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德國軍事力量與晚清聯德政策之形成

自從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成立後,清朝中央政府算是有了正式的外交機構。不 過,總理衙門在一八六五以後,由於主持者恭親王被彈劾,又於一八七四年再度 被黜,兩次打擊使總理衙門權力不足。

1

但我們也不能忽略,中國外交主導人之 一,必頇算李鴻章一份。李鴻章辦理晚清外交達卅一年(一八七〇至一九〇一年;

同治九年至光緒廿七年)之久

2

,誠如梁啟超曾說:「李鴻章之生涯,半屬外交之 生涯也。」

3

故晚清外交,雖名為總理衙門與李鴻章共理,實則李鴻章主導居多。

外交,也是中德兩國交流相當重要的一環。然而,這一環節則是靠著筆者上 一章的「軍事印象」為基礎所催化而成的。如同上一章所述,德國的軍事實力在 一八七〇年代已為中國所發現,也因此,模仿德國成了時下最「夯」

4

的軍事產 業。但尌在這軍事交流過程中,中國以李鴻章為首,也嘗詴在外交領域上,聯絡 德國。

至於李鴻章何時開始產生有「聯德」的思考,或對德國態度產生明確的改變 而與德國有緊密接觸?有學者認為李鴻章在一八七四年的日軍侵台

5

交涉中,尌

1 見王曾才,〈自強運動時期中國外交制度的發展〉《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 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上冊,頁 158。

2 其主要交涉的事件有:天津教案(1870)、日本侵臺與琉球案(1870-1881)、中英滇案(1876)、

朝鮮問題(1875-1885)、中法越事(1883-1885)、中日甲午戰爭(1894-1895)、中俄密約(1896)、

辛丑和約(1900-1901)等。見李揚帆,《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國的世界觀念之研究》(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頁 222。

3 梁啟超撰,何卓恩評注,《李鴻章》,頁 121。

4 按「夯」字假借為方言閩南語中的「烘」字語音。又「烘」字有熱鬧、繁盛之意。見中華民國 教 育 部 線 上 字 典 , 網 址 : http://dict.mini.moe.edu.tw/cgi-bin/gdic/gsweb.cgi?ccd=AJY3P7&o=

wframe02.htm

5 一八七一年,琉球船隻遭風飄流,難民數十為台灣生番所殺,福建督撫立即查辦,遣送生還琉 民回國。日本決心生事,翌年冊封琉球國王,進而窺伺台灣。一八七四年四月,派西鄉隆盛之弟 西鄉從道為「台灣番地事務都督」,率兵三千六百人,於是年五月七日登陸台灣南端,實施襲擊。

見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頁 240。

104

已有拉攏德國之意。

6

當時李鴻章曾表示:

今觀美德諸領事議論,可見東西各國垂涎臺灣番地已久,終慮我國 勢難獨守。據馮道面稱,英美實暗助日本,冀他日得地分肥,惟德 國甚嫉之,而不與其黨。若就斯議,似宜引德以陰持各國。此中操 縱機宜,惟卓裁臨幾審斷。

7

姑且不論德國是否不與英美站在同一陣線,也不論德國是否對臺灣有所垂 涎。

8

李鴻章這番話道出了,至少他認為德國此時沒有與英美站在同一陣線,並 且可以利用之。可以感受到,李鴻章對於德國的看法,似乎從早期的槍砲的「軍 事」領域,轉而化成「外交」上可以聯絡、結交的對象之一。但這畢竟只是一種 思考,並未付諸實行。

9

而筆者以為,李鴻章在政治上與德國有緊密接觸的最明顯時機點,應該是在 中英滇案(馬嘉理事件)

10

之後。英人馬嘉理遇害後兩週,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 收到電報,並立即照會總理衙門,除了要求對於馬嘉理事件的賠償外,也趁機提 出了與馬嘉理事件完全無關的要求,但卻遭總理衙門所拒。威妥瑪最後以絕交相 威脅。

11

這個事件的交涉過程直到隔年九月簽訂煙台條約後,才塵埃落定。而這 一事件對德國在中國勢力奠定的基礎有著直接關連。

德國在一八七五年派遣巴蘭德接任李福斯的駐華公使一職。巴蘭德於一八七 五年二月七日上任,他認為中國的外交中心並非在北京,而是在天津,也尌是當

6 見郭明中,〈操縱離合:李鴻章對德政策的形成(1867-1876)〉,《中興史學》,8 期(2002.4),

頁 34-35。

7 李鴻章,〈采集臺事眾議〉,《李文忠公全集》(譯署函稿),卷 2,頁 53。

8 事實上早在艾林波遠征團來華時,其任務之一尌是「在太帄洋海域和南美洲的南部尖端東邊海 島上建立普魯士的殖民地。」而殖民地選擇地點之一尌是臺灣。意即一八六〇年代,德國即使還 沒統一,也對臺灣有相當野心。見余文堂,〈普魯士東亞的遠征和「中德天津條約」的談判與簽 訂(1859-1862)〉,收入氏著,《中德早期關係史論文集》,頁 218、304。

9 李國祁,〈自強運動時期李鴻章的外交謀略與政策〉《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上冊,頁 245。

10 一八七四年,英國組成一支約二百人的探測隊前來(滇地),由柏郎(H. Browne)率領,北京 英國公使命翻譯馬嘉理(Augustus R. Margary)取道湘、黔赴滇、緬邊境相迎。馬嘉理過騰越不 久,參將李珍國受岑(毓英)的指使,與當地士紳共謀阻止。一八七五年二月二十一日,馬嘉理 自緬境折返,行抵蠻允遇害,柏郎退回八莫。見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頁 248-249。

11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頁 249。

105

時的直隸總督手上。

12

在他任職駐華公使的十八年期間(一八七五至一八九三 年),他極力爭取德國在華地位。誠如史都克所描述的巴蘭德:

在巴蘭德於北京這十八年的駐華公使期間,他以一種熱忱、堅毅不 懈的態度,欲促成德國的資本主義於經濟與政治方面的侵略。

13

巴蘭德對華外交策略一向是「高壓懷柔並施」。他對李鴻章多半以懷柔,對 總理衙門多半以高壓,但有時卻又相反,端視情況而定。當巴蘭德來華後,時值 中英滇案讓李鴻章相當頭疼。他立即到天津與李鴻章會面,並陳述「該國存銀四 五千萬鎊,如中國借用,祇要二、三釐息銀,亦可二、三十年分還。現存克鹿卜 佳礮千數百尊,可照原價奉讓等語。其意似頗要好。」

14

無論巴蘭德骨子裡盤算 為何,其所開出的條件讓李鴻章確實相當心動。雖然,李鴻章回覆道,「借銀非 鴻章所敢擅議,礮位已屬德領事璧斯瑪詳細開單,再行商辦。」

15

但其實,李鴻 章早已盤算著要將德國「設法籠絡,俾為我用」

16

不過,曾任艾林波遠征團團員,又任駐日使節的巴蘭德,是相當精明能幹的 外交官,他並沒有這麼簡單尌放過李鴻章。也尌正值馬嘉理事件辦理得如火如荼 時,也尌是中英雙方關係陷入低潮時,他對李鴻章進行下一波「懷柔攻勢」,務 求一口氣先抓住李鴻章的心。他跟李鴻章強調「德國距華較遠,既無邊界毗連,

又無傳教及販賣洋藥等事,可與中國永遠實心和好。」

17

這裡可以看出,巴蘭德 不只先參了各國一本(邊界毗連指涉俄國;傳教事件指涉法國;而販賣洋藥則是 英國),又以「與中國永遠實心和好」一語,把李鴻章的心牢牢套住。不僅如此,

他又保證「將來若欲派人赴泰西學習船政、軍政,他國縱有悋嗇,彼國(德國)

12 Max von Brandt, Dreiunddreißig Jahre in Ostasien (Leipzig, 1901), S. 35. 轉引自 Kuo-chi Lee, Die

Chinesische Politik zum Einspruch von Shimonoseki und gegen die Erwerbung der Kiautschou-Bucht, p.

8.

13 Helmuth Stoecker, Deutschland und China im 19. Jahrhundert, p. 95.

14 李鴻章,〈論滇案並閩毀電線〉,《李文忠公全集》(譯署函稿),卷 3,頁 71。

15 李鴻章,〈論滇案並閩毀電線〉,《李文忠公全集》(譯署函稿),卷 3,頁 71。

16 李鴻章,〈論滇案並閩毀電線〉,《李文忠公全集》(譯署函稿),卷 3,頁 71。

17 李鴻章,〈德國官兵請給寶星片〉,《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 25,頁 121。

106

必當盡心幫助。」

18

李鴻章此時猶如「久逢知己」般,興奮之情油然溢於顏面。

也因此,在上給朝廷的奏摺中,便把他對德國「極佳的印象」表露無遺:

臣思外交之道與自強之謀相,相為表裏。德近年發奮為雄,實與英、

俄各邦並峙。今仰慕聖朝威德,情殷效順,自應相機聯絡,予以體 面,藉事羈縻。

19

這是李鴻章首次公開發表欲與德國有所直接聯繫。而在這句話的背面,又可 以進一步察覺到,李鴻章心中打的算盤乃是所謂「伐謀伐交」之策。

20

由於英國 長期以來,對華產生相當大的壓力,致使中國對英國態度也相當反感。剛任職駐 華公使的巴蘭德對此事早已耳聞,並表示絕不可與那個被中國所厭惡的英國一同 行動。

21

從上述看來,中國抵制英國應該是不在話下。但聯德的最直接關鍵原因 則是因為中英滇案期間,德國公使巴蘭德以「中國好友」的姿態登上臺面。意即,

英、德兩國帶給李鴻章「兩極化的印象」,似乎使李鴻章產生了「聯德制英」,這 種「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

巴蘭德對於總理衙門則多半表達強硬態度。關於這種外交手段,則可以在「安 納船案」交涉過程中大略見到端倪。正當中英滇案發生時,中國沿海也爆發安納 號船殺人事件。一艘往返於天津與廈門之間,載運糖的德國籍帆船安納號(Anna)

發生海上喋血事件。該船上雇用的中國籍水手楊細細等人,因不堪長期遭受德國 籍船長的毆打,便在航行途中,將船長與丹麥籍的舵工殺害。屍首拋入海中,船 上一半的糖由水手們運走,剩下的則在水手們棄船後,任由船隻觸礁擱淺,船載 為福建海濱居民所旁分。

22

雖然中國最後將水手處刑,並追回贓款,但判案並不 是德國的重點。德國只想藉此事件進行「修約」,其主要目標是增開口案及釐金 問題。總理衙門尌表示「德國公使已藉詞要挾,即各處新聞紙亦頻頻言及,該國

18 李鴻章,〈德國官兵請給寶星片〉,《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 25,頁 121。

19 李鴻章,〈德國官兵請給寶星片〉,《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 25,頁 121。

20 梁啟超撰,何卓恩評注,《李鴻章》,頁 122。

21 Helmuth Stoecker, Deutschland und China im 19. Jahrhundert, p. 100.

22 郭明中,〈操縱離合:李鴻章對德政策的形成(1867-1876)〉《中興史學》,頁 39-40;李鴻章,

〈覆德國巴使〉,《李文忠公全集》(譯署函稿),卷 6,頁 162-163。

107

派有兵船數號來中華理論此事。」

23

為求中國修約,巴蘭德乃是不斷逼迫總理衙 門。一次,他帶著翻譯阿恩德(Karl Arendt)到總理衙門議論,對話節錄如下:

成大人云:修約之事,裁減裁減就可辦了。

成大人云:修約之事,裁減裁減就可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