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全球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

二、 全球化的各國教育改革

(一)美國的教育改革

1862 年莫禮爾法案(Morrill Act)開啟了聯邦政府對各級學校之改進的熱烈 參與。

1980 年成立聯邦教育部,辦理聯邦教育立法與教育補助所規定的事務並蒐 集、出版、解釋、與傳播美國各地與國外的教育資訊。為美國教育革新的主要推 動力量。

八十年代教育改革運動,主要在於觀念的建立及改進的行動上。包括,課程 和教學的改革、學業要求的加強、師資待遇與品質的提高與及全州教育改革的立 法與實施,以配合整個美國社會追求卓越的努力(邱兆偉,1993)。

九十年代美國的教育改革,基本上延續了八十年代美國社會改善教育素質、

提升國力水準的需求,主要的革新依附於布希總統的「邁向公元 2000 年美國的教 育策略」及柯林頓總統「邁向公元 2000 年的目標,美國教育法案」。美國聯邦政 府所實施的教改方案共分十項:1.全國教育目標,2.全國教育改革的領導、標準 與評量,3.州與地方全面的教育改善,4.為家長提供協助,5.全國職業技能標準委 員會的設置,6.國際教育交流方案,7.校園安全,8.以少數族群為對象的公民教育,

9.教育研究與改進,10.其他雜項(張煌熙,1996)。九十年代的聯邦教育改革著重

實施的制度化、策略的廣角化、合作以求落實、研究發展以茲支持、追求均等與 卓越(張煌熙,1996)。

(二)英國的教育改革

1959 克羅色爵士(Sir Geoffrey Growther)主導提出報告建議書,建議將學生 義務教育階段提高至十六歲,其後實施部分時間的繼續教育至十八歲,實施全國 性的職業教育系統等。1963 年紐森主導報告書建議:不同層次學生的自然能力可 由不同種類學校來發展,並提出十六項有關學校課程安排、教學法、職業教育與 成人教育。1967 年卜勞頓主導報告書建議:教育優先區實施、增設保育學校等。

1968 年成立公學委員會,所提報告書建議:可以保留公學、但要求可以提供更多 的教育機會給來自中央贊助學校的學生及需要接受寄宿教育學校的學生,並推動 綜合中學的設立。

1979 年,中小學家長教育選擇權、課程、考試與受證、學校管理及提升教學 品質的改革(楊國德,1993)。

1988 年,公佈教育改革法案(1988 Education Reform Act),施行國定課程及 全國性的測驗評量制度,目標是提升教育品質與效率,創造教育的社會市場,強 調教育的投資效益及投資者監督成果等,學生在學校所受的教育,要能夠具有應 用價值。

1994 年,公佈的教育法案目標在建立一種社會與教育民主。符合學生個人能 立及性向的教育。

1997 年,教育白皮書「卓越學校」(Excellence in Schools)更強調提升教育 成就對國家經濟與社會整合的重要,以消除教育低成就為首要目標(沈姍姍,

1998)。

(三)日本的教育改革

1872 年的學制改革為第一次教育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改革為第二次改

革,1971 年的六三三制改革為第三次教育改革然功敗垂成,1984 年臨時教育會審 議會成立,尊重個性注重終身學習的體系轉移及對變化的因應觀點下,主張德育 的充實奠定基礎能力以及發展個性,改革教科書制度,提升教師資質,改善教育 條件後期中等教育結構的彈性化、學前教育與身心障礙教育的振興、開放性的學 校與管理經營體制的確立等(宋明順,1996)。

(四)台灣的教育改革

台灣教育改革的發展,前教育部長楊朝祥(2000)指出,大致分成三個時期:

倡導期、研議期和行動期。

1. 倡導期:1994 年,民間教改團體催生了「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以下皆 稱教改會)。民間教改團體目標:(1)落實小班小校,(2)廣設高中大學,

(3)推動教育現代化,(4)制定教育基本法。

2. 研議期:1994~1996 年,教改會完成四期教育改革諮議報告書。

3. 行動期:1996 年至今,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1996)指出,為了因應二 十一世紀社會的特點及變遷方向,教育應走向現代化,配合主體性的需 求,反映出人本化、民主化、多元化、科技化與國際化的教育改革方向。

在理念方面提出,教育鬆綁、保障學習權、保障父母教育權與維護教師專 業自主。目標:(1)達成現代教育,(2)滿足個人及社會需求,(3)邁向 終身習,(4)促成教育體系改造。

事實上,台灣在 1993 年國民課程標準修訂時,對於「地球村」或「國際社 區」的意識已有重要的理念,培養兒童二十一世紀世界責任觀,實為當時國民課 程標準修訂的重要理念(教育部,1993)。教育部也強調九年一貫新課程以培養「具 備人本情懷、統整能力、民主素養、鄉土與國際意識,以及能進行終身學習之健 全國民為目標」(教育部,1998),因此在十大基本能力中加入「文化學習及國際 瞭解」的能力。教育部(1999)在教育基本法第二條中明定:「教育之目的以培養

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養、法治觀念、人文涵養、強健體魄及思考、判斷及創造 能力,並促進其尊重人權、生態環境及對不同國家、族群、性別、宗教、文化之 瞭解與關懷,使其成為具有國家意識與國際視野之現代國民」。

攸關教育核心的課程,也因應時代的需求,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根據教育部

(2000)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分析,可以看出九年一貫課程對於全球教育概念有相 關的著墨(顏佩如,2007)。顏佩如並指出,分別在其基本理念(1.人本情懷方面:

尊重不同文化,2.鄉土與國際意識方面)、課程目標(1.促進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2.運用科技與資訊的能力)、十大基本能力(第六項文化學習與國際理解:1.認識 並尊重不同族群文化,2.了解與欣賞本國及世界歷史文化,3.體認世界一體的地 球村,4.培養相互依賴、互信互助的世界觀)、學習課程中均有提及(圖 2-1-2)。

雖然較缺乏全球教育範疇與架構的完整性與結構性(顏佩如,2007),但是符應全 球化所做努力的態勢亦相當顯明。

四個層次的學習發展

(1)了解有關鄉土教育、多元文化教 育及世界觀教育方面的知識概念;(2)

建 立 文 化 學 習 的 實 質 價 值 與 過 程 價 值;(3)培養研究、思考、社會參與等 技能;(4)社會行動力的養成。

教學目標

(1)珍惜鄉土的文化資產;(2)尊重 與文化不同的他人;(3)增進文化生活 的選擇;(4)提升不同文化的價值;(5)

提倡社會正義與機會均等;(6)促進不 同族群間的尊重;(7)促進人類文化交 流與發展;(8)建立互信互助的世界

十大基本能力

第六項文化學習與國際理解

1.認識並尊重不同族群文化。

2.了解與欣賞本國及世界歷史文化。

3.體認世界一體的地球村。

4.培養相互依賴、互信互助的世界觀。

課程目標

1.促進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2.運用科技與資訊的能力。

基本理念

1.人本情懷方面:尊重不同文化。

2.鄉土與國際意識方面。

以社會科課程為主其他學科為輔

社會科課程中有關全球教育概念的課程目標 1. 了解本土與他區的環境與人文特徵、差異性及面對的問題。

2. 瞭解人與社會、文化和生態環境知多元交互關係,以及環境保育和資源開發的重 要性。

3. 培養對本土與國家的認同、關懷及世界觀。

4. 培養民主素質、法治觀念以及負責的態度。

5. 培養探究之興趣以及研究、創造和處理資訊之能力。

圖 2-1-2 九年一貫課程中有關全球教育概念的分析圖

資料來源:全球教育課程發展(113 頁),顏佩如,2007,台北:冠學文化。

綜合以上論述,全球化的教育改革不外在總體課程架構下進行學校體制、師 資、設備上迎合全球化的需要,尤其教育政策深受全球化的影響。教育是衡量國 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也是導引重塑價值體系和社會文化發展的原動力。國內教 育的發展,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將導致重大轉型。舉凡教育的理念、經營的型態、

制度的變革、教學與課程的更新、師資培育的專業化、優質人力的培育、以及終 身學習社會的建構等,均可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與變動。應以新的思維、新 的作法,採納新的經營策略,建立新的價值觀念,形成新的學校文化,發揮教育 新的功能,以全力實現共同的願景。因此國家的教育政策制定應從全球性與地方 性,整體性與部分性的觀點詳加考察,以發展理想的教育政策(陳玫妤,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