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為孤雛的婚姻型三角(1958 年~1976 年)

第二章 冷戰時期俄中印關係演變

第二節 中國為孤雛的婚姻型三角(1958 年~1976 年)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 

第二節 中國為孤雛的婚姻型三角 (1958 年~1976 年)

此時期又可因美蘇關係緩和此項背景因素,以及中蘇珍寶島戰役象徵中蘇的 決裂,以1969 年為區隔,細分為前後兩期。前期中國與印度因個別內在因素,

在領土劃界議題上使關係急轉直下。同時中國也與俄羅斯因路線分歧而鬧僵,但 關係尚未破裂。直到後期,因美國與中蘇分別進行關係緩和使得中蘇關係因少了 共同的敵人,內在矛盾頓時湧現,因珍寶島事件此一導火線破裂,因此蘇聯為抵 制中國,便加強力道與已跟中國撕破臉的印度合作。

一、前期:1958 年~1969 年 (一) 中印關係:國內危機轉移

早在1956 年毛澤東在共黨政治局提出的「百花齊放」試驗失敗,已危及共 產黨穩定。27而在 1950 年代末期,中印兩國政治與社會緊張關係逐漸攀升,在 中國,大躍進28 (1958~1960)的失敗將共產黨逼入困境並挑戰著毛澤東的合法性 (legitimacy)。這個困境由於毛與莫斯科方面的關係變差而又雪上加霜。而印度的 金融危機(1957~1958)與接著三年的大旱(1959~1961)使尼赫魯的自給自足政策因 經濟失序而無法達成。29當這些經濟發展危機使國家建造的必要台柱粉碎之後,

就使得維持國家主體性的要素快速落到對外關係議題的掌控。由於中印兩國建國 初期,外交的首要目標為保衛未臻成熟的獨立狀態。在這項基礎上意味著領土的 恢復。領土劃界的意義不只是讓國家有行政控制能力,對毛澤東與尼赫魯而言,

這也構成國家的利益與完整性。30再者,由於國內事務牽涉多方人馬與機構,相        

27Maya Kulkarni, Indo-Soviet Political Relations: Since the Bandung Conferences of 1955 (Bombay:

Vora & Co., 1968), p.54.

281957 年 11 月 13 日,中國《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正式提出「大躍進」口號。1958 年 5 月召 開的中共八大二次會議制定了「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通過了第二個五年計劃,為大躍進正式制定任務和目標。

29Jonathan Holslag, China and India: Prospect for Peace, op.cit., p.38.

30Ibid., p.3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2 

對於對外事務的集權化,毛與尼赫魯皆因其過高的承諾而飽受批評。因此毛與尼 赫魯在邊界議題上只能緊抓不放,使情況更加緊張。

在1956 年 12 月周恩來訪印時,仍親口接受麥克馬洪線為中印東北段邊界。

中國進犯邊界越來越頻繁,周在1958 年 11 月 3 日照會印度政府使 2,500 英哩長 的中印爭議邊界浮上檯面。到了12 月,情勢越來越危急,北京控訴德里協助卡 林邦(Kalimpong)的藏獨活動。在 1959 年 1 月,中國官方與民間地圖皆將中印爭 議地區的 50,000 平方哩的區域納入版圖。隨後西藏發生動亂由人民解放軍所鎮 壓,3 月 17 日,西藏政府垮檯,達賴喇嘛從拉薩逃至印度,而印度給予其政治 庇 護 。 中 國 在 西 藏 的 官 員 聲 稱 , 西 藏 是 中 國 的 掌 心 , 而 不 丹(Bhutan) 、 NEFA(North-East Frontier Agency)、錫金(Sikkim)、 尼泊爾與拉達克(Ladakh)等地 是為其五指。31

在這段印度和中國發生邊界衝突時期,特別需要注意到蘇聯的傾向。1959 年8 月,蘇聯決定繼續支持印度經濟。當蘇聯領導人在 1960 年一二兩月訪問印 度時,印度與中國的關係已經達到幾乎完全破裂。尼赫魯在1960 年 1 月 13 日,

拒絕會見周恩來。32俄羅斯伏羅希洛夫(Kliment Voroshilov)主席繼赫魯曉夫在 2 月出訪後,也訪問印度和尼泊爾。33

當印度發現阿克賽欽地區(Aksai Chin)出現中國所建的公路時,印度國會嚴 加譴責,並要求此路必須消失。尼赫魯被迫轉向,回應民族主義者的要求。雖然 邊界議題並非印度的主要國家利益,但喜馬拉雅此時已儼然成為「印度的皇冠」, 因此,1961 年所頒布的「前進政策」(Forward Policy),要求軍隊盡其所能向前 邁進。由於內部壓力以導致了1962 年的戰爭。34

印度在 1960 年開始部署大規模軍力於拉達克,而此區在之前未被印度佔 領。此項舉動更被1961 年 11 月 2 日印度國會的「向前政策」透明化。當時決定        

31Maya Kulkarni, Indo-Soviet Political Relations: Since the Bandung Conferences of 1955, op.cit., pp.58-59.

32Ibid., p.66.

33Ibid., p.66.

34Jonathan Holslag, China and India: Prospect for Peace, op. cit., p.3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印度兵力須填滿中印邊界,特別是拉達克。1962 年 5 月 14 日,尼赫魯曾向中國 提議各自撤軍,甚至中國承諾提供中國阿克賽欽公路民用,但為中國所拒絕。同 時,1954 年所簽的中印協議,在 1962 年 6 月 3 日失效。當雙方正處於換文的程 序時,人民解放軍在1962 年 9 月 8 日,越過東部的麥克馬洪線。35

1963 年尼赫魯加倍了國防預算。尼赫魯病逝後由夏斯特里(Lal Bahadur Shastri)於 1964 年 6 月出任總理,其任內雖發生糧食短缺,但 1965 年夏斯特里 仍准許核試爆的準備,並發生第二次印度巴基斯坦戰爭(1965 年 4 月~10 月) 經 蘇聯調停於1966 年 1 月 11 日簽署《塔什干宣言》(Tashkent Declaration)結束戰 爭,此戰促進了夏斯特里的愛國政策,印度的勝利將夏斯特里的聲望推上高峰,

使國人的注意力從國內的經濟困頓轉向國際邊界的成功。

1965 年因巴基斯坦問題成為中印雙邊關係中最低潮的一年。3 月 26 日,中 巴簽訂邊界協議,內容包含查謨(Jammu)與克什米爾(Kashmir)。印度方面稱此議 定書為「法律上無效而政治上惡搞」(legally invalid and politically mischievous)。

當年夏天,印度政府指控中國支持巴基斯坦入侵Rann of Kutch,並指出此舉為 中國為改變既有邊界的慣用伎倆。36

1965 年 9 月,印巴邊界戰爭爆發,中國支持巴基斯坦,為施壓印度,甚至 指控印度入侵中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印度必須撤除所有在錫金邊界的軍用設 施。中國也拒絕印度遣送中立觀察員的要求。9 月 22 日,印巴雙方宣布停火,

中國的最後通牒也悄悄地撤回。37

夏斯特里於 1966 年病逝後,繼位者為尼赫魯獨生女、原在其政府擔任新聞 部長的甘地夫人為國大黨推舉繼任總理,38也嘗試延續此路線。39甘地夫人上台        

35Keshav Mishla, Rapprochement Across the Himalayas: Emerging India-China Relations, op.cit., p.16.

36Ibid., p.36.

37Ibid., p.37.

38陳文賢,「近代印度歷史演進」,出於鄭端耀主編,印度 (台北:遠景基金會、政大國關中心,

2008 年),頁 15。

39Jonathan Holslag, China and India: Prospect for Peace, op.cit., p.4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一開始所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相當嚴峻。從國內形勢來看,印度面臨著嚴重的經 濟危機:首先,在第二、三兩個五年計劃期間(1956~1966),由於實行重工輕農 的經濟發展戰略,導致經濟失調、物價上漲、農業生產嚴重滑坡;第二,1965 年和1966 年,印度連續發生大旱,幾乎滴雨未下,這對靠天吃飯的農業大國無 疑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糧食大幅度減產。嚴重的糧荒使印度不得不依賴美國提 供小麥,以維持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但這只是杯水車薪。許多人民餓死,並產 生龐大的失業人口;第三,三年內先後發生兩場對外戰爭(1962 年中印邊界戰爭 和1965 年的印巴戰爭),使軍費開支劇增,這對已處於嚴重危機中的印度經濟來 說,不啻雪上加霜。40

從國際形勢來看,當時印度的對外關係也處於前所未有的低潮時期:首先,

1962 年爆發的中印邊界戰爭,因戰爭失敗使印度的國際聲譽和國際地位受到嚴 重影響;其次,美國被困於印度支那戰爭而減少了對印度的經濟援助,在 1965 第二次印巴戰爭中又支持巴基斯坦並向其出售武器,印度對美國侵略越南持批評 態度,使印美關係日益緊張;再者,印英關係也因英國首相哈羅德‧威爾遜(Harold Wilson)在評論第二次印巴戰爭的起因時支持巴方而跌入了谷底;此外,印尼和 迦納試圖動搖印度在不結盟運動中的領導地位;最後,第二次印巴戰爭結束後,

支持印度的蘇聯方面的態度也發生了微妙的對話,不僅與巴基斯坦建立了友好關 係,而且開始向其提供經濟和軍事援助。41

1962 中印戰爭的結果阻礙了尼赫魯理想主義式外交的合法性。然而對中國 而言,此戰之後,毛澤東對外政策的領導地位卻更鞏固。此役之後也動搖了在亞 洲不結盟國家作為和平安全的保證。雖然尼赫魯以及其繼位者夏斯特里與甘地夫 人口頭上持續堅持此原則,其實印度的對外政策已失去尼赫魯原本的構想,本位 主義更加明顯並同時訴諸更多的對外經援。42

中國在 1964 年的核爆更加強了印度對中國產生戒慎恐懼的心態。在 1965        

40吳瑕,俄羅斯與印度─影響世界政局的大國關係,前引書,頁 125。

41同前註,頁125。

42Jonathan Holslag, China and India: Prospect for Peace, op.cit., pp.39-4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 

的印巴戰爭中,中國更是支持巴基斯坦對喀什米爾的主張,在1964 年 2 月,中 巴兩國更是簽署了一份聯合公報,支持喀什米爾脫離印度。1965 年周恩來更向 巴基斯坦總統阿尤布汗(Ayub Khan)承諾:「如果印度侵犯巴基斯坦領土,中國絕 對支持巴基斯坦。」九月,戰爭高峰,北京派遣軍隊至於西藏與印度的前線,9 月17 日,中國外交官警告印度,在錫金邊界爭議區的印度軍,可能導致中國用 武。

對中國而言,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為重要的對外政 策,在中印關係中,印度與中國初建交時,也於聯合國支持中共此一觀點,但在 其關係惡化後,此一立場也漸鬆動,可於幾例中得知。自1962 年印度便允許台 灣新聞局長至印度參加「國際新聞自由會議」。1963 年 8 月印度軍事委員會秘書 長寶拉甚至訪問台灣。1964 年 6 月,印度議員代表團訪台,其更在記者招待會 中表示,印度與台灣可以建立正式外交關係。1966 年 6 月,執政的國大黨議會 黨團秘書長辛格訪台。1968 年 1 月,印度政府允許台灣出席在新德里舉辦的「亞 洲科學技術應用會議」。1969 年印度國會議員潘特出訪台灣,受中華民國行政院 長嚴家淦接見。43以上例子再再說明,中印關係的惡化,除了中國對印度施行強 硬態度外,印度也持續輸出危機,挑戰著中國。

(二) 中蘇關係:外在因素崩解,內在矛盾湧現

1956 年的蘇共二十大確立了兩件事,首先是赫魯雪夫領導人的地位,第二 是為了集中精力進行國內建設,一反史達林式的革命外交,推行以「和平競賽、

和平過渡、和平共處」為核心的「三和政策」。44赫魯雪夫的上台,是經過一番 權力鬥爭的結果,當其接任總書記時,黨內依然強敵環視,其中最具威脅性的當

和平過渡、和平共處」為核心的「三和政策」。44赫魯雪夫的上台,是經過一番 權力鬥爭的結果,當其接任總書記時,黨內依然強敵環視,其中最具威脅性的當