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域模型下的教師工作滿意度指標架構比較

第四章 研究分析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三域模型下的教師工作滿意度指標架構比較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節 三域模型下的教師工作滿意度指標架構比較

本研究立基於三域模型的基礎,以發展我國國民小學教師工作滿意度指標。

Dinham 與 Scott 則先後於澳洲、紐西蘭與英格蘭和美國發展出不同的模型。首先,

於 1996 年採用 16 層面、75 題的量表施測,並就其所獲得的資訊進行驗證性因素分 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然結果不佳,乃改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EFA)後重新進行 CFA,得出適用於澳洲的 8 層面結構;

此結構於紐西蘭及英格蘭重新施測後,再度進行 CFA,得出適用於紐西蘭及英格蘭 的 10 層面結構;最後在美國因 8 層面及 10 層面驗證皆得出不佳的模型,於是重新 進行 EFA 與 CFA 後,得出適用於美國的 15 層面模型(Dinham & Scott, 1998; Scott &

Dinham, 2003)。

本研究以三域模型為基礎,在文獻探討的指標整理後得出初步指標,並於專家 問卷及模糊德菲法的施行後,得出前述 23 項指標。以下整理 Dinham 與 Scott 所發 展出之三份指標層面與本研究所得之適用於我國國小教師工作滿意度指標間的異同 並討論之:

壹、 三域模型下指標架構相同處

本研究所得 23 項指標與 Dinham 和 Scott 在澳洲、紐西蘭與英格蘭以及美國所 得之三份指標層面之相同處可整理如下表:

Three-domain model in Australia (1998)

Three-domain model in New Zealand (2000)

Three-domain model in the US(2003)

學校聲望 學校聲望 學校聲望

社會變遷

工作量與改變的影響 (workload, impact of change)

變革與變革管理 (change and change management)

教育變革 (workload, impact of change)

工作量 工作量

福利 教師福利

工作本身

工作量與改變的影響 (workload, impact of change)

工作量 工作量 (professional efficacy)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此四份指標中,四份皆有採用的指標共有 6 項,分別為社會變遷、政策與決 策、學校基礎設施、行政工作、工作本身及專業自我成長;而有三份採用的指標則 有 7 項,分別為學校聲望、教師地位、教師形象、升遷、學校氣氛、校長領導與學 生成長。

首先,在四份指標架構中皆有採用的指標,外在社會因素占 1 項,學校為基礎 的因素佔 3 項,教學本身的內在因素則佔 2 項;而在有三份採用的指標中,外在社 會因素佔 3 項,學校為基礎的因素佔 3 項,教學本身的內在因素則佔 1 項。此兩個 部份的指標合計在外在社會因素佔 4 項,佔該構面總指標的 80%;學校為基礎的因 素佔 6 項,佔該構面總指標的 60%,教學本身的內在因素則佔 3 項,佔該構面總指 標的 37.5%。由此可推判在外在社會因素及學校為基礎的因素兩構面中,本研究所 得出的我國國小教師工作滿意度指標與 Dinham 和 Scott 所建立的三份指標的相同處 相對於教學本身的內在因素的相同處來的高。

貳、 三域模型下指標架構相異處

本研究所得 23 項指標與 Dinham 和 Scott 在澳洲、紐西蘭與英格蘭以及美國所 得之三份指標層面之相異處可分為 Dinham 與 Scott 三域模型的三份指標有採用,而 本研究未採用的指標,以及本研究有採用,而不在原先 Dinham 與 Scott 三域模型的 三份指標架構中的指標。

首先,Dinham 與 Scott 三域模型的三份指標有採用,而本研究未採用的指標有 Three-domain model in New Zealand (2000)的教牧關懷,和 Three-domain modle in the US (2003)的學生福利、教師協會、額外課程、學生態度與行為和認可。

其中,教牧關懷屬英國教育體系中較特殊的項目,因其與教會相關,故該指標 教不是用於臺灣;學生福利與教師工作滿意度之間的相關性仍待探討,故本研究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不納入此指標;教師協會的部分,參考英美體系國家之教師協會運作,與我國教師 會、教師工會的運作方式和工作內容大不相同,加上目前我國教師會與教師工會的 工作項目有重疊且未完全整合分工完成的狀態,考量之下此指標暫不納入本研究的 指標架構中,若待未來我國教師協會體系運作較完整成熟後,可考慮將此指標納入 教師工作滿意度的指標分析;額外課程未納入本研究的指標架構中,乃此部分的內 容已納入專業自我成長的項次中,故不單獨列為一指標項次;學生態度與行為則是 包含於學生成長項次中、認可的特性包含在教師地位與教師形象、政策與決策等其 他指標中,故此二指標亦不單獨成立為獨立的指標項次。此部分的項次,考慮到與 目前臺灣教育體系中影響教師工作滿意度的因素較不相關,且與其他教師工作滿意 度的指標或量表所採納之項次亦較不相同,或部分指標內涵以有其他指標涵蓋,因 此本研究中並未採納此 6 項指標。

而在本研究中,國小教師工作滿意度指標有採納,但 Dinham 與 Scott 所發展之 三項指標未採納之指標分別為薪酬、同事互動、工作穩定(安全感)、成就感、專業 自主、責任感與道德感。

參考 MSQ、JDI、JSS、TJSQ 等測量工具,以及國內所發展出的指標,此 7 項 指標雖 Dinham 與 Scott 並未納入其指標架構中,但因其他教師工作滿意度的指標或 量表多數有採用。本研究雖立基於三域模型之上,但指標項次的部分,為考慮指標 系統的完整性,以及此指標系統在臺灣適用與調整,故在初擬指標時,亦將此 7 項 指標納入初擬之指標中,並透過專家問卷的發放,確認其適切性,且經過模糊德菲 法專家評估重要性後的門檻篩檢,納入本次研究中的國小教師工作滿意度指標架構 中應無疑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節 小結

在本章中,針對我國國小教師工作滿意度指標的建立程序,依照施測順序撰寫,

並整理了相關的資料以及進行數值的計算。首先,在經由第二章文獻探討後,初步 建構出我國國民小學教師工作滿意度指標的雛形,形成專家問卷;在專家問卷回收 後,整理各專家對於此份指標的修正意見,修改成為模糊德菲法的專家問卷,請學 者專家針對各指標的重要性程度畫出可能區間,並標出最有可能的數值,藉由資料 整理後界定出各指標的三角模糊數,再利用 Chen 與 Hwang(1992)所提出的反模糊化 步驟,求出各指標的左界值、右界值,最後得出代表該指標重要性程度的總值。而 後針對本研究所欲建立的指標,以模糊語彙所代表的三角模糊數中,「重要」程度的 最小適切值 0.6 作為本研究的門檻值進行篩選,並結論我國國民小學教師工作滿意 度的最終指標。最後,將各指標的總值歸一化,對於各構面的包含指標進行結果的 分析與討論。

藉由上述一連串的問卷實施以及結果分析,最終得出了我國國民小學教師工作 滿意度的指標,其中,在外在社會因素中,權重最高的指標有兩項,分別為教師地 位與教師形象,兩者的權重皆為 20.97%;權重最低的為參與社會服務,權重為 18.58%。

在學校為基礎的因素構面中,權重最高的指標為政策與決策,指標權重為 10.85%;

而權重最低指標為行政工作,指標權重為 9.13%。在教學本身的內在因素構面中,

指標權重最高的指標為學生成長,指標權重為 13.64%;權重最低的為道德感,指標 權重為 10.93%。

根據三域模型的理論內容,外在項度的因素以導致教師工作不滿意的因素為主,

在本研究中,所得出外在社會因素中權重最高的教師地位與形象,乃為近年來變動 較為劇烈的兩項,教師地位的下降以及教師的負面形象增加,都造成了教師對於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工作感受到不滿意,外界的眼光及評論會影響到教師本身的滿意程度,也是造成教 師考慮離開工作職場的關鍵因素之一。

教學本身的內在因素構面中,通常以導致教師工作滿意的因素為主。在本研究 中,教學本身的內在因素構面中權重最高的為學生成長,與教師的工作本身,即教 導學生知識與方法,輔助學生、化育其向上向善,此部分的因素乃為內在因素中最 為重要的,在模糊總值來看亦是所有指標中最為重要的,可以代表教師工作的核心 與價值。教師若能從此部分獲得滿足,則對於本身工作的滿意程度也會大大提升。

在以學校為基礎的構面中,其所包含的因素不一定會導致高度滿意或高度不滿 意,可以說是能著手改善程度最高者。此部分權重最高者為政策與決策,即校長與 行政層級對於學校中的政策制訂與行政能力和方法,也包括了開放教師參與的程度。

在此構面中,大部分權重較高的指標皆為學校領導者可以控制的因素,相較於外在 的教師形象與教師地位並非短期或少數人能夠扭轉;以及教學為主的內在因素中,

以教師本身與其教學的關係為主,旁人較無法插手的兩個構面,學校為基礎的構面 中,多為校長或學校行政人為可以著手的部分,也就是說,若欲改善學校的教師工 作滿意度,最快速且有效的方法乃為行政與政策部分滿足教師的工作滿意、改善校 長的領導方式,並且營造出正向、包容、積極的學校氣氛,對於改善教師工作滿意 度是很重要的部分。

而在本研究所得的國小教師工作滿意度指標與 Dinham 及 Scott 在澳洲、紐西蘭 與英格蘭、美國所發展的三份指標的比較中,有三份以上採用的指標分別為社會變 遷、政策與決策、學校基礎設施、行政工作、工作本身、專業自我成長、學校聲望、

教師地位、教師形象、升遷、學校氣氛、校長領導與學生成長等,在本研究中採用 除因其在三域模型的發展指標架構中有出現,亦因部分與其他相關指標或測量工具 所採用的指標項目有重疊,方納入最初所形成的初步指標中,並經過專家評估適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