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中國佛教的現代化:二十世紀人間佛教

第二節 楊文會的佛教復興運動

清末,復興佛教的關鍵人物是,楊文會居士。楊文會(1837-1911),字仁山,

安徽石埭人,父親樸庵公與曾國藩是同年進士。咸豐三年(1853),太平軍進攻安 徽,楊文會與一家老小顛沛流離十年。曾國藩平定太平軍後,請楊文會任南京管 理工程。同治五年(1866),楊文會舉家定居南京。楊文會得曾國藩器重,不單只 因其父親與曾國藩的交情,也因文會本人能力佳。文會生平好讀奇書,如音韻、

曆算、天文、地輿等類之書,皆有助其精於工程建設。文會做事認真、不計名利、

所辦理之工程堅固而省錢,以致曾國藩、李鴻章以「國士」稱之。

文會三歲即訂婚,其妻在未過門前長天花,容貌甚醜,但文會仍體諒而娶其 過門。父親勸他娶妾,文會皆不答應。其妻照料家務用心,然而性格兇悍。後來 文會與同是逃難的一位鄰人,堪稱才女,兩人情投意合,欲娶為並妻。父親相當 贊同,卻受母親與妻子反對。在此打擊下,文會終日不覺意義,整日在西湖邊散 步。137一日在西湖邊書攤偶得「大乘起信論」,愛不釋手,連讀五便,窺得奧旨。

此後又讀《楞嚴經》,領悟漸深,遂開始研究佛法,廢寢忘食。文會因佛法,而 領悟佛法救心的意義,在清末佛教極其衰微的情況下,文會發願刊刻佛經,濟世 利生,重振佛教。138

太平軍的掃蕩,佛教典籍消失殆盡,文會往江南以外地區蒐羅中國已散佚的 佛經。139他經常向各省各地書局、寺院求購佛經,遇上行腳僧人,便詢問來處有 無佛經。1866 年,文會與共同研究佛學的道友十餘人募資,創設「金陵刻經處」。 1878 年文會出使歐洲,從英獲得許多典籍。並在歐認識日本佛學研究者,南條文 雄(1849-1927),協助從日韓獲得許多唐五代後失迭的經論注疏。文會將蒐羅到的 經典翻譯成中文、整理匯集校刊刻印,重新興起經典的流通。當時許多寺院也恢

137 蔡日新,《中國佛教之父:楊仁山居士評傳》,頁 30。

138 蔡日新,《中國佛教之父:楊仁山居士評傳》,頁 67。

139 太平軍橫掃江南十五省,江南是佛教心臟地帶,軍隊所過之處,寺院、佛像、經典皆被焚 毀。參見牟鍾鑒,張踐,《中國宗教通史 修訂版上下卷》,頁 729。

54

復刊刻佛經事業,學者與民間也形成自刻佛經的風潮。這一過程振興了佛教教義,

使各宗學說有經可依,帶動了知識份子對義理的研習,振興起華嚴、唯識、淨土 等宗的研究。金陵刻經處所刻經典,校對相當精審,在宗教界、學術界享譽甚高。

楊文會的努力,使教義得到闡揚與傳播,為近代佛教復興墊下根基。140

清末廟產興學政策,使佛教界意識到,非辦教育不足以保護寺產。一時,各 省縣紛紛成立僧學堂。據太虛回憶,當時佛教辦學多是為保護寺產,並無以培養 佛教人才、振興佛法的意圖。而楊文會於 1907 年創辦的「祇洹精舍」,是真正為 了培育弘法僧才、振興佛教而興辦,楊文會興辦僧伽教育的更深一層用意,是振 興印度佛教,並弘揚佛法於世界。141

1878 年與 1886 年,曾紀澤、劉芝田前後出使歐洲,文會皆任隨員參贊。楊 文會是第一個出使歐洲的中國佛教徒,出使歐洲讓他間接認識了,同樣是發願復 興佛教、弘揚佛法於世界的達摩波羅(Anagarika Dharmapala,1864-1933)。達摩波 羅,錫蘭人,成長於受西方殖民的時代。在基督教的席捲下,眼看佛教的殘破不 堪與瀕臨滅亡,於十九世紀末從事佛教振興運動。142當楊文會與達摩波羅相遇,

兩人相約振興印度佛教、弘揚佛法於世界。

文會出使歐洲,細心體察,以開放的胸襟,接受西方新學,具世界性眼光和 知識。他認知佛教方有走世界性路線才能振興,他也認為只有佛教是能通行於世 界而無悖的宗教。因此,1907 年楊文會開辦新式僧伽教育「祇洹精舍」。他對新 式教育課程內容盡心思量,參考日本學堂與西方教育,自己親手制定一套學制與 課程。有別於當時其他僧伽教育,「祇洹精舍」是為了培育世界性弘法人才,因 此,所開課程,除了佛教經典、歷史、文學,還設立語言課程,如梵、巴、英文

140 方廣錩,〈楊文會的編藏思想〉,《中華佛學學報》13 上,頁 179-205。

141 《太虛全書‧太虛自傳》19 編,頁 196。

142 達摩波羅於 1891 年創立「摩訶菩提協會」(Maha Bodhi Society),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佛教組 織,並發展為世界性的佛教組織。達摩波羅開展從事保護佛教遺跡運動、編撰巴利典籍,同時著 手僧伽教育,在印度鹿野苑設立國際佛教大學,兼辦醫院、工廠、國際佛教宣傳。達摩波羅造訪 歐美諸國,大力推展傳播佛教,把復興佛教運動推向國際。

55

以及漢語。

「祇洹精舍」為近代佛教的振興培養了一批僧伽與佛教居士人才,成為日後 延續佛教革新的主力。太虛於 1909 年春就學,雖只短暫待了半年,但楊文會與 達摩波羅的新式教育理念與國際弘法觀,影響他日後的佛教改革事業。即是日後 他所推動的,僧伽教育理念,與世界性的佛教推展運動。

1905 年結社之風盛行,楊文會於 1910 年創設「佛學研究社」,是第一所由 居士創設的現代化佛學會組織。參加者以知識份子居多,文化素質高。文會借鑑 基督教每週集會做禮拜的方式,每月開會一次,每七天講經一次,並借鑑日本佛 教界,注重佛學研究。此外,佛學研究社也重視傳統修行,將傳統修行與現代課 程方式自然結合,開創在家居士研究佛學的風氣,也影響各地與民國後,居士社 團的成立。143

「祗洹精舍」與「佛學研究會」,均設立於「金陵刻經處」,「金陵刻經處」

可說是晚清時期,佛教復興的起始地,是開拓二十世紀大規模的佛教文化傳播事 業的先驅,除了是對近代佛教的復興運動影響深遠,也可說是中國佛教存亡與盛 衰的轉捩點。144金陵刻經處至今仍持續運作,對於宗教界、學術界影響甚大,祗 洹精舍與佛學研究會,在當時因為經濟因素不能持續,但對於現代化佛學院,與 近代居士佛教團體,有著典範性作用。

楊文會以金陵刻經處為其一生的命脈,他說,他在世一分時,當為佛法盡一 分時,又說經版所處,便是其遺體所處。楊文會自建宅舍,作為金陵刻經處的永 久地,也屢次出售從歐洲購回的儀器,來補刻經費用。出使歐洲回來以後,文會 專志於刻經事業。他對清末佛教的衰敗感到痛心疾首,不識字的僧侶、不讀經論 不識義理,他認為整頓振興佛教的方法,是興辦新式佛教教育,提高僧侶知識水 平。他認為寺院資產應拿半來作為新式教育費用,這與日後太虛所提出的教產革

143 陳兵、鄧子美,《二十世紀中國佛教》,頁 61 。

144 蔡日新,《中國佛教之父:楊仁山居士評傳》,頁 42。

56

命,是相同理念。

楊文會與太虛,在他們兩人身上有著相同特性,即是,面對國家民族危 難之際,與佛教面臨生死存亡之時,他們用盡全力解救,他們都是佛教的虔誠信 仰者,具備深厚的佛學知識,並認為佛學是可以救世救心的宗教,因此用盡全心 與一生來改革佛教。民國肇建,太虛所處時局更為維艱,他試圖在這慌亂巨變的 時代,挽救民族、國家、世界,戮力革新佛教,使之契入封建傾毀後的現代化社 會,重新闡揚佛法義理,使之走進人群,走入人心,達救世救心之果。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