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近代中國佛教的積弊與新時代的挑戰

第三章 中國佛教的現代化:二十世紀人間佛教

第一節 近代中國佛教的積弊與新時代的挑戰

一、佛教的積弊

明清乃至民國以來,佛教普遍被視為是死人的、鬼的、趕經懺的佛教,是迷 信的,是對於國家、社會、人民福祉無作用的。佛教經典消失殆盡,致使義理沒 落,僧侶教育低下,僅以經懺佛事為營生目的。佛教在明清以來,離開社會人群,

失去利濟群生本懷,寺院也失去修行與弘法利生功能,精神減退、人才凋零、僧 團腐敗戒律不振。

明朝時期,明太祖朱元璋實行僧俗隔離政策,將佛教區隔到山林裡,倡導佛 教為消極避世思想,以安民心,來防止聚眾力量結黨暴亂。如此,佛教真正遠離 了人群,失去大乘菩薩道精神,成為山林佛教。度牒也是歷朝來的問題。歷代王 朝為了防止逃兵、要犯、和趨避勞役賦稅者,私自剃度為僧,遂行度牒制度,經 嚴格的審核、考試,才發予度牒。但宋朝為了補救財政赤字,卻做度牒的買賣。

128明清二朝私渡現象嚴重。129乾隆十九年廢度牒制度,130僅由寺院發給戒牒,造 成私渡、濫度,導致更多依佛謀生的社會寄生蟲。這種非真正想修道的僧侶數量 龐大,素質低下,加速佛教的衰亡,造就更為嚴重的內部問題。131私渡、濫度的 師徒相傳現象愈益嚴重,不但造成剃派和法派繼承寺產的私傳制度,也衍生為了 爭奪寺產,而結黨營私的現象。坐擁寺產的傳承,對於日後佛教的改革是一大深 深阻礙。

鴉片戰後,許多衣食無著的貧苦農民,多依附寺院出家為僧。僧侶人數暴增,

素質良莠不齊、教育與道德低下。加之清末受太平軍(1851-1864)戰火的衝擊,寺 院、經典與佛像焚毀殆盡,經典義理更難起死回生。義理的沒落正符合了這群依

128 田光烈,《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86‧佛教經濟研究論集》,〈南北朝寺院經濟的形成與發展〉,頁 247。

129 中村元等著,余萬居譯,《中國佛教發展史上冊》,頁 414-415、460-461。

130 從乾隆元年至四年,僧道無度牒者已有三十四萬餘人,乾隆皇曾經譴責「許多只為溫飽的懶 惰蟲、流浪漢,以及為逃避法律制裁的罪犯和逃兵役者」,混入僧侶行列,並非真正想求道修行。

131 賴永海主編,《中國佛教通史第十三卷》,頁 2-3、145-146。

51

佛謀生、教育程度低下的僧侶,逃避困難的講經說法,而只從事經懺工作。132經 懺本為人們所需,以懺法來超渡亡者,本是冥陽兩利,是大乘菩薩道的慈悲利生 事業。但若被作為營利目的,自然是失去佛教本懷精神意義。固然這種整日趕經 懺,以經懺為業的佛教為人所鄙。一直到民國年間,133寺院僧侶多仍是離群索居、

不問世事,以念佛、參禪、趕經懺的傳統方式生活。而傳統派乃是民國以來,佛 教改革的一大絆腳石。

二、時代的挑戰

自維新變法以來,清政府為了自救,因應現代化之需,興辦新式學校,於是 推行「廟產興學」政策。雖然廟產興學對於當時社會的進步有所助益,但是對衰 微的佛教來講,猶如是一場大災難,加速佛教的衰敗。把持各地教育會的地方土 豪士紳藉此強佔寺產、驅逐僧尼、毀壞佛像。短短十來年,寺廟毀壞無數,造成 佛教很大的傷害。僧尼被迫還俗,全國僧尼總人數從清末的八十萬人銳減為民國 初年的二十萬人。佛教界因此意識到,要奮起改革,自辦僧教育,培育僧才,自 護寺產。134除了廟產興學政策,民國以來政治當局多次頒布「寺廟管理條例」,賦 予地方權力,限制僧侶使用廟產,對佛教造成很大傷害。

國民政府時期,寺廟一直是軍閥和地方政府侵占或徵用的對象。被軍隊充當 營房,將寺廟改為學校,或作其他機構使用。135鴉片戰後,西方宗教得以進入中 國內地傳教。一直到國民政府時期,許多身為基督教徒的政商名流,對佛教也造 成直接或間接的傷害。比如有北洋軍閥的軍隊,假借破除迷信,時常破壞、洗劫

132 星雲,《普門學報 1》,〈中國佛教階段性的發展芻議〉,頁 44。

133 民國時期,僧尼人數七十多萬,90%以上是貧苦農民出身,多是因戰亂、貧困、天災人禍,走 投無路而依佛謀生,不識字者佔 80%。素質低下的廣大僧俗,不能明白佛教核心教旨,使得少數 幾個領導革新的菁英,在執行上顯得頭重腳輕,使得近代中國佛教的改革步履艱辛。參見陳兵、

鄧子美,《二十世紀中國佛教》,頁 32、34。

134 賴永海主編,《中國佛教通史第十四卷》,頁 144、145。

135 或為醫院或政府機關公共用途,或變更為私人用途,住宅工廠商業區,許多仍可以燒香。參 見白德滿著,鄭清榮譯,《太虛—人生佛教的追尋與實踐》,頁 65。

52

寺廟,毀損佛像。136從北洋軍閥、抗日、國共內戰,直至國民政府退守來台,寺 廟被軍隊占用的情形均為嚴重。

此外,民初反傳統的新文化運動,後來形成反迷信、反宗教的洪流,也波及 佛教。面臨清末的國家存亡危機,與民國肇建的時代,佛教被認為是,對於挽救 國家、社會、民族的命運無有助益。面臨西學東漸、時代性的轉型,佛教同中國 的命運一樣,需要與時俱進、走入國際、融入現代化社會。因此培養人才、提昇 僧侶的知識水平和佛法素質,進而由佛教人才帶領佛教,走回佛陀最初「以佛法 度脫群生」的本懷,是佛教改革刻不容緩的方針。

136 白德滿著,鄭清榮譯,《太虛—人生佛教的追尋與實踐》,頁 64、74。

中村元等著,余萬居譯,《中國佛教發展史上冊》,頁 527。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