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肆、 、 、 、不斷衝刺 不斷衝刺 不斷衝刺 不斷衝刺

肆 肆

肆、 、 、 、不斷衝刺 不斷衝刺 不斷衝刺 不斷衝刺

時間常會消磨人對一件事的熱情和衝勁,尤其在封閉的班級王國裡。多數教 師的處境如同 Eisner(1992b: 612)的形容一般「如果一隻小鳥被關在籠子裡已 經十年,即便鳥籠被驟然開啟,牠可能不會有一絲喜悅。」一方面因為熟悉會比 不確定的未來令人感到安全,又或者牠已經忘記自由飛翔的喜悅。每個教師都是 教室裡的藝術家,無論是對文本的理解詮釋、論證知識的模式和營造學習情境的 神色行止都會牽動學生的心緒起伏(陳美如,2006;Sarason, 1999)。因此她(他)

不僅要從教學文化結構和社會傳統所形塑的角色規範覺醒,卸除被理論和政策豢 養的思維,才有可能對發生在教室裡的課程採取反省行動,重拾為自己出征的喜 悅,展現迎向不同終點而奮力衝刺的課程潛力。

一一

一一、、、、為自己出征為自己出征為自己出征為自己出征

本土課程大幅變革的這 10 多年來,許多資深教師紛紛選擇退出教學現場。

勤美老師和梅清老師都曾提到,她們的師專同學仍待在教學現場者已屈指可數。

一般人常習慣將資深老師與待退人員直接串接在一起,認為他們是屬於傳統的一 群,較難覺察自己的課程意識,並害怕改變現狀。我自己也躋身資深教師之列後,

漸漸開始相信那些外加的定義和刻板印象。它就像中世紀武士的盔甲,讓人逐漸 忘記「盔甲下的我」是誰?因而不習慣為自己出征。可是三位老師個別的一席話 卻讓我重新思索,教師的課程潛力是否會因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消磨?或教學想像 真的會湮沒在太多外加的例行公事裡?

職場教師或許會把這三位個案視作特例,不適用一般標準來評斷。如同齊毓 老師說的:「學校裡的老師會告訴你,感動不一定要行動,因為『我』沒有那麼 優秀!」(齊師訪錄,050511)有一位曾在子寮國小服務的校長有感於勤美老師 雖然資深,卻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而好奇的問勤美老師,是否希望其他同儕也像 她一樣努力實踐對課程與教學的想法?

191

我的回答很簡單,要不要有精力做下去,那就是你本身的信念。老師應該 問自己:「對這份工作的期許是什麼?」如果你覺得這就是賺 5 萬塊的工 作,我的工作時間就是這樣,不用付出太多!自然會有不一樣的結果。我 會一直想實踐自己的想法,是不希望讓自己以後有遺憾和傷害。我不想只 做一個表面的東西,而不是課程上的東西。有許多人還是認為行政凌駕於 教學之上,如果不改變這個,很難讓老師的課程意識抬頭。(勤師訪錄,

030711)

梅清老師決定帶完這班二年級後離開學校,倒不是因為她覺得累了或倦了。一方 面她覺得似乎在學科課程和非正式課程的想法都已經放手嘗試過。再者這次的導 師班因邂逅許多在情緒和其他學習方面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梅清老師為此進行一 年的行動研究,遂讓她興起轉任諮商師的念頭,以幫助更多職場教師和有特殊需 求的學生克服在教室裡可能會遭遇到的各種景況。因法規明訂欲取得諮商師資 格,須先具備相規系所碩士學位,因此她決定退下來為第二個碩士學歷打拼。

這班學生一開始讓我覺得三十年教學經驗和功力無法有效發揮效用,對我 這是一件前所未有的沉重考驗。可是我一直提醒自己,師生不是拼「輸贏」

的關係。要幫助這些孩子,必須先要讓自己快樂,不可以「懼學」。即使 要退休,我並沒有偷懶喔!這學期還是完成 2 本行動研究。我的校長和老 師都問我為什麼,我說:「跑步快到終點應該要衝刺,而非怠惰!」(梅師 訪錄,041111)

教師一旦能驅動內心的哲學思維,便容易拒絕並超越由他者所定義的真實

(甄曉蘭,2004)。進而對所處的環境脈絡,和個人價值偏好,進行更深刻的反 思。兩位任職都超過 30 年的資深經驗教師因認同自己的專業身分,所以不會也 不想怠惰。她們習慣反覆質問自己:我這麼做對嗎?我想要的是什麼?怎麼做可

192

能會更好?當教師樂意成為能協助學生應用和創造課程文本的導演,一則有助於 讓每個學生的差異被理解和尊重,教師也會在課程實踐歷程找到自己的論述與思 辨方式,為實踐個人立論出征。

二 二 二

二、、、、必要的堅持必要的堅持必要的堅持必要的堅持

齊毓老師任教接近 10 年的時候曾罹患重病,在家休養約莫半年。和醫生研 商不知是否該重回學校時,他們的共識是,如果教書會讓自己更有精神,會比任 何處方更好。不過即便重返校園,齊毓老師每週仍須回醫院接受針藥注射治療。

「每次打針回來的那三天裡,會一直想吐,上課時我都會盡量忍住。」(齊師訪 錄,050511)不過齊毓老師卻表示,生病後她更珍惜每一天,想要嘗試和改變的 事更多。她並沒有因被判定為重大傷病患者,想要減輕壓力和負擔而要求學校讓 她轉任科任,仍舊把那屆低年級學生帶完。齊毓老師把帶班視作一種挑戰,因為 級任老師不僅要教導自己負責的學科知識,還要注意各種學習活動可能造成的非 預期影響。尤其對部分學術傾向不高的孩子而言,潛在課程更容易影響他們的終 身學習。齊毓老師對自我身分認同似乎呼應了歐用生(2004)教授的主張,教師 呼喚自己的內在聲音會讓生活更有方向,並因此意識到自己為何樂於成為教師。

老師因為工作久了就缺少學習和嘗試的動力,那要怎麼幫助學生面對還會 一直變化的世界?要讓學生肯定自己,老師就要不斷更新腦子裡的東西,

而且試著做做看!這不是年資的問題,而是你怎麼看待自己的角色。(齊 師訪錄,050511)

除了齊毓老師外,勤美老師因眼部肌肉鬆弛,每隔一段時間必須施打肉毒桿 菌好讓眼皮能順利張開維持視力清晰。三年前剛完成編班時同學年老師都鬆了一 口氣,因為子寮國小的編班方式都是讓每個孩子自己用抽籤抽出自己的班級,老 師則是學生編班後一星期再抽班級籤。巧的是那年大家熟知的幾個自我管理失調 的學生都剛好都出現在她班上,勤美老師把這一切解讀為「緣分」。

193

一開始就有學生問我:「老師你會不會又跑去當主任?」要做好導師工作 真的不容易,我應該有資格這麼說,如果你想要成為一位專業老師,你會 不希望當導師。因為有很多瑣碎的事會分掉你很多時間,關照孩子的部份 也不見得討好。尤其導師最常教的科目是也是多數孩子覺得最無力的科 目,特別是在高年級。所以有些老師會覺得「我為什麼要讓自己變得跟孩 子那麼疏離?」(勤師訪錄,030711)

因擔任教務工作之故,我可以體會勤美老師這番感觸。國小級任老師除了必 須擔任數個領域的教學,如何使班級經營成為潛在課程的一部份,讓學生從中有 所感、有所悟,不但考驗教師對個人立論的感知和反思,也繫於他們能否善用想 像轉化其教學歷程。從主任回任級任老師並不容易,特別是對一個已經在實務現 場服務超過 30 年的教師。支撐她轉換角色的信念應在於,她不是迫於無奈的回 任,而是對實踐課程理想的堅持。「我覺得老師是一個很重要的人,我比較看重 自己是教師的這個角色!」(勤師訪錄,0322ki11)梅清老師前些年利用學期結 束進行重大器官切除,身體亦需保養。但是她也沒有因生理狀況暫緩實踐課程理 想的步調,或是放棄對轉化教學的期許與熱情。

願意改變教學思維和樂於想像教學的老師,都源自於對解決如何教才能引發 並活化學習動機的想望。齊毓老師喜歡逛街,除了因為生病不適合到戶外曬太 陽,也和她喜歡欣賞新奇事物有關。「瀏覽櫥窗和不同的商品的時候,我常會突 發奇想,得到一些對設計課程有幫助的靈感!」(齊師訪錄,050511)梅清老師 對課程實務問題感覺難以突破的時候,就會把自己泡進游泳池裡面。「因為在水 裡面你會覺得很放鬆,而且聽不見其他聲音,反而更容易聚焦在想要解決的問題 上。」(梅師訪錄,041111)勤美老師則會去逛書店、書展,利用不同的文字意 象激發、重組腦海裡的經驗和知識。

課程須以動態結構鑲嵌在學校不同的方案與活動之中,教師才能引發學生的 內在經驗,增進學科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結。我相信每個教師都具有許多默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