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六朝學」是本研究所立之後設名詞,乃相較於已成一理論體系的「古文辭 學」40而提出。本研究標舉楊慎「六朝學」為題,乃因其六朝論述,於歷來明代 文學史研究中,處於相對弱勢的情況。近二十年來已有不少學者注意到此現象,

並著力耕耘,其中又以雷磊於 2006 年出版的《楊慎詩學研究》,書中「六朝派」

之提出,最具代表性。41其論著指出楊慎詩論的最大特點,在於詩、史的分立,

並認為詩與史,各有其功能,「詩史」觀並不是對詩的提升,反而是種貶低。雷 磊更以「選學」之《文選》為參照系,系統論述了楊慎詩學著重六朝的傾向,將 楊慎詩學理論的源流,回溯至《文選》,以「《選》體及其特徵」、「六朝體及 其特徵」、「楊慎詩歌與六朝體」等專章,細論楊慎詩歌與六朝文學之淵源。復 以「楊慎詩學的六朝派傾向」、「楊門六學士」、「金陵六朝派」等章節,既呈 現楊慎詩論對六朝文學的承繼與闡發,亦設法推擴「六朝派」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40 日本江戶儒學家荻生徂徠採用明代李攀龍、王世貞等「復古派」(日本稱為「古文辭派」)文 人所提倡的文學理論,構思了「古文辭學」,其所關懷者不僅是文學創作手法,更是學問輔助 的手段,分別自語言、經學、詩文論等方面,構築出一套日本思想史上的新思想體系。參見藍 弘岳:《漢文圈における荻生徂徠:医学‧兵学‧儒学》(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17 年)。

41 雷磊:《楊慎詩學研究》(浙江: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年)。

展現學界欲建立一專業學門之決心,楊慎「六朝派」的相關研究,也在此基礎下 應運而生。

換言之,「六朝派」是個已被提出且接受的名詞,又何以本研究在命題上,

並未據以沿用,而選擇改以「六朝學」為名?主要基於以下幾點考量:

(一) 承上所述,「六朝派」不僅屬於一學門總稱,更廣泛地包含楊慎交游對 象與弟子之著述,涵蓋範圍甚廣,可被納入「六朝派」之明代文人者眾。42本文 有意在「六朝派」的基礎之上,對於楊慎與楊門六學士及眾多後學的生平事蹟、

出身地考察、交往結社、應酬唱和等議題,不再贅述,純粹聚焦於楊慎的文學批 評本身,是以另選取「六朝學」為題。

(二) 以「六朝學」為名,有助於本研究論題概念之釐清。「六朝學」與「六 朝派」不同,本研究所主張之「六朝學」,除了指涉對文學理論的掌握與闡發,

更包括理論所提出的依據淵源和發揚應用,及楊慎文學理論在其他學者、學派,

甚至是整個漢文圈之間的影響與受容。相較於本研究之命題義界,「六朝派」所 指則是某一種文學流派,是文學運動下的產物,主要顯出傳統文學發展過程中,

有相同審美觀點的作家群,在類似的風格下所形成的文學派別、思潮與文學活動 (例如:明代詩歌流派中的「茶陵派」、「復古派」等派別)。而這樣的提法其在 文學史上的合理性,43以及是否足以概括楊慎學術特色,44都值得再被檢証。由於 本研究並非單純的楊慎生平及其交游考察,或是作品分析研究,而是意圖整合楊 慎龐雜的「六朝論述」諸作,討論其如何將「復古六朝」的觀念,在不同文學體

42 所謂「楊門六學士」並非楊慎弟子,乃是楊慎的六位莫逆之交,包括「楊士雲(1477-1554)、

王廷表、胡廷祿、張含(1479-1565)、李元陽(1497-1580)、唐錡」,另有一說為「楊門七子」,

則是指「楊門六學士」與吳懋。參見白建忠:〈「楊門六學士」漫議〉,《大理學院學報》(2010 年 01 期),頁 51-54。

43 陳可馨:〈試論楊慎詩學中六朝論述的背景、途徑與地位──兼論以楊慎為首之六朝派提法 的合理性〉,臺大中國文學研究所《中國文學研究》第三十三期(2012 年 1 月),頁 93-130。

44 鄭利華:〈楊慎詩學中的詩史意識與知識觀念〉(臺北:東吳大學明清的文人世界──第五屆 古典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9 年 4 月 25-26 日,頁 1-18。

材中呈現與實踐,而暫不論及其門人、後學的仿效。是故,本研究之取材範圍,

並不僅只侷限在楊慎的詩學論著,或是提取楊慎合乎六朝文學標準之言論,而是 力求廣博地蒐羅散落在楊慎各部類著作的批點,搭配其選本的編選意識、筆記雜 著、書學論著等,由詩、詞、書、畫等各方面,廣博宏觀地將楊慎眾類著作中的 六朝論述,於本研究中重新予以理論地位之安置及詮釋。45本研究更希望以「六 朝學」取代「六朝派」,能有助於讀者了解──「明代詩學復古風氣」與「楊慎 學術理論」兩者之間,層級不同的問題,亦即:對於楊慎「六朝學」的掌握是在 其整體學術脈絡,乃至明代文學史發展的框架下進行,並致力於使楊慎的學說,

脫離明代復古風氣下的某種傾向、某種主張(如:「六朝派」、「復古派」等),

而能在文學史上爭取到獨立學門的地位。

(三) 本研究有意聚焦在楊慎「六朝學」的形成、發展與影響,刻意不以「接 受史」為題。根據接受美學理論,接受史可分為效果史、闡釋史與影響史三個面 向,誠如陳文忠所歸納,將這三個接受層面,應用在古典文學研究,其接受主體 分別是「普通讀者、詩文評論家、詩人作家」,並說明道:「人們對藝術作品的 接受可區分為相互聯繫的三層面:作為普通讀者和純審美的閱讀欣賞;作為評論 者的理性闡釋研究;作為創作者的接受影響和模仿借用。」46本研究所欲分析的 對象,主要偏向第二與第三面向。實際上,在中國傳統文人社會中,受限於權力 階層與進學致仕之實用目的,文人學習詩文,幾乎不存在與西方文藝美學「純審 美欣賞」,此類界定相符的的「普通讀者」;中國傳統文人自童蒙開始,其學習 不僅是為了科舉致仕,企求進入官僚體系,其作文學批評,更多時候目的在回應 當代文壇時弊,懷著這些積極目的與企圖,中國文人基本上往往既是讀者(恐怕

45 根據劉若愚《中國文學理論》一書關於「文學的研究」與「文學批評的研究」範疇區分,本研 究處理的內容應屬於文學批評研究當中的「批評的實際批評」,同時涉及「批評的理論批評」與

「文學批評史」的相關探討,並將理論佐以文學文本進行討論。詳見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 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1 年),頁 2-3。

46 陳文忠:《中國古典詩歌接受史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8 年),頁 10-13。

少有「普通讀者」之存在),也可能是積極的創作者與評論者,三種身分難以斷然 切割。基於此點,接受美學理論,雖然亦為本研究於研究方法所參考採納,能夠 提供更為周全的研究視野,但在命題上,本研究採取傳統文人「成一家之言」的 言說目的,命名為「六朝學」,顯然更有助於研究論點的彰顯。

(四) 楊慎於〈選詩拾遺序〉曾提到:「漢代之音可以則,魏代之音可以誦,

江左之音可以觀。雖則流例參差,散偶昈分,音節尺度粲如也。有唐諸子效法於 斯,取材於斯。昧者顧或尊唐而卑六代,是以枝笑幹,從潘非淵也,而可乎哉!」

47反思這段主張,本研究認為楊慎「六朝學」之選材與理論範疇,可歸納出兩項 要點:1.楊慎文學理論的「六朝」,並非今日歷史所稱「三國吳、東晉、宋、齊、

梁、陳」的斷代,而是淵源自漢魏,延續到初唐。2.文學理論的發展,詩歌風格 的摹擬、承繼乃至創新,本就需要長時間的流傳與積累,其間從體裁的嘗試、確 立到風格特色的形成,難以斷限於某個特定時間點,故而本研究所論之楊慎「六 朝學」,從選材到論述範疇,皆依於楊慎文字間所展示之理論,囊括始自漢魏遺 音並延續到初唐餘韻的文學(尤其是詩歌)風格,而非止限於歷史朝代分類的「六 朝」。

(五) 本研究「六朝學」的提出,有借鑑於日本江戶時代「古文辭學」的建立 概念,以之作為參照系的用意。如前文所述,回顧歷來的中、日文獻學資料,由 中日貿易之《舶載書目》、《唐船齎來書目》等著錄(參見附錄表 1-3),以及江戶 漢學家的私人藏書目錄(參見附錄表 1-4),將這些載錄明代書籍傳入江戶日本之 文獻史料,綜合歷來日本文學史相關論述,可顯見中國明代以李夢陽、何景明、

李攀龍、王世貞為首的「復古派」(日本稱為「古文辭派」),對江戶時期之日本 漢學,尤其是荻生徂徠的漢詩文觀,深具影響。然而,東亞文化中的「流傳、受 容與變異」,並不單純只是「影響/接受」如此簡單片面;又,即使是看似無疑的

47〔明〕楊慎撰、〔明〕四川巡撫張士佩刊:《太史升菴文集》(明萬曆十年刊本)(東京:國立 公文書館昌平學問所藏本),頁二十一 a。

文學定論,被抽絲剝繭,重新探究考索後,也可能會呈現截然不同的樣貌。本研 究即由此切入,透過重新檢視荻生徂徠「蘐園藏書目錄」48、「物子書示木公達 書目」49,及徂徠學說中的引用文獻,發覺其中亦夾存明代楊慎《尺(赤)牘清裁》、

《楊升庵全集》等著作,也可從此線索推測,荻生徂徠等蘐園學者,在接受明代

「古文辭派」學說之際,其學說理論,亦多與明代楊慎「六朝學」之理念有所關 涉。此外,若再參照、交叉比較楊慎與荻生徂徠之詩文理論,可發現兩者詩文理 論的關懷核心,都主要建立在解消宋人主理的弊病,兩者對宋學的批判立場,明 顯一致。50職是之故,經由古籍存目、日本典藏之大量楊慎著作、楊慎與荻生徂 徠之詩文論的共通等歷史文本證據,本研究企圖比較荻生徂徠的詩文論述,與楊 慎學說之關係,以及兩者融通之處,將楊慎「六朝學」研究,置於中、日書物交 流的視域下重新理解,一方面思考楊慎「六朝學」在中國文學史上未被提出的原 因,另一方面也嘗試以後設的觀點,整理且建構一系統化的明代楊慎「六朝學」,

並梳理楊慎學說跨域、跨文化的流傳與接受狀況,故於論題「六朝學」之後,施 以副標題「兼論江戶時代荻生徂徠的容受」,表達本研究操作方式,亦祈使本研 究之主旨與考量,能於命題上更加明確。

綜合上述,本研究將以「楊慎『六朝學』研究──兼論江戶時代荻生徂徠 的容受」為題,蒐集分散在東亞各地包含臺灣、中國、韓國、日本的楊慎著作

綜合上述,本研究將以「楊慎『六朝學』研究──兼論江戶時代荻生徂徠 的容受」為題,蒐集分散在東亞各地包含臺灣、中國、韓國、日本的楊慎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