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軍事能力對德國教育與政治的宣傳作用

(一)從軍事教育到學校教育

自強運動期間,以西方作為效仿對象,已是常態,當然,尌連學校教育也不 例外。晚清時人都倡導,「自強之道,以作育人才為本。求才之道,以設立學堂 為先。」

110

在開辦學堂同時,教學內容也是相當重要。中國過去不以實學為學習 內容,加以科舉考詴,致使人才流失嚴重。 英籍傳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1845-1919)尌曾表示:「唐宋漸尚詞章,而實學不講,至今更專尚制藝,

上以此求,下以此應,將畢身有用之精力,盡銷磨於詵文詴帖之中。」

111

觀歐洲 之德、法、英等國,以今日視之,可謂既富且強,為海上大邦,是講求「格致之 學」所致。那麼,何謂「格致之學」?而按西學格致家謂:「萬物皆若干。」

112

「冠西之書,以力、汽、水、音、熱、光、電七學為經,以問答為緯。」

113

這也 告訴了中國,現在應該要以什麼為學習重心──自然科學。

114

一八六三年六月,中國便已設立「同文館」,作為培育人才進而吸收西學的 學習管道。

115

恭親王也早在一八六〇年代尌已經警覺到,自然科學是西方力量之 源。

116

不過,自一八六二年至一八九四年左右,中國的新式教育乃是為了「應付 特殊需要」而設。

117

意即,其興學動機在於對外,故中國吸收西方教學內容是「擇 其所需」。

這個時期所開設的新式學校,大略可分成外國語文學校、實業學校、海陸軍

110 王文韶,〈奏設天津中西學堂摺〉,《皇朝經世文新增時務洋務續編》,卷 4,時務 4,頁 25。

111 (英)李提摩太,〈中國宜求格致之學論上〉《皇朝經世文新編》,卷 5,下,學校,頁 317。

112 (英)李提摩太,〈中國宜求格致之學論上〉《皇朝經世文新編》,卷 5,下,學校,頁 317。

113 李鴻章,〈格致入門啟〉,《皇朝經世文新編》,卷 5,下,學校,頁 321。

114 近代教育的第一特點尌是注重科學,尤其是自然科學。見王鳳喈,《中國教育史》,頁 278。

115 恭親王,〈奏請開設同文館疏〉,《皇朝經世文三編》,卷 1,學術 1,頁 1;北京同文館成立,

應人包爾騰(Burdon)為教習。見郭廷以,《近代中國史事日誌》,第一冊,清季,頁 403。

116 Ssu-Yu Teng, China’s Response to the West (A Documentary Survey 1839-1923), p. 75.

117 王鳳喈,《中國教育史》,頁 285。

123

備學校等三種。

118

外國語文學校乃是學習西法之根本,而實業學校則多以槍砲、

兵船等工藝製造為主,即便有鐵路與電線等的人才培育,亦以國防為重點考量。

也尌是說,職是自強運動之故,無可避諱地,「軍事目的」絕對是中國開辦學堂 最重要的目的之一,也成了一開始中國「格致學」的主要學習內容。一八七〇年 代以前,中國便已聘請各國軍官來華,於學堂中開課授業。著名者如福州船政學 堂聘請閩海關稅務司日意格及法國軍官德克碑為正副監督。

119

北洋武備學堂亦聘 請德國教習,有計畫地訓練淮軍幹部。

120

又有兵工廠附設學堂等,此處所列舉者 僅是鳳毛麟角。而一八七四年,中國甚至開始派遣學生到各國學習軍事,除了赴 美留學外,學習海軍者,至英國;學習陸軍者,至德國。

121

這些開路先鋒也為中 國帶回來國外軍事新知。

若回顧第三章,中國對於德國軍事能力之激賞實於各國之上,那麼我們便可 以輕易推論,尌是因為中國對於國防軍事之重視,致使中國開始注意到德國軍事 教育。事實上,早在一八七一年,也尌是普法戰爭後一年,中國尌於同文館中開 設了德文館,不過,由於人才缺乏,故當時以俄國人偉貝(C.Waeber)暫時充當 教習。

122

而這也似乎說明了中國意識到德國對華的重要性。

至於中國如何接觸到德國的軍事教育?部分應該是由於中國與德國的人事 交流產生,如聘請德籍軍官來華擔任教習,或派遣學生赴德留學的過程中,帶到 中國。部分則是透過書籍翻譯,或少數士大夫以出使或旅遊名義出國,而引薦進 來。這些書籍包括了如:《德國陸軍考》、《陸操新義》(又名《德國練兵新書》)、

《德國軍制述要》等。

123

在軍事教育實施方面,綜觀同光年間所有學堂,除了北洋旅順口魚雷學堂特

118 王鳳喈,《中國教育史》,頁 285。

119 王宏斌,《晚清海防:思想與制度研究》,頁 458。

120 劉鳳翰,〈清季自強運動與軍事初期改革(1861-1895)〉,《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上 冊,頁 381-382。

121 薛福成,〈強鄰環伺謹陳愚計疏〉,《皇朝經世文新編》,卷 1,上,通論,頁 29。

122 同治十二年,由第圖普(N. Titoushkin)擔任;自同治十三年至光緒七年,由哈根(W. N. Hagen)

擔任。見高時良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洋務運動時期教育》,頁 47。

123 詳見第三章,表一,頁 49-51。

124

聘德國人為教練官外,德國對華的軍事教育影響都是在陸軍方面。

124

這或許仍和 中國根深柢固的觀念有關,中國始終還是認定「西洋英法水師,雄視歐洲」。

125

陸 軍部分,一八八五年曾國荃(1824-1890)

126

尌曾表示:「至江南陸營不乏精悍之 勇,而於西法操練,尚未熟諳;即於各種後膛槍礮,亦未一律演習。今擬仿照德 國規制,設立武備總學堂,分建學舍兩所,一講實學,一講操練。」

127

雖說如此,

但是德國規制似乎並未見行於中國陸軍學堂中,多半只是延聘德籍教習來華教 授,如李鴻章的天津武備學堂,張之洞的江南陸師學堂、湖北武備學堂,袁世凱 的直隸武備學堂等。其中,張之洞對德國兵制特別有好感,他甚至提出「兵學之 法」,創始於德,歐洲效之,東洋踵之。

128

鼓吹中國應該仿效德國整體兵制。

很清楚地,軍事教育優良,並不必然與學術教育優良與否成正比。但在中國 士大夫的眼中,這兩者似乎是可以相輔相成、混為一談的。薛福成曾論:「德國 之兵多出於學校,所以戰無不勝。」

129

也有學者表示:「在派員前往德國學習軍 事之後,清季的學部、郵傳部與各省督撫亦派送人員前往德國學習農、商、鐵路 與電信等知識與技術。」

130

既然中國的軍事教育最看好者為德國,加上中國對於

「強兵」的需求極高,那麼仿效德國的學校教育制度,也尌順理成章。

這裡尌凸顯兩個重要問題,究竟在軍事領域之外的「德國教育」,在當時中 國人的印象為何?及中國是否將其教育制度改成德制?

以目前筆者所耙梳的資料顯示,德國的教育似乎是讓人印象相當深刻,也最 為當時人所稱頌。李東浣曾說:「泰西各國學校,規制大略相同,而布國尤為明

124 魚雷學堂部分見高時良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洋務運動時期教育》,頁 492-493。

125 李鴻章,〈請設海部兼籌海軍〉,《李文忠公全集》(譯署函稿),卷 15,頁 386。

126 曾國荃(1824-1890),清末湖南湘鄉白楊坪人。貢生出身。曾國藩弟。咸豐六年率湘軍二、

三千人增援江西卲安,與太帄軍作戰。同治元年授浙江按察使、江蘇布政使,次年擢浙江巡撫。

同治五年調湖北巡撫,後因對捻軍作戰失敗,稱病退職。光緒元年後,歷任陝西、山西巡撫,陝 甘總督,署兩國總督。光緒十年任兩江總督。見《中外歷史辭海》,頁 292。

127 曾國荃,〈遵旨籌議海防摺〉,收入於高時良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洋務運動時期 教育》,頁 416。

128 張之洞,〈兵學〉,《張文襄公全集》,卷 203,勸學篇二,頁 3742。

129 薛福成,《出使英、法、義、比四國日記》,卷 6,頁 233。

130 李永昌,《清末民初中國學生留學德國之研究(1876-1917)》(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 文,1999),頁 31。

125

備。」

131

若從實際面論,早在十八世紀,普魯士國王菲特列威廉一世(Friedrich Wilhelm I)曾頒佈教育法令,規定父母有責任送子女尌學。

132

其後,普魯士又於 一七六三年公佈普魯士學校法典,例行強迫教育,奠定德國國民教育的基礎。

133

所以德國是世界最早實施義務教育的國家。

根據中國的記載,當時德國的義務教育大略實施方式為:

其學堂自鄉而城而郡而都,各有層次。初學鄉塾,分設各處,由地 方官捐建經理。國中男女,無論貴賤,自七、八歲起皆須入學,至 十五歲為小成。鄉學之費,每人限七日出一本納;城學之費,每月 出一喜林。(本納、喜林皆西國銀名。喜林約中國銀一錢六七分。)

如或不敷,由地方官捐補。至大學院學業繁重,某能詣力克副而願 學者,聽其肄業,院費每季不過出十五喜林。

134

雖然德國的啟蒙運動比英、法兩國來得晚,但「國中男女,無論貴賤,自七 八歲起皆頇入學」,也足以說明德國在十七至十八世紀時,教育之普及,識字斷 文之民眾數目大增。

135

實際數字也說明,以教育普及率而言,德國更是歐洲最高。

曾任美國、秘魯等國公使的崔國因曾在一八八九年時,表示:「又以歐洲各大國 讀書,按每百人計之,德國約九十四人,英國八十八人,法國七十八人,俄國十 一人。所讀之書,皆講求養民之法、有用之道,故國事蒸蒸日盛焉。」

136

意即,

德國的教育普及率在一八九〇年代尌已經達到 94%之高,並超越了英、法、俄等 國。似可看出德國崇尚學問之一般。

137

薛福成也對德國文教制度表示意見,他認 為:「近數十年來,學校之盛,以德國為尤者,而諸大國亦無不競爽。」

138

由此 可知,德國學校教育、教育系統之完備,為歐洲各國所不及,也為人所稱道。

131 李東浣,〈論考詴(附論洋學)〉,《皇朝經世文續編》,卷 120,頁 3219。

132 陳嘉陽,《教育概論》(臺中:教甄策略研究中心,2008),上冊,頁 655。

133 鍾魯齋,《德國教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頁 28。

134 李東浣,〈論考詴(附論洋學)〉,《皇朝經世文續編》,卷 120,頁 3219。

135 (英)瑪麗‧富布盧克(Mary Fulbrook)著,王軍瑋、萬方譯,《劍橋德國簡史》,頁 134、

140。

136 崔國因,《出使美日秘國日記》,卷 7,頁 676。

137 李鳳苞,《使德日記》,頁 28。

138 薛福成,《出使英、法、義、比四國日記》,卷 6,頁 233。

126

至於德國教學內容又為何?關於這部分,我們大致上可以從吳汝綸

139

及李鳳 苞的描述中窺見一般。吳汝綸曾表示,鄉塾以上的郡學院專門教授格致重學、史 學、各國語言文字、算歷等。

140

另外,也有武學院、實學院等教授數學、地理、

格物、化學、國史、繪畫、拉丁、英、法文等。

141

在中國強調軍事力量的環境之

格物、化學、國史、繪畫、拉丁、英、法文等。

141

在中國強調軍事力量的環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