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乘是「個別修行」,而非「順進」

第五章 自凡晉聖,由權入實──法雲的修行乘位次第論

第二節 三乘是「個別修行」,而非「順進」

經過上節的爬梳,可以看到法雲此處架構上尚有一點未明,即三乘到最後,

二乘必發菩提心成為菩薩再進而為「一佛乘」,並且,雖然解脫之義齊一,三乘 有個同樣的高度基點,但畢竟果位還是有別的,而且有一層更勝一層的意味。那 尚在「有學人」修行之位的時候,究竟是要由聲聞晉位為緣覺再由緣覺晉位為菩 薩,這樣的「順進」修行方式,還是三乘是各自晉入一乘呢?

108

(一)大乘菩薩的乘位系統

這個問題,除了前面的章節,已隱然揭示法雲認為佛陀是應眾生根器不同、

不同,而開三乘分別教的意思以外,事實上法雲在判分乘位時,他很明確地將大、

小乘分為兩套系統,除了上節所見主要以小乘四向四果來概括三乘以外,他還有 應經解釋一套「菩薩」的乘位系統:

復小千國土下此是第二寄損生授果地記,所言果地記者,此中皆舉果以明 損生,此是但人解此損生不同,今且就一家所習,從七地至金剛心,凡有 九品作損生之義,但煩惱是生因,七地以上果報無有期限難可得判,只就 斷煩惱品數百千萬種,今就一種作義。

從七地以上至金剛心斷煩惱凡作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也。中上、中中、

中下也。下上、下中、下下也。何者?七地所斷者作二品上品上中品,八 地所斷者作二品上下品中上品,九地所斷者作二品中中品中下品,十地所 斷作二品下上品下中品,金剛心所斷者作一品下下品,此九品煩惱皆得生,

故言九生也。

若依十地解忍者,地地之中各有三忍,今欲消此經文,故七地以上各有三 忍,六地菩薩聞壽量之說得登七地下忍,即斷一品煩惱,所餘八品為八生 作因,故言八生當得菩提。七地下忍菩薩聞說壽量得登七地上忍,于時即 斷一品煩惱即損二品生,即七生當得菩提。七地上忍菩薩聞說壽量進登八 地下忍,于時即斷一品煩惱已損三品生,餘有六品煩惱,即是六生當得菩 提。八地下忍菩薩聞說壽量進登八地上忍,于時即斷一品已損四品生,餘 有五品即是五生當得菩提。八地上忍菩薩聞說壽量進登九地下忍,于時即 斷一品煩惱已損五品生,餘有四品即是四生當得菩提。九地下忍菩薩聞說 壽量進登九地上忍,于時即斷一品已損六品生,餘有三品煩惱即是三生當 得菩提。九地上忍菩薩聞說壽量進登十地下忍,于時即斷一品已損七品生,

餘有二品煩惱,即是二生當得菩提。十地下忍菩薩聞說壽量進登十地上忍,

于時即斷一品煩惱已損八品生,餘有金剛心所斷一品煩惱,即是一生當得 菩提。但文句略,故從八生仍超至四生也247

247 《大正藏》,冊 33,頁 672 中-下。

109

此段是為了詮解《法華經.分別功德品》:「復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八 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四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四生當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三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三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有二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二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一四天下 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248這看似一生比一生更近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段落,法雲解釋這是寄「損生」授「果地記」,並言這個

「損生」,向來每個經家有不同的詮解。但今天能夠見得,早於法雲之前的《法 華經》注本,只有道生之本,而道生並無所謂的「損生」分判,在其他同近期的 經典也未得見,反倒是後世智顗,發揚了「增道損生」之義,從此變成天台學說 中很重要的一個體系249。如此說來,《法華經義記》此段所記「損生」之義,很 可能是現今所見得最早的「損生」系統。

法雲先言明他的「損生」系統,是由七地菩薩開始,以至最後發金剛心出離 於三界,有「九品」損生,七地以上果報無量難判,但煩惱是受生之因,故就如 同阿羅漢盡斷正使可不受後有一樣,這「九品」損生,法雲把它判在了「斷煩惱」

之上;意即九生,每一生斷一品煩惱。九品煩惱分別為:上上、上中、上下。中 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法雲判為從七地以上,每一地可斷二品煩 惱,發金剛心時,可斷最後一品下下品煩惱。這種每生斷煩惱的損生系統,在大 乘經典中少見,反而很近似阿毘達摩一系論典所言的修行方式,如《阿毘達磨俱 舍論.分別賢聖品》所言:「如所斷障一一地中各有九品。諸能治道,無間解脫,

九品亦然。失德如何?各分九品。謂根本品有下中上,此三各分下中上別。由此 失德,各分九品,謂下下、下中、下上。中下、中中、中上。上下、上中、上上 品。應知此中下下品道勢力能斷上上品障,如是乃至上上品道勢力能斷下下品障。」

250但《阿毘達磨俱舍論》此處九品斷惑,乃是配合小乘二聖的修行乘位,並非大

248 《大正藏》,冊 9,頁 44 上。

249 如《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神寶記》:「歎清信女亦具十地功德,於此始開十地三生之說。

不出始中,終歷於十地,共成三十生,所謂『增道損生』是也。」(《大正藏》,冊 33,頁 295 上。)《妙法蓮華經玄義》:「『增道損生』意在於此。四十一地,皆有十法也。若就妙覺亦九亦 十。何者?中道智慧乃是損生。生既未盡,故有諸地生滅不同,妙覺損生義足,最後那得論報!

故云:唯佛一人居淨土,三十生盡,等大覺,無後有,生死煩惱盡故。」(《大正藏》,冊 33,

頁 695 上-中。)菩薩一住地有三生來修,故至十地最後生死煩惱滅盡,不受後有時,是損三 十生已盡,而智顗判為只有佛能住於三十生盡的淨土。

250 《大正藏》,冊 29,頁 123 上。

110

乘菩薩的系統,並且所斷惑的方式,也與法雲循序漸減式的方式有所出入。

法雲不只用了小乘系論典的斷惑系統,來搭配損生之義,還試圖將之結合忍 位系統詮解。為了配合經文,故也將忍位計算判為入於七地開始,從七地以上,

各有三個忍位,並分成「上忍」和「下忍」,每一地的菩薩,只要聞佛壽量之說,

斷一品煩惱,便可晉一個忍位,每晉一個忍位,就是損一生。從六地菩薩聞說壽 量之說,斷一品煩惱,得晉七地下忍位開始,到最終十地上忍位,共須損八生,

斷八品煩惱,在損第八生時,餘有金剛心可斷最後一品煩惱得證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故從七地起,言「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最後十地忍位時,

言「一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法雲這樣的菩薩損生乘位系統,除了有顯著的大、小乘學說混用的痕跡以外,

說是為了配合經文來詮解,毋寧說是他依著經文建構個人的思想體系更為合適。

因為,「忍位」的系統,在法雲的思想體系裡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忍位即是「不 退轉」、「不退失」之位,無論大、小乘,其實都有忍位的說法,表示對佛法「信 忍不移」之義,這是法雲除了在同發金剛心,出三界得解脫,這齊一之義外,所 揭示的另一三乘齊一的基點。在此先看法雲怎麼談菩薩的「不退」:

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此是第三談其階位。但此中所談,據八 地已上,明此諸菩薩居在不退位中。

夫退有三種:一者位退、二者行退、三念退。自六心以還(以前)輕毛位,

信首五根未成,遇惡友時能斷善根退入惡流,故稱位退也。第二、從七心 以上訖六地以還(以前),詺為行退,正明入忍之行有退失也。第三、七 地一地呼為念退,正明二諦之念不恒,故言念退。

然退之中亦有不退之義。何以知之?夫一善染神,歷劫不杇,是習因之義 不亡,招樂之義不失,應非是退;但六心以還,唯有一善染神不退。復有 三種退義,即是位退、行退、念退,是故不得受不退之名也。又七心以上 六地以還,亦有不退之義,位登信首五根不復流轉,乃至初地以上六地以 還,心會無相之境,意入二諦之中。……所以不受不退名者,但位雖不退 猶有兩退之義:一明入忍之行相似無漏無得而失,二明二諦之念不恒現在 前,是故受行退之名也。七地菩薩位登初忍實無退失,入忍諸行興心即得,

但雜相煩惱未盡,猶有出入觀異,致令二諦明解不恒現在前,故受念退之

111

名也。

今明八地以上菩薩永絕下地三種退義,位登法流長不出觀,念念皆明豈有 念退?所以爾者,有其二義:一明位登此地不復進退學,二明枝惡未盡,

唯斷根本也251

這段詮解所依的經文,是《法華經.序品》之初,詳列聚於王城四眾的段落,其 中值得注意的是,法雲依《勝鬘經》所判分的三乘無學人,其中的「大力菩薩」, 正好出現在此處列菩薩眾之中,法雲順著經文所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

252判為定是八地以上,居於「不退位」的菩薩。這樣一解,除了把《勝鬘經》跟 十地菩薩的系統架接上以外,正同時是把二乘極果,拉抬到跟八地以上菩薩同列 的一處,即皆屬「不退轉」之位。

(二)「退」與「不退」之義

是故後續法雲定然要談他所謂「退」與「不退」的重構之義。其言六心之前 的「退」有三種:「位退」、「行退」、「念退」。「六心」以前,是一個所謂的「輕 毛位」,「信首五根」未成,遇到惡知識時,便容易斷善根,與惡為伍,所以稱之

「位退」。而「七心」以上,到六地晉七地入忍位以前,因為尚未入於忍位,仍 有可能退失,故名之「行退」。此正合其損生忍位的判法,從六地以上開始可入 忍位。到了七地,正式入於忍位,此位並非真正行為或階位上的退轉,因為只是 對於「二諦」的理解,沒有堅定的恆念,所以稱之「念退」。

這三種退,主要是為了說明「退」與「不退」,其實也非絕對的二分法。法

這三種退,主要是為了說明「退」與「不退」,其實也非絕對的二分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