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從中日書物交流的盛事談起

「輯佚」顧名思義,是對已經失傳、但其內容仍以引用、節錄或某種複本的 形式,保存在其它傳世文獻中的材料,將這些古代的殘篇,加以搜集整理,使得 佚失的文獻最大程度地恢復原貌,即為「輯佚學」。古代文人往往出於對學問的 執著,對遠古文獻的好奇,或對某種古書版本亡佚的遺憾,而通過輯佚的工夫,

設法將散落的斷簡殘篇,形成輯本或者輯佚本;正是這份對古典文獻的求知慾,

文人對古本、佚本、海外孤本的追求動機,促成中、日書物交流的發端。

據傳早在秦代時,方士徐福,就曾率領三千童男童女,以及百工等人,東渡 日本列島,並攜去不少典籍。年代久遠,傳說早已不可考證,但宋代歐陽脩(1007

-1072)卻憑藉著揣想,寫下〈日本刀歌〉,更描寫出中國文人對蓬萊仙島──

「日本」,1此一神秘異域所藏之文物與書物的想像:

本章於資料考察、概念發想之際,曾獲 2018 年第二回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人文•社會科學相關 領域)訪日研究計畫資助,並於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擔任訪問研究員,期間以〈東アジアに おける楊慎「六朝学」研究――日本収蔵の中国明代文献を中心にして〉(中譯:東亞視域下的 楊慎「六朝學」研究──以日本典藏之中國明代文獻為考察核心)為題,將本論題之初步架構,發 表於東京大學第 187 回目の東文研・ASNET 共催セミナー,2018 年 12 月 13 日。

1 筆者案:與日本相關之歷史、文獻、文物,在中國古籍中習慣於名詞前冠以「倭」字,例如:

《三國志‧魏書‧倭人傳》即記載,魏明帝曹叡(204-239)下詔封卑彌呼(ひみこ,約 170 年-約 248 年)為「親魏倭王」。又,如:「日本刀」亦稱「倭刀」(「倭刀」的相關研究可參見王鴻泰:

〈倭刀與俠士──明代倭亂衝擊下江南士人的武俠風尚〉,《漢學研究》第 30 卷第 3 期(2012 年 9 月),頁 63-98。),「和歌」又稱為「倭歌」、「倭詩」等。值得留意的是「倭鬼」一詞,中原 理惠於〈『廉明奇判公案』について〉一文,徵引民國早期藏書家周越然《言言齋古籍叢談》:

「查余藏小說中,有《皇明諸司廉明奇判公案》四卷。……余書於數年前以重價得之滬市,卷首

昆夷道遠不復通,世傳切玉誰能窮!寶刀近出日本國,越賈得之滄海東。

魚皮裝貼香木鞘,黃白閒雜鍮與銅。百金傳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

傳聞其國居大島,土壤沃饒風俗好。其先徐福詐秦民,採藥淹留丱童老。

百工五種與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前朝貢獻屢往來,士人往往工詞藻。

徐福行時書未焚,逸書百篇今尚存。令嚴不許傳中國,舉世無人識古文。

先王大典藏夷貊,蒼波浩蕩無通津。令人感激坐流涕,繡澀短刀何足云。

2

由域外傳入的日本刀,想及遠久時代以前傳入東瀛的逸書百篇,懷著這樣的緬懷 與揣想者,並非只有歐陽脩一人。導因於文獻中對日本國文物、書物的描摹,1877 年赴日的清朝首任駐日公使館參贊黃遵憲(1848-1905),其駐日的最大目的,便 是蒐集流傳於日本的古本佚書,雖然,黃遵憲未能如願求得心目中的珍本,卻寫 下《日本國志》,豐富中國文人對日本的認識。黃遵憲是光緒三年(1877)(附錄表 1-1)3前往日本,三年後,光緒六年(1880),同樣懷著廣搜海外藏本的目的,楊守 敬(1839-1915)東赴日本,任清朝駐日使館隨員,在此期間,楊守敬廣泛搜訪流

尾舊護葉有倭鬼手跋二則,又藏印二:一『就賢堂圖書記』,一『讀耕齋之家藏』,均六字朱文」。

當中「倭鬼」一詞,中原氏案語稱:「題跋者已死,故以鬼稱之」。(參見氏著:〈『廉明奇判公 案』について〉,《立命館文學──芳村弘道教授退職記念論集》(2019 年 3 月),頁 351,總頁 623。)實誤解周越然之意。「鬼」字未必僅限用於亡故之人,如《世說新語‧方正第五》,陸機 (261-303)即以「鬼子」稱呼無禮之人(盧志,?-312)。由於 1932 年中日戰爭「一二八事變」,

日軍炮火燒毀商務印書館與東方圖書館,上海藏書家如易培基(1880-1937)、周越然(1885-1962)、

曹聚仁(1900-1972)、胡懷琛(1886-1938)、陸澹安(1894-1980)等人的大部分藏書,亦遭兵燹焚 毀於一旦,故周氏文中以「倭鬼」指稱「日人」,乃因其藏書遭戰火所毀之憾恨,蘊藏其身處特 殊歷史時空背景之緣故。詳細歷史記錄可參見周越然:《書書書──版本與書籍》(新版,周越然 作品集系列)(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7 年)。

2〔宋〕歐陽脩撰、〔明〕胡柯編校:《歐陽文忠公文集‧外集》(明嘉靖庚申三十九年 1560 刊 本) (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中文善本古籍),卷第四,頁七。

3 由於本研究所兼及之中國明清人物、書籍版本等眾多,為求閱讀時能清晰掌握歷史年代、背 景等資訊,於附錄 1-1 以「明清年號西曆對照表」,簡單歸納明清兩代帝王、年號與西曆之資 訊。

散在日本各地的中國典籍,最後成功攜帶了二十餘萬卷,中國境內早已亡佚的珍

中、日書物貿易,使得「唐話學」興起,又因「唐話學」的日漸流行,更加促使 中、日書物往來的日益興盛。

檢視此一時期的中、日書物貿易資料,可發現:除了傳統中國經學典籍、日 本人喜愛的中國章回小說、筆記等書籍之外,明代的詩文集亦在江戶時期大量傳 入日本。早在慶長九年(1604)以前,江戶漢學家林羅山(1583-1657)便已藏有《皇 明詩選》(附錄表 1-3);8其後,隨著《明史》、《名山藏》、《文苑英華》等書 的傳入,江戶文人亦受到明代文學之浸染,「唐話學」逐漸由原先學習小說中的 俚俗之語,轉而朝向學習漢文、漢詩的典雅文章。

在這些豐富的中日書物貿易記錄中,更能發現,與本研究主題相關的「楊慎 (1488-1559)」的多種著作,最早於寬延四年(1751)便已隨中國貿易船被運往日 本。1751 年《持度書物覺書》中錄有《尺(赤)牘清裁》,91786 年《持渡書改目 錄寫》則錄有《丹鉛總錄》、《太史升菴文集》、《升菴外集》等書目,由此可 發現,楊慎著作東傳日本的時間甚早。

此外,中日書物交流的方式與歷史記錄,並不只有朱印船貿易這類存有官方 記載的活動,江戶漢學家們往往有其個人特殊的購書管道,或因於種種機緣,而 獲得私藏大批中國典籍的珍貴機會。10查考江戶紅葉山文庫、昌平坂学問所等處 的藏書目錄,便可發現江戶漢學家乃至幕府官學、官方藏書機構等,藏有《楊升

8 關於江戶時期,隨貿易船由中國傳入日本之明清書籍,包含錄有楊慎著作之《名山藏》、

《文苑英華》,以及楊慎之著作,詳細請參見附錄表 1-3「江戶時代輸入日本之楊慎相關著 作」。

9 楊慎原作「赤牘清裁」,而王世貞在重新編校時,將此書改作「尺牘清裁」。參見〔明〕王 世貞:《尺牘清裁》(十冊)(日本國立公文書館藏,請求記號:集114-0002)。〔明〕王 世貞:《赤牘清裁》(二十八卷)(東京都立中央圖書館・特別買上文庫・田中慶太郎(救堂)舊 藏・特 8461(集部・尺牘類・附楹聯・總集)。筆者案:東京都立中央圖書館藏本,電腦檢索之 書誌資料記作「亦牘淸裁二十八卷」,「亦」字誤,當作「赤」。

10 據傳荻生徂徠所收藏之明代文學書籍,乃其大約三十九、四十歲時,從破產的藏書家處大量 購得,成為他學習明代復古文學的契機。參見〔日〕吉川幸次郎編:《徂徠學案》,收於《荻 生徂徠》(日本思想大系第三十六集,東京:岩波書店,1973 年),頁 646。

菴詩》、《楊升菴詞品》、《升菴先生文集》、《楊升菴先生批點文心雕龍》等 等,共計七十二種百冊以上的楊慎著作(附錄表 1-4),11同時,楊慎著作傳入日本 後,更有江戶文人手錄之和鈔本複本,以及重新批點刊刻之和刻本,其數量實遠 超出既往《舶載書目》的記錄。由這些現象或可推測:楊慎學說在江戶日本,極 可能受到漢學家某種程度的喜愛與重視,既往在明代文學史中,於「復古派」的 長篇論述外,楊慎學術往往被忽略,甚至略去而隻字未提,相反地,在江戶漢學 界,楊慎的著作顯然受到很大程度的青睞,甚至被學人廣泛使用,才能使得其著 作不但有明清刊本的傳入,更因讀者的閱讀需求,而有和刻本的發行;由此,或 許可想像,在江戶漢學領域裡,楊慎的學術,或能從中尋得新解,尋得不同程度 的重視與學術地位。

(二) 江戶復古學派與明代復古文學

與明萬曆年間(1563-1620)約莫同時期,日本由於德川幕府成立之初,推 尊儒術,促使這時期成為日本「漢文學」的全盛階段,並且如前文所述,因中國 明代書籍的大量輸入,仿習明代各家文學,並創立門派之漢學家者眾。在眾家當 中,儒學家荻生徂徠(おぎゅうそらい,1666-1728,名雙松,字茂卿,號徂徠,

又號蘐園)即仿傚明前後七子之復古理論,將明代「復古派」(筆者案:日本稱為

「古文辭派」)的文學見解,結合日本人學習漢文之經驗,回應江戶漢學的種種不 足,發展成「古文辭學」此一專業學門,並據此創立蘐園學派(參見附錄表 1-5),

12繼而由經學與詩文兩方面,力倡學習漢文、漢詩,應仿效學習「古文辭派」,

明代「古文辭派」(筆者案:即中國文學史上之「復古派」)更因其述介,而對日 本江戶中後期漢學產生極大的影響。爾後,又因徂徠的弟子、後學者眾,促使「古

11 關於江戶漢學家之私人藏書,以及幕府私人所藏之楊慎著作,詳細請參見附錄表 1-4「江戶 時代私人收藏楊慎相關著作。

12 關於荻生徂徠「古文辭學派」之成立,詳細可參考〔日〕吉川幸次郎:《荻生徂徠》(東京:

岩波書店,1973 年)。又,屬於「古文辭學派」之漢學家,參見附錄表 1-5「江戸復古學派人物 一覽表」。

文辭學」理論,經由日本漢學各家仿效與詮釋,成為日本漢學之顯學。至今,不 少研究中、日文化交流,乃至明代經學與文學的學者,皆致力投於入於鑽研江戶

「古文辭學」之內涵。13

論及明代「古文辭派」,由眾多文學史著作可得知,其代表人物為前後七子,

於明中葉先有李夢陽(1472-1529)、何景明(1483-1521)倡議「文必秦漢,詩必盛 唐」,14復有李攀龍(1514-1570)、王世貞(1526-1590)提倡等人承其餘緒,15開 啟明代文學復古的風潮。16然而,若詳細檢視荻生徂徠的著作,卻可發現其在論 述中國文學時,除了前後七子的言論外,實際上夾雜諸多楊慎的看法。

13 張崑將:〈荻生徂徠「不言」的詮釋方法析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 63 期 (2005 年 11 月),頁 139-169。藍弘岳:〈荻生徂徠的翻譯方法論──訓讀與徂徠的「譯學」〉,《翻譯學研 究集刊》第 11 輯 (2008 年 12 月),頁 85-117。藍弘岳:〈荻生徂徠的古代中國史觀與政治思想

13 張崑將:〈荻生徂徠「不言」的詮釋方法析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 63 期 (2005 年 11 月),頁 139-169。藍弘岳:〈荻生徂徠的翻譯方法論──訓讀與徂徠的「譯學」〉,《翻譯學研 究集刊》第 11 輯 (2008 年 12 月),頁 85-117。藍弘岳:〈荻生徂徠的古代中國史觀與政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