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性別教育的內涵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一、性別教育的內涵 "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目的在於透過文獻的蒐集、整理與分析,探討性別教 育的內涵與藝術教育之關係及其重要性,以作為本研究課程設計與檢 視教學活動結果之依據。全章共分三節,第一節探討性別教育之理念 與內涵,第二節為高中階段學生性別意識研究探討,第三節為性別教 育與視覺藝術教育相關議題之探討。

第一節 性別教育之理念與內涵

一、性別教育的內涵

性別教育即為性別平等教育, 「性別」(gender),其意為由生理的 性衍生的差異,包括社會制度、文化所建構出的性別概念;而「平等」

(equity/fairness)除了維護人性的基本尊嚴之外,更謀求建立公平、良 性的社會對待(晏涵文,2001)。

性別(gender)是一個人最明顯的特徵,亦為人類認知系統中非 常重要的一個概念。性別的不同,影響著我們對待別人的方式,更影 響我們看待自己的態度。然而一般我們所稱的男性或女性,除了有來 自生理構造的差異外,往往隱含著社會文化的價值,因此當我們談論 到性別時,基本上即包含了「性」 (sex)與「性別」 (gender)雙層的 意義。一般而言, 「性」是生物學所使用的語彙,一個人是男性或是 女性,可以根據他們的性器官與基因來加以判斷,係先天所賦予的生 物特徵。而「性別」則是屬於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範疇,除了個體對自 己或他人特質賦予男性化或女性化的主觀感受外,更呈現社會文化對 於男性或女性行為的期望或評價,為後天建構下所形成的角色。因 此, 「性」為先天的生物性別, 「性別」則為後天所形成的社會性別。

「性」與「性別」最大的區分,即在於生理上的性別特徵,並不一定

(2)

從人生發展的過程來看,性別關係在一生當中佔有重要的地 位,且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發展心理學家在探討人生發展時對「兩 性期」相當的關注。古今中外,男孩和女孩從小便透過遊戲,例如:

芭比娃娃、機器人,以及正式教育,例如:家政、工藝的文化陶冶,

去學習扮演自己的角色。尤其在青春期後,性慾成熟、性衝動甦醒,

對異性好奇且相互吸引(同性戀者例外,他們的性取向是同性而非異 性)。同性之間最多是喜歡的關係,但異性間的吸引力,可發展為愛 與性的親密關係,同時這種親密關係可以發展為婚姻中的夫妻關係,

甚至產生愛的結晶、生兒育女、延續生命。進入社會之後,男女在社 會結構中亦有明顯的分工與表現,即所謂的「男女有別」 , 「男有分,

女有歸」。生理的性別差異沒有優劣之分,但是隱藏在性別背後的社 會價值觀或文化因素,卻能影響兩性的社會角色、工作型態、行為規 範,以及種種的人生期許。

「性別教育」的推動,即是希望透過「教育」的歷程和方法,

使「兩性」都能站在公平的立足點上發展潛能,不因生理、心理、社 會及文化上的性別因素而受到限制,更期望經由教育上的性別平等,

促進男女在社會上的機會均等,而在性別平等互助的原則下,共同建 立和諧的多元社會(謝臥龍,2002)。

Klein(1985)曾以雙刃的劍(two-edged sword)來形容性別偏見教

育,其意為缺乏性別平等的教育結構與制度中,不只是女性,而是所

有受教的男、女性學生皆為受害者(引自謝臥龍,1999)。同時,性別

平等教育(gender equity education)的推動,必須建基於對多元文化社會

所產生的覺知、信念與行動,希望在文化多元的社會和交互依賴的世

界中促進文化的多元觀,並希望透過持續不斷的反省與實踐,教導學

生熟悉自己的文化,認知自己和他人在文化脈絡的存有,並且能夠培

養自尊自信。基於對多元文化與多元價值的肯定,協助學生認知文化

(3)

的多樣性,教導學生瞭解團體成員之間彼此如何形成性別價值、態度 與行為,並且引導學生破除性別歧視、偏見與刻板化印象,以促進各 族群的和諧共處(洪久賢、湯梅英,2001) 。

二、性別教育的目標

對性別平等教育實施之目標,國內、外學者均提出看法。美國性 別教育學者 Klein(1985)曾在其主編「經由教育達成性別平等」手 冊(Achieving sex equity through education)中,以社會、文化、經濟、

心理等概念來倡導性別平等教育,其宗旨為(引自蔡培村、余嬪,

2001,227):

(一) 激發個人潛能,開創未來,並避免受限於當今社會傳統 性別角色刻板化印象。

(二) 瞭解人類的基本權益,互相尊重,以減低並消除性別間 的偏見、歧視與衝突。

(三) 經濟、文化、社會與教育等資源需合理而公平的分享,

才可形成性別和諧的社會。

(四) 性別平等應建立在倫理道德與人性尊嚴的闡揚。

國內學者蘇芊玲(1999)認為所謂的性別平等至少具有兩層意 義,一方面用生物學的觀點來論斷或誇大差異的謬誤予以破除,二方 面要檢視由後天文化所造成的性別不平等,探究其成因、居心及造成 的傷害,然後加以匡正及重建。

而在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的過程中,謝臥龍(1999)也強調性別平 等教育的本質,應是讓受教者在學習歷程中能檢視並解構自我潛在的 性別歧視意識與迷思,認知性別生理、心理以及社會層面的異同,建 構性別適性發展與相互尊重新文化,始能落實性別平等教育的真諦。

張玨、王舒芸(1997)也認為性別平等教育的意涵,亦即在教學內容

(4)

與教育歷程中,反省、反映並探討男女性別生活體驗經驗的差異,破 除性別不平等的現象,才能建構符合多元文化教育精神的性別平等教 育。

換言之, 「性別平等教育」其意涵即為透過教育的歷程,闡揚基 本人權的觀念,促使兩性有均等開發潛能的機會。引申之,「性別平 等教育」即差異的平等與機會的平等,而實施目的在鼓勵深度反省與 覺察並破除權威及一元化的教育窠臼。

三、台灣性別教育的發展

在台灣性別平等教育的提出與推動,前後將近有十七年的時 間,但直到近幾年隨著教改運動的推行才普遍獲得重視,並被納入教 育政策之中。早先由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在一九九六年率先將 兩性平等教育的主張注入教改理念中(教育部,1996)。教育部兩性平 等教育委員會自民國八十六年三月成立以來,針對台灣如何推動與落 實性別平等教育工作,先後制定「各級學校兩性平等教育實施要點」 、

「中小學性侵害防治教育實施原則」 、 「中小學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綱

要」、「兩性平等教育實施方案」(教育部,1997)。追溯這波教改運動

中,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在一九九六年率先將性別平等教育的

主張注入教改理念;然而隨著國內性侵害犯罪率遽升所帶來的社會民

意壓力。立法院三讀通過「性侵害犯罪防治條例」,並於民國八十六

年一月二十二日公佈實施,教育部也於同年三月成立兩性平等教育委

員會(教育部,1997),學界對於性別平等教育的工作,也較過去有更

多的關注與論述(蘇芊玲,1999)。雖然其中教育部頒訂每週最少四小

時實施性別教育,但根據調查,學校每學期實際提供師生性侵害防治

相關之課程的時數在四小時以下者,達到 54.7%,已超過半數,顯示

多數學校並未落實教育部規定之課程的時數(游彩勤,2001)。性別

(5)

平等教育的推展不能只是空有口號,需緊密結合當今教育政策的推 行,方能收實質內涵推廣之效。

我國教育部於八十七年九月三十日公佈「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 貫課程總綱綱要」,決議將資訊、環境、兩性、人權、家政、生涯發 展等重大課題融入七大學習領域中﹙教育部,2000﹚。因此,基於教 育政策的推動,性別教育的理念與內涵,在這一次課程改革中融入國 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並發展適宜各階段的性別教育學習 能力指標,以體現多元文化教育理念。

於此,性別教育必須脫離理念或概念宣示的階段,轉而進入課 程改革的實踐,並藉著擬訂課程綱要讓性別平等教育的觀念真正落 實。

四、實施性別教育的有效策略

性別教育在課程改革中,以轉化取向的課程,從關懷倫理觀點 切入。在教法上運用女性主義教學法、批判思考教學法、合作省思等 有效的性別平等教學方法與策略,打破教學歷程的性別刻板化印象,

消除性別隔離,透過師生互動提供性別平等的學習經驗,培養學生尊 重異性,使之意識覺醒,建構性別平等的概念,充分發揮性別潛能。

讓受教者在學習歷程中,能檢視並解構自我潛在的性別歧視意識與迷 思,瞭解性別角色發展的多樣化與差異性,建構兩性適性發展與相互 尊重新文化,落實平等教育的真諦(洪久賢、湯梅英,2001) 。

周麗玉(2001)在提到性別教育實施時的具體策略中建議,教

師應提昇性別平等教育的「課程設計」及「活動規劃」的能力,在課

程設計上應涵蓋知識、情感與技能三部份,利用知識獲得,情感培養

與技能練習,使性別教育在師生的教育中呈現完全且整體的教學效

果。另外,亦應養成能以「融入學科式」之性別平等教育教學模式之

(6)

能力,意即性別教育內容融入各學科教學與校園活動。此建議與教改 之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將性別平等教育之精神融入七大領域教學中 之概念相謀而合。換言之,性別教育實應涵蓋於各科教學之中,尤其 教學過程中所產生的影響,更勝於其他知識學科之獲得﹔透過漸進式 的課程設計,於自然而可選擇的學習氣氛中引導師生在其環境中產生 自我覺察、自檢、體認,並自我形成概念。如此才能真正達成意識形 態的建立與態度的養成。性別教育的最後成就應是一種價值、文化的 重新建立,因此必在漸進,非強迫而尊重的情境中才能完成(謝臥龍,

1999)。

洪久賢(2001a)亦提出性別議題融入課程中的有效策略為:

(一)融入適切的性別主題或論點:如突破性別區隔的議題,

例如:服飾穿著、家務分工、為何要分男女?性別是否 影響生涯規劃與發展?…等,或在複雜父權建制的文化 社會環境中,視為習以為常而又有待價值澄清或富有爭 議性的議題,例如:兩性身體自主權、老夫少妻、男強 女弱,歷史上各領域的女性楷模在哪裡?為何沒有偉大 的女性藝術家?…等,以及學生感興趣且具思辨性的議 題,例如:兩性或同性的交往、減肥到底為了誰?…等,

或是社會當時最受矚目的事件,例如:偷窺、針孔攝影、

色情網站、空間權力、性騷擾、性暴力等。

(二)創造開放、安全且無性別歧視的學習環境:提供性別互 動與平等的學習機會、鼓勵女生發聲。

(三)讓學生有充分思考、討論與發表的時間。

(四)運用省思札記或思考單,協助學生沉澱思緒、自我反思。

(五)教師善用發問技巧,如提問、反問、重述、等技巧。

(六)價值澄清與反思。

(7)

(七)善用兩性合作省思。

(八)師生教學相長。

(九)透過親子活動,促使性別平等觀念在生活中實踐。

總之,實施性別議題融入各科課程時,應選擇與學生生活經驗相

近的議題,充實課程內容,加強教學活動規劃能力,必能提高學生學

習的興趣。

(8)

第二節 高中階段學生性別意識探討

研究我國的學制情況,受到中國自清朝開辦女子教育以來,男 女教育及以分校方式實施;民國之後,幾次修正的學校規程中,亦有 男女分校的原則,直到民國七十年公佈的高級中學規程,以及民國七 十二年修正的國民中學學生編班實施要點,才正式廢除對男女分校、

男女分班的規定。之後順應民主自由風潮及兩性平等教育觀念影響,

民國八十學年度起,台北市的市立國中全面實施男女合校、甚至男女 合班制度,其中許多長期標榜男、女子學校特色的私立學校,亦順著 這股浪潮開始互為招收兩性學生,並且目前台灣地區的大學幾乎完全 是男女合校的情況,唯有高中階段仍維持分校或分班制者(王雅觀,

2001)。即是近幾年,仍有許多教育學者、兩性專家或家長強烈主張 男、女生應合校甚至合班,所持論點各有其優勢,不在本節範圍內討 論,但若依研究者實際教學經驗與觀察,比起國小、國中時的懵懂不 清,高中階段正值青春期,無論在身心發展上皆是人生中的關鍵時 期,男、女生在生理或心理上均有其明顯的差異與特質,且其自我性 別意識亦較強烈,而這種性別意識的養成,除了個人身心明確的發育 外,有許多部份建構自家庭、同儕及社會的互動機制與價值經驗上。

根據學者晏涵文(2002)所提出,近年對於青少年所做的調查發

現,學生們普遍認為男性應具備勇敢、剛強、獨立、豪放等特質;而

女性應具備的特質為細心、整潔、溫柔、潔身自愛等,且這種以人格

特質為主的性別角色意識型態,會經由父母、教師、其他社會成員及

各種傳播媒體甚至教科書的強化,使學生對於人格特質之性別觀念愈

形刻板化。而王雅觀(2001)亦曾就高中男、女生班級組織型態做調

查,發現在於高中階段女生的心理成熟度往往高於男生,對事物的看

法及感覺也不同,女生通常較為感性、思慮細膩周密,男生則通常較

(9)

為理性、言行大而化之,較不敏感。就性別分析時,發現女生無論在

「學習動機」 、 「學習方法」與「學習態度」各層面上,均明顯比男生 有更好的表現,女生認為做好學習工作較為重要,在學業成績上較為 努力,而男生除了課業方面的學習,也重視體育等其他方面的活動。

另外,在高中階段的學生由於生理第二性徵的發展漸趨成熟,

在生理力量與心理欲望的驅動下,對於異性不禁產生好奇與愛慕的心 理,對於異性渴望接近與了解的需求是強烈的。因此,此階段的學生 對於身體自我意識或外在形象的呈現非常在意,不僅女性學生因第二 性徵發育明顯,不喜歡穿繫腰帶的制服,或將運動服放入褲帶內,男 生也常因為發育而怕腳毛過長或缺少,而不喜歡換夏季短褲,即使是 男性學生每天上學前花在吹整髮型上的時間並不亞於女生(周麗玉,

2001),就研究者的觀察,高中階段的學生對自我性別或異性特質,

如男、女生心理特質或外在形貌的肯定與要求,都要高於國小、國中 或大學階段的學生,此階段之靑少年(女) ,急切於符合典型的性別 刻板形象,所以極可能呈現明顯的性別特質(劉秀娟,2001) ,歸咎 原因,可能身心皆處於青春期最狂飆的階段,因此不僅重視個人外在 形貌,對於自我在同儕人際關係中的吸引力也很在意,而不管是交朋 友還是選擇兩性交往的對象,「外表」是相當有影響力的(晏涵文,

2002)。

雖說兩性在生理上確有其特質與差異性,但若因社會心理學中的

類化情形並因而造成性別刻板印象,則反而阻礙了兩性發展的潛力與

可能性,這也是一線教師在現場實施兩性教育時需特別警覺的部份。

(10)

第三節 性別教育與藝術教育

關於性別之相關議題在臺灣雖已發展了一段時間,但歷經四年 餘,在學術、教育、立法、民間等各界專業人士的努力推展之下,直 至九十三年六月二十三日才正式成立「性別平等教育法」 (教育部,

2004);另外,教育部亦於民國九十三年八月三十一日發佈,預定於

九十五學年度將實施的「普通高級中學暫行綱要」 ,總綱中所闡述之

教育「目標」,期許學生能增強自我了解及生涯發展的能力,在「實

施通則」之課程設計與教材編選中,鼓勵教師將性別平等教育等重要

議題宜納入相關的課程中,並將相關教材適度融入相關科目教材之編

選,以期讓學生在不同的科目脈絡中思考這些議題,以收相互啟發整

合之效(教育部,2004)。隨著「性別平等教育法」與「普通高級中學

暫行綱要」內容的公告,雖然提供了校園施行性別平等教育的法源依

據,進而鼓勵了性別平等教育的落實工作,但在許多的教育現場,或

因行政體系、教育工作者不重視性別平權或對性別的刻板印象,造成

教育資源長期以來在規劃時的性別區隔現象,尤其校園空間的規劃明

顯可見性別平權不足(畢恆達,2001);或因教師個人對性別教育的自

覺性不夠,以及坊間教科書內容對性別課程教材的廣泛缺乏下,在分

科教學或領域教學中,除了輔導科課程外,其餘科目皆有嚴重的不足

或偏頗之處,短期內欲達到明顯的性別平權教育環境仍有許多努力的

空間。而在藝術領域中,視覺藝術教育裡的性別議題研究尚屬新興課

題,許多的藝術教育工作者並未賦予太多的關注(趙惠玲,2001),尤

其在課程研發上亦多所缺乏,大多以教師觀點,介紹單一或少數的女

性藝術家作為課程內容,即認為已融入性別議題的教學,殊不知與學

生現今的生活經驗無法產生較深刻的連結,亦無法提供師生對性別意

識較深沉的省思。

(11)

教育是社會進步、平等以及正義的基石,教育不只是傳授學生所 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它必須能幫助受教者具備創造性的生活能力,尊 重多元文化,追求健全的生活方式,成為有省思能力的好公民。最重 要的是,肯定自我的成就和價值,並應對人類豐富的文化,有一正確 的判斷,擴大精神和道德生活的層面,且其須無分背景、性別、種族 和資質,服務所有人(郭禎祥,2001)。

一、台灣藝術教育與兩性教育相關現況

觀察國內長期以來的藝術教育,常以媒材及技術取向為教學重點

(林曼麗,2000;袁汝儀,2000;康台生,2001) ,學者袁汝儀(2000)

曾提出台灣藝術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與現象如(23-33):

(一)與生活脫節,與一般人的期待脫節,雖然努力推行數十年,對 一般人的生活仍無明顯之影響。

(二)偏重由專業團體領導規劃,團體外的意見難以加入,因此雖為 國民教育,但專業性很強,要求的技術難度高、概念較抽象、

西化程度深、日常實用性低,一般師生能達成或體會者少,學 習過程缺少感動。

(三)國小、國中、高中課程雖分開規劃,但教育內容相似,學生原 地打轉,深度、廣度俱不足,且長期增強的結果,導致藝術概 念一元化,影響國家多元文化之發展。

(四)藝術內部再依專業分化,方便專業領導,不方便交流分享,另 外,學習內容切割零碎,缺乏整體性,和其他科目之間關聯與 互動亦不足,也使藝術之學習孤立化。

(五)課程標準與教材大綱過度順應自主性不足的教師,內容追求涵 蓋(coverage),而不是了解(understanding),項目過度細密,

雖曰僅供參考,但教科書商未免爭議,均實質引為依據,自限

(12)

編纂空間,大同小異之教科書於焉產生,形如統一標準,教師 若有自主性之做法,反而成了弱勢或異數,教學多樣化難以落 實。

近兩年,國民中、小學之藝術教育雖推動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課 程綱要,試圖改善長期以來以媒材與技能為主的藝術教育情況,但於 教學第一線的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師仍在摸索與適應中,更有甚者,許 多美術老師的教學實況仍維持舊有的教學模式,未將「實用化」 、 「統 整化」 、 「以生活為中心培養基本能力」 、 「教師專業自主」的教學理念 融入課程設計中;如果以性別議題落實於教育現場最有效的手段,絕 非喊喊口號或規戒即可有成效;「融入學科式」之兩性平等教育教學 模式應是最有效的方法,而其「課程內容設計」及「教學活動規劃」

若能結合各科的「學科本質」與學生的「生活經驗」 ,其學習成效應 可大大提升。

目前教育部已公佈,預計於九十五學年度實施之普通高級中學課 程暫行綱要亦主張融入性別教育等議題(教育部,2004) ;在藝術領域 美術科課程綱要修訂過程中,亦曾以問卷調查高中美術教師對社會新 興議題,包括提出有資訊教育、環境教育、生涯發展、生命教育、性 別教育、人權教育、法治教育等,融入視覺藝術課程中的必要性,經 調查統計後,此七項議題在美術教師認為融入美術教學的重要性排名 順序為: (一)環境教育、(二)生命教育、(三)資訊教育、(四)生涯發展、

(五)性別教育、(六)人權教育、(七)法治教育,其他則有教師建議納入 生活教育、價值教育、機會較育,或主張不必刻意強調社會議題融入;

其中對於性別教育有 30.6%的老師認為有其必要性,在各新興議題

中,排名第五(九十四年高中美術科課程綱要修訂小組,2003)。從此

份調查紀錄中,我們可以看見僅有三分之ㄧ不到的高中美術教師認為

兩性議題融入美術教育有其重要性。

(13)

另一個相關問題則是:當重大議題提出之後,其中提倡性別議題 融入教學課程的同時,有許多現職的老師認為有困難,卻又因長期在 父權意識型態影響下,無意間常在教學的過程中傳遞刻板的性別印象

(游美惠,2003)。但有趣的是,在台灣美術科教師女性多於男性,

但在美術教育中所使用的鑑賞素材選擇或藝術史介紹中,古今中外藝 術史上呈現的男性藝術家的數量遠遠超過於女性藝術家,這涉及社會 價值判斷與兩性議題,是一有趣且值得研究的方向,而美術教師必須 擁有敏銳的性別覺醒與認同,才能在教材選擇與教學現場中不至於落 入性別窠臼的桎梏中。因此,要落實性別議題於藝術教學領域中的實 施,如何能喚起並加強藝術教師對性別議題的認同,應是一個重要的 前提,趙惠玲(2002)提出兩個方向:

(一) 外在方式:為藝術教師提供一個全方位之性別平等的藝術教 學環境。此環境應包括適當之師資培育課程、中學藝術課程、

教材內容與策略,以及充分之相關研究等。

(二) 內在方式:強調每位視覺藝術教師對於推動本身含具性別平 等信念之教學環境的建構,所應負擔的個人責任;無論男、

女性教師,尤其是女性教師,應該能意識並省察到自己的社 經背景,並進而開展其含具性別平等信念之視覺藝術教學策 略。

周麗玉(2001)對於兩性教育融入各學科教學亦提出相同看法:

(一) 外在方式:由於過去社會、文化與師範養成教育等因素影 響,教師兩性教育知能普遍不足,不但男於短期間內改善,

也可能是兩性平等教育長期的改革需求,如果僅從目前零散

的研習、工作坊、讀書會等方式改善師資品質,卻不由師資

培育制度,從職前與在職雙管齊下,全面建立系統課程,完

(14)

育水準上的可能。

(二) 內在方式:教師應增進兩性平等認知,激發自我對性別刻板 印象的複製、校園安全與婦女處境議題的敏感度,促進教師 反思健全的性別意識、且有能力檢視課程教材不符合兩性平 等教育之內容,並將其轉化、修訂。提升自我對兩性平等教 育的「課程設計」及「活動規劃」的能力,養成以「融入學 科式」之兩性平等教育教學模式之能力。

校園中,教師本身對於性別角色的的價值觀也會直接傳遞給學 生,而影響學生的思考模式,是故,學生性別態度的形成,主要是由 校園文化、班級氣氛與師生互動所影響(王雅觀,2001)。教師是學生 社會化過程中的重要影響者(洪久賢,2001),也是文化的再製者,更 應小心檢視自我對性別價值的潛在意識認同感,以免將刻板的性別印 象於無意識中複製在教室中。

二 、從性別角度看高中美術科教科書

要暸解性別教育實施於各學科或各領域的情況,最直接而有效的 做法,不妨從各學科的教科書檢視起。而為瞭解目前高級中學美術科 教科書中有關性別議題的相關內容,研究者以現行高中美術課本流通 於教學現場主要的四家出版品,如華興、龍騰、三民、謳馨等出版之 現行(九十一學年度)版本作為探討的依據。

首先,研究者以「課本中出現了多少位女性藝術家?」來檢視編

輯者對於藝術史中所謂主流藝術家的選擇,是否採行「男性藝術史家

們對於女性藝術家的不重視」下所建構出來的藝術史觀點,並傾向以

單一的男性價值觀來評析女性藝術家及其作品(趙惠玲,2001)。以下

茲將調查與比較結果製表成 2-3-1,並列於下:

(15)

表 2-3-1 高中美術課本現行各版本中的男、女性藝術家作品示(舉)

例數量之比較

第一冊 第二冊 第三冊 第四冊 總 數 比 例 男 性

藝 術 家

女 性 藝 術 家

男 性 藝 術 家

女 性 藝 術 家

男 性 藝 術 家

女 性 藝 術 家

男 性 藝 術 家

女 性 藝 術 家

男 性 藝 術 家

女 性 藝 術 家

男 性 藝 術 家

女 性 藝 術 家 華

115 6 107 6 137 2 106 3 465 17 96.47% 3.53%

龍 騰

75 0 63 3 33 1 26 3 197 7 96.57% 3.43%

民 53 1 40 4 38 2 46 2 177 9 95.16% 4.83%

馨 83 9 81 12 53 19 61 9 217 40 84.44% 15.56%

數 326 16 291 25 261 24 239 17 1056 73

93.53

%

6.47

%

男女 藝術 分冊 比例

95.32

%

4.68

%

92.08

%

7.92

%

91.58

%

8.42

%

93.36

%

6.64

%

93.53

%

6.47

%

註:

1.本表為市面上現行各版本高中美術課本中(含內文及附錄)藝術作 品示例有出現作者姓名的男、女性藝術家之人數量與比率比較。

2.依據現行的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教育部,1995)規定,高中美術課 程涵蓋高一、高二兩年四學期,故市面上現行使用之版本皆以四冊 做課程計劃與進階設計。

冊別版本

(16)

由表中可明顯看出男、女性藝術家出現於美術課本中的人數比例 懸殊,最低者於一冊中未出現任何女性藝術家,但同冊中卻出現七十 五位男性藝術家,最高比例的一冊,其中男、女性藝術家出現於課本 中的比例為 53:19,若將四家版本出現於課本中的男、女性藝術家 人次全加起來,則比例為 1056:73。

其中,台灣前輩藝術家陳進是各家版本中必定且是最常出現的一 位女性藝術家,其他關於台灣或中國女性藝術家部份,則有潘玉良、

當代的吳瑪俐、賴純純、陸蓉芝等,人數極少。若就中國民國前的女 性藝術家而言,則一位也未曾出現,真如同學者趙惠玲所言: 「女性 是中國藝術家描繪的重要對象、女性藝術家在藝術史上卻是一個極度 弱勢的族群。」 ,我們的下一代將難以回想台灣或中國民國前到底有 沒有女性藝術家,甚至從來未曾質疑過、並理所當然的接受女性藝術 家為何從未存在過藝術史的長河中。

而在西洋女性藝術家部份,最常出現者為卡蘿,其次為歐姬芙、

卡蜜兒。而專以介紹女性藝術家或女性主義為課程主題及重點的單 元,僅見於謳馨出版的高中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文化認同與自我 了解」之「性別議題」,以及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後現代社會中的 藝術型態」之第一課「女性藝術與女性主義的批評」 ,以女性主義觀 點重新解讀「性別」 、 「女性形象與藝術創作」和「女性藝術家」在藝 術史上的定位及其價值,並比較男、女性藝術家在創作風格與理念上 之異同,是唯一較深入介紹女性藝術家之單元,也是台灣傳統美術科 教科書史上從未出現的單元內容探討。

其他性別相關議題則有謳馨高中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生活中

的視覺意象」 ,探討「身體藝術」 。其餘則零星未成單元主題的出現於

龍騰、三民版本中,探討「愛」之相關主題,其中僅呈現小篇幅的兩

性相處之道。

(17)

從這一份對現行版本美術教科書的檢視中,我們可以省思當史家 對於這些入史的女性藝術家們多以男性為中心的角度去紀錄及評 價,或以男性偏見所主導的創造性與獨特性之主張時(陳瓊花,2001;

趙惠玲,2001;謝鴻均,2000),我們的教科書編輯者又再一次因為 自我性別意識覺醒能力不足,或因受教於長期以來父權導向的藝術教 育,以傳統男性價值觀所結構的教學素材為主,以至於再一次窄化女 性藝術家出現於教科書中的機會,同時又傳達了更狹隘的藝術史觀給 受教的學生。如同一隻動物被剝了好幾次皮,女性藝術家將永難見天 日,藝術教師又將如何傳遞給下一代新的性別思維及重新被解釋後的

「藝術史實」(趙惠玲,2001)。誠如學者趙惠玲(2001)所言:「如果藝 術教育的目標之一是要擁抱整體的視覺世界,並且賦權社會中的每一 個組成份子,使其於多樣化的視覺世界中具有等值之重要性,那麼藝 術教育課程中的每一個部分都應該包括性別議題的意涵。」這些令人 憂心的現象,皆提醒著從事視覺藝術教育的老師們,必須盡快提升自 我的性別意識思辨能力,並將性別議題納入視覺藝術教育課程中,成 就一個性別平衡的藝術教育實質內涵與環境。

三 、尋找藝術教育裡的性別議題

當藝術教育工作者都能感受到性別教育容入課程中的重要性之 後,如何尋找藝術教育裡的性別議題,並將之轉化成有效的藝術課 程,是接下來研究者所要探討的重點。

(一)性別與藝術

學者陳瓊花等(2001,229)提出: 「從歷史的發展可以發現,兩性

平權的觀念興起於女性主義的思考,而後發展為兩性甚至多性的關懷

與尊重。因此,性別與藝術課程內含之擬定,可以考慮性別角色與作

(18)

品、以及與性別藝術經驗相關的層面,諸如女性藝術家創作、男性藝 術家的創作、男女性藝術家的創作比較、男性藝術家所描述之女性圖 像與特質、藝術家詮釋性別關係的議題,諸如異性,同性,雙性,或 多性等主題(P.229) 。」以研究者的教學實務經驗,發現在性別與藝 術的範疇中,高中階段的學生對於裸體的主題為什麼這麼多?藝術家 眼中的兩性形象或愛情主題的作品特別感興趣。而同性,雙性,或多 性等主題,是現今學生所處的社會大環境中,常會聽到或遇到的性別 關係現象,也常引起學生的好奇,例如學生常會問到: 「藝術家好像 有許多人是同性戀,他(她)們的作品風格會不會顯的特別不一

樣?」 ,學生也會對於以同性,雙性,或多性等主題的藝術品感到興 趣,討論起來時也特別熱烈,似乎學生對於新世代所處的性別環境之 敏感度與寬容度,比我們這些大人要寬廣的多了。

(二)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

美國女性主義史學家 Nochlin (1971/1994)在其著作《為何藝術史 上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 (Why Are There No Great Women

Artists?)一文中曾提出許多質疑,並引起廣泛的討論,如:女性藝 術家其自我定位何在?未來何去何從?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又曾有 其貢獻?又是否由史籍所記載認可?而女性藝術家究竟是創造力不 及男性?亦是女性不適合做藝術性創作工作?或是藝術史籍有意無 心的疏漏?這些讓人匪夷所思並長期沉澱在藝術史的洪流裡,急需今 日從事藝術史專研的學者投注研究。

綜觀各國的婦女史,二次世界大戰後,婦女大量投入經濟生產

事業當中,成為引燃婦運的主要動力,而第二波婦運所帶動的婦女研

究,女性主義思潮進一步在 70 年代激發出女性主義藝術運動。經過

四分之一世紀的努力後,女性主義不僅成為一個重要的學術流派與觀

念,女性主義藝術運動更影響了傳統以男性所建構為中心的藝術史觀

(19)

(趙榮南,2002)。

• 若以此為觀點,台灣現行教育體制中,在課程的女性議題內涵上 似乎未跟上歷史的洪流與現今的趨勢,觀察台灣長期以來的兩性教 育,最被詬病者應是「家政」與「工藝」、 「軍訓」與「護理」 ,現行 的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教育部,1995)已將傳統分科教學中的「家政」

與「工藝」整合為「家庭與生活科技」乙科,而若要審視長期以來的 視覺藝術教育課程內容,女性藝術或性別議題之相關教育更是少之又 少(趙惠玲,2000;陳瓊花等,2001) ,教師可以此為課程設計重點,

和學生一起找尋古今中外失落在藝術長河裏的「她」在哪裡?這個

「她」包括了女性藝術家,也包括了藝術表現內容中的兩性形象,尤 其是女性角色的探討(趙惠玲,2002;陳瓊花等,2001),無論任何 時代,在東西方藝術史上皆留下許多以女子形象為表現題材的作品,

也許溫柔、美麗,或是勇敢、堅貞,每件作品都訴說著當代女性的傳 奇人生;雖然這樣的女性形象常是由男性藝術家來選擇表現的;這其 中仍有許多性別議題可供思考。經由藝術課程的探索,讓學生省思身 為現代女性,如何試著尋找自己的女性形象與角色定位。或者透過討 論兩性的價值,思考未來自我實現與生涯發展。

(三)視覺文化現象思考的性別議題

游彩勤(2001)在一項「台灣地區兩性平等教育政策執行概況之

研究」中,以六十多所國中、小之教師及從事行政工作之組長或主任

為訪查對象,其問卷調查結果提出受試者皆反映傳播媒體與媒介所造

成的不當影響,認為媒體不當的報導或節目內容混淆視聽,尤其是性

別不平等意識形態充斥,不僅對孩童心靈的渲染,更造成社會大眾的

錯誤性別刻板印象。在視覺文化概念主導的藝術教育範疇裡,平面媒

體或影像廣告也是一項提供大眾接收兩性議題訊息與價值觀的重要

(20)

郭禎祥、趙惠玲(2002,326)對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的關係提出:

「在視覺文化的氛圍下,後現代藝術教育不再僅強調技法的熟練或媒 材的認知,轉而重視生活周遭事物與藝術教育的關連,以及對各式視 覺影像的思考與解讀。」消費時代的急速擴張,媒體的廣告力量更是 充斥生活中,而這些不管平面或影音錄像的視覺影像,都讓我們的學 生處在一個不再是靜態的、動個不停的、前所未有的藝術新語言世 界。於是,教導學生從傳播媒體或流行文化中去察覺並解構兩性平等 現象是有其絕對的必要性,如少男、少女雜誌中的性別形象與廣告,

充斥生活各階層的減肥廣告,電視中形成兩性刻板印象、或物化女性

形象的廣告等。基於視覺文化對現代生活的影響日趨重要,對於兩性

視覺文化於藝術課程中進行探討,亦是視覺藝術教師可提供給學生學

習思辨與解讀的重要途徑。

數據

表 2-3-1 高中美術課本現行各版本中的男、女性藝術家作品示(舉) 例數量之比較  第一冊  第二冊  第三冊 第四冊 總 數 比 例  男  性  藝  術  家  女 性 藝術家  男 性 藝 術 家  女 性 藝術家  男性藝術家 女性藝術家 男性藝術家 女性藝術家 男性藝術家 女性藝術家 男 性 藝 術 家  女 性 藝 術 家  華 興  115 6 107 6 137 2 106 3 465 17 96.47%  3.53% 龍 騰  75 0 63 3 33 1 26 3 197 7  9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凡你對別人所做的.就 是對自己做.這是歷來 最偉大的教誨,不管你 對別人做了什麼.那個 真正接收的並不是別

以下 Java 程式執行完後,輸出結果為何?(A)無法編譯,因為 Rectangle 類別不能同時 extends 一個類別且 implemets 一個介面(B)無法編譯,因為 Shapes 類別沒有

KU 群至常奪透遊 性家希、過戲 的庭望甚學規 發以別至習則 展外人攻 -o 依擊漸 一由從性漸 這於他的變 時他們行成 期們的為使 的仍主出與 兒處意現別 童於行。人

文章末段說:「這注定了你給與別人的有限

「老師知道了在討論一、二的兩件事後,要求 班中有份「 嘲笑別人的男生」 和「 杯葛別人的 女生」

一般人聽見「資優生」這個稱謂,便以為他們有著十八般武藝,樣樣皆能,是一群與別不同

尊重不同的價值 :我們需要體諒別人的處境,重視別人

至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