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佛塔起源、形制及其功能分析

第四節 中國塔寺的起源、演變及其功能

一、佛塔起源

魏晉南北朝的帝王中,除了毀佛的二位帝王,其他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

幾乎都崇信佛教。佛教在東漢末自西域傳到中國,經過四百年的傳佈,代表佛教 的建築物,寺院、佛塔與石窟,建造與雕鑿的數量龐大。中國佛塔大多數為高層 樓閣型,至於這種高層樓閣佛塔的起源,長期來是個爭議。有學者認為是受犍陀 羅影響,也有學者認為高層樓閣建築是中國固有的形式,再加上印度傳來的覆缽 式塔身、平頭、傘柱、傘蓋,將其全置於樓閣之上成為塔剎,而中國固有樓閣就 成為新式塔身。中國佛塔始建於何時無可靠文獻。有關中國的第一座佛塔,在眾 多史料都有記載,《洛陽伽藍記》、《釋書·釋老志》與《佛祖統記》均記載第一座 佛塔是始於東漢永平十年(西元 67 年)的洛陽白馬寺。但缺乏實物而且關於文 獻也多有爭議,任繼愈據《高僧傳》等文獻分析,認為白馬寺的名稱是後起的,

他指出,包括白馬寺起源的,「各種關於漢明帝永平求法的記載,都採取追溯的 形式,沒有一種是原始記錄或原始記錄的轉述」。最可信的記載應為《三國志》

西元二世紀末,笮融在徐州建浮屠祠。113

1986 年六月,四川省博物館在什邡縣皂角鄉白果子村馬堆子的一座東漢畫 像磚殘墓廢墟中,發現一塊畫有佛塔畫像的磚。從磚的形制和質地來看確實是東 漢畫像磚,這是至今發現最早的佛塔畫像。這塊畫像磚上的佛塔,就如同文獻上 所記載的,中國早期樓閣式佛塔:「上累金盤,下為重樓。」磚上畫有三座佛塔,

中間座還清晰可見,是四層重樓,上置三級塔剎、塔角尖,這是佛教東傳,最初 的佛塔建築形制。正史文獻中也提到最早的佛塔形制,在《三國志•吳志•劉繇傳》

中記載:「笮融(188~193)篤信佛教大起浮屠祠 ,以銅為人,黃金涂身,衣以錦采,

垂銅盤九重,下為重樓閣道,可容三千余人。」最早的佛塔形制,在文獻中的記

113 何志國,〈從襄樊出土東漢佛塔模型談中國樓閣式佛塔起源〉,民族藝術 2 期。

43

載的,與畫像磚的考古實物,是得到相互印證的。目前所知的中國早期佛塔,功 能屬性和製作年代,都比較明確的當屬北涼石塔。然而什邡磚上的樓閣式佛塔畫 像,雖然是以畫像形式保存,但是它早於北涼石塔約二百年。什邡佛塔畫像磚雖 有殘缺,但樓閣式塔身與塔尖的相輪是無疑的。因此也可以說樓閣式佛塔,是中 國最古老的佛塔形制,或說中國第一批佛塔是樓閣式的。南北朝隋唐以來,中國 佛塔絕大多數是樓閣式,以樓閣式塔身,上為塔尖的相輪,塔尖由下而上分別是 剎座 剎身、剎頂,用剎柱貫穿插在塔身之中。114

2008 年,湖北襄樊市樊城區菜越居委會,發現一座保存完好的磚室墓。其 中除了有大量隨葬品,最重要的是一件釉陶佛塔模型。該模型佛塔以兩層樓閣為 主體建築,底層四周為牆體,上層頂部中間的立柱形塔刹上有七層相輪,與笮融

「垂銅盤九重」相似,但相輪較其少二重。由此可見,上述《三國志》等所述笮 融建造塔寺,在塔身結構(重樓)、塔刹造型(上累金盤)諸方面,與此釉陶佛 塔模型是相吻合的。發掘簡報原本把該墓年代定為三國早期,但後來經過再次考 證後,將該墓年代定為東漢中晚期。因此,該墓出土的陶塔模型,是迄今發現最 早的立體佛塔建築造型。通過什邡畫像磚與襄樊釉陶佛塔模型的造型比較,在中 國樓閣式建築頂上,設置源自印度的相輪塔刹,這兩個基本要素方面,與笮融造 寺塔的記載是相符的,可證它們都是我國最早的佛塔造型。因此,通過文獻和考 古實物,雙重證據可以證明,中國最早的佛塔形制,是樓閣式建築與印度相輪塔 刹的結合體。但樓閣式是否是沿用中國本來固有形式,或確實是仿印度高層佛塔 形制而來,則無法證明,只能以臆測方式說明中印本有重樓建築,印度高層佛塔 傳來中國,恰好符合中國樓閣建築,搭配象徵佛塔的塔剎至於其上,則成為初始 的佛塔形制。115

114 張同標,〈長江流域早期樓閣式塔形制特徵〉,湖南大學學報社科版 5 期 25 卷。

115 何志國,〈從襄樊出土東漢佛塔模型談中國樓閣式佛塔起源〉,民族藝術 2 期。

44

二、寺塔的功能演變

佛教自東漢末初來,歷經魏晉南北朝,正是戰禍連綿、民不聊生的一個時期。

在紛亂的現世生活,人民將精神寄託在佛教,佛教的因果輪迴等教義,能解釋現 實生活的不安與悲傷惶恐,給人心靈的期望與慰藉。從代表佛教的具體建築物,

寺院、佛塔與石窟的建造數量,116足以看見人們對佛教的信仰力量。也因魏晉時 期,許多帝王宣揚提倡佛教,將佛教視為治國之道,此時期經書眾多、寺院林立,

興建佛寺成為當時社會的重要建築活動之一。藉由帝王的擁護與民間的信仰,常 有集資建塔的情形,甚至捨宅為寺的風氣。然而,寺塔的建築形制與功能,隨著 佛教傳入與中原文化的融合,從魏晉南北朝至往後朝代,呈現出不同的風貌。因 此,下文筆者將陳述塔、寺在不同時期的時間推演下,所俱備的形制與功能。

(一) 塔

樓閣式與密檐是中國最著名的塔身形制。魏晉南北朝時期,建築也依中國傳 統多為木造,樓閣式木塔是以南北朝為黃金時期,但已經無實物存在。文獻上北 朝木塔首推永寧寺木塔,建於北魏(516 年)。唐宋以後樓閣式木塔數量漸少。北 魏時期,出現中國第一座十二角形平面的磚塔「嵩獄寺塔」,塔身是十五層的密 簷,屬密檐式佛塔,塔身層層密接,塔簷緊密相連層層重疊。遼金時期密簷塔興 盛。元明清時期密教盛行,佛塔建造多為西藏形制,如明清時期出現金剛寶座塔。

117

值得一提的是,北魏嵩獄寺塔除了塔身之外,周圍還附有其他佛殿建築。這 是佛教東傳後,隨中國建築、文化生活、信仰形式和功能需求而發生變化。北朝

116 此時期寺院林立,南朝統計有二百多所寺院,至於不在統計內的不知凡幾,所以在唐朝時出 現「南朝四百八十寺」的詩句,來形容寺院林立的盛況。參見孫宗文,《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59‧中國佛教寺塔史志》,〈北朝寺塔概述〉,頁 53。

117 目前中國僅存六座金剛寶座塔。即北京大正覺寺金剛寶座塔(明)、北京碧雲寺金剛寶座塔 (清)、北京西黃寺金剛寶座塔(清)、湖北襄樊金剛寶座塔(明)、內蒙呼和浩特金剛寶座舍利塔 (清)、雲南昆明官渡鎮妙湛寺金剛塔(明)。參見柏明、張天杰、田旭東,《法門寺與佛教文化》,

頁 25。

45

寺院中間是佛塔,殿堂居後。然而,唐朝以後,殿堂成為主要進行佛事的場所,

可容納人數眾多,佛塔則至於佛殿之後。118殿內大尊佛像是主要禮拜對象,這與 自印度經西域傳來的,禮拜佛塔轉變為禮拜佛像的信仰變化是相關的。而元朝以 後塔便也漸漸離開寺院內部,僅成為裝飾的一種用途。

大抵中國佛塔的功能,如唐代的大雁塔,存放奘師自印度取回的經書、佛像、

舍利,屬於象徵瞻仰禮拜與紀念性的宗教功能。另外,塔的園林建築,附帶娛樂 性質,成為看戲或休閒遊憩場所。有些寺院內如北京法海寺有碑偈、經幢,這是 提供藝術繪畫、建築史與歷史研究的功能。119同時塔寺也提供了當代社會問題的 探究,如唐、宋時,佛塔逐漸發展出「天宮」、「地宮」的形式,這時佛塔非僅有 瞻仰禮拜功能,同時也是存放佛教珍貴文物、當代工藝品、藝術品等等的文物保 存功能。

隋文帝尚佛,全國掀起建塔熱潮,唐朝社會經濟繁榮,是佛教發展的鼎盛期。

唐朝時出現地宮,將佛舍利瘞埋於地宮內。著名的法門寺於近代挖掘,由其供奉 的工藝作品來看,當時社會經濟富足,工藝技術精湛,也看見官府與民間信仰佛 教的虔誠。五代宋遼金時期,出現將佛經刻在石塔上的風氣,也流行將「佛經」

置入地宮,地宮內也出現佛像壁畫。地宮的出現,是侷限於中國塔樓型佛塔,難 以藏放經卷、佛像或是供養物,另外就是因為中國人的埋葬觀念,還有是為了深 埋掩藏佛陀真身舍利與珍貴的文物和供養物。120

除了地宮外,宋時期出現了天宮。天宮與地宮對於佛教文物的保存,深具歷 史與社會意義。121著名的雷峰塔保存了千年不壞的經卷,是因為將經卷貯藏於磚 造的密封環境。六祖惠能大師於圓寂前一年,在家鄉新州興建二座佛塔,龍山報 恩塔與西徑縣城夏院塔。他的目的是將禪宗的傳法信物,七顆佛陀真身舍利,埋

118 孫宗文,《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59‧中國佛教寺塔史志》,〈北朝寺塔概述〉,頁 39。

119 李松,《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59‧中國佛教寺塔史志》,〈北京法海寺〉,頁 189。

120 辛革,《佛教考古寶藏》,頁 13。

121 辛革,《佛教考古寶藏》,頁 13。

46

藏於塔下。扶風法門寺地宮所埋藏的真身佛指舍利,與宋朝時期可政法師親手瘞 埋於南京長干寺地宮的佛陀真身頂骨舍利。這些佛陀真身舍利,都於近代被考古 挖掘,對佛教歷史影響重大。許多佛教重要文物,歷經各朝的兵災劫難與戰火,

或三武一宗滅佛、或太平軍戰火、或文化大革命,都仍安然無恙,說明許多佛教 珍寶文物,都是因為地宮,或是特殊的埋藏方式,而保存了下來。中國佛塔的功 能,具體發揮保存佛教文物的功能。此外,佛塔的碑銘與石刻佛經,亦承載著佛 教傳播與記載史實的作用。

佛塔伴隨中國的建築風格特色,在中國開展流變,並在歷朝各代政經文化的 不同世俗生活型態背景下,佛教塔寺無論是建築或是其精神意義,都深深影響著

佛塔伴隨中國的建築風格特色,在中國開展流變,並在歷朝各代政經文化的 不同世俗生活型態背景下,佛教塔寺無論是建築或是其精神意義,都深深影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