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回溯樹林地區在荷治與明鄭時期,貿易以米、甘藷、甘蔗等農產品,及鹿皮、

鹿角、鹿脯等土產為主。乾隆時期漢人進入開墾,開陂鑿圳、水利灌溉便利,帶 動農業發達,自由貿易蓬勃。日治50年期間,推動品種改良、土地開發、水利措 施等,使得傳統作物稻米、甘藷、茶、柑橘及藺蓆品質佳、產量大,亦改進農產 品及加工品的技巧和奠定工業基礎,如樹林酒廠,設備完善、產量高,品質優良,

堪稱全台之冠。

光復後,民國40~50年,隨著政府土地政策的改革,使得本區投入農業人口 和耕作面積大增,不管是稻米,還是雜糧作物(甘藷 、小麥、高梁、大豆、玉蜀 黍)和特用作物(茶、三角藺、落花生、山葯、黃麻)、蔬果的收穫面積、生產量都 有詳實的記錄。在農業改良上,樹林是首要的示範區,試作成功進而推廣到全臺 各地。

民國50年後,因本區農業發達,帶動了工業的發展,經濟快速成長,經濟型 態由農業轉成工業,大小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到處林立,到處擴張,使得耕作面 積大減,原本的農業大區變成工業大鎮。傳統人力密集的農業耕作和農作物,幾 乎消失,由於耕地面積的零散,轉為經營低密度、高價值的園藝作物或有機蔬果,

把農地發展成觀光蔬果園和市民農園、休閒農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台北縣樹林鎮農會,《臺北縣樹林鎮農會七十年誌》〈臺北:樹林鎮農會,1987,06〉,頁 186。

46發音人林宏謀(現職樹林農會秘書):本區的農業特色,配合農業改良場,推廣農業,都由本區 開始。熱心農友多,樂於配合農會,當作示範區。如成立農業機械化中心、育苗中心…。

第五節 樹林區的語音系統

樹林地區早期的移民以來自泉州居多。音韻系統,以祖籍泉州之老年層的發音人 為主。本節分別以音、韻、調加以討論。

一、 聲母系統

樹林腔的聲母共有十七個(包括零聲母),發音人有偏台北泉腔為 14 個音位;偏 安溪偏泉腔則為 15 個音位。以下分別就聲母表、聲母舉例及聲母說明三種方式 介紹:

(一)聲母表

發音方法

發音部位

塞音 塞擦音 鼻音 邊音 擦音

清音 濁音 清音 濁音

濁音 濁音 清音 不送氣 送氣 不送氣 不送氣 送氣 不送氣

唇音 p ph b m

舌尖音 t th ts tsh j n l s 齒音

舌根音 k kh g ng

喉音 h

零聲母 6

p :播 pòo、耙 pê、柫 put、壁 piah、扁 pínn ph:拍 phah、披 phi、冇 phànn

m:毛 mn̂g、扌毛 mau b:米 bí、尾 bé、挽 bán

t:鋤 tû、碡 ta k、稻 tiū、筒 tâng th:頭 thâu、塗 tôo、竹 tik

n:年 nî、娘 niâ、瀾 nuā

l:籮 luâ、捋 lua h、磟 la k、犁 luê/lerê、爪 liáu j:日 ji t、抓 jiàu、逐 jip、爪 jiáu

ts:船 tsûn、水 tsuí、栽 tsai tsh:手 tshiú、草 tsháu、粟 tshik s:駛 sái、挲 so、掃 sàu

k:割 kuah、概 kài、鉤 kau、鼓 kóo、耞 kínn kh:環 khuân、薅 khau、跤 kha

g:牛 gû、挾 gia p、笒 giám ng:秧 ng、雅 ngá、黃 n̂g

h:扞 huānn、轅 hn̂g、風 hong、岸 huānn、荒 hng 6:阿 a、挨 e、烏 oo

〔p、t、k〕是不送氣的清塞音,發音部位分別在雙唇、舌尖、舌根。

〔ph、th、kh〕是送氣的清塞音,發音部位分別在雙唇、舌尖、舌根。

〔b、g〕是塞濁音,發音部位分別雙唇、舌根音。

〔ts〕是不送氣的清塞擦音,發音部位在舌尖前。

〔tsh〕是送氣的清塞擦音,發音部位在舌尖前。

〔s〕是清擦音,發音部位舌尖前。

〔m、n、g〕是濁鼻音,發音部位分別為雙唇、舌尖前、舌根。

〔l〕是舌尖後濁邊音。

〔j〕是舌尖濁塞擦音。

〔h〕是清擦音,發音部位在喉部。和不同的元音結合會產生不同的音值。

〔6〕是在發元音時會產生一種緊喉的感覺。拼寫時不標示。

由於 b/m、l/n、g/ng 互補,從傳統十五音來看,樹林泉腔有「l」、「j」故有十五 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