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緣起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緣起

初次深入探訪竹東地區是在 2010 年的秋天。該年六月甫發生震驚全國的大埔 怪手挖田事件,7 月 17 號許多來自台灣各地、同樣面臨土地徵收問題的自救會成 員齊聚在台北凱達格蘭大道,呼喊「一方有難,八方來援」,徹夜舉辦聲援晚會和 守夜活動。隔天一早,眾人把綠油油的秧苗鋪在凱達格蘭大道上,象徵「把田種 回來」、「農運生生不息」,開啟一場對抗圈地徵收的持久戰;秋天之際,在新竹當 地的學生社團引介、協助下,包含筆者在內的一群學生社團成員來到竹東,希望 能就土地徵收問題的始末、聆聽在地自救會農民的想法,以訪調的方式對地方脈 絡關係和從事農耕者進行最初步的認識。

眼見竹東二重與三重地區的反徵收農民在近年抵抗最新一波土地徵收案的期 間,與非政府組織-如「台灣農村陣線1(以下簡稱農陣)」建立了資訊對流的關係,

土地徵收浮濫的問題也躍上了各大媒體通路,引起民眾的反思、辯論,許多學者 也投身於反徵收運動中、持續製造知識性論述。唯當在電視上受訪的農民、口中 開始主張「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和居住權!」、「糧食自主是國安問題!台灣糧食 自給率過低,為什麼還要徵收農地?」等普遍被認知是知識分子常見的語彙時,

是否反映了農民放棄自己熟悉的辭彙、轉而使用他者的語言,成為被動受到外來 知識分子影響的受體?

然而,透過持續的非正式日常對話、半結構式訪談、協助農事勞動等不同的

1 2008 年於立法院一讀的「農村再生條例」,因其寬鬆的地目變更條件以及對農村花園景觀化的錯 誤定位,將造成農村毀滅性的打擊。因此,長期在各個位置上關心台灣農業問題的行動者,包括:

農民、農村工作者、非政府組織(NGO)、媒體工作者、學者、作家、律師、工程師、藝術家、

青年連結起來,從草根組織、社會傳播、立法遊說等層面著手努力,在這個過程中成立了「台灣農 村陣線」,簡稱農陣。

2

互動經驗,筆者發現當地的農民在抵抗土地徵收一事上,並沒有失去自身社區的 主體性,反而當地既有的歷史、文化脈絡、務農節氣等都不同程度地與抗爭行動 產生連結,並進一步和外來的資源相對話、整合,而累積成為後續反徵收運動走 向中的基本元素-因此形成本文的寫作動機,希望能從農民主體和其長久以來生 活的周遭環境出發,呈現更多農民在運動過程中所展現出的主體性和能動性。

2011 年,竹東當地一位反徵收農民獲得全國十大經典好米冠軍的殊榮,瞬時 引起主流媒體對當地徵收問題的大量關注與討論,可說是將竹東的反徵收聲勢推 上最高峰。隔年年初新任農業委員會主委陳保基上任,在接獲二、三重埔反徵收 自救會所發的公文、強調二、三重埔地區為優質農地,質疑農委會為何要讓珍貴 的農地資源被徵收後,農委會回函表示,優良農地以及特定農業區不宜開發,若 國家重大建設真的需要這塊土地,「也應該以農民的意願為準。」在抗爭多年後才 得到如此屬於善意的回應,看來似乎是因為「好米」的加持,讓當地成為「優良 農地」的同義詞,在對抗土地徵收上顯得更有利。然而,若僅以「一人得道、雞 犬升天」來理解二重埔與三重埔地區農民在反徵收行動上的組織過程,是未能精 確地捕捉到其組織動態的;在此,本文主張,其實是諸多不同的行動者(actors),

由有意、無意的交往過程,得以促進想法、認同的交換甚至激盪,進而醞釀、累 積出現階段的發展情勢。

因此,除了土地徵收背景外,本個案也將農業的本質-農業生產、稻米品質 提升做為描繪抗爭歷程的一個環節。稻米是台灣的基本糧食作物,過去在計畫經 濟階段,政府高度介入農作生產與銷售的過程,並長期抑制糧價,以確保糧食來 源穩定、社會不致動亂。許多農民習慣耕種稻米,使之成為最普遍的農業作物,

型塑了農村的文化面和經濟面;也因此,在國際勢力頻頻叩關之際,開放稻米自 由貿易對農村造成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各種以「品質」為號召的比賽活動,即是 自由市場中面臨大量競爭時,迫使稻米生產由重「量」到重「質」,最鮮明的證據。

以稻米為例,地方農會承辦了鄉鎮級的稻米品質競賽,並鼓勵當地農友踴躍參與,

3

唯有奪得區域比賽的冠軍才有進一步競爭全國性稻米品質競賽的資格。

稻米的生產對農民來說是極為生活化、與生命史息息相關的經驗,其個別投 入稻米品質競賽的動機、乃至如何連帶起稻米品質與土地徵收間的矛盾點、將當 地的反徵收抗爭網絡擴大,皆為本研究的觀察重點。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