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少年小說中人與自然關係的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少年小說中人與自然關係的探討"

Copied!
14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 立 台 東 大 學

兒 童 文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張 子 樟

少年小說中人與自然關係的探討

研 究 生:賴 木 蘭 撰

中 華 民 國 九十五 年 八 月

(2)
(3)
(4)
(5)

走進生命的花園

當初想進兒文所,一是想為學校的孩子們,多瞭解一些 兒童文學的相關研究與推廣;另一方面則是想圓自己的夢。果然 進了兒文所之後,大大的擴展了我的文學視野,彷彿生命又開了 另一扇窗,任我自由的探索翱翔。

兒文所像個大花園,我是一隻蜜蜂,在各色各樣的鮮豔花朵 上,用力汲取不同的養分。在張子樟老師身上,我看到了一個學 者,於謹嚴治學的氣度之外,有著一顆對學生細膩關懷的心,教 我深深感動;在阿寶老師身上,我看到一個懂得生活且認真生活 的人,為兒童文學深深用力;在杜明城老師身上,我看到讀書人 的儒雅與恢弘,往往簡單一句點撥,即教人撥雲見日。

進兒文所另一項很大的收穫,是認識了一群很特別的朋友。

這群伴我四個暑假的同學,是我人生旅程裡另一段精彩的風景。

他們的認真、他們的詼諧、他們的深情,他們的獨特,在在令我 印象深刻,且充滿感激。

感謝所裡所有的老師與同學,謝謝你們的指導、照顧與陪 伴,我會帶著這生命花園裡的溫馨記憶,繼續走在人生的旅途上。

木蘭

2006.8.14

(6)

少年小說中人與自然關係的探討

摘 要

隨著工商業及科技文明的高度發展,人類與自然的關係日漸疏離,同時 也產生諸多衝突與難題,生態議題開始受到高度關注,自然書寫與環境文學 因之興起。

受到生態思潮的影響,愈來愈多少年小說在創作上加入了生態價值的元 素。本篇論文以深層生態學說、生態女性主義倫理觀及原始部落自然觀三方 面與目前國內已出版之少年小說譯本相互觀照,希望在眾多文本中,發掘出 重視本議題的少年小說作家與作品。藉由文本的探討,從中分析出人與自然 相處的各種形式,進而反省並重建環境倫理新思維。

研究結果發現,在少年小說中人與自然關係的作品表現可分成三類:一 是「借物寫人」,再是「以景寫情」,這兩者都是將自然附屬於人的感情之 下。第三類則將「自然」提昇為描述主體,強調生物圈相依相存的整體性,

萬物有靈、有情的自然觀,是筆者認為較符合生態意涵的作品,也是本篇論 文所探討的對象。

這類小說的特質,運用物我互動的深情打動人心,扭轉人們對自然部分 的錯誤思維,甚至讓人願意肩負起替其他物種尋得適當位置的倫理任務。這 是身為少年小說讀者所樂見的。

關鍵詞:少年小說、深層生態、生態女性主義、自然療癒

(7)

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in the Young Adult Novels

Abstract

With the high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commer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is getting aloof and has many problems and conflicts. The theme of ecology starts to be highly cared and the natural writing and environmental literature begins to rise and develop.

With the influence of ecology, more and more young adult fictions add the elements of ecology value in the creation. The research has three aspects, the depth ecology theory, the ethic viewpoints of Eco-feminism, and the natural viewpoints of the primitive tribe to mutually compare with the domestically published young adult novel versions nowadays. Furthermore, from numerous versions, it hopes to find out the young adult novel authors and works that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theme. By the research of the versions, it analyzes all kinds of forms for human beings to get along with the nature, and does self-examination to rebuild the new thoughts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The research result finds the work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in the young adult fiction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One is to describe people by matters, and another is to describe sentiment by sights. Both of them attach the nature under the human emotions. The third type is to promote the nature as the descriptive subject and stresses on the interdependent entirety of the biosphere. The natural viewpoints of that the whole creations have souls and emotions is what I think to conform to the ecological meaning and the object discussed by the research.

The features of the kind of fictions use the deep feeling of interaction to touch the human heart, and reverse people’s mistaken thoughts for the nature.

Moreover, people become more willing to undertake the ethic tasks to seek for the appropriate position for other species and this is what the young adult fiction readers feel glad to see

Key Words : young adult novels, deep ecology, Eco-feminism, natural

remedy

(8)

目 次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人與自然的疏離..............1

第二節 對生態價值及生態教育的關注........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範疇..............7

第貳章 荒野與文明..................9

第一節 人和自然關係的演變............ 11

第二節 少年小說與自然書寫............ 20

第三節 文本及作家背景探討............ 23

第參章 少年小說中的自然觀 .............34

第一節 自然可為人師 ..............34

第二節 自然可療癒人心 .............39

第三節 自然具有既定的倫理法則 .........53

第肆章 少年小說中人與自然的互動表現 ........58

第一節 在自然中獲得啟蒙與成長 .........58

第二節 歷經文明與自然的衝突 ..........68

第三節 人與自然情感及能量交流方式 .......80

第四節 尋求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存 .......87

第伍章 少年小說中人與自然關係的景物表現 ......95

(9)

第一節 題材結合生態寫實及感性想像 .......96 第二節 以自然為主體的角色或場景型塑......109 第三節 跨領域及學科的故事性陳述........118 第陸章 結論....................122 第一節 少年小說中人與自然關係之發展......122 第二節 少年小說的生態教育...........124 第三節 少年生態小說的獨特性..........127

參考文獻 .....................130

附錄........................138

(10)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人與自然的疏離

從工業時代以降,理性主義、唯物論盛行,人類像是掌握了控制世界的利器,

興奮的發展著各項工業及工業所帶來的繁榮經濟及隨之而起的各類政治活動;加 上達爾文演化論學說的興起,博物學者透國強大的軍事及政治力量,遠征世界各 地去採集,進行另一種殖民地的探險與征服。「自然」在唯物論及進化論者的觀 點中,是未進化、非理性的野蠻力量,是人類需征服的對象。1

從十九世紀浪漫主義自由、平等、博愛的觀念盛行之後,兒童不再被視為「未 完成理性的成人」,地位大大提升;同時持浪漫主義觀點的創作者,崇尚個人自 由及自我表達,盛讚大自然的重要性,歌頌自然所提供的雄偉體驗所帶來的精神 震撼,認為自然充滿靈性,是人類心靈最終的避難所,自然主義也因之而生。2但 是浪漫主義的自然觀畢竟只是人們「對自然的理想性投射」,對自然仍不具深層 的認識。

二十世紀科技快速發展,尤其電腦的發明更將人類帶進前所未有的異想世 界。人類在一步步追求財富、舒適的生活及文明的科技時,浪漫主義的自然想像 終被現代文明視為不切實際,知識與財富的累積、科技文明的追求才是人類進步 的象徵,「自然」只是可征服並供人類應用的資源而已。成人投入職場,整日注 意的是政治與經濟動向;孩子的童年提早消逝,鎮日與電視、網路虛擬世界為伍。

春夏秋冬的變化、土地物種的消長,慢慢的從人們的生活中退出。人們對自然的 認識愈來愈淺薄,與自然的關係愈來愈削弱。

持生態女性主義觀點者甚至認為,在以男性為主的政治與經濟活動掛帥的主

1 參考蔡淑芬著,跨越疆界:生態少年小說初探,《挑撥新趨勢--第二屆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 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319。

2 參考 Deborah Cogan Thacker,Jean Webb 原著,楊雅捷、林盈蕙譯,《兒童文學導論--從浪漫 主義到後現代主義》(Introducing children's literaturefrom Romanticism to Postmodernism)(台 北市:天衛文化,2005),頁 28-49。

(11)

流生活裡,女性與兒童是弱勢團體,而這幾百年來被快速踐踏的「自然」則更是 弱勢中的弱勢。以男性為中心的人類世界將世界當作狩獵場,與自然為敵,人類 所到之處,野地大量消失,物種瀕臨滅絕,資源掠奪戰白熱化,地球氣候越來越 不適合人類居住。人與非人自然之間的疏離越來越深。

究竟人類應以何種姿態看待自然才是正確的生活之道?應如何看待文明所可 能帶來的競爭與困境?如何學習與自然保持良好關係,才能與自然共存共榮?兒 童文學作家或兒童教育工作者應該注意這樣的議題,讓孩子及早瞭解他們可能面 臨的問題,並重新拉回人與自然的距離,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

本篇論文希望發掘對人與自然關係議題重視的少年小說作家與作品,試圖藉 由作品的探討,反省並重建人們對自然的新思維與新概念,喚回人與自然的親密 關係。

(12)

第二節 對生態價值及生態教育的關注

「生態」一詞,簡而言之,就是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之間形成的關係。

生態系統和物種息息相關,物種愈繁盛,生態系統愈穩固。一般而言,生態所提 供給人的價值,根據伽理葛特(J. Baird Callicott)的說法,可分為工具性價值和 內在價值。3工具性價值如商品價值、服務價值和資訊價值。商品價值像食物、能 源及藥物,這些可貨幣化、可計量的生物資源皆可稱之,又曰「直接價值」。4服 務價值、資訊價值又曰「間接價值」,指的是生態系不可計量的價值。生態的服 務價值意指「其他物種在複雜但協調的自然經濟中辛勤工作所提供的服務,如綠 色植物補充大氣中的氧氣、吸收二氧化碳。」(J. Baird Callicott,頁 151);資 訊價值如「世界百分之七十五的人口靠傳統草藥維持健康。約有一百二十一種西 藥包含植物原料,但全球二十五萬至三十萬種的植物中,已經分析研究者僅五千 種。」5未被研究分析的植物資源,包括瀕臨絕種者,都具有許多寶貴的化學成分 或基因,所以具有資訊價值。伽理葛特在三種工具性價值之後還加了第四項--

「心理— — 靈性資源」,他認為很多的自然科學家或自然書寫者皆在字裡行間透 露出大自然具有高度的靈性與永恆而精緻的美感,並展現了對生命靈性與自然價 值的尊崇,他在文中指出:

李奧波(Leopold, 1953)希望,民眾可以透過科學培養出「對自然物體 的精緻品味」。一隻甲蟲也許又小又平凡,但它可以跟任何藝術品一樣 美麗。Soule (1985)認為,幾乎所有人都會喜歡自然界的多樣變化— — 豐 富多元的動植物— — 而不會喜歡單調性。Wilson(1984)發現在大自然 中充滿奧妙、敬畏與神奇,— — 他稱這種感覺為「熱愛生命」(biophilia),

3 此處參考伽理葛特(J. Baird Callicott)著,陳雅雲、黃惠敏、李育青譯,陳慈美校訂,保育價 值與倫理學(Conservation Values and Ethics),《鵝湖學誌》第二十五期,頁 145-188。

4 此處參考張鏡湖等編著,《環境與生態》(台北市:文化大學,2002),頁 45。

5 此處參考伽理葛特(J. Baird Callicott)著,陳雅雲、黃惠敏、李育青譯,陳慈美校訂,保育價 值與倫理學(Conservation Values and Ethics),《鵝湖學誌》第二十五期,頁 152。

(13)

對他而言,這幾乎就是自然史宗教(a religion of natural history)的基礎。

Norton(1987)認為,因美麗的生物和健康的生態系而感動,或是對大 自然中無盡的奇蹟感到讚嘆與敬畏時,能使人變得更好。(Callicott J.

Baird,頁 152)

而所謂的內在價值是認為所有非人類世界的存在,都和人類的存在一般,非 為工具性價值,存在本身即是一種珍貴的價值。所以人類不當隨意破壞或消滅非 人類世界的存在。所以除了工具性的生態價值外,生態的靈性價值和內在價值就 如具永恆價值的藝術作品般,更需要人們的珍惜保護。

因著環境危機日益嚴重,對生態的靈性價值和內在價值的日漸重視,從二十 世紀初以來,環境文學、自然書寫、生態批評逐漸進入文學範疇,成為一股文學 的新趨勢。不只是國外出現大量自然書寫的作品,國內如陳玉峰、劉克襄、徐仁 修、洪素麗、王家祥、廖宏基… … 等,都很認真的利用各種文學形式為台灣這塊 土地及土地上的動植物發聲。如陳玉峰在看到挖樹頭的師傅「從地皮的血肉中挖 出五百年巨木的暴行」之後所言:「下山之後,苦苦思索著如何喚起民眾與輿論,

針對此等荒謬提出控訴,且一定要制止這些不斷上演的不義與悲劇。… … 以自然 文學的手法,撰寫台灣櫸木的故事,… … 試圖先以文學途徑,引發人們對櫸木與 伐木的初步印象。」6很顯然不管國內國外,對自然環境投以深情關注,並且試圖 以文學手法為自然請命的人愈來愈多。但在少年小說這個區塊,能純粹為自然界 發聲的並不多。

少年小說的分類一般分為六大類:「生活小說、冒險小說、偵探小說、動物 小說、歷史小說、科幻小說」7,主題的呈現多以人生、人群、人事、人際、人物 等為主軸8,探討兒童或青少年自我認同或人際關係,著重的層面多是人與自己或 人與他人。隨著時代與自然環境的變遷,少年需面對的生活挑戰更為複雜,尤其

6 陳玉峰著,《人與自然的對決》(台中市:晨星,1992),頁 11。

7 張清榮著,《少年小說研究》(台北市:萬卷樓,2002),頁 84。

8 同上註,頁 206。

(14)

是整個自然環境的遽變,更是影響了少年的生活價值取向。所以在少年小說的書 寫基調上,近來兒童文學研究者有了更完整多元的思考,如史蒂芬(John Stephens)

在〈兒童文學與文化研究〉(‘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Culture Studies’)一文中即 提到少年小說所應關注的各主題面向:

這些主題或基調已成為兒童虛構作品的特徵:

用發展的態度來看待向成年過度的存在和經驗;

個人成長、自我認識和自我信任;

回應來自同輩群體(peer group)的壓力;

對家庭生活的看法;

青春期兒童與成人的關係;

青少年(13 到 19 歲)對成人權威的反叛和挑戰;

與破裂家庭或不幸家庭相關的議題;

早熟的壓力;

社會等級和文化偏見的問題;

與性趣、性意識、性成熟發展相關的議題;

情感轉移(displacement);

對生態價值的關注。9

上述的主題面向就增加了「對生態價值的關注」,明白表示出這是目前兒童 文學作家努力的新方向,他們開始重視「自然與人」這個區塊,利用少年小說獨 有的敘事方式,突顯生態價值的重要,賦予生態教育的功能,這在當今大多數人 都缺乏親密的自然體驗與觀察時,顯得特別重要。而所謂的「生態教育」,借楊 銘塗〈赫胥黎《島嶼 Island》中的生態思想〉一文引小說中校長的話加以說明:

9 約翰.史蒂芬(John Stephens)著,陳中美、張嘉驊譯,兒童文學與文化研究(‘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Culture Studies’),《兒童文學學刊》第九期(臺北市:萬卷樓,2003 年 5 月),頁 61-2。

(15)

巴拉島… … 最基礎的課程是生態教育。生態教育,依校長 Narayan 對威 爾的解說,就是「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生存」(Island, 217)。學校教育 必須 「從開始就講明白,眾生就是相連接的關係。要指示給他們(學生)

看森林內的層層關係、田野裡、池塘裡、河川內、村莊上、及四周鄉間 的層層關係。」(Island, 217)。校長又說,「我們永遠都在教把關係科 學和關係倫理學結合的東西。平衡,要取就要還,不可太過份--這是 自然法則,變成道德時,就是人際法則… … 10

生態教育即是告訴孩子們萬物皆是相存相依、共存共榮的生命共同體。本篇 論文即希望藉著對少年生態小說的探討,拋磚引玉,喚起人們對自然生態價值的 關注,瞭解任何自然的存在「都不能孤立生存」,眾生相連,息息相關;也從自 然無可計量的價值中,重新體會自然的美感與靈性,重新感受來自大自然的愛與 關懷。

10 楊銘塗著,赫胥黎《島嶼 Island》中的生態思想,頁 3,http://www.nknu. edu.tw/~english/

speech/031024.doc。

(1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範疇

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少年小說或多或少都會涉及到人與自然的關 係。其中一類如《魯賓遜漂流記》,描述魯賓遜在航海時遇難,漂流至孤島,在 島上如何獨立生活的過程。後來有很多少年小說也模仿這樣的手法,刻畫少年如 何歷經種種危難、冒險,心智因而啟蒙成長的過程,如 《守著孤島的女孩》(The Island Keeper)。這類的小說強調冒險犯難的精神及主角自我成長的歷程,「自然」

在故事中只提供了一個發生困境的場景,即使作者將故事中的自然場景描繪得栩 栩如生,自然的存在仍不是有生命、有自我意識的主體,所以故事內容所含的生 態意識並不強烈,人類克服逆境、征服自然才是小說思想的主軸。

另一類的小說則試圖將動物「擬人化」,文字表面上的書寫似乎皆以自然界 的動物或植物為主角,但實際上卻是「借物寫人」,如《柳林中的風聲》,儘管 文章裡所描寫的自然景色優美如詩,小動物活潑可愛,但牠們卻如人類一般生活、

言語,有如童話,並非真實的生態描述;沈石溪的動物小說系列確也將他觀察的 動物生態、自然環境如實書寫,但動物主角們的情感則過度複雜及誇張化,仍然 不脫以動物之姿,寫人世複雜的爭鬥與情感。

有一類的少年小說,也寫自然,也寫人,但是在內容表現上,他們將人類視 為自然的一部份,自然與人類本是相生相有,沒有誰是主、誰是從,眾生平等,

無有二元,生態的完整性即依此而生,如《少年小樹之歌》、《遇見靈熊》等。

這類的少年小說,不再是所謂的「借物寫人」、「以景寫情」,「自然」的主體 性大大提昇,「人」的地位與自然處在相同的水平位置,所表現的自然思維與二 十世紀興起的生態運動似有互相呼應之處,是筆者認為較符合少年生態小說的作 品。

所以本篇論文以尋找相關文獻及文本分析的方式,將兩者互相對照,希望能 在眾多文本中,分析出人與自然相處的各種形式,並找出真正能結合生態思維及 少年啟蒙成長的精彩文本,為兒童及少年標示出人與自然正確的相處之道。另一

(17)

方面,也希望藉由對少年生態小說的探討,瞭解生態小說獨特的敘事手法。

國內少年小說呈現人對自然、土地、動植物的作品近幾年逐漸出現,如子安 的《我愛綠蠵龜》、李潼的《夏日鷺鷥林》、《座頭鯨赫連麼麼》等,都是相當 優秀的生態作品,但是整體而言數量不多,而且處理人與人的部分多,專心處理 人與自然的議題少,能完整結合少年成長冒險及自然生態紀實描寫的作品,國外 作品的質與量顯然比國內高出許多,所以本論文的作品選擇以國外少年生態小說 並已在台灣出版的翻譯作品為主要探討的對象。

(18)

第貳章 荒野與文明

保育運動之父李奧帕德(Aldo Leopold)曾在〈野地與文明〉(‘Wilderness and Civilization’)一文中說道:

野地是人類打造文明這個人工製品的原料。

野地從來不是一種同質的原料;它是非常多樣化的,因此,所產生的人 工製品也相當多樣化,而這些成品的差異就是所謂的文化。多采多姿的世 界文化反映了產生這些文化的野地的多種面貌。11

亦即,土地是萬物之母,是文化的孕育之源。

然而,隨著文明的進步、工商業的發達,人類擁有了舒適的生活,但另一方 面卻也讓人類成為貪婪的怪獸,永無止盡的掠奪自然資源、入侵荒野,剝奪同一 個生物圈下其他物種的生存權利。濫用自然資產、任意排放有毒物質的結果,使 得全球溫度提升、氣候異常,導致全球災難叢生。如今,人類面臨了兩難的困境:

要朝向文明科技發展,繼續創造適合「人」居住的地方;抑或是搶救荒野,讓其 他物種有得以生存的空間?今日的人類應當深切省思人和自然的關係是如何演變 至如今的窘境。

生態報導文學作家心岱在進行田野訪問調查之後,對自然與文明的衝突發出 了如下的感慨:

這些移民(指被迫遷徙至平地的原住民)也因遷徙而從偏僻之地走出來,

接觸文明的洗禮,雖然他們幾經墾拓的艱辛,畢竟那是人類邁向進步和 發展的途路。

11 李奧帕德(Aldo Leopold)著,吳美真譯,《沙郡年記》(A Sand County Almanac)(台北市:

天下遠見,1988),頁 355。

(19)

為什麼今天,他們在希望中匍匐、跌倒、掙扎,為什麼他們焦慮、悲愁、

哭泣?

人類有這麼光榮的成就,但有些人卻那麼黯淡。12

文明與自然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其實不只原住民不能適應文明的生活,很多人即使在文明社會運作很久,瞭 解文明社會的遊戲規則之後,還是深切渴望能回歸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份,自 然生活是全人類永遠的嚮往,只因長時期被切斷這條臍帶,很多生活在文明中的 人們對生命有著莫名的疏離感與空虛感,卻不知原因為何。

可幸的是,有很多具先見之明的人士,很久之前即開始注意這個問題,並積 極尋求解決之道。這裡面也包括了生態學者和文學作家,他們利用自然書寫的方 式表達對土地的感情、環境生態的想法及人與自然互動的關係。文學性的自然書 寫引發了更廣大群眾對自然的注意與瞭解,從瞭解轉為關心與愛護,是文學中新 興的一脈。

本章即就人和自然關係的演變、少年小說與自然書寫、文本及作家背景探討 三大部分來看近年來生態發展的理論、少年生態小說的興起及投入生態寫作作家 書寫的背景。

為了瞭解荒野與文明的消長如何改變人與自然互動模式,少年小說作家又是 以何種姿態及觀點進入文本,下一章即就相關文獻探討之。

12 心岱著,《發現綠光》(台北市:時報文化,1997),頁 75。

(20)

第一節 人和自然關係的演變

人類自從在生物圈成為強勢物種後,一直把自己當成世界的主宰,認為萬物 皆為人類所有,人類對自然萬物擁有生殺大權,這即是以人為中心的生態倫理觀。

發現自然環境被文明的怪手打亂之後,人類又開始想出一套停止污染環境的規 則,此為淺層生態學的觀點。13。但是光是停止一切的污染動作(垃圾分類、減少 氟氯碳化物… … )已不是最根本的方法,因為生態危機問題產生的根源乃在於人 對自然的倫理觀和哲學觀有所偏差。人類必須用新的思考方式看待這個世界,建 立新的生態思維,生物圈才有可能找到新的平衡,永續發展的理念才得以在地球 實現,所以接著又出現了以自然為中心的深層生態觀及生態女性主義批評理論,

這些理論融合了原住民生活哲學、甚至中國的佛道思想,呈現了新的生態思維。

以下即就「以人為中心的生態倫理觀」、「去人類中心的價值觀」、「原始 部落的自然觀」三方面來探討人類與自然關係的思維演變。

一、以人為中心的生態倫理觀(anthropocentrism)

這個世界是為人類創造的嗎?如果是的話,人類將是這個世界的主宰者,具 有一切物種的使用權。事實上,人類一直是這麼生活著,且確信著。人類為了鞏 固自己在生物圈的地位,不斷創造或利用各種神話、傳說、故事、小說,說明人 類才是這世界唯一的主宰,人類才是地球上擁有最高智慧的動物。

我們可從人類演進的歷史及哲學概念的發展,來看以人為中心價值觀的形成:

(一)從人類的演進的歷史來看:

因為農業的出現,改變了人類整個發展的命運。原始人類狩獵及游牧的生活 類似其他的動物,因食物而遷移,人口及食物可維持一定的平衡。而農業的出現,

13 此為淺層生態學的觀點。淺層生態學雖從生態平衡的基本規律出發,反對環境污染和資源枯竭,

但仍以“人類中心主義”立場來談論自然界改造的意義,因此它還不是以和諧為根本目的的生態 观念 。此觀點參考沈衛國著,教育与生態文明一文。

http://202.121.15.143:84/document/2004-b/sx041112.htm 2006.04.26

(21)

使得人們可以具有控制環境的能力,而在此之前,人們並不知道自己可以與其他 物種有所不同。所以農業的出現是很重要的轉捩點14,也是以人為中心的生態倫理 視角展現的開端。隨著農業生活的開始,工業、商業也跟著展開,人類和其他物 種、甚至人與人之間生活差異越來越大,文明與野蠻的觀念遂應運而生。

(二)從哲學概念的發展來看--人定勝天、征服自然

世界如果是為人類創造的,人類則必然成為統治者。但世界並不順從統治,

所以人類開始了「征服自然」的旅程。15人類為了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不斷的征 服自然,不斷擴充生存領域,利用科技提升糧食的單位面積生產量。所到之處無 不對當地生物造成威脅,大肆的掠奪,更導致當地物種滅絕(毛利人進入澳洲不 多久即造成恐鳥絕跡,此類例子不勝枚舉)。在征服自然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 遭到自然反噬的力量,但人類仍一再告訴自己「人定勝天」,並繼續征服的旅程,

直至今日,如《老人與海》、愚公移山的故事,都是這種觀念下的產物。在征服 的過程中,自然法則一再的遭受破壞:牛羊被大量豢養,基因可隨意改造,完全 無視於其他物種生存的倫理。而背離自然法則走向所謂文明生活的結果,是導致 物種以超級的速度滅絕,生態圈失衡,文明病叢生,人心無所適從。

(三)從人類視自己為宇宙中心或本位的觀念來看

人類將自己視為宇宙中心:「以人類經驗及價值標準來解釋宇宙萬物,一切 的解釋、觀察和考量皆以人類為中心,… … 以人為中心的觀念視動物為次等生物,

否定牠們的本質,反映人類急切想與動物劃清界限的期待。人類視動物為異類,

為的是要主張人類屬於演化階級和食物鏈最頂端的地位。」16因人把自己置於最高

14 此處說法參考丹尼爾.昆恩(Daniel Quinn)著,《大猩猩對話錄》(台北市:遠流,1997),

頁 84 的說法,文中認為西方農業最早的起源地為肥沃新月地區,此地具有人類發展史的重要意 義。

15 同上註,頁 90-1。

16 傑佛瑞.麥森(Jeffrey Masson)/蘇珊.麥卡錫(Susan McCarthy)著,《哭泣的大象》(When Elephants Weep)(台北市:時報文化,2000),頁 60。

(22)

處,遂視其他物種為天然資源,予取予求,對於人和地球上所有物種乃共同演化 而出毫不思索,動物行為學家對於動物是否擁有與人相同的情感議題更是嗤之以 鼻;植物學者或園藝家則在他的土地範圍內,嚴格的挑選自己需要或喜歡的動物 或植物,尋求表象的舒適美麗,卻將自然界弄得一團糟。莎拉.史坦因(Sara Stein)

在她的《生機花園》中說出了以人為本位思考的後果:「人類的花園完全以人為 本位,嚴格選擇植物與動物的種類,遂將荒野逼入絕境,在整齊與乾淨的表象底 下,其實是飢餓與貧瘠。園丁們投注時間,服苦役,花大錢,卻抹滅了草木的多 樣性及複雜性,等於扼殺各種動物的生存機會,不單是生物受苦,人類也跟著遭 殃,因為生態環境已經被我們破壞殆盡。」17

二、去人類中心的價值觀:

很多關心生態環境議題的人們相繼有了如此的體悟:人類一直以自己為世界 的中心活著,因著這樣的認知,人類製造了自身及自然環境的困境,去人類中心 的價值觀於焉產生,人們開始以自然為本位,以自然界的生物為主體來思考,重 新調整人與自然的關係。

去人類中心的價值觀可從 1949 年李奧帕德(Aldo Leopold)《沙郡年記》(A Sand County Almanac)中所提倡的土地倫理(land ethic)開始。18他拓展了「倫理」

一詞的使用,在此之前,只有人與人之間才有倫理關係可言,而本書中首先探討 了人與土地的關係:人不可以肆無忌憚的破壞土地,對土地應當有一份特殊的關 愛、尊敬和讚佩,一個行為如果能夠促使保障生物社區的完整、穩定與美的話就 是對的,反之就是錯的,進而衍生出土地倫理的觀點,也因此李奧成為「近代生 態之父」。

其重要觀點有:1、把倫理關係從人與人之間、人與社區之間延伸到人與動物、

17 莎拉.史坦因(Sara Stein)著,《生機花園:與野生動物共享的花園觀》(Noah's GardenRestoring the Ecology of Our Own Backyards)(台北市:大樹文化,1996),頁 34。

18《沙郡年記》在李奧帕德 1948 年過世之前即已書寫完成,遺著由其子 Luna Leopold 編纂成書,

1949 年出版。

(23)

植物及土地之間的關係。2、改變人是主宰者、征服者的角色,認清人只是這個社 群中的一份子。3、更深入瞭解土地的價值。土地不僅僅是一層砂子土壤、供人類 利用的資源而已,而是提供包含著廣大動植物的生態食物鏈能夠源源不絕、持續 循環的根基。且相較於人為控制的動植物族群,多樣化的原生動植物依循著千萬 年來自然演化的法則,更能持續而穩定的發展,因而衍生出生物多樣性的觀點。4、

學習「如山一般地思考」,以長遠的生命歷程來觀看環境演變,改變以人為中心 的短期、利益性的思考觀點。

接續李奧.帕德的土地倫理觀,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在 1962 年發表 了《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探討化學農藥 DDT 對環境中昆蟲、動植物及 人類、土壤的連鎖性污染,使得 DDT 濫用的情況終於得到重視,最後導致 DDT 的全面禁止。書中強烈抨擊西方思潮中以人為主體所帶領的文明發展方式,完全 無視自然環境的真實狀況,只是把自然當作是人類予取予求的工具和資源來利 用,毫不珍惜、重視。

1969 年,英國學者洛夫洛克(James E. Lovelock)提出「蓋婭--大地之母假說」

(Gaia hypothesis),隨後於 1979 年出版《蓋婭,大地之母》(Gaia:A New Look at Life on Earth)。在此之前的科學界主張「生命適應環境」,即生命是適應地球 這個容器、這個環境而被動的演化出生存的方式與樣貌;洛夫洛克則顛覆此種觀 點,認為整個地球是一個共存、完整的有機體,整體是一個共同演化的生態圈,

從細菌到高等生物,所有的生命皆主動積極的參與環境的維護與演化。由於有整 個生態圈無數種生物的存在與努力,才使地球由惡地演變為今日舒適定居的環 境。因此,所有的生物與無生物都是整體的一部份,都有不可抹滅的重要性。

在各方投入關注與形成廣大迴響後,1973 年,挪威哲學家安倪士 (Arne Naess) 與美國學者暨詩人史耐德(Gary Snyder),提出「深層生態學」19這個名詞,為深

19 有關「深層生態學」之哲學理論發展可參考詹明峰著,深層生態,林耀福主編,《生態人文 主義--邁向一個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的社會》(台北市:書林,2002 年)頁 39-41。或

Eric Katz, Andrew light and David Rothenberg ED﹐“Beneath the surfacecritical 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deep ecology ”(U.S.A.: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0).

(24)

層生態學提出重要的理論基礎,達到生態思潮發展的高峰。到八0年代中期逐漸 成為西方思潮的重要議題,台灣的生態學、哲學等領域也在九0年代之後逐漸接 觸此專有名詞。

深層生態學是相較於淺層生態學而言,淺層生態學仍以人的角度和利益去觀 照和人有關的環境議題,如解決廢水污染、空氣污染、資源回收等,偏重人類利 益的維護;而深層生態學則更進一步想要保護整個美麗的地球,讓這星球上所有 的生物共存共榮。其核心理念有二:1、瞭解自我(Self-realization)。安倪士認為 瞭解自我是認清自我是人類的一份子,而人類則是屬於整體生態圈中,眾多生物 的一份子,而非傳統價值觀中遠離自然、依附社會架構下的人種。2、眾生平等

(biocentric equality)。即生物圈中的每一種生物皆有同等的生存權利,皆有其與 生俱來的價值,都是這個整體的一部份。雖然生物圈有弱肉強食等各種看似不平 等的狀況存在,但卻是食物鏈演化下的動態平衡,若非人為干預,並不容易導致 族群滅絕。

瞭解自我和眾生平等其實是一體兩面的概念,因為整個生物圈是千百萬年來 共同依存演化而來的,人類和其他的物種有著千絲萬縷無法割捨和尚未明瞭的依 存關係。當人類傷害其他物種的同時,也同時在削減自身存在的空間,人類在求 生存時不僅要減少對其他物種的衝擊,更要盡可能的協助其他物種的存續。

三、生態女性主義倫理觀

生態女性主義批評者在深層生態學者提出自然環境破壞的主因是以人為中心 的世界觀後,對「人類中心主義」有更進一步的想法,她們認為自然環境被破壞 的主因是以男性世界為中心的世界觀,女人、自然都是同在父權主義壓迫下的受 害者。真正的自然生態觀應是摒棄以「以男性世界為中心」的世界觀,將大自然 視為一母性的有機體,有生命、有感覺,山川、河流、動植物與人皆為平等地位。

(25)

她們(如范達娜.西瓦 Vandana shiva)20用新的宇宙觀、新的人類學觀點,以合 作、相互照料和愛來維持這個世界。

較之深層生態學者,生態女性主義的倡導者或作家對自然生態的觀點更為細 膩有情,除了追求物種的平等,更以新的視角觀看宇宙。因為萬物有情有靈的生 態觀的出現,使得長久為理性思考型態壓抑的有些死氣沈沈的人與自然關係,再 度活靈活現了起來,同時和原住民的生態觀也有了相當的連結。

四、原始部落的自然觀

由於生態思維的改變,現代人類開始學著反璞歸真,從原住民族中尋找與自然 和諧共存的方式。紀駿傑說:「一般而言,原住民泛指在一地居住數代以上,有 獨特的語言,風俗,習慣,過著與該國強勢族群不同的,且較少使用現代科技的 生活方式。」21莎拉.史坦因也指出:「每一個原始部落民族(優良的次文化)都 有一種對他們有效的生存系統,因為那是在他們之間發展出來的,它適合他們所 居住的地形,適合他們所居住的氣候,適合他們所居住的生物社會,適合他們自 己獨特的口味、偏好,和對世界的看法。」22

也就是說,每一地的原住民發展出來的文化,都是從他們生活的那塊地裡長 出來的,每塊地有每塊地的性情、風格、長相,所以每個民族都具有不同的文化 色彩;相較於文明世界希望制定一套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生活準則,是截然不同的 世界觀。紀駿傑在〈從環境正義觀點看原住民的狩獵文化〉將原住民的生態價值 闡述得十分精到:

從生態的觀點而言,過去幾個世紀以來,地表上非原住民居住與活動的

20 Laura Winton,‘Vandana Shiva's Biopiracy: The Plunder of Nature and Knowledge’

(Synthesis/Regeneration 14 :Fall 1997),http://www.greens.org/s-r/14/14-21.html,2006.03.09。

21 紀駿傑著,從環境正義觀點看原住民的狩獵文化,http://taww.com/taitung/ttw/ttw207.htm,

2006.03.08。

22 莎拉.史坦因(Sara Stein)著,《生機花園:與野生動物共享的花園觀》(Noah's GardenRestoring the Ecology of Our Own Backyards),頁 262。

(26)

自然環境大都已經被人類破壞迨盡,而唯有原住民傳統活動領域內的生 態體系得以被完整的保留下來。這些生態體系也因此成為全球生物多樣 性的最後堡壘。… … 原住民是全球生物最多樣地的捍衛者,由於他們的 存在,維繫自然生態體系的動植物基因庫的保存才有可能。此外,原住 民在雨林裡和在高山上也肩負了保護水源,維持氣候穩定的功能。

… … 由於他們長期與大自然互動,他們對於當地生態環境有著豐富的知 識。這些包括四時的運行、氣候的變化、動物昆蟲的習性、植物的藥用 等等寶貴的知識都保留在他們語言、風俗習慣與生活中。

由上文我們可以知道,原住民族在其文化中對生態體系的維護、生物多樣性 的保存及各類珍貴的生態知識傳承與運用,在在都說明了他們的生活模式融合在 自然之中,不僅不相衝突,而且還具保護作用。相較於現今的文明生活,人們在 有意與無意之間對自然造成的破壞,原住民族確實表現了與自然的高度和諧。

看看幾個印地安人的生活例子,我們可以更了解原住民族符合生態觀的生活 方式:

(一)、以用途區分環境,沒有土地私有的觀念

一般的資本主義家或拓荒者常以營利的角度看待環境,視之為資產、商品及 財富。因為自以為擁有,即有任意更改環境的權力。莎拉.史坦因(Sara Stein)

認為:「印地安人則不同,他們以用途區分環境:任何個體或團體有權在某一池 塘裡釣魚,在某地區捕獵或採集,類似的權力也可延伸至其他方面,甚至也可以 物易物,但是絕對沒有土地私有的觀念。」23因為沒有土地私有的觀念,所以他們 只會依自然原本的樣貌,取其所需之資源,不會大肆改造天然的自然生態環境,

自然資源因此可永續利用,源源不絕。

23 莎拉.史坦因(Sara Stein)著,《生機花園:與野生動物共享的花園觀》(Noah's gardenrestoring the ecology of our own backyards),頁 39。

(27)

(二)、依季節追尋食物

印地安民族與多數逐水草而居的遷徙動物相似,總在生物生長最旺盛的季節 採集或獵捕食物,莎拉對此現象說道:「在北方,印地安人依季節追尋食物。春 天,家族與親屬在擠滿值產卵季的魚的河流邊聚;夏天,他們撿拾貝類與莓果;

秋天吃果仁及遷徙的鳥類;冬天則以鹿與其他獵物為主食。」(頁 39)依著自然 的輪替,在物種產量最旺時獵捕或採集,可免去物種滅絕的疑慮。這和中國人「斧 斤以時入山林」24具有相同的生態意義。

(三)、燒墾種植,持續生物演替循環

原住民族不會過度利用或開發土地,他們知道土地也必須休息之後才能再生:

他們(指印地安人)先綑綁大樹或燃燒其根部清除樹木,接著再燃燒灌 木叢,在森林中闢出空地,然後將土壤鋤成一小丘一小丘,種植玉米與 攀援性豆類,介於其中的空地則種植蔓生的筍瓜與南瓜。只在初夏鋤一 次草,其他時間都不去干擾土地。因為焚林後的灰燼富含養料,加上豆 類釋放的氮氣及在土中腐爛的殘餘農作物,土地至少可以維持肥沃十年。

當玉米不再繁茂,他們再燃燒新的空地來種植,讓原來的空地再慢慢長 成森林的一部份。

生態學家稱這種受到自然的或人為的干擾後,重新成長至成熟生態系統 的循環為演替系列,亦即整個演替循環中生長最蓬勃的階段。… … 這種 演替系列的初期階段,約需持續二十年或更長的時間,這塊空地會吸引 鹿、兔及各種獵鳥。所以說,印地安人田地的生產力可持續三十年,先 農耕,繼之狩獵。(頁 40)

24 孟子,梁惠王下:「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 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28)

雖然印地安民族後來也學會耕種,但是他們利用燒墾、綠肥及休耕的概念,

得到肥沃的土壤,是極具生態智慧的農作方式。現代不靠農藥及肥料的有機農作,

很多種植方式都是來自原始的種植概念的啟發。

若將人類資源掠奪者與原住民部落自然法則比較,可得出如下結論:

原住民部落與自然界動物 人類資源掠奪者

只為食物而獵殺其他物種 會追捕競爭者,僅為了殺死他們。

取自己所需,其他留著別動。 有系統的毀滅競爭者的食物,然後騰 出空間放置自己的食物。

只保護眼前取得的食物,不會視所有 的食物為自己的。

視自然界所有資源皆可為己用。

自然界的競爭者貯存食物,但多保存 在在體內。

飼養獵物(某種特定牲畜或植物),

並視為己有。

自然界的競爭者會競爭,但不會發動 戰爭。

會競爭,也會發動戰爭。

綜觀上述,人與自然關係的發展新思維,乃以去人類中心主義(或曰生態中 心論)為主,再輔以原始民族豐富的生態知識及與自然諧和的生活方式,試圖創 造新型態的、人與自然互為主體、和諧共存的新關係。

(29)

第二節 少年小說與自然書寫

一、自然書寫(nature writing)的定義

自然書寫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說法,廣義的自然書寫乃指有關自然的一切作 品;狹義的說法則指以文學的形式表現自然的知識、生態的樣貌或人與自然互動 的情景。本篇論文採取的是狹義的說法。許多科學家、生態學家、生物學家有時 會跨界寫出富哲思或文學性的創作,而吳明益認為「唯有具備一定深度自然科學 知識的文學家,才能寫出探觸到自然質地的深刻作品,否則只會流於濫情的囈語,

或是將人類主觀的意識硬是附加在自然物上。這就像艾比所講的,必須是雙腳穩 穩踏在具體資料上的詩人,以及心腦都留有幻想空間的科學家才能了解,也才能 領悟它對人類的意義。」25所以不管是「有詩人心靈的科學家」,或「有科學意識 的文學家」,都能精準且深刻的描繪自然的動人靈性。

二、自然生態小說的價值與影響

《寂靜的春天》、《沙郡年記》、《湖濱散記》、《昆蟲記》、《夏日山間》、

《汀溪朝聖》都是十分優秀的自然書寫作品。這些作品都以散文方式呈現:以科 學家身份寫作者,或重視科學知識融入保育概念,或強調尊重土地倫理;以文學 作家身份寫作者則重視自身的觀察體驗,對人與自然的互動,觀照更為細膩靈動。

但自然書寫不應只停留在客觀環境的描述,或對自然之美的頌讚,更應發展 及建構健康的生態想像,即在文學作品中注入對未來環境的期待及熱情,在作品 中找出未來自然與人的可行之路。本篇論文希望找出以自然書寫的精神,描寫以 自然為主體的少年生態小說作品。近代生態學者如莫非、喬艾、赫胥黎試圖走出 文學「只是對自然的觀察與凝視、沈思、反省,… … 記載人與自然、人與環境、

人與土地的關係。… … 他們較喜歡處理小說中人與環境的關係,不只是觀察與靜

25 吳明益著,《以書寫解放自然— 台灣現代自然書寫的探索/1980— 2002》(台北市:大安,2004),

頁 44。

(30)

思。」26但這並不代表以小說方式表現處理就是缺乏實際體驗與觀察,反之小說形 式因其具備故事的元素,更能清晰處理自然與人的議題,並引起普羅大眾,非具 專業自然科學知識的人們的共鳴與迴響。

西方的自然書寫發展得比較早,在自然書寫裡融了入對環境的感情、人與自 然關係的探討、土地倫理、自然保護等內容或議題。受到了這股思潮的影響,關 心自然與土地的小說作家們,亦開始將此類議題融入小說創作中,藉由創作表現 上述對自然與人的諸多想法。一般人多喜歡聽故事甚於直接說理,透過故事的傳 述,在人物情感打動人心之際,隱於其中的哲理也悄然翼入心中。故此出現了所 謂「故事學術」這個理念:

依貝克 (Baker)和艾中寧 (Joni Adamson) 的看法,故事學術這個理念是 要把抽象的理論知識或艱澀哲理用文學的敘述方式表現出來,以情補 理,以實際人生印證理念。把意識型態所導致的社會及自然的後果,透 過人類悲歡經驗,呈現給世人。這種揉合文學、哲學、宗教及社會/科學 的傳遞方式,是生態小說的一種書寫現象。27

以赫胥黎的《島嶼》為例,楊銘塗認為:

赫胥黎的《島嶼》是一部生態開路先鋒的小說。它呈現出作者的生態思 考極深極廣。它內涵細密,我們因而知道生態問題絕不只是荒野及野生 物的保護和毒物的處理而已。體驗我們生於土地、長於土地、我們了解 到處理生態危機,是要採取行動而非光說不練。就行動而言,光沈醉於

26 蔡振興著,論自然觀念的遞變,林耀福主編,《生態人文主義--邁向一個人與自然共生共 榮的社會》(台北市:書林,2002),頁 15。

27 楊銘塗著,赫胥黎《島嶼 Island》中的生態思想,頁 1,http://www.nknu.edu.tw/~english/

speech/031024.doc,2005.07.06。

(31)

一般的“自然書寫” 是不能產生效果的。28

一般探討自然書寫作品多以散文為主,今選小說為探討對象之目的在於“這些 作品在表達環境倫理意識、生態知識,與感性聯想上也有相當的成就”29。少年小 說中融入自然書寫、生態議題的作品,在西方也起步較早,發展較為成熟,可做 為國內創作者參考。

三、尋找少年小說的新境界--少年生態小說的界定

生態學家或生態批評學者認為現今自然環境思維應走向與自然尋求和諧平 等,所以優秀的生態創作文本也當朝向以自然為主體的敘事方式。在這類的文本 中,不再以慣常的「人」的眼光看世界,而以「非人」世界的存在反觀人類的存 在。所以在少年小說的發展潮流中也注入了以自然為主體的新思維,在這類小說 中,自然才是主角;尋找自然之愛、生命之愛,人與自然的互相瞭解、共存共榮,

是小說中需要啟蒙與成長的少年要領悟與追求的主要精髓。

另外一類是因著人類文明快速發展,以致引發人類文明病或生態危機而進行 反諷或預警的科幻小說,也是少年小說表現生態意識很重要的一環。

28 楊銘塗,赫胥黎《島嶼 Island》中的生態思想,頁 18。http://www.nknu.edu.tw/~english/

speech/031024.doc 2005.07.06

29 同上註,頁 27。

(32)

第三節 文本及作家背景探討

一、文本選擇

過去這幾年來在國內陸續出版的小說翻譯作品,早期多描寫人類在困苦的自 然環境中如何求生存,這類作品大多是以人為主體的文本,或將動植物擬人化,

對其投射自身的感情;或僅因喜愛自然,而將自然作為背景,進行故事化的書寫;

更甚者,行愛護之名,仍將掠奪之思想型態隱藏於文本之中,以自然為逃避場域、

沽名釣譽之所,不是真正的了解自然。

近幾年來環保意識抬頭,自然書寫、生態文學興起,國內翻譯出版有關自然 書寫的得獎作品,或具深層生態倫理概念的優秀作品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本篇論 文即在尋找以兒童及少年觀點探索自然,以自然為描述主體,摒去以人為中心的 思考方式,寓生態意涵於作品之中,且具少年小說成長、冒險等特質、企圖以小 說來呈現環境真理的優秀作品。

好的生態文學作品強調人與自然的互動關係,所以凡少年小說中,作品涉及 耕作的田園、建築、文化、科技與自然相互影響的文本,亦是本文討論的範圍。

二、作家背景與作品簡介

作家背景影響作品概念並形成跨領域寫作的書寫形式,在自然書寫作品中十 分常見。自然博物學家所書寫或編列的圖鑑、導覽、自然史、自然科學的著作,

有可能成為具文學性的自然寫作材料;同樣的,文學家所創作的自然書寫作品也 可能反過來推動自然科學的新思潮。30所以在這節中特別將作者的背景提列出來,

藉以瞭解作家背景對生態小說所產生的影響或關聯,及生態小說作家是如何進行 跨領域寫作,並將本論文想討論的生態小說作簡要的介紹。

(一)具原住民血統,寫原住民與自然的互動

30 參考吳明益著,《以書寫解放自然— 台灣現代自然書寫的探索/1980— 2002》(台北市:大安,

2004),頁 16。

(33)

上面已說過,原住民與自然的關係,比起文明世界的人類來得更為親近,所 以具原住民背景的文學作家,寫原住民對自然的尊重、愛護,與自然和諧生活的 韻律,總令人有深刻的感動。

1. 佛瑞斯特.卡特(Forrest Carter)

卡特本名艾薩.卡特(Asa Carter,1925-1979),擁有八分之一的印地安血統,

真實身份始終成謎。據說他在 1946~1973 曾是一名激進種族隔離主義者,並且加 入恐怖的 3K 黨(Ku Klux Klan)。佛瑞斯特.卡特重要作品之一《惡漢約瑟.威爾 斯》曾拍成電影,並由著名影星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主演。著有《少 年小樹之歌》(The Education of Little Tree)、《在山裡等我》(Watch for Me on the Mountain)。

《少年小樹之歌》這篇小說敘述的是三○ 年代,一個名叫「小樹」的查拉幾

(Cherokee)印地安族小男孩。他隨著祖父、祖母生活在山中的木屋裡,也跟著 祖父、祖母在大自然的韻律下,學會如何與自然共舞;學會如何以獨特的印地安 民族精神與山、風、樹林對話;學會如何運用對自然的理解與體會,面對人世的 紛擾,兼且茁壯、成長。

《在山裡等我》是繼《少年小樹之歌》後,佛瑞斯特.卡特另一部轟動美國 文壇的經典鉅著。《在山裡等我》內容敘述 1874 年,西班牙與美國殖民活動,迫 使印地安人離開家園,遷入被奴役監控的保留區。崇尚靈魂自由與山林生活的阿 帕契人誓死抵抗,與美國進行了長達 25 年的戰爭。阿帕契族戰爭領袖傑洛尼莫,

由於母親與妻兒慘遭墨西哥人屠殺,對白人具有血海深仇,因此堅決主戰,帶領 阿帕契人與白人展開武裝戰鬥。傑洛尼莫擁有印地安人深邃而堅韌的靈魂,他的 生命宛如一首渾圓悲壯的勇士之歌,他的行動證明了,人們永遠無法侵佔他人的 靈魂。

2. 麥可‧杜瑞斯(Michael Dorris,1945~1997)

麥可‧杜瑞斯,一九四五年一月三十日出生於美國肯德基州的路易斯村,他

(34)

的出身,就像他的國籍「美國」一樣,有著多元的色彩。麥可的父親具有法國及 印地安血統,母親則為愛爾蘭人和瑞士人的後裔。他對印地安文化情有獨鍾,一 生都致力於發揚、推行美國原住民文化,所以被視為美國原住民的代表作家。他 同時也是一位具有人文關懷的學者、作家。著作甚豐,作品具有濃厚的原鄉情懷 以及對大自然的關愛。除了獲得許多獎項的肯定,更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 作品 有《晨曦女孩》(Morning Girl)、《窗戶》(The Window)、《看見水鄉的男孩》(Sees Behind Trees)、《森林少年》(Guests)等書。

《森林少年》敘述少年摩斯不滿身邊的人總當他是小孩,於是聽從表哥的建 議,想在森林中找到成長的解答。他在森林裡遇到同樣也離家出走的鄰家小女孩,

以及一隻會說話的豪豬。林中的遭遇使摩斯有了全新的體會。透過人文學者麥可‧

杜瑞斯的用心琢磨,除了帶讀者經歷一場「自我成長」的冒險之旅外,更帶領讀 者重新呼吸森林的芬芳,重溫純樸友善的人情。

《看見水鄉的男孩》故事敘述一個近視眼的印地安男孩「核桃」,無論怎麼 努力嘗試,就是沒辦法像其他同齡的印地安男孩一樣,靠射箭取得成年名。然而,

他有超乎常人的聽覺和觀察力,於是用不同的方法取得了新名字:「望穿樹林」。

在一趟充滿挑戰和危險的旅程中,核桃憑藉著勇氣和超乎常人的能力,在森林深 處「望穿樹林」,找到了長老「灰火」朝思暮想的「水之鄉」,看到了無窮無盡 的世界,也從灰火身上學到了生活的智慧。

(二)具博物學家背景,跨界討論人與自然關係的議題 1. 艾倫‧艾柯特(Allan W.Eckert)

艾倫.艾柯特身兼自然作家和自然歷史學家。1931 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州,高 中畢業之後,即進入軍隊服役四年,之後並於俄亥俄州立大學求學。艾柯特自十 歲開始,便從事各式各樣職業,直至 29 歲才成為一位全職的自由作家。他身兼「歷 史學家」、「博物學家」、「小說家」、「詩人」、「編劇」、「劇作家」等多 項頭銜,除了 32 部小說創作外,還包括超過 225 部電視著名影集的編劇,並因此

(35)

在 1970 年獲得艾美獎(Emmy Award)。此外,更七次成為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

文學獎候選人,備獲讚賞。著有《大草原的奇蹟》(Incident at Hawk's Hill)。

1971 年《大草原的奇蹟》在美國出版,隔年便以此書獲得紐伯瑞獎(Newbery Award)。更在澳洲以非澳洲人的身分獲頒兒童文學獎。故事描述班哲明.麥唐諾 一個六歲小男孩善於跟蹤模仿草原上的各種動物,舉凡地上走的地鼠、野兔、野 雞或其他動物,都是班跟蹤模仿的對象。班和一般六歲小孩不同,與同年齡的孩 子比較起來,他不但顯得格外嬌小,而且敏感脆弱。某一天,班在暴風雨中從他 的家鄉老鷹之丘離家後,迷失在一片大草原中,碰到一隻受傷並且失去小孩的母 獾,自此展開一段人獾互相依存的動人故事。

2. 珍‧克雷賀德‧喬琪(Jean Craighead George)

喬琪出生在一個博物學家的家庭,她的父親、母親、兄弟、姑母和叔叔都是 喜歡親近自然的人。週末他們在華盛頓特區家附近的樹林露營,爬樹研究貓頭鷹、

收集食用的植物並利用樹枝製作魚鉤。她的第一個寵物是隻火雞。三年級時,她 開始寫作。至今已經超過 100 本書。她畢業於佩恩州立大學,同時獲科學與文學 雙學位。1940 年代她曾任《華盛頓郵報》白宮記者團的記者。孩子出生後,她就 返回她熱愛的自然,並買了貓頭鷹、知更鳥、貂、海鷗、野狼蛛等 173 種野生動 物進他們家和後院。這些動物都成為她書裡的主角人物,雖然這些動物可自由進 出喬琪的家,但他們還是喜歡和人相處在一起,直到季節更替,才遷移離開去找 他們的同伴。

當她的孩子大到足夠帶著他們自己的背包到野外時,珍就帶著他們開始親近 動物、攀登山脈、划獨木舟、徒步旅行。她讓孩子在自然中學習,並從中獲取寫 書的資料及養分。

珍是一個熱愛自然的人,她為孩子寫有關自然的故事,孩子對自然也總是充 滿驚奇,愛說故事的同時,她希望孩子們能保護美麗的自然和一切的動物。著有

《山居歲月》(My Side of the Mountain)、《狼王的女兒》(Julie of the Wolves)

(36)

等。

《狼王的女兒》於 1973 年榮獲紐伯瑞獎章及美國圖書館協會獎。有一年夏天,

珍得知野狼個性其實十分友善,喜歡群體生活並且能利用各種方式交談--聲 音、情景、姿勢、氣味。因為希望學得更多,她跑到海軍北極的研究實驗室--

阿拉斯加,在那裡科學家正研究這種令人驚奇的動物。她甚至學著用狼的語言與 野狼交談。《狼王的女兒》就這樣誕生了。這篇小說描寫一個小女孩獨自在北極 的冰原上行走,就在快不支的時候,遇見了狼阿瑪洛魁,進而展開一段人狼互動 的感人故事。

《山居歲月》於 1973 年榮獲紐伯瑞獎章,描寫一個男孩獨自在野外生活的鮮 事。少年山姆成功的運用所有的野地求生技能,在森林裡生活了一整年。在山裡 的經歷,讓他學會觀察動植物的生態行為,與動物作朋友,是一篇可以滿足青少 年渴望在野外冒險求生的故事。

(三)具文學背景,熱愛自然,對萬物充滿感情,進而化諸文字及故事

這類作者,有些以自然為主體,描述原住民與自然的和諧關係與生活法則,

例如:

1. 班‧麥可森(Ben Mikaelsen)

麥可森 1952 年出生於南美洲波利維亞(La Paz, Bolivia),在此他曾擁有很多 奇怪的寵物,並瞭解了很多波利維亞的文化。之後他移居蒙大拿州,住在蒙大拿 21 年,並以寫作為終身職業。

麥 可 森 曾 贏 得 國 際 閱 讀 協 會 獎 ( th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Award )、美國西方作家金馬靴刺獎(the Western Writers of America Golden Spur Award)、美國州際讀者票選獎。這些小說包括《援救賈許‧麥圭爾》(Rescue Josh McGuire)、《紅雀鷹》(Sparrow Hawk Red)、《陷入窘境》(Stranded), 《倒 數計時》(Countdown)、Petey、《遇見靈熊》(Touching Spirit Bear)等。班和 一頭約七百磅重的黑熊住在靠近蒙大拿州博茲曼一座木材小屋裡,他領養這頭黑

(37)

熊近二十年。這也是他書寫《遇見靈熊》最原始的素材來源。

《遇見靈熊》描述一個在家庭暴力中長大的孩子柯爾,他是一個不懂得如何 表達自己情感,只懂得用暴力和生氣的孩子。他因為傷了一個同學幾至殘廢,又 不願意在監獄待下去,只能接受印地安人最古老的「環行正義」作為替代。於是 他被送往接近阿拉斯加一個無人荒島上,那兒只有海鳥、魚和一隻白色的靈熊。

他對靈熊的不敬,使得他被打得幾乎死去,在死亡的邊緣,只能靠吃蟲子和自己 吐出的魚肉維生。當他被救活之後,世界彷彿改變,他繼續回到荒島上完成「環 行正義」。再次看見靈熊出現的時候,柯爾心境已全然不同。這是一個生存於暴 力與絕望中的孩子,因為向自然學習,而得到救贖的故事。

2. 伊麗莎白‧喬治‧史畢爾(Elizabeth George Speare)

伊麗莎白‧喬治‧史畢爾出生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梅爾羅斯。她的家靠近原 野和森林,可供健行和野餐。每年夏天,她和家人都會去海邊附近的小山丘度假,

從山丘頂上望出去,會看見令人屏息的美景。那樣的夏天給了作者深刻的印象。

她日後在自傳中回憶道:「那些孤單的夏天,是一個特別的禮物。 我有無限的黃 金歲月可閱讀和做夢,從那裡我發現寫故事是非常有趣的職業。」31自波士頓大學 畢業後,伊麗莎白在馬薩諸塞中學教書。 她非常喜愛教英文,那使她有機會和學 生分享她喜歡的作品。作品有 Calico Captive、《黑鳥湖畔的巫婆》(The Witch of Blackbird Pond)、《海狸的記號》(The Sign of the Beaver)等,曾多次獲得紐伯 瑞獎。

《海狸的記號》敘述一個年輕男孩麥特和他爸爸一起開墾荒地,種植玉米,

希望建立一個溫馨的家園。初夏時分,爸爸去故鄉接媽媽和妹妹來此團聚,麥特 獨自留在小木屋等待。爸爸給他一把槍好做防衛,但很快槍就被一個不肖白人偷 了。一名印地安小孩教他如何用印地安的方式捕獵,他也教那個印地安小孩讀書、

31 節自網路資料:Wikipedia,the free encyclopedia,‘Elizabeth George Speare’,

http://en.wikipedia.org/wiki/Elizabeth_George_Speare, 2005.9.10。

(38)

認字。兩個人成了好朋友。入冬了,家人遲遲沒有回來,印地安人要遷徙他方,

並邀麥特一起,但麥特堅持留守。他自己儲備糧食,補強屋子,認真思考白人與 印地安人之間的差異,並獲得一些心得。他懂得尊重別人的文化及價值觀,也警 策自己不要讓白人的傲慢破壞了大自然的和諧。

3. 安東‧昆塔納 (Anton Quintana)

安東‧昆塔納在阿姆斯特丹出生,與他的雙胞胎兄弟在育幼院長大。十七歲 的安東尼逃離孤兒院,開始到世界各地去流浪。這樣的旅行經驗,形塑了他的生 活及工作。這本小說帶有濃厚的個人色彩,反映了這位作者年輕時的悲苦遭遇。

著有《狒狒王》(De bavianenkoning)。

《狒狒王》中的主人翁莫蘭加魯是一個馬賽人和乞庫由人的混血兒。從小隨 著被出賣的乞庫由媽媽住在以打獵維生的馬賽族村子裡,卻始終被當做外人看 待。於是在一次進階為勇士的獵獅儀式後,他毅然離開馬賽族,投靠以農維生的 乞庫由族。沒想到在那裡他雖然為族人除去入侵的豹,立下一些功勞,卻依然與 人格格不入,得不到接納;在一次別人的惡作劇中,更犯下殺人罪,被剝奪財產,

逐到荒野。他孤獨的流浪,孤獨的追蹤獨角羚羊,毫無目標的活著。在一次偶然 的機會,他接受一隻狒狒王的挑戰,身體受到嚴重的傷害,卻意外成為一群狒狒 的王。他與那群狒狒用一種特殊的默契在荒野互依共存。他學習牠們的溝通方式,

也習慣牠們的社會階級,然而他心裡並沒能忘懷自己是個人。由於一隻黑豹危害 狒狒群的安寧,屠殺了幾隻狒狒,其中包括一隻他很欽佩的老狒狒,於是手無寸 鐵的他憤而用人類的智慧,採植物的堅韌纖維編成大網,領著狒狒群去捕殺黑豹。

成功的完成使命後,他終究決定遠離狒狒群,往人群走去。

4. 蘿拉‧亞當斯‧亞默(Laura Adamc Aarmer,1874)

勞拉‧亞當斯‧阿默出生於 1874 年 1 月 12 日,美國加州薩克拉門托,著有

《荒泉山》(Waterless mountain)。

(39)

《荒泉山》,1931 榮獲紐伯瑞獎章。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描述一個八歲的 那瓦霍族(Navajo)的原住民小孩被訓練成為一個巫醫的過程。在故事中小男孩 的精神之旅,傳神的表現了那瓦霍人的生活和對自然世界的尊敬。

5. 史考特‧歐代爾

史考特‧歐代爾(Scott O'Dell),出生在西部開拓時代的洛杉磯,那時野兔比 居民的數量多得多。童年時他的家庭幾經搬遷,有時搬到小島上,有時搬到與墨 西哥交界的山裡,那裡曾經是西部印地安人聚居的地方。正因為如此,歐代爾大 部分的小說,都與拓荒者、印地安人有關。著有《藍色海豚島》(Island of the Blue Dolphins)、《黑珍珠》(The Black Pearl)。

《藍色的海豚島》中的描述,一部分來自歐代爾少年時代的回憶。那時他和 同齡的少年們一起,時常到印地安人曾經居住的海島周遭探險,在被遺棄的古老 獨木舟上嬉戲。另一部分則來自當時真人真事書寫而成,歐代爾在研究加州歷史 時,無意中看到一篇印地安女孩獨自在聖.尼哥拉斯島居住十八年的文章,因而 觸發他寫《藍色的海豚島》的靈感。

海豚島,一名聖.尼哥拉斯島,是西班牙探險家在一六零二年發現,位於洛 杉磯西南約一百二十公里的海上。這本書描述在這個島上原本住著一群印地安 人,因為大多數的村民被捕獵海獺的俄國人殺害,剩下的生還者睹物思人,不能 忍受失去至親的痛苦,遂決意離開自己原本生活的島嶼,到島的東方去過新的生 活。他們離開時,一位小姑娘-卡拉娜為了她沒能趕上船的弟弟,執意跳下海中,

回島上陪他弟弟。她在島上孤零零地生活了十八年(1835-1853),等待援救她的 船隻到來。她獨立修建住所,製造武器和捕魚用具,與野狗鬥爭,歷經艱險才得 以生存下來。該書曾先後獲紐伯瑞等七項兒童文學獎。

《黑珍珠》於 1863 年獲得紐伯瑞銀牌獎,內容描述一個以潛水採珠為業的少 年雷蒙,為了取得黑珍珠,歷經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神等多種衝突,最後學 會與自然取得妥協,領悟敬畏大自然的生命態度。

另外也有純粹描寫人與自然之情者,如:安琪拉.那涅第(Angela Nanetti)

(40)

的《外公是棵櫻桃樹》。

《外公是棵櫻桃樹》是來自義大利的作品,作者安琪拉.那涅第在義大利波 隆那出生,目前居住於佩斯卡拉。她利用教書之餘從事寫作,在一九八四年出版 第一本書《對阿達貝爾托的回憶》(premio Andersen Baia delle Favole),這本書一 出版就受到廣泛的重視,並被譯成多國語言。她為兒童與青少年已書寫超過二十 本書籍,曾獲得義大利最重要的兒童文學獎項──「安徒生.巴雅童話故事獎」。

《外公是棵櫻桃樹》就曾獲 1998 年義大利五項童書獎及 2002 年德國兒童暨青少 年文學獎推薦好書。

《外公是棵櫻桃樹》故事是描寫一個四歲的小男孩,為了他去世的外公,捍 衛一棵櫻桃樹的故事。作者以十分感性的筆觸描述世代之間的情誼、生命和死亡 的本質、人和自然的關係。

(四)懷念童年的生活野趣,熱愛自然及鄉土,遂將感情融入文字之中,描寫自 己童年或少年時期居住的鄉野環境及生活,例如:

1. 維吉妮亞.索利森(Virginia Sorensen, 1912-1991)

維吉妮亞出生於美國猶他州。她的曾祖父母在 1846 年楊百瀚(Brigham Young)

大遷徙中搭篷車來到猶他州,而她早期有關美國西部摩門教移民的創作,大部分 都是受到他們的影響。索利森熱愛旅遊,她所有的著作,包括 Harcourt Brace’s Plain Gir、《楓木丘的奇蹟》(Miracles On Maple Hill),都是以她住的地方為場景。

《楓木丘的奇蹟》描述一個小女孩的父親因戰後歸來,身心俱受重創,在全 家遷徙至楓木丘後,經過四季的洗禮及一連串自然給予的奇蹟,大自然的美和力 量終讓父親重獲新生,也讓全家重新體悟到幸福的真諦。

2. 威爾森.羅斯(Wilson Rawls)

羅斯幼年的生活很貧窮,沒法上學,全靠媽媽在家教他讀書識字。起始,他 對書本並不感興趣,直到他讀了傑克.倫敦《野性的呼喚》之後,他的人生有了 轉變。在他攀爬山丘或追逐浣熊之時,他開始希望自己也能寫出和傑克一樣的優 秀作品。青少年時期他做過木匠、建築工人、修路工人,他一邊做,也一邊開始 寫作。但因未能接受正規訓練,導致他的拼字和文法錯誤百出,書也賣不出去。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