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49發音人詹茂雄:犁田分乾田和溼田,若犁乾田( ta-tshân),用犁擉開(thak-khui)田土之後,才 漚水(au-tsuí),接著擉水(thak-tsuí)。「擉水(thak-tsuí):早期灌溉水不足,田土犁過後,為了不

原在二期稻作收割前撒大菜種子當作綠肥,但樹林農會於民國四十四年

(1955年)自日本取回「紫雲英」(tsí-ûn-ing)種子在本區試種一分地,結果非 常成功,經五年的努力,遍及樹林區各地,每年又與省農會契約生產供應全國適 合種植的地區。54有關紫雲英,《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一)》所述:

「紫雲英」原產中國大陸,為冬季越年生草本豆科植物,莖具葡萄性分枝多,

高達60公~100公分,葉互生為奇數的羽狀複葉;春季葉腹抽出長約10~30公分 的花軸,有著缀紅紫色媟形花,繖形總狀花序。紫雲英性喜溫暖亦適應冷涼氣候,

作為本島冬季主要綠肥極為適合。每公頃種子量10公斤,播種期10月中旬至11 月上旬,於翌年第一期作水稻插秧前二週,整地犁入土中。55

「紫雲英」(tsí-hûn-ing)是水田栽培最優良的綠肥作物,可以改良土壤,

增加有機質。筆者父親在二期稻作收割後亦撒播紫雲英種子。一遍綠油油的紫雲 英,開著一朵朵的紫色花朵,形成一大片花海。花朵淍謝後結成果莢,待成熟後 拔起,一車車載回埕(tiânn)晒乾,全家大小拿著「耞仔」(kínn-á)此起彼落 的拍打晒乾的紫雲英,一顆顆的種子隨著耞仔(kínn-á)聲,掉落在地上。再以

「篩仔」(thai-á)除去雜草,留下種子,送到農會收購或轉賣給收購的商人,

另外賺取微薄的收入。草桿再送回稻田,以火焚之,再以犁翻起底層的土壤覆蓋,

連同稻草根頭翻入泥中,化成肥料,可以添做土壤養分。

「犁」(luê/lerê)是以牛力牽引耕田的農具之一,也是農家最重要的農具。

耒耜是兩種古老的農具,後來耒變成柄,耜變成頭,成為古老複合型農具。其材 質,商代雖已出現青銅農具,但大抵為木質耒、耜,周代青銅耜有所增加,春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簡德源,《台灣省台北縣樹林鎮農會七十年誌》,(台北縣樹林鎮農會.1986.06),頁185

55洪筆鋒總編,《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一)》,農業委員會農家要覽增修定再版策劃委員會,(台 北:豐年社,1995.05),頁380

戰國時代推廣鐵農具,耒耜並未完全合一。56《管子.海王》「耕者必有一耒 一 耜一銚」,耒耜合一,始在秦漢。57

以牛拖引「犁」,人在後面以右手握著犁柄(犁術),左手持「牛索」及「牛 摔仔」操縱。犁自古以來就是農家重要的生財器具,先民來台開墾,農耕方式較 粗放,五甲土地以一張犁來開墾,所以留下了很多有關「張犁」的地名,如「六 張犁」是形容當時這個地方有三十甲田地開墾。犁在臺灣的開發拓史上佔有非常 重要的地位。它是用於翻土、作畦、開溝及培土…其形式、種類因用途有所差異。

臺灣使用犁的種類:在來犁、改良犁、底軟犁、雙面犁、蒸氣犁…。58在來 犁又稱臺灣犁(如圖3-1),是臺灣農村使用的犁,亦為中國使用的「長床犁」,

其流行的年代自明末至民國六十年代。1650年有些先住民開墾土地,已能使用耕 牛,因此台灣犁之引進,最早應為荷蘭治台時期。而明鄭時期之引進,應為兵卒 來台帶入,此乃台灣畜力用犁之始祖。59其特點為(1)犁底長,安定性較好,

但只能深耕10公分左右。(2)翻轉土壤性能低,但能使土壤上昇至較高,宜作 壠。(3)脫下犁鐴可用於豆類之植溝。(4)輕巧,重量為10至16公斤。(5)

構造不結實,因此近來少用於耕墾。

臺灣在來犁的構造(如圖3-1),可分成犁頭、犁鐴、犁柱、犁轅、犁尾、

犁底(犁床)、犁攝、犁術、土治公、象鼻鈎等十部分。犁頭和犁鐴是鐵鑄而成,

象鼻鈎以鍜鐵製成,犁轅使用黃杞、櫸木、樫木、烏心石、相思樹等木材,其他 部分用材為相思樹、赤皮、龍眼樹、九芎。6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徐啟光撰.石聲漢校注,《農政全書校注,(中)》,1979,頁 521。

57李根蟠,〈先秦農具名實考〉《農業考古》,1986,第2期

58臺灣文獻委員會編,陳正祥纂修,《臺灣省通志稿,卷四,經濟志農業篇》,頁82~86。

59陳光輝,〈臺灣傳統犁耕機具發展之研究〉(屏東:國立屏東大學機械工程系,2002),頁55。

60臺灣文獻委員會編,陳正祥纂修,《臺灣省通志稿,卷四,經濟志農業篇》,頁83。

圖3-1 臺灣在來犁

圖片來源:陳光輝,〈臺灣傳統犁耕機具發展之研究〉。部件名稱,參考《臺灣 省通志稿,卷四,農業篇》,頁82

早期樹林區以水田耕作為主,沿用至今的是鐵製的改良犁,主要用於犁田、

翻土、鬆土和分畦。構造上和早期的在來犁類相似,可分成犁頭(luê/lerê-thâu)、

犁壁(luê/lerê-piah)、犁底(luê/lerê-tué/teré)、徛正(khiā-tsiànn)、犁轅(luê/lerê -hn̂g)、犁鉤(luê/lerê-kau)、犁柄(luê/lerê-pìnn)。61

圖3-2 改良式鐵犁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修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發音人詹茂雄:犁分犁頭( lerê-thâu)、犁壁(lerê-piah)、犁底(lerê-teré)、徛正(khiā-tsiànn)、犁轅 (lerê-hn̂g)、犁鉤(lerê -kau)、犁柄(lerê-pìnn)

2、割耙 (kuah-pē)

經犁過且曝晒後的田地,佈滿大土塊,由於田土風化一陣子,必須淹水(引 水灌溉)淹田,浸泡幾天後,「踏割耙」(ta h-kuah-pē)後,讓田土軟瀾,再犁 一次,接著「踏割耙」,讓田水均匀滲透到田土裡。就是把大土塊割碎成細小土 塊。62使用時,農人雙腳分別踩在前後「割耙橋」(kuah-pē-kiâu)即割耙枋

(kuah-pē-pang)上,仼牛在前拖引,利用人的重量及銳利的「割耙齒」(kuah-pē-kí)

的耙鋒,深入割碎田泥,反反覆覆、來來往往的把大土塊變得細碎。本區的農家 會重複踏割耙二到三回,讓田土更細緻。

「割耙」古名「渠拏、渠疏」,耕而後耙,凡耙田者 ,人立其上,入土則 深。63有大小不同的型制,一般是大型方耙,木框帶兩排鐵刀(割耙齒),前排 有七片後排有八片相錯排列。

割耙構造:割耙橋(kuah-pē-kiâu)、割耙頭(kuah-pē-thâu)、割耙齒(kuah-pē-khí)、

牽仔(khan-á)之四部。64

圖3-3 割耙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修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發音人詹茂雄:一期稻作收割後,立即犁田整地,田土不用曝晒。二期收割後,到一期播種,

間隔時間較長,所以有的農人會先犁田,讓田土曝晒風化。

63徐啟光撰.石聲漢校注,《農政全書校注,全三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頁524。

64發音人詹茂雄:割耙的構造分為割耙橋(kuah-pē-kiâu)、割耙頭(kuah-pē-thâu)、割耙齒 (kuah-pē-khí)、牽仔(khan-á)。

有一則臺灣傳統臆謎猜:

四片枋,

一支竹,

兩陣鮀仔魚,

走相逐。

sì phìnn pang , t i t ki tik ,

nn g tīn tai á hû/hîr,

tsáu sio lip/jip。

謎底「割耙」。「四片枋」是指割耙框架,「一支竹」是指框架前頭的一根 竹竿,「兩陣鮀仔魚」用來形容前後排割耙齒,有如兩群鮀仔魚,操作時前後兩 排鐵刀有如相互在追逐。「走相逐」台語「走」是奔跑的意思,相逐是指追逐。

65

3、手耙 (tshiú-pē)

田土經過割耙打碎後,田土仍有高低不平,就是用手耙把高的田土往較低處 耙,兼俱碎土和耙平的功用,讓田土平整。

手耙古名「耖」,疏通田泥器也,上有橫柄,下有列,以手按之,前用畜力 挽行。有一耖用一人牛,亦有二耖用二人牛。66是水田平田耙土器,形狀如而字,

又稱「而字耙」。臺灣農人慣稱「手耙」(tshiú-pē),高0.6公尺,闊約1.2公尺。

手耙齒通常為十三支,長約三十公分似菱形而尖鐵棒。使用手耙則稱為「扞手耙」

6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發音人陳素卿:細漢的時父母定定拿來臆謎猜,佮囝仔玩。割耙齒就是鐵刀,前排有七齒,後 排有八齒,形狀如鮀仔魚。

66 (元)王禛,《農書,卷12》,台北:臺灣商務,1975,頁11。(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別 輯171-175》)

67發音人詹茂雄:扞手耙,有人說成(huānn-tshiú-pē),也有說成(huînn-tshiú-pē)。手耙齒有13齒,

2尺長,寬4尺。

手耙構造分為:手耙齒(tshiú-pē-khí)、手耙柄(tshiú-pē-pìnn)、手耙管

(tshiú-pē-kóng)、手耙跤(tshiú-pē-kha)。68

圖3-4 手耙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修片

有一則臺灣傳統臆謎猜:

痟狗公,

十三齒,

會食塗,

袂食米。

siáu káu kang,

t a p sann khí,

ē t ia h thôo,

buē t ia h bí。

謎底「手耙 」,「痟狗公,十三齒」是指鐵製的手耙,結構是十三支尖齒。

「會食塗,袂食米」用來把田土推匀整平的農具,當然不會吃米。會食塗也有會 作穡。6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發音人詹茂雄、王招財:手耙在構造上本區只分為手耙柄(tshiú-pē-pìnn)、手耙管(tshiú-pē-kóng)

又叫「tshâng-kóng」、手耙齒(tshiú-pē-khí)、手耙跤(tshiú-pē-kha)四部分。

69苗栗縣文化局,胡萬川總編,《苗票縣閩南語 諺語.謎語集》,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2,

頁 137。

4、磟碡 (la̍k-ta̍k)

「磟碡」又作「石鹿碡」《耒耜經》:「耙而後,有磟碡焉。有齒,角爪稜,而 咸以木之,北方多以石,南方用木…。長楕圓形有角爪稜,以石為圓桶,中貫以軸,

外施木匡。」70「拍磟碡」(phah-la k-ta k)就是整地的最後一道工作,以「磟碡」

的滾軸翻滾碎土、攪拌、壓埋稻株、均平犁耙後高低不平的田土。磟碡的操作方 式是農人的雙跤,跨立於前後「磟碡板」即「磟碡橋」上,在前磟碡板綁跤車索,

由水牛向前拖引,磟碡上的「磟碡心」即「磟碡念」上的葉片翻滾拍打,來來回 回重覆幾趟,至少五趟,把整塊田土均勻細平。磟碡急轉彎時,必須利用一根柺 杖形「磟碡鉤」(lak-ta k-kau)勾住磟碡一側轉變方向行進。71

磟碡「曰」字形,碎土、攪拌、壓埋稻株、均平工具,磟碡念是滾筒狀木製 滾軸,上有七片木葉。閩南語叫(la k-ta k),所以有些農友誤以為磟碡心有六片 木葉。

結構分為:磟碡橋(la k-ta k-kiô)即磟碡枋(la k-ta k-pang)、磟碡心(la k-ta k-sim)、

磟碡頭(la k-ta k-thâu)、磟碡榫(la k-ta k-sún)、磟碡甌(a k-ta k-au)。72

圖3-5 磟碡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修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 (元)王禛,《農書,卷12》,台北:臺灣商務,1975,頁16。

71發音人詹茂雄:磟碡踅轉歹踅,著愛用「磟碡鉤」勾,才可以轉彎。

72發音人詹茂雄先:磟碡構造上分為磟碡橋(枋)、磟碡心、磟碡頭、磟碡榫、磟碡甌四部分

5、「磟碡鉤」(lak-ta̍k-kau)

磟碡鉤用來勾住磟碡一側轉變方向行進的工具。

圖3-6 磟碡鉤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修片

有一則臺灣傳統臆謎猜:73

四角上四方,

中央起玲瓏,

張飛騎白馬,

斬死草霸王。

sì kak siông sù hong,

tong ng khí ling long,

tiunn hui khiâ pe h bé,

tsám sí tsháu pà ông。

謎底即為「磟碡」。「四角上四方」是指磟碡的框架。「中央起玲瓏」是指 中間像楊桃的「磟碡念」即「磟碡心」。「張飛騎白馬」用來形容農人跨立踏在 前後磟碡板上。「斬死草霸王」形容磟碡用在水田的碎土、攪拌、埋沒稻株及均 平田土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曾阿香口述 (宜蘭縣礁溪鄉龍潭村環湖路 60 號 ) 林碧珠收錄

6、「捋筒」(lua̍h/luā-tâng)

「概捋筒」(kài- lua h/luā -tâng)就是拍磟碡後均平田面,使用的「捋筒」。在 長條的杉板中央釘了「鐵圓鉤」就是「捋筒空」(lua h/luā -tâng-khang),手耙(tshiú-pē)

「概捋筒」(kài- lua h/luā -tâng)就是拍磟碡後均平田面,使用的「捋筒」。在 長條的杉板中央釘了「鐵圓鉤」就是「捋筒空」(lua h/luā -tâng-khang),手耙(tshiú-p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