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

第伍章 中國大陸減量的國家行為

第二節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

中國大陸認知到,中國大陸的基本國情,使得中國大陸在應付氣候變遷 時面臨巨大挑戰,包括中國大陸的氣候條件複雜、中國大陸的人口數眾多、

中國大陸處於工業化發展階段,因此中國大陸於 2008 年 10 月發佈了「中國 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2008:2)。

在本白皮書中,中國大陸闡明了,其在應對氣候變化時堅持著六大原 則,分別為:在可持續發展的框架下應對氣候變化、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

減緩和適應並重、公約和議定書是應對氣候變化的主管道、必須依靠科技創 新和技術轉讓、全民參與和廣泛國際合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 室,2008:4)。由此六大原則我們可以了解到,此白皮書的發表,對於溫 室氣體排放減量的主要政策是本人在第一節提到關於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政 策的延續和綜合整理。因此本節在闡述有關「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 動白皮書」時將配合本章第一節兩大主要文件「國家環保十一五規劃」和「節 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進行整理分析。

壹、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中說明將採用五種型式控制 溫室氣體排放,此五種型式與「國家環保十一五規劃」提到關於溫室氣體排 放減量控制方向相同64,不過本白皮書將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方式採取更明 確、篇幅更大,同時更明白指出各項的減量目標,詳列如下(中華人民共和 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8:4):

一、通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能源節約和高效率利用的政策導 向。到 2010 年,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 2005 年降低 20%左右,

相應減緩二氧化碳排放。

二、通過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積極推進核電建設,加快煤層氣開發利

用等措施,優化能源結構。到 2010 年,爭取使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總量在 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提高到 10%左右。

三、通過強化治金、建材、化工等產業政策,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 利用率,控制工業稱產過程的溫室氣體排放。到 2010 年,爭取使工業生產 過程的氧化亞氮排放穩定在 2005 年的水準。

四、通過繼續推廣低排放的高產水稻品種,採用科學灌溉和測土配方施 肥技術,加強對動物糞便、廢水和固體廢棄物的管理,加大沼氣利用力度,

努力控制甲烷排放。

五、通過繼續實施造林、退耕還林還草、天然林資源保護、農田基本建 設等重點工程和政策措施。到 2010 年,力爭森林覆蓋率達到 20%,實現年 碳匯數量比 2005 年增加約 0.5 億噸二氧化碳。

貳、減緩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也說明了減緩氣候變化的政 策與行動,說明如下列六項政策與行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 室,2008:5)。這些政策與行動在「國家環保十一五規劃」和「節能減排 綜合性工作方案」文件中也有提過相同或相當的政策,如第一項調整經濟結 構即在「國家環保十一五規劃」中提出要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大力推動產業 結構優化升級65,也在「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提到要控制增量、調整 和優化結構66

在第二項大力節約能源,提高能源使用率中,主要內容與「節能減排綜 合性工作方案」具有極大相似性,如「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中也提到 加快實施重點節能工程、強化責任與加強節能減排管理、完善政策並形成激 勵和約束機制、健全法制67。而「國家環保十一五規劃」也提出關於完善體

65 見本文第伍章,第一節,第一項,第三次項「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第五點環保目標中第 二條。

66 見本文第伍章,第一節,第二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政策規劃,第二點。

67 見本文第伍章,第一節,第二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政策規劃,第三、六、

七、八點。

制與強化法治的項目。68

二、大力節約能源,提高能源使用率

強調節能減排的重要性,並印發了「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同時 建立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並加快實施重點節能工程,推動重點領域節能減 排。此外要提高能源開發轉換效率,電子與煤炭推廣使用高效率節能設備,

加快淘汰小火電、小煤礦。其次需實施有利節能的經濟政策,包括調整成品 油與天然氣價格、限制塑料購物袋等政策。最後則為加強法制建設,如修定 節約能源法。

三、發展可再生能源,優化能源結構

中國大陸於 2005 年頒布了「可再生能源法」,本文將於本章第三節詳 加說明。此外根據「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中國大陸將積極推動水 力發電梯級綜合開發、加快風力發電並期望以規模化帶動產業化、大力推進 生質能源的開法與利用、積極發展太陽能發電、加強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研 發與應用、積極發展核電。

四、發展循環經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中國大陸發展循環經濟,積極推動資源利用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從源頭和生產過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中國大陸因應發展循環經濟,近年已 經制定了清潔生產促進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循環經濟促進法、城 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等法規,並且發佈「關於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 見」,同時也建構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

五、推動植樹造林,增強碳匯能力

本白皮書說明,中國大陸自 80 年代以來,不斷地加大投資植樹,平均 每年植樹造林達 400 萬公頃。其統計出森林覆蓋率由上世紀 80 年代初期的 12%提高到 18.21%。

六、加大研發力度,科學應對氣候變化

其規劃將應對氣候變化納入科學發展規劃之中,並積極加強人才與基地 建設,不斷地加大對氣候變化相關科技工作的資金投入,同時確定科技研發 重點領域,包括節能和提高能效技術、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術、主要行業

二氧化碳及甲烷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控制與處置利用技術、生物與工程固碳技 術等。

參、提高全社會應對氣候變遷意識

「國家環保十一五規劃」和「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兩份文件皆都 明白指出將加強宣傳,提高全民意識75。而在此白皮書中,其強調將透過落 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和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等先進理念,引導全 社會提高應對氣候變遷的意識。此外,中國大陸在 2007 年發佈了節能減排 全民行動實施方案,在全國開展了節能減排全民運動,形成由政府發動、企 業實施、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節能減排工作機制。

肆、加強氣候變化領域國際合作

在「國家環保十一五規劃」中,也極力強調與國際合作的重要性76,而 在「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裡則提出要加強與國際交流有關節能減排的 關鍵技術,並擴大節能減排的國際合作77。此白皮書則表示,中國大陸將依 照「互利共贏,務實有效」的原則積極參加和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

中國大陸也積極的與外國政府、國際組織、國外研究機構展開科技技術的交 流與合作。在多邊合作方面,中國大陸是碳收集領導人論壇、甲烷市場化伙 伴計劃、亞太清潔發展和氣候伙伴計劃的正式成員。在 APEC 中國大陸提出 了「亞太森林恢復與可持續管理網絡」倡議,舉辦了氣候變化與科技創新國 際論壇。而在雙邊方面,中國大陸與歐盟、印度、巴西、南非、日本、美國、

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建立了氣候變化對話與合作機制。

75 見本文第伍章,第一節,第一項,第三次項「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第五點環保目標中第 七條;以及本文第伍章,第一節,第二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政策規劃,第八 點。

76 見本文第伍章,第一節,第一項,第三次項「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第五點環保目標中第 八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