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新圈地運動-竹東反土徵網絡的形成與捲入

4.2 稻米品質提升背景與網絡的形成

稻米品質提升雖然與農民個人選擇有關,但是決定性的因素還是在於台灣整 個大環境的政策動向。因為政策涵蓋的面向與影響的層面最廣,因此長期以來農 民的對務農的想法,或者也可以說「農業發展」,都隨著整個政策的變動而轉變。

蔡培慧(2009)回顧了台灣戰後至今的農業政策,將每個階段的政策內涵劃分為 五個時期:一、恢復生產、土地改革(1945-1952),此階段的農業政策重點在於儘 速恢復生產、增加糧食,以支持大量的移民人口和戰備存糧所需,而為了治理上 的考量,也進行土地改革。二、農業擴張、以農養工(1953-1968),農業部門以農 產品增產、勞動力外移、累積國家資本(稻米外銷創匯)和作為輕工業產品的消 費市場等四項功能,促進台灣經濟發展。三、保價收購、提高所得(1969-1981),

由於長期以農養工,抑制糧價的政策,讓台灣農民的平均所得低於一般國民,因 此農業政策開始轉向提高農業生產、開發外銷市場,健全產銷效率已增加農業利 潤、提高農民所得。四、農業結構調整(1982-1991),台灣政府受到國際談判的壓 力被迫要開放台灣農產品市場,因為台灣小農生產的特性無法與外來農產競爭,

因此政府開始調整台灣整體的農業結構,此階段農業政策由計畫經濟轉向市場經 濟,糧食生產由主食轉作雜糧,長期被壓抑的農民也透過農民運動爭取政策上如 農民保險等福利保障。五、農業自由化階段(1992-2005),台灣未加入世界貿易組 織(WTO)而預做準備,以<農業協定>的規範架構展開大規模的離農離牧計畫,

大規模調整台灣農業經營方向,此時政策以農地釋出、農田休耕、大幅開放市場 為主軸。

從這五個階段可以看出不同階段的台灣農業發展走向,也解釋台灣農作如何 由重「量」轉往重「質」的歷史背景。而農會是從日治時期出現的半官方單位,

國民政府來台將農會改組後,農會就成為在農村中執行、傳達政府政策、與農民 直接接觸的第一線組織,也因此,政府在農業上的政策轉向,通常也都可以從農

45

會的活動中看出,地方性農會所舉辦的冠軍米和良質米比賽即是面臨國外農產品 競爭後輔導、促使農民生產由「量」轉「質」的最好例子。為 加 強 農 民 生產 稻 米 之 品 質,農 糧 署自 民 國 84 年 第 一期 稻 作 開 始 輔導 地 區 農 會 辦 理「 鄉 鎮 級 」 品 質 競賽 ; 民 國 88 年 擴 大辦 理 「 縣 級 」 農 會 之稻 米 品 質 競 賽 , 至 民國 91 年 有 花東 縱 谷 跨 縣 市 之「 區 級 」競 賽。 為 擴 大 稻米 品 質 競 賽 之 成 效, 在民 國 93 年 籌 辦了「 第 一 屆 全國 稻 米 品 質 競 賽 活 動」,目 標 在 於 透 過 公正、公 開 之 各項 評 鑑 過 程,對 所 評選 出 之 各 地 冠 軍 米,配 合 媒 體 宣傳,舉 辦 競 賣 會 活 動 , 以 提 升 台 灣 國 產 稻 米 高 品 質 、 高 價 格 的 形 象 ,評 選 的 標 準 則 從 田 間 初 審、 取 樣 、 樣 品 品 質 分析 至 食 味 評 鑑 。 民國 96 年 開始 , 此 全 國性 的 稻 米 品質 競 賽 換 名 為「 全 國 十大 經 典 好 米 選 拔 」繼續 進 行, 因 此「 全 國十 大 經 典好 米 」成 為 往 後 全 國性 稻 米 殊 榮 的 代 名 詞。而地 區 農 會 的 稻 米競 賽 等 於 是 「 全 國 十 大 經 典 好 米 」 的 地 方 預 賽 , 只 有 地區農會舉辦的稻米競賽年 度冠軍才有資格競爭全國十大經典好米的殊榮。而近幾年在竹東冠軍米比賽表現 最突出的兩位三重埔農民,農民 A 與農民 B 又是如何走入追求稻米品質的這條路 呢?

農民 B 的爸爸過去就在三重埔務農,而農民 B 從小就協助爸爸農事。民國 50 幾年 B 開始養雞,至民國 70 幾年養豬業大起,B 也轉為養豬,直到 80 年代末期 政府開始離牧政策,民國 90 年環保局為了整治河川、避免畜牧排泄物汙染,徵收 當地的養豬用地,農民 B 遂由牧轉農,開始他務農的生命歷程。

農民 A 則是成年後離開三重埔,在台灣傳統產業十分風行的年代往來於各地 經營紡織生意,隨著台灣紡織業後期慢慢沒落,A 開始將他的部份重心轉移回三 重埔的農務上,約莫十年前才決定回到三重埔做個專業農民。農民 B 家與 A 家並 不遠,是農民 A 父執輩就認識的鄰居;在傳統的種稻知識/地方智慧上,三重埔 農民本來就存在閒談間互相分享、交流的習慣,由於 A 中年回農,在當地算是相 對年輕的農民,身為在地人的他附近鄉里親友的關係是緊密的,又喜歡交朋友,

46

與農改場和農會關係都好,因此也常常成為當地老農間的資訊來源。

竹東鎮農會指導員 F,高職畜牧科畢業,當年進入農會時主要負責的是毛豬共 同運銷的業務,在二十年前拜訪豬農的過程中結識了農民 B,後來農民 B 由牧轉 農,他也推薦 B 改種稻米和其他雜糧。F 與 A 是在某次的機緣中,他人介紹認識 的,因為 F 與 A 年齡相近,彼此很聊得來,便很快的熟悉起來。F 做為在地方上 的農業技術推廣者,在工作情感和職責上都必須盡可能與地方農民建立緊密的關 係、輔導他們有更好的經營成績;另一方面,F 也帶著政府補助的資源和知識進入 農村,與 F 熟悉的農民們相對上能夠獲得更多的資訊和資源。國人的飲食習慣逐 漸轉換之後,台灣米食消耗量大量萎縮,但在台灣稻米生產仍屬大宗,因此如何 用各種不同方式推廣米食當然也成為竹東農會推廣股的重要業務。

竹東地區農會推廣股表示,光復初期國人的米食消耗量約為每人每年二百公 斤,到現在僅剩 50 公斤,這種演變並不是很好,因為稻米仍是最適合國人體 質且營養均衡的天然食品,富含蛋白質又不含膽固醇,所以如何加以推廣成 為農政單位關切的重點。...以新竹縣為例,農作物也是以稻米為主,過去使 用純米加工的米粉,在全台各地辦理的促銷活動中相當成功,因此農會開始 策劃米食加工可能性,經過促銷試吃反應不錯,才決定大力推廣,這也是客 家美食中心成立的原由。【1994-01-26/經濟日報/15 版/商業流通】

當稻米品質競賽成為促銷良質米的主要舞台時,農民 B 與 A 接續成為地方投 入稻米品質競賽的佼佼者,除了個人的既有生產條件外,是否與農會指導員 F 有 甚麼關連呢?農會從過去就是農民接受農業訊息的主要來源,但是不代表這種訊 息的散布是很廣泛、平均的,過去的網路媒體不發達,因此農民的訊息來源是十 分不足的,多以鄰尾巷頭口耳相傳的消息為主。

在我開始比賽竹東冠軍米之前,大概都是竹東其他地方的人在比,二、三重 埔這邊的人都不知道有這個比賽,農會那邊應該有跟農改場說,但是總之不

47

知道什麼原因以前我們都沒有得到消息,所以有在參加比賽拿冠軍的都是竹 東其他地方的農民…。(農民 A)

而地方上有那麼多的農民,哪些農民會受到農會輔導員的重點輔導、投入稻 米品質競賽中,並進而在比賽中脫穎而出,勢必也參合了許多不同的因素在其中。

站在輔導的角度上,像他們這種比較願意接受新東西、比較積極的農民,尤 其是先前經商的、或公務員退休的,就會變成我們在輔導上的重點對象阿…

我會花很多時間跟他們討論該怎麼種比較好…我都會跟 A 說,他田的範圍不 夠大,他就是要做精(精緻),賣出去的商品就是要有一定的品質,不可以 隨便…我都跟我們的農友說:要有競爭和被競爭的性格…。(農會指導員 F)

除了 F 的輔導和資源引介外,農民 A 與農民 B 本身的人格特質也是重要的關 鍵。雖然二、三重埔仍有繼續務農的農戶很多,但是農民年紀多已屆高齡,務農 所得只能當作補貼,家中主要的經濟來源還仰賴子女在外工作的薪水所得,因此 老農幾乎都是採用過去熟悉的慣行農法,稻米收割時就直接賣給大盤(糧商)或 販仔,減少後續產銷的處理,自己反而再去外面的商店買米吃。而 A 與 B 是少數 在二、三重埔會自己思索如何進行稻米銷售的專業農,透過 F 的資訊轉介,他們 從農改場和農會的課程中吸收了較新的農業知識,他們也在各種不同的耕種經驗 中體認到慣行農法對土地和身體可能的傷害後,便積極實踐在自己的農作上,改 用接近無毒、友善環境11的種植方式,竟反而更符合現在消費者的喜好。稻米品質 競賽的標準中並沒有要求稻米要「 無毒」或「 友善環境」, 政 府 對 於 稻米 品 質 的 標 準是 以 市 場 競 爭 力 為 主,所 以 在 藥 檢 上 只 要求 要 到「 合 理 用 藥 」、「農

11 自第一次綠色革命開始,農民開始被教導使用農藥、化肥與各種農機具來大量增加農作物的產 量和生產的效率,也是我們今天所稱的「慣行農法」。時至今日,各界開始反思「慣行農法」是否 真的對土地、農民和消費者都造成太多的傷害,因此開始出現對應「慣行農法」的各種不同的農法,

這些如雨後春筍般新生的農法各有不同的做法、理念和標準,最常聽到的「有機」的最普遍概念是 不使用任何化學製成的農藥與肥料,而「無毒」、「友善土地」的農法則仍沒有統一的標準,竹東農 民 A 與農民 B 的「無毒」是以不使用化學農藥為主,但仍會酌量使用化學肥料。

48

藥 零檢出」 , 但 是 農 民 更 進 一 步 自 發 性 地 涵 蓋 理 念 的 「 無毒」 耕 種 方 式 在 稻 米 品質 上 累 加 了 一 層 價 值, 讓他們在平時就有機會經營自己的消費客群。

反正一定要下功夫,就順便參加比賽。做哪一行就要研究哪一行,一定要有 信心…第一年都沒有得名,前年(2009)開始得了第一名,起先比賽沒有那

反正一定要下功夫,就順便參加比賽。做哪一行就要研究哪一行,一定要有 信心…第一年都沒有得名,前年(2009)開始得了第一名,起先比賽沒有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