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中國佛教的現代化:二十世紀人間佛教

第四節 星雲的佛教革新與現代化弘傳

一、革新理念的萌生

釋星雲(1927- ),江蘇江都(今揚州)人。十歲時蘆溝橋事變,抗日戰爭爆發,

便與家人開始了逃亡生活。十二歲於金陵南京棲霞寺,禮治開和尚出家,祖庭宜 興大覺寺,為臨濟宗四十八代傳人。抗日時期,大環境的貧乏條件,僧伽教育經 常是無以為繼,不過星雲的家師和其他重要職事,仍興辦起棲霞律學院。在棲霞 六七年後,十八歲的星雲進入焦山佛學院,授課老師多為太虛門生,如芝峰、塵 空、大醒等法師。經過時間的薰習,星雲便也從這些革新派的長輩身上,漸漸懂 得「新佛教」的方向與目標。197星雲也開始認識到太虛這位帶領「新佛教」的領 袖。年近九十的星雲這麼回憶道:

同學們說他是「新佛教」的領袖,我想,我也要以太虛大師做我「新佛教」的領袖。

至於什麼叫「新佛教」,我並不懂,不過我知道,這個時代需要改革、需要創新,

佛教不能像過去只是契理,重要的是契機。198

在棲霞,星雲經常聽年長的前輩講述佛教往事、歷史。例如:圓瑛和太虛結 拜兄弟、太虛與仁山大鬧金山寺等等的事件。199星雲在七十歲時對於「金山寺事 件」的回憶是:「民國初年,太虛大師越挫越勇的無我表現及仁山法師大鬧金山 寺的豪邁氣度,更是發揮了佛教大破大立的『革命』精神」。200又說:「在諸多佛 教革新的事業當中,尤以一九一二年仁山長老為革新佛教而大鬧金山寺的事件最 大快人心。」201。新僧星雲在當時的耳濡目染下,意識到佛教必須革新,以及建 設新佛教的急迫性。1946 年 7 月,太虛在鎮江主持中國佛教會整理委員會,並

197 星雲,《百年佛緣 12》,頁 112。

198 星雲,《百年佛緣 12》,頁 111。

199 星雲,《貧僧有話要說》31 說,頁 438。

200 星雲,《往事百語 2》,頁 221。

201 星雲,《往事百語 3》,頁 263。

75

假焦山佛學院舉辦「中國佛教會第一屆會務人員訓練班」。對於培訓期間的過程,

星雲回憶,太虛在會中慷慨激昂的說道:「我們要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這句 話給了星雲很大的震撼。202親炙太虛的教誨,讓星雲對新佛教的前途更加建立了 信心。

在焦山律學院以及培訓班時期,星雲認識到佛教在整體大環境中,所面對的 外境與內部弊端,內心滿懷佛教革新的理想,儼然是革新派的新僧成員之一。他 理解到佛教落後的弊端,是因為沒有人才、沒有教育、沒有青年,當時心裡便萌 生這樣的想法,想在文化教育上對佛教有所貢獻。203星雲慶幸自己出生在那個新 時代,知道自己需要有新思惟、新觀念,並且要重新估定佛教於世間的價值。204 他回憶道:

基本上我的這些思想、理念,沒有人要求我,也沒有人勉強我,是自然的想到(佛 教)要生存,就必須要適應這個新的時代。只是在古老的叢林裡,根本沒有創新的 機會。205

1947 年太虛圓寂,對新僧星雲而言,佛教的革新理想,是這樣迫切,得知 新佛教領袖的逝去,內心當是激慟。年近九十的星雲,回憶當時的情景,是這麼 敘述的:

在培訓其間,太虛大師說了一句話:「我們要為了佛教!我們要為了佛教!」這句 話不斷在我耳際之間響起。在我一生當中,「為了佛教」這句話卻發生了很大的力 量。太虛大師那時還不到六十歲,二十多歲就出來講經弘法,歷時三十多年的過程,

202 星雲,《往事百語 3》,頁 258。

203 星雲,《貧僧有話要說》9 說,頁 118。

204 星雲,《百年佛緣 12》,頁 110。

205 星雲,《百年佛緣 12》,頁 110。

76

如同孫中山先生革命一樣,歷經無數的挫折,我們都相信,佛教經過這一次太虛大 師的領導必能走上復興之路。1946 年 5 月太虛大師由陪都重慶返京,冬天我聽聞 太虛大師到上海創辦了一份《覺群》週報,暢述改革佛教的理想,並提出佛教未來 發展的藍圖,每周我們都盼望著《覺群》週報出版,感覺到太虛大師到底還是太虛 大師,內容很進步、很革新,很有佛教的道風。但是正當大家對新佛教懷抱憧憬、

滿懷希望之際,1947 年初,太虛大師突然圓寂了,世五十九。我們真如天崩地裂,

所謂「如喪考妣」,當時的心情,實在說比喪了考妣更加激動,我們知道多難的中 國佛教,未來還是有很多坎坷的道路要走。太虛大師圓寂後,佛教界人士頓感人天 眼滅、慧日西沉,大家都覺得未來的佛教,真是前途艱難。206

1947 年,二十歲的星雲離開焦山佛學院,初次回祖庭宜興大覺寺禮祖,並留 在宜興白塔國小任職校長兩年。在那時期,星雲與智勇法師,「感於佛教太守舊,

一些佛教人士思想頑固、執著、鄉愿」,兩人便透過文字來改革佛教。他們編發

《怒濤》月刊,意思是「要用怒吼的波濤,沖毀腐舊的惡習,還給佛教一個清淨 的本來面目」。這是星雲首次以文字的力量,對於佛教革新的發聲。在第一期的 出刊後,有如「洪水猛獸」般震驚佛教界,且獲得《海潮音》月刊刊登此事件:

「我們又多了一支生力軍!」這給了星雲很大的鼓勵與力量。207星雲原以為會安 住祖庭大覺寺,實現設立農場、興辦國民義務學校等,實踐佛教事業的理想,讓 社會不至於譏諷出家人是社會的寄生蟲。208但是,隨著國共爭戰的威脅,在戰事 紛亂走投無路下,星雲與智勇只好帶著已發行十幾期的《怒濤》月刊前往南京華 藏寺。

星雲有了興辦《怒濤》雜誌的經驗,在推動佛教革新的運動上,開拓了思想,

206 星雲,《百年佛緣 7》,頁 151-154。覺群後來改名海潮音。

207 星雲,《百年佛緣 7》,頁 66。

星雲,《百年佛緣 5》,頁 16。同時,在物質貧乏下,星雲收到家師寄來的五百令紙的贊助,

這又給了星雲無比的鼓勵。

208 星雲,《合掌人生 2》,頁 27。星雲《貧僧有話要說》11 說,頁 156。

77

向「新佛教」邁進了一步,這也成為星雲走上弘法利生的最大助緣。在南京華藏 寺雖只有短短一年多的時間,星雲和智勇有如「大鬧金山寺」般的魄力,實踐了 人生第一次的佛教革新運動,他們在華藏寺提倡「佛教新生活運動」。209星雲在回 憶中描述:兩人到了華藏寺

發現嚴重問題,二十幾位住眾以經懺為業,經常不做早晚課,有的佛殿在哪都不知,

有時甚至夜不回寺,平時在房間裡更是喧嘩唱歌,並且帶回一些軍人、警察,男女 來往不斷進出複雜,寺院像個大雜院。我們幾個熱血青年,看不慣這種生活,迫不 及待要為寺院樹立新風氣,訂定僧伽規約,就像「大鬧金山寺」的再版,正逢徐蚌 會戰失利,南京政局不穩,軍人眷屬撤離寺院,房間卻又被他們廉價出賣,數十名 經懺派的一致站在他們這一邊,寺中就分成新僧與舊僧兩派,一所寺廟不像寺廟,

每天警察憲兵川流不息,黑白兩道在裏頭公然活動,我們所依賴的政府自顧不暇,

哪裡有力量保護我們,注定我們的新佛教運動要遭到失敗的命運。210為了改變種種 陋習,便訂定一些新規約,冀望帶來一些新氣象,可惜積弊已深,舊僧勢力也不是 一朝一夕可以瓦解,加上時局越來越緊張,只有宣告失敗。211

除了制定新制,當時,他們還擔負起華藏寺的佛教事業。212星雲的佛教革新 理念與理想,在一二十歲時期萌生、並付諸實踐。他了解到,佛教面對外部環境,

與內部積弊,而不得不迫切進行改革。也體認到要以「新佛教」的理路,來走入 人間。隨著對太虛的佛教革新理念的了解,星雲也理解到,未來的佛教是全方位 的國際化。213尤其是僧信教育,與建立統一制度的重要性。

209 星雲,《百年佛緣 7》,頁 47-49。

210 星雲,《百年佛緣 7》,頁 48-49。

211 星雲,《百年佛緣 7》,頁 67-68。

212 星雲,《往事百語 5》,頁 57。益華文具社、華藏清淨水、華藏小學、華藏織布廠等。

213 星雲,《往事百語 5》,頁 99。星雲說:「一九三八年,太虛赴歐美弘法,倡導組織『世界佛學 院』及『佛教友誼會』,但終以後繼無人、經費缺乏,而未能克盡其功。」新僧星雲由報章雜誌

78

從棲霞到焦山,從祖庭白塔國小到華藏寺,新僧星雲體認到,在世局艱困的 環境中,214佛教要革新是何等不易;又守舊派的頑固,致使全國統一制度無能建 立,影響的是革新事業不成,使得佛教走不出積弊、抵擋不了政治的壓迫;以及 在缺乏師資與經費之下,僧青年教育難成,佛教又如何能談得上走入國際。對於 一個為佛為教的僧青年而言,眼見佛教復興的維艱,會是何等焦迫。同時,在新 僧星雲心底,了解到佛教要復興,首要興辦教育、培養青年人才;佛教有人才,

才能走入國際,以達救世救心、建設人間淨土的可能。因此,為興佛教,教育之 事是刻不容緩。

回顧上節,太虛的佛教革新與復興運動中,約歸結有:建立統一的寺僧規章 制度,嚴守清規戒律杜絕腐化,並提升教育培養青年弘法人才;建立佛教事業化,

以及設立菩薩學處,使僧俗二眾在佛教事業體系之下,服務全世界人類,並共弘 佛法於世界,以期締造世界和平、建設人間淨土;建立全球性的世界大學,使僧 俗在佛化教育下,培養人成即佛成的人生觀,和菩薩道精神;教義重新闡揚,使 經典成為現代人易接受的方式;建立國際組織,促使世界宗教融合、世界佛教融 合,作為嚮導世界和平的先驅。

若以此作為佛教復興運動的指標性原則與方向,則星雲在 1967 年建立佛光 山僧團後,訂定四大宗旨,建立佛教事業,帶領僧團將佛教走向制度化、事業化、

人間化、生活化的新時代。星雲於 1972 年建立寺院組織章程,制定僧眾等級制 度,1985 年建立住持任期制度。1988 年美國西來寺落成,佛法向西而去;隨後 在解嚴後,於 1992 年設立國際佛光會,建立菩薩學處的在家眾弘法制度,讓僧 俗二眾帶領佛法走向世界、深入本土。開山後,星雲陸續完成國際佛學院、世界

人間化、生活化的新時代。星雲於 1972 年建立寺院組織章程,制定僧眾等級制 度,1985 年建立住持任期制度。1988 年美國西來寺落成,佛法向西而去;隨後 在解嚴後,於 1992 年設立國際佛光會,建立菩薩學處的在家眾弘法制度,讓僧 俗二眾帶領佛法走向世界、深入本土。開山後,星雲陸續完成國際佛學院、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