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佛陀紀念館的建館理念、形制及其功能分析

第三節 佛館形制及其功能分析

佛陀紀念館的啟建是因為,興建安奉「佛牙舍利」的信仰中心,「佛塔」。為 興建佛塔,最後形成現前的塔寺合一而功能更加多元的,「佛陀紀念『館』」。 星雲對「館」這個字,有特別意義的理念闡揚。以佛光山的建築來說,「食」

字旁的館,和「舍」字旁的舘,有著不同理念意義。星雲說,屬於精神食糧,就 用「食」字旁的館,如圖書館、美術館;那麼,凡是信徒、客人來吃飯住宿的,

就用「舍」字旁的舘,如朝山會舘。佛陀紀念館,是一座深富心靈精神糧食,又 不乏有飲食的佛寺建築,然而,「佛陀紀念『館』」是為提供「精神糧食」而啟建,

所以,它是一座以提供人類精神向上為主要功能的建築物。324

整座「佛陀紀念館」佔地面積,一百餘公頃,主要建築位於中軸線上,由外 而內,呈東西走向。筆者首先案以表格方式,依照以文藝方式傳遞的宗教教育(亦 等同文化教育)、宗教修持等功能性,來歸分佛館的建築群,有助於較容易初步了 解,佛館的建築形制、特色與方位,之後再以文字說明佛館建築群的功能特色。

在以圖表說明之前,筆者先略以文字,將佛館建築群分成三個部分,有助於 了解表格形式。325佛陀紀念館建築群,依中軸線由外而內、劃分左右。有:

一、中軸線上,依序是:山門、禮靜大廳、八座寶塔與成佛大道、三十七台階萬 人照相台、菩提廣場、本館、大佛。

二、中軸線的左右兩側,是:風雨走廊 (迴廊)、鐘樓(位於右側,北方)、鼓樓(位 於左側,南方)。

三、 中軸線左右兩側的外圍,有:祇園(位於右側,北方)、靈山(位於左側,南方)。

靈山上,未來將啟建三百個禪修洞窟。

324 星雲,《貧僧有話要說》6 說,頁 68。

325 表格 4-1、4-2、4-3 為筆者自製。

115

圖二 來源:網路

116

圖三 來源:佛光山全球資訊網

117

表 4-1

透過文化藝術傳遞的宗教教育 建築物名稱 功能作用

風雨走廊外牆 護生畫圖水泥浮雕 86 幅、禪畫禪話水泥浮雕 40 幅

風雨走廊內牆 古德偈語書法 22 幅、佛陀行畫圖水泥浮雕 22 幅、功德碑牆。

四座常設展覽 館

位於本館一樓。四常設展覽分別是:佛教地宮還原館、佛教節 慶館、佛陀的一生展覽館、佛光山宗史館。

大佛 釋迦牟尼佛陀。佛館因佛陀之佛牙舍利而建,見塔如見佛。自 2104 年 5 月起,在大佛平台、四聖諦塔,每日有繞塔修持。

十八羅漢 位於菩提廣場。三尊女羅漢表佛教倡導的「眾生平等」教義。

八宗祖師 位於菩提廣場。意旨八宗共同闡揚,行解並重。

四聖諦塔 四大菩薩

即本館金剛寶座塔形制之四隅處的四聖諦塔。代表四大菩薩的 悲智願行。

祥獅瑞象 位於禮敬大廳前的象群獅群。佛陀化作六牙白象右脅入胎。如 獅子吼音說法。

禮敬大廳 取普賢十大願中的「一者禮敬諸佛」的精神與實踐,而取名禮 敬大廳。意旨透過對諸佛菩薩的恭敬禮拜,契入佛國淨土的境 界,置身其中。另外意旨眾生皆是佛,故當禮敬眾生。

四聖諦塔 八道塔 成佛大道 三十七台階 菩提廣場 大佛

意指成佛道路,是依循八正道、四聖諦(位於本館),發廣大菩 提心,經過菩薩道的修習三十七道品,最後而成佛。因此義而 取名。

118

梵鐘 鐘面刻有,五千二百餘字金剛經。

大鼓 特殊植物纖維,突破傳統用牛皮製鼓的習慣,具備環保與慈悲 護生的平等精神。

八座寶塔的個 別名稱

「一教」:人間佛教,人間需要之教、善美之教、佛陀之教。

「二眾」:出家眾與在家眾所共有。

「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

「五和」: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 平。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七誡」:誡煙毒、誡色情、誡暴力、誡賭博、誡偷盜、誡酗酒、

誡惡口。

「八道」: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

正念、正定。

表 4-2

宗教修持 建築物名稱 功能作用

玉佛殿 位於本館,供奉佛牙舍利、緬甸白玉雕刻臥佛。殿內有修持活 動,如靜坐、祈願。

金佛殿 位於本館,供奉泰國僧王贈送金佛。

觀音殿 位於本館。

藏經閣 位於本館五樓塔剎,存放百萬心經入法身,可預約參拜。

現於佛館佛光大道旁,正興建藏納經像典籍與文物的藏經閣。

參禪洞窟 位於靈山,共 300 窟。(尚未啟建)

119

表 4-3

文化藝術教育 建築物名稱 功能作用

天宮 位於八座塔的上方,每座塔各七層、57 室。收藏佛教文物。

地宮 位於本館地下層,共 48 間,每百年開啟一間。收藏佛教文物。

四座展覽館 位於本館二樓,展覽世界各地藝術家作品或收藏。

大覺堂 位於本館二樓,挑高三層,場地提供來自世界各地的文藝展演、

論壇等活動。

表 4-4

社會活動(宗教、文化、教育)

建築物名稱 功能作用

一教塔基座 佛館行政中心。

二眾塔基座 三好兒童館。

三好塔基座 佛光小姐培訓場地。

四給塔基座 佛光山文化出版品流通處。

五和塔基座 佛化婚禮儀式、生日祝壽、及毓麟之禮場地。

六度塔基座 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及一筆字常設展區。

七誡塔基座 提供茶水、休憩、會議、諮詢及簡報等服務。

八道塔基座 提供茶水、休憩、會議、諮詢及簡報等服務。

120

祇園 設有多處親子舞台。供休憩、涵育教功能。

園林建築 佛館的園林是廣集社會大眾捐贈的樹木,具有保護林木,愛護 自然生態的教化意義。

場地使用 各類活動如:宗教祈福會、節慶施放煙火、素食博覽會、書展、

百對新人佛化婚禮……等等的各種隨應人類社會生活,有助於 其發展的活動。佛館活動表請參見第五章。

整座佛陀紀念館,從東向西,由外而內,在中軸線上的建築物,依序有:山 門、禮敬大廳、八座樓閣式塔、三十七臺階萬人照相台、菩提廣場、本館及佛光 大佛,南有靈山,北有祇園。除了金剛寶座塔形制的主體建築「本館」外,形成 所謂「前有八塔,後有大佛,南有靈山,北有祇園」的弘偉格局。326

本館高近五十公尺,占地四千餘坪,是一座塔寺合一的佛塔建築,其形制如 同印度菩提伽耶,正覺大塔的「金剛寶座塔」形制。基座高大,塔身是六面階梯 式的覆鉢,上有塔剎。基座外飾黃砂岩,塔身為鏽石。基座四隅立有四座七層高 的「四聖塔」,四聖有二義,一義為四大菩薩,故塔內供奉大悲觀世音菩薩、大 智文殊師利菩薩、大願地藏王菩薩及大行普賢菩薩,代表佛教四大菩薩的「悲智 願行」精神意義;另外,也是星雲以佛陀最初說法當中的「四聖諦」,以及以菩 薩道上的行者,所發「四弘誓願」為義而取名。四聖塔平台正位於塔剎外圍,故 每日有繞塔修持活動。

這座金剛寶座形制的佛塔,是佛館的主體建築,稱為本館或正館,佔地面積 四千坪,內部有地下一層,地上五層。內部有三個主殿堂、四座展覽館、四座常 設展覽館、另設有可容二千餘人集會的「大覺堂」,地下設有四十八座地宮。

三個主殿堂位於中軸線上,分別是,供奉千手觀音的普陀洛伽山觀音殿、供

326 關於佛陀紀念館的格局,「前有八塔,後有大佛,南有靈山,北有祇園」,是星雲依照佛陀在 世時,於印度恆河邊上傳道、與靈山會上說法的想法而成。

121

奉泰國僧王所贈送金佛的金佛殿、327以及供奉「佛牙舍利」的玉佛殿。本館內部 有供兩千人集會的「大覺堂」,提供說唱藝術表演、論壇…等各種活動,實質提 供國內外,各種文化交流活動的場地使用。

本館一樓設有四個常設展,328二樓有四個不定期更換主題的展覽館。本館地 下一樓有四十八座地宮,安放向世界徵集而來的當代文物、佛教文物。星雲說,

地宮收入的文物不一定要價值很高,但是要不容易壞。329地宮每百年開啟一座,

讓未來的人方便理解,與提供研究這個時代的生活、文化。地宮開啟後會再放入 新的當代文物,具文化傳承永續不息的象徵。330

本館後方是「佛光大佛」,乃世界最高銅坐佛,像高五十公尺,連同基座共 一○八公尺,重三百八十噸。星雲說:「佛像不是一個相,是每個人的本來面目,

大家看到佛光大佛那麼崇高,就是看到自己的崇高;看到佛光大佛那麼莊嚴偉大,

就是看到自己的莊嚴、自己的本性。因此,每個人都要對自己有信心,對自己能 肯定。不管是來自世界那一個國家、哪一種膚色、哪一種信仰的人們,進來了,

看著佛,就感覺到他就是我,我就是他,內外一如,彼此不分。」331大佛底下的 佛光樓,內有「百人大圓桌」,提供會議、交流使用。

本館前的菩提廣場,長、寬各一百公尺,地面鋪設鏽石、青斗石。廣場邊圍 置有十八羅漢、及八宗祖師圓雕像;十八羅漢當中,有三位女羅漢,分別是大愛 道、蓮華色、優婆先那,三位比丘尼尊者。星雲說這些人物即代表,佛法僧三寶 具足、行解並重、宗派融和、以及男女平等的意義。廣場前方的萬人照相台,共 有三十七台階,象徵三十七道品。為修學菩薩道的方向。走下萬人照相台的三十

327 2004 年,泰國 19 世僧王 90 大壽時,皇室為他製作 19 尊金佛,其中一尊贈予星雲,此尊泰 國金佛是東南亞最高的金佛坐像。參見星雲,《百年佛緣 12》,頁 233。

328 佛教節慶、佛陀的一生、佛教地宮還原、佛光山宗史館。

329 地宮文物徵集的標準是,具有歷史性、當代性、紀念性等各類文物。

330 現在地宮內,收藏有各種與佛陀有關的聖物,如恆河金沙、轉法輪塔石塊、涅槃塔的五穀磚 等。第一批來自各方捐贈的文物,包括:韓國通度寺贈送的佛陀金襴袈裟、泰國僧王贈送的金 佛、泰皇贈送的十大弟子舍利、法門寺地宮文物、各個朝代的錢幣、工藝品、生活用品等等。

331 潘煊,《人間佛國》,頁 69。

122

123

聖地。

禮敬大廳是進山門的第一座建築物,故取「禮敬諸佛」之意而為名,共有地

禮敬大廳是進山門的第一座建築物,故取「禮敬諸佛」之意而為名,共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