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佛塔起源、形制及其功能分析

第三節 石窟寺院的起源與功能

一、寺

從以佛塔為中心的僧院,到以佛像為中心的佛寺建築與石窟風格,這種塔寺 合一的建築,是佛教僧團的立基地。源於古印度的修行者,或是佛陀時代的僧伽,

他們並無固定居所,而是棲止叢林、樹下、森林、墓地、山腰、洞穴、草堆或是 曠野。自摩揭陀國頻婆娑羅王,奉獻竹林精舍給佛陀與僧團,107竹林精舍(vihara) 就是佛教的第一座寺院。

其實佛陀曾告誡比丘,應以棲止樹下為主,須終身盡力因循此式;精舍、頂 尖小屋(茅草屋)、重層住宅、頂樓或洞窟洞穴,僅是額外允許的棲居之處。古印 度修行人,原本是以大自然為居所,他們會住在樹下、石窟或塚間,而不住在有 蓋頂的屋子,然而印度夏季雨季時期,滂沱大雨不適合行腳遊化,因此才有短暫 安居的房舍出現。精舍是比丘僧眾的暫居所,作為修行人在雨季時期的日常起居 庇護處。早期的僧房,最初只是一間草屋或樹葉屋,以枯乾的稻草或樹葉,層層 堆疊成圓形或方形的屋頂,葉尖朝下以利雨水排出。屋身則是以泥土與木竹,編 成簡單的土牆,外側再塗上一層灰泥或牛糞就算完成。由於建材不堅且不耐水淹 火燃,只要經過一個雨季的侵蝕,幾乎就破敗傾頹無法居住。《摩訶僧祇律》和

《四分律》中分別記載:「為供養作草庵樹葉庵帳幔旃庵,暫住者聽作」,以及「為 僧為佛圖講堂草庵葉庵小容身屋,為多人作屋不犯」。這是早期僧伽自建僧房的 規定。108

最古老的寺院只是一間小屋,實際上它只是一個修行者單獨居住的窄小隱居 處。一間簡陋的草庵就是一個道場,肩負著自我修行與教育的功能。若是有數十 間草庵,而集合成聚落,就形成不折不扣的寺院了。隨著時代的變遷,草屋從單

107 竹林精舍的由來有二種說法。一種是頻婆娑羅王為了讓佛陀在王舍城中安居說法,而貢獻一 片竹林地,並在林中建造精舍。另一種說法是,當時王舍城中有一位經常護持各宗教修行人的大 富豪迦蘭陀長者,他將原本要佈施給外道的林園收回,轉而奉獻給佛教陀僧團作雨夏安居。參見 林許文二、陳師蘭,《印度聖境旅人書》,頁 102。

108 參見李崇峰,《中印佛教石窟寺比較研究-以塔廟窟為中心》,頁 12-13。

39

一而群聚,道場從暫居而長住,建材從草葉而磚木堅石,房基為磚砌或石壘而成。

隨著寺院組織發展完善,規模日漸成熟龐大,演變成多層磚結構,並添加各種附 屬設施,如知名的世界宗教殿堂、世界級學院,那爛陀(Nalanda)的晚期寺院遺跡。

完備的寺院成為信仰傳播與教育的中心,最後而形成複雜的經濟管理與組織架構。

109

二、石窟

石窟在印度會普遍,是與酷暑有關,炎熱的夏季,在石窟內仍能保持清涼,

尤其石雕結構,不怕風吹日曬雨淋,可以說是把同時期地上磚木結構的寺建築,

或是更原始的籬笆草廬精舍給石頭化了。也可以說石窟寺就彷如地面寺院建築,

而一群石窟群,就是地面整個寺院建築群,形同那爛陀的整體形式搬到石窟內部。

所以一處大型石窟寺院的所有組成建築,不是同時期所建。早期石窟先開鑿的是 僧房(比丘窟),後來逐步開鑿禮拜功能的支提窟(塔寺窟),和生活配備的方形窟 與蓄水池。漸漸石窟寺受到廣大喜愛,而普遍流行時,其他附屬生活設施也會隨 之開鑿。最早的開山造窟活動,與早期磚木結構的寺院建築,是同時期開展的。

印度最早的石窟開鑿,約是西元前 257 年,是孔雀王朝阿育王為外道所開鑿。之 後其子孫陸續開鑿,共為外道開鑿八座石窟,供其修行。110不過,實際上早在吠 陀時期,梵行者的居所就是洞窟,那是非經開鑿、自然天成的石洞。而在佛陀時 代,僧人也是在洞窟修行禪定,洞窟是他們的隱蔽所。這是出於石洞性質堅固,

109 參見林許文二、陳師蘭,《圖解桑奇佛塔》,頁 160。

參見李崇峰,《中印佛教石窟寺比較研究-以塔廟窟為中心》,頁 13。

110 阿育王開鑿石窟的想法,可能是借鑑於伊朗阿黑美尼德王朝的傳統藝術。阿黑美尼德帝王 (550~330BC)陵墓可以看做是,波斯王朝波利斯宮殿正面的再現。阿育王之後約西元前二百 年,上座部佛教徒的鼎力倡導,開山造窟活動傳到了東西德干高原,在今印度西部馬哈拉施特 拉邦,是開窟最多的地區。此區的暗色岩質地鬆軟易於雕鑿,可說是世界石雕寺院的搖籃。根 據洞窟形制,和使用性質的不同,印度佛教石窟可分作,僧人生活用窟和宗教禮拜用窟二種,

僧人生活用石窟,是精舍窟附以方形窟和水池等。晚期精舍窟內也雕鑿佛像,兼有禮拜功能,

這種宗教活動禮拜儀式的用窟稱為支提窟(塔寺窟)。

40

還有僧人結夏安居的需要。111而「佛陀紀念館」即將要開鑿的三百個石窟,便是 出於佛陀時代這樣的起源理念。供單人在窟內修行禪定。

支提石窟(塔寺窟),於西元前二世紀,巽迦王朝時期以前已興起,並興盛於 西元一、二世紀貴霜王朝。石窟內部以佛塔為主體,作為繞塔、誦經、禮拜功能。

據《十誦律》卷六十的記載,佛陀允許作窟、窟內可啟塔和拱柱、塔上可作畫,

男女合像除外。《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十四,也同樣記載佛陀允許作 窟,在室羅伐城,有一長者在修行處造一小室,當時有一比丘來此同住,正值熱 季為熱所逼,比丘瘦損萎黃,欲移住他處,長者便請示佛陀,佛陀允許畏熱者可 造地窟。隨著大乘佛教興起,西印度開窟活動活耀起來,最顯著的特徵是大乘佛 教多佛思想的流行。除了窟內外的小型佛像之外,雕立於佛塔前面的大型佛像,

是大乘思想的表現。印度早期的塔寺窟,沒有開龕、也無佛像(無像時期),直到 大乘佛教興起,佛塔開龕、並開鑿佛像,佛塔變得裝飾繁複複雜。伴隨佛教的傳 布,和印度與外族貿易的發展關係,佛教由南向北、由西向東,進入中國。佛教 思想、經典(初期大小乘、中後期大乘),以及帶有犍陀羅藝術風格的佛塔、佛像、

塔寺窟(支提窟),都隨著佛教東傳,也由中亞(巴基斯坦與阿富汗)與西亞(新疆)進 入到中國。

五世紀前的塔寺窟,沿著印度、新疆、中原北方,這條主線演化發展。中國 的佛教石窟依地域分作四大區域:新疆、中原北方、南方、西藏。源於印度不同 的主要窟型都先後傳入中國,每傳至一處便與當地的傳統文化相結合。又不同時 代的社會文化需求的變異,以及審美的不同變化,結果一種具有該地區特色的石 窟類型,就隨之形成了。如新疆地區的「大像窟」在印度是沒有的,又如中國石 窟多鑿佛殿,以作為禮拜活動用的功能為主,少有居住功能的精舍窟。而印度大 多數的石窟,除了開鑿佛塔作為禮拜繞塔修持,其內部以精舍窟為數居多。這 是因為中國的石窟開鑿,不同於印度,它非以居住其中為主。以總體石窟來說,

111 參見李崇峰,《中印佛教石窟寺比較研究-以塔廟窟為中心》,頁 13-15。

41

一座塔寺窟與內部的數座精舍窟的結合,就成為一座寺院。許多寺院群連在一起,

就如同一座一座的石窟,一直綿延開鑿下去。塔寺窟在中印的延續時間最長、分 布最廣。傳到中國後,從北魏時期塔寺窟就是主要形制,直到唐朝以後才漸少,

中印兩國的佛教塔寺窟,對於探討石窟的形制、題材內容、演變,都具有直接意 義,且對於中印佛教史、佛教藝術史、中印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提供了具體的豐 富材料。112

112 參見李崇峰,《中印佛教石窟寺比較研究-以塔廟窟為中心》,頁 25-28。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