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諦 照因緣假有 照假有即空

維摩經 本末 給病服藥 知病識藥 大 般 涅 槃

縱論 (金剛已還)生死無常法 涅槃常樂我淨

法華經 始終 三三 四一

第三節 大乘機和大乘解

在法雲的思想體系裡,統合昔日與今日、三乘與一乘,將「權」巧妙地轉為

「實」,這就是俱「開門」與「顯實」二能的《法華經》的奇功,而在上章第三 節亦已透過《法華經義記》裡的一些特殊用例,揭櫫出了要能開門、要使佛佗說

《法華經》,其中的關鍵便是「大乘機」的圓熟始發;又,法雲一再提及的「大 乘解」,似乎也與「大乘機」有著密切關聯。也就是說,「大乘機」和「大乘解」, 這是使得法雲的權實觀全貌能夠如實展現的最後一塊拼圖,本節將仔細挖掘法雲

85

究竟是怎麼架構這兩個概念的。

(一)今昔之對的關鍵──大乘機

回顧上章第三節所得出的幾個「大乘機」的線索:第一,眾生之積累不足,

過去因弱,致使五濁障蔽「大乘機」,六蔽掩蓋了眾生的慧眼。第二,又因成道 之路峻險長遠,生死無際,以致眾生難以頓明「一乘因果大理」,因此需要經過 鹿苑(即法雲所言「有相教」)、《大品》、《維摩詰經》等循序說理開化,才能令 五濁障輕,「大乘機」始動。第三,「大乘機」動之時,便是《法華經》破三乘定 執之心、要闡一乘因果大理之時。由此可見「五濁」是「大乘機」發與不發的關 鍵,若大乘機不發動,只是因為被五濁所障蔽,並非永無機緣。關於「五濁」具 體內容,以及其所影響,法雲有著相當詳細的個人見解,留待後述,此處尚先須 理清「大乘機」,在《法華經》和法雲的思想體系中,被放置的確切位置是在何 處。

「大乘機」的位置其實法雲安置得相當清楚,是緊跟著《法華經》的瑞相來 說的:

所以言助發實相義者,如來現此相,正欲助眾生發大乘機,眾生大乘機已 發,如來出定,仍言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真實者即是理也211

此段經解對照《法華經》經文,是〈序品〉兩句偈言:「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 義。」212「光明」,指的就是〈序品〉佛陀將出定前所現之瑞相,法雲將此瑞相,

解為是欲助眾生「發大乘機」,若眾生大乘機已發,便是佛陀揭示實相之時,也 就是揭示一乘因果之「理」。在此段經解中,「大乘機」完全就是被法雲安插進去 的一個概念,並不是經文原有的。後續也有一段偈言,直接被法雲劃分為「此明 佛見眾生無大乘機」213,那段偈言是這麼說的:「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 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214也完全沒有提到「大乘機」或者任何可能相關的「大

211 《大正藏》,冊 33,頁 592。

212 《大正藏》,冊 9,頁 5。

213 「第二從眾生諸根鈍下有三行偈,此明佛見眾生無大乘機。」(《大正藏》,冊 33,頁 609。)

214 《大正藏》,冊 9,頁 9。

86

乘」概念,顯然「大乘機」一詞,是法雲自用來表達眾生貪著樂癡於小法,不見 一乘真實大法,到能堪聞一乘真實大法之間的一個時機或者機緣,而且這個機緣 隱為早遠以來便已根植於眾生之中,只是一直為五濁(以及三乘分別的執念)所 障蔽,此機緣經過宿世的教化去蔽,蔽去便是機顯之時,一旦機緣圓熟,佛陀便 會宣說《法華經》,言明過去三乘的方便性質,指示今日一乘真實大法,使眾生 同歸一乘長遠善果。

若結合法雲所詮的《法華經》開門之譬,「大乘機」,就是三乘人同聚於「門 前」的時刻:

舍利弗當知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無量千萬億,此一偈是第五,此間詺為 佛見三乘人有大乘機發,機發是理故言志求,此則為下火宅中第五長者見 子免難譬作本,下言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火宅下是也215

對照《法華經》經文,此處為佛所說偈:「舍利弗當知!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 者,無量千萬億。」216法雲分判「大乘機」發動的時候,便是一心向求佛道的三 乘人齊聚王城之時,所以此段偈言,就是在說下文火宅譬中,長者見三子將出火 宅之時,之後便是續言長者見三子安然得出火宅。從此段可確知「大乘機」發動 之時,三乘人還未入門並從門出(本章第一節所述之「從門入」和「從門出」之 義),而大乘機發動,就是指三乘人齊聚,矢志向求佛道之時。由於三乘人齊聚,

並矢志向求佛道,此時三乘「一心」,也就是同發「大乘之心」,此時機緣圓熟,

佛陀便得以宣說《法華經》開門示真實相(金像)。

從上述可知,法雲所說在「門前」的人並非泛泛眾生,而是「三乘」──眾生 雖同具到達門前的機緣,但機緣未熟,是到不了門前,更不用說圓熟之後的開門 了。上章第三節,亦已知法雲對於修行乘位的看法,有其獨到之處,以下繼續深 掘,以確知是哪些人大乘機緣已熟,又為何已熟。

(二)今昔因果六對

215 《大正藏》,冊 33,頁 609 下-610 上。

216 《大正藏》,冊 9,頁 10 上。

87

在「大乘機」發動,開門前後的今昔對比,也就是本章第一節所提及的今、

昔不同之因果,或可為檢視法雲心目中的過去三乘和今日一乘之差別究竟在何處 的基點:

1. 今昔之「因」

今言妙法者,是因果相待之名,對昔為論,昔日因果俱麁,今日因果俱妙 也。先明兩因,後辨二果。相待之名。但今日稱妙備有三義,昔日稱麁亦 備三義。言今日備三義者,一明今日因體長故稱妙,即對昔日因體短故稱 麁。二者明今日因義廣故稱妙,即對昔日因義狹故稱麁。三者明今日因用 勝故稱妙,即對昔日因用劣故稱麁。所言今日體長昔日因體短者,昔日止 修三界治道為因,不及三界外治道。且自當昔日之時,不道更有三界外之 治道也。今日長者縱論,自發心以上迄金剛以還,三界內外治道,一切萬 善以為因體,此則今長故妙、昔短故麁。復言廣狹相對者,昔止言偏行六 度不及其餘諸行,此則是狹義也。今日明因橫論,是善遍行,逢福盡修,

此是廣義。今廣稱妙,昔狹稱麁。第三言用有勝劣相對義者,但煩惱有二 種:一是四住地煩惱,二是無明住地煩惱。但昔日因力止斷四住煩惱,不 及無明住地煩惱,此是用劣之義也。今日非唯止斷四住煩惱,亦斷無明住 地煩惱,此是用勝之義也。是故今昔兩因麁妙如此也217

正如前述,所謂「妙」與「麁」,在法雲看來是相待之二名,就有如「權」與「實」, 必須並舉對比,才能顯出「妙」之「妙處」、「麁」之「麁處」。「昔」與「今」、

「三乘」與「一乘」,並不是截然斷裂的二者,而是一段相續的整體,只是由對 比,而顯出有「麁」、「妙」之別。法雲在此,將今、昔之因果,都各分別為三個 方面來做對比:「體」(構成此事物之具體內涵)、「義」(此事物之定義)、「用」

(此事物之發用)。今日「因體」對昔日「因體」,如何可說是較「妙」呢?因為 昔日三乘只修三界內的「治道」為因體,並且昔日其實佛陀是尚未說三界外的「治 道」的。而今日一乘不只是三界內的「治道」,三界外的亦修,佛陀以縱論明言 從初發心向佛以上,直至發金剛心以前,三界內外之「治道」,也就是一切萬般

217 《大正藏》,冊 33,頁 573 上-中。

88

善行,都是因體。這樣對比起來,今日一乘之因體是比過去三乘因體來得長的。

在「因義」方面,過去三乘只修「六度」,未修其餘諸行,故為「狹義」,認為果 只從修六度得,把修行的範圍限縮得狹隘。今日一乘則是橫論,廣納只要是善的、

有福的,便無所不行、無所不修,是故為「廣義」。在「因用」上,法雲舉出兩 種煩惱大類:一是四住地煩惱,二是無名住地煩惱;他認為昔日三乘之因力,只 能斷四住地煩惱,尚不及斷無名住地煩惱,今日一乘則二者皆斷,故以「因用」

來說,今日之用是更「勝」昔日之用。由此三對,相形來說,自是可說昔日之因 之「麁」,亦可言今日之因之「妙」了。

此處有一點可以觀察的是關於「四住煩惱」和「無明住地煩惱」。這兩個名 詞,在《法華經義記》裡,見不到法雲有更多的說明,惟在劉宋求那跋陀羅

(Gunabhadra, 394-468)所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Śrīmālādevī Siṃhanāda Sūtra, 即《勝鬘經》的譯本之一)中有言:「阿羅漢、辟支佛所斷煩惱,

更不能受後有,故說不受後有。非盡一切煩惱,亦非盡一切受生,故說不受後有。

何以故有煩惱,是阿羅漢、辟支佛所不能斷。煩惱有二種,何等為二?謂住地煩 惱、及起煩惱。住地有四種,何等為四?謂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

有愛住地,此四種住地。生一切起煩惱,起者剎那,心剎那相應。世尊,心不相 應無始無明住地。世尊,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煩惱依種,比無明住地,算數譬喻 所不能及。世尊,如是無明住地力,於有愛數四住地,無明住地其力最大,譬如 惡魔波旬於他化自在天,色力壽命,眷屬眾,具自在殊勝。如是無明住地力,於 有愛數四住地,其力最勝。恒沙等數上煩惱依,亦令四種煩惱久住,阿羅漢、辟 支佛智所不能斷,唯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218講得非常清楚,四住地即「見一 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等四種根性強烈的煩惱,阿羅漢和辟 支佛已依處分別斷滅,但仍不能斷真正現起一切煩惱、力如魔波旬的「無明住地 煩惱」,此住地是真正一切煩惱的根源,唯有佛陀的菩提智慧能斷,故阿羅漢和 辟支佛,還有煩惱未斷,致使不是真正盡了一切受生。法雲此處所言當依《勝鬘 經》,有憑有據,然《勝鬘經》並未把「大力菩薩」也納入不能斷「無明住地煩 惱」的行列,法雲卻如此行之,將「三乘」都歸為未斷「無明住地煩惱」,這當 是他別有用意之處。

218 《大正藏》,冊 12,頁 220 上。

89

2. 今昔之「果」

今果對昔果亦各有三義。……所以言今日果體長者,但昔言果止言壽命八 十七百阿僧祇,今日明果壽命長遠,復倍為數,是故下經文言壽命無數劫 久修業所得,取五百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國土墨點取為喻,言壽命復過

今果對昔果亦各有三義。……所以言今日果體長者,但昔言果止言壽命八 十七百阿僧祇,今日明果壽命長遠,復倍為數,是故下經文言壽命無數劫 久修業所得,取五百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國土墨點取為喻,言壽命復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