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麗情集》(《續麗情集》)內涵析論

「筆記小說」乃六朝時期用以志人、志怪為主的體裁,又稱為「古小說」,

被視為中國小說最早之發端。隨著時代演進,當該體發展至明代,淡化了神仙雜 傳的宗教色彩,題材上則廣泛涉及歷史政治、社會經濟、思想文化等層面,並進 一步發展成兼具史料價值與文學趣味的筆記體小說,36對明清時期「古小說」之 寫作特色,清代張潮(1650-1707)《虞初新志‧自敘》曾云:

古今小說家言,指不勝僂。大都餖飣人物,補綴欣戚。累牘連篇,非不詳 贍;然優孟叔敖,徒得其似,而未傳其真。強笑不歡,強哭不戚,烏足令 耽奇攬異之士心開神釋、色飛眉舞哉?……(《虞初新志》)其事多近代也,

36 關於古小說的分化和演進,可參見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修訂版 (北京:生活‧讀 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 年 4 月),頁 135。

其文多時賢也。事奇而核,文雋而工,寫照傳神,仿摹畢肖。誠所謂古有 而今不必無、古無而今不必不有,且有理之所無,竟為事之所有者。讀之 令人無端而喜,無端而愕,無端而欲歌欲泣,誠得其真,而非僅得其似也。

夫豈強笑不歡、強哭不戚、餖飣補綴之稗官小說可同日語哉!37

張潮所云「古今小說家」,是指明清時期以筆記小說形式寫成之內容,其篇幅體 例「大都餖飣人物,補綴欣戚」,寫人重在擷取性格傳神之處,記事則著重採擷 史書未載之野史軼聞,行文記實簡約,但主要功能已不再只是史料補綴,更側重 抒發作者意志,展現出「寓教化勸懲於日常」的「通俗意識」,38使得此類小說 在明清時期,不僅推動文學觀念的革新與改變,更具備對傳統儒學詩文體系與價 值的補遺與參照功能,而歷來題名楊慎(1488-1559)所作之《麗情集》和《

(續)麗情集》39,恰可呈現明代「筆記小說」於志人題材發展之演進與特色。

《麗情集》與《續麗情集》之體裁與傳作宗旨,40清代李調元(1734-1803)

重刊時曾作序跋,曰:

37 〔清〕張潮:《虞初新志》(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年),頁 1-3。

38 參見龔鵬程:《中國文學史‧稗史傳統復興》(臺北:里仁書局,2010 年 8 月),頁 291-300。

吳建國:《雅俗之間的徘徊──16 世紀至 18 世紀文化思潮與通俗文學創作》(長沙:岳麓書社,

1999 年 11 月),頁 91-126。李志宏:《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敘事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

2008 年 10 月),頁 4-8。

39 《 麗情集》之「 」字,楊慎於《升庵詩話‧古詩二言至十一言》云:「斷竹, 木,二言 之始也。」「 」音讀「膠」,此處以「 」作「續」字,乃因楊慎於《 麗情集》自注曰:「以 下 古續字。」由楊慎所輯之《禪林鈎玄》中「 續鳳弦」一語,可知「 」字有「續」的意 思;然而,李調元案語指出:「 ,古膠字,乃先生偶誤見。」意思應指「 」與「續」雖字義 相同卻非同音,不當直接作通同字使用。今日學者研究時則多將《 麗情集》書名易以「續」字 逕作《續麗情集》。參見〔明〕楊慎撰、李調元校定,〔民國〕嚴一萍輯選:《 麗情集》(百部 叢書集成 37 輯,函海第 67 種) (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 年),頁 1。

40 關於《麗情集》與《續麗情集》之寫作體裁,王鐿蓉於《知識生產與文化傳播:新論楊慎》中,

主張「是以唐傳奇和『筆記體』的形式」寫成,然其對小說體裁之判準為何並未詳加說明。參見 氏著:(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14 年 7 月),頁 376-377。筆者則據二 書故事篇幅短小、內容雜揉知識考證、人物簡單多敘事等特徵,認定此二書當為「筆記小說」體。

《麗情集》一卷,《 集》一卷,皆升菴采取古之名媛故事,間加考證而 成者也。以緣情而靡麗,故名之。按此書世無傳本,得之丁小山。疑古今 麗人尚多,所纂必不止此,然別無他本可校,姑存之以備一種。41

宋晁昭德《郡齋讀書志》:宋張君房唐英編古今情感事為《麗情集》二十 卷。今其書不傳,惟升庵有《麗情集》及《續集》各一卷,意即補張唐英 之所未備。散見於先生各說部詩話中,今合并梓行,庶可以歸當日之全面 目云。42

檢視上述序跋,可發現第一則李調元先是指出《麗情集》與《續集》內容,為楊 慎所採集「古之名媛故事」;但在第二則卻又提到這兩卷書之編纂動機,意在補 宋代張唐英(1029-1071)之書所未備,換言之,其成書宗旨應是繼承張氏編纂

「古今情感事」的精神,既言「情感」,則《麗情集》的內容應當不只有女性故 事,舉凡情感真摯、扣人心弦者,都可收入書中。此外,由李調元「此書世無傳 本,得之丁小山」、「散見於先生各說部詩話中,今合并梓行」等語,可知:前 人研究《麗情集》與《續麗情集》,雖然往往輕易接受其編纂者、作者為楊慎,

43可是,經由前述序跋,又可得知:楊慎所編纂之《麗情集》與《續麗情集》的

「原本」早已不傳,早在清代已無任何可資考校的他本,今日所見的《麗情集》

與《續麗情集》面貌,乃李調元得之丁杰(別號小山,1738-1807)的殘本,甚至 許多內容是由李氏自楊慎散見的篇章中蒐集而來。因此,在研究《麗情集》與《續

41 〔清〕李調元:〈麗情集序〉,參見〔明〕楊慎撰、李調元校定,〔民國〕嚴一萍輯選:《麗 情集》(《百部叢書集成》37 輯,《函海》第 61 種),葉 1。本文所徵引之楊慎《麗情集》與《續 麗情集》,主要根據此版本,為避繁複,以下徵引逕於引文後標示集名、頁碼。

42 王文才、張錫厚輯:《升庵著述序跋》(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85 年),頁 92。

43 吳禮權於《中國筆記小說史》中根據李調元序寫道:「《麗情集》正集一卷,續集一卷,明楊 慎編。二集乃採錄古之名媛故事,間加考證而成,以緣情而靡麗故名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 館,1995 年),頁 241。此後研究者多將《麗情集》內容以「名媛故事」概括,並直接認定為楊 慎所作,從而推論是書的創作動機與藝術特質,相關論述可參見曾紹皇:〈論楊慎文言小說專集 編撰的師法淵源與藝術特質〉,《明清小說研究》第 4 期(2009 年),頁 216-228。王鐿蓉:《知 識生產與文化傳播:新論楊慎》,頁 376-391。

麗情集》前,當先理解其內容與篇目次序、各則標題等,恐怕已非楊慎編纂之原 195-294。

16 青娥 麗‧卷一‧頁七 a-b X

《續麗情集》一卷

1 李芳儀 續‧卷一‧頁一 a-頁二 a X 2 呂用之 續‧卷一‧頁二 a-頁三 a X

3 浣花夫人 續‧卷一‧頁三 a 卷四十九‧史類

4 女狀元 續‧卷一‧頁三 a-b 卷四十九‧史類

5 秦少游女 續‧卷一‧頁三 b-頁四 b X 6 蘇雲卿 續‧卷一‧頁四 b-頁五 b X 7 張千載 續‧卷一‧頁五 b-頁六 a X

8 夫娘 續‧卷一‧頁六 a-b 卷六十八‧雜類

9 洗氏 續‧卷一‧頁六 b X

10 王氏 續‧卷一‧頁七 a-b X

11 曼靡 續‧卷一‧頁七 a-b X

由以上表格可發現,總計有十五篇是收入《麗情集》或《續麗情集》,但張士佩

《升菴文集》卻未收者,篇名為:〈妬女〉、〈趙李〉、〈吳妃〉、〈潘妃〉、

〈盧氏〉、〈朱滔括兵〉、〈青娥〉、〈李芳儀〉、〈呂用之〉、〈秦少游女〉、

〈蘇雲卿〉、〈張千載〉、〈洗氏〉、〈王氏〉、〈曼靡〉,這些未被收入的篇 章,究竟是張氏未得見,或是基於何種考量而刪汰,並無更進一步的資料可得知。

另外,如〈馮夫人〉、〈徐淑〉、〈秋胡妻〉、〈浣花夫人〉、〈女狀元〉等篇 章,由於被撰述的主角是真實歷史人物,皆收入「史類」;〈王霞卿〉與〈胡琴 婢勝兒〉收入「詩類」,據筆者推測乃因其內容主要在講述女子的詩才;〈旋波 移光〉、〈西施〉、〈武后〉、〈甄后〉內容明是歷史人物,卻被收入「雜類」,

極有可能是因內容主要在講述紅顏禍水、后妃失德的內容,既難登大雅之堂,自 然也不入「史類」。而由比較表格,可明確了解,理解楊慎的人物筆記,首先,

李調元所申說的《麗情集》成書旨意是否可靠,其實可存疑。再者,不同編纂者,

往往基於不同的編者意識,對所見所收的篇章,加以安排,因此,由篇目的比較 可得知,欲理解楊慎的人物筆記內涵,使用《升庵詩話》、《升菴文集》等著作 相互對照,蒐集、整理其間異同,設法得出楊慎筆記小說的可能面貌,是首要基 礎。並且,判斷一篇作品是否為「筆記小說」,關鍵在篇幅字數與第三人稱限知

視角等小說敘事技巧,故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也參酌敘事學觀點應用於古典小說 之啟發,45嘗試剖析楊慎撰寫人物筆記之敘事策略,了解筆記小說如何通過某種 特殊的話語機制、敘事模式以傳達作者深意,為筆記體與前代小說舊題賦予編纂 者個人新意,並探索楊慎敘事話語中審美與文化意涵等諸面向,藉此窺探文言筆 記「假小說以寄筆端」,於明代蔚為小說編纂風尚的時代思潮與創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