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開與顯──法雲之權實觀

第二節 法雲之權實觀

前述談到在三乘教法與一乘教法之間,法雲是以一種「相待相對」,必須「並 存」的權實關係來看待其中的變化,而為什麼法雲能這樣詮釋呢?這得從法雲怎 麼看待「佛智」開始說起。

197 關於法雲所謂權實之廢與立,下節將有更詳細的分析。

74

(一) 「實智」、「方便智」均是佛智

法雲認為佛陀有兩種智慧:「實智」和「方便智」:

二智名義者,實智、方便智也。然實智有二名:一言實智、二言智慧。方 便智亦有二名:一言方便智、二言權智。……方便者是善巧之能也。此明 聖人智有善巧之用,故言方便也。……權者是權假暫時之謂,非是久長之 義。但此方便智及權智受名不同,今言方便智者此是當體受名,則明聖人 智有善巧之能也。權智者此從境得名。何以知之?正明前境權借昔三乘等 境,須臾轉成一乘,是故權假不實,然智照此權假之境,今舉境目智,故 名為權也。又此方便智及權智,義勢之中互得相成,若舉權境即得顯聖有 善巧之能,若舉善巧之智即顯成權假之境也。然只是一智,但經論所出遂 有兩名也198

在法雲的分判裡,他先將佛二智的名號,分成兩類,一類是依這個智慧本身,或 說根本的性質(體)為之命名199,一類是依著此智所緣照之境界(境)而得名,

所以二智會有四種名號:智慧、實智、方便智、權智。由於此段為詮解《法華經.

方便品》的段落,因此他首先詮釋所謂的「方便」,究竟是怎麼回事,他說方便 者,即是「善巧」之義,這是說佛陀的智慧,有善巧之「用」,故若以佛陀之智 有善巧之「用」的這一面來說,這個智慧可以名之為「方便智」。而「權智」之 名,「權」是「權假暫時」的意思,以非久長為義,所以以方便智所緣照之境,

只是暫時之權假,就像是佛以方便智現前、權借昔日三乘諸境,須臾即轉為一乘 之境,故知三乘之境只是權假,而以照此境之智慧來說,可名之「權智」。這二 名也是相待相成的,從權境來看,可顯出佛陀之智有善巧之能,而此善巧之智,

緣照的即為權假之境,因此「方便智」和「權智」,其實只是「一智」,以不同層 面來說,方有二名。

198 《大正藏》,冊 33,頁 592 中。

199 法雲言「體」,多半是這種用意。如:「第三從以慈修身下有四句,名為『歎體』。」(《大正藏》, 冊 33,頁 580)此為法雲釋菩薩時,所作的詮解。他認為經文所謂「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 達大智,到於彼岸」這四句,是菩薩之所以為菩薩的根本性質,其餘還有分別探討菩薩之「德」

(功德)、「行」(修行)和「名」(得名之緣由)。

75

「實智」方面,也跟「方便智」是同樣的情況:

智慧者心用鑒照之稱,實智者是無有虛假之名也。又智慧與實智亦受名不 同,智慧者此即當體受名也。實智者此則從境得名。所言智慧當體得名者,

則原此心用根本性是鑒照,且又因果通有。何以知之?故如金剛心時此智 慧照境已周,若使金剛轉成佛果智慧,然化智慧亦是鑒照之義,故知智慧 之名根本當體得名也。又言實智從境受名者,前境是實。何以知之?今一 乘因果之理是天下真實定境,……如來智慧照此實境,今舉境目智仍呼為 實智,故知實智從境受名也。又此智慧及實智二名亦得相成。何以知之?

若舉實智即得顯智慧之名,正由境是真實,即得顯智慧是鑒照之名也。若 舉智慧之名又得顯實智之名,只由我能鑑照故得顯真實之境,故知此二名 互得相成也200

若以智體來說,智本即是「智慧」。稱其「實智」,是特以其不虛假來說,所以「實 智」,其實也跟「權智」之名一樣,是從「境」得名。真正與「方便智」之名對舉 的,該當是「智慧」此名,因為若論心識之用,其根本性即為「鑒照」,智慧也 就是鑒照,並且因果通有201。法雲舉例,如發金剛心時,智慧圓滿,照境無所不 周、無所不緣,若金剛心用轉化成佛果之智慧,則轉化此一智慧亦是鑒照之義,

故其從「體」得名。但實智乃是從「境」得名,則是今日一乘因果之理已是天下 真實之定然不動之境,佛陀的智慧照此實境,從此照此真實之境來說,可名「實 智」。「智慧」和「實智」也是相待相成之二名,如果稱名「實智」,就能得顯「智 慧」之名,因為此境是真實之境,智慧本鑒照不虛,而智慧之用本為鑒照,故方 得顯真實之境。

因此,若論與「方便智」對舉之名,當為「智慧」,而自其所照之境,乃有

「權智」、「實智」之分。四名根本只是二智。

200 《大正藏》,冊 33,頁 592 中-下。

201 以法雲的看法,智慧和心用,幾乎可說是難分先後,是同時發生的事。如:「今者用心照境,

識苦集之智非滅道智,是則功德之用寄境修心,智慧之用,用心照境。且又智慧背我而照境,

功德向我而修心。」(《大正藏》,冊 33,頁 619 中)在以心識照境之時,可識智,但智慧之用,

正是用心照境。

76

(二) 智慧(實智)、方便智(權智)只是一智

但從法雲上述的說法看來,聞者不免會有疑問:既然「智慧」的本質便是鑒 照不虛的,那又怎麼會有「權境」?甚至也不該有照此「權境」的「方便智」存 在。

對此,法雲解釋得相當清楚:

方便智即有智慧義,此方便智即實智義,實智即有方便智義。何以知之?

智慧本以鑒照為義,然方便智若不洞鑒三乘人根性者,云何得說法化物?

故知方便智舉體是鑒照,即是智慧之義。此方便智亦即是實智義者,實智 本以無虛審諦之義,我此方便智亦即是實有,既是實有,方便智即是實義。

復言實智即是方便智者,然方便者以善巧為義,此實智說一因一果之理,

言天下深妙幽微難知之理。……此一因一果是實智所照之境,此境縱望無 底,即是甚深;橫論無際,即是無量。然深廣難知之理,而實智能照,此 即是善巧之義,即方便。

他的看法,方便智包含著智慧的意涵──方便智有實智之義,實智亦有方便智之 義。怎麼說呢?因為方便智是面對眾生、接引眾生時所開顯的善巧智慧,但法雲 認為佛陀面對眾生時必先洞察此人根器,然後善巧引導,而這份洞察本身即是智 慧。能「洞察」、「鑒照」的「智慧」,面對實相時是「實智」之義,實相空虛無 物,平等一如,所以鑒照之智慧亦是「真實不虛」;而此智知事物之實相,亦明 白此事物在現實界之種種相,並明察種種相之蒙蔽狀況,因而明知如何引導,此 為「方便智」之義。以《法華經》的情況來說,如果無法洞鑒三乘人分別之根性,

要怎麼應機分別說法度化呢?所以根本來說,方便智還是鑒照,就是智慧。方便 智有實智之義,因實智本來就是從無有虛假、實有得名,方便智本是實有,既然 是實有,那麼方便智亦為實智。至於實智有方便智之義,要從方便本義來說,方 便就是「善巧」之義,這個實智說一因一果之理,此一因一果之理,是天下間最 為深妙、最為幽微,並且難知之理。這一因一果,是實智所照之境,此境無底,

即為「甚深」,此境無際,即為「無量」。然而要能巧妙地照出這個深廣難知之理,

勢必得具善巧之能,故實智亦有方便之義。

77

這樣說來,二智好像無甚分別,因此難者便有對此提出質問,而法雲終於揭 示他實際要說的概念:

問:「若爾者,雖有二智,即今使渾然無分耶?」解釋者言:「今逐強立名,

取別於通。且明方便與智慧別者,夫正理易知,曲義難照,故如巧匠之師 運斤斧於一木,若使此木圓直易作,運斤斧繩墨得成一器,未覺此人巧術 之能;若使一木卷曲難作,而此人遂能成妙器,于時方覺此人有巧術之能。

今方便智亦如是。前境權曲非天下真正道理,而此方便智能曲照物機,巧 說三教,應彼曲情,始見此智善巧之能,此善巧義彰智慧義隱也。又實智 義強權智義弱者,今一教一理一機一人,此四一之境既真實之理,如來智 稱此實理而照無有曲從之義,此則實智義顯善巧義隱。又且實智所照理實、

教亦是實,然權智所照只有三乘教、無有三乘理,是則權智所照唯有一實,

實智義不彰也。然實智所照有教實、又有理實,是故實智義顯。此皆互沒 一所短、互出一所長也202

在此段問答中,可以看到法雲認為「二智」其實只是「一智」,智慧就是智慧。

那又為何要另立「方便智」呢?法雲說:「今逐強立名,取別於通。」是由其之 顯用,而有命名之不同,也就是說,分別出「實智」與「方便智」,實為「遂強 立名」之下的產物,是因「正理易知,曲義難照」。對此,法雲譬說像是有一個 巧匠,要施作斤斧於木,使之成器,如果這塊木頭,本來就圓直易作,那麼只要 有斧頭和測量的器具,很容易就成器了,無法看出這個巧匠的巧手之能;反之如 果這塊木頭,是卷曲難作的,巧匠卻能把它完美成器,這時巧匠的巧手之能,就 相當明顯。方便智同此理,現前之境是權曲的,不是真正極致的道理,這時此智 能夠曲照物機,巧妙地化說三教,適應權曲,「方便」就顯出了,善巧之義蓋過 了智慧洞鑒不虛之義。當然也有真實義強,而方便義弱的時候,就是今日一教、

一理、一機、一人,這「四一」真實之境的時候。佛陀此時稱此為實理,照出其 無有權曲之義,這就是實智之義顯。又,從實智所照理和教都是實,而權智所照,

唯有三乘教,卻沒有三乘理,權智只有一實「教實」,實智義不彰,相較之下,

理、教皆實的實智,真實義便顯出,這都是二名互相來說其所隱短與其所顯長。

202 《大正藏》,冊 33,頁 593 中-下。

78

可以說二智就是佛智的兩個相待相對的面相。

從法雲解釋所謂「三三」和「四一」之境的段落來看,更能明晰其架構的「實 相」→「智」→「境」的關係。這「三三」和「四一」之別,即是透過佛陀智慧 的兩面──「權智」與「實智」的緣照,而有「照境」之不同:

從法雲解釋所謂「三三」和「四一」之境的段落來看,更能明晰其架構的「實 相」→「智」→「境」的關係。這「三三」和「四一」之別,即是透過佛陀智慧 的兩面──「權智」與「實智」的緣照,而有「照境」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