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5

參考書目

一、傳統文獻

〔梁〕蕭統編,李善注:《文選》,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 年

〔宋〕洪興祖著:《楚辭補注》,台北:大安出版社,1995 年

〔元〕祝堯撰:《古賦辨體》,《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 1366 冊,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年

〔明〕吳訥撰:《文章辨體序說》,台北:大安出版社,1998 年

〔明〕徐師曾撰:《文體明辨序說》,台北:大安出版社,1998 年

〔清〕陳元龍等奉勅編:《御定歷代賦彙》,京都:中文出版社,1974 年

〔清〕李調元撰,詹杭倫、沈時蓉校證:《雨村賦話校證》,台北:新文豐出版公 司,1993 年

〔清〕劉熙載撰:《藝概》,台北:金楓出版社,1986 年

〔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台北:世界書局,1982 年〔清〕

董誥等奉敕編:《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年

〔清〕陸葇撰:《歷朝賦格》,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369 冊,台南縣:莊嚴 文化公司,1997 年

〔現代〕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年

〔現代〕曾棗莊、吳洪澤主編:《宋代辭賦全編》,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 年

二、現代論著

(一)專書

于景祥:《唐宋駢文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 年 王兆鵬:《宋南渡詞人羣體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年 王偉勇:《南宋詞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6

王國維:《人間詞話》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0 年

田兆民主編:《歷代名賦譯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5 年

成復旺、黃保真、蔡鍾翔:《中國文學理論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 年 曲德來等編:《歷代賦廣選.新注.集評》,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 年 何寄澎:《唐宋古文新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 年

何沛雄:《讀賦零拾》,收於何沛雄編著《賦話六種》,香港: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1982 年

何新文:《中國賦論史稿》,北京:開明書店,1993 年 何新文:《辭賦散論》,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年

何忠禮、徐吉君:《南宋史稿》,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 年 李曰剛:《辭賦流變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年

林淑貞:《中國詠物詩「託物言志」析論》,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年 吳松弟:《北方移民與南宋社會變遷》,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年

吳旻旻:《香草美人文學傳統》台北:里仁書局,2006 年 周振甫、冀勤:《談藝錄導讀》台北:洪葉文化,1995 年

林天祥:《北宋詠物賦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

林淑貞:《中國詠物詩「託物言志」析論》,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 年

季明華:《南宋詠史詩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年 洪順隆:《辭賦論叢》,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 年

洪順隆:《六朝詩論・六朝詠物詩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5 年 倪再沁:《宋代山水畫南渡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年 康正果:《風騷與豔情》,台北:雲龍出版社,1991 年

袁濟喜:《賦》,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 年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

馬積高:《歷代辭賦研究史料概述》,北京:中華書局,2001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7

張崇琛:《名賦百篇評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 年 陳怡良:《屈騷美學與修辭》,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 年 曹 虹:《中國辭賦源流綜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 年 曹明綱:《賦學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 黃文吉:《宋南渡詞人》台北:學生書局,1985

畢萬忱等編:《中國歷代賦選──唐宋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年 許 結:《賦體文學的文化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 年

許 總:《唐宋詩宏觀結構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

許結、郭維森:《中國辭賦發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1996 年

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 ── 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台北:里仁書 局,2003 年

許東海:《諷諭、美麗、感傷 ── 白居易之詩賦邊境及其文化風情》,台北:萬 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 年

陳素貞:《北宋文人的飲食書寫》,台北:大安出版社,2007 年 程兆熊:《中國庭園花木》,台北:明文書局,1984 年

郭維森、許 結:《中國辭賦發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年 郭建勛:《漢魏六朝騷體文學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年 郭建勛:《楚辭與中國古代韻文》,長沙:湖南師範大學,2001 年 郭建勛:《先唐辭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

傅熹年主編:《中國美術全集—兩宋繪畫》,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年 曾棗莊《宋代文學與宋代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 景遐東:《江南文化與唐代文學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年 程章燦:《賦學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05 年

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淮陽: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年 葉幼明:《辭賦通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年

路成文:《宋代詠物詞史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8

葛曉音:《唐詩宋詞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2003 年

詹杭倫:《唐宋賦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華齡出版社,2004 年 詹杭倫、李立信、廖國棟:《唐宋賦學新探》,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5 年

鈴木虎雄:《賦史大要》,台北:正中書局,1976 年

廖國棟:《建安辭賦之傳承與拓新:以題材及主題為範圍》,台北:文津出版社,

2000 年

熊良智主編:《辭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年 趙成林:《唐賦分體敘論》,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9 年 趙俊波:《中晚唐賦分體研究》,北京:華齡出版社,2004 年 潘俊富:《中國文學植物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11 年

劉培:《北宋初、中期辭賦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1986 年

劉慶芳:《南宋詠梅詞研究》台北:學生書局,2003 年

蔡秋來:《宋代繪畫藝術成就之探就》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7 年 遲文浚等:《歷代賦辭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2

錢 穆:《國史大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 年霍松林主編:《辭賦學大 辭典》,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錢鍾書:《新編談藝錄》中華書局,1983 年 簡宗梧:《賦與駢文》,台北:台灣書店,1998 年

薩孟武:《中國社會政治史》,台北:三民書局,1998 年

鄺健行:《科舉考試文體論稿:律賦與八股文》,台北:臺灣書店,1999 年 鄺健行:《詩賦合論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年

蘇慧霜:《騷體的發展與衍變》,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 年 龔克昌:《中國辭賦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 年

(二)學位論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9

王學玲:《漢代騷體賦研究》,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年 王星:《騷體文學傳統的流變研究》,四川師範大學文學碩士,2006 年

林承坏:《辛稼軒詠物詞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大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 年

李瓊英:《宋代散文賦研究》,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年 李賢珠:《明末清初騷體賦研究》,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2001 年

李薇:《宋代楚辭評論及其文學意義研究》,四川師範大學文學碩士,2008 年 馬寶蓮:《兩宋詠物詞研究》,台北: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年 陳成文:《唐代古賦研究》,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8 年

陳彩玲:《南宋遺民詠物詞之研究》,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5 年

崔惠媛:《元代古木竹石繪畫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大美術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0

張佳祺:《唐代騷體文學的嬗變》,河北大學文學碩士,2004 年

廖國棟:《魏晉詠物賦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 年 蔡梅枝:《唐代古文家賦研究》,中正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0 年

謝妙青:《韓愈辭賦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年

(三)期刊論文

丁楹:〈此恨難平君知否 ── 南宋遺民詞人心理的體驗〉,《湖南城市學院學報》

第 30 卷第 6 期,2009 年 11 月

丁小芹:〈南宋紹興年間學術與皇權、相權之爭〉,《文教資料》第 3 期,2010 年 1 月

于浴賢:〈從騷體賦看漢人對屈騷的接受與傳播〉,《北方論叢》2006 年第 5 期 王永懷:〈南宋愛國詩人華岳的詩風及其成因〉,《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第 28 卷 第 2 期,2009 年 2 月

王以憲:〈論『七』賦『九』騷〉,《濟南大學學報》第 17 卷第 6 期,2007 年 6 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0

王雙:〈漢代騷體賦的情感趨向及藝術表現〉,《唐山師範學院學報》,第 31 卷第 4 期,2009 年 7 月

王寶平:〈試析宋代人口南遷及其對南方的影響〉,《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 9 卷第 1 期,2010 年 1 月

王建國:〈論永嘉中原南渡士族與東晉文學發展之關係〉,《洛陽師範學院學報》

2008 年第 6 期

王晉建:〈論宋人南渡詞的特點〉,《連雲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 22 卷第 1 期,

009 年 3 月

王立洲:〈論盧照鄰的『騷體』八篇〉,《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 年 12 月

王德毅:〈南宋立國與長期偏安〉,《歷史月刊》第 194 期,2004 年 3 月

尹占華:〈唐宋賦的詩化與散文化〉,《西北師大學報》(哲社版)第 36 卷,1999 年 1 月

朱立新:〈遊仙的動機與路徑〉,《中洲學刊》1998 年第 3 期

朱麗霞:〈宋南渡士人的文化境遇〉,《貴州社會科學》2007 年第 3 期

李金善、崔志博:〈試論李綱的騷體文學創作〉,《文史研究》第 1 卷第 1 期,2009 年 9 月

李麗春:〈宋詞之『言情』與屈騷精神〉,《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 29 卷第 3 期,

2008 年 3 月

李佳:〈論北宋後期與南渡前期的詞話對蘇軾詞評價的差異〉,《吉林省社會主義 學院學報》2008 第 1 期

李傳霞:〈折衷的騷辨 ── 從《文心雕龍.辨騷》看劉勰『折衷』思想的表現〉,

《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 25 卷第 2 期,2010 年 2 月

李曉瓊:〈試論騷體賦的界定〉,《漳州師範學院學報》2008 年第 3 期

沈文雪:〈宋金南北渡文士心態與文學格調〉,《社會科學輯刊》,2008 年第 5 期 吳濤:〈靖康之變與開封人口的南遷〉,《黃河科技大學學報》第 1 卷第 1 期,199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1

年 3 月

吳業國、張其凡:〈南宋中興的歷史分析〉,《浙江學刊》2010 年第 2 期

武昌:〈繪畫需求.既深且廣 ── 偏安思潮下的南宋繪畫風貌〉,《典藏藝術雜 誌》1995 年 12 月

林建福:〈論楚辭體的衰微〉,《上海大學學報》第 5 卷第 5 期,1998 年 10 月 胥洪泉:〈〈高唐賦〉、〈神女賦〉影響略論〉,《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第 25 卷第 3 期,1999 年 5 月

馬悅寧:〈論楚辭對比興手法的創新與發展〉,《唐山師範學院學報》第 23 卷第 3 期,2001 年 5 月

徐錦初:〈靖康之變對南宋詞學發展的影響〉,《雞西大學學報》第 9 卷第 3 期,

2009 年 6 月

徐越:〈從宋室南渡看杭州方言的文白異讀〉,《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第 5 期,2005 年 9 月

姚小鷗、王青:〈屈騷美詞與屈原的審美觀〉,《中國文化研究》2010 年第 2 期 寇鵬程:〈中國文學悲秋主題探源〉,《商丘師專學報》第 15 卷第 1 期,1999 年 2 月

許結:〈離騷學與中國文論〉,《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4 年第 4 期

許東海:〈女性.帝王.賦家:唐「美麗」賦之書寫類型及其文化意蘊〉,《逢甲 人文社會學報》第 14 期,2007 年 6 月

許東海:〈女性.帝王.賦家:唐「美麗」賦之書寫類型及其文化意蘊〉,《逢甲 人文社會學報》第 14 期,2007 年 6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