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由於全球化的概念模糊,牽涉複雜的文化、政治、經濟、歷史、社會、甚至 種族、宗教、信仰、人權…等問題,範圍廣泛。各家學說立論分歧,因此要歸納 其特性實不容易。賴炫光(2007)根據多位理論專家的觀點看法,歸納出全球化 的特性:1.世界經濟一體化;2.資訊傳播網路化;3.生活型態一致化 4.文化的融合 化;5.過程加速化;6.內容多樣化;7.方式內在化;8.效應兩極化。

環諸上述之特性幾可包羅全球化的特性,並符合國內外學者大致的看法。蓋 全球化思想的爭論,並無損全球化的到來。Wright 指出:「全球化包含兩種特質,

一是全球化的腳步很難停止下來。因為隨著世界中一部分的人不斷的累積財富,全球化

的現象很難遏止;二是全球化使世界形成另一種平衡,至少更繁榮」(引自顏佩如,

2007)。既然無法遏止而對的方法就是順勢而為。在全世界經濟走向自由化,運用

跨越時空、地域的網際網路,拉近彼此的生活型態,彼此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樣多 元面貌,實現在地文化全球化,全球文化在地化,促進另一繁榮富庶的榮景,維 繫和平共處的另一平衡。

全球化影響層面極廣,全球化所引發的並不只單純是字義上的涵意,它更廣 闊地影響了人類與世界人文、科學、社會等層面,並且改變人類以往的思考模式 與生活方式(林聲華,2003)。大至國與國之間,小至個人與個人之間皆有影響。

因此全球化的影響是一種多面向的。高博銓(2002)指出,全球化的趨勢可以從 政治、經濟及文化三個層面來加以觀察。其他國內學者,王如哲(2002)、洪雯柔

(2002)、林海清(2003)、楊雪冬(2003)、廖春文(2003)、楊順富(2004)等 皆持相類似的看法。Watersu 也指出,全球化可透過三個社會生活領域進行追溯,這 三個領域是許多理論分析認定的基本面向。包括有:

(一)經濟:為貨品與有形服務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所做的社會安排。

(二)政治:為權力集中與應用所做的社會安排。特別是涉及到強制和監督的組織 性交換,以及像權威和外交等可用來控制人民和領土的這類食物出現的 制度化變化。

(三)文化:為符號、生產、交換和表達所做的社會安排。用以代表事實、情感、

異議、信念、偏好、品味與價值。(轉引自徐偉傑譯,2000)

Appadurai(1990)則從種族景觀、科技景觀、金融景觀、媒體景觀及意識型 態景觀等幾個面向來分析全球化的現象。歸納言之,以科技作為動力的全球化,

呈現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三面向的影響變化。事實上,全球化也是一種不同趨勢和 力量間相互抗衡的對話與辯證過程,現實生活中,全球關聯性的複雜和規模,只 能從中選擇可行之途徑開始。雖然無法一窺全球化全貌,卻是我們能清楚體認到

不同動態面的彼此互動與關聯性。因此以下就全球化對政治、經濟及文化的影響 層面加以論述,最後並就全球化對教育的影響做一概觀分析。

1. 全球化對經濟的影響

國際貨幣基金會(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在 1997 年將全球化經 濟的特質界定為:「跨國商品與服務交易及國際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 及技術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Giddenes(1990)對經濟 全球化的界定為,「流動的現代性」。在整個世界經濟的流動中,快速的、跨越國 界的,使得所有金融、人才及金融系統因為利益的變化,產生快速的流動。資本 主義的盛行除了瓦解共產經濟體系外更因為科技的進步,加快了市場的開放與資 本主義的滲透,形成一種跨國的全球性經濟體系。經濟全球化打破國與國的界 線,對於過去國家保有的經濟自主獨立性不得不審慎的重新檢視一番。國家角色 將重新定位,過去所享有的高控制權也將削減,形成一個較具有彈性,講求服務 導向,並能與國際社會接軌的政治實體(賴炫光,2007)。

2. 全球化對政治的影響

政治全球化呈現在國際組織、跨國集團與區域聯盟的政治合作,逐漸要棄絕 單一民族國家的主宰與壟斷。聯合國(UN)及其下的各種國際組織就是最典型的 例子。戴曉霞(2001)指出,其與其他民族國家之間的關係有三種:(1)全球化 導致民族國家式微;(2)國家是全球化之建構者;(3)全球化的順暢運作,有賴 國家機制的介入。Huntington(1996)指出,目前全球政治的發展可以溯自 1970 年代或 1980 年代,當時有 30 幾個國家從威權政府轉向民主政治制度,這個轉型 和前蘇聯的垮台,使全球展開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民主革命。此後,西方國家,尤

其是美國的大力主導之下,人權觀念和西方的民主政治被視為普世的價值,成為 政治全球化的主要特徵。形成民主化過程的第三波(Huntington,1996)。

3. 全球化對文化的影響

文化是生活的點滴(Williams , 1989)。文化在日常生活中處處皆是,Tomlinson

(1999)說到 :「全球化是當代文化的重心。」因為「全球化不僅改變了文化實 踐的根本結構,也影響到我們對於當代文化的詮釋,也因此全球化產生的巨大變 化必須經由文化面去加以瞭解」。文化不在侷限於某地,全球化的文化現象係受 到全球經濟與科技等結構與相關制度的影響而決定。形成「超國家文化」、「超社 會文化」。全球化以消費文化商品出現,它是可以觸摸的、食用的、穿戴的,商 品成為世界各地彼此共同的語言風俗(劉維公,2001)。由此看來,文化因著資本 主義持續的推進,科技不斷進步,拉近了人彼此間的距離進而促進文化的共同 性,削減了差異性。雖然這股共同性的力量影響有愈來愈大,但是另一股反動的 力量也隨著增強。黃裕美(1999)就提到,一方面隨著科技的發達和文化的頻繁 交流互動,使彼此文化發展相互影響,而產生共同性的文化。另一方面,一股抗 拒西方霸權文化入侵所引發的反動勢力,也促進了文化多元發展。

4、全球化對教育的影響

全球化對政治、經濟、文化所造成的影響已成為全球共同面對且休戚與共的 生命共同體。教育是社會系統的一環自然無法置身事外,Daun(2002)曾就經濟、

政治、文化、科技在全球化影響下分析對教育的影響;「1.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在 教育上就要培養個體具有彈性,訓練可以調整應變及多能工作者,講求人力資 本,創意及選擇等。2. 政治全球化的影響,在教育上就要具備全球認同,培養競

爭力。3. 文化全球化的影響,在教育上就要力求普遍化、世俗化及標準化。4. 科

國家補助經費

教育職業化的 取向

Burbules 與 Torres (2000)指 出全球化對教育政策的影響 現象(Morrow 與 Torres,

2000)。

強調職業教育 作的人(Morrow 與 Torres,

1999)。再者,Balckmore(2000)

學校性質因應

表 2-1-2(續)

對於全球化概念能夠有一個較周延的認知,也具有一定的全球體系概念,因而能 坦然面對全球化,進而能為全球一員而克盡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