與控制組的臀圍有顯 著差異的結果一致;但與吳蕙米(民 89)研究不同的組別對身體變化 情形及腰臀圍比的變化無明顯的差異;及洪甄憶(民 89)研究有氧運動 教學在平均身高和腰臀圍比沒有顯著差異,以及何燕娟(民 88)研究 爵士舞蹈學習,實驗組與對照組沒有顯著差異的結果不一致。不一致 的原因可能是學生從事運動時都能充分活動到下半身,腰臀活動幅度 夠大有關。

組間部份:三組間都未達顯著差異(p>.05)。Drygas 等人(1988) 和 Folsom 等人(1985)的研究指出,休閒時的每週身體活動量在 1000 卡以上時,身體質量指數和體脂肪才會與無運動習慣者有顯著的差 異。三組雖在腰臀圍比都獲得改善,但三組間的差異性卻不大,所以,

是否應拉長實施的周數及每週的運動頻率及每次的伸展時間,才能看 出三組間的差異,則有待進一步的驗證。

(二) 心肺適能之比較

心肺適能通常被認為是健康體適能要素中最重要的一項,它所代

(4)

表的是身體整體氧氣供輸系統能力的優劣。而心肺功能與體重控制是 健康體適能的重心,而有氧運動是改善這兩種體適能主要的運動方 式;因此,無論運動員或一般學生、民眾要提昇體適能和促進健康,

皆要在訓練計劃中融入有氧運動訓練。本研究經過不同運動方式介入 後結果顯示,組內部份:控制組心肺適能達顯著退步(P<.05),一般 體育課因沒有特別融入有氧課程,所以要提昇心肺功能的確比較困 難;而連續組及間歇組心肺適能均達顯著差異(p<.05),此研究結果 符合心肺適能的改善,即指在適當運動強度不斷的刺激下,藉以發展 心血管循環的效率,神經肌肉的協調能力,能量代謝率以及肺換氣等 生理功能(Astrand & Rodahl,1986:Fahey 等人,1994;McArdle 等 人,1994)。

組間部份:連續組及間歇組之心肺耐力明顯高於控制組,有顯著 差異(p<.05),而連續組及間歇組間,則無顯著差異(p>.05)。此研究 發現,控制組在前測時成績是優於連續組及間歇組的,然而經過十二 週一般體育課程後,心肺功能並沒有明顯改善,反而呈現退步的現 象;這表示沒有適當的鍛鍊,心肺功能是較難維持水平甚至會有導致 退步的情形。可見實施有氧運動教學確實對心肺功能較有改善效果。

此結果大致符合 Corbin(1990)指出,適當的運動頻率需視所要的體 適能要素而定及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1990)發表聲明:為了增進體

(5)

適能,最適當的運動頻率為每週 3-5 天。另外黃榮松(民 86)的研究 指出,身體活動的高低對有氧能力有很大的影響。此結果與吳重貴(民

91);李彩華(民 87);卓俊辰(民 81);莊淑蘭(民 87);李劍如(民 87);

吳一德和胡巧欣(民 87)、黃榮松等人(民 90);謝幸珠(民 89);Faria

& Faria(1991);Stephens & Wentz (1998)等研究有相似結果。而連 續組、間歇組心肺耐力進步的原因,可能是有氧運動很新穎、具有非 常好的節奏及音樂,運動結合音樂不僅可紓解壓力且能吸引學生積極 投入參與,有別於一般的體育課程,且有氧運動是屬於全身性的大肌 肉活動,增進了血液循環功能,故心肺功能的提昇應是合理的。

(三)肌肉適能之比較 1.仰臥起坐

腹部肌耐力是維持身體姿勢很重要的基本條件之一,而腹部和背 部的肌肉適能不佳與下背痛的形成有密切的關係。呂香珠(民 88)提 出好的肌耐力可增強骨骼韌帶及肌腱的力量,使身體活動時較不易產 生疲勞或受傷。本研究結果發現,組內部份:控制組及間歇組都未達 顯著差異(p>.05),而連續組肌耐力則達顯著差異(p<.05),可能原因 為連續性運動使神經受到更多的刺激,進而改善肌力及肌耐力,而由 於脂肪減少每單位肌肉負擔減低,使得腹肌耐力增強(陳麗玉,民 90)。

(6)

組間部份:連續組肌耐力明顯高於間歇組及控制組,有顯著差異 (p<.05),而間歇組及控制組間,則無顯著差異(p>.05)。此結果與沈 樹林(民 89)、何燕娟(民 88)、李彩華和方進隆(民 87)、蔡美英和陳 順義(民 88)及 Simpson(1989)等學者研究肌耐力獲得改善有相同的 結果。不過,腹肌耐力也可能是因為長期規律運動促使體內脂肪百分 比降低而提昇(鄭俊傑,民 83)。由此結果得知,連續性運動對肌耐 力的提昇較間歇組有效。

2.立定跳遠

瞬發力指的是肌群快速且爆發性的釋放出肌肉力量,來產生最快 加速度克服阻力的能力(吳慧君,民 88)。由實驗結果發現,組內部 份:控制組瞬發力達顯著退步(P<.05);連續組及間歇組兩組均未達 顯著差異(p>.05),會造成控制組退步及實驗組未達顯著,可能是要 提昇瞬發力需特別加入重量訓練課程才會有所改善。

組間部份:連續組及間歇組瞬發力明顯高於控制組,有顯著差異 (p<.05);連續組及間歇組間,則無顯著差異(p>.05)。此結果與陳麗 玉(民 90)、何燕娟(民 88)、及沈建國(民 90)的研究結果相同。造成 此結果,可能是有氧運動是屬於大肌肉的全身性活動,在下肢運動時 使用 33 個主要肌肉群,對於學生下肢肌力有所幫助(嚴子三,民 87;

(7)

吳騰達,民 89)。由此可知,經過有規劃的有氧運動課程後,連續組 及間歇組獲得瞬發力的進步及改善結果應屬合理的。

(四)柔軟度之比較

柔軟度是身體的關節和肌肉伸展至最大活動範圍,使四肢和軀幹 充分伸展而不會感到疼痛的一種能力。柔軟度的提昇無法速成,必須 透過長時間的伸展才能達到目標;透過伸展操的訓練,關節的肌肉及 肌腱會變得更有張力、彈性和韌性,柔軟度也因之改善。本研究之暖 身運動及緩和運動,以伸展全身、加強各關節的範圍及不逞強的靜態 伸展體操為主;實施的強度(最大伸展度)、時間(15-30 秒)、頻率(重 覆一回合)及依個人能力,採循序漸進的設計原則,來達到改善或維 持肌肉適能的效果。本研究結果發現,組內部份:連續組及間歇組柔 軟度均達顯著差異(p<.05),控制組則無顯著差異(p>.05)。以運動醫 學觀點而言,有氧運動促使腿部肌群、腹部肌群及豎脊肌群進行伸 展,使各肌群的收縮伸展之能力得以加強,也因而促使個體之柔軟度 得以改善。

組間部份:間歇組柔軟度明顯高於控制組,有顯著差異(p<.05)。

而連續組與控制組間沒有顯著差異(p>.05),間歇組與連續組間亦沒 有達顯著差異(p>.05)。此結果與蔡美英和陳順義、何燕娟(民 88)、

(8)

廖家祺、許美智和劉珍芳(民 90)、黃文俊(87)及 Ignico &

Mahon(1995)、Simpson(1989)所進行的結果相似,身體活動量的因素 影響著柔軟度的優劣。至於連續組及控制組沒有達顯著差異的原因,

可能是學生做伸展操時的自我要求不夠高,或者是每個人忍受程度的 不同,所以導致結果不明顯。

第二節 連續組、間歇組運動態度之比較

本研究以卡方考驗連續組與間歇組實施十二週有氧運動課程 後,在運動態度上的差異。由表 4-24 結果顯示,”很享受”及”提昇運 動能力”方面在 p 值上有差異,達到顯著水準(p<.05)。其他方面兩組 在 p 值皆沒達顯著差異(p>.05)。在”很享受”方面,連續組有 79.07%

同意及非常同意高於間歇組 58.14%,間歇組有 11.63%不同意,達到 顯著水準(p<.05)。造成兩組在運動態度上有差異的原因,可能是兩 班在運動興趣及習慣的認知有所不同,或連續組是屬於較活潑的班級 較愛運動,所以感覺從事有氧運動很享受。在”提昇運動能力”方面,

間歇組有 81.39%同意及非常同意高於連續組 53.49%,達顯著差異 (p<.05),可能是間歇組在各方面的活動能力感覺比之前從事時更為 輕鬆簡單有關。

值得一提的是,兩組在”你認為很有意義嗎”(連續 93.02%,間歇

(9)

93.03%)、”很值得嗎’’(連續 93.35%,間歇 90.07%)、”喜歡老師的教 學方式’’(連續 90.07%,間歇 93.35%)、”學後喜歡本課程”(連續 90.60%) 這些選項皆有達 90%以上之正向肯定且”有氧課程有趣”這個選項完全 沒有負向選項。唯在”身材變好”這個選項中,有較多的負面看法(連 續 25.58%,間歇 32.56%)選擇非常不同意及不同意,由於此次研究,

在身體組成方面兩組沒有明顯的進步及差異,所以認為身材沒有變好 的選項應屬合理。

就整體而言,本研究課程對學生運動態度大致呈正面之選項,這 與高素貞(民 89)、蔡秀華(84)、黃永賢(民 91)研究結果一致;且連續 組的正向選項比間歇組多。高三女生對本實驗之有氧課程滿意度及接 受度是相當高的,尤其高三課業壓力大,能從事有氧運動對於紓解壓 力有很大的幫助,且嘗試不同的有氧課程這種學習經驗有別於傳統體 育課程,學生的喜愛度高是預期中的事且合理的。

(10)

第三節 結論與建議

一、 結論 1、健康體適能

(一)組內部份:

1、連續性有氧運動可增進心肺適能、肌耐力及柔軟度。

2、間歇性有氧運動可增進心肺適能、及柔軟度。

3、控制組未有顯著進步,顯示一般體育課較難提昇體適能。

4、在飲食狀況不改變下,無論是有氧運動或一般體育課,都可 達到減少腰臀圍比之目的。

(二)組間部份:

1、連續組、間歇組在體適能部份各項都明顯優於控制組,證明 本研究實施之有氧運動課程較具成效。

2、無論是連續性或間歇性有氧運動都具有相同效果。

2、運動態度

經過十二週有氧運動教學後,連續組及間歇組的運動態度大 都是正向的,兩組的大部份運動態度項目皆沒有差異。唯兩組在”

很享受”及”提昇運動能力”上有顯著差異(p<.05)。

(11)

二、建議

1、 未來的研究若環境及客觀條件允許,可以考慮加上飲食攝取的控 制。

2、 可考慮將運動與實驗時間延長,如每次運動時間增加至 50 分鐘 以上作長期效果評估。

3、 未來的研究可以不同性別或年齡層的受試者為對象,探討連續性 與間歇性運動訓練,對體適能或其他健康變相之影響。

4、 大多數女生都喜歡有氧運動課程,而且長期有氧運動能改善體適 能,未來高中體育課或許可以多編排這類的課程。

5、 從事有氧運動時,可選擇連續性或間歇性作為運動方式,因兩者 具有相同效果。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四、考量國際技能組織及 國際技能組織亞洲分 會於全體理事會議決 議技能競賽分青年組 及青少年組辦理,爰 一百零七年假阿布達

(二)社會組、長青組、壯年組、媽媽組,應攜帶國民身分證 或健保卡正本 (外籍選手

 受試者包括了54 名便秘型大腸激躁症患者以及16 名健康者,共70 位,平均年齡28 .4歲,其中IBSC

設計了正立方體框架的組合,在計算方塊個數與框架的差異性可透過等差數列的概念作 結合;而作品「腳踏實地」

多元智能課 肢體覺動、空間、音樂等小組 P.1-P.6 活動組 校隊及學會 各類體藝校隊及學會(拔尖小組) 體藝尖子 活動組 科主任

a 全世界各種不同的網路所串連組合而成的網路系統,主要是 為了將這些網路能夠連結起來,然後透過國際間「傳輸通訊 控制協定」(Transmission

•虐兒行為是人們(單獨或集體地) 利用本身與兒 童之間權力差異的特殊地位 (如年齡、身分、知

專門服務 處理危機 及早識別 支援家庭 宣傳教育 預防問題... •人們利用本身與兒童之間權力差異的特殊 地位 (如年齡、身分、知識、組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