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內、外凡夫位與信心

第五章 自凡晉聖,由權入實──法雲的修行乘位次第論

第三節 內、外凡夫位與信心

上節在菩薩乘位一段,已然提及菩薩在入於住地以前,有「輕毛位」這種「始 凡夫位」,這個位階,跟之後七心以上,入於住地的菩薩,最大的差別就在於輕 毛位不只有「念退」、「行退」的可能,甚至還可能會「位退」,就有如輕毛一般 隨風東西。而這輕毛位,或說始凡夫位,在小乘的修行體系裡,也是有近似的概 念,即「外凡夫位」。既言「外凡夫」,定然有與之相對而言的「內凡夫」,就好 像輕毛位菩薩與之後的住位菩薩的對比一樣。而這個對比,如何從外凡夫轉成內 凡夫(或輕毛位上七心以至住地),經上節的梳理,已可知很可能是大、小乘教 法,除了同取解脫外,能夠相通的另一基點,因此,本節當繼續深掘法雲所謂的 內、外凡夫位究竟是怎樣的架構。

(一)內、外凡夫之義

上節已明輕毛位是初入於菩薩體系之中,對於菩薩教法還不能有肯定的信心,

專意奉行的「初發意菩薩」,而這樣初聞教法,能夠信受的眾生,在《法華經義 記》裡,事實上比起「輕毛位」的說法,法雲更慣用將他們通說為「外凡夫」或

「內凡夫」:

第一竟心各勇銳,此明眾生聞說三乘教,即生外凡夫善根。第二互相推排 一句,譬眾生聞說三乘教,修行登內凡夫位,雖復推排猶自未得出門。何 以內凡夫猶是具縛?修行伏煩惱,即是動義,不能斷結出生死,即是未動,

亦有動不動義261

260 亦可參見此段:「然昔是聲聞,今成菩薩。菩薩之德,必有兩心,自行則遠求佛果,化他則廣 濟眾生。」(《大正藏》,冊 33,頁 613 下。)二乘改心作菩薩無他,一則放下分別之心,以度 眾為度己;一則捨定執小果之心,遠求更廣長的佛果。

261 《大正藏》,冊 33,頁 617-618。

116

這段即為《法華經》火宅之譬,父親巧用贈物誘使諸子出火宅的一段,「爾時諸 子聞父所說珍玩之物,適其願故,心各勇銳,互相推排」262法雲詮解「心各勇銳」

是在說明眾生在信佛法修行以前,聞說三乘教,就已經生了「外凡夫」善根。「互 相推排」則是譬說眾生聞受三乘教,再精進修行,便登「內凡夫」之位。而「推 排」的意思值得玩味,法雲指出《法華經》之所以用「推排」一詞,就是指互相 推擠、排斥,卻仍不得「出門」的情況──則為何進到「內凡夫」位,還是受到束 縛呢?法雲接著說,是「動」與「不動」之義,透過修行制伏了煩惱,就是「動」; 而不能斷盡煩惱,了盡生死,就是「未動」,也可以說是「動不動」之義。此正 合上節所言,入於三乘教個別精進修行,這可以說是晉入內凡夫位,不斷地「動」, 但動後最後,為什麼就「未動」或者「動不動」了呢?不是在於教法出了問題,

或是三乘沒有能力,問題就出在「互相推排」上;入於「內凡夫」位,仍被束縛 在三界之中,是三乘爭相競斥的緣故。

此段可知「外凡夫」和「內凡夫」的兩個判分點:第一,在三乘以前,聞三 乘教法的眾生,便可入於「外凡夫」位。第二,外凡夫位繼續依著三乘教法精進 修行,就入於「內凡夫」位。「內凡夫」位,是真正可邁向「門外」的位階。這樣 看來,法雲所判分的「外凡夫」和「內凡夫」,相當近似於「輕毛位」和「已入 住地」的菩薩的分別。或可說,「輕毛位」就是一種「外凡夫」,而已入於住地,

於菩薩教法中精進修行的,便是一種「內凡夫」。

而所謂的精進修行,很可能要定義為對所學的教法能夠有堅定的信心、堅信 不退地修行,就好像菩薩由輕毛位入於不再位退、行退的忍位一樣,內凡夫也是 在聞法信受之後,能夠再加堅信不退地修行,使得真正入於教法之中,而成為「三 乘」;菩薩要由忍位,再晉為真正不退轉的「八地」以上菩薩,差別只在「念退」, 這個念退,法雲說是對「二諦」通透的理解,換句話說,即是對於「真實相」晰 徹的肯認。既唯有一相真實相,又何來爭執「三教」,競取「三果」呢?這也正 是「內凡夫」最後面對的問題。

把解「大乘機」曾引過的段落,配合來看,這樣的修行次序,可一目了然:

上受行中自有四階,今者亦具領四階,一者言起已遊行此則領上是時疲極

262 《大正藏》,冊 9,頁 12。

117

之眾心大歡喜,明外凡夫修行即是心各勇銳,聞法信受。二者言到於他國 此則領上言我等今者免斯惡道即是內凡夫修行,信道五根立,故言他國。

三者為衣食故懃力,此則領上於是眾人前,見諦思惟治道,即是競共馳走。

四者言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此則領上入化城,生已度想,明無學果即諍 出火宅義也。於後親友會遇見之此是第四相值譬,此則領上知止息譬,言 爾時導師知此人眾既得止息,下明大乘機發也。而作是言咄哉丈夫,此下 是第五示寶珠譬,此則領化城中即滅化城將至寶所譬,亦遠領火宅方便品 今行大乘因取大乘果,故名貿易所須也263

此即〈五百弟子受記品〉的寶珠之譬,言有人受贈寶珠而不自知的一譬。法雲解 之是暗示過去眾生已聞佛開示大乘教法的宿世因緣,但眾生不自知有寶珠,醉了 一夜後,起而遊行他方。法雲解釋說,這就是呼應外凡夫「心各勇銳,聞法信受」。

「到於他國」則是呼應暫避他方,「免斯惡道」,也就是內凡夫的修行,「信道五 根」已立,故言「他國」。到了他國,自覺窮困,會為了衣食勤力爭取,以至「少 有便以為足」,這都是因為不明自己身上有著親友所贈之無價寶珠。法雲解釋說,

這就是內凡夫,也就是三乘的情況,只知有無學果可取,便爭相要出三界之外。

後來遇到親友,也就是合前眾人已知「止息」之譬,故下文是欲明「大乘機發」, 爾後親友出示寶珠,也就是欲明今日當行「大乘因」,以取「大乘果」的情況。

此處,不知自身有寶珠,也就是上章所解暫失「大乘解」之義,故知不會真 正失卻,而只是不知不明。不知不明的眾生,帶著寶珠,遠遊他方,聞法信受,

即成「外凡夫」,終至他國,即成「內凡夫」,可「免斯惡道」。「內凡夫」的問題,

還是在於不自知已擁寶珠,也就是大乘解,故大乘機不開;只要此時「止息」爭 取之心,「明見」己身有寶珠,或者「相信」親友說言,也就是今日佛陀開示《法 華經》,開方便門揭真實相,便可遠向「大乘果」,也就是「佛果」。

(二)內、外凡夫差別在「信首五根」的確立與否

另外,法雲於修行上,相當強調「信」的一面。眾生要如何晉外凡夫位?於 佛陀開示教法時,有一念之信;外凡夫要如何晉內凡夫位?信受後精進修行,直

263 《大正藏》,冊 33,頁 657-658。

118

至「信道五根」確立。此處所謂「信道五根」,所指當非「五塵」的那五根,而 是跟「信心」有極大關聯的五根,如《長阿含經》有言:「復有五法,謂五根:

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264復見《雜阿含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於此五根如實觀察者,不起諸漏,心得離欲解脫,是名阿羅漢。」265更是明言只 要如實明見此五根者,便不起諸漏,可得解脫,名「阿羅漢」。把「信道五根」

的如如明見,判為證阿羅漢果的一個關鍵,很符合法雲對於內凡位的說法。甚至 內凡位要從三乘得一乘解脫時,關鍵還是在於「信」──信佛陀之日之說,將過 去三乘開出方便義,顯出本來一乘真實;信佛陀過去早已開示大乘教法,眾生皆 可得大乘解脫。

正因如此,「信」被法雲視作得解脫的根本、精進修行的根本、入教法的根 本──上節所提及的「一善染神」,那最初的「一善」,在法雲的看法裡,就是來自 於「信心」,而這也是「大乘機」和「大乘解」的根本:

夫善生必以信心為本,于時雖失大解由有信心,於五戒十善教中修行,能 令大乘智願善根不斷,是故我昔教汝志願佛道,汝今悉忘,我今還欲令汝 憶念本願所行道,故若言永斷者,云何言憶也?問者又言:若言信心猶存 者,不應名作失。解釋者言:乃無大乘之解,何妨有小乘之信也266

法雲明言,「善」(即得以成佛,致佛果的所有習因)之所以生,是因為對於佛法 有信心。所以就算是不明而失「大乘解」,因為仍有信心的緣故,可從「五戒十 善教」,也就是法雲所言「有相教」這基礎教法一步步修行,就會使得能得大乘 解脫的善根相續不斷。所以佛陀才會說我過去教導你們要志求佛道,你們今天都 忘了,我今天是還你們的本願,使你們「憶」起你們當初發願立志之所行,如果

「大乘解」是永斷的,又怎麼會說「憶」?難者此時質疑法雲說:如果說信心一 直存在,那也不該說是「失」啊。法雲的解釋相當巧妙,他說,就算沒有大乘解

(也就是「失」),何妨有對小乘的「信心」呢?

於此,在法雲概念中,權就是實;學習三乘教法,也就是向著一乘解脫邁進

264 《大正藏》,冊 1,頁 51。

265 《大正藏》,冊 2,頁 182。

266 《大正藏》,冊 33,頁 633。

119

的思想已昭然若彰了。就算沒有「大乘解」、暫失「大乘解」,只要對於佛法有信 心,依然可以透過三乘教法,邁向一乘大乘,因為三乘本來就是一乘方便說三。

那今日要復得「大乘解」,其實也不是多修什麼別的教法,只是「相信」佛陀所 言,還眾生當初信受,志求「佛道」的「本願」而已,本願是志求「佛道」,又怎 麼會是求「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呢?只要明識這一點,大乘解復得,大 乘機發,便得一乘之因,進求一乘之果。

透過這樣的梳理,會發現所謂的對大乘信心不足而失解,很近於法雲所言八 地以下,七地菩薩的情況。七地菩薩已不再「位退」或者「行退」了,問題只在 於「念退」,「念退」依法雲的解釋,是由於對二諦的理解不夠透徹,致使不能使 真實相恆現,而今天對大乘信心不足失解,也正是不能肯認三乘是一佛乘方便說 三的實理,只要明知解脫就是解脫,沒有別義,真實相也只有一相,那定執三教 定有三果這樣荒謬的錯見,是肯定要放下的。由此可發現,法雲所說的信心,跟

透過這樣的梳理,會發現所謂的對大乘信心不足而失解,很近於法雲所言八 地以下,七地菩薩的情況。七地菩薩已不再「位退」或者「行退」了,問題只在 於「念退」,「念退」依法雲的解釋,是由於對二諦的理解不夠透徹,致使不能使 真實相恆現,而今天對大乘信心不足失解,也正是不能肯認三乘是一佛乘方便說 三的實理,只要明知解脫就是解脫,沒有別義,真實相也只有一相,那定執三教 定有三果這樣荒謬的錯見,是肯定要放下的。由此可發現,法雲所說的信心,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