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水仙—以高似孫〈水仙花後賦〉 369 為考察對象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6

屈原精神的繼承。再看高似孫兩篇以蘭為題的賦,均以洞庭為背景,如〈幽蘭賦〉

「眇洞庭之始波兮,木舞葉其珊珊」,〈秋蘭賦〉「洞庭波而舞葉兮」;論其生長條 件都是明水芬芳,如〈幽蘭賦〉「勺明水比薦芳兮,三沐浴乎清瀾」,〈秋蘭賦〉

「勺明水以酬君兮」;論其季節都經霜猶香,如〈幽蘭賦〉「嫋孤風之翛翛兮」、「耿 積雪其如素兮,尚有知予寸丹」、「凍沅湘而欲合兮,騁白蘋而渺漫」,〈秋蘭賦〉

「俶有風之西香兮,竦孤貞之俄秀」;化用屈原九歌則〈幽蘭賦〉「導微馨以輸誠 兮,律《九歌》其銷魂」,〈秋蘭賦〉「九其歌之迢迢兮,豈韶勺之可奏」。高似孫 此兩篇作品,有其文學套語脈絡,其所謂「君亦裴回而忘歸兮,指蘅荃而將授」,

屈騷體式中的「君」或為情人或指涉君王,對高似孫而言,或更指向知音。其《緯 略》卷八論「蘭賦」:

仲子陵《幽蘭賦》曰:「真正內積,芳華外揚。和氣所資,精英自得。」

此十六字,超出筆塵蹊徑。吳筠《竹賦》曰:「契道合靈,表貞示節。」

用「道」字、「貞」字,亦不在《蘭賦》下。367

高似孫心中之道,乃貞潔之理,乃其內積有得,企盼和氣以待,使其精華芳揚。

此為自許高潔,企求知音之賦,如其言秋蘭:「詞人眷眷如此,是亦懷貞挺秀,

可以比德歟。」368其眷眷於蘭,正在自許德貞懷秀,欲求「心兩兩而一知兮」的 求知音之嘆。

第二節 水仙—以高似孫〈水仙花後賦〉

369

為考察對象

予既作《前水仙賦》,疑不足以渫予之情者,乃依稀《洛神賦》為後辭,尚庶 幾乎。

367 同上注,頁 161。

368 同上注,頁 239。

369 曾棗莊、吳洪澤主編:《宋代辭賦全編》﹙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 年﹚,頁 266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7

余從太史,遊覽山川。汎潚、汨,下澧、沅,摩嶷雲,息梧煙。歲莫天寒,

僕痡車顛。爾乃釋鑣乎茝涯,進秣乎芝廛。周旋乎荊滸,騁望乎湘淵。於是神疑 目駭,心離意惻。既之戃況,適焉彷彿。覩一美人,於水之側,乃拊從者而訊之 曰:「汝有識於彼者乎?彼何人者,甚閑且潔也。」從者進曰:「僕聞茲水之靈曰 湘夫人,然則太史公之所遇,其或是乎。其形維何,僕願知之。」

余告之曰:「其狀也,皓如鷗輕,朗如鵠停。瑩浸玉潔,秀含蘭馨。清明兮如 阆風之翦雪,皎淨兮如瑤池之宿月。其始來也,烱然層冰出蛟壑;其徐進也,粲 然清霜宿瓊枝。沈詳弗矜,燕婉中度。不穠不纖,非怨非訴。美色含光,輕姿約 素。瓌容雅態,芳澤不汙。素質窈裊,流暉媥娟。抱德貞亮,吐心芳蠲。婉嫿幽 靜,志泰神閑。柔於脩辭,既丰且鮮。飭躬被服,稽圖合章。峨五采之英珥兮,

錯九芝之明璫。舞碧霓之脩帶兮,妥英雲之輕裝。顏有鍊而如灼,禮非薰而彌香。

沐姱容之練練,乘清氣之徜徉。於是舒懷肆逸。且娛且顰。羽蓋翳映,翠旄繽紛。

軃金搖之欲墮兮,玩晴洲之青蘋。」

余衷耽其靜孌兮,黯澹蕩而馳神。媒不靈於締歡兮,託湘波以通勤。暢中靈 之胥悟兮,捐予璫於水濱。懿玉儀之靖莊,允約矩而應規。輕瑤華而不御兮,指 二南而揚詩。謂皎日之可鑑兮,非暗室之自欺。數解佩之夙遇兮,風嫋嫋而凝思。

志貞介而言妙兮,誓守禮以將之。於是靈脩竦然,嬿婉徘徊。拊孤影以欲翥,心 將飛而仍回。褰蓀幬之芳烈,燕芷房之玫瑰。感幽志之悽激兮,喟揚音而彌哀。

爾乃眾真縹緲,並遊嘯侶。或濟西澨,或臨北渚。或采幽蘅,或茹芳杜。約 洛川之神妃,會巫陰之奇女。清莫清乎姮棲,愁莫愁乎牛渚。瀡輕裾之裔裔,泠 清飈而雲舉。體迅飛鴻,俶若輕雲。流睇橫波,餘芳氤氳。其度有則,不顛不危。

優柔靡忒,必兢必祇。溫乎如玉,曄兮陸離。精采相授,羌余其悲。

於是川后歛飈,冰夷卻濤。龍伯獻珠,鮫人貢綃。躍三虬以指塗,蕤蒼芝而 夾御。雙螭帖其馴乘,儼華斿之布濩。鴛鴦嘯而先驅,翡翠翼而齊騖。

於是趨彭蠡,過洞庭,洗月轂,飛星軿。流清聲而吐奇,誦坤乾之大經。畫 三靈而不汩,潛一意而長醒。恍揚袂以如失,雪微汍而霑纓。拊佳期之不來,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8

冉冉而西征。敻微素之孰寄,誰其將予英瓊?揚清波而微注,指潛淵而自驚。恍 精采之相授,迄難陳其餘情。

於是遊倦思歸,路異神留。遺思杳眇,寤寐好逑。蹇悠悠而何之,指寒川而 薄憇。蘭菲非而襲予,睇碧雲而搖曳。信心會而神交,豈綢繆之未契。竦僕夫之 儆予,命速駕乎蘭枻。其毋惑於所悅,當陳古而為之制。(百川學海本《騷略》卷 三)《復小齋賦話》卷下 宋高似孫《水仙花後賦》,依仿《洛神》句調,已為明 人作俑矣。

考察《歷代賦匯》草木類,水仙賦共四篇,首以水仙花為題者,正是高似 孫。高似孫作〈水仙花前賦〉及〈水仙花後賦〉,前後相差二十年,如其在《緯 略》中所言:

余二十年前,作《水仙賦》,自恨筆力欠奇偉。五年前,楊仲囦自蕭山致 水仙花一二百本,極盛,乃以兩古銅洗藝之,學《洛神賦》體,再作《後 水仙花賦》,頗愜人意。近讀《金樓子》云:「劉子玄好學,有文才,為《水 仙花賦》,時人以為不減《洛神賦》。云固不敢望知幾萬分之,亦知名人製 作,自有意會古人也。」370

此引言可以看出,高似孫〈後水仙賦〉乃有意仿〈洛神賦〉,且仿〈洛神賦〉者,

前尚有劉子玄。劉子玄賦水仙未見於《歷代賦匯》,但《歷代賦匯》仙釋類收陶 弘景〈水仙賦〉一篇,考陶弘景之文,其所謂水仙乃指水神,其文先詠水流壯闊,

以鋪陳後文「黃帝所以觴百神也」、「夏禹所以集群臣」之山水靈秀,其文如下:

淼漫八海,汯汨九河,中天起浪,分地瀉波。東卷長桑日窟,西斡龍築月 阿迺者,潼關不壅,石門已開,導江出漢,浮濟達淮,障渠水府,包山洞

370 (宋)高似孫著、左洪濤校注:《高似孫《緯略》校注》(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 年),

頁 16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9

臺,娥英之所游往,琴馮是焉去來,或窮髮送鵬,咸池浴日,隨雲濯金漿 之妍,追霞採建木之實,弄珠於淵客之庭,卷綃乎鮫人之室,此真敻矣。

371

高似孫〈水仙花前賦〉序文言:

水仙花非花也,幽楚窈眇,脫去埃滓,全如近湘君、湘夫人、離騷大夫與 宋玉諸人,世無能道花之清明者,輒見乎辭。372

高似孫所賦雖為水仙花,卻以水神湘君、湘夫人、屈原起興,如其文中所言:

「悲莫悲乎巫咸之鄉,哀莫哀乎原胥之淵」,以其水德潔霜為比,寄寓遊仙情懷,

其所謂「世無能道花之清明者」,亦頗有自憐之意,若無此序文直指所詠為「水 仙花」,則本文誠如陶弘景所作仙釋賦,以水為詠,以水神為德,如其文言:「是 蓋苞水德之靈長,和五行之自然者。」然作此文後二十年乃有「筆力欠奇偉」之 感歎,又作〈水仙花後賦〉,如其序文言:

予既作〈前水仙賦〉,疑不足以渫予之情,乃依稀〈洛神賦〉為後辭, 尚 庶幾乎。373

高似孫所以藉水仙花一再所詠之情,應超脫物情,更有寄託。考之曹子建〈洛 神賦〉,則高似孫〈水仙花後賦〉段落結構,與之全然相似。如〈洛神賦〉首段:

余從京城,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轅,經通骨,陵景山。日既西傾,車 殆馬煩。爾乃脫駕乎蘅皋,抹駟乎之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於是

371 (清)陳元龍等奉敕編、吉川幸次郎博士解說:《御定歷代賦匯・第 105 卷》(台北:中文出 版社,1974 年),頁 1455。

372 曾棗莊、吳洪澤主編:《宋代辭賦全編》﹙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 年﹚,頁 2668。

373 曾棗莊、吳洪澤主編:《宋代辭賦全編》﹙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 年﹚,頁 266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0

精移神駭,忽焉思散。俯則未察,仰以觀殊,睹一麗人,於岩之畔。乃援 御者而告之曰:「爾有睹於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豔也。」御者對曰:

「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是乎?其狀若何?臣願 聞之。」374

〈水仙花後賦〉首段如下:

余從太史,遊覽山川。汎潚、汨,下澧、沅,摩嶷雲,息梧煙。歲莫天寒,

僕痡車顛。爾乃釋鑣乎茝涯,進秣乎芝廛。周旋乎荊滸,騁望乎湘淵。

於是神疑目駭,心離意惻。既之戃況,適焉彷彿。覩一美人,於水之側,

乃拊從者而訊之曰:「汝有識於彼者乎?彼何人者,甚閑且潔也。」從者 進曰:「僕聞茲水之靈曰湘夫人,然則太史公之所遇,其或是乎。其形維何 ,僕願知之。」

此二賦皆由紀行寫起,在香草澤畔睹一佳人,與車夫問答對話,藉從者對美 人的好奇,引出下文神女書寫。觀此二賦,語氣相仿,曹植乃「余從京城,言歸 東藩」;高似孫則「余從太史,遊覽山川」;曹植言「背伊闕,越轘轅,經通骨,

陵景山」,高似孫「汎潚、汨,下澧、沅,摩嶷雲,息梧煙」亦連用三字句,表 現旅程節奏之快;曹植以一日之將盡言「日既西傾,車殆馬煩」,高似孫擬以四 季之更迭如「歲莫天寒,僕痡車顛」;曹植寫憩於香草澤畔的神思恍然,「爾乃脫 駕乎蘅皋,抹駟乎之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於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 高似孫亦言「爾乃釋鑣乎茝涯,進秣乎芝廛。周旋乎荊滸,騁望乎湘淵。於是 神疑目駭,心離意惻。」所不同者,曹植乃因外在條件使然而止於洛水之岸,其 寫「車殆馬煩」卻不及一己之勞形,而高似孫卻是「僕痡車顛」可想其旅途之累,

故高似孫不若曹子建「精移神駭」,精神超絕出塵,而處於「神疑目駭」尚處於

374 (梁)蕭統編,張啟成、徐達等譯注:《昭明文選》(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頁 114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1

肉體顛沛,進而「心離意側」,其心中憂悄,或無異於子建見棄君王,然其筆力 較子建刻意為之,不及子建體茂英逸下筆琳瑯的豐華,反更有騷情蕭索。故子建 所睹為「麗人」言其「若此之豔也」,高似孫所見為「美人」其則「甚閑且潔也」,

豔與潔故此二人之筆調分野,亦可見宋人以清素簡約為美。

本賦第二段,描摹其形、姿態、衣著、顏體妝扮。第三段寫作者耽美想像,

欲學楚王結歡的心理渴求,故其「余衷耽其靜孌兮,按澹蕩而馳神。媒不靈於締 歡兮,託湘波以通勤。」然此非雲雨之望,乃出於真誠戀慕「皎日之可鑑兮,非 暗室之自欺」、「志貞介而言妙兮,誓守禮以將之」此處言其人志節高尚。第四仿

欲學楚王結歡的心理渴求,故其「余衷耽其靜孌兮,按澹蕩而馳神。媒不靈於締 歡兮,託湘波以通勤。」然此非雲雨之望,乃出於真誠戀慕「皎日之可鑑兮,非 暗室之自欺」、「志貞介而言妙兮,誓守禮以將之」此處言其人志節高尚。第四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