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區村莊,是先民每開闢一處便為其命名,根據自然特徵或人文意義所給予 的命名。所以在地人士對各村莊的稱呼,如下:11

「山仔腳庄」 (suann-á-kha-tsng)此名是開拓之時住民都居住在山之麓 ,逐漸形 成部落,所以有「小山之麓」的意思。合併山仔腳庄、橫坑仔庄、太高坑庄、

中坑庄及蓋淡坑庄成一庄。現今里名東山、中山、山佳 。

「石灰坑庄」(t i h-her-khinn- tsng) 將原石灰坑庄和斗片頭庄合成一莊。是 石灰石的產地,嘉慶年間,魏少在此地開採石灰石而得名。日治時期開採煤 礦,以山佳火車站為轉運站。現今里名樂山、東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樹林市公所,《樹林市志》,(台北:樹林市公所,2001),頁 40。清同治淡水廳志卷三。

10《臺灣全志》—卷二土地志,地名篇,290 頁。

11古舜仁,陳存良譯,《台北州街庄志彙編(下)》,(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06),頁 373-374

「崙仔庄」(lun-á-tsng) 崙仔為大漢溪沖積地帶,溪中稍高浮洲之地, 依照土 地實況而命名。現今地名北園 。

「三塊厝庄」(sann-tè/tèr-tshù-tsng)早期一間住家叫一塊厝 ,本地開拓之時有 三戶住家,因而得名。現今里名三塊厝庄 西園、北園 。

「石頭溪庄」(t i h-thâu-khue/khere-tsng)或(t i h-thâu-khere-tsng)將柑園、上石頭 溪庄及田尾合併成一庄。位於大漢溪和支流三峽河之間,沿河卵石堆積,而有 此名。現今里名柑園、東園、北園 。

「坡內庄」(pi-lāi-tsng)當初在山麓築陂 (水澤大池)儲山泉雨水灌溉田地,後 來陂荒廢成田地,故稱「陂內坑庄」。現今里名坡內 。

「潭底庄」(thâm-tué/teré-tsng)因地勢低漥,排水差,遇大雨常淹水數尺,平 時露出大部分可耕之地,早期是樹林最繁榮之地。現今里名潭底、樹人、文 林、保安。

「三角埔庄」(sann-kak-poo-tsng)埔是荒蕪未開墾之地。地勢略成三角形叫「三 角埔」。 故稱此地「三角埔庄」。現今里名三多、三興、三福、三龍 。

「猐仔寮庄」(khiunn-á-liâu-tsng)開拓當時,住民獵山猐於山谷間蓋山寮暫住,

故命名為「猐仔寮庄」。現今里名羌寮、金寮、光興 。

「圳岸腳庄」(tsùn-huānn-kha-tsng)乾隆 31 年(1766 年)張沛世、張必榮開築永 安陂圳,(今新莊陂圳),住民沿著圳的兩側聚居,因而命名。現今里名圳安、

圳福

「彭福庄」(phînn-hok-tsng)以乾隆時期廣東籍彭姓客家人最先進入開墾,是 以彭姓同親族為主形成的村庄,因而命名「彭厝庄」(phînn-tshù-tsng),是樹

林較早開發的地區。現今里名樹福、樹北、樹興、樹西、樹南、樹德、彭厝、

彭興、彭福、樹東 。

第二節 樹林區的地理概況

樹林區的地形長期受到山脈和水流影響,呈現不規則之長塊形,南北較長 而東西較狹,地形西北高且西南低。地處臺北盆地之西南部邊緣,東北方距臺 北市中心約十公里,位於新北市之西側。其西北依憑山子腳山塊(龜崙嶺丘陵),

南有大漢溪流經境內,自然形成西北山仔腳山塊丘陵及東南方為河岸平原12

圖 2-1 樹林區境內各里地形分布圖 資料來源:《樹林行政區域圖》樹林市公所,20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樹林公所,《樹林市志》,(台北:樹林市公所,2001),頁 109。

樹林區在行政區的界線上,西北邊沿著山子腳山塊(龜崙嶺丘陵)之稜線及 塔寮坑溪,與桃園縣龜山鄉接壤;東方隔著大漢溪和板橋區相望,東南以大漢 溪、三峽河與後村圳為與土城區相緣;北方有新莊區,以塔寮坑溪、後村圳及 潭底溝之部分水道相隔;西南方以石灰坑山南側之東南向山脊及大漢溪接鄰鶯 歌區;南方與三峽區以舊時之桃仔腳圳和三峽河相望。13清代時期樹林為容易 淹水的沼澤地區。日治時期開闢本地為耕地。

圖 2-2 樹林區地形分布圖 資料來源:筆者參考樹林市志繪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樹林市公所,《樹林市志》,(台北,樹林市公所,2001),頁 109。

第三節 樹林區歷史沿革

樹林區原為龜崙社先住民所居住之區域,(龜崙社屬桃園臺地平埔族的一支),

較居住在平原地區的平埔族漢化程度低,明鄭成功來台後,始漸開發。考查史前 遺址推測龜崙社,以龜崙山脈兩側為據點,西南延伸至桃園、龜山,東南方進出 大湖、鶯歌、山子腳、樹林平地,所形成的部落。由樹林地區 6 處遺址出土的文 物,證明早期在此地生活的原住民,農耕開墾發達,他們砍柴焚燒,灰燼當作肥 料,等待土地肥沃再種植農作物,二至三年後再換地,砍柴焚燒,創造出各種農 具與製造技巧,並發展出部落向四方遷徙的特性。14到漢人移住臺灣才有改變。

以下就明鄭時期至民國時期的管理和地方制度做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