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門後「金像」,邁向「常住」──法雲的常住觀與判教

第二節 常住之身觀

上節已明在眾生受身以前,便已有一神明之體的存在,常住不會斷滅。然則,

那到底法雲所謂的終極解脫──門後的金像、唯一的佛果是什麼?既已有神明之 體這樣常住不會斷滅的存在,又何須證佛果,佛果與神明的差別何在?又,在今、

昔因果六對中,明言今日之果體義較廣,是廣在今日無為果不只斷「分段生死」, 還斷「變易生死」;阿羅漢得昔果時,三界內的身報已盡,唯餘神明之體,神明 之體又不可斷滅,那三界外「變易生死」斷的到底是什麼呢?

從上節所言,佛陀亦有「神解」來看,「神解」的「用」義,即是佛智權、實 鑒照的化用,這麼說來,這個神明之體於佛之時,已近於無所不圓的完滿智慧,

既照實相如如,復能應機曲照化物。因此「智慧」很可能是在解脫身滅,不復有 形體之後,復存於神明之體,而神明之體依然能發用之。是以在〈序品〉一段,

列出眾菩薩之時,有人提問法雲:「八地以上唯有智慧,云何有身?」認為到八 地以上的菩薩,已身報盡斷,不復受生,只餘智慧,《法華經》此處又怎麼會列 出有形體的眾菩薩在佛前等候聽法呢?法雲是這麼回答的:「本談應身,豈有實 報?」288他是用「應身」來回應提問者的問題,八地以上,其實是沒有身報的,

但可以有「應身」。然在上章第三節菩薩的「損生」架構裡,八地菩薩開始算起,

到發金剛心以前,明明還有「六生」,要斷六品煩惱。這「六生」又是怎麼回事 呢?是不是所謂的第二種生死、三界外的生死──「變易生死」呢?則這個「應 身」在法雲的思想體系裡到底是什麼樣的概念呢?已知「分段生死」,指的是斷 生死輪迴之身,那麼,「變易生死」斷的是不是「應身」呢?故而以下將先處理

「變易生死」的問題。

關於「變易生死」,在《法華經義記》裡,只兩處提及,並且未作直接的解 釋,但可從比對中推敲出一些訊息:

一解言生死有二種,一者三界分段生死,二者是三界外無明住地變易生死,

288 《大正藏》,冊 33,頁 581。

133

分段之苦交切厭心則顯,變易之苦比於分段此苦則微。且自昔日三乘教不 說有無明住地之苦,就昔教既不說有此生死之苦,則於是苦無有厭心,故 言貪著289

從此段中,可確知:1. 分段生死是「三界內」的生死,而「三界外」,「無明住地」

的便是變易生死。2. 分段生死在生死交替之時,會有許多的「苦」,致使眾生之

「厭離心」會相當顯明,而變易生死較之分段生死的苦,顯得較輕微(厭離心亦 當較輕)。這樣看來,法雲所謂的「變易生死」,是在三界之外的,而且是跟「無 明住地」(根本煩惱)綁在一起說,因此八地以上菩薩,那六生加上金剛心所斷 的七品煩惱,很可能就是在變易生死的階段,斷無明住地煩惱,此階段是實無身 報之生身的,也因此不用受捨離生身之苦,加上昔日三乘教時,佛陀並沒有說言 身報已盡,出三界之外,還有無明住地煩惱之苦,所以昔日三乘,自當認為我生 已盡,我不受後有,已斷盡分段生死,就認作是解脫了,於此處之苦無厭離之心,

反倒貪著於此處,不能向進終極的解脫。

對照上章法雲所架構的修行論來看,此段解釋了無學人明明具備得出三界盡 智、無生智,具備出三界外的資格,卻被判為尚未得「極果」的問題。所謂二乘 的分別狹劣之心,是指此段中可見的二乘雖不再有受身捨身之苦,卻對「無明住 地」這根本煩惱之微苦也不再生「厭離心」,反使其貪著於已得之三乘小果,不 再想要進前向入「金像」;這就是阿羅漢雖然已智照,但猶有習氣未斷,此未斷 的習氣即是指對三乘小果的貪著,因此不是真正的解脫。若以實理來說,阿羅漢 則尚有無明住地煩惱未盡,自然不能名作「解脫」。又,法雲此處似乎隱有三乘 無學人在改心向大乘,得作菩薩(因為本來其實都是內秘「菩薩行」,只是外現

「聲聞相」)290之時,就通通歸入八地菩薩以上的修行之路,因為出三界之外後,

三乘本無分別,早無身報之生身,而四住煩惱已斷,要更上斷無明住地煩惱。

也因此法雲在另一處又說「但生死有二種,然分段中苦惱深重,是故三乘方 便引汝令離炎灼之苦,唯盡分段生死,未盡變易生死,故言但也。復應進斷變易 成無上道,豈應止此灰身滅智,故言而實不滅也」291原來佛陀開設方便,很大的

289 《大正藏》,冊 33,頁 606。

290 可參上章第三節所論。

291 《大正藏》,冊 33,頁 630。

134

一個原因是在分段生死中,苦惱既深且重,所以開設方便,令眾生暫離像炎灼般 的痛苦。得以斷去身報輪迴的分段生死後,其實尚未斷變易生死,正確的路途應 該要再進斷變易生死,不是真正在出離三界之後就灰身滅智的涅槃,因此說「實 不滅」。結合神明之體實不滅、八地以上菩薩仍餘智慧來說,出三界之外,餘留 的就是這二者,之後的修行,以法雲的說法,很可能就是再將根本無明,轉為圓 滿洞照實相的智慧。

既然說「變易生死」其實只是由於「無明住地煩惱」猶在,所以仍有生死流 轉之義,但此時其實已無實際意義上的「身」,那麼,「應身」究竟是不是所謂的

「變易生死」呢?這個問題,在《法華經義記》裡已經無法找到更多的線索,只 能藉助其他經論的資料來推判:

言分段者,六道果報,三世分異名為分段。分段之法,始起名生,終謝稱 死。言變易者,汎釋有三:一者微細生滅無常,念念遷異,前變後易,名 為變易。……二者緣照無漏所得法身,神化無礙,能變能易,故名變易。……

三者真證法身隱顯自在,能變能易,故言變易。變易非死,但此法身,未 出生滅,猶為無常死法,所隨變易身上,有其生死,名變易死。……分段 生死,《勝鬘》亦名有為生死;變易生死,《勝鬘》亦名無為生死292

後世淨影寺慧遠(523-592)的《大乘義章》對這兩種生死的解釋相當清楚。他說 分段生死之所以受名,是因六道果報要經三世之分異,故名「分段」,而分段之 法,是起於生,終於死,故受「分段生死」之名。「變易」則歷來有三種釋說:1.

是細微的念頭生滅無常,念念遷異,前變後易,故名為「變易」。2. 是智慧已緣 照無漏法所得的法身,能神通變化無礙,能變能易,故名「變易」。3. 是真證法 身隱顯皆自在義,能變能易,故名「變易」。此變易非「死」,但此法身其實尚無 出「生滅之法」,還是「無常死法」,故在所謂的變易身上,仍有生死之義,就此 處來說「變易生死」。而淨影寺慧遠此處提及這兩種生死,在《勝鬘經》裡又名 作「有為生死」與「無為生死」。

對照法雲所判八地菩薩來看,則八地菩薩已常照二諦,能使二諦恆現於前,

入於「恆不退」之境,淨影寺慧遠所言之第一義尚有念念遷異變退,自然不符法

292 《大乘義章》,《大正藏》,冊 44,頁 615。

135

雲所說。第二義已證無漏法,得無漏法身,然法雲所言八地菩薩,尚須六生加上 金剛心斷七品煩惱,明顯仍未能說入於無漏法。因此第三義,已能真證法身是隱 顯皆得自在之義,卻尚有煩惱未盡,仍有意念相續之業報,實未出「生滅之法」, 是仍有生死之義的法身。此當最符合法雲的架構,八地菩薩此時的「應身」,仍 是尚未證得真正無漏法的無漏法身,仍有意念相續業報的應身,即「變易生死」。

又,對照《勝鬘經》所言:「無為生死,……如來應等正覺,於無作四聖諦 義事(有注又作「知」)究竟。以一切如來應等正覺,知一切未來苦,斷一切煩 惱上煩惱所攝受,一切集滅,一切意生身除,一切苦滅作證。世尊,非壞法故,

名為苦滅。所言苦滅者,名無始、無作、無起、無盡、離盡,常住自性清淨,離 一切煩惱藏。世尊,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成就說如來法 身。世尊,如是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293變易生死,到最後階段 時,亦可稱「無為生死」,是如來應等正覺,在無作四諦上知究竟,也就是法雲 所說的智證「八諦」(加上三界內已證的四諦)的境界。到了這個境界,已斷一 切煩惱根本,連「意生身」也不再受了,而此境界說是永斷一切,實非「壞法」, 只是「苦滅」,所謂的苦滅,是不是對治一切現起的煩惱,只是回歸常住於清淨 法性,自是遠離一切「煩惱藏」。《勝鬘經》後續所言,相當值得玩味,雖說「離 一切煩惱藏」,但如來法身,又正是「不離煩惱藏」,名作「如來藏」。如此說來,

「如來藏」和「煩惱藏」本是一體,皆是佛藏,要離「煩惱藏」,其實只是回歸 如來藏的「清淨法性」。

法雲所言的神明之體和解脫修行的路途,相當近於《勝鬘經》的架構。神明 之體經過感業受身,受五濁障蔽,因此有可能落入「命濁」的輪迴,此時稱為「分 段生死」。但法雲預設了這神明之體,有「信解」之用能,只要值佛教法,一念 生信,就有了一善染神的永不退義,故眾生雖可能信心尚未堅固,暫時失解,但 永遠有受教修行成聖的可能。而在佛陀為使眾生暫免三界分段生死之苦,開設方 便三乘分別教,受三乘分別教最後的無學之人,得出三界之外,出三界之外,是 斷分段生死,免去三界業報生身,從此義來說我生已盡,不受後有,但神明之體 實不滅,還要上斷煩惱根源,此所謂的上斷煩惱根源,只是信心堅固,智慧圓滿,

洞鑒諸法實相,也就是回歸真實清淨的法性。這樣說來,神明之體很可能也是本 性清淨的,只是眾生未能堅定信解諸法實相,智慧未足,反為五濁等迷相障蔽,

293 《大正藏》,冊 12,頁 221。

136

錯生煩惱,而修行之路,是要使智慧圓滿,能夠洞鑒法性實相、還神明之體本來 清淨的樣貌。

而所謂到了「佛」的階段、得「佛果」,究竟是怎樣的狀態呢?法雲其實談

而所謂到了「佛」的階段、得「佛果」,究竟是怎樣的狀態呢?法雲其實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