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議的發言提供了最簡潔和完整的報告。對於空襲行動眼下所造成之災害,沈國 放先生指出行動「導致上千平民死亡、上萬百姓受傷、近百萬難民流離失所。
72」,「工廠、橋樑、學校、醫院第民用設施遭到肆意摧毀。73」 沈國放結論說:
「這場以所謂『維護人道』名義進行的戰爭,實際上釀成了二戰後歐洲最大的 人道主義災難。」74
至於長期的負面後果,中共早在1998年3月向安理會表達對科索沃干涉可能 造成的「不良的先例」和「更廣泛的消極影響」。75 人民日報在6月16日提醒,
武力干涉會刺激阿爾巴尼亞族,並促使衝突加劇。 北約和南斯拉夫會威脅 巴爾 幹半島,甚至全歐洲的安全問題76。當空襲行動結束後,中共向安理會表達北 約的空襲行動「嚴重損害了巴爾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77。
第四節 中共的外交舉動
相較於中共對科索沃衝突的一貫立場,其採取的外交措施因衝突的不同進 展而有所改變。而中共外交措施中出現的最大變化,就是在北約1999年5月8日 轟炸中共駐南斯拉夫的五八事件。下文將探討五八事件前後中共的不同外交舉 動。
72 「第4011次會議逐字記錄(S/PV.4011)」,聯合國安全理事會,1999年6月10日,頁12,
http://www.un.org/zh/documents/view_doc.asp?symbol=S/PV.6141&Lang=C 。
73 同上。
74 同上。
75 「第3868次會議逐字記錄(S/PV.3868)」,聯合國安全理事會,1998年3月31日,頁18。
76 "Military Intervention is not a Sound Strategy", People's Daily, June 16, 1998, FBIS-CHI-1998-168.
77 「第4011次會議逐字記錄(S/PV.4011)」,頁12。
•‧
國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一、聯合國安理會
北約首次介入南斯拉夫解體的一系列衝突是科索沃衝突前幾年在波士尼亞,
故中共與北約干涉相關的外交舉動就此開始。如本章第二節所提,北約在波土 尼亞的存在是跟隨著衝突加深而有所存在,並藉由安理會一系列的決議而授權。
從中共在這些決議的投票記錄看得出,中共雖然對不符合其不干涉內原則的決 議沒有投支持票,但是也始終避免使用否決權。 在波土尼亞,中共對承認人道 主義災難和擴大聯合國維和任務的安理會決議投了支持票,也對授權聯合國保 護部隊使用武力來保護安全區投了支持票。這和科索沃衝突初期中共對人道主 義災難的直接否認可做為明顯的對比。首先,這種投票行為意味著中共對於人 道主義災難的承認,可以允許某種有限的武力,或者聯合國授權的安全區位於 主權國家的範圍以外。此外,中共可能在波士尼亞衝突中對北約的意圖相對樂 觀,因為並沒有積極限制該組織在巴爾干半島的軍事存在。
然而,中共卻對一系列針對科索沃危機的決議投棄權票。1998年3月31日,
安理會通過第1160號決議。該決議譴責「塞爾維亞警察部隊對科索沃平民與和 平示威者使用過分的武力,以及科索沃解放軍或任何其他團體或個人的一切恐 怖主義行為⋯」78,並以聯合國憲章第七章,向塞爾維亞實施武器禁運和經濟制 裁。中共對此決議投棄權票的原因,是因為認為該決議侵犯南斯拉夫的主權,
並警告:「 如果安理會在沒有當事國的要求下介入爭端,就有可能造成不良的 先例,並帶來更廣泛的消極影響」。79
78 安理會第1160號決議(1998年),聯合國安理會,1998年3月31日,S/RES/1160(1998)。
79 「第3868次會議逐字記錄(S/PV.3868)」,聯合國安全理事會,1998年3月31日,頁18。
•‧
80 安理會第1199號決議(1998年),聯合國安理會,1998年9月23日,S/RES/1199(1998)。
81 同上。
82 同上。
83 「第3930次會議逐字記錄(S/PV.3930)」,聯合國安全理事會,1998年9月23日,頁4-5。
84 同上。
85 同上。
86 安理會第1203號決議(1998年),聯合國安理會,1998年10月24日,S/RES/1203(1998)。
87 同上。
•‧
國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對區域和平與安全的威脅等同于向授權武力邁進一大步,但是中共在決議通過 前的磋商過程中,說服其他成員將授權動武或威脅動武的條款。88中共代表明 確表達此決議「不含有授權對南聯盟動武或威脅動武的內容、也不能以任何方 式被解釋為授權對南聯盟動武或威脅動武」。89中共投棄權票之理由,是決議
「超出認可南聯盟與有關方面達成的協議,以及干涉南聯盟內政,援引憲章第 七章等方面的內容」。90
安理會第1239號決議是北約轟炸行動的開始後第一個針對衝突通過的決議,
在行動的第52天通過,亦即中共大使館受攻擊後的第六天。該決議對人道主義 危機表示關切後,要求南斯拉夫允許聯合國和人道主義組織人員進出南斯拉夫 其他地區。
中共代表對1239決議發言的長度是其他決議發言的兩倍以上91。中共代表 對科索沃70萬人流離失所等人道主義危機表達「深感不安」後,接著指出北約 行動對南斯拉夫造基本設施破壞和平民傷亡事件,還提及北約誤炸難民車隊事 件:。中共代表強調「北約立即停止轟炸,不僅是任何政治解決的前提,而且 也是緩解巴爾干地區別人道主義災難最起碼的修件」。 中共和俄羅斯在決議過 程中提出的修正意見,建議加入必須「立即停止一切軍事行動」的內容,指出 不結盟運動與4月9日提出了同樣的建議,中共對此建議未受到接納表示遺憾。
最後,中共代表的發言還引用五八事件中死者家屬寫給克林頓總統信中反北約
88 「第3937次會議逐字記錄(S/PV.3937)」,聯合國安全理事會,1998年10月24日,頁22-23。
89 同上。
90 同上。
91 對此會議與前面針對科索沃問題會議的比較,請見會議編號為S/PV.3868、S/PV.3930、
S/PV.3937、和 S/PV.4003的逐字會議記錄。
•‧
國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行動慷慨激昂的言詞 。 俄羅斯代表接著的發言同意了中共的立場,俄羅斯與中 共都都1239決議投了棄權票。
南斯拉夫接受北約的條件並同意從科索沃撤軍以後,安理會通過第1244決 議以授權聯合國在科索沃的軍事與非軍事存在92。決議以14票贊成、1票棄權的 表決結果通過,而單一棄權標來自中共。中共代表沈國放重申了北約未經過安 理會授權、對主權國家的非法侵入行為,此行動損害了安理會的權威,並將之 描述為一個「危險的先例」93。他列出了北約行動所造成的死亡和破壞。沈國 放提出,決議沒有提到北約轟炸行動造成的災難,對憲章第七章援引也沒有必 要的限制94。對於中共最後決定投棄權票的原因,沈國放說:
「⋯考慮到南聯盟已經接受有關和平計劃,北約已暫停對南聯盟的轟炸,草案 重申了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以及安理會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首要責任,重申了 所有成員國都應尊重南聯盟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國代表團對這一決議草案的 通過將不阻攔。」95
從上述過程看得出,俄羅斯在北約介入科索沃衝突前對安理會的決議都投 贊成票。這意味著俄羅斯不認為在行動發動之前,安理會的決議侵犯南斯拉夫 自主權,唯有中共持有的立場。俄羅斯在北約介入後反對的是北約對危機的處 理方式,原先並沒有反對北約在科索沃問題的角色。其次,在北約武力介入科 索沃衝突後,中共代表團才開始在安理會強調人道主義災難的規模與程度,這 顯示中共與其他成員國對科索沃局勢的不同認知。這三,在安理會通過的5次中
92 「第4011次會議逐字記錄(S/PV.4011)」,頁12。
93 同上。
94 同上。
95 同上。
•‧
國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共棄權的決議中,第1244號決議是中共第一次表明對決議部分條款的支持。中 共這次投棄權票不只是由於大部分內容不符合其立場,而也提到了尊重南聯盟 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南斯拉夫接受和平計劃兩件事。這也是五次決議中第一次 明確表示不要阻擾決議的通過。
二、五八事件前後
因為五八事件在中共所造成的反應如此大,所以從轟炸任務開始至五八事 件這段時間,中共對北約政策受到的關注較小。這時間中共對此的外交活動主 要在國際組織和國家媒體發表的聲明。在衝突的開始,中共曾經質疑北約對米 洛塞維奇反人類罪的指控96。外交部發言人朱邦造6月9日發表中共基本關於
「內政問題」的立場97。得知北約要開始空襲行動時,中共首相朱鎔基沒有取 消1999年四月訪美的行程, 與《華爾街日報》的採訪中,一頁上只有四行提到 科索沃問題,內容反而主要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問題98。 雖然從最早都對北約 有所保留,中共一開始並沒有發揮其一切的外交資源來和北約對抗。
1998年七月起當北約的武力干涉開始成為一個可能性時,外交部的發言人 表示他們的擔憂99。中共也贊成了歐盟的立場,並指出法國與其他歐盟國家願 意和平解決衝突100。北約的空襲行動開始的時候,江澤民正在訪問意大利一個 北約國家,他只對事件表示遺憾101。這和中共媒體的反應相對比較低調:人民
96 "Military Intervention is not a Sound Strategy", People's Daily.
97 「第4011次會議逐字記錄(S/PV.4011)」,聯合國安全理事會 ,頁12。
98 Rath, “China and Kosovo: Worries About a New World Order”, p.2.
99 "Double Standard with Aim of Suppressing Yugoslavia", People’s Daily, Jan. 30, FBIS-CHI-1999-032.
100 Rath, “China and Kosovo: Worries About a New World Order”, p.6.
101 同上,頁7。
•‧
國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日報3月25日的評論指責北約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和國際規範,並詳細介紹了聯合 國關於內政干涉的憲章、宣言和協議書102。
科索沃戰爭進行了不到一個半月過後,一項轉變中國外交政策的重大事件 發生了。當地時間5月7日夜間,北京時間5月8日,北約的美國B-2轟炸機發射使 用三枚導彈擊中了中國駐貝爾格勒大使館,當場炸死三名中國記者邵雲環、許 杏虎和朱穎,炸傷數十名其他人,造成大使館建築的嚴重損毀103。中央電視台 廣播了以下報告:
「5月7日午夜,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悍然使用了三枚導彈從不同角度襲擊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大使館,造成使館嚴重毀壞。迄今為止,
「5月7日午夜,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悍然使用了三枚導彈從不同角度襲擊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大使館,造成使館嚴重毀壞。迄今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