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牛鼻環(gû-phīnn-khuân)

「牛鼻環」(gû-phīnn-khuân)人們為了駕馭牛,牛從小就要「貫鼻」(kǹg-phīnn),

就是在牛鼻上穿孔,扣上牛鼻環,又在鼻環上綁牽牛的「牛索」(gû-soh),由於 鼻肉脆弱,一拉就痛,才能就範和聽話。聽命主人向東向西,從事農耕和運輸。

俗語說:「牛頭不拎拎牛尾」(gû-thâu m lîng lîng gû bé/bér)意思是說只要拉住鼻 環上的牛索,牛就會乖順跟著走。

圖3-68 牛鼻環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2、牛喙罨 (gû-tshuì-lam)

用竹篾編成的孔目狀,套在牛嘴上。因牛見青就食,166在田園耕作時,往往 會邊耕邊吃,影響工作,所以在從事耕作時必須套上,防止一邊拉犁一邊吃兩旁 的農作物。

圖3-69 牛喙罨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6樹林發音人陳成、王裕興、詹茂雄、陳賢國:「牛見青著食,無管是稻仔、草仔、青菜…攏食。」

3、枷車 (ka-tshia)

「枷車」(ka-tshia)又稱「跤車」(kha-tshia)是指牛擔仔(gû-tann-á)、牛 牽胸(gû-khan-hing)和後撻仔(āu-that-á)三件器具。167

「牛擔仔」(gû-tann-á)牛擔又稱牛軛,有木製和竹製。以木頭削成弦月 形,樹林地區都是此類。若是竹製,利用竹子萌芽時得用一個模具,套在嫩竹上,

「調」(tiau)成凹型,剛好可以放在牛頸上。兩端微微反向彎曲,用來繫著繩 索向後拉到「牛後撻」,以利引犁拖耙。在拉車時,兩端則紮綁在車轅上。168

「後撻仔」(āu-that-á)又稱「牛後撻」,是一根長方體的橫木條,中間有 一個圓鐵環,犁就扣勾在這個鐵環上,便於連接牛、犁。木條兩端各綁一條繩子,

再繫在牛擔的兩端,拉犁耕田時,無論前進或轉彎都能活動自如。169

「牛牽胸」(gû-khan-hing)牛在耕田拖犁或運輸拉車時,肩上的牛擔容易 滑落,所以須在牛隻的胸繫上牛牽胸來固定牛擔。

圖3-70 枷車(指牛擔仔、牛牽胸、後撻)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7發音人王招財:枷車是「牛擔仔、後撻仔、牛牽胸、牛索」規套。

168邱淵惠,《台灣牛》,台北:遠流出版,2003,頁72。

169郭安,《台灣月刊》〈回首來時路—傳統農具巡禮〉,205期,2000,頁86。

農夫為了讓慢牛加快腳步,就一邊揮著「牛摔(捽)仔」(gû-sut-á)就是 牛鞭,在藤條或竹子尾端綁上繩索,用來趨策、指揮牛隻前進。農夫為了讓慢牛 加快腳步,就一邊揮著牛摔仔,一邊喊「huàm!huàm!huàm!」。170

4、牛鈴仔 (gû- lîng-á)

「牛鈴仔」(gû-lîng-á)通常掛在黃牛脖上。在拖車或犁田時,牛鈴仔隨著 牛隻搖動而發出聲音,提醒他人小心注意。另外,若放牛吃草的時候,牛走失,

主人可以依循聲音找回來。農夫戲說黃牛愛打扮所以才掛上牛鈴。在牛墟場上,

牛販為了討喜買主,特地用來裝飾牛隻。171

圖3-71 牛鈴仔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5、牛灌管 (gû- kuàn- kóng)

牛是早期農家非常重要的成員,生產的主力。在牛隻生病,牛會食慾不振,

就用「牛灌管」(gû- kuàn- kóng)來強迫牛隻食取飼料。用竹筒上端斜砍成圓 形的灌口,竹節為底的餵食器。17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0 發音人陳賢國:自己也犁過田,父親犁田時一手握著犁,一手拿著牛摔仔,還邊喊著huàm!

huàm!huàm!

171 邱淵惠,《台灣牛》,台北:遠流出版,2003,頁73。

172 邱淵惠,《台灣牛》,台北:遠流出版,2003,頁73。

圖3-72 牛灌管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6、牛鞋 (gû-ê/erê)

台灣早期鄉間的道路都碎石路,赤牛走在碎石路上牛蹄容易受碎石戮傷,或 走在水泥路和柏油路亦容易磨損。因此為了保護牛蹄,為牛準備「牛鞋」(gû-ê/er ê),以便牛載重致遠時穿載。但本區水牛並沒有穿「牛鞋」。

7、牛車(gû-tshia)

牛車臺灣古時候稱為「荷車」,荷治中葉,在爪哇有一位中國首領蘇鳴崗在 荷人獎勵下有計劃有組織的來臺經營農業,自爪哇或南洋地區引入「板輪牛車」

具有可能性。又稱「板輪」因用木板做輪子,無軸與輻之分,製造簡單,使用方 便。西元1671年至1683年在臺灣的使用很盛行。日明治41年(西元1908年)仍分 佈臺灣每個角落,後來受到臺灣總督府頒布「荷車取締規則」禁令的影響,板車 漸被「鐵皮輪」牛車取代。牛車可用來載運稻穀、地瓜、雜糧…,民國七十年代 後,中北部已很少見,南部沿海地區偶爾看見「牛車」。173樹林地區很少看見「牛 車」,使用不普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3簡榮聰,《臺灣傳統農村生活與文物》。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頁97-101

3-73 鐵輪牛車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8、rear car(lī-á-khah)

稻穀晒乾入倉,留下全家足夠吃得量,再用「布袋」一袋一袋裝好,放入「rear car」(手拉車)裡,以人力拖引到農會,糶乎農會。本區使用的手拉車大多為 中、小型。小型者可以掛在腳踏車後方拖引。中型者用人力拖引,雙手握轅木,

掛背帶於肩膀拖拉。174筆者家則使用「三輪車」載到農會。農會收購的稻穀度數 要在13度以下。

圖3-74 三輪車、手拉車 圖片來源:筆者收藏、拍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4 發音人詹茂雄:柑園地區用手拉車 (rear car)來運曝焦的粟。筆者家中用三輪車來載運粟仔。

第七節 小結

樹林區的地形是大漢溪河岸平原和丘陵地形,早期是北臺灣重要的稻米生產 區,訪查當地農家大部分以水田耕作兼雜糧種植,所以傳統農具的調查研究,偏 重水田農具詞彙。且按照耕作步驟,從整地耕作、播種插秧、除草捕蟲、灌溉施 肥、收成入倉、搬運役畜,有次序的把傳統農具詞彙的講法和文化含意深入探討。

樹林區從早期的農業社會,步入工商業社會,農田、農業人口至今日不到千 人,且國59年7月18日才將山佳之農事推廣中心改為農業機械化推行中心開始服 務農民。175農戶將傳統農具閒置家中的柴架間或屋簷下,甚至屋外,任其腐朽。

所以再田調中發現耆老們,因年代久遠而對傳統農具的閩南語詞彙已淡忘,所以 採錄上有很多瓶頸,需輔助文獻資料,探究出真正的農具詞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5樹林市農會,《樹農九十年誌》,頁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