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三大運動理論典範

過往西方討論社會運動的理論主要分為三種取徑,分別是政治機會論(political opportunity theory)、資源動員論(mobilizing structure theory)和文化構框論(cultural framing theory)(McAdam, 1996;李丁讚、林文源,2000)。首先,政治機會論主 要認為運動的發生是因「既有國家政治系統的制度結構或非正式權力關係變動,

為特殊的社會運動提供了基礎」,但是這代表社會運動的發生是因政治結構或機會 有所變動,這樣的觀點看不到社會運動底下群眾的狀態和主體性。其次,資源動 員論強調的是「人民藉由參與、動員的正式或非正式的集體管道」對運動的形成、

政治過程、目標達成的關係,這種看法雖然已經注意到社運過程中組織、網絡的 重要性,但是無法說明當正式/非正式組織尚未存在前,或是已普遍大量存在後,

運動為何會在某個時間點發生。最後,如果說上述兩個理論大體上是依循理性選 擇學派的基本預設,將社會運動視為一種有組織與目標的集體行動,則文化構框 論所強調社運的文化研究便是另一種既互補又競爭的取向(何明修,2004)。

構框(framing)一詞是泛指建立集體行動框架的過程(Snow et al., 1986;何 明修,2004),文化構框論的重點則是在理念、文化元素對運動的參與、政治機會 的型塑所起的作用,強調社會運動的意義建構試一種動態的過程。這種思考將對 社會運動的研究開始轉向當中的文化價值、社會規範及意義、認同的社會建構過 程等等,如 Snow 等(1986)認為,社會運動不只是意義的擔綱者,且是創生意義 的過程,並在過程中將苦情(grievances)加以定位並創造新的認同、新的現實認 知與集體化認同(李丁讚、林文源,2000)。Swidler(1986)進一步指出:一、文 化做為象徵、故事、儀式、世界觀、意識型態的工具,人們藉此解決各種問題。

二、要分析文化的影響就是分析行動的「策略」。三、文化的解釋本身就不在定義

13

行動的目的,而是用於提供建構行動策略的元素。但李丁讚與林文源(2000)也 提醒,Swidler 討論了文化做為實作(practice)、慣習(habitus)等面向,但對於行 動者為何而行動、是否有不同行動基礎等問題沒有加以討論,且並未注意到「文 化是如何可能」的問題。

何明修(2004)也針對構框論做了文獻回顧與探討,其中說明了「構框與策 略」和「構框與組織」的關係。在構框的策略性作用上,意味著文化可視為一種 運動資源,可有意圖的被操作,以促成運動的目標達成(Williams, 1995;何明修,

2004)。這代表在社運的現場,社會運動的構框並不一定直接反映當事者的想法,

而是透過高度的文化符碼包裝,帶著機會主義或利用政治風向的味道,運動者的 意識形態和世界觀沒有直接表現出來,其真實的意圖被隱藏起來,表面上所呈現 的是經過修飾的版本(何明修,2004)。在組織與構框的過程中,也假設為了包容 更多組織參與,組織構框的策略往往是尋找組織間的最大公約數。且在建構組織 聯盟的過程中,各別組織所擁有的資源和權力不盡相同,這些因素也會影響構框 的方向,資源豐富的社運團體,較能將自己的意識型態、世界觀、運動路線加諸 在組織聯盟中,進而主導整體的運動走向,而較缺乏抗爭經驗的居民,則可能被 外來社運組織取得主導權,而被改變原有的動員框架(何明修,2004)。

這三個經典運動理論中,筆者認為文化構框論在將運動視為創生意義的動態 過程此點,可作為本研究田野觀察的最佳註解,但是文化構框論缺乏交代過程中 不同行動者的互動和網絡如何成為行動背後真正的基礎和動機。然而筆者以為,

一個運動無法只以結果論定調,這恐淪為「看圖說故事」式的研究者個人詮釋,

因此,了解從頭到尾運動中不同行動者彼此的親近與疏離、產生關係之偶然和必 然等動態過程和特有的歷史記憶,將是運動為何能成形的重要參考指標。何明修

(2004)也認為在社會運動提出文化訴求之前,集體行動者面對的是一連串的歷 史傳統、集體記憶、政治文化的前提,這些背景素材並非他們所選擇的,因此社 運中的文化創造並非「無中生有」(ex nihilo),而是「從事物之中開始」(in medias

14

res)事實上,若將運動中的參與者粗略分為「實際關係群眾(如工人、農民、學 生等)」、「外來社運團體」和「外圍支持群眾」,則以上三個運動理論都無法切合 筆者欲探討「實際關係群眾(在本研究中即為農民)」在運動中呈現的主體影響和 主動性改變,仍會限於資源、權力不平等的盲點和微觀、鉅觀視角的辯論中。且 因西方經典運動理論皆屬於「現代」運動理論,難以討論仍具許多傳統、農村習 性、要素的農民運動,因此,本研究僅在運動的階段性分析中使用「文化」、「意 義」等作為分析基礎,整體的運動描述架構另使用部分「行動者網絡理論」的概 念來刻劃相關歷史過程,以及運動產生的過程中不同行動者彼此互相影響,且最 後透過「轉化(translation)」產生一致的認同和集體行動。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