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荔枝—以陳宓〈荔枝賦〉 428 為考察對象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8

今日始」,427後有婦、有嗣,皆至墓前香禱,若無林希逸為之編纂全集,為之請 封於朝,當真是「人何潦落鬼何多?愛聽秋墳鬼唱詩」,為古今凋敝衰敗一騷人。

第七節 荔枝—以陳宓〈荔枝賦〉

428

為考察對象

偉天產之佳木兮,生閩嶠之遐隈。稟乾坤之勁氣兮,峙山嶽以崔嵬。當 炎敲而益盛兮,傲雪霰而不衰。根靡資於灌溉兮,植不待於糞培。質松剛而柏茂 兮,熊錦粲而瓌奇。飄國香於蘭茞兮,飽珍味於酥醍。□□甘而莫盡兮,弟百數 以差池。處幽僻而自芳兮,遇名勝而品題。種十年猶未成兮,壽千載之可期。歲 五百且未老兮,實巨萬而離離。彼蟠桃之虛美兮,與莊椿之寓辭。孰若吾身之親 見兮,洵挺異而不疑。嗟蜀廣之名同兮,真碔砆之與瓊瑰。美玉食之不御兮,戒 苞苴之暑馳。披薰風而賦詠兮,對野老以夸嬉。(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本《復齋先 生龍圖陳公文集》卷一)

荔枝在兩漢魏晉南北朝即成為文學中的植物。429最早可見當為王逸《荔支 賦》,王逸所寫荔枝單純詠物而無寄託,其言:

曖若朝雲之興,森如橫天之慧,湛若大廈之容,鬱如峻嶽之勢,修榦紛錯,

綠葉蓁蓁,灼灼若朝霞之映日,離離如繁星之著天。皮似丹罽,膚若明璫,

潤侔和璧,奇喻五黃,仰歎麗表,俯嘗嘉味,口含甘液,腹受芳氣。兼五 滋而無常主,不知百和之所出,卓絕類而無儔,超眾果而獨貴。430

然從《詩經》開創詠果實作品,如〈摽有梅〉、〈木瓜〉、〈園有桃〉至於屈原

427 同上注,頁 164。

428 曾棗莊、吳洪澤主編:《宋代辭賦全編》﹙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 年﹚,頁 2742。

429 潘俊富:《中國文學植物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11 年),頁 245。作者以《先秦魏晉南 北朝詩》比對《詩經》《楚辭》,發現多了六種肉果類植物,即葡萄、柿、山楂、楊梅、枇杷、荔 枝。

430 (清)陳元龍等奉敕編、吉川幸次郎博士解說:《御定歷代賦匯・第 126 卷》(台北:中文出 版社,1974 年),頁 168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9

開創〈橘頌〉為詠果賦的代表作,魏晉詠果,據廖國棟《魏晉詠物賦》所考以柑 橘、葡萄、石榴為大宗。431時以中原為天下權力中心,王逸卻能寫荔枝之美,乃 其原籍楚地為南郡宜城人,其寫荔枝之可喜,遠觀其形體高大,近看其枝幹錯結。

葉綠果紅,果實如星子繁多,果皮如紅色細網,果肉卻明潤。表皮、氣味、汁液 同時調動視覺、味覺、觸覺的享樂,故於時鮮眾果之中,王逸以「獨貴」慧眼有 加。

唐代張九齡亦詠〈荔枝賦〉,其筆下「余住在西掖,嘗盛稱之。諸公莫知 之而固為之信,惟舍人彭城劉侯,弱年遷累,經屆南海一聞斯」432可知,若非盛 唐楊貴妃青睞,晚唐杜牧「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千古名句,荔 枝於初唐尚非常見,王逸獨貴一詠,竟至唐初方得張九齡一知音,正如本賦以荔 枝「夫物以不知而輕味,以無比而疑遠,既不可驗,終然永屈,況士有未效之用,

而身在無譽之間,茍無深知,與彼亦何異也。」433荔枝處上古之孤寂,正如騷人 墨客之困處一隅,惟其不言知與不知,而知荔枝者以「何斯美之獨遠,嗟爾命之 不逢」,434藉物起興以寄人才難進的感嘆。

南宋李綱尤愛荔枝,因「予來閩中,始得食其生者」,435因到福建第一次食 荔枝,使其著有〈荔支賦〉,本賦首段寫荔枝生長條件及外觀、次以諸果為比,

其言

至於厥包橘柚,先薦含桃。嶺表龍眼,西域葡萄。色沮情恧,遜美推高。

矧引剝棗浮瓜,來禽青李,張公大谷之梨,梁侯烏椑之柿,曾何足以比萬 分之一二哉。436

431 廖國棟:《魏晉詠物賦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 年),頁 172-182。

432 (清)陳元龍等奉敕編、吉川幸次郎博士解說:《御定歷代賦匯・第 126 卷》(台北:中文出 版社,1974 年),頁 1688。

433 同上注

434 同上注,頁 1689。

435 曾棗莊、吳洪澤主編:《宋代辭賦全編》﹙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 年﹚,頁 2735。

436 同上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0

本段與屈原香草符碼如出一轍,如以惡草比香草,此以他果比荔枝,突顯李綱心 中的荔枝之美,其美並非單純感官享受,李綱雖對荔枝色香味,失之毫釐差之千 里,能細細品味,不論是果乾或醃漬,都比不上新鮮荔枝的氣格精神,故其言:

若夫色味與香,變於三日,瀑之為乾,漬之以蜜。泛鯨海之巨航,入金張 之要室。譬如神藥致佳人之尸,千金市駿馬之骨。氣格精神,初不得其髣 髴也。437

此處將荔枝由單純物類提升至精神層次的高度,故下段也將荔枝從果實放置歷史 洪流中藉物詠懷,其言:「殊不知草木之性,各安其土。玩物喪志,亦所不取。」

438引楊貴妃典故,譏刺荔枝得遇明皇竟成天下病,故末段文氣一轉,說自己「負 罪遠謫,適丁其時,偶得而時」439此處點出自己貶謫處境,又以「衛懿不可以好 鶴,而幽人得之,適所以增其逸」440為荔枝背負天下危亂之名翻案,認為荔枝如 鶴,衛懿公好鶴至荒廢國政,而鶴卻為騷人雅士憑添逸趣,此則以小喻大,藉荔 枝以評點天下。若以荔枝評點國政,何麒〈荔支賦〉或與時俗更加切合,宋代位 居南北軸心翻轉,南人的價值感崇高,何麒本為四川人,紹興十一年進士,其藉 荔支言:

自昔聖賢,燦若星列,是以戎出由余,吳出季扎。秭歸之陋,而生屈原,

蒼梧之荒,而生士燮,曲江以下,世故不乏。又況東夷之人號為舜,西夷 之人號為文,何必中原,乃可勃興。441

文中可見身為南人的何麒既藉荔枝詠南方人才如星,但所遣字詞仍以中原為尊,

437 同上注。

438 同上注。

439 同上注。

440 同上注。

441 同上注,頁 274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1

故稱中之外的四方為夷、陋、荒,靖康之亂使文化中心向南移動的過程,仍可見 南北地位的拉距。

李綱與荔枝似總與貶謫為伍,其〈荔支後賦〉為其再貶沙陽所作,文中始先 駁斥蘇軾以江瑤柱比荔枝,江瑤柱「快一嚼而稱真,非鼎俎之正味,何足以得荔 支之髣髴也。」442提出江瑤柱需薑桂去其臭腥,才能與荔支勉強相抗,李綱繼而 鋪陳,以天下之至味臘茗、天下之至色牡丹,方能與荔枝頡頏,既而點出宋代荔 枝三產地,品鑑滋味香氣,其中尤以閩粵二地所產荔枝最佳。其言:

漢貢南海,唐驛四川,皆荔支之下駟,乃並鶩於中原。當時所見,得其麤 焉。宜乎品藻之失,而議論之偏。試使閩粵進,則二果慙恧。443

荔支於感官,當以色味為品評標準,如何麒〈荔支賦〉言:「品其色味」,其色在 皮紅而肉透,如范成大〈荔支賦〉言:「撋絳綃以袨服,襲蒨桃而中單。湛冰明 之漼漼,粲玉粒之團團。」444其味當以酸甜為主要口感,如范成大言:「斥蜂蜜 之黃膩,謝佛桑之紅乾。覺龍眼之么麼,咍蒲萄之甘酸。」445

陳宓〈荔枝賦〉純詠荔枝之美,較無情志寄託。荔支之美在產地、氣候、外 形、香味,與前述眾人賦荔枝,少有新意。其言「偉天產之佳木兮,生閩嶠之遐 隈」指出荔枝生長地點在福建山中水流彎曲之地,福建為荔枝產地,李綱已指出。

「稟乾坤之勁氣兮,峙山嶽以崔嵬」言其得天地之氣立於山之高巔,王逸已談過。

荔支所處的環境為「當炎敲而益盛,傲霜霰而不衰」,荔枝原為夏天生長的果實,

但陳宓卻要強調其經霜不翦的節操,此處翻轉宋人獨好冷香,以夏實比冬果,然 荔支之高潔,正在經炎夏而益盛,此等不屈於外在形勢,力搏生機乃宋人精神,

惟夏本綠陰繁多,荔枝於夏日結果並無以突顯其獨特,故特以經霜霰不衰言其生

442 同上注,頁 2737。

443 同上注。

444 同上注,頁 2741。

445 同上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2

命力。其生命力甚強,也在於不挑剔成長條件,故其「根靡資於灌溉兮,植不待 於培糞」其生長不需特別施肥,只需清水澆灌。「質松剛而柏茂兮,熊錦燦而瑋 奇。」經前兩次鋪墊,南國的荔枝一反其熱帶生長特色,作者以經霜不凋的松柏 論其材質奇美,於此可見詠物往往超越形質跼限,作者心中常有一高遠理想,而 借物抒情。故下文「飄國香於蘭茞兮,飽珍味於酥醍」以蘭茞譬其香氣,此則將 荔枝置於屈原開創的香草美人傳統,但卻以宋人以酸甜評審荔枝,用酥醍論其滋 味。除了質性、果美,尚有長壽之徵,故其以蟠桃、莊子大椿為例,說其「種十 年而未成兮,壽千載之可期。歲五百而未老兮,實巨萬而離離。彼蟠桃之虛美兮,

與莊椿之寓辭。」以荔枝言長壽,前作未見,但荔枝入賦吟詠始於東漢,荔枝之 歲月恆長,卻於宋代才頻繁見諸文字,此荔支之幸?亦或家國不幸?若非楚人,

誰賦楚果?且不論是個人貶官而南行,或因家國淪亡而南遷,荔枝見證了歷史的 兵馬倥傯,楊貴妃的快馬奔馳馬鬃飛揚,只是千軍萬馬裡,不經意寫進詩人佳句 的驚嘆號。荔枝顏色紅且豔,稍稍溫暖南行的淒楚,而汁液酸而甜,正是遠行者 的未說盡的苦楚與逐漸沉澱於南方佳果的心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3

第四章 南宋騷體賦以植物為考察的詠物物類情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