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會三歸一」、「無三歸一」、「開三顯一」之比較

第四章 開與顯──法雲之權實觀

第一節 「會三歸一」、「無三歸一」、「開三顯一」之比較

要如何切入法雲的「權實觀」呢、又要如何得證法雲「權實觀」的獨特之處?

上章第三節已分析出「大乘機/解」與「三乘/四乘/五乘」有相當大的關係,

而法雲在解釋這樣的關係時,分別用上了一組動詞:「開」和「顯」,致使有了「開 三顯一/開權顯實/開近顯遠」等詞彙。「開三顯一」一詞於現今可見的文獻用 例,最早的便是《法華經義記》,堪可說是法雲首創的概念詞彙,但如果檢視過 往的文獻和前說,則關河集團的兩個代表人物,羅什座下的著名弟子──慧觀和 道生,已分別提出近似的概念:「會三歸一」和「無三歸一」了,這三者之間的 差別何在?法雲的「開三顯一」又有何特色?若有得出不同之處,當即為法雲個

64

人獨特的義理所在。

職是之故,本節首先以這三者的比較,作為研究法雲個人思想體系的切入點,

進而分析其在「開」和「顯」之間呈現的思想體系。將依序分別檢視分析慧觀「會 三歸一」之說、道生「無三歸一」之說以及法雲「開三顯一」之說,最後作綜合 比較討論。

(一)慧觀「會三歸一」之說

「會三歸一」,最早提出此一說法的人可能是慧觀。吉藏的《法華玄義》裡 有記:「第三,宋道場慧觀法師序云:此經以妙一為名,真慧為體。……其序又 云:會三歸一乘之始也。此明三乘同入一乘,始得信解,故名為始也。」181檢視 慧觀其序原文182,雖意同「會三乘而歸一乘」之義,但在名詞使用上,還是「同 往之三會,而為一乘之始」,尚未提出「會三歸一」一詞。那麼到底「同往之三 會,而為一乘之始」這樣的概念,在慧觀原序〈法華宗要序〉裡是怎麼被闡述的 呢?

在〈法華宗要序〉一文中,其實慧觀曾經使用「開」和「顯」二詞:

釋權應之所由御,終不可以祕深,則開實以顯宗,權應既彰,則扃心自廢。

宗致既顯,則真悟自生。故能令萬流合注,三乘同往。同往之三會,而為 一乘之始也183

慧觀認為,在《法華經》之前的說法,都是「權應」之說,然而「權應」之說,

是終究無法直探佛法秘深之處的,因此今天《法華經》要「開實」以「顯宗」。 而既然已說真實之法,彰明過去之說的權應性質,三乘的分別之心就自然消除了。

宗致已顯,就會令實相自現,所以能使萬流合注,三乘同往而為一乘。慧觀此處 雖言「開」和「顯」,卻與法雲所置放的位置不同──慧觀是言「開實」、「顯宗」,

181 《大正藏》,冊 34,頁 379 下-380 上。

182 〈法華宗要序〉,錄於《出三藏記集》和《法華傳記》中。《高僧傳.釋慧觀》有載「迺著法 華宗要序以簡什。什曰:善男子,所論甚快!君小却當南遊江漢之間,善以弘通為務」(《大正 藏》,冊 50,頁 368 中)一事,此序當可信為慧觀所作。

183 《大正藏》,冊 55,頁 57 上。

65

法雲則是「開權」、「顯實」。在慧觀的概念下,即使言「開」和「顯」,重點仍主 要是只放在揭示「一乘實相」的層面上。「開實」和「顯宗」是同性質的一套概 念,配合前後文義來看,即「開真實教法」,顯真實之宗致,此則形顯過去都只 是權說,當「宗致既顯」之後,扃心當然「自廢」了。

慧觀對《法華經》三乘的看法,也正透顯著這種意謂:

故經以真慧為體,妙一為稱。是以釋迦玄音始發,讚佛智甚深。多寶稱善,

歎平等大慧。頌曰:為說佛慧故,諸佛出世間。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

184

其言此經是以真實的智慧為體,「妙一」為其名稱,並引《法華經》經文,以證 只有一乘是實,「餘二」則非真。這樣看來,在慧觀的概念裡,三乘的分別只是 暫時的別流而已,可以說三乘之別只是一乘權應之假別,故今日《法華經》之要 務便是揭示一乘實相,令三乘分別之心自去,別流會歸成一流,此即「會三歸一」。

對於《法華經》之宗旨,慧觀在釋經名時正是這麼說的:

夫本際冥湛,則神根凝一。涉動離淳,則精麁異陳。於是心轡競策,塵想 諍馳。翳有淺深,則昏明殊鏡。是以從初得佛,暨于此經,始應物開津。

故三乘別流,別流非真,則終期有會,會必同源。故其乘唯一,唯一無上,

故謂之『妙法』。……夫妙不可明,必擬之有像。像之美者,『蓮華』為上。

蓮華之秀,分陀利為最,妙萬法而為言,故喻之分陀利185

他認為在「本」在「根」的部份,都是寂然澄湛,純一不動的,只要一牽涉到變 化,就會脫離純一的本質,進入動盪不安的變化歷程,起各式雜念塵想。由於障 蔽各有深淺,理解各有不同。所以從佛陀初成道以來,應機而分別開設三乘之教,

直到講《法華經》時,才開始為眾生開真實之津途,並說明過去的三乘只是一源 所分的別流,別流只是方便之說,一旦會聚,又會回到「初始的一流」,而這一

184 對照《法華經》經文,文字略有出入:「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

(《大正藏》,冊 9,頁 8)但於文義無礙。

185 《出三藏記集》卷 8:「故喻之分陀利」(《大正藏》,冊 55,頁 57 上。)

66

流即是最原初的「本」或「根」的展現,換言之,「三乘」只是對「心轡競策,塵 想諍馳」的對治方法,而「一乘」才是對「本際冥湛,則神根凝一」的說明。因 此這個會而成一的「一乘」,是唯一的一乘,也是至上的一乘,這樣的至高無上 的法,當可稱為「妙法」。至高無上的「妙法」,不是任何言說能夠表明的,只能 以像擬之。世間之像至美者,就是「蓮花」,而蓮花中最美的,當屬「分陀利」

(pundarīka)186,故而將「妙法」譬之「分陀利」。「會三歸一」,即是會三乘的 別流,而歸為至美之一乘。

這當中的權實關係,慧觀認為過去是由「實」而化「權」,所以今日《法華 經》要「開實」以令「權」自去,「權」去則可「顯宗」。

(二)道生「無三歸一」之說

道生在《法華經疏》開宗釋名時,便已提出《法華經》是「無三歸一」的看 法:

妙法,……所以殊經異唱者,理豈然乎!寔由蒼生機感不一,啟悟萬端,

是以大聖示有分流之疏,顯以參差之教。始於道樹,終于泥曰。……此經

(《法華經》)以大乘為宗。大乘者,謂平等大慧,始於一善,終乎極慧是 也。平等者,謂理無異趣,同歸一極也。大慧者,就終為稱耳。若統論始 末者,一豪之善,皆是也。……妙者,若論如來吐言陳教,何經非妙?所 以此經偏言妙者,以昔權三之說非實,今云無三。斯則言當理愜,無昔虗 偽,謂之妙耳。法者體,無非法,真莫過焉。

蓮花者,嗟茲經也。然器象之妙,莫踰蓮華。蓮華之美,榮在始敷。始敷 之盛,則子盈於內,色香味足,謂之分陀利。無三之唱,事同之也。虗談 既亡,真言存焉。誠言既播,歸一之實,顯乎其中矣187

道生認為實則只有一理,眾經所言不同,只是由於眾生根器不同,悟性各有差異,

186 意為「白蓮花」。僧叡在《法華經後序》裡,則解為蓮花開花最盛之時:「華尚未敷,名屈摩 羅;敷而將落,名迦摩羅;處中盛時,名芬陀利。」(《大正藏》,冊 9,頁 62。)

187 《卍續藏》,冊 27,頁 1 中-下。

67

致使佛陀有分別之教。始於菩提樹下悟道,終乎《泥洹經》(指《大般涅槃經》) 之說。而《法華經》則是以「大乘」為宗。「大乘」之意是指「平等之大慧」,始 於一善,終於最極致的智慧。「平等」是指一理無所別趣,只同歸一極;「大慧」

則是指「極慧」,是一切智之意,但若從一切智成就的始末看來,那麼萬端善行,

無所不是智慧。今《法華經》所以題名「妙法」,此「妙」之「妙」,就是在於過 去三乘說法並非真實,而此經言「無三」,方揭示了真實之理;無昔日之虛偽,

故以「妙」形容之。

道生的觀念,就有如《金剛經》(Va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所言:

「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188今日已經要開講唯一至理,

那麼過去所有藉以近理的方便善巧,都像船筏一樣,都該捨去。也就是說,道生 跟慧觀之權實觀略有不同之處,在於他更強調三乘只是「虛偽之說」,是種迷相

──所以《法華經》不是「開實」以令「權」自去,而正是藉由「去權(破三、無 三)」之教以「成實」。從「所以此經偏言妙者,以昔權三之說非實,今云無三。

斯則言當理愜,無昔虗偽,謂之妙耳」一段可知,《法華經》之要、跟眾經相比 最為殊勝之處,就在於其破除三乘迷相,令真言顯出長存。

道生解釋「分陀利」時,則比較接近僧叡的解法,將「分陀利」解作蓮花開 得最好的時候,與慧觀解為蓮花中最美的一個品種不同,因此他認為若要譬喻,

則像中最美的是蓮花;蓮花最美的時刻,則是開始綻放的時候。花開最盛之時,

已蘊蓮子於內,花色與花香兼具,此時稱為「分陀利」。今此經高唱「無三」,就 像此譬,不實的虛說已然廢除,唯有真言存焉,此真言既已播種,終將歸一理之 實。

在此,道生雖然跟慧觀一樣站在《法華經》是要宣示一乘真實的看法,但在 三乘權教上,一個認為今日既已說一乘真實之教,故可令三乘分別之心自去,重 又會歸為一乘;一個則認為是要藉由破除、捨去三乘的迷相之教,才能令一乘真 實顯出。而從他們對於「蓮華」的釋義,也可見道生與慧觀詮釋歧異的部份,道 生將「分陀利」延伸出「花中有實」的部份,認為「分陀利」就是蓮花最美的時 刻,有如「妙法」,此妙法蘊含的則是「歸一」之「果」。隱有將妙法視為歸一之

「因」的看法。

188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冊 8,頁 749 中。

68

(三)法雲「開三顯一」之說

法雲的看法,有分別承繼前二家的部份,也有個人創發的部份。在釋「妙法」

時,便已得見:

今言妙法者,妙名是絕麁之奇,語法則因果雙談。何者?昔日佛偏行六度 為因,感有為、無為二種之果。……然此因、此果未盡為極之美,稱之曰 麁。今日明因,總括萬善為同歸之路,將三乘行人度五百嶮難,遂到寶所,

亦有二種果(有為果、無為果)。……是則因絕眾麁之名,果極唯精之極,

是故因果兩法俱稱為妙法189

他將「妙法」之「妙」,解作「絕麁(粗)之奇」;而將「法」,解為「因果雙談」。 在這方面,前述二家皆站在揭示一乘真實的立場上來說《法華經》妙法之殊勝,

法雲卻是認為過去的三乘,只能說是「麁」,而今日所言之妙,是絕麁之「奇」。

法雲卻是認為過去的三乘,只能說是「麁」,而今日所言之妙,是絕麁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