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研究發現

綜合本文討論的競爭與合作,在競爭方面,我國未來參與國際減量談判 的可行性方案包括:以 WTO 模式加入或透過 WTO 參與、以奧會模式參與、以 及利用兩岸兩會進行協商。關於減量合作方面,本文則提出四種合作方式:

能源、建立共同碳交易市場、減量科技的共同開發、民間環保團體交流。但 由於兩岸特殊的情勢,要達成此四項合作,就必須經由兩岸政治合作達成。

兩岸的政治合作,可以九二共識為基礎,在兩岸海協海基會的協商平台 下進行。利用此一平台,進行兩岸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的合作談判,也可利用 此一平台,建立起兩岸全球環境議題之共治架構。建立兩岸全球環境議題之 共治架構的用意在於,全球環境變遷越來越頻繁,而且變遷速度日益加快,

如果兩岸不能建立一環境議題之共治架構,很難即時的反應環境的變化。如 果能建立此一共治架構,兩岸能夠即時的將對方的資料、情勢等等進行有效 又快速的交流並能使兩岸減量合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兩岸藉由上述提出的政治合作平台來達成兩岸減量合作,而兩岸減量合 作的成敗也關係到兩岸之間的博奕。本文將四種減量合作利用博奕理論進行 分析如下:

一、奕局:兩岸減量事項合作。

二、博奕者:我國與中國大陸。

三、理性:兩岸皆以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為目標,以減緩地球暖化,減量 合作實為加速兩岸達成各自減量策略。

四、衝突:

(一)、我國與中國大陸主權問題:在建立共同碳交易市場時,不可避 免的問題,即為最傳統的兩岸主權問題。兩岸建立的共同碳交易市場,是一 種國內市場或國際市場,此為兩岸最大的衝突。

(二)、能源戰略問題:能源與戰略習習相關,誰能掌握能源誰就能掌 握戰爭。也因此兩岸在進行能源技術交流或可再生能源技術開發時,其牽涉

到國防安全層面就會成為最棘手的問題。此問題就像是兩岸包機直航的航線 問題,牽扯到國防安全,就增加許多不確定因素。兩岸在特殊的敵對狀態下,

進行能源技術的共同開發不至於完全沒機會,主要原因在於再生能源的供應 量暫時不會佔兩岸能源使用量的大部份,再加上近日兩岸兩會也協商將共同 合作探油,表示兩岸對於能源的合作並非不可能。

(三)、減量技術轉移以及智慧財產權問題:兩岸要進行減量科技的共 同開發時,技術的轉移成了最大的問題。其原因在於兩岸減量科技的技術起 始點不會相同,唯有到兩岸減量科技技術能力相當時,兩岸才能加快減量科 技的共同開發。所以如何無條件或有條件的進行技術轉移為最大的挑戰。其 次,中國大陸智慧財產權的不張,如何保障我國技術不被瓢竊也成為另一個 重要的課題。

五、偏好:

(一)、中國大陸:一個中國原則>建立共同碳交易市場;能源合作=

戰略;減量科技的共同開發>高科技技術的保護。

在中國大陸的立場,建立兩岸共同碳交易市場,自然要在一個中國原則 之下,兩岸不可能為兩個國家的國際市場。

就中國大陸對能源供應安全提出許多措施,包括建設節能社會、發展多 元化能源、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廣泛開展國際能源合作等等,

這些措施都說明了中國大陸積極的為能源尋找出路,其原因就因為能源是最 重要的戰略物資,因此中國大陸在與其他國家進行能源合作都是因其戰略需 求。

兩岸減量科技的共同開發對中國大陸來說,對其產業轉型以及科技技術 的升級皆有幫助,因此中國大陸與我國在減量科技的共同開發,並沒有太多 顧忌。

(二)、我國:我國參與名稱>建立共同碳交易市場;高科技技術的保 護>減量科技的共同開發;能源=戰略。

我國在與中國大陸成立兩岸共同碳交易市場,不可能接受一個中國原

則,承認為國內市場,但在參與名稱上得以具有彈性原則。

我國為多元民主社會,如要與中國大陸進行高科技技術的交流,必會受 到國內團體的反抗。同時為了保護我國高科技技術的利益,與中國大陸協商 智慧財產權以及技術轉移的規範就極為重要。但目前我國所擁有的減量科技 並非是唯一且不可替代的國家,因此就算拒絕與中國大陸進行科技交流,中 國大陸也得以從其他國家取得。

我國對於能源的依賴極高,與中國大陸合作開發再生能源,不但可加快 我國再生能源的發展,也符合能源戰略。

六、博奕結果:從非零和遊戲得之,衝突-合作、合作-衝突,為最適合 兩岸進行減量合作的博奕,見表 7-1。就我國來說,兩岸的合作難易度為(由 難至易):建立共同碳交易市場>減量科技的共同開發>能源>民間環保團 體交流;中國大陸則是:建立共同碳交易市場>能源>減量科技的共同開發

>民間環保團體交流。

本文建議,兩岸從最無爭議的民間環保團體交流做起,其次再進行減量 科技的共同開發與交流,再者利用減量科技共同開發的技術,輔以可再生能 源的應用與推廣,使得減量科技的發展得以具有中國大陸的市場規模。最後 則建立最具有爭議性與困難的共同碳交易市場。

表 7-1:兩岸減量合作事項的博奕

一、 進一步將後京都議定書時代的規定帶入分析兩岸減量的國家行 為。

二、 將影響兩岸「國內政治」面對減量的因素,依兩岸的國情不同詳 加分析之。

三、 研究我國參與國際減量談判的身份問題,是否有其他辦法。

四、 進行兩岸減量合作的細則研究,包括如何進行能源技術交流、如 何建立共同碳交易市場、如何進行減量科技的共同開發、如何促 進民間環保團體交流等等。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王玉玲(1996),《由兩岸關係探討臺灣的統獨問題:以博奕理論析之》,台 北:桂冠。

王信賢(2006),《爭辨中的中國社會組織研究:「國家-社會」關係的視角》, 台北:韋伯。

王信賢(2007),〈中國大陸社會變遷〉,收於李英明主編,《中國大陸研 究》,台北:巨流,頁 306-331。

王振軒(2003),《非政府組織概論》,台中:鼎茂圖書。

王振軒(2005),《非政府組織的議題與發展》,台北:鼎茂圖書。

王振軒(2006),《非政府組織的議題、發展與能力建構》,台北:鼎茂圖書。

王欽元(2006),〈中國民間組織的現狀與發展對策〉,《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 報》,第 8 卷,第 5 期,頁 64-65。

王維義編(2006),《政治學》,台北:三民。

尤浚達(2008)〈後京都議定書時代的溫室氣體減量對策〉,《化工資訊與商 情》,第 55 期,頁 86-9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8),《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 行動》,北京,

http://www.ccchina.gov.cn/cn/NewsInfo.asp?NewsId=14980,檢索 日期 2008 年 10 月 27 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07),《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 規劃》,北京,

http://www.ndrc.gov.cn/fzgh/ghwb/115zxgh/P020070930491947302 047.pdf,檢索日期 2008 年 11 月 1 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08),《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一五 規劃》,北京,

http://www.ccchina.gov.cn/WebSite/CCChina/UpFile/2008/200832 085752545.pdf,檢索日期 2008 年 10 月 29 日。

白波編(2006),《博弈智慧》,台北:德威國際文化。

民主進部黨中央黨部(1999),《我們的新責任台灣的新起點-民主進步黨 2000 政策綱領》,台北:民主進部黨中央黨部。

全國能源會議(2005),《京都議定書生效後整體策略方向》,台北,

http://web2.moeaboe.gov.tw/ECW/Policy/EnergyMeeting/ACTION%2 0PLAN/議題一、京都議定書生效後整體策略方向.pdf,檢索日期 2008 年 11 月 1 日。

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2006),《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全體會議總結報 告》,台北,

http://www.tcoc.org.tw/IS/Dotnet/ShowArticle.aspx?ID=23022#t2

,檢索日期 2008 年 11 月 5 日。

台灣民主學院(2006),《民進黨的理念與執政成績》,台北:民主進部黨。

行政院環保署(2000),《二十一世紀議程-中華民國永續發展策略綱領》,

台北:行政院環保署。

呂亞力(2001),《政治學》,台北:三民。

宋宗水(2003),〈溫室氣體 CO2 排放權交易問題〉,《中國經貿導刊》,第 2003 年,第 14 期,頁 30-31。

李怡志(2006),《迎向世界的台灣 NGO:微笑、關懷、行動》,台北:中 華民國外交部非政府組織國際事務委員會。

李秉正譯(2005),Harvey S. Rosen 著,《財政學》,台北:麥格羅希爾。

李涵茵(2006),〈京都議定書對各國汽電共生推動之影響〉,《能源報導》,

2006 年 6 月,頁 31-33。

李蒙据(2007),〈國家環保總局官員坦言:地方環保部門作假嚴重〉,《共 產黨員》,第 5 期,頁 52。

李盈嬌(2007),〈京都議定書與 WTO〉,《經濟前瞻》,第 114 期,頁 85-86。

沈宗瑞、高少凡、許湘濤、陳淑鈴譯(2001),David Held et al.著,《全球 化大轉變-全球化對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衝擊》,台北:韋伯。

沈正彥(2000),《兩岸主權問題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碧炤(1990),《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

林嘉誠等著(1990),《政治學辭典》,台北:五南。

林榮仁(2004),

林佑蒼(2006),《胡錦濤主政後中共對台政治戰略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 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卓榮泰編(2007),《守護台灣開創新局-陳水扁總統執政 8 年向人民報告

(2000-2008)》,台北:總統府。

吳忠澤(1996),《社團管理工作》,北京:中國社會。

吳秀光(2001),《政府談判之博弈理論分析》,台北:時英。

胡宜文(2008),《江澤民主政時期中共對台政策之研究-1989~2004》,中 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秀菊等譯(1988),James E.Dougherty 等著,《爭辯中之國際關係理論》, 台北:黎明。

洪世淇(2001),〈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實施下的二氧化碳排放權交易商機〉,《化 工資訊》,2001 年 6 月,頁 76-79。

俞可平(2002),《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與治理的變遷》,北京:社會科學文 獻。

徐育珠(2004),《財政學》,台北:三民。

徐芃(2007),〈台灣主權論述與國家認同問題之研究〉,《崇右學報》,第 13 期,頁 181-196。

袁易(1999),〈安全典制與美中關係:一個認知社群的分析架構〉,收於 包宗和等編,《爭辨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頁 319-432。

袁易(1999),〈安全典制與美中關係:一個認知社群的分析架構〉,收於 包宗和等編,《爭辨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頁 319-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